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森林抚育采伐上

合集下载

论森林抚育及森林采伐技术应用

论森林抚育及森林采伐技术应用

论森林抚育及森林采伐技术应用摘要:森林抚育是指从造林起到成熟龄以前的森林培育过程中,为保证幼林成活,促进林木生长,改善林木组成和品质,以及提高森林生产力所采取的各项措施。

森林抚育采伐技术是为了对森林资源进行保护,同时也是为了保证树木良好的生长环境,这也是森林培育措施重要措施之一。

对成熟的林木进行采伐是能够为好的树木生长创造更好的环境的,同时也是能够获得更多的木材,因此,这种森林培育措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关键词:森林抚育;采伐技术;经营管理天然林是我国生态系统主要组成部分,必须通过抚育间伐才能有效提高其林分质量,从而提升其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国土保安等生态功能,发展和传播生态文明,促进社会进步与和谐。

又因其组成结构、历史形成与人工林大不相同,对其安排抚育间伐时应考虑多项技术要素。

森林抚育就是通过利用透光抚育和生长抚育,解决树种个体间的矛盾,不断调整林分密度,使保留木得以良好生长,并提高木材质量,缩短成材期,实现优质、丰产的目的。

1 森林抚育的作用和目的1.1改善林木生长条件,降低林分密度。

天然幼林往往分布不均,密度过大。

人工林虽按经营要求和树种特性配置密度,分布均匀,但随着年龄的增加,单株林木的营养空间缩小,并感到不足,及时抚育间伐,保持该年龄阶段的合理密度,未留存木创造适宜的生长空间。

1.2缩短林木培育期,促进林木生长。

由于抚育间伐扩大了,保留林木的营养空间,地下根系提高了活性,能更好地吸收养分与水分。

为了使林木得到较好的生长,需使树冠得到舒展,产生适中的叶面积和冠幅。

1.3除劣质林木,提高林分质量。

自然发展的森林,在生长过程中会有大量林木逐渐死亡,自动调整密度。

应通过抚育间伐,有目的地选择保留木,用人工选优代替自然选择,这样可以提法林木质量,增加单位面积上的木材利用率。

2森林抚育主要方法2.1团状抚育。

主要树种的幼树在林地上分布不均匀,数量又不多的情况下使用。

抚育仅在有主要树种的群团内进行,砍除那些抑制主要树种幼树生长的次要树种,无主要树种幼树的地方则不进行抚育。

森林资源经营与管理-第11章 组织森林经营单位-学习材料-2019-12-3

森林资源经营与管理-第11章 组织森林经营单位-学习材料-2019-12-3

第十一章组织森林经营单位学习目标重点掌握:森林经营单位的层次等级。

掌握:组织森林经营类型的因子;森林经营类型的命名;小班经营法的概念与方法。

基本了解:森林经营类型组织原则与依据;组织森林经营类型的问题。

二、林种区(一)林种根据《森林法》第四条,森林分为以下五类1.防护林以防护为主要目的的森林、林木和灌木丛,包括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农田、牧场防护林,护岸林,护路林。

2.用材林以生产木材为主要目的的森林和林木,包括以生产竹材为主要目的的竹林。

3.经济林以生产果品,食用油料、饮料、调料,工业原料和药材等为主要目的的林木。

4.薪炭林以生产燃料为主要目的的林木。

5.特种用途林集约经营区和常规经营区等。

经营区和林种区都是森林经理对象内,森林经营方向、经营水平一致的地域范围,是行政区划的补充,也是森林资源以及经营措施的统计汇总单位。

(五)森林功能分区在某些林业局或林场范围内,受面积大小限制,有可能全林场只有一个林种区,为了进一步细化,将森林功能一致,地域上一般相互连接的林班,以林班线为境界的地域范围,根据经营目的进一步划定森林功能分区。

森林功能分区的作用与经营区的设定原则是一致的,在我国经营区组织、使用没有统一的标准,可依据林业局或林场的资源状况和管理水平,灵活地组织经营区和森林功能分区,但它也应该是一个相对固定的经营单位,不应随着经营措施不同而改变。

边学边练1. 下列不属于我国森林经营单位主要类型的是( C )。

A. 林种区B. 经营区C. 种子区D. 经营小班2. 处于脆弱区且生态重要性较高的护路林属于( A )。

A. 严格保护类型组B. 重点保护类型组C. 保护经营类型组D. 集约经营类型组第二节组织森林经营类型(3)目的性坚持以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为指导,科学合理地划分森林经营类型,细化经营方向,落实经营技术措施,制定各经营类型的总目标和阶段性目标,提高森林经营和管护水平。

