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数学3 1~5的认识和加减法第8课时 5以内的减法计算

一年级上册.数学3 1~5的认识和加减法第8课时 5以内的减法计算
一年级上册.数学3 1~5的认识和加减法第8课时 5以内的减法计算

第8课时 5以内的减法计算

?教学内容

教科书P27,完成教科书P27“做一做”和P28~29“练习五”第4、7、8、9题。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图意,会正确计算5以内的减法;初步体会用“数的组成”来计算5以内的减法是最简单的方法。

2.经历减法的计算过程,引导学生学会用三句话讲述图画内容,培养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

?教学重点

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减法。

?教学难点

自主选择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小棒、圆片。

?教学过程

一、心灵感应小游戏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游戏,先把小组内的同学分成两部分。例如:教师出示3-2=1这

个算式,让小组中的部分学生能看见算式,另一部分学生看不见算式。然后请看见算式的学生想办法把看到的算式意思进行展示(学生可以画一画、摆一摆),另一部分学生猜。

展示学生的作品,注意展示不同的种类,可以展示学生不同的画法,也可以用学具操作、表演等。

师:大家用了不同的方法表示,为什么这些同学猜的算式都一样呢?

【学情预设】引导学生发现:虽然表示的方法不同,但都是从3里面去掉2,还剩1,所以可以用同一个算式表示。

【设计意图】学生在初步理解减法意义的基础之上,将减法模型在实践中进行检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二、学习5以内的减法计算

1.课件出示教科书P27情境图。

师:仔细观察,说一说从图中知道了哪些信息。

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再在全班交流。

【学情预设】学生结合看图经验,可能会说出:树上有5只松鼠,跑了3只。

师: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学生回答:树上还剩几只松鼠?)

师:要求还剩多少只松鼠,你能列出算式吗?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说:5-3。(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5-3”,并追问算式中的“5”和“3”各表示什么意思。)2.理解算法的多样化。

师:(手指着5-3这道算式)这道算式的得数是多少?你是怎样算出来的?

学生独立思考后和同桌说一说自己的算法。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不同算法,然后组织全班交流。

【学情预设】预设1:直接看图得出结果。

预设2:从5开始倒着数,5、4、3,还剩2只。

预设3:因为5可以分成3和2,所以5-3=2。

预设4:因为3+2=5,所以5-3=2。

师: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算出了5-3=2(板书“=2”),你喜欢哪种方法?和同桌说一说吧!

【设计意图】由于不同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存在差异,学生的算法会呈现出多样化。让学生在理解他人的算法后,自主选择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P27“做一做”第1题。

师:你能先说说图中表达的意思,再根据图意提出数学问题吗?(引导学生用三句话表达图的意思,并提出数学问题。)

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然后列出算式并计算出结果。

【学情预设】预设1:原来有5个苹果,小刺猬背走了1个,还剩几个?列式为5-1,结果是4。(教师追问:你是怎么算的?)

预设2:原来有5个苹果,小刺猬背走了4个,还剩几个?列式为5-4,结果是1。(教师追问:你是怎么算的?)

(渗透被减数、减数、差之间的关系)

师:比较这两道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学情预设】引导学生感受被减数、减数、差之间的关系,为后面的教学打下基础。2.

完成教科书P27“做一做”第2题。

引导学生用三句话说清第一幅图的图意,并列式计算出结果,说说是怎样算的。

【学情预设】学生会说出:有4朵花,划去1朵,还剩3朵,算式是4-1=3。

师:观察第二幅图,你可以自己选择划几个,再列出相应的算式。

【学情预设】讲评时,请不同答案的学生分别说说自己的图意。

预设1:有4朵花,划去2朵,还剩2朵,算式是4-2=2。

预设2:有4朵花,划去3朵,还剩1朵,算式是4-3=1。

【设计意图】在开放的情境中进一步明确“划去”的意思,指导学生明白从整体中去掉几个,就从总数中减去几个。

3.完成教科书P27“做一做”第3题。

教师先引导学生看第一道算式和对应的图,在理解图意和算式意义的基础上由学生独立完成后面两小题。

【学情预设】指导学生明确减去几就涂几个,没有涂色的就是剩下的。

【设计意图】这一组习题的练习,首先是通过读懂图意,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减法的含义;其次是利用减法的含义,通过操作进行计算,巩固算法;最后利用算式的对比,使学生感受到减法算式中有联系的三个数之间的关系。【教学提示】

教师要对有不同算法的学生给予鼓励,并注意当一位学生说出一种方法后,提问:谁听懂他的方法了?你也来说一说。在确认每个学生都明白这个方法后再进行新的研讨。

4.学生独立完成教科书P28“练习五”第4题后,汇报交流。

【学情预设】学生能比较熟练地写出算式的结果,教师指名说说是怎样算的。

师:再请你竖着观察第4题中的每一组题,你有什么发现?

【学情预设】引导学生发现数的组成中三个数之间的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算式,初步感受减法算式中三个数之间的关系,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5.完成教科书P29“练习五”第7题右边的减法计算题。

师:我们来读一读这些减法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学情预设】引导学生发现:5减去一个数,减去的数越小,结果越大。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初步感受变化的规律,渗透函数思想。

6.看图解决问题。

(1)完成教科书P29“练习五”第8题的左题。

学生独立思考,列出算式并计算。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写出3+2=5、2+3=5这两道算式。

教师让学生说出图意以及算式的含义,肯定两道算式都是正确的。

(2)学生独立完成教科书P29“练习五”第8题的右题。

学生汇报交流。

【学情预设】预设1:藤上有5条黄瓜,摘下2条,还剩几条?算式为5-2=3。

预设2:藤上有5条黄瓜,剩下3条,摘下几条?算式为5-3=2。

【设计意图】开放式的习题,可以让学生体会到由于观察、思考的角度不同,所列出的算式就不同。

7.游戏:送信。

课件出示教科书P29“练习五”第9题。

教师先引导学生弄清游戏规则:信封上的得数要和邮箱上的数相对应,对上了,就画一条线,表示把信送到那个邮箱里了。

师生一起完成连线,强调用尺子连线。

【设计意图】通过有趣的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1~5的加减法计算。

四、课堂小结

师: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5以内的减法计算

5-3=2

?教学反思

在探索5以内减法的计算方法时,可以让学生借助身边的学具摆一摆,还可以画一画,在交流的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养成倾听的好习惯。在本课中,培养学生说和问的能力也是很重要的,要引导学生用简洁、准确的语言表达出图意,列出算式并计算。

