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常存一颗感恩的心范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我们常存一颗感恩的心
各位母亲、各位同学:
为了母亲节的到来,我们坐在了一起,借此机会,我真诚祝愿在座的母亲,以及所有的母亲,节日快乐!同时,有一些想法和大家一起交流。我发言的题目是《让我们常存一颗感恩的心》。
有一首很好听的歌,歌名就叫《感恩的心》,其中有这样的一句歌词让我特别喜欢: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感恩,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一个正直的人的起码品德。事实上,我们也非常需要感恩,因为父母对我们有养育之恩,老师对我们有教育之恩,领导对我们有知遇之恩,同事对我们有协助之恩,社会对我们有关爱之恩,祖国对我们有呵护之恩……老祖宗们经常讲“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投之以李,报之以桃”……然而现在,我们也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事实:知道感恩的孩子并不太多!说到这,不由想起前不久我们班的一个家长特地跑到学校给孩子送早饭,并含着泪向我诉说事情的经过:“我答应早上给孩子买肉夹馍,但是由于感冒导致头痛头晕没有去买,当孩子醒来时对着我大吵大叫,我耐心的向孩子解释:对不起,妈妈感冒了,现在还头疼呢,实在没有力气去买了。孩子不但没有理睬我的解释还愤愤的说:妈妈说话不算数,今天的早饭我不吃了。没办法我只好坚持着把早饭送来了。孩子今天让我很伤心。一把屎一把尿拉扯了他12年,不指望他多么孝顺,只要能体谅一下大人,我就心满意足了,可孩子连这点都做不到。都说养儿能防老,可现在的孩子能指望上吗?说归说,哪个做妈妈的不盼望孩子孝顺体贴父母呢,想起今天早上的事我心里酸酸的……”说着说着这位家长掉下了眼泪。
听了这位家长的诉说,确实让人心酸。这件生活中小的不能再小的事情,折射出的却是令人遗憾的亲子关系。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许多孩子不懂得感恩了,这几乎成了一种可怕的时代病。前不久,从报纸上看到一封
农民父亲写给大学生儿子的信,信中痛斥儿子不知感恩:“不知道在大学里除了学知识,还能否学到良心?”这位63岁的父亲称儿子在大学“玩潇洒”,每次给家里去电话都是要钱,甚至偷改学校的收费通知,虚报学费。为了攒钱供儿子读书,父亲到村里的砖厂兼做苦工,母亲找了一份看孩子的差事,妹妹辍学给人家当了保姆。去年,在对全市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心理状况进行了一次“摸底抽查”,抽查数据显示:40%的学生景仰科学家,35%的学生景仰体育、影视明星,只有1.5%的学生表示景仰自己的父母。崇拜父母的孩子是最少的。这说明许多家长对孩子的关心和教育不但没有使孩子懂得感恩,反而丧失了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也许,很多家长已习惯了付出,不希望得到回报,其实这是一种误解。这样做可能会误导孩子,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与发展。
教育专家说:“孩子的心就是一块空地,播撒什么样的种子就长出什么样的庄家”那么孩子缺少爱的行为,是不是我们家长没有播撒爱的种子呢?在难过之余,明智的妈妈更应该多花点时间来反思一下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正确。
我们都见过鸡妈妈张开翅膀呵护鸡娃娃的情景,她把鸡娃娃保护在自己的翅膀下,把捉来的虫子喂给鸡娃娃吃,这种本能的爱护,与人类的母爱都是有相同之处的:这种爱是无条件的,但人类的母爱应更加广博和深刻——不只让孩子沐浴着爱,还要让孩子感受到爱,不只让孩子学会自爱,还要让孩子学会爱别人;不只让孩子学会获取,还要让孩子学会给予……这是母鸡之爱永远无法达到的高度与深度。我们的母爱可以不图回报,但必须教会孩子知恩图报。对孩子的过分溺爱,会使孩子产生这样一种心态:凡是我要求的父母都应该给,否则就是父母无能。也许,很多家长已习惯了付出,不指望孩子的感恩。但问题在于,一个习惯了独享“自我中心”的孩子,终归要走上一个需要分享与感恩的社会。从小培养孩子学会分享与感恩,不仅是一种礼仪,更是培养孩子一种健康的心态。
那么,如何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让他们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呢?