(4)独特性从经营目的到主要树种、作业法、轮伐期、采伐量和经营措施等,各经营类型都应有其特点。

项目教学_森林抚育采伐(落叶松下层抚育)单元设计

项目教学_森林抚育采伐(落叶松下层抚育)单元设计

项目一***工区森林抚育采伐项目描述该项目下的工作任务①落叶松下层抚育②红松上层抚育③天然林综合抚育④杨树机械抚育该项目下的拓展任务①红松透光抚育②落叶松生长抚育③落叶松大径材培育④柞树实验林生态疏伐培养目标专业能力①会根据林分生长状况确定抚育采伐的种类和方法②会运用克拉夫特分级法对林木进行分级③会运用三级木分级法对林木进行分级④会计算抚育采伐的株数强度和蓄积强度⑤能正确确定抚育采伐的采伐强度⑥会正确确定采伐木并合理造材⑦会整理抚育间伐作业设计外业调查数据并填写标准地内业记载表⑧会进行抚育采伐施工⑨会进行落叶松大径材培育的设计与施工⑩会进行公益林抚育间伐设计与施工方法能力①能利用多种渠道搜集信息并进行整理②能熟练的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③能够根据现有专业知识分析生产中发生的问题,并有效解决问题④与他人沟通技巧素质能力①能进行人员的优化组合,成立模拟生产科,实施工作计划②能根据每个人的个人能力进行工作分工并有效合作③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④具有创新精神知识目标①掌握抚育采伐的种类和方法②掌握各种分级法及各级木的标准③掌握抚育采伐强度的计算方法④掌握伐木技术⑤掌握造材标准及技术⑥掌握标准地内业记载表的填写方法⑦掌握落叶松大径材培育抚育采伐的方法⑧掌握生态公益林抚育采伐的种类和方法学生完成的工作:①自愿组合,成立生产部门②接受工作任务③自主学习完成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理论知识④在林场场长指导下完成工作任务教师完成的工作:①布置工作任务②指导工人完成工作任务③对工人的工作成果给予评价④安全监管需要的基础能力:①能进行植物识别②会使用测量仪器③数据整理分析能力④会熟练运用生态学知识⑤生产工具、仪器的使用与维护能力⑥会运用经营数表需要的能力:①较丰富的林场工作经验②熟练使用和维护测量仪器③熟练识别和使用地形图④能进行抚育采伐设计与施工⑤能进行植物识别⑥能熟练制定生产计划和方案工作任务一 落叶松下层抚育该教学任务是要求以每个生产科为单位对大东沟工区10林班中的进入抚育阶段的落叶松小班进行外业调查,确定出10林班当中需要进行抚育间伐的小班,并且确定出抚育间伐强度,最后完成标准地内业记载表的填写,并进行抚育间伐施工。

森林抚育间伐方法与意义

森林抚育间伐方法与意义

森林抚育间伐方法与意义摘要:森林抚育采伐是在林分郁闭后直至主伐的期间,对未成熟的森林定期而重复地伐去部分林木,为保留的林木创造更好的生长环境条件,同时获取一部分用材的一种技术措施。

生态环境是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数量与质量的总称。

关键词:森林;抚育;间伐;生态环境;影响抚育间伐直接作用于林木,与环境同时影响林木的品质和生长。

中国抚育间伐历史悠久,早在宋代便有记载。

森林抚育是指从森林发生至森林主伐利用前一个龄级,所实施的改善林木生长环境和调整林木关系,旨在实现森林速生、优质、丰产的经营措施。

抚育间伐是森林经营管理措施之一,是对森林生态系统的人为干扰。

研究不同抚育方式、强度和频率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干扰对重建、恢复森林生态系统固有功能及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有重要意义。

以31块北京地区侧柏人工林样地为例,对不同抚育强度后侧柏林生长、林下植被生长及林下植物多样性变化进行了研究。

侧柏林分经不同强度抚育后单木胸径、树高、冠幅和林分蓄积生长均增加,不同抚育强度下单木胸径、树高、冠幅生长量和林分蓄积生长量与立地条件有关,好的立地条件宜采取强度抚育,较差立地条件宜采取中弱度抚育;侧柏林分经弱度、中度抚育后林下植物种类增加,经强度抚育后减少;不同强度抚育后林下植物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随时间增大后者对抚育强度更为敏感;林下灌草生物量随抚育强度增大而增加,并随时间增加;侧柏人工林生态系统种间竞争程度与立地条件有关,好的立地条件能够经受较强的人为干扰,差的立地条件受弱度干扰就会打破种间生长平衡。

1 森林抚育采伐的种类(1)在幼龄林前半期,即林分开始郁闭后,为保证目的树种(或主要树种)不受非目的树种(或次要树种)和其他灌木的抑制而施行的采伐。

主要目的是调整幼林的组成,使目的树种尽早获得有利的生育空间,保证其数量在林分中占据一定的比例。

(2)除伐。

论森林抚育采伐

论森林抚育采伐

论森林抚育采伐森林抚育采伐是指对密度较大的森林从幼林郁闭直到成熟林主伐这一期间,定期伐去森林的部分林木,改善保留下来林木的生长环境条件,同时获取一部分中、小径用材的一种森林培育措施,也被称为中间采伐或者抚育间伐。

森林抚育采伐是一项重要的营林方法,其对于有效发挥森林的生态功能和实现森林资源的有序利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标签:森林抚育;采伐;重要意义1 森林抚育采伐的作用第一,森林抚育采伐能够丰富森林林木的多样性,提高森林的生态服务功能。

通过合理的森林抚育采伐,形成一个科学的、稳定的多层混交林结构,这不仅可以提高保留林木的高度和盖度,还可以提高林下植被的种类和覆盖率,同时也可以给野生动物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和丰富的食物,从而丰富森林群落生物的多样性。

森林抚育采伐的实施,能够形成一个多层结构的、生物多样的人工森林群落,从而有效发挥森林的生态服务功能。

第二,森林抚育采伐能够有效改善森林的林分结构,保证林分的平衡稳定。

实施森林抚育采伐能够合理调整森林的结构,保持主导林木的优势,确立森林经营的方向和重点。

清除非保留目的树种和劣质个体,为目的树种的生长扩展空间,从而使保留林木的生长加速,形成优良的林分结构,提高林分稳定性,使得林分的抗病害能力得以增强,从而提高整个森林生态系统的在生态环境中的功能,更好的发挥森林的多种效益。

第三,森林抚育采伐能够提高林木的质量,大大缩短林木的成材时间。

抚育采伐是人为对林木的合理选择,在清除病死木、缺陷木和非目的树种的同时,合理保留下生长潜力大、材质优良的林木,从而为它们生长留出了充足的营养空间,林木叶片的光照面积得以扩大,根系能够有效的伸展,这就提高了林木吸收养分和水分的能力,使得树木的高度和胸径生长速度都比采伐前提高,使林木成材的速度提高,大大缩短了林木成材的时间,也使得整个林分的质量都得到了有效提高。

第四,森林抚育采伐能够降低林分密度,为被保留林木提供良好的生长条件。

森林培育学复习资料

森林培育学复习资料

森林培育学复习资料第一篇森林培育的基本原理第一章森林立地立地质量:是指某一立地上既定森林或其他植被类型的生产潜力。

立地条件:是指在林地上凡是与森林生长发育有关的自然环境因子的综合。

森林立地因子概述:物理环境因子(气候、地形、土壤和水文)、森林植被因子(类型、组成、覆盖度及其生长状况)和人为活动因子(最大干扰因子也是最重要的因子)。

物理环境因子:气候:温度、降水;地形:海拔、坡向、坡度、坡位、坡型、小地形等;土壤:土壤种类、土层厚度、土壤质地、土壤养分、土壤腐殖质、土壤酸碱、土壤侵蚀度、各土壤层次的石砾含量、土壤含盐量、成土母岩和母质的种类等;水文:地下水深度及季节变化、地下水的矿化度及其盐分组成。

