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手机依赖症研究综述

大学生手机依赖症研究综述
大学生手机依赖症研究综述

大学生手机依赖症研究综述

总能看到这样的场景,城市公交地铁上公共场所里,每个人都捧着手机低头做自己的事情,一堆人一起吃饭时,微博控们不约而同打开手机拍照功能跟网友分享饭菜的内容。在手机高度普及的今天它的功能已不仅仅用来沟通和联系而更多作为彰显个性和实现我价值。美国麦克卢汉主义传播学者保罗’莱文森的补偿性媒介论认为手机使以前一切媒介的非移动性得到了补偿。但是越来越多的人却发现自己对手机产生了一种前所未有的依赖感。而作为手机忠实用户群体甚至对手机产生严重依赖的高校大学生却常常被忽略。因此如何能实现

手机依赖症的实质性缓解能否通过高校媒介素养教育入手是值得探究的课题。

一.大学生“手机依赖症”的成因分析

(一)共同原因

1.内因

(1)大学生自控能力差,手机情结严重。大学相对来说比较自由。大学生有较多的空闲时间来支配。自控能力差的大学生容易被新鲜事物吸引且成瘾。对于手机的过度依赖就是意志力不坚定,不能合理规划自己的空闲时间导致。

(2)厌学情绪作祟。不少大学生,产生了厌学心理。“手机依赖”只是其中一个表现而已。通过玩手机来发泄自己对于课堂约束的不满,不想主动的接受知识,宁愿让自己成为“屏幕奴隶”,也不要天天对着书本。

(3)对信息的渴求。当今社会信息大爆炸,扑面而来的巨大信息量让人应接不暇。而大学生是信息的主要受众。大学生更喜欢采取简单快捷的方式来随时随地获取信息,手机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4)追求时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手机已经由原来简单的通讯工具转变为现在彰显个性、体现时尚的“神器”。更多的大学生追求功能更全、外形更时尚、版本款式更新颖的手机,而这些手机在满足大学生虚荣心的同时,也导致了更严重的手机

依赖。(

5)满足强烈的交往欲望。手机是一种重要的人际交往工具。不少大学生因为种种原因不喜欢现实生活的交往,而倾向于虚拟世界的交往。人人、微博、QQ等网络社交工具的发展和壮大无疑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除此之外,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共同,更依赖于短信、电话。大学生是人际交往的活跃分子。所以,手机当之无愧成为了大学生的贴身之物。

2.外因

(1)社会因素:一是高速运转的社会节奏,以及当今的社会文化,使得手机的使用越来越广泛。手机作为当代社会的产物,在给大家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容易滋生过度依赖的负面效应。二是关注不够。手机依赖的现象太普遍,以至于大家都认为理所当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而且,手机依赖的负面效应是一个持续而且缓慢的过程。社会方面并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预防这一潜在的威胁。

(2)家庭因素:大学生的教育,一靠学校、二靠家庭。家庭在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中的作用举足轻重。但是,由于大学生一般远离家乡,在外地求学,与家人沟通相对减少。像“手机依赖”的此类问题,不会引起家长足够重视。这也是“手机依赖”发滋生的温床。

(3)高校因素:一是引导教育不到位。没有合理及时的引导学生合理正确的使用手机。二是校园文化氛围建设问题。高校没有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建立良好的校园手机使用文

化。三是管理体制存在缺陷。对于教育教学的管理,例如课堂上玩手机、接电话、发短信的情况,学校不能出台行之有效的措施来较少此类情况。

三、针对大学生“手机依赖症”的建议

(一)内部

1.大学生要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培养良好的习惯。树立正确的目标来转移注意力。合理规划自己的空闲时间。加强自我约束,减少使用手机的次数。改正不良的手机使用习惯。2.扩大交际圈,丰富社交活动。平时,多于朋友一起参加利于身心健康的活动。

3.多读多看心理健康方面的书籍,情绪低落时,及时找朋友老师进行沟通,不要沉溺于手机。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将生活的重心从手机上转移。

4.认真对待学习,尊重老师。充分利用好学习时间。分清主次,逐步克服“手机依赖症”。(二)外部

1.社会,一是要加强相关方面的制度建设,必要时出台相应的规范以应对“手机依赖症”。二是要增加社会各界的关注程度,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三是要形成积极向上的社会文化氛围,利用和谐融的社会环境来缓解大家在巨大压力下的紧张感和压迫感。四是充分借鉴国外相关方面的研究或者措施,“取其精华,为我所用”。

