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中国近代史纲要各章节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二章阶段测验满分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二章阶段测验满分答案第二章阶段测验总共49题共92分一. 单选题(共30题,共30分)1. 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不包括() (1分)A.封建性B.对外国的依赖性C.管理的腐朽性D.封建统治者不支持★标准答案:D2. 标志着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的运动是() (1分)A.洋务运动B.戊戌维新运动C.国会请愿运动D.保路运动★标准答案:B3. 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是() (1分)A.师夷长技以制夷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物竞天择,适者生存D.变法维新,救亡图存★标准答案:B4. 甲午战争后,维新救亡运动逐步兴起,为宣传变法维新主张,维新派创办学会、报纸,开设学堂,其中在天津创办的影响较大的报刊是() (1分)A.《时务报》B.《国闻报》C.《湘报》D.《万国公报》★标准答案:B5. 洪秀全在广西发动金田起义的时间是() (1分)A.1851年B.1853年C.1856年D.1864年★标准答案:A6. 1851年,中国爆发的一场伟大的农民战争是() (1分)A.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B.太平天国运动C.台湾高山族人民抗日斗争D.义和团运动★标准答案:B7.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是() (1分)A.《海国图志》B.《救亡决论》C.《天朝天田制度》D.《资政新篇》★标准答案:D8.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爆发的标志是() (1分)A.金田起义B.永安建制C.长沙战役D.南京定都★标准答案:A9. 康有为在戊戌维新时撰写的宣传变法维新主张的理论著作是()(1分)A.《新学伪经考》B.《变法通义》C.《救亡决论》D.《仁学》★标准答案:A10. 严复将英国人赫胥黎的《进化与伦理》的前两章翻译为() (1分)A.《天演论》B.《穆勒名学》C.《原富》D.《法意》★标准答案:A11. 近代中国派遣第一批留学生是在() (1分)A.洋务运动时期B.戊戌维新时期C.清末“新政”时期D.辛亥革命时期★标准答案:A12. 1861年,清政府设立的掌管洋务的机关是() (1分)A.江南制造总局B.京师同文馆C.总理各国事务衙门D.外务部★标准答案:C13. 洋务派兴办的民用企业,多数采取了()方式进行经营(1分)A.官办B.官商合办C.官督商办D.商办★标准答案:C14. 太平天国后期,洪仁玕提出的改革与建设方案是() (1分)A.《原道觉世训》B.《十款天条》C.《天朝田亩制度》D.《资政新篇》★标准答案:D15. 《天朝田亩制度》实际上是一个以解决( )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A.均田问题B.贫富问题C.土地问题D.均平问题★标准答案:C16. 洋务派建成的新式海军中的主力是() (1分)A.福建水师B.广东水师C.南洋水师D.北洋水师★标准答案:D17. 谭嗣同在戊戌维新时期撰写的宣传变法维新主张的著作是() (1分)A.《新学伪经考》B.《变法通义》C.《日本变政考》D.《仁学》★标准答案:D18. 太平天国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是() (1分)A.永安建制B.长沙战役C.北伐失利D.天京事变★标准答案:D19. 19世纪60年代,清朝统治集团中倡导洋务的首领人物是() (1分)A.奕诉B.桂良C.曾国藩D.李鸿章★标准答案:A20. 1898年3月,张之洞发表的对抗维新变法的代表作是() (1分)A.《新学伪经考》B.《孔子改制考》C.《人类公理》D.《劝学篇》★标准答案:D21. 最先对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做出比较完整表述的是() (1分)A.冯桂芬B.薛福成C.曾国藩D.张之洞★标准答案:A22. 百日维新失败后,新政措施大都被废除,只保留了一项,即() (1分)A.奖励发明创造B.奖励创办报刊C.京师大学堂D.准许自由组织学会★标准答案:C23. 百日维新失败后,拒绝出走日本的劝告,并坦然表示“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的是() (1分)A.康有为B.梁启超C.谭嗣同D.刘光第★标准答案:C24. 19世纪末,梁启超撰写的宣传变法维新主张的著作是() (1分)A.《新学伪经考》B.《人类公理》C.《仁学》D.《变法通义》★标准答案:D25. 戊戌维新时期,梁启超曾任主笔的报纸是() (1分)A.《时务报》B.《万国公报》C.《国闻报》D.《湘报》★标准答案:A26. 天京被湘军攻破,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失败是在() (1分)A.1853年B.1856年C.1864年D.1868年★标准答案:C27. 洪秀全从农民斗争的需要出发,创立了(),并利用它发动和组织群众(1分)A.拜上帝教B.上帝教C.中国式基督教D.洋教★标准答案:A28. 洋务派创办的第一个规模较大的近代军事工业是() (1分)A.江南制造总局B.马尾船政局C.天津机器局D.湖北枪炮厂★标准答案:A29. 太平天国后期,提出《资政新篇》这一具有资本主义色彩改革方案的是() (1分)A.洪秀全B.杨秀清C.洪仁玕D.石达开★标准答案:C30. 太平天国在1853年冬颁布的纲领性文件是() (1分)A.《天朝田亩制度》B.《十款天条》C.《原道醒世训》D.《原道觉世训》★标准答案:A二. 多选题(共14题,共14分)31.1978年开始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意义,在于它()(2分)A.是继延安整风之后又一场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B.成为拨乱反正的思想先导C.成为改革开放的思想先导D.为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现历史性的转折做了思想理论准备★标准答案:A,B,C,D32.陈云在中共八大上提出的“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是指()(2分)A.计划经济是主体,市场经济是补充B.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是主体,个体经营是补充C.计划生产是主体,自由生产是补充D.国家市场是主体,自由市场是补充★标准答案:B,C,D3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民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形成了以()为主要内容的基层民主自治体系A.农村村民委员会B.城市居民委员会C.企业职工代表大会D.社区居民委员会★标准答案:A,B,C34.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2分)A.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B.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标准答案:C,D35.1967年,在所谓“二月逆流”中与中央文革小组错误做法进行抗争的有() (2分)A.谭震林B.陈毅C.叶剑英D.李富春★标准答案:A,B,C,D36.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派举办的洋务事业主要有()(2分)A.兴办近代企业B.创办报纸学会,宣传洋务活动C.建立新式海陆军D.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标准答案:A,C,D37.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逐步实现()(2分)A.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标准答案:A,B,C,D38.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的处理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关系的方针是()(2分)A.长期共存B.肝胆相照C.互相监督D.荣辱与共★标准答案:A,C39.洋务派兴办的新式学堂有三种:()(2分)A.翻译学堂B.工艺学堂C.军事学堂D.外语学堂★标准答案:A,B,C40.1956年,中国共产党在整风运动中反对的错误倾向是()(2分)A.主观主义B.宗派主义C.自由主义D.官僚主义★标准答案:A,B,D41.以下属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主要内容的是()(2分)A.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B.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C.决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D.决定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标准答案:A,B,C42.1992年,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进入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新阶段,由此打开了中国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崭新局面,其标志是()(2分)A.邓小平南方讲话B.党的十四大的召开C.党的十五大召开D.党的十六大召开★标准答案:A,B43.1998年11月,中央决定在县级以上开展“三讲”教育活动,“三讲”是指()(2分)A.讲学习B.讲正气C.讲政治D.讲发展★标准答案:A,B,C44.1920年8月成立的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主要成员有()(2分)A.陈独秀B.陈潭秋C.李汉俊D.李达★标准答案:A,C,D三. 问答题(共12题,共48分)38. 洋务运动有哪些历史作用? (4分)★标准答案:第一,洋务运动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中国现代史纲要课后习题答案(全)详解