森林立地分类原则:科学性、实用性(例:中山阳坡厚土层红壤立地条件类型)造林地种类:荒山荒地;农耕地、四旁地及撂荒地;采伐迹地和火烧迹地;已局部更新的迹地、次生林地及林冠下造林地。

四旁地:路旁、水旁、村旁和宅旁植树的造林地种类。

四旁植树:是指在路旁、水旁、村旁、宅旁进行成行或零星植树。

采伐迹地:森林采伐后腾出的林地。

火烧迹地:森林被火烧后留下来的林地。

第二章林种规划和树种选择森林按照其功能可以分为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和特种用途林。

其中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称为商品林,而防护林、特种用途林称为公益林。

防护林:以防护为主要目的林分。

用材林:以生产木材为主要目的的林分。

经济林:以生产木材以外的林产品为主要目的。

薪炭林:以生产木材燃烧(薪材)为主要目的的森林。

特种用途林:以国防、环境保护、科学实验和生产繁殖材料等为主要目的的森林。

林业区划的系统和命名:一级区(地区)8个,二级区(林区)50个,三级区(省级区)168个。

树种选择的原则:经济学原则、林学原则、生态学原则各林种对树种的要求:1、用材林的树种选择:速生、优质、丰产2、经济林的树种选择:早实、优质、速生、丰产3、防护林树种的选择:根系发达、枝繁叶茂、落叶丰富4、薪炭林及能源林地树种选择:生长迅速、适应性强、丰产5、特种用途林树种选择:母树林(通直、扭曲度小)、风景林(弯曲、花果枝要异样)、环保林(抗污染)。

森林抚育作业规定新版

森林抚育作业规定新版

森林抚育作业设计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森林抚育作业设计管理,提高作业设计质量,保障森林抚育成效,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森林抚育作业应当严格遵照森林抚育作业设计(以下简称“作业设计”)实施。

中央财政补贴森林抚育作业设计执行本规定。

第三条作业设计应当由具备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资质的单位编制。

其中,中央财政补贴森林抚育作业设计应当由具备丙级以上(含丙级)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资质的单位编制。

第四条编制作业设计应当遵循下列技术标准。

中央财政补贴森林抚育作业设计还应当符合财政部、国家林业局的有关政策和要求。

(一)《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GB/T 18337.3);(二)《生态公益林建设导则》(GB/T 18337.1);(三)《森林抚育规程》(GB/T 15781);(四)《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规程》(GB/T26424);(五)《森林采伐作业规程》(LY/T 1646) ;(六)省(自治区、直辖市)颁发的森林经营技术规程(标准)。

第五条作业设计应当遵循现场调查、现场设计的原则,坚持生态优先,以增强森林生态功能、提高林分质量为宗旨,重点针对急需抚育的林分,在充分考虑森林培育目标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确定抚育作业的内容和措施。

第六条作业设计须经林业主管部门审批方可实施。

中央财政补贴森林抚育作业设计审批,集体林和国有林场的作业设计审批单位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主管部门确定,审批单位批复的作业设计文件报省级林业主管部门备案。

国有森工企业的作业设计由森工(林业)集团森林经营主管部门负责审批。

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批复的作业设计文件报国家林业局备案。

审批单位批复作业设计要以现地核实为基础,确保作业设计质量。

上级林业主管部门要加强对作业设计审批工作的检查指导,加强对备案作业设计的审查。

批准后的作业设计,不得随意改动;确需改动的,须报原审批单位批准,并报上级林业主管部门备案。

第二章抚育对象和方式第七条除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含省级)明确规定不允许实施抚育的森林外,均可作为森林抚育的对象。

浅谈森林培育过程中的森林抚育间伐

浅谈森林培育过程中的森林抚育间伐

林培育更好地开展及时解决大多数的技术问题 但是企 业也需要注意虽然招聘了有经验的老师傅但是也要对 工作人员定期进行理论考核和实地考核保证他们能够更 好地胜任自己的工作但是也不能给他们太大的压力企 业可以制定一个奖惩制度对于在抚育间伐过程中对工作 懈怠和因为自身原因导致出现问题的情况就应该根据规 定进行惩戒而对于那些踏实积极努力的工作人员应该 也给予一定的奖励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 性还能够提升他们的职业素养更好地保证了森林的培 育 而且要让每个工作人员都了解到自身工作的责任确 保每个环节都不会有问题产生以此来保证相关工作的顺 利开展'
森林培育方式这项措施如果使用得当那么就可以让森 不通的如果在单位面积中为了更多的收益种植大量的
林培育的整体效率得到提升而且还能够让我国林业的产 量增加收获到比较理想的经济效益 很多人不理解为什 么要对树木砍伐而且砍伐树木真的会带来好处吗答案 是肯定的森林抚育间伐并不是想在哪里砍树就在哪里砍 树是需要根据树木的实际生产状态以及森林密度较大 的地方进行砍伐这样就可以让树种的结构得到优化森 林的密度也能有效减小病虫害的威胁也就没有那么大 了同时还能够提升树木的生长速度让森林经济能够进 入一个良性的循环
好地发挥作用让全球变暖的趋势得到一定的缓解也能 提供大量的食物从而让动物也可以生活得更加自在促
带动林业的经济发展
进了整个森林的生态系统循环
()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科技风 年 月
环境科学
! 让木质的整体结构得到保障
行销售和经营策略同时为了节约一定的成本他们不会
入确保抚育间伐工作中的每个细节都能得到保障 而企 业的相关单位也应该树立起一个正确的意识对抚育间伐 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在奖罚制度的影响下积极进行的工 作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样就可 以稳步提升森林林木的整体质量和水平让林业能够有更 加长远的发展不然一味地注重眼前的利益那么终究还 是会被时代的发展所淘汰