?作业设计

见“状元成才路”系列丛书《创优作业100分》或《状元作业本》对应课时作业。

知识技能(76分)

一、我(wǒ)会(huì)算(suàn)。(12分)

4-4= 10-3= 4+3+0= 10-1-9=

7+2= 6-3= 1+5+3= 5-3-2=

4+6= 6+3= 3+5-1= 5+5-5=

二、我(wǒ)会(huì)填(tián)。(除标注外,其余每空1分,共38分)

1.找规律填数。

2.数一数,比一比。

3.下面的圆点数代表着小明家的电话号码,你能写出来吗?

小明家的电话号码是:

4.上课啦!

5.

(1)一共有()个小朋友。

(2)才才()手拿气球,元元()手拿气球。

(3)把左边3个小朋友圈起来,在从右边数第3个小朋友下面画“√”。(2分) 6.

(1)上面的数中最大的是(),最小的是(),最接近10的数是()。

(2)0排在第3,6排在第(),排第6的数是()。

(2)左数第()个和第()个数合起来是9,第()个和第()个数合起来是10。

三、我(wǒ)会(huì)画(huà)。(4分)

四、我(wǒ)会(huì)数(shù)。(8分)

1.

长方体有()个,正方体有()个,

圆柱有()个,球有()个。

2.

五、我(wǒ)会(huì)列(liè)式(shì)。(共14分)

1.(4分)

生活应用(24分)

六、解(jiě)决(jué)问(wèn)题(tí)。(共24分)

1.把7个萝卜分给两只小兔。(6分)

(1)每只小兔能分得同样多的萝卜吗?在正确答案的后面画“√”。

(2)如果让你来分,小兔分别能分到几个萝卜?(每只小兔至少分得1个萝卜)

4.瓜架上还剩几根丝瓜?(4分)

5.(8分)

(1)现在有多少个小朋友?(2)现在有几只小鸟?

从1~9这九个数字中,任选五个填入下面的里,使等式成立。(每个数字只能用一次)(10分)

小学一年级数学加减法口诀表

一年级数学加减法口诀表 10以内加法口诀 1+ 1= 2 1+ 2= 3 2+ 2= 4 1+ 3= 4 2+ 3= 5 3+ 3= 6 1+ 4= 5 2+ 4= 6 3+ 4= 7 4+ 4= 8 1+ 5= 6 2+ 5= 7 3+ 5= 8 4+ 5= 9 5+ 5=10 1+ 6= 7 2+ 6= 8 3+ 6= 9 4+ 6=10 5+ 6=11 6+ 6=12 1+ 7= 8 2+ 7= 9 3+ 7=10 4+ 7=11 5+ 7=12 6+ 7=13 7+ 7=14 1+ 8= 9 2+ 8=10 3+ 8=11 4+ 8=12 5+ 8=13 6+ 8=14 7+ 8=15 8+ 8=16 1+ 9=10 2+ 9=11 3+ 9=12 4+ 9=13 5+ 9=14 6+ 9=15 7+ 9=16 8+ 9=17 9+ 9=18 1+10=11 2+10=12 3+10=13 4+10=14 5+10=15 6+10=16 7+10=17 8+10=18 9+10=19 10+10=20 20以内加法口诀 1+11=12 2+11=13 3+11=14 4+11=15 5+11=16 6+11=17 7+11=18 8+11=19 9+11=20 1+12=13 2+12=14 3+12=15 4+12=16 5+12=17 6+12=18 7+12=19 8+12=20 1+13=14 2+13=15 3+13=16 4+13=17 5+13=18 6+13=19 7+13=20 1+14=15 2+14=16 3+14=17 4+14=18 5+14=19 6+14=20 1+15=16 2+15=17 3+15=18 4+15=19 5+15=20 1+16=17 2+16=18 3+16=19 4+16=20 1+17=18 2+17=19 3+17=20 1+18=19 2+18=20 1+19=20 10以内减法 1-1=0 2-1=1 2-2=0 3-1=2 3-2=1 3-3=0 4-1=3 4-2=2 4-3=1 4-4=0 5-1=4 5-2=3 5-3=2 5-4=1 5-5=0 6-1=5 6-2=4 6-3=3 6-4=2 6-5=1 6-6=0 7-1=6 7-2=5 7-3=4 7-4=3 7-5=2 7-6=1 7-7=0 8-1=7 8-2=6 8-3=5 8-4=4 8-5=3 8-6=2 8-7=1 8-8=0 9-1=8 9-2=7 9-3=6 9-4=5 9-5=4 9-6=3 9-7=2 9-8=1 9-9=0

一年级数学加减法计算题

一年级数学100以类加减法计算题 99-9=15-4=4+37=30-3=24-9=70+3=40+6=25+4=38-8=39+8=19+60=95-40=82-5=78+5=37+9=70+30=84-2=68+7=70+60=68-9=60-7=87+9= 37+2= 38-9= 71+9= 39+10= 99+1= 88-9= 70-5= 39+8= 78+50= 58-10= 30-3= 48+7= 18+7= 20+5= 64-32= 87-72= 50-24= 88-8= 48-29= 62+26= 68-26= 86-77= 39-36= 75+24= 42+49= 51+27= 8+91= 24+43= 67-56= 13+74= 89-53= 74-55= 86+12= 80+18= 6+67= 1+18= 100-10 = 93-33= 55+5= 100-57 48-16= 34+53= 23-17= 76-65= 64-42= 72+23= 43+42= 75-14= 39+28= 40-33= 68+15= 10+32= 14+13= 76+14= 64-4= 62+32= 17+59= 83-62= 68-11= 78-15= 28+34=