中国现代史纲要课后习题答案(全)详解第一章: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特征1. 近代中国特征:- 经济落后:中国在近代时期的经济基础相对薄弱,与西方列强存在巨大差距。
- 社会秩序混乱:近代中国社会中充斥着冲突、动荡和不稳定的因素。
- 文化逐渐启蒙:中国开始接触西方文化并逐渐启蒙,形成了近代化的思潮。
2. 中国近代史的重要事件:- 第一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真正面临外部压力和冲击。
- 太平天国运动: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起义,对清朝造成了巨大压力。
- 戊戌变法:兴起了变法运动,试图推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民主共和国。
3. 甲午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标志着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签订了不平等条约,丧失了部分主权。
- 刺激了中国的变法运动:甲午战争的失败激起了对国家状况的反思和变革的呼声。
- 加强了民族意识的觉醒:战争让中国人意识到中国与西方列强的差距,引发了更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第二章:中国近代化的进程1. 戊戌变法的推动者:- 康有为、梁启超等民族主义者。
- 李鸿章、张之洞等官僚改革派。
2. 戊戌变法的失败原因:- 清朝内外势力的反对:清朝保守派和西方列强的干预导致变法失败。
- 内部失去支持:一些关键改革政策未能获得足够的支持。
3. 维新派和德先生的主张:- 维新派:主张变法振兴国家,倡导实行一系列的政治、经济、教育等改革。
- 德先生(林则徐):主张中西合璧,吸收西方科学技术,以适应时代的要求。
4. 辛亥革命的意义:- 标志着中国封建的结束,规定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民主共和国的诞生。
- 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为后来的政治、经济、文化变革奠定了基础。
- 成为亚洲各国爱国运动的榜样,对亚洲独立运动产生了积极影响。
以上是对《中国现代史纲要》的课后习题的详细解答。
希望能对您的学习和理解有所帮助。
智慧树知到《中国近代史纲要》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中国近代史纲要》章节测试答案对应章节第一章1.【单选题】()是近代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A. 日本B. 俄国C. 美国D. 英国正确答案:俄国2.【单和鼠B. 牛和猪C. 马和选题】 2009年法国佳士得拍卖行拍卖了()兽首A. 兔羊D. 鸡和鼠正确答案:兔和鼠3.【多选题】中国人民粉碎列强瓜分中国图谋的原因()?A. 帝国主义太弱B. 列强之间的矛盾和相互制约C. 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D. 帝国主义寻找到新的目标正确答案:列强之间的矛盾和相互制约###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4.【判断题】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A. 对B. 错正确答案:对5.【判断题】甲午战争后,魏源翻译了《天演论》。
A. 对B. 错正确答案:错对应章节第二章1.【单选题】洪秀全看到了一本介绍基督教的书叫()A. 《盛世危言》B. 《劝世良言》C. 《资政新篇》D. 《天朝田亩制度》正确答案:《劝世良言》2.【单选题】洋务运动中最早兴办的军工企业是()A. 汉阳铁厂B. 轮船招商局C. 安庆军械所D. 福州船政局正确答案:安庆军械所3.【多选题】北洋水师全军覆灭的原因()A. 军事实力不如日本B. 经济动员力不如日本C. 社会动员力不如日本D. 轻敌所致正确答案:军事实力不如日本###经济动员力不如日本###社会动员力不如日本4.【判断题】中国修建的第一条铁路是京张铁路。
A. 对B. 错正确答案:错5.【判断题】百日维新共进行了100天。
A. 对B. 错正确答案:错对应章节第三章1.【单选题】孙中山先生创立的第一个革命团体是()。
A. 同盟会B. 光复会C. 华兴会D. 兴中会正确答案:兴中会2.【单选题】“三民主义”学说中,民权主义对应的是()。
A. 创立民国B. 驱除鞑虏C. 恢复中华D. 平均地权正确答案:创立民国3.【多选题】武昌起义的直接领导人有()。
A. 宋教仁B. 熊秉坤C. 章太炎D. 吴兆麟正确答案:熊秉坤###吴兆麟4.【判断题】中山装一共有四个兜()。
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后习题答案(全)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后思考题目录上编综述:(2-4)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4-6)1、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2、近代中国进行的反侵略战争具有什么意义?3、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教训是什么?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6-8)1、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2、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性质和失败的原因、教训?3、如何认识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9-10)1、革命派和改良派论战中是如何论述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进步性的?2、为什么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引起了近代中国的历史性巨大变化?3、辛亥革命为什么会失败?它的失败说明了什么?中编综述:天翻地覆三十年(10-12)1、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在什么时代条件下和国际环境中发生发展的?这对中国革命事业带来哪些影响?2、为什么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把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作为对象?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三种建国方案,两个中国之命运?为什么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最终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12-13)1、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2、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3、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呈现了哪些新面貌?为什么?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13-15)1、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探索和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2、20世纪20年代后期、30年代前中期,中国共产党内为什么连续出现“左”倾错误?3、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总结历史经验、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15-17)1、为什么说中国的抗日战争是神圣的民族解放战争?2、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3、怎样评价国民党政府在抗日战争中之行的路线正面战场的地位与作用?4、为什么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弱国战胜强国的范例?第七章为新中国而奋斗(17-18)1、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为什么会陷入全民的包围中并迅速走向崩溃?2、如何认识民主党派的历史作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格局是怎样形成的?3、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是什么?下编综述:(18-21)1、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2、从新中国成立取得了那些历史性成就?这些成就说明了什么?第八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21-23)1、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2、怎样理解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3、为什么说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和最深刻的社会变革?第九章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23-25)1、中国共产党人在1956年至1957年的早期探索中对社会主义建设有哪些理论建树?2、怎样认识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重大意义?3、为什么说毛泽东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创者?怎样正确认识和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第十章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25-27)1、为什么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伟大历史转折?2、在不断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关系是怎样的?试举例说明。