森林抚育采伐的目的及效果分析

森林抚育采伐的目的及效果分析

构,满足混交林的生长需要,促进林木加快生长速度,达到缩短林木生长周期的目标。

通过森林抚育采伐还可以有效借助人工方式进行林木生长的土壤环境改良,并且实现林木品种的优胜劣汰,通过优良树种达到提高人为干预有效性的目标。

必要的森林抚育采伐还可以促进林木进行科学演替,有效消除不良林分影响。

在混交林中采用科学的森林抚育采伐措施,保证林分理想构成,有助于控制各种林木的比例,从而达到提高林木质量的目标,更好地消除林木生长中存在的各种隐患。

1.3加快林木生长森林抚育采伐还可以优化实现森林的有序竞争,有助于促进林木的快速生长,这对于减少单位面积的植株数,更好地满足抚育采伐稀缺林木资源有重要的价值。

一般情况下,林木自然稀疏过程完全取决于林木的竞争力,但是过分的林木竞争不满足林业建设的现实需要。

林木经过长时间的竞争存活下来也会影响林木的质量。

在森林抚育采伐时加强人工干预工作,可以有针对性地伐除部分林木,达到有利于促进留存木生长的目标。

科学的抚育采伐管理可以森林采伐应当采用合理抚育采伐的方式,这样才能实现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促进森林资源的优化成长,并且有利于对林业资源进行有效更新,合理控制采伐的目标与进度,提高森林资源的整体利用率。

1森林抚育采伐的主要目的1.1提高林木质量天然森林缺乏有效的人为干预,因此存在无序生长问题,容易导致树木生长发育不良问题。

森林抚育采伐可以优化林木生长的环境需要,有效消除对林木生长造成的不良影响,从而切实提高林木的整体质量,进一步消除天然林中存在的林木密度不均,植株幼苗受种子遗传因素影响,以及林木质量低下的问题。

例如,天然林在生长过程中面临林木随树龄增长存在不良品种增加的问题,或者由于林木种植的环境限制,影响林木后天养分的吸收。

采用科学的林木抚育采伐方式,为林林木生长提供良好的生存空间,可以提供充足的森林养分,保证林木得到良好的透光率、树木密度和优化砍伐期,并且提高林木的整体成活率,符合林木的定株与优胜劣汰需要。

森林抚育采伐的目的及效果分析

森林抚育采伐的目的及效果分析

森林抚育采伐的目的及效果分析森林是地球上珍贵的自然资源之一,具有调节气候、保护水源、稳定土壤等重要功能。

随着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森林资源遭受了严重的破坏和损失。

为了保护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人们进行了森林抚育和采伐的活动。

本文将对森林抚育采伐的目的及效果进行分析。

一、森林抚育采伐的目的1.提高森林质量森林抚育采伐的一个重要目的是提高森林的质量。

随着森林的生长和发展,一些老弱、病虫害树木逐渐增多,林分结构不合理,生态环境恶化。

通过抚育采伐,可以适当稀疏和更新森林,促进林分结构的优化,提高森林的抗灾能力和生产力,增加森林的资源价值。

2.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木材、竹材等森林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必须进行适量的采伐。

不合理的采伐行为容易导致森林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恶性循环,严重影响了森林的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通过抚育采伐,可以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延长林木周期,保持森林资源的丰富和多样性,为森林的可持续利用奠定基础。

3.改善森林生态环境森林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对保护生态环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工业化、城市化等现象加剧了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导致森林生态环境的恶化。

通过抚育采伐,可以促进各种植被的生长更新,促进水土保持,保护动植物多样性,改善森林的生态环境,有利于维护地球生态平衡。

1.促进林分生态结构优化通过抚育采伐,可以及时清除老弱、病虫害树木,促进各种植物的生长发育,优化森林的林分结构。

合理的抚育采伐可以满足不同树种和植被的生长需求,增加林分结构多样性,有利于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2.提高森林资源的经济效益抚育采伐可以促进森林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提高森林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通过精心管理,可以培育出优质的林木,增加木材、竹材等森林产品的产量,提高商品化水平,为当地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做出贡献。

合理的抚育采伐可以促进森林的更新和生长,保持森林的健康状态,改善森林的生态环境。

森林抚育技术规程

森林抚育技术规程

森林抚育技术规程森林抚育技术规程(上)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推进森林生态建设、提高森林质量、保护和增强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加强森林抚育管理和技术攻关,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森林抚育技术规程是指利用人工或其他方式改善森林生长环境,提高森林生长质量,保证森林健康生长的技术措施和规范。

第三条本规程适用于我国森林抚育技术的实施。

第四条森林抚育应该根据林分类型、地理条件、土壤类型、天气情况和森林演替阶段等具体情况制定抚育措施。

第五条森林抚育应该尊重自然规律和生态平衡原则,防止人为破坏森林生态环境,并保障森林生态稳定、可持续发展。

第六条森林抚育应该强化科学管理,鼓励创新技术,提高技术水平,保护森林资源。

第七条森林抚育应该注重科学技术与实际操作的结合,做到科学规划、控制成本、高效率、可持续。

第二章抚育原则第八条森林抚育应该遵循以下原则:(一)根据需求施抚育。

根据不同类型森林生长环境和生态要求,制定相应抚育方案。

(二)综合施抚育。

各地应该考虑的因素包括森林修整、林木保护、生物防治和水土保持等,综合施抚育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三)重视科技创新。

