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用药及护理PPT演示幻灯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age 12
第二节 方剂的组成与剂型
13
一、方剂的组成及变化
• (一)方剂的组成原则 方剂的组成有严格的原则性。前人总结为“君、
臣、佐、使”,现代称“主、辅、佐、使”。其具体 含义是:
14
1.君药(主药)即针对主病、主证或主要病因而起主要治疗作用 的药物,是方剂组成中不可缺少的药物。
2.臣药(辅药)含义有二,一是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主证或 主要病因的药物;二是针对兼病、兼证或次要病因起主要治疗 作用的药物。
(一)汤剂
(二)散剂
(三)丸剂
(四)丹剂
(五)膏剂
(六)酒剂
(七)糖浆剂
(八)片剂
(九)冲剂
(十)针剂
Page 18

第三节 中医用药“八法”及护理
19
中医用药“八法” 通常是指汗、吐、下、 和、温、清、消、补等 八种常用的药物治疗方 法。护理人员掌握用药 “用法”有利于辩证施 护的顺利进行。
Page 20
(1)“十八反” (2)“十九畏” 2.妊娠禁忌是指某些药物具有损害胎儿以致堕胎的 作用,所以应该作为妊娠禁忌的药物。 3.服药禁忌俗称忌口,一般服药期间应忌食生冷、 油腻、腥臭等不易消化及有特殊刺激性的食物。
11
• (三)剂量 剂量,亦称中药常
用量,包括三方面内容, 即单味药物的成人一日 量,方剂中各药物的相 对量和制剂的实际服用 量。
7
• (四)有毒与无毒 1.指药物的总称。关于毒的含义,在医籍中,
常指药物的偏性而言。所谓“毒药攻邪,五谷为养”。 2.指毒性或副作用。书中药物的性味下所标
“有毒”、“小毒”、“大毒”、“剧毒”等,是指 这些药物有大小不等的毒性或副作用,用之不当,可 导致中毒。
8
二、中药的用法
中药的应用,主要包括药物的配伍、用药禁忌、 剂量等内容。 • (一)配伍
1.相须 2.相使 3.相畏与相杀 4.相恶 5.相反
9
• (二)用药禁忌 用药禁忌是指临床用药时,必须注意在某种情况
下,不宜使用某些药,或在服用药时不宜吃某些食物 等问题,以免发生不良反应或影响药效。它主要包括 配伍禁忌、妊娠禁忌、服药禁到,有些药物合 用后,能降低药效或产生毒副作用,要避免应用,如:
5.汗出时及时用干毛巾或热毛巾擦干,汗止后及时更换衣被,并 注意避风寒,防止复感。
6.病位在表,药后无汗者,可针刺大椎、曲池穴,以透邪发汗, 不可予冷饮和冷敷,避免“闭门留寇”,使邪无出路,热反更 甚。
7.服发汗解表药时,应禁用或慎用解热镇痛药,如阿司匹林等, 防止汗出太过。
中医用药及护理
中卫市中医医院 刘玉萍 2015年3月
1
目录
• 一、中药的性能与用法 • 二、方剂的组成与剂型 • 三、中医用药“八法”及护理
2
中药分布种类繁多、产量丰富的天然药材 资源,包括植物、动物和矿物
3
Page 4
第一节 中药的性能与用法
5
一、中药的性能
主要有性、味、归经、升降浮沉等方面,统称为 中药的性能。 • (一)四气五味
15
• 方剂中药物的君、臣、佐、使原则,在具体应用中, 根据辨证立法的需要,以精简有效为原则,灵活应用, 不一定君、臣、佐、使一应俱全。
Page 16
(二)方剂的组成变化
方剂的组成既有严格的原则性,又有极大的灵活性。特别 是在选用成方时,应根据病证的变化、体质的强弱、年龄性别 的差异、四时气候、生活习惯的不同,在具体选择药物,确立 配伍关系、药量大小,以及剂型服法时,灵活应用,随证加减 化裁,做到“师其法而不泥其方”。其变化方式,归纳起来主 要有三种,即药味加减的变化、药量加减的变化和剂型更换的 变化。
21
【护理方法】 1.应用汗法时,应避风寒或增加衣被,以遍身滋滋微汗
为最佳,不易过汗,若汗出不彻,则病邪不解;若汗 出太多,则易耗气伤津,甚至导致亡阴、亡阳。 2.解表剂多用辛散轻扬之品,不宜久煎,以免药性耗 散,作用减弱。药宜武火快煎,服药时温度适宜;药 后可加饮热稀粥、热水、热饮料等,以助药力;服药 后卧床加盖衣被,促其发汗。 3.服药期间饮食宜清淡,忌黏滑、酸性和生冷食物。
一、汗法及护理
汗法,亦称解表法。是一种疏散表邪,促使人体微 微出汗,使肌表的外感六淫之邪随汗而解的治法。
汗法所用药物以具有发汗、解肌、透疹等作用的 解表药为主组成,本类药物大多气味芳香,故不宜久 煎,以免损失药效。使用发汗力强的解表药,应避免 发汗过多,因汗出过多能耗散阳气,损伤津液。对于 多汗、热病伤津、久患疮疡、失血及阴虚发热等,一 般不用,以免劫伤阴血。
3.佐药含义有三,一是佐助药,即协助君、臣药物发挥治疗作用, 或直接治疗次要症状的药物;二是佐制药,即用以消除或减弱 方中某些药物的毒性,或能制约方中某些药物峻烈之性的药物; 三是反佐药,即病重邪甚,可能拒药,配用与君药性味相反而 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
4.使药含义有三,一是引经药,即能引方中诸药至病所的药物; 二是调和药,即具有协调方中诸药作用的药物;三是矫味药, 即矫正药物味道,便于服用的药物。
四气,又称四性,就是寒、热、温、凉四种不同 的药性。
五味,就是辛、甘、酸、苦、咸五种味。
6
• (二)升降浮沉 升降浮沉,是指药物在人体内的作用趋向。
• (三)归经 归经就是指药物对于机体某部分的选择作用,主
要对某经(脏腑及其经络)或某几经发生明显的作用, 将各种药物对机体各部分的治疗作用进一步归纳,使 其系统化,这样便形成了归经理论。
上述三种变化虽各有特点,但目的只有一个,就是适应更 复杂的病情。因此,在临床上具体应用时,三种变化可分别单 独使用,亦可合并使用,甚至可数方相合,加减化裁使用。
17
二、方剂的剂型
方剂的剂型,是指方药的制剂形式,即根据病情需要或药 物特点,将药物配伍组成方剂后,将其制成一定的制剂形式。 中医临床常用的剂型有:
22
4.药后加强病情观察,重点观察有汗、无汗、出汗时间、出汗部 位和汗量等。在一般情况下,汗出热退即停药,以遍身微微汗 出为最佳,忌大汗。若汗出不彻,则病邪不解,需继续用药; 而汗出过多,会伤津耗液、损伤正气,可给予患者口服糖盐水 或输液;若大汗不止,易导致伤阴亡阳,应立即通知医师,及 时采取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