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版画的发展历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版画的发展历程

发布时间:2007-12-05

历史篇版画千年:中国版画的发展历程

版画出现在人们的目光中可以追溯到很久远的年代。尤其在中国,版画的历史更是一个充满光彩与荣耀的传奇。从艺术角度讲,版画是一种内涵丰富、独特精彩的表现形式。她与时代脉搏紧紧相连,以自己的方式诠释着文明与美的历程。她又与时代融合得如此完美,在不觉中已走在我们的身侧。

介绍版画不能回避与印刷术的关系。这也是诸多报道中对版画“复制品”性质的重视原因。作为印刷术的诞生地,中国“印刷品”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隋唐至今1300多年,印刷术生在中国,长在华夏,而后远播世界。对中国及世界文明的传播、文化的发展起到深远的影响,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功用性、复制性是印刷术的意义所在,同时也寓于版画艺术之中。中国的印刷术称“雕版印刷术”。其诞生800年后其他印刷方式先后出现于欧美,但起源均以实用为目的。可以说版画在印刷术发明时便已产生,只是掩于技术功用性之下,尚未成为独立的艺术品种。世界各地遗存的古代版画作品甚丰,其中所蕴涵的独特艺术性、精神性,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所以,版画并未因其与印刷术的亲缘关系而淹灭自身的价值。

中国古代版画

中国古代版画主要是指木刻,也有少数铜版刻和套色漏印。独特的刀味与木味使它在中国文化艺术史上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与地位。

中国版画的起源,有汉朝说、东晋说、六朝以至隋朝说。现存我国最早的版画,有款刻年月的,是举世闻名的“咸通”本《金刚般若波罗密多经》卷首图,根据题记,作于公元868年。全卷是七张纸拼成,第一张引首扉画为佛在祗树给孤独园长老须菩提说法图。这件作品线纹流利、细致,经文字体笔画也极精美规整,表现出雕刻技术已非常成熟。它的现世至少可以说明,雕版技术应该在此之前早已开始了。这一幅引首扉画的构图形式成为此后佛经扉画的标准格式。四川成都唐墓出土的“至德”本版画,据估计比“咸通”本早约百年。

敦煌还发现有捺印的千体佛像残幅,是墨印的成排的小佛像,再用笔加彩。五代时期的单幅的《毗沙门天王图》和《救苦观世音菩萨图》制于晋开运四年(公元947年),是敦煌的统治者曹元忠为了祈福而大量印制,用官府的力量以国子监的名义印了卷数浩繁的儒家经典共11种,从公元932年开始到953年完成。这批经典的版本是雕版印刷历史上有名的五代“监本”。自此以后,历代国子监都把印儒家经典作为自己的工作。

版画艺术的繁荣是作为文学书籍的插图,随着文学艺术中大量描写人民生活和人民的思想感情的现实主义的发展而出现的。在唐、五代雕版印刷的经济和技术的基础上,产生了成为宋代商业资本经济活动的一部分的雕版印刷的制作和贩卖。从10世纪

到14世纪,雕版印刷生产的中心地区是汴梁、临安、福建建阳、四川眉山、山西平阳(今临汾),最后是北京。这些雕版印刷中心先后都曾进行印制通俗的有插图的文学书册甚至独幅版画。

宋元时期的佛教版画,在唐、五代的基础上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刻本章法完善,体韵遒劲。同时,在经卷中也开始出现山水景物图形。其他题材的版画,如科技知识与文艺门类的书籍、图册等也有大量的雕印作品。同一时期的辽代套色漏印彩色版《南无释迦牟尼佛像》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彩色套印版画,在世界文化史上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由于实用的要求,在宋代也出现了铜版印刷,主要用于印制纸币和广告。

元代的“平话”刻本是我国连环版画的前身。明、清两朝是我国版画的高峰时期,在许许多多文人、书商、刻工的共同努力下,版画出现了各种流派,创作出大量优秀作品,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不仅宗教版画在明代达到顶点,欣赏性的版画也在明代大大兴起。画谱、小说、戏曲、传记、诗词等,一时佳作如雪,不胜枚举。尤其是文学名著的刻本插图,版本众多,流行广泛,影响深远。这一时期也是版画各个艺术流派的兴盛期。以福建建阳为中心的建安派,作品多出于民间工匠,镌刻质朴。以南京为中心的金陵派,作品以戏曲小说为主。或粗犷豪放,或工雅秀丽,风采迥异。以杭州为中心的武林派,题材开阔,刻制精美。以安徽徽州为中心的徽派在中国文化史上更具有源远流长的影响和举足轻重的地位。

我国古代的版画,除木版雕印以外,还曾有过镂刻铜版的版画。

宋代是科学技术获得发展的时代。印刷术方面,木版雕印固然大有进步,进步的另一表现是发明了活字排版的方法(毕昇在11世纪中叶用了世界上第一批活字)。其后,元代王桢曾用过木活字,大量流行是15世纪从苏州无锡地方铜的活字开始的。

中国版画回顾与前瞻

发布时间:2007-12-05

中国版画有上千年的悠久历史,但本世纪三十年代以前的版画仍然是复制版画,自1931年起,由鲁迅倡导的新兴木刻,才开始了我国有创作版画的史页,到现在已经度过了七十年的岁月。新兴版画和古代复制版画不仅在制作技术上有很大差异,而且在作为艺术的功能与现实意义上也有质的区别。新兴版画从它诞生那天起,便和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紧密相关,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命运血肉相连,它是中国革命文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三十年代左翼美术的主力军。版画家是以艺术家和革命战士的双重身分出现在历史舞台上,毫不含糊地以艺术作为战斗的武器,在思想教育战线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七十年来,新兴版画都是在人民大众火热的斗争中成长、发展和壮大的。

这次在重庆版画节举办的版画百年回顾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让人们看到新兴版画七十年来的艰苦历程和取得的光辉成果。同时也可以让我们从中吸取宝贵的历史经验,为今后版画的发展和走向获取有益的借鉴与启示。

新兴版画的发展历程大体上可分为四个阶段。从1931年到1937年是萌芽时期。1937年到1949年是成长时期。1949年到1966年是繁荣时期。1976年到现在是转型时期。

萌芽时期的版画正在起步,少数从事版画创作的艺术青年,不但缺乏良好的绘画基础,更不谙熟版画的制作技术,所以在艺术上显得比较粗糙幼稚,而且还存在有相当洋化的作风。但在内容上却紧密地联系着当时的社会现实,表达了当时广大人民群众的理想和愿望,真实地反映了下层劳动人民挣扎在饥饿线上的悲惨生活和他们的反抗斗争。而且这些作品都是作者用自己的真情实感刻划出来的,所以在画面上充溢着不可抑制的激情,这是艺术创作的生命,也是使当时的版画能在广大群众中产生强大感染力的主要原因。我认为,当时的版画带有强烈的“人民性”和鲜明的“时代性”,这是不容否认的。所不足的:一是由于接受外国版画影响较多,作品还不够“民族化”;二是艺术上还不够成熟,因此也谈不上“个性化”。

初期的版画创作是开放的,不是封闭的,由于当时的作者大多是出自杭州艺专、上海美专和广州美专的学生,他们都接受过西方现代派艺术的影响、特别是德国表现派的影响,这种影响在广州现代版画会成员的作品上尤为显著,所以萌芽时期的版画一方面吸取了苏联版画的现实主义精神,另一方面又吸取了西欧现代派艺术的营养,这就使我国的新兴版画从一开始就在艺术上获得比较全面发展的良好条件,在前进的道路上少走一些弯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