森林抚育应该采用科技手段提高生产效益、降低成本、提高质量、保护环境,构建科技平台加强技术创新。

(四)注重数量质量双重保障。

既要保证抚育工作数量,也要保证抚育工作的质量,不能只关心抚育的数量,而忽略了抚育的质量。

第三章抚育措施第九条森林抚育的措施主要包括有机肥料施用、土壤改良、间伐调整、修剪整形、育种选优和防治病虫害等方面。

第十条有机肥料施用应该根据森林生长环境和生态要求确定,一般采用有机肥料、硅肥、生物肥料等方式进行增加水肥保持能力和改善土壤活性。

第十一条土壤改良应该根据所处环境、森林类型而制定相应的措施,以达到改善地表和地下环境、促进树木生长为最终目标。

如喷灌、地表覆盖、施肥、疏松土壤等。

第十二条间伐调整是森林生态的重要措施,将森林群体的密度、胸径等参数调整到合适的水平,有利于森林生态更新和健康发展。

林学综合考试大纲

林学综合考试大纲

《林学综合》考试大纲(一)考试大纲的性质林学综合考试涵盖《森林培育学》、《森林经理学》和《森林昆虫学》三门课程的内容,三门课程均为林学的骨干专业课程,是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入学考试的重点内容。

为帮助考生明确考试复习范围和有关要求,特制定本考试大纲,适用于报考全日制农业推广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的考生。

(一)考试内容一、森林培育学部分绪论森林培育学概论第一篇森林培育的基本原理第一章森林立地基本概念:立地,森林立地,森林立地类型。

基本原理:森林立地的因子,立地类型划分的方法,造林地的种类第二章林中规划和树种选择基本概念: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特殊用途林,适地适树。

基本原理:林种的类型,树种选择的基础,适地适树的途径与方法第三章植物组织基本概念:林分密度,初始密度。

基本原理:密度的作用,确定林分密度的原则,种植点的配置方式,培育混交林的意义,树种混交的类型,混交树种原则,混交方法第四章森林的生长及其调控基本概念:森林生产力,森林的潜在生产力,森林的现实生产力。

基本原理:林木个体发育时期,林分生长发育的阶段,提高森林生产力的途径。

第二篇森林培育技术(上)人工造林第五章林木种子的生产和经营基本概念:良种,种子成熟,种子生理成熟,种子形态成熟,净种,种子的寿命,净度,千粒重,发芽率,发芽势,种子休眠,种子催芽。

基本原理与技术:影响种子寿命因素,种子贮藏主要方法,种子催芽主要方法第六章苗木培育基本原理与技术:裸根苗的缺点,苗圃地施肥的原则,苗圃地追肥方法,苗圃地苗期管理的主要技术环节要点,硬枝扦插的主要技术环节,容器苗的优点,评价苗木质量的主要指标要点第七章植树造林基本原理与技术:造林的剩余物和植被清理的方式,造林的剩余物和植被清理的方法,造林的整理方式,造林地整地的方法要点,人工造林方法要点。

第八章农林复合经营基本概念:农林复合经营基本原理与技术:农林复合经营的主要类型,农林复合经营时间和空间结构的主要类型。

第九章苗圃总体规划设计与造林规划设计基本概念:工程造林第三篇森林培育技术(中)----- 森林抚育管理第十章林地及林木抚育基本原理与技术:灌溉的主要方法,林地施肥的意义,林地施肥的方法,林木修枝的意义。

国有林场森林抚育采伐关键技术

国有林场森林抚育采伐关键技术

国有林场森林抚育采伐关键技术摘要:森林是宝贵财富,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存、社会的发展,一度被称为“地球之肺”,在整个生态系统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所以更好地培育森林,也是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目前,抚育间伐是我国主要的森林培育方式,这项措施如果使用得当,那么就可以让森林培育的整体效率得到提升,而且还能够让我国林业的产量增加,收获到比较理想的经济效益。

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要对树木砍伐,而且砍伐树木真的会带来好处吗,答案是肯定的,森林抚育间伐并不是想在哪里砍树就在哪里砍树,是需要根据树木的实际生产状态,以及森林密度较大的地方进行砍伐,这样就可以让树种的结构得到优化,森林的密度也能有效减小,病虫害的威胁也就没有那么大了,同时还能够提升树木的生长速度,让森林经济能够进入一个良性的循环。

关键词:国有林场;森林抚育;采伐引言森林在经营过程中,对森林进行抚育是十分重要的环节之一。

森林抚育不但可以减少森林病虫害和森林火灾,并且能够提高森林的生产力及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森林抚育的最终目标和价值体现已不再以经济效益作为衡量的标尺,而是追求以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共同为主体的多目标森林抚育经营,科学合理的森林抚育措施是提高森林质量的关键技术措施。

1国有林场森林抚育目的和意义1.1提高森林林分质量森林抚育工作就是为了调整林木组成及林分密度,改善林木生长条件,缩短林木培育周期从而实现早期利用的一项重要工作。

通过抚育作业能促进林木快速生长,有效缩短森林的成熟周期。

加大森林抚育经营是有效提升林分质量、提高森林覆盖率,是培绿增绿扩绿森林面积的重要措施。

对森林质量的提高,促进森林绿色增长,维持生物群落和林分复层结构,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1.2有力推动绿化工程“十三五”以来,中国完成国土绿化面积0.46亿hm2,完成森林抚育0.43亿hm2,天然草原综合植被盖度56.1%,全国森林覆盖率达到23.04%。

总体来说中国是一个缺林少绿总量不足,森林资源质量不高,结构失衡,森林覆盖率低的国家,人均森林占有量甚少。

10第十章 森林抚育间伐Y

10第十章 森林抚育间伐Y

mechanical strip thinning
机械抚育
mechanical strip thinning
Mechanical thinning of 21 year old sycamore plantation
第二节
二、生长抚育 3.生长抚育强度
森林抚育采伐方法
总体上:伐除总株数的15%~35%,伐后郁闭度不低于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模块)
2、Fire and Fuels (林火管理模块) 3、病虫害管理模块等
(四)应用案例Ⅰ:定向培育模拟
措施1:透光伐,采伐下层非目的树种
当前林分组成:
Red Oak (红 栎),White Pine(白松)
White Spruce(白云 杉), Balsam Fir (冷杉)
第二节
一、透光抚育采伐 4.起始期、间隔期
森林抚育采伐方法
起始期:幼林郁闭后,目的树种受到非目的树种、灌木、 杂草压制时。 时间:夏初 次数与间隔期:每2~3年或3~5年1次或2次。
第二节
二、生长抚育 1.生长抚育对象
森林抚育采伐方法
郁闭度0.8以上,林木分化明显,过度整枝,直径生长
2.透光抚育方法 ① 按照作业尺度分 全面抚育:在需要透光伐的幼龄林,全面伐除有碍保留木 生长的乔灌木、藤蔓和草本植物 带状抚育:用于天然更新的针阔叶混交林,保留带3~4 m, 抚育带1.0~2.0 m,仅在抚育带内进行透光伐 团状抚育:用于群团状更新的天然幼龄林,在稠密的树 丛中进行抚育采伐 ② 按照作业方法分 人工抚育、化学抚育
第一节 森林抚育采伐的种类
第二节 森林抚育采伐方法
第一节
一、基本概念-1
森林抚育采伐的种类