10+15=50+16=21+37=98-44=2+94=76+4=66+30=65+9=21+5=100-56=98-96=29+67=34-16=36+49=38+38=39-23=95-83=45+13=33+41=82+13=17+43=84-53= 93-38= 91-37= 59-54= 82-50= 73+23= 78-57= 4-1= 2+45= 95-26= 68-44= 84+1= 16+21= 57+19= 71-17= 3+67= 34-18= 39+9= 9+5= 54+46= 5+31= 22+38= 52-11= 25+73= 89-42= 27-14= 33-9= 75-29= 44-28= 29+30= 58-8= 32+49= 8+10= 83-31= 12+7= 14+3= 50-19= 74-68= 58+16= 76-57= 18+56= 27+70= 27+69= 79-32= 24+49= 23-10= 65-17= 20+26= 45-43= 21+35= 52-1= 34-13= 65-23= 48+7= 1+81= 27+34= 100-28= 2+55= 90+6= 89-67= 37+47= 44-31= 51-27=

最新1—10的认识和加减法练习题

1—10的认识和加减法练习题 A卷 一、看图画点写数。 二、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三、在里填上“>、<”或“=”。 3+2 3 4-1 4 5-33+3 5-14+1 54-1 5+35-3 3-13-2 4+65+5 3+13-1 4+510-2 四、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2=6 7+()=10 5=()-2 ()-9=1 5+()=8 9=()+3 ()-3=4 9-()=2 4=()-6 五、按要求填空。 1、6和8的中间的一个数是()

2、与6相邻的两个数是( )和( ) 3、比10少1的数是( ),比5多4的数是( ) 4、4前面的一个数是( ),后面的一个数是( ) 5、在6,0,9,5,7,1,4中把小于7的数写在下面的格子里 6、最大的一位数是( ) 7、数一数,填一填。 (1)一共有( )只动物。 (2) 从左数排第( ),从右数第( )。 (3)从左数排第( ), 排第( )。 (4) 的右边有 ( )只动物。 (5)把左边的三只动物圈起来 六、看图写算式。 (1) (2) ?只 10 个 (3) = = =

1—10的认识和加减法练习题 B卷 一、看谁跑得最快。 二、想一想,填一填。 6 8 3 4 2 1 5 2 3 7 6 4 三、在○里填上“>”、“<”或“=”。 四、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 7 0 5 10 9 1 (1)上面一共有()个数。 (2)最大的数是(),最小的数是()。 (3)5是在左数第()个,从右数第5个数是()。 (4)7和10的中间有()个数。

(5)把左边3个数圈起来。 (6)把上面的数按顺序排一排。 ( )>( )>( )>( )>( )>( ) (7)从下面的卡片中任选四张,填在□里。 □+□=□+□ □+□=□-□ 五、算一算,连一连,把信准确地送到信箱。 六、看图写算式计算。 1、 = = = = 2、每只猴子吃一个桃子,还剩几个桃子? = 等于5 大于5 小于5 10-7+2 3+2+4 10-5-3 2+7 9-5+4 5+3-3 8-7+8 3+4 4+3-2 6-4+3

10以内数字加减法带图

~3各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知识要点] ~3各数的认读和规范书写。 、3的组成。 3.加减法的含义 [双基同步训练] 2.看图,在□里画“○”。 3.填空。 (1) (2)比2少1是( ),比2多 1是( )。 4.比一比,填一填。 5.看算式,画一画,再填得数。 (1)1+1=□2 2+1=□ 1+2=□ △ △ (2)3-1=□2 3-2=□ 2-1=□ ○○○ ○○ 6.看图,把算式填完整。 7.描一描,写一写。 8. 2 3 3 1 1 1 2 2 1 (3) 2 1 1 ○○○ ○ ○ ○ ○ ○ ○ 1 2 3 2 2 2 2 3 3 ○○○

= 1+1= 3-2= 1+2= 2-1= 2+1= 10.在○里填上“+”或“-”。 1○2=3 2○1=3 3○1=2 1○1=2 2○1=1 3○2=1 [创新能力训练] 1.按规律画一画。 (1)○●○●○● (2)○●●○●●○ (3)△□○△□○ 2.已知△=1,□=2,○=3。 [实践能力训练] 原来有( )辆汽车, 开来了( )辆, 一共有( )辆汽车。 □○□=□ 原来有( )辆汽车, 开走了( )辆, 还剩( )辆汽车。 □○□=□ 、5、0的认识和加减法

[知识要点] 、5、0的认读和正确书写 、5的组成 3.运用4、5的组成计 算5以内的加减法。 的含义及有关加减法 0包含两种含义,一种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另一种表示起点或开始(如直尺上的0),相同两数相减得0,任何数加0或减0得任何数。 [双基同步训练] 1.看图填空 2.填空。 (1) (3) 5比4多( ),4比5少( ), 3比5少( ),4比2多( )。 (4)3和5中间的数是( ),和3相邻的两个数是( )。 (5)把下列各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2、4、1、3、5、0。 □>□>□>□>□>□ 3. (1) 上面一共有( )种学习用 品。从左边起,书包排第( ),小刀排第( ), 橡皮排第( ),排第3的是( )。从右边起,笔排第( ),书包排第( ),排第2的是( )。 (2)△ △ △ △ △ △ 从左往右数,把第5个△涂上颜色,再把右边5个圈起来。 4.比一比,填一填。 4 4 4 2 2 3 1 1 3 5 5 5 5 4 1 3 2 2 3 1 4 (2) 4 □ □ 5 5 1 □ 3 2 2 2 2 □ 1 □ 2 4 4 3