《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后练习题答案共十章

《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后练习题答案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原因有四:第一,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一个落后封闭但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中国的发展方向发生变化,战前中国是一个没落的封建大国,封建制度已经腐朽,在缓慢地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如果没有外来势力干扰,中国最终也会向西方大国那样发生资产阶级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国家;而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不可能获得正常发展,中国也就不可能发展为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第三,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战前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而战后主要矛盾则包括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及中华民族与外国殖民侵略者的矛盾,也就是社会主要矛盾复杂化。
第四是革命任务发生变化,原先的革命任务是反对本国封建势力,战后则增加了反对外国殖民侵略的任务,革命的性质也由传统的农民战争转为旧民族主义革命。
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是互相交织在一起的,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2)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以来中国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及其与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相结合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的社会形态。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社会是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
(3)基本特征第一,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后思考题答案1-7章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后思考题和综合题及答案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原因有四:第一,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一个落后封闭但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中国的发展方向发生变化,战前中国是一个没落的封建大国,封建制度已经腐朽,在缓慢地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如果没有外来势力干扰,中国最终也会向西方大国那样发生资产阶级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国家;而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不可能获得正常发展,中国也就不可能发展为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第三,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战前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而战后主要矛盾则包括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及中华民族与外国殖民侵略者的矛盾,也就是社会主要矛盾复杂化。
第四是革命任务发生变化,原先的革命任务是反对本国封建势力,战后则增加了反对外国殖民侵略的任务,革命的性质也由传统的农民战争转为旧民族主义革命。
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是互相交织在一起的,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2)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以来中国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及其与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相结合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的社会形态。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社会是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
(3)基本特征第一,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中南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后题答案

《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后题答案(一到八章)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2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3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与其基本特征?3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任务与其相互关系?3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41、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42、近代中国所进行的反侵略斗争具有什么意义?43、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斗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是什么?4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41、《一》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42、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教训是什么?53、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是什么?5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51、资产阶级革命派关于中国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和进步性的认识有哪些?52、为什么说领导的辛亥革命引起了近代中国的历史性巨变?53、辛亥革命的意义、失败原因和教训是什么?6综述翻天覆地的三十年61、中国新主义革命是在什么时代条件下和国际环境中发生和发展的?国际环境对中国新主义革命的影响是什么?72、为什么说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是中国新主义革命的对象?7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三种建国方案,两个中国之命运?为什么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最终能够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7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81、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82、为什么说共产党成立是中国“开天辟地的大事变”?83、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呈现了哪些新面貌?为什么?8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91、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探索和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92、20世纪20年代后期和30年代前中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会连续出现“左”倾错误?93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总结历史经验,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9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91、为什么说中国的抗日战争是神圣的民族解放战争?92、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93、怎样评价国民党政府在抗日战争中执行的路线和正面战场的地位和作用?104、为什么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弱国战胜强国的例?