首先,父母的行为就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家长与孩子朝夕相处,所谓近墨者黑,近朱者赤,父母是孩子模仿的最直接的老师。
有一个古老的故事:一对夫妻嫌弃年迈的父母,他们做了一副箩筐,在一个深夜把父母放在箩筐里,挑到深山中,把父母丢弃。不想他们的小儿子偷偷地跟在他们身后,悄悄捡回了箩筐。夫妻发现后,问儿子这样做的缘由,儿子理直气壮地说:“留着给你们年老的时候用呀!”我想,这个故事大概许多人都听过,这样老掉牙的故事,却印证了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其次,就是教孩子学会感激。至少,你得教会孩子从小就学会真诚地说声“谢谢”。一次,美国前总统罗斯福家失盗,被偷去了许多东西,一位朋友闻讯后,忙写信安慰他,劝他不必太在意。罗斯福给朋友写了一封回信:“亲爱的朋友,谢谢你来信安慰我,我现在很平安。感谢上帝:因为第一,贼偷去的是我的东西,而没有伤害我的生命;第二,贼只偷去我部分东西,而不是全部;第三,最值得庆幸的是,做贼的是他,而不是我。”对任何一个人来说,失盗绝对是不幸的事,而罗斯福却找出了感恩的三条理由。这个故事,启发我们该如何感恩生活。
再者,就是掌握好沟通与交流的方法。只有通过良好的沟通,开启孩子的心灵之门。听过一位母亲说过这样的一句话:我们的世界,大门为你们敞开,你们不想进来;你们的世界,我们想进去,你们又不肯。可见,不能良好地沟通,就无法让孩子走进我们的内心世界,无法让孩子了解我们的付出与辛苦,就很难让孩子有颗感恩心。
说到这,又想起曾经看到过的一篇短文--小强的父亲是某商店的经理。小强常去父亲商店里,父亲也经常让他把一些收款单送到邮局去。一天,他写了一张纸条,放在妈床边,晚上,妈妈看到这张纸条,上面写着:妈妈欠小强如下款项:把信送到邮局 5元;在家里浇花 5元;他一直很听话10元,共20元。小强的妈妈把帐单仔细看了一遍,什么也没说。晚上,小强在自己的床边看到了母亲付给他的20元人民币,同时他又发现在床边上
还放着一张帐单。他一看,上面写道,小强欠妈妈如下款项:他在家里过的十年幸福生活 0元;他十年的吃喝 0元;他生病时得到护理 0元;她一直是个慈爱的妈妈 0元,合计0元。每每看到这我总会会心地一笑,这是一个多么聪明的母亲,她用一种富有幽默感的智慧给了孩子刻骨铭心的教育。作为母亲,对孩子常常是“捧在手上怕摔了,含在口里怕化了”,而不知就里的孩子们也就慢慢地习惯成自然,顺理成章地接受着一切父母的付出,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事,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变得只知索取,不知付出,逐步形成“以我为中心”的心态。
作为一个母亲,我想对天下的父母们说:当你遇到困难时,你可以用一种理性的沟通方式告诉你的孩子,让他了解父母的疾苦,让他分担父母的重担。你得让他做事,让他在做事中明白责任;让他受苦,让他在受苦中懂得珍惜;让他失败,让他在失败中获得对失败的免疫力;让他流泪,让他在流泪中体会泪水铸造的坚强;甚至可以让他受点伤,让他学会体悟舔舐着伤口匍匐前行的伟大与悲壮!
记得一位名人曾经说过:“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笑他也笑,你哭他也哭。”你感恩生活,生活将给予你灿烂的阳光;你不感恩,只知一味地怨天尤人,最终可能一无所有!说到这里我还想问同学们一个简单的问题:我们从哪里来?大家肯定都会说,是父母把我们带到世界上来的。是啊,十年前的某一天,我们的父母用泪水和幸福的笑容迎接了我们的到来。于是,我们拥有了生命,拥有了在这五彩缤纷的世界里享受生活的快乐与幸福的机会。
回眸细想,我们一直沐浴在父母的爱河里:当我们第一次喊爸爸妈妈的时候,第一次独立迈开一步的时候,第一次歪歪扭扭地写出一个字的时候……是父母在身边悉心地教导我们。当我们遇到困难,能倾注所有来帮助我们的人,是父母;当我们受到委屈,能耐心听我们哭诉的人,是父母;当我们犯错误时,能毫不犹豫地原谅我们的人,是父母;当我们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