2.高校要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一是,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体活动,鼓励同学们参与其中,让大家在活动中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互动能力。二是组织多样的科技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三是举办相关预防“手机依赖症”方面的讲座,让学生接受潜移默化的教育,最终克服“手机依赖症”。四是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倾听学生们的心声,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

3..家庭要与社会、高校紧密配合。关注学生的成长健康,为学生成长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家长首先要树立正确的观念,意识到“手机依赖症”的危害,不要骄纵孩子的不良习惯,要及时的进行教育和引导,密切关注孩子的心理动态,与学校、社会一起,共同为学生成长和发展构建良好的环境。

三、结语

当代大学生理应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待手机的使用,不能随波逐流,成为“手机依赖”的俘虏,应该引领时代潮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理性的使用手机,使之成为帮助我们进步、丰富我们生活的“助推器”,而不是消磨我们意志,耽误我们时间的“屏幕杀手”。

我们这次调查,对于指导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与以往的调查研究进行对比,我们此次调查进行了一些方面的改进与创新。我们不是单纯的分析某所大学的“手机依赖症”现状,而是将不同学科性质的两所大学的数据结果拿来比较,得出

两所大学的异同点,从而更有针对性的分析原因、得出结论并提出相关建议。美中不足的是,由于时间和人力物力有限,我们调查样本数量不够庞大;数据的分析上抑或有不

完善之处。我们会在日后不断完善,弥补缺点。希望调查结果能够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手机使用观念产生很好地引导作用。

附:防治手机依赖症的四个对策

第一,建立良好的群体氛围,培养学生独立的个性!群体氛围是影响从众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要创建团结向上的集体,形成良好的群体氛围,发挥群体正确舆论的导向作

用!学校应重视手机依赖症的危害,通过开展相关讲座$宣传等活动,倡导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手机使用观,引导学生正确$健康地使用手机,使学生认识到手机和固定电话

并无实质差别,让手机回归通讯的基本功能!班级也要形成合理适度使用手机的风尚,发挥从众心理的积极因素,克服从众心理的消极影响,使手机依赖手机攀比等不良

风气在学生中缺乏生存的土壤!此外,还要培养学生独立的个性,不盲从他人!学校要激发和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责任心,对于盲目依赖手机荒废学业的现象,要敢于批评和抵制!

第二,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学校应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健康有序的和谐校园环境。一方面,学校组织歌手大赛演讲比赛$运动会

等学生感兴趣的文体活动,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还可以满足学生社会交往的需要,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团队合作精神!另一方面,学校设

置校园人文大讲堂社团文化节$学生科技大赛等实践活动,满足学生对信息和知识渴求的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形成优良的学风!通过上述多种

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让过分依赖手机的学生参与其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和影响,从而在活动中重建自己的社会交往圈,消除孤独感和失落感,摆脱对手机的依赖!

第三,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调控学生的不良情绪!高校教育者应把握大学生心理尚不成熟,情绪波动性大的特点,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让大学生的不良情

绪得到合理宣泄合理宣泄是保持心态平衡的重要方法之一!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部分大学生由于学习压力大,产生厌学情绪或无聊感后,通过手机短信和上网进行排

遣,同时,由于学习生活中的不如意$感到不公平等原因,也使得有的学生牢骚满腹,需要通过手机沟通来得到精神安慰,上述情况都可能形成手机依赖,影响学生的正常学

习和生活!因此,为克服手机依赖,高校教育者应给予学生合理宣泄的机会,倾听他们的心声,让他们的不良情绪得到恰当释放,进而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改变手机依赖心理!

第四,采用科学的方法,鼓励大学生自我教育!解决大学生的手机依赖问题,不仅需要学校$教师的努力,更需要大学生自身积极配合!首先,大学生要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正视手机在生活中的正确位置,摆脱盲目依赖,保持健康心理!其次,合理制定手机使用规范,除了日常必不可少的使用外,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使用,用坚强的意志去抵制手机所带来的诱惑力!再次,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训练自己沟通的技巧,适当参加一些有益身心的活动,如听音乐看书$在校园内散步$郊游等,将生活的重心从手机上转移!最后,如果对手机依赖过于严重,就要去看心理医生,以免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参考文献:

G# H邹云飞F邹云青F姚应水1某高校大学生手机使用与手机依赖症

的横断面调查G=H1皖南医学院学报1!"##F%",.#/1

G!H黄时华F余丹1广州大学生手机使用与依赖的现状调查G=H1卫生

软科学1!"#"F!-,.%/1

G%H 师建国1手机依赖综合症G=H1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1!""&F# &,.!/J

# %’$ # %&1

G-H王纯1关注手机依赖综合征G]H1健康时报F!"")$ "# $ !(1

G)H黄靖茵F刘江美F胡燕红F张珊F陈瑜1广东省大学生手机短信使用

情况及其与气质类型的关系G=H1中国学校卫生1!"#",%#,.)/1

G+H秦曙1大学生手机短信使用与个性特征的相关研究G=H1保健医

学研究与实践1!""&F+,.!/1

!#’

参考文献:

[1]徐成芳,顾林.大学生手机依赖症的心理原因及防治对策.学

理论,2011(32).

[2]刘荣星.大学生患上手机依赖症.记者观察(上半月),2010

(12).

[3]张红萍.手机依赖症怎样缓解.人人健康,2011(21).

[4]蔡亚兰,冯小宁.大学生手机依赖症现象分析.东南传播,2012 (1).

[5]刘子恩,吴红.关于当代大学生与手机的调查报告.科海故事

博览.科教论坛,2011(6).

[6]王萌.浅析手机短信对大学生的影响.新闻界,2005(06).

[7]张茜.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对其短信使用的影响.法制与社

会,2007(01).

[8]HALAYEMS,NOUIRA O,BOURGOU S,et al.The mobile:a newaddiction upon adolescents[j].Tunis Med,2010,88(8):593- 596.

关于大学生手机依赖的调查报告

关 于 当依 代赖 大的 学调 生查 对报 手告 机 学院: 能源与电气学院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一班 成员:袁蓓梅雨婷黄伟倩王甫月陈超婷汪家钰黄正耀杜乃光张鹏程夏雨霖

一、内容摘要 科技的进步,使手机迅速普及并融入了每个人的生活。现今,人们对手机越来越依赖,不少人更是将很大一部分的日常生活以及社交通过手机来完成。对于手机的频繁使用、过度依赖,究竟对人们的生活工作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又将用什么措施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调查小组着眼于当今大学生进行了一次粗浅的调查研究。 二、关键词 手机大学生依赖 三、调查内容 手机依赖症是指由于某种原因过度地滥用手机而导致手机使用者出现生理或心理上的不适应的一种现象。有研究者认定,手机成瘾的标准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手机的滥用,不该用的时候也频繁使用;二是手机过多的影响生活、工作和学习;三是停机或手机不在身边时,身体会出现一系列的不适反应,包括生理反应和心理反应。也有专家强调“手机成瘾者”严重时,会出现手脚发麻、心悸、头晕、冒汗、肠胃功能失调等症状。手机幻听大致表现为担心手机会响,每半个小时看一次手机;手机无来电,却能“听”到手机铃声;无论手机放在哪里,都觉得手机振动或响铃;手机来电时异常紧张,甚至心跳加速。 1、调查目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手机,并产生了一种前所未有的依赖。对于大学生这个群体,尤为突出。而专家指出,过度依赖手机会对生活学习产生一定的危害,导致注意力难以集中,精神衰弱等一系列问题。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情况做一个简单的调查,并提出解决方法。 2、调查问卷(见附件一) 3、调查结果 4、调查分析 (一)大学生日常花在手机上的时间偏多