其基本经验是什么?10第七章为新中国而奋斗101、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为什么会陷入全民的包围中并迅速走向崩溃?102如何认识党派的历史作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格局是怎样形成的?103、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是什么?10综述辉煌的历史征程111、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国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112、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哪些历史性成就?说明什么?11第八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121、为什么说新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122、怎样理解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123、为什么说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和最深刻的社会变革?12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鸦片战争失败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英《条约》与其补充条约、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
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后习题答案(全)

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后习题答案(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后思考题目录上编综述:(2-4)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4-6)1、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2、近代中国进行的反侵略战争具有什么意义?3、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教训是什么?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6-8)1、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2、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性质和失败的原因、教训?3、如何认识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9-10)1、革命派和改良派论战中是如何论述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进步性的?2、为什么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引起了近代中国的历史性巨大变化?3、辛亥革命为什么会失败?它的失败说明了什么?中编综述:天翻地覆三十年(10-12)1、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在什么时代条件下和国际环境中发生发展的?这对中国革命事业带来哪些影响?2、为什么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把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作为对象?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三种建国方案,两个中国之命运?为什么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最终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12-13)1、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2、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3、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呈现了哪些新面貌?为什么?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13-15)1、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探索和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2、20世纪20年代后期、30年代前中期,中国共产党内为什么连续出现“左”倾错误?3、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总结历史经验、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15-17)1、为什么说中国的抗日战争是神圣的民族解放战争?2、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3、怎样评价国民党政府在抗日战争中之行的路线正面战场的地位与作用?4、为什么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弱国战胜强国的范例?第七章为新中国而奋斗(17-18)1、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为什么会陷入全民的包围中并迅速走向崩溃?2、如何认识民主党派的历史作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格局是怎样形成的?3、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是什么?下编综述:(18-21)1、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2、从新中国成立取得了那些历史性成就?这些成就说明了什么?第八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21-23)1、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2、怎样理解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3、为什么说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和最深刻的社会变革?第九章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23-25)1、中国共产党人在1956年至1957年的早期探索中对社会主义建设有哪些理论建树?2、怎样认识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重大意义?3、为什么说毛泽东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创者?怎样正确认识和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第十章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25-27)1、为什么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伟大历史转折?2、在不断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关系是怎样的?试举例说明。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后习题答案(全)

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鸦片战争失败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及其补充条约、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
鸦片战争的失败和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是中国人民遭受外国资本主义奴役的起点,给中国社会带来极大的影响。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即由一个独立的封建社会一步步地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前,中国在政治上是个独立自主的国家。
在经济上是一个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的国家。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自然经济由于遭受外国资本主义的冲击而开始解体。
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在思想领域也发生了巨大的震动。
所以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答:(1)两大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而前一个是主要矛盾。
(2)中国的社会性质由封建社会转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3)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有一下一些基本特征:①、资本----帝国主义势力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控制了中国的政治②、中国封建势力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压迫奴役中国人民。