31~5的认识和加减法单元测试题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3 1~5的认识和加减法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 1.与5-3的结果相等的算式是()。 A. 2+0 B. 4+1 C. 2+1 2.哪一盘的个数是4?() A. B. C. 3.妈妈给红红和东东同样多的糖果。()剩下的糖果多 A. 红红 B. 东东 C. 无法判断 4.与其他三行不同的那一行是() A. 1 2 3 B. 2 3 4 C. 3 4 5 D. 4 3 2 5.4>,可以填写的正确答案是()。 A. 1 、2 、3 B. 2、3、4 C. 3、4、5 D. 0、1、2、3 6.比一比,()最少。 A. B. C. 7.每人1个苹果,()正合适。 A. B. 8.珠串上()少。

A. B. 9.看图,两人一根跳绳,圈一圈,应该准备()根。 A. 4根 B. 5根 C. 3根 10.下面3个盒子里原来有几个果子不知道,如果往盒里各放1个、2个、3个果子,3个盒里的果子数就一样多了。原来第( )个盒里的果子最少 A. B. C. 二、判断题 11.比5大1的数是4,比5小1的数是6。() 12.2个苹果和第二个苹果一多样。 13.0+0=0,0-0=0,所以两个数相加等于两个数相减。 14.5个苹果和第五个苹果一多样。 15.两个数相减,差一定比被减数大。() 三、填空题 16.比一比,想一想:一只鸭和________条鱼一样重。 17.小猫共有________条腿,小猫比小鸡多________条腿。 18.我会把它们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2 4 3 5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遮住的是第________个和第________个,遮住了________个。 20.比3小的数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1.猜一猜,填一填。 =________ =________ 22.画○,比少1个。 ________ 23.写出2个比5小的数:________ 写出2个比2大的数:________ 24.画○,个数要比☆少1个。 ☆☆☆☆ ________ 25.填数。 3>________ 4<________ 1<________ 5>________ ________=2 ________>0 4>________ 2<________ 四、解答题 26.看图计算

小学一年级数学加减法练习题

一年级数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练习 班级姓名___________ 一、我会口算 7+7= 3+9= 4+4= 9﹣8= 7+8= 3+9= 8+7= 7+2= 5+6= 6+4= 4+7= 2+8= 10﹣6= 6+5= 9+2= 9+4= 9+7= 10-5= 10-8= 8﹣6= 6+5= 3+6= 10-7= 9+3= 6+8= 9+6= 10+4= 10-10= 2+4= 7﹣0= 5+4= 7﹣3= 9﹣6= 9+9= 10-1= 二、我会填 1、一个加数是7,另一个加数是3,和是()。 2、被减数是15,减数是5,差是()。 3、16前面一个数是(),后面一个数是()。 4、20里面有()个十。17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5、一个数十位上是1,个位上是9,这个数是(),它后面是()。 6、圈一圈,算一算。 9 + = 6 + =

一年级数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练习 班级姓名 1、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7 + 5 = 9 + 6= 8 + 7 = 10 10 2、在里填上“>”、“<”或“=”。 8+6 14 9+6 13 9-2 12 9+3 3+9 9-5 6+4 9 14 7+8 10 12-0 9、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9+( )=13 ( )+8=15 7+( )=14 6+ ( )<12 5+( )=11 4+( )=12 2+( )=11 ( )+3>11()+()=13 ()+()=15 10、按顺序写数。

一年级数学加减法练习 班级姓名___________ 一、我会连。(请把得数相同的算式连起来) 8+ 6 9+6 18-4 9+3 9+2 5+7 7+4 10+4 8+7 6+9 6+6 14-3 二、请你算一算,商店里每种东西原来有多少? 三、看图列式: 1、2、7个 ?只?个 = = 3、 ?朵

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1-5的认识

《1~5的认识》教案 教学目标 1.会读、会认、会写1——5以内的各数,并注意书写的工整, 2.能用1——5以内的各数来表述日常生活中事物的数量,初步建立数感,并能进行交流。 3.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 教学重、难点 会写1——5各数,初步建立数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课件,展示野生动物园的场景,让学生观察场景,体会数量的关系。 问:你认为这幅图是什么意思?画的是什么? 你从这幅图中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二、主动探索:认识1——5各数 (一)认真观察,主动学习 1、认识1 (1)问:你看到图中有哪些物体是用1表示的?(学生随意回答) 师:凡是象这样:1个人、1个太阳等都可以用数字1表示。 (2)你还可以说出哪些物体可以用数字1表示的? (3)请你拿出1根小棒 2、认识2 (教学方法同上) 3、认识3 (1)问:图中有哪些物体是用3表示的,请你说一说。 师:象这样的,就可以用数字3表示。 (2)你还可以说出哪些物体可以用数字3表示的?

(3)请你拿出3根小棒然后想一想,用3根小棒可以摆成一个什么图形?请你摆一摆。 4、认识4、5 (教学方法同上) (二)、出示计数器 先拔一颗珠,问:你认为可以用数字几表示?(学生回答,课件展示:1) 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课件展示2 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课件展示3 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课件展示4 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课件展示5 板书:1、2、3、4、5(全班齐读:正、反读) 问:3的前面是几?后面呢?与2相邻的两个数是几?与4相邻的两个数是几? (三)教师说,学生操作 1.请你伸出4个手指头 2.请你画出3个三角形 3.请你拿出5个圆片。 4.体观察图中的物体数量,再次体会1——5的数量关系。 三、教学写数字1——5 1.教师教拿笔姿势 2.教写每个数字的起笔,运笔、落笔。先教师示范,紧接着,学生书空,然后学生在书中描红。 四:练一练 观察“儿童乐园的场景”让学生说出相应物体的数量。