营林抚育管理制度内容(2篇)

营林抚育管理制度内容(2篇)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营林抚育管理,提高森林资源质量,保障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资源保护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地区范围内的国有、集体和个人所有的森林、林木的抚育管理。

第三条营林抚育管理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保护优先、合理利用原则;(二)科学规划、分类指导原则;(三)可持续发展、生态效益优先原则;(四)责任明确、奖惩分明原则。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营林抚育管理的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第二章规划与设计第五条营林抚育规划应当根据国家森林资源保护和发展规划,结合本地区森林资源现状和生态环境需求,制定森林经营方案。

第六条森林经营方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森林资源现状分析;(二)森林资源保护与发展目标;(三)森林抚育措施;(四)森林资源保护与监测;(五)保障措施。

第七条森林抚育工程设计应当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工程质量和效益。

第八条森林抚育工程设计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工程名称、地点、规模;(二)工程内容、工艺流程;(三)工程投资估算;(四)工程进度安排;(五)工程质量标准;(六)工程效益分析。

第三章抚育措施第九条营林抚育措施包括:(一)森林抚育:包括更新、间伐、疏伐、抚育间伐等;(二)林分结构调整:包括树种结构、林龄结构、林分密度等;(三)林地改良:包括土壤改良、水分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四)森林资源保护:包括防火、防盗、防病虫害等。

第十条森林抚育应当根据森林经营方案和工程设计,制定具体的抚育措施。

第十一条森林抚育应当遵循以下要求:(一)保持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多样性;(二)提高森林资源的质量和产量;(三)降低森林资源消耗和生态环境风险;(四)促进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第四章技术规范与标准第十二条营林抚育技术规范与标准应当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第十三条营林抚育技术规范与标准包括:(一)森林抚育技术规范;(二)林分结构调整技术规范;(三)林地改良技术规范;(四)森林资源保护技术规范。

森林抚育采伐要点分析

森林抚育采伐要点分析

森林抚育采伐要点分析摘要:森林抚育是森林经营与培育的一项重要措施,其主要内容有割灌除草、抚育采伐、修枝、补植、清理林地卫生等环节。

通过森林抚育作业,可调整林分密度和树种结构,拓展保留木的生长空间,促进其迅速生长,实现速生、优质、丰产,使小径材林变成大径材林、低产林变高产林、低价值林变高价值林,有效提高森林价值和森林质量,缩短培育周期。

本文分析森林抚育采伐要点。

关键词:森林;抚育采伐;公益林森林抚育是指从幼林郁闭成林到林分成熟前,根据培育目标所采取的各种营林措施的总称,包括抚育采伐、补植、修枝、浇水、施肥及人工促进天然更新,以及视情况进行的割灌、割藤、除草等辅助作业活动。

1 森林抚育采伐方法1.1生长伐生长伐是指疏伐至主伐阶段开展的抚育采伐方式,能加快林木直径生长,缩短林木成熟时间,增加主伐大径材出材量,促进林木结果,为天然更新提供良好条件。

该方式通常针对硬阔叶林与针叶林,自壮龄阶段至成熟林阶段,即疏伐后至主伐前的10年进行生长伐;对硬阔叶萌芽林与软阔叶林,自壮龄阶段至成熟林阶段,即疏伐后至主伐前的5年进行生长伐。

生长伐重复期通常是10~20年,采取生长伐方式可为林木提供更多空间与营养,提高木材质量与产量。

1.2疏伐疏伐通常用于公益林,保留有益木、优良木,伐除有害木,坚持公益、生态效益优先原则,做到统筹兼顾,培育高效生态公益林。

具体实施中,要求测量林分面积,使用罗盘仪闭合导线法进行测量(闭合差低于1/200),对稀疏林地、林间空地等非作业面积扣除,确定作业面积。

生态疏伐中,将林木分为若干树群,根据有助于林冠构成梯度郁闭,次层林与主林层均能受光要求,划分林木为优良木、有害木、有益木等,伐后林分胸径不低于伐前胸径,控制郁闭度超过0.6,易风倒或由于抚育影响林木生长的林分,控制郁闭度低于0.2。

伐木中采取双侧下锯方式,以免造成劈裂,控制伐根高度为根茎以下1/3位置,打杈做到切口平滑,不留桩、不伤材,疏伐完成后,山上不可遗留林副产品与木材,保留天然树种。

森林抚育规章制度范本

森林抚育规章制度范本

森林抚育规章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有效保护和管理森林资源,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与稳定,保障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质量,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森林资源抚育管理活动,包括国有森林、民用林、集体林等各类所有型态的森林资源。

第三条森林抚育工作应当遵循生态优先、保护为主、合理开发、科学管理的原则,坚持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的理念。

第四条国家、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在森林抚育工作中应当遵循森林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基本原则,切实履行自己的责任。

第五条本规章制度的具体实施主管机构为国家林业局,地方各级林业行政部门承担森林抚育管理的具体实施任务。

第六条对于违反本规章制度的行为,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相应处罚。

第二章森林资源保护第七条为了保护森林资源,禁止采伐未经合法许可的森林木材,禁止未经批准的大规模砍伐,禁止砍伐珍贵特用林木。

第八条加强对非法砍伐行为的打击力度,建立健全森林资源保护监督制度,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第九条严格控制森林资源的销售和利用,禁止向外销售国家禁止采伐的树种,禁止向外销售未经许可的森林产品。