③、中国自然经济遭到破坏,但土地所有制依然存在,阻碍着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
④、所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已经存在,但势力很弱。
⑤、政治势力不统一,各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不平衡。
⑥、在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的广大人民过着饥寒交迫,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任务及其相互关系?答: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个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
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生产力发展,阻碍经济技术进步,必须先改变社会制度,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
(因为不经过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就不可能推翻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反动统治,改变它们控制中国经济财政命脉,利用特权向中国大量倾销商品和资本输出,压迫中国民族工商业发展的局面,就不可能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和专制政治制度,解放农村生产力,改善农民的生活,扩大民族工商业的国内市场;就不可能达到民族的团结,社会的稳定,从而集中力量进行经济、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现代化建设,以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富裕幸福)。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后答案

中编 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 � 综述:天翻地覆三十年
1、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在什么时代条件下和国际环境中发生发展的?这对中国革命事 业带来哪些影响?…………………………………………………………………………………8 2、为什么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把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作为对象? ………………………………………………………………………………………………………9 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三种建国方案,两个中国之命运?为什么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最 终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9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 By -Tell-------------------------------------------------------------
3
--------------------------------------------------Tell 视觉设计 QQ1095007554--------------------------------------------------
下编 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 综述:辉煌的历史征程
1、 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14 2、 从新中国成立取得了那些历史性成就?这些成就说明了什么? …………………………15
� 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1、 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16 2、 怎样理解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16 3、 为什么说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和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17
《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后习题答案(全)

上编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1、(p19)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①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一个落后封闭但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中国的发展方向发生变化,战前中国是一个没落的封建大国,封建制度已经腐朽,在缓慢地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如果没有外来势力干扰,中国最终也会向西方大国那样发生资产阶级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国家;而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不可能获得正常发展,中国也就不可能发展为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③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战前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而战后主要矛盾则包括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及中华民族与外国殖民侵略者的矛盾,也就是社会主要矛盾复杂化。
④革命任务发生变化,原先的革命任务是反对本国封建势力,战后则增加了反对外国殖民侵略的任务,革命的性质也由传统的农民战争转为旧民族主义革命。
2、(p19)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主要矛盾:在错综复杂的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两大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而前一个是主要矛盾。
社会性质:在两种矛盾的作用下,中国的社会性质由封建社会转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基本特征: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有以下一些基本特征①资本----帝国主义势力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控制了中国的政治②中国封建势力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压迫奴役中国人民。
③中国自然经济遭到破坏,但土地所有制依然存在,阻碍着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
④所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已经存在,但势力很弱。
⑤政治势力不统一,各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不平衡。
⑥在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的广大人民过着饥寒交迫,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3、(p20)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任务及其相互关系?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解放这两个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
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后习题答案(全)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后思考题目录上编综述:(2-4)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4-6)1、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2、近代中国进行的反侵略战争具有什么意义?3、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教训是什么?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6-8)1、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2、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性质和失败的原因、教训?3、如何认识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9-10)1、革命派和改良派论战中是如何论述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进步性的?2、为什么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引起了近代中国的历史性巨大变化?3、辛亥革命为什么会失败?它的失败说明了什么?中编综述:天翻地覆三十年(10-12)1、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在什么时代条件下和国际环境中发生发展的?