大学生手机依赖心理因素浅析

大学生“手机依赖症”心理因素浅析 摘要:大学生正处于身心各方面迅速发展和成熟的阶段,易接受新事物。在大学校园里基本人手一部手机,部分大学生由于过于关注手机,以至于影响到自己的生活、学习,对手机依赖越来越强。本文着眼于研究和大学生手机依赖症有关的心理因素,并针对这些心理因素,从社会支持、大学生自我管理、校园管理等多个方面寻找对策,帮助大学生克服手机依赖症,养成优秀的意志和品质,从而实现其身心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手机依赖症,心理因素,对策 1 什么是手机依赖症 手机依赖症,简单来说是指对手机的过度依赖使用,对身心健康及学习工作生活产生负面作用的行为。 2 手机依赖症的危害 经常的使用手机,身体被动接受着手机带来的辐射,手指频繁操纵手机键……久而久之,容易出现手脚发麻、关节疼痛、头晕、冒汗、心悸、易疲劳等症状。 相对于以上提到的生理危害,手机依赖症带来相对隐性的心理危害尤其令人担忧。手机依赖症的患者,习惯借助手机代替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直接交流。他们从早到晚不离开手机,手机像是成为了精神寄托。长此以往,极易导致思想狭隘化被动化和人际关系的异化,而孤独,倦怠与逃避现实等心理问题也随之而来。此外,对手机的依赖还可能让人陷入一种持续的“多任务”状态,长此以往甚至会让人们患上类似“注意力障碍”的心理问题。而一旦暂时脱离手机,便常常会出现无聊感、焦虑,甚至暴躁不安的不良情绪。 在大学校园里,我们常见到的大学生,不是手里捧着书本,取而代之的是怀揣着各型各色的多功能智能手机。究竟是什么使得大学生群体“赖”上手机依赖症?本文接下来将试着从容易导致手机依赖症的心理因素着手探究和分析。 3 容易导致手机依赖症的心理因素

初中生议论文作文:手机依赖症

手机依赖症 如今手机已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虽然它只是个小小的铁疙瘩,却有好大的神通,它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网上,有人亲切地把它比作了“磨人的小妖精”,我一瞧,这各项指标都符合嘛!当今社会,好多人都把手机彩宠上了天,捧上了天,恨不得把它放在枕边,早上起来方便使用,那关系,亲密无间。但手机毕竟不是人啊,总不得把它放被窝里和你同床共枕吧?小心捂坏了,心疼得不得了。 大街上,行人很多,一场低温冰冻天气过后,大雪将城市清洗得分外洁净。这个光亮、圣洁的小城,却隐藏了一些不光彩的事情,这些都源于人们。街道是走路的地方,可一些人没在道上干走路的正事,而是沉迷于手机,无法自拔。这在平常还好,要是遇到雨雪天气,那估计得摔个“狗啃泥”,闹出笑话。所以,请不要在走路时玩手机,小心让别人笑掉大牙,还管你要医药费,得不偿失啊。 那么,人们究竟在手机上鼓捣些什么呢?手机上有那么多软件,各有各的功能,都具有着强力磁场,像绳索一样把你牵拉过去,一点也不牵强。人们在打开应用软件的时候,心情反而是愉悦的,欢畅的。他们往往会在上面玩些幼稚的游戏,为通关,得高分而兴高采烈;为看些黄色网站,浏览不良信息蓄势已久;为几个搞笑视频、段子而捧腹大笑;为聊天,玩暧昧心里偷着乐;为大家的朋友圈发表评论、观点。这些事情,大都是无意义的,人们却热衷于这些。不过,针对这些问题,我想说如果不是有那么多人同步上网,成天泡在互联网上,也就聊不成天,发不了评论,各自都能投入到日常生活中,有规划地生活,保持良好作息,那多好!可是人们就愿意宅在家里,或到别处去蹭网,或在路上开流量上网。流量是金钱换来的,可他们竟然能置之不顾!看来,人们对互联网的需求甚过于对

关于手机依赖症的调查研究

关于手机依赖症的调查研究 【摘要】手机依赖症是一种新型心理疾病,尤其青睐青 年白领女性、业务担子重的中年男人和学生三类人。随着手 机在中国普及率的快速提高,越来越多的手机持有者发现自 己已经无法离开这个“爱物儿”,哪怕只是半天儿不见,也会魂不守舍,坐卧不宁。高科技在给人们带来沟通便捷的同时,也将一种“新鲜病”――手机依赖症“捆绑销售”给了 现代人。这已经从一种趋势级现象逐渐向一种心理疾病转型,不仅严重影响了我们的工作,也影响着我们的身心健康。 【关键词】手机依赖;心理疾病;工作效率;身心健康 一、前言 在信息化时代,手机凭借其小巧、便携、无线移动等特 点和不断完善的上网、阅读、音乐、游戏等功能,日益成为 大学生(我们主要的研究群体)日常生活中至关重要的通讯 和娱乐工具。而近年来,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程度逐年攀升,一些大学生患上了被心理专家定义为“手机依赖症”的心理 疾病。在大学课堂上,老师在台上辛苦讲课,而一些同学在 下面玩手机的情况也是司空见惯,这些不正常却又习以为常 的现象不得不值得我们反思。因而,我们小组想通过对西大 学生问卷调查的方式,全面深入的了解手机在学生生活中的