一年级数学:加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教材 数学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数学教案 / 小学数学 /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加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数学的内容,让学生可以提升判断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直觉判断等能力,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一年级数学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初步知道加法的意义,能够熟练地口算3以内的加法. (二)认识“+”号、“=”号,会读加法算式. (三)初步渗透应用题的基本结构.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初步建立加法的概念. 难点:会用数的组成,正确计算3以内的加法. 课前准备 (一)教具:计数器、气球图、游戏图、小猫图. (二)学具:小圆片、小鹿卡片各3个.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拨珠说数的组成.(老师拨珠学生说) 指名回答:左边几个?右边几个?一共几个? 指名回答:左边几个?右边几个?一共几个? 指名回答:左边几个?右边几个?一共几个? 2.出示小黑板,说数的组成. 学生说,老师板书. (二)学习新课 通过直观演示,引入新课: 师说:请同学们从铅笔盒里拿出1支铅笔放在桌子的左边,再拿出1支放在右边.现在请把这2支铅笔合并在一起,(让学生做合并的动作)一共是几支铅笔?(一共是2支铅笔) 师说:对,1和1组成2,一共是2支铅笔. 1.教学1+1=2 (1)出示:小朋友拿气球图(一). 引导学生看图后回答问题: 小朋友左手有几个气球?(小朋友左手有1个气球)(板书1) 小朋友右手有几个气球?(小朋友右手有1个气球)(板书1)

一年级数学上册《 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设计(人教版)

3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 1――5的认识和加减法(第.14页――――第31页)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容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5以内各数的认识,另一部分是5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本单元的安排是:先教学1―――5的认识和加减法,再教学0的认识和加减法,这部分教材,是数概念中最基础的知识之一,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在这一阶段通过让学生初步经历选择恰当的方法5以内数的口算,为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和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打下扎实的基础。本单元的重点是教学生写数字和初步建立数感、符号感。 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认、读、写5以内各,并注意书写工整。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 2、使学生掌握5以内数的顺序和各数的组成。 3、使学生认识符号“>”“<”“=”的含义,知道用词語(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4、使学生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会用自己理解的方法口算5以内的加减法。 提倡算法多样化。 5、能运用5以内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初步建立数感,运用数学来表示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交流。 单元重难点: 1、教学生写数字和初步建立数感、符号感。 2、解决好多种算法与数的组成计算的关系 3、注重集合、对应、统计思想的渗透,不给学生讲这些名称。 4、数的认识,比较大小,加减法的认识过程中,要发分类为基础。也就是在分类的基础上提炼出数而进行大小的比较和加减法。 单元课时安排: 1、1――5的认识…………………………3课时 2、加减法的初步认识……………………4课时 3、0的认识和有关的加减法……………2课时 4、单元训练…………………………… 2课时 计 11课时 单元教案设计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1―――5的认识及书写(第14面――――第16面) 完成第21页的第1题――――第4题

小学一年级数学加减法练习题

一年级数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练习 班级 姓名___________ 一、我会口算 7+7= 3+9= 4+4= 9﹣8= 7+8= 3+9= 8+7= 7+2= 5+6= 6+4= 4+7= 2+8= 10﹣6= 6+5= 9+2= 9+4= 9+7= 10-5= 10-8= 8﹣6= 6+5= 3+6= 10-7= 9+3= 6+8= 9+6= 10+4= 10-10= 2+4= 7﹣0= 5+4= 7﹣3= 9﹣6= 9+9= 10-1= 二、我会填 1、一个加数是7,另一个加数是3,和是( )。 2、被减数是15,减数是5,差是( )。 3、16前面一个数是( ),后面一个数是( )。 4、20里面有( )个十。17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5、一个数十位上是1,个位上是9,这个数是( ),它后面是( )。 6、圈一圈,算一算。 9 + = 6 + =

一年级数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练习 班级姓名 1、在 10 2、在>”、“<”或“=”。 8+6 14 13 9-2 9+3 9-5 9 7+8 10 12-0 9、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9+( )=13 ( )+8=15 7+( )=14 6+ ( )<12 5+( )=11 4+( )=12 2+( )=11 ( )+3>11()+()=13 ()+()=15 10、按顺序写数。

一年级数学加减法练习 班级姓名___________ 一、我会连。(请把得数相同的算式连起来) 8+ 6 9+6 18-4 9+3 9+2 5+7 7+4 10+4 8+7 6+9 6+6 14-3 二、请你算一算,商店里每种东西原来有多少? 三、看图列式: 1、2、7个 ?只 = = 3、 ?朵

最新一年级数学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练习题

一、基础训练 1.数一数,圈一圈。 2.“>”、“<”、“=”该填谁呢? 6○5 5○7 7○7 2○6 3.口算 5+2=()4+3=()4+2=()1+5=() 二、能力提升 5.看图写算式。 7.两片叶子上的数字和是7,你能填出另一片叶子上的数吗? 8.涂一涂:给正确答案涂上你喜欢的颜色! 三、课外拓展 1.想一想,再填空。 △=2,△+4=() 7-△=()

一、基础训练 1.看图写数。 2.在○里填>或< 6○7 5○6 7○3 4+3○6 6.哪两个数能组成6?能写多少就写多少。 二、能力提升 1. (1)一共有()只。 (2)把右边的6只圈起来。 (3)从左边数起,把第7只涂上你喜欢的颜色。2.看图列式 三、课外拓展 1.猜一猜

一、 一、 一、基础训练 1.填数。 2.画一画。 4.看谁算得又快又对。 8-5 6-1 8-0 1+2 9-4 9-6 7-4 0+8 二、能力提升 1.连一连。 2.看图列式计算

三、课外拓展 1.使等号两边的结果同样多。 8-()=3+() 4+()=9-() 一、基础训练 1.数一数,合一合。 2.比一比。 (1)在多的后面打“√”(2)在少的后面打“√” 3.看谁算得又快又对 7+2 2+5 9-9 2+7 8-1 9-0 3+6 0+0 二、能力提升 1.写一写。

2.在○里填上>、<或=。 2○7-5 6○7+2 6+1○8 7○3+6 5○6-4 1+5○9 9○6+2 8○9-3 三、课外拓展 1.数一数。 一、基础训练 1.请把这些小果子按从小到大的顺序串成一串。 2.填一填。 7.算一算。 6+2= 9+1= 10-5= 4+5= 7+3= 10-4= 10-2= 7+0= 8+2= 5 + 5= 二、能力提升 1.比一比。 3+5○9 7+3○8 9-2○7 8-2○10 10-2○6 7+2○7-2 5+4○5+3 2+6○6+2