这对中国革命事业带来哪些影响?2、为什么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把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作为对象?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三种建国方案,两个中国之命运?为什么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最终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12-13)1、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2、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3、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呈现了哪些新面貌?为什么?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13-15)1、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探索和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2、20世纪20年代后期、30年代前中期,中国共产党内为什么连续出现“左”倾错误?3、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总结历史经验、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15-17)1、为什么说中国的抗日战争是神圣的民族解放战争?2、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3、怎样评价国民党政府在抗日战争中之行的路线正面战场的地位与作用?4、为什么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弱国战胜强国的范例?第七章为新中国而奋斗(17-18)1、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为什么会陷入全民的包围中并迅速走向崩溃?2、如何认识民主党派的历史作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格局是怎样形成的?3、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是什么?下编综述:(18-21)1、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2、从新中国成立取得了那些历史性成就?这些成就说明了什么?第八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21-23)1、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2、怎样理解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3、为什么说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和最深刻的社会变革?第九章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23-25)1、中国共产党人在1956年至1957年的早期探索中对社会主义建设有哪些理论建树?2、怎样认识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重大意义?3、为什么说毛泽东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创者?怎样正确认识和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第十章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25-27)1、为什么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伟大历史转折?2、在不断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关系是怎样的?试举例说明。
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后习题答案

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后习题答案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p38)1.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消极方面:资本的大量输入使得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遭受了极大的损害。
并使中国开始乃至最终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八国联军侵华后)。
除了经济上造成的损失,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政治控制造成政治上的依赖性,以及鲁迅所说的文化伦理上的劣根性。
积极方面:促进了中华民族本身的团结,增强了民族凝聚力,并促进了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诞生了民族企业。
推动了新中国的建立。
2.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具有什么意义?第一,近代中国人民进行的反侵略战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华的野心,粉碎了他们瓜分中国和把中国变成完全殖民地的图谋。
第二,近代中国人民进行的反侵略战争,教育了中国人民,振奋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鼓舞了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志,大大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意识。
正是这种亡国灭种的危机感,增强了中华民族整体民族利益休戚与共的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成为中华民族自立自强并永远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所在。
3.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教训是什么?第一,近代中国社会制度的腐败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
第二,近代中国经济技术的落后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教训:中国人民必须把反对帝国主义的民族斗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阶级斗争统一起来,才能完成近代中国革命的任务;落后就要挨打,要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需要在科学技术方面奋起急追,需要进行现代化建设。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p54)1.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意义:1.太平天国革命达到了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2.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加速了清朝统治的衰落和崩溃。
3.打击了外国侵略者,阻滞了中国半民地化的进程。
4.太平天国的反抗精神鼓舞了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意志。
5.太平天国革命也是当时世界人民革命斗争的一部分,推动了亚洲民族解放运动,同时也震动了欧洲大陆。
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后思考题和答案

中国近代史目录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2、“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的提出及影响。
3、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4、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5.鸦片贸易对中国造成了哪些危害?6.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7.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是什么?8.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9.中国近现代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什么?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1、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2、近代中国进行的反侵略战争具有什么意义?3、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教训是什么?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1、为什么《天朝天亩制度》的主张是难以实现的?2、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3、戊戌维新运动时期威信派与守旧派争论的内容有哪些方面?