第十条发展森林资源保护新技术,推广生态经济林木种植,提高森林资源的经济效益。

第三章森林资源抚育第十一条落实森林抚育责任制,建立健全森林抚育工作机制,明确各级森林抚育管理机构的职责和权力。

第十二条制定森林抚育规划,确保资源利用的合理性和经济效益,保护生态环境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第十三条建立森林资源监测机制,采用现代技术手段监测森林资源的生长情况,提前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

第十四条鼓励开展林下经济和林下产业,促进林地资源的多元利用,提高森林资源的综合效益。

第四章森林资源保护利用第十五条推动森林资源的多元利用,发展森林旅游、林下经济、林业生态旅游等新型产业,提高森林资源的经济效益。

第十六条加强对森林资源利用单位的监管,严格控制森林资源的开发行为,保护森林资源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第十七条制定完善的森林资源开发政策和法规,规范森林资源开发行为,保护生态环境的完整性。

森林管护工培训内容

森林管护工培训内容

森林管护工培训内容第一篇森林培育的基础知识第一章树木识别(讲课6学时,实习4学时)1 植物的生物学特性2 植物的分类3 常见森林植物第二章森林立地(讲课4学时)1森林立地的基本概念2森林立地因子概述3森林立地质量评价4森林立地分类5造林地的种类第三章林种规划和树种选择(讲课2学时)1林种规划2树种选择第四章森林的结构及其培育(讲课2学时)1林分密度的概念和意义2种植点的配置3林分的树种组成第五章森林的生长发育及其调控(讲课2学时)1林木个体的生长发育2林木群体的生长发育3森林的生产功能及其调控第二篇森林培育技术(上)人工造林第六章林木种子生产和经营(讲课4学时,实习4学时)1造林用种与林木良种生产基地2采种与种实调制3种子品质检验与贮藏4种子休眠及催芽第七章造林苗木培育(讲课4学时,实习4学时)1裸根苗培育2移植苗培育3营养繁殖苗培育4容器苗培育5苗木质量评价第八章植树造林(讲课4学时,实习4学时)1造林整地2造林方法3 主要林种的营造第三篇森林培育技术(中)森林抚育管理第九章林地及林木抚育管理(讲课2学时)1林地管理的主要内容和方法2林木抚育管理的主要内容和方法第十章森林抚育采伐(上)(讲课2学时,实习2学时)1抚育采伐的目的2抚育采伐的种类与方法第十一章森林抚育采伐(下)(讲课4学时,实习4学时)1抚育采伐的开始期2抚育采伐的强度3采伐木的选择4抚育采伐的间隔期5抚育采伐的效果和影响第十二章林分改造(讲课4学时,实习2学时)1林分改造的意义与对象2低价值人工林的改造3次生林的发生及其重要性4低价值次生林改造第四篇森林培育技术(下)森林收获作业法与森林更新第十三章择伐作业与更新(讲课2学时)1择伐作业的涵义与种类2择伐作业的理论根据3择伐作业的应用条件与评价第十四章皆伐作业与更新(讲课2学时,实习2学时)1皆伐迹地环境条件特点2皆伐迹地的天然更新3皆伐迹地人工更新第十五章渐伐作业与更新(讲课2学时,实习2学时)1渐伐更新过程及其特点2渐伐的种类3渐伐的选用条件与评价第十六章其他采伐作业法与更新(讲课2学时)1矮林作业法与更新2中林作业法与更新第五篇森林保护第十七森林病虫害防治(讲课6学时,实习4学时)1 昆虫基础知识2 病害基础知识3 常见森林病、虫的识别及防治4 农药基础知识第十八章森林火灾预防(讲课6学时,实习4学时)1 森林火灾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2 森林火灾预防技术与措施3 森林火灾扑救技术与安全管理4 森林火灾的调查和统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风倒、雪压等抵抗能力。
(3)改善林分卫生状况,减少病虫危害,提高林分的稳定性。
■缺点
“采小留大”,弱度抚育对稀疏林冠、改善林分生长条件的作用不大,得到的多为小径材。
为克服下层抚育法的缺点,还适当地伐去一些树冠大、干形不良的优势木或亚优势木。
2.上层抚育法
③有害木:
妨碍优良木生长的、树冠过分庞大、树干尖削、多枝节的林木,为砍伐对象,一般多属第1生长级。
上层抚育法的优缺点
? 优点:
(1) 上层抚育主要是砍伐优势木,这样就人为地改变了自然选
择的总方向,积极地干预了森林的生活。
(2) 砍伐上层林木,疏开林冠,为保留木创造与以前显著 不同
■概念:
即上层疏伐法。上层抚育法与下层抚育法相反,主要砍伐那些居于上层林冠的林木。上层抚育时,通常将林木分成3类:
①优良木:
林冠发育正常、干形优良、生长旺盛的林木为培育对象;
②有益木:
能促进优良木的自然整枝,遮蔽林地,而生长级中等或偏下的主要树种和伴生树种的林木,又称辅助木,应加以保留;
3.综合抚育法
综合抚育法综合下层抚育法和上层抚育法特点,既可从林冠上层选伐,亦可从林冠下层选伐林木。适用于天然阔叶林,尤在混交林和复层异龄林中应用效果较好。
此法的灵活性很大。但在选木时要求较高的熟练技术和对群落特别的认识,而且抚育后林分生长效果经常并不理想,尤其在针叶林中,易加剧风害和雪害的发生。因此,有不少人反对在喜光针叶林中采用这种方法。
一、透光抚育 (P284-286)
1. 透光抚育的对象
① 抑制主要树种生长的次要树种、灌木、藤本及高大草本植物;
② 主要树种幼林密度过大,树冠相互交错重叠、树干纤细、生长落后、
干形不良的植株;
③ 实生起源的主要树种数量已达营林要求,伐去萌芽起源的植株;在