影响,及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程度。发放调查问卷(包括纸 质和电子问卷),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回收和数据分析统计、 科学分析,得出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程度,分析出大学生患 上手机依赖症的原因,并给出相应对策。帮助其认识到对手 机过度依赖的消极影响,从而能合理安排时间,理性使用手 机,将学习与娱乐结合,呼吁大家摆脱“手机综合症”,不做“手机动物”,做回健康向上的自己,回归正常高效的生 活。 二、外学者对“手机依赖症”的研究 英国一家研究机构YOUGOV在2008年受英国邮局委托 研究手机用户焦虑症状时首创的一个单词或者说法,“无手 机焦虑症”(Nomophobia)。无手机焦虑症是指手机联络不畅 通或手机不在身边时的焦躁和恐慌心理。这个词是 no-mobile-phone phobia的缩写,即“没有”,“可移动”,“电话”,“焦虑症”。《女护士生的个性与带有“手机依赖”生活 方式之间的关系》中,作者Satoko Ezoe等学者通过行为依赖(Behavioral Dependence)和躯体依赖(Physical Dependence)有关理论,对手机以来进行定义:过度使用和间歇性的可望 使用移动电话。 近些年,不少国家都对“手机依赖”现象进行过探讨和 研究。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Walsh,Shari P.and White,Katherine

大学生手机依赖状况调查实践报告哦

摘要:在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手机作为一种通讯的工具,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大学生作为具有代表意义和社会影响力的群体,手机必然不可或缺。了解大学生手机依赖现状及其原因,有助于解决大学生对手机使用的困扰,提高大学生的学习效率,正确处理学习和生活中的种种问题等等。本次调查中,我小组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于在校大学生对与手机的依赖状况进行统计调查。根据问卷回收进行数据分析,撰写本文进行现状的分析,并针对调查结果提出一些建议。 一、实践基本情况 实践目的:通过本次对大学生上课玩手机的调查,一方面,为了能够了解大学生目前对手机严重依赖的原因,另一方面,是为了通过分析和研究尽早找出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为大学生自身发展和学校教学活动正常发展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次调查旨在了解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情况和“手机依赖症”对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业的影响。并以此引起广大大学生的警醒,使之树立起正确的手机使用观念,从而是手机成为大学生们生活和学习的有利工具。 实践过程及容:我小组通过在问卷网上发布调查问卷的方式对该问题进行调查,问卷发布一月左右并取得了不少同学的响应。(问卷容及统计结果见附录) 二、实践结果分析 手机已经渗透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中,并与电脑网络一样是大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手机的相关使用和消费中,大学生充分体现不过也有不足之

处,在某些方面,大学生因为缺乏经验,还是不能理智的思考,在手机的使用中没有过于详细的计划,在学习与娱乐中并没有找到切合自己的平衡点,结果浪费了自己的精力与时间。在学习方面,大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还很弱,因该有意识的进行自我训练,以达到自身能力的提高。通过对这次小围的问卷调查,得到一些比较准确的第一手数据,根据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得出了大学生使用手机的一些情况,和一些较为普遍的现象。但是并没有就此进行更深的研究与讨论。大学生在使用手机时应持一种理性的态度,对其不过分依赖、过度滥用。解决手机依赖症的关键还在于让大学生尝试着将生活的重心从手机上转移,重新找到新的生活重心,发现生活的乐趣。可以从充实自己的生活开始,尽量避免把心思集中在手机上,应该适当参与有益身心的活动,如郊游、健身、听音乐等,通过自我约束逐渐减少使用手机的时间。同时大学生要主动锻炼和发展自己的社交技能,养成健康地使用手机的习惯与观念。大学生应在闲暇时多参加一些社交活动,努力地使自己主动地与人交谈,要不断地尝试发展和提高自己的社交技能,拓展自己的生活空间,努力建构自己的交际圈。并且不要依赖手机代替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交流,理性地控制手机的使用。要认识到手机不是生活的全部,它仅仅是一个通讯和交流的工具,它的出现是用来方便我们的生活的,并不是成为我们生活的麻烦,不能让手机占领自己生活的全部空间,养成一个健康的手机使用习惯。 大学生的手机依赖症,是由各种客观原因造成的,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大学生孤闭的心理所导致,也有一部分是因为学生工作等原因。因此,我们认为学校或者班级应该多组织一些趣味活动,来丰富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因为大学的课余时间比较丰富,往往都会用手机娱乐,例如看电影,听歌,班级聊天可能也经常是以