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是什么?4、简述龚自珍的政治思想:5、洋务运动的历史地位是什么?6、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性质和失败的原因、教训?7、简述中国无产阶级的产生及其特点8、试述改良主义运动的历史意义及其局限性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1、革命派和改良派论战中是如何论述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进步性的?2、三民主义学说的基本内容是什么?3、为什么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引起了近代中国的历史性巨大变化?4、武昌首义的简单过程是什么?5、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6、辛亥革命为什么会失败?它的失败说明了什么?中编综述:天翻地覆三十年1、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在什么时代条件下和国际环境中发生发展的?这对中国革命事业带来哪些影响?2、为什么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把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作为对象?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三种建国方案,两个中国之命运?为什么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最终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1、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2、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13、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呈现了哪些新面貌?为什么?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1、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探索和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2、20世纪20年代后期、30年代前中期,中国共产党内为什么连续出现“左”倾错误?3、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总结历史经验、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1、为什么说中国的抗日战争是神圣的民族解放战争?2、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3、怎样评价国民党政府在抗日战争中之行的路线正面战场的地位与作用?4、为什么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弱国战胜强国的范例?第七章为新中国而奋斗1、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为什么会陷入全民的包围中并迅速走向崩溃?2、如何认识民主党派的历史作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格局是怎样形成的?3、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4、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是什么?下编综述:辉煌的历史进程1、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2、从新中国成立取得了那些历史性成就?这些成就说明了什么?第八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1、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2、怎样理解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3、为什么说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和最深刻的社会变革?第九章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1、中国共产党人在1956年至1957年的早期探索中对社会主义建设有哪些理论建树?2、怎样认识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重大意义?3、为什么说毛泽东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创者?4、怎样正确认识和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第十章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为什么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伟大历史转折?2、在不断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关系是怎样的?试举例说明。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后全十章答案完整版

上编综述: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为外国资本主义打开了侵入中国的大门,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鸦片战争前,中国一个领土完整、主权独立的封建国家;鸦片战争后,中国的领土、领海、关税、司法等主权的完整遭到破坏,受到外孙女侵略者的干涉和控制,清王朝从一个独立的封建国有逐渐沦入半殖民地的地位。
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经济上自给自足的封建国家,鸦片战争后,中国封建自然经济逐渐解体,逐渐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供给地,另一方面,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又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中国从一个完全的封建社会转变为半封建的社会。
随着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发生变化,战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战后资本——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另一个主要矛盾;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成为落在中国人民肩上的双重历史任务。
因此,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即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时期,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是互相交织在一起的,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2)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以来中国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及其与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相结合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的社会形态。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社会是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
(3)基本特征第一,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一、单项选择题: 1、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领导人是(B )。 A、林则徐 B、洪秀全 C、李鸿章 D、康有为 2、发动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宗教组织是( C )。 A、白莲教 B、基督教 C、拜上帝教 D、天地会 3、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历时( B )。 A、10年 B、14年 C、18年 D、20年 4、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农民起义特色的文件是( B )。 A、《海国图志》 B、《天朝田亩制度》 C、《资政新篇》 D、《救亡决论》 5、太平天国运动面临的以往农民运动从未遭遇的新情况是( C )。 A、领导阶层的迅速腐化 B、流动作战没有固定根据地 C、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D、没有正确的指导思想 6、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是(C )。 A、《海国图志》 B、《天朝田亩制度》 C、《资政新篇》 D、《救亡决论》 7、洋务运动发端于(B )。 A、19世纪40年代 B、19世纪60年代 C、19世纪80年代 D、20世纪20年代 8、洋务派代表的社会阶层是( A )。 A、地主阶级 B、官僚资产阶级 C、民族资产阶级 D、农民阶级 9、19世纪60年代后,洋务派开展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 B )。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自强、求富 D、托古改制 10、洋务派最先兴办的是( B)。 A、民用工业 B、军事工业 C、新式学堂 D、新式军队 11、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大多数采用( C )。 A、官办 B、商办 C、官督商办 D、官商合办 12、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 A )。 