一年级数学上册31_5的认识和加减法第4课时分与合教案新人教版

一年级数学上册: 第4课时 分与合 ?教学内容 教科书P21~22,完成教科书P21“做一做”第1题和P22“做一做”第2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把物体分成两部分的活动,探索并掌握2~5各数的分与合,加深对2~5各数的理解。 2.经历由具体到抽象认识数的分与合的过程,体会分与合的思想,初步培养观察、分析、抽象和推理能力。 3.逐步发展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和兴趣。 ?教学重点 探究2、3、4、5各数的分与合。 ?教学难点 感受分与合的联系和有序性。 ?教学准备 课件、圆片。 ?教学过程 一、出示情境图,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教科书P21情境图。 师:同学们,图中有些什么?它们的数量分别是多少? 【学情预设】学生数一数后回答:4个葵花盘,2个筐。 师:如果我们要把4个葵花盘放进2个筐里,而且要保证每个筐里都有葵花盘,可以怎么分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分与合”的知识。(板书课题:分与合) 【设计意图】在数一数的活动中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自然而然导入新课。 二、探究4的分与合 1.动手操作,感受4的不同分法。 师:请同学们拿出圆片,用4个圆片代表4个葵花盘。试着分一分,也可以画一画、写一写,看看把4个葵花盘放进2个筐里有多少种不同的分法。 学生操作,同桌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完成后集体汇报。 【学情预设】预设1:展示学生用圆片摆一摆的结果。 预设2:展示学生写一写的结果。 预设3:分的无序状态。 师:请你观察这三种分法,你有什么发现? 【学情预设】引导学生发现:分的时候把4先分成1和3,再从右边移动一个到左 【教学提示】 学生在分的过程中,可能只满足于一种分法。教师在巡视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想一想:还可以怎么分呢?

一年级数学下册加减法经典练习题

27+30= 28-6= 45+7= 58-30= 73-8= 64-7= 40-9= 84+9= 85-5= 15-8= 70-9= 38+10= 45+30= 83+8= 95-8= 51-7= 47-40= 64-7= 23+37= 56+44= 28-6= 27+30= 45+7= 58-30= 48-9= 50+20= 23-7= 94-50= 71+9= 30-20= 20+55= 50-9= 37-5= 41-6= 36+6= 5+38= 66-6= 50+3= 60+32= 50-50= 28+4= 76+20= 54-43= 33-7= 38+9= 21-6= 90-9= 27-5= 56+30= 66-6= 68-40= 90-9= 30+20= 41-9= 36+6= 45+7= 14-9= 13-7= 12-9= 14-8= 47-7= 89-30= 34+53= 80-60= 24+35= 58+7= 57+40= 30+40= 60-20= 8+5= 48-30= 73-30= 14-9= 34-6= 5元-1元= 6角+4角= 3元5角-3角= 1元3角+6角= 2元3角+8角= 元角 46+30+5= 18+40-0= 80-50+8= 25+7-10= 78+20-8= 62-4+9= 35+7-20= 20+30+8= 25-3+8= 56+20-60= 24+30+7= 66-6-50= 23+7+40= 81-60+10= 43-7-20= 18+5+2= 80+20-20= 65-5+8= 81-9-30= 63+7+30= 58+9+2= 91-70+70= 50-30-20= 62-9+10= 47+3-50= 25+50+25= 72-20+8= 53+7+30= 58+9+20=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练习题7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一册第三单元 《8和9的加减法》练习题 一、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8 9 8 1 ( ) 2 ( ) 3 ( ) 9 8 9 4 ( ) 4 ( ) 1 ( ) 二、我会算。 5+4= 1+8= 7+2= 4+5= 7+1= 3+6= 1+6= 2+6= 3+5= 8+1= 4+4= 2+4= 9-2= 8-6= 8-2= 8-5= 8-1= 9-4= 9-8= 9-5= 9-3= 9-1= 8-3= 8-4= 8-7= 9-6= 9-0= 2+7=

四、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2+()=9 3+()=8 1+()=9 1+()=8 5+()=9 2+()=8 3+()=9 6+()=8 7+()=9 4+()=8 8-()=3 8-()=4 9-()=2 9-()=3 9-()=6 三、从下面的卡片中选出三个数,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五、看图列出两道加法和两道减法算式。 1.

2. 附:《8和9的加减法》练习题答案 一、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8 9 8 1 ( 7 ) 2 ( 7 ) 3 ( 5 ) 9 8 9 二、我会算。 5+4=9 1+8=9 7+2=9 4+5=9 7+1=8 3+6=9 1+6=7 2+6=8 3+5=8 8+1=9 4+4=8 2+4=6 9-2=7 8-6=2 8-2=6 8-5=3 8-1=7 9-4=5 9-8=1 9-5=4 9-3=6 9-1=8 8-3=5 8-4=4 8-7=1 9-6=3 9-0=9 2+7=9 四、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2+( 7 )=9 3+( 5 )=8 1+( 8 )=9 1+( 7 )=8 5+( 4 )=9 2+( 6 )=8 3+( 6 )=9 6+( 2 )=8 7+( 2 )=9 4+( 4 )=8 8-( 5 )=3 8-( 4 )=4 9-( 7 )=2 9-( 6 )=3 9-( 3 )=6 三、从下面的卡片中选出三个数,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3+5=8 5+3=8 8-3=5 8-5=3 6+3=9 3+6=9 9-6=3 9-3=6 五、看图列出两道加法和两道减法算式。 1. 5+4=9 4+5=9 9-4=5 9-5=4

