塑胶毒跑道事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6-23

央视曝光:"毒跑道"竟是工业废料黑窝点离北京不到200公里

北京、苏州、无锡、南京、常州、深圳、上海…近一两年的时间里,全国多地学校发出“异味跑道、异味操场”的疾呼,我们的孩子深受其苦。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深入这场舆论漩涡,揭开了一个震惊黑幕。真相昭然,希望我们的孩子从此远离毒害…

这是2016年6月14日,记者在北京市平谷区第六小学的操场所拍摄到的画面,全新的塑胶跑道操场已经基本竣工,在阳光的衬托下,鲜红的塑胶跑道显得格外地醒目,体育场规划得井井有条,一个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即将投入使用。但记者在现场只待了几十分钟,感受这个操场最大的特点,就是空气里弥漫的刺鼻的怪味,这种味道让人感到头晕,而且即使在操场周边站立,也能感受到明显的气味一阵阵地袭来。在整个操场周边,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见不到一个学生,并且,学校在操场边还拉上了醒目的警戒线,禁止人员进入操场,校园里,随着新的塑胶跑道的建成,也突然变得冷清了很多,很多学生告诉记者,塑胶跑道的操场建成之后,散发了很难闻的气味,很多学生闻了这些气味之后,身体就出现了问题,已经没来上课了。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学生不来上课?学校新建的塑胶跑道操场为什么会拉上警

戒线?新建的操场弥漫着刺鼻的怪味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操场建成之后,部

分学生为什么出现流鼻血,呕吐的症状?学校的老师拒绝回答这些问题,始终保

持着沉默。无奈之下,记者带着这些疑问,找到了北京市平谷区教委,询问具体

的缘由,在6月14日,北京市平谷区教委向记者提供了这样的一份文件,关于

平谷六小操作异味处理的进展情况,在这份文件当中,平谷区教委确认,近一个

月以来平谷区第六小学出现过流鼻血状况的学生有25人,到医院诊治过的学生

达到了11人。

震惊!“塑胶跑道”竟是“废轮胎、废电缆”做成的!一路销往北京…

按照施工单位的介绍,学校里新建的塑胶跑道基本都是塑胶颗粒混合胶水

之后,铺设而成的,技术含量并不是很高,但为什么这些塑胶颗粒铺设的跑道,

会散发出这么刺鼻的味道呢?这些黑色的塑料颗粒究竟是什么制作而成,原料究

竟是什么呢?

触目惊心!“塑料跑道”黑作坊就是一个大垃圾场…

堆放橡胶垃圾的尽头,就是黑色颗粒的生产车间,黑乎乎的屋子里,摆放一台设备,这台设备由进料口、刀片和出料口组成,设备的长度大约2米,张老板告诉我们,这就是生产黑色塑胶颗粒的机器。学校里的塑胶跑道用的塑胶,就是在这里生产的。

“扔到槽里面然后弄一点,打碎了,在这里面,再打碎了抽上去。从这个管就抽上去了。从这里面看到了吧,两层筛子,一震动,把颗粒就筛出来了。用这个的话一平方米能省两块钱。”张老板道出了令人震惊的制作黑幕。

这样的一台设备,究竟能够生产多少塑胶跑道使用的黑色塑胶颗粒呢?这个工厂里回收橡胶垃圾、加工、销售黑色塑胶颗粒的,是一个瘦小的当地农民,见到张老板这样的熟人,他打开了自己的仓库,记者看到,这个仓库大约500

平方米左右,里面堆满了已经生产出来的黑色塑胶颗粒,每一袋是25公斤。粗略在现场估算了一下,这个仓库大约堆放了有500袋,也就是有10吨多的黑色塑胶颗粒

2016-6-24

如何为“毒跑道”彻底消毒?

就在短短的一年多时间里,北京、苏州、无锡、南京、常州、深圳、上海……多地多校曝出“毒跑道”问题,莘莘学子深受其害,正在发育的关键阶段却饱受摧残——偌大的操场,竟然放不下一条安全的跑道!针对这一令人发指的爆发性犯罪行为,作为教育主管部门出台相应措施,自是责无旁贷。但最根本的问题,不是相关部门拿出了多少办法,而是这些办法是否能彻底为跑道消毒。

这样的担心不是没有理由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可能危及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工业产品,必须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未制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必须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按说跑道有标准:《体育场地使用要求及检验方法第6部分:田径场地》和《合成材料跑道面层》。问题是第一,这两个标准限定的有毒有害物质不全面;第二,对有毒有害物质的限量均属于推荐标准,不是强制标准。换句话说,如果没有得到执行,无法按照这个标准去问责去处罚。这导致很多学校在塑胶跑道的招标和验收中,对于质量只看平整、视野等外观因素,而没有真正地严格检测。再比如“毒跑道”为什么导致学生流鼻血、咳嗽、皮肤过敏?这和塑胶跑道释放的tdi(甲苯二异氰酸酯)有关,而且tdi已列入《剧

毒化学品目录》,但是作为挥发物,不属于材质检测范围。标准的不足和模糊有一个典型例子,在一国家级媒体曝光的“毒跑道”生产黑幕中,特别突出了“废旧轮胎作原料”,其实有媒体报道,2008年奥运赛场上有的田径跑道就是废旧轮胎做的,而且得到了国际田联的技术认可。所以正因为标准的缺失和检测的局限,要求再严格也是无的放矢、言之无据,甚至还可能伤及无辜。

还有一个问题,早在去年“毒跑道”问题一出来,有关部门就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是此后的一年,恰恰是“毒跑道”问题集中爆发的时段,那么我们是不是首先就要反省和检讨一下相关的举措在哪些方面存在不足,是不是应该整合一下此前发生的“毒跑道”问题的问责结果?

还有一个环节被大部分人忽视,那就是标准的不足并非始于今日,甚至标准毕竟是在愈益完善的,那么“毒跑道”问题为何在近期多发?其实这里有一个关键环节,那就是“毒跑道”问题的暴露和“建设塑胶跑道热”在时间上呈现正相关。在这个问题上有心的媒体拿出数据,说明很多发达国家校园塑胶跑道的建设比例其实并不高,比如韩国75%以上的中小学仍然使用沙土跑道,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沙土跑道没有化工污染风险。那么我国是不是非要大面积建设塑胶跑道呢?

教育部要求,各地各学校要利用暑假,对新建塑胶跑道进行一次全面检测排查。希望暑期过后,所有中小学生都能奔跑在干净的校园里、安全的跑道上。

问题跑道的锅别让轮胎背

天热,确实容易上火。

问题跑道事件已经在“火”上烤了好几天。责任谁来承担,监管为何缺位,今后如何避免……这些问题都需要一一厘清。

整个事件的调查、追责与反思必须放在第一位,任何为了挣钱昧着良心的毒火,监管缺失如同摆设的邪火,标准模糊乃至缺失的哑火,都得败一败。另外,在事件的传播中,一些未经严谨科学证实就广泛传播的虚火,也要引起注意。

一搜新闻,诸如“毒跑道竟由废轮胎电缆制成”“毒跑道原料来自废轮胎”“轮胎摇身一变,成学校…毒跑道‟”的表述不在少数。将焦点引到废旧轮胎上,让公众以为废旧轮胎是毒源,这恐怕打错了板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