A、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B、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C、地主阶级改良运动 D、地主阶级革命运动 13、戊戌维新运动的核心领导人是( A )。 A、康有为 B、梁启超 C、谭嗣同 D、严复 14、1895年,康有为组织发动了( B )。 A、金田起义 B、公车上书 C、百日维新 D、广州起义 15、戊戌维新运动的高潮是( C )。 A、金田起义 B、公车上书 C、百日维新 D、广州起义 16、百日维新发生于( B )时期。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17、戊戌变法中,表示要为变法而流血牺牲的是(C )。 A、康有为 B、梁启超 C、谭嗣同 D、刘光第 18、戊戌变法期间,资产阶级维新派把实现变法的希望寄托在( B )身上。 A、李鸿章 B、光绪皇帝 C、慈禧太后 D、袁世凯 19、“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属于( B )的主张。 A、维新派 B、洋务派 C、革命派 D、立宪派 20、戊戌维新前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这场论战,实质上是( A )。 A、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 B、守旧派与洋务派之间的一次论战 C、保皇派与革命派的一次论战 D、帝党与后党的权力之争 21、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的第一次表演是在( B )。 A、洋务运动 B、戊戌维新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22、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 A )。 A、天京事变 B、永安建制 C、北伐、西征 D、定都南京 23、对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最先作出比较完整表述的是( A )。 A、冯桂芬 B、李鸿章 C、曾国藩 D、奕昕 24、在近代不是对国家出路进行早期探索的是( D )。 A、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B、洋务运动 C、维新运动 D、新文化运动 25、1853年3月,太平军占领南京,定为首都,改名为( C )。 A、西京 B、北京 C、天京 D、金陵 26、戊戌政变后,新政措施大都被废除,被保留下来的是( A )。 A、京师大学堂 B、准许旗人自谋生计 C、改革财政 D、改革行政机构 27、洋务运动时期,主要培养翻译人才的学校是( D )。 A、京师大学堂 B、工艺学堂 C、船政学堂 D、京师同文馆 28、洋务运动后期,洋务派官僚张之洞反复强调封建的纲常伦理不可变的著述是( A )。 A、《劝学篇》 B、《醒世恒言》 C、《盛世危言》 D、《天演论》 29、戊戌维新时期,康有为主持的重要学堂是( C )。 A、京师大学堂 B、广方言馆 C、时务学堂 D、万木草堂 30、下列人员中,不属于“戊戌六君子”中的人物是( A )。 A、梁启超 B、杨锐 C、谭嗣同 D、刘光第
二、多项选择题: 1、属太平天国政权提出的社会发展方案是( BD)。 A、《盛世危言》 B、《天朝田亩制度》 C、《海国图志》 D、《资政新篇》 2、下列关于《天朝田亩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有( ACD )。 A、主张平均分配土地,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 B、主张发展资本主义,直接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诞生 C、是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社会改革方案 D、没有超出农民小生产者的狭隘眼界,是一种绝对平均主义思想的体现 3、属于太平天国后期主要领导人的是(BCD )。 A、杨秀清 B、李秀成 C、洪仁玕 D、陈玉成 4、太平天国的历史意义有( ABCD )。 A、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 B、比较完整地表达了千百年来农民对拥有土地的渴望,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C、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在一定程度是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D、有力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在亚洲的统治 5、太平天国的失败原因在于( ABCD )。 A、他们不是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无法克服小生产者所固有的阶级局限性 B、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C、他们无法从根本上提出完整的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 D、他们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体自身腐败现象的滋长和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 6、太平天国的兴起和失败说明了(ABC )。 A、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潜力 B、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C、农民自身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势力的重任 D、农民阶级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革命同盟军 7、下列人物,属于洋务派的有( ABCD )。 A、奕 B、李鸿章 C、曾国藩 D、张之洞 8、洋务派兴办的洋务事业有( ABC )。 A、兴办近代企业 B、建立新式海陆军 C、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D、设议院,进行官制改革 9、洋务运动具有(ABC )等特点。 A、依赖性 B、封建性 C、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 10、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在于( ABC )。 A、在客观上对中国的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某些积极作用。 B、开始了近代教育,翻译了一批西学书籍,给当时中国带来了新知识,使人们开阔了眼界。 C、有利于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的转变。 D、初步达到了“自强”、“求富”的目标。 11、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ABD )。 A、爱国救亡运动 B、政治改良运动 C、经济改革运动 D、思想启蒙运动 12、戊戌维新运动的代表人物有( ABD )。 A、康有为 B、谭嗣同 C、袁世凯 D、梁启超 13、顽固派和维新派论战的焦点是( ACD )。 A、要不要变法 B、要不要发展资本主义 C、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 D、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 14、资产阶级维新派宣传维新主张的行动主要有( ABCD )。 A、向皇帝上书 B、著书立说 C、办学会 D、设学堂 15、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主要是由于维新派自身的局限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其中维新派的局限性体现在( ABCD )。 A、不敢否定封建主义 B、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C、害怕人民群众 D、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三、判断题: T1、农民是外国侵略者和本国封建统治者主要的压迫对象,也是反抗外国侵略者和本国封建统治者的主要力量。 F2、太平天国农民起义首先爆发于广东地区。 T3、《天朝田亩制度》实际上是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 T4、《天朝田亩制度》的平分土地方案在并没有得到了贯彻和执行。 T5、《资政新篇》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F6、《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使太平天国起义具有了不同于以往农民战争的新的历史特点。 T7、太平天国把信奉上帝的西方人视为“洋兄弟”,说明他们对于西方资本主义侵略者缺乏理性认识。 T8、洋务运动是在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的过程中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兴起的。 F9、洋务派兴办近代企业,目的是使中国朝着资本主义方向发展。 F10、中国近代教育始于维新运动时期。 T11、戊戌维新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T12、甲午战争中北洋海军的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 T13、戊戌维新运动的兴起说明中国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F14、百日维新中,光绪皇帝采纳了维新派提出的开议会、实行君主立宪等政治主张。 T15、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企图通过统治者走自上而下的改良的道路,是根本行不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