小学数学一年级《1-5的认识》教案

1―5的认识及书写 教学目标 1、会读、会认、会写1―5以内的各数,并注意书写的工整, 2、能用1―5以内的各数来表述日常生活中事物的数量,初步建立数感,并能进行交流。 3、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 教学重、难点 会写1―5各数,初步建立数感。 教学准备 教师:各种动物的卡片5张以内,1―5的数字卡片,5根小棒,实物投影仪 学生:1―5的数字卡片,5根小棒。 教学过程 1、导入: 出示主题画: 问:你认为这幅图是什么意思?画的是什么?你从这幅图中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二、主动探索:认识1―――5各数 (一)认真观察,主动学习 1、认识1 (1)问:你看到图中有哪些物体是用1表示的?(学生随意回答) 师:凡是象这样:1个人、1个太阳等都可以用数字1表示。

(2)你还可以说出哪些物体可以用数字1表示的? 2、认识2(教学方法同上) 3、认识3 (1)问:图中有哪些物体是用3表示的,请你说一说。 (2)师:象这样的,就可以用数字3表示。 (3)你还可以说出哪些物体可以用数字3表示的? (4)请你拿出3根小棒然后想一想,用3根小棒可以摆成一个什么图形?请你摆一摆。 4、认识4、5(教学方法同上) (二)、出示计数器 1、先拔一颗珠,问:你认为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板书:1、2、3、4、5 2、数的顺序 全班齐读:正、反读 教师问:3的前面是几?后面呢?与2相邻的两个数是几?与4相邻的两个数是几? (三)、教师说,学生操作 1、请你伸出4个手指头 2、请你画出3个三角形 3、请你拿出5个圆片。 三、教学写数字1―5 1、教师教拿笔姿势

一年级数学上册31_5的认识和加减法练习课教案新人教版

一年级数学上册: 练习课 ?教学内容 完成教科书P21“做一做”第2题和P23“练习四”第3、4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几和第几,掌握2~5各数的分与合。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历读题、审题的过程,培养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 3.提高学生观察、倾听和表达的能力。 ?教学重点 熟练掌握2~5各数的分与合,会解决几和第几的问题。 ?教学难点 在活动中经历审题的过程,提高审题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师:我们来玩一个“对口令”的游戏吧!竖起小耳朵,听清楚游戏规则哟!比如老师说“3可以分成2和几”,同学们就回答“3可以分成2和1”,我们采用开火车的方式对口令,好吗? 师生一起玩游戏,考查学生对2~5的分成与组成的掌握情况。 【学情预设】大多数学生能熟练对口令,对2~5的分成与组成掌握得较好。 师:同学们真不错!相信你们在下面的闯关练习中能顺利过关。 【设计意图】利用游戏导入,一方面检验学生对2~5的分成与组成的掌握情况,另一方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基础闯关练习 1.第一关:数一数,填一填。 课件出示习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与同桌交流。 【设计意图】学生根据图意填写比较轻松,可能在语言表达上不够完整、流畅。 2.第二关:比一比,填一填。 课件出示教科书P21“做一做”第2题。 师:请你试着填一填。 学生独立完成后,汇报交流。 【学情预设】这道题脱离了直观图,少数学生可能会感到困难,对于这一类学生可以借助动手操作帮助理解。最后一道题,有些学生能写出4的所有分成,但不要求每个【教学提示】 引导学生先看图,并准确表达图意,再结合具体的图说出数的分成与组成。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1~5的认识》教学教案

《1~5的认识》教学教案 教学内容: 教材第14页主题图以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认识1~5,会用1~5这5个数表示物体的个数。 2、知道1~5的先后顺序,会正确读、写1~5。 3、培养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知道1~5的先后顺序,会正确读、写1~5。 教学难点: 1~5的基数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喜欢去动物园吗?动物园里有什么动物?现在同学们就来看一看这些可爱的动物。除了看动物之外,我们还要从中学习数学知识,1~5的认识,看谁学得又快又好。(板书) 二、导学 (一)、教学1~5的认识: 1、(屏幕显示“主题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上画了什么?各有几个?说给你的同桌听。(指名说) 2、你们能不能按照顺序来说一说?先说数目小的,在说数目大的。再说给你的同桌听。(指名说,根据学生发言操作课件) 3、这幅图中还有哪些物体可以用“?”来表示? 4、(投影“1”数字卡片)现在请你拿出1根小棒,摆在数字“1”的下面,可以怎么摆?(学生上来演示) 5、(投影“2”数字卡片)现在请你拿出2根小棒,在桌子上摆一摆自己喜欢的图形(学生上来演示)(3、4、5类同) 6、谁能说说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个数可以用1~5各数表示? 7、用你们桌子上的圆片、小棒、卡片等摆出你喜欢的图形,并跟你的小伙伴说说你摆的是什么?用什么摆的?用了几个?

(二)、教学数序 1、(计数器上拨1颗珠子)老师拨了几颗珠子?用几表示?(板书:1) 2、(计数器上再拨1颗珠子)再拨一颗珠子,一添上一是几?(板书:2)( 3、 4、5类同) 3、齐读1、2、3、 4、5。 4、1的后面是几?5得前面是几?3得前面是几?后面是几?(全班回答) 5、1数到5,再倒着数一遍。 (三)、教学书写 1、(屏幕显示1~5的数字卡片)请同学们想一想,这5个数字各像我们生活中的什么物体?(学生自由回答) 2、教学1、2的写法。 (1)动画展示“1”、“2”笔顺。 (2)请同3学们跟着老师用手划。 (3)在书上描写。 3、教学3的写法。(同上) 4、教学4、5的写法。(同上) 三、巩固练习 练习p16做一做练习三 1、2、4、5 四、课题小结 联系生活,说说日常生活中那些事物可用1~5表示.表扬说得好学生.