◆ 调查林分径级分布,目的是为确定生长抚育的强度和方
式提供数据。
四、生长抚育的方法( P292-293 ,4种)
1.下层抚育法
2.上层抚育法
3.综合抚育法
4.机械抚育法
1.下层抚育法
■概念:
砍除居于林冠下层生长落后、径级较小的濒死木和枯立木,即在自然稀疏过程中,将被淘汰的林木。此外也砍伐个别粗大的、干形不良的林木。
第二节 抚育间伐的种类与方法
一、抚育间伐的种类
二、透光抚育
三、生长抚育(疏伐)
四、关于林木株数按径级分布的规律
一、抚育间伐的种类
1996年7月1日开始实施的《森林抚育规程》规定“按森林的生长、发育顺序、可采用下列抚育采伐种类:透光伐、疏伐、生长伐,特殊情况可采用卫生伐。
疏伐是指在中壮龄林阶段进行,而生长伐是在近熟林阶段进行的抚育采伐。
? (1)按经营目的调整林分组成
? (2)降低林分密度,改善林木生长条件
? (3)促进林木生长,缩短林木培育期
? (4)清除劣质林木,提高林分质量
? (5)实现早期利用,提高木材总利用量
? (6)改善林分卫生状况,增强林分抗性
? (7)建立适宜的林分结构,发挥森林多种效能
2) 安全可靠,作业质量高,在采伐时能控制定向倒树,倒树
有空地,较少地损伤保留木,也利于安全操作;
3) 便于清理迹地与伐后松土;
4) 实行抚育与改造综合措施时,易引进其他树种,能较好
地处理与保留木之间的矛盾。
缺点:
1) 小径木在林分中保留时间长,将来的生长量可能较低;
4.机械抚育法
概念:
机械抚育法又称隔行隔株抚育法,几何抚育法。
机械抚育法是间隔一定距离,机械地确定砍伐木的抚育
采伐。
? 机械抚育运用了林缘效应(边行效应)的原理。
? 特别应用于人工幼林的早期抚育。
机械抚育法的优缺点
优点:
1) 工艺简单,操作方便,集材方便,便于机械化作业;
Va级:生长极落后的濒死木; Vb级: 枯死木。
? 克氏林木分级法,优点是简便易行,因能反映林分林木分化和自然稀疏的进程和强度,长期以来一直是抚育采伐的依据。缺点是没有考虑树干的形质缺陷。
? 2、自学:
寺崎分级法(针叶单层林)、霍莱(美国)分级法(同龄阔叶纯林)、 Dunning (美国)分级法(混交针叶异龄林)。
的环境条件,因而能明显地促进全林分的生长。
? 缺点:
(1) 上层抚育法比下层抚育法运用灵活,技术也要求较高。
(2) 由于抚育后林相的变化较剧烈,易于遭受风害和雪害.
(3) 在喜光树种组成的单层纯林中,尤其在中龄林,因缺乏能
够起辅助作用的第二林层,应用上层抚育法极少成功。
②团状抚育
③带状抚育
3. 化学除草剂的应用
目前主要用于天然混交幼林或新造人工林的透光抚育,去除灌木、藤蔓与非目的树种。
方法:叶面喷洒
木质部及韧皮部注射
涂刷……
4. 透光抚育的时间、次数与强度
①采伐时间
三、林木株数按径级分布规律
Hale Waihona Puke ◆ 林木个体大小数量分布,能反映出林分的生长状况和林
木之间的竞争关系,是林分结构特征的重要指标。
◆ 林分按径级分布状况,呈常态或近似于常态分布曲线。
◆ 林分按径级分布的规律,同树种、地位级无关,但同林
分的年龄有一定的关系。
? Ⅳ级——被压木,树高和直径生长都非常落后,树冠受挤压,通常都是小径木,其中又可分为a、b两个亚级:
Ⅳa级木:树冠狭窄,侧方被压,树冠能伸入林冠层中;
Ⅳb级木:树冠偏生,顶部伸入林冠层,侧方和上方均受压制。
? V级——濒死木,完全位于林冠下层,生长极落后,树冠稀疏而不规则,又可分为两个亚级:
萌芽更新的林分中,萌条丛生,择优而留,伐去其他多余的萌条;
④ 在天然更新或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已获成功的采伐迹地或林冠下造林,
新的幼林已经长成,需要砍除上层老龄过熟木,以解放下层新一代的
目的树种 。
2. 透光抚育的方法
①全面抚育
■选木基础:
克拉夫特生长分级法。
■下层抚育强度:
弱度 — 仅伐V级木;
中度 — 除砍伐V级木外,尚采伐Ⅳb级木;
强度 — 砍伐V级、Ⅳ级木的全部。
下层抚育法的优缺点
■优点
(1)简便易行,利用林木分级即能控制比较合理的采伐强度,
易于选择砍伐木。
(2)抚育后的林地,林冠不会形成很大的空隙,不会削弱林分
2) 质量优良林木保留的比例较小;
3) 增加林木风倒和雪折的危险性。
夏初最为适宜,冬季采伐最差
②采伐次数
一般每隔2~3年或3~5年再进行1次或2次
③采伐强度
常不确定采伐强度,可以单位面积上解放了或保留了
若干主要树种的株数,作为强度的参考指标。
二、生长抚育
为了进行生长抚育,首先要对林木进行分级,因为生长抚育是因林木级别确定采伐木与保留木的。与此同时,还应了解林分在不同年龄阶段有着不同的径级结构,通过抚育采伐,将调整这一结构到有利于林分生长量与保持环境的最佳状态。
1、关于林木分级:(P287-291)
克拉夫特生长分级法: 应用最普遍,主要应用于同龄纯林(针叶林)
? I级——优势木,树高和直径最大,树冠很大,且伸出一般林冠之上。
? Ⅱ级——亚优势木,次于工级,在大小上也次于I级木。
? Ⅲ级——中等木,生长尚好,树高和直径较前两级林木为差;树冠较窄,位于林冠中层,树干圆满度较I、Ⅱ级木大。
第十一章 森林抚育采伐
第一节 抚育采伐的目的
第二节 抚育间伐的种类与方法
抚育间伐目的:
抚育采伐应具有抚育保留木(目的树种和优良林木)、利用采伐木的双重目的。
具体表现在(7点): (P281-282)
在一般情况下,通过抚育采伐,应达到下列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