一年级数学加减法计算题

一年级数学加减法计算 题 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一年级数学100以类加减法计算题 99-9=15-4=4+37=30-3=24-9=70+3=40+6=25+4=38-8=39+8=19+60=95-40=82-5=78+5=37+9=70+30=84-2=68+7=70+60=68-9=60-7=87+9= 37+2= 38-9= 71+9= 39+10= 99+1= 88-9= 70-5= 39+8= 78+50= 58-10= 30-3= 48+7= 18+7= 20+5= 64-32= 87-72= 50-24= 88-8= 48-29= 62+26= 68-26= 86-77= 39-36= 75+24= 42+49= 51+27= 8+91= 24+43= 67-56= 13+74= 89-53= 74-55= 86+12= 80+18= 6+67= 1+18= 100-10 = 93-33= 55+5= 100-57 48-16= 34+53= 23-17= 76-65= 64-42= 72+23= 43+42= 75-14= 39+28= 40-33= 68+15= 10+32= 14+13= 76+14= 64-4= 62+32= 17+59= 83-62= 68-11= 78-15= 28+34=

10+15=50+16=21+37=98-44=2+94=76+4=66+30=65+9=21+5=100-56=98-96=29+67=34-16=36+49=38+38=39-23=95-83=45+13=33+41=82+13=17+43=84-53= 93-38= 91-37= 59-54= 82-50= 73+23= 78-57= 4-1= 2+45= 95-26= 68-44= 84+1= 16+21= 57+19= 71-17= 3+67= 34-18= 39+9= 9+5= 54+46= 5+31= 22+38= 52-11= 25+73= 89-42= 27-14= 33-9= 75-29= 44-28= 29+30= 58-8= 32+49= 8+10= 83-31= 12+7= 14+3= 50-19= 74-68= 58+16= 76-57= 18+56= 27+70= 27+69= 79-32= 24+49= 23-10= 65-17= 20+26= 45-43= 21+35= 52-1= 34-13= 65-23= 48+7= 1+81= 27+34= 100-28= 2+55= 90+6= 89-67= 37+47= 44-31= 51-27=

一年级数学上册31_5的认识和加减法

《0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9页:0的认识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与实践活动,使学生知道的两种含义:表示没有和起点。 2、规范0的写法,使学生能规范整洁的书写0。 3、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合作、探究的能力和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4、通过紧密联系生活的实践活动,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初步认识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教学重点:联系生活实际,体会“0”的含义 教学准备: 1、三只小猴图片,2只桃子、1只桃子和没有桃子的图片 2、实物投影仪,活动灯片二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引趣: 师: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位好朋友,看看是谁?看他的表情是怎样变化的?猜一猜,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 同时出示三幅表情各异的猴子图。 (学生描述三只猴子的表情及其原因,可以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只要合乎情理怎么说都可以) 二、揭謎底,教学第一种含义:什么也没有 师:猴子吃桃子你们猜对了,但要吃几个桃子,为什么有那么丰富的表情?让我们数数看

1、提示第一种含义―――什么也没有 出示2个桃子,问:用几表示?(小猴看到2个桃乐呵呵)学生举起数字卡片2出示1个桃,问:用几表示?(小猴吃了1个桃,嘴巴鼓鼓的)学生举起数字卡片1出示空盘子,问:用哪张卡片表示?有吗? 师:什么也没有用:0“来表示。 板书:0的认识 板书0并领读“0” 2、发散思维,充分想像 1)老师竖起2根手指问学生读几 2)老师握起拳头,一根手指头也没有,这时一个指头出没有伸出来,谁知道可以用几表示?3)请说一说有关0的物体。 三、出示直尺,揭示第二种含义 1、揭示第二种含义――――起点 出示直尺图 师:表示什么也没有时用0,直尺上也有0,看看0在哪儿?在几的前面。 (直尺上从0开始越往后数就越大,反过来,数越大,离0就越远) 利用这个原理可以用直尺量东西,这时0就表示起点。要用0对齐物体的一端,看另一端到了数几,达到的数越大,东西就越长。 强调:量东西长短时,0就是起点 2、学生活动,体会“起点” 师:见过运动会上赛跑吗?运动员跑步的起点就相当于“0”。见过跳远吗?0也可以表示跳远的起点

小学一年级数学加减法规律(带练习)

小学一年级数学加减法规律 一、加法 (1)两个数相加;保持得数不变:如果相加的这两个数有一个增大了;则另一个数就要减小;且一个数增大了多少;另一个数就要减少多少。 (2)两个数相加;其中的一个数不变;如果另一个数变化则得数也会发生变化;且加数变化了多少;结果就变化多少。 (3)两个数相加;交换它们的位置;得数不变。 二、减法 (1)一个数减去另一个数;保持减数不变:如果被减数增大;结果也增大且被减数增大多少;结果就增大多少;被减数减小;则结果也减小;且被减数减小多少;结果也减小多少。 (2)一个数减另一个数;保持被减数不变:如果减数增大;结果就减小;且减数增大了多少;结果就减小多少;如果减数减小;则结果增大;且减数减小了多少;结果就增大多少。 (3)一个数减另一个数;保持得数不变:被减数增大多少;减数就要增大多少;被减数减小多少;减数也要减小多少。 练习题 一、填一填 考查目的:考查学生基本计算方法的掌握情况;强调用前两个数计算的得数和第三个数进行计算。

答案:7;10 8;6 5;9 7;3 解析:帮助学生回忆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并能够熟练掌握。注意用不同的线区分加法和减法。 二、看图列式 考查目的: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以及对连加、连减与加减混合计算意义的理解;能够正确利用两步算式表示具体的问题情境。 答案:8-3+2=7 3+2+1=6 7-3+5=9 10-3-2=5 解析:通过具体情境;加深学生对连加、连减与加减混合计算的意义的理解;巩固计算方法。在理解图意的过程中;确定整体是几;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第1幅图和第3幅图注意引导学生理解算式给出的“8”、“7”所表示的意思;第4幅图注意引导学生弄清原来有10个苹果。 三、口算 4+4-1= 6+3-5= 8-2-3= 3+3+4= 10-2-0= 9-5+3= 3+2+4= 6-4+5= 9-4-2= 7-7+8= 5+0+4= 2+5-3= 考查目的: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 答案:7 4 3 10 8 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