2021关于手机依赖症调查报告

2021关于手机依赖症调查 报告 After reading or practice, get the feeling, and after reflection and summary,to guid the work or life. 姓名: 班级(单位): 日期:

2021关于手机依赖症调查报告 温馨提示:本文是通过读书或实践后,对某个事件、某个现象、某个问题调查研究所获得的成果性文章。文档下载完成后可以直接编辑,请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修改后套用。 一、导言 调查目的:分析在校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程度 调查意义:在生活中我们发现, 手机的使用在大学生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为进一步了解该现象, 分析其对大学生生活的影响, 我们进行了这次调查, 希望能够通过本次调查给予大学生适当的引导。 调查对象:在校大学生 存在问题:由于时间和个人精力的限制, 问卷发放范围过窄, 数量过少, 调查对象主要集中于大三在校学生, 其他年级学生只占少数, 且参与人数有限, 收集到的有效问卷30份, 得到的结果说服力不强, 只适用于类似的小群体。 二、方法 1、文献回顾 随着手机的广泛应用, 针对大学生群体的手机使用情况的调查也越来 越多。很多调查结果显示, 科技进步使手机功能越来越强大, 也使人们对手机的依赖性越来越高, 且对手机的过度依赖, 对人们的身体和心理也造成了一定的 消极影响, 大学生群体也不例外。2、基本概念 手机依赖是指由于某种原因过度地滥用手机而导致手机使用者出现生

理或心理上的不适应的一种现象。有研究者认为界定手机成瘾的标准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手机的滥用,不该用的时候也频繁使用;二是手机过多地影响生活、工作和学习;三是停机或手机不在身边时,身体会出现一系列的不适反应,包括生 理和心理反应。也有专家强调手机成瘾者严重时会出现手脚发麻、心悸、头晕、冒汗、肠胃功能失调等症状。 手机幻听大致表现为担心手机会响, 每半小时看一次手机;手机无来电, 却能听到手机铃声;无论手机放在哪里, 都觉得手机在响铃或振动;手机来电时异常紧张, 甚至心跳加速。3、研究假设 我校大学生一定程度上患有手机依赖症。 基本依据:一是作为一名大学生, 在日常生活中发现身边的同学们手机使用频率非常高;二是大量的调查结果已经显示大学生群体患有手机依赖症。4、研究方法 首先自主设计问卷, 然后将其上传至问卷星专业的问卷调查网站, 并 将链接广泛发送给各位同学, 收集数据, 并进行深入分析。5、样本及抽样以我校全体拥有手机的大学生为研究总体, 然后进行随机发放问卷, 最后获得30份有效问卷。 三、结果 现象分析:根据数据显示, 几乎每个同学都有在课堂上玩手机的经历。课堂是同学们学习的场所, 然而仍有80%的同学因为感到课程无聊而选择玩手机, 20%的同学迷恋手机游戏或小说, 13.33%的同学沉迷于网络聊天, 只有

关于手机依赖症的调查报告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关于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的调查报告 年级:09级 姓名: 专业:

学院:xxxx学院 学校:XXXX大学 目录 一、导言 (3) 二、方法 1、文献回顾 (3) 2、基本概念 (3) 3、研究假设 (3) 4、研究方法 (3) 5、样本及抽样 (3)

三、结果 (4) 四、讨论 1、关于“手机依赖症” (8) 2、现状分析 (9) 3、原因分析 (9) 4、解决对策 (10) 五、小结 (10) 六、参考文献 (10) 七、附录:关于大学生使用手机情况的调查问卷 (11) 关于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的调查 一、导言 调查目的:分析在校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程度 调查意义:在生活中我们发现,手机的使用在大学生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为进一步了解该现象,分析其对大学生生活的影响,我们进行了这次调查,希望能够通过本次调查给予大学生适当的引导。 调查对象:在校大学生

存在问题:由于时间和个人精力的限制,问卷发放范围过窄,数量过少,调查对象主要集 中于大三在校学生,其他年级学生只占少数,且参与人数有限,收集到的有效问卷30份,得到的结果说服力不强,只适用于类似的小群体。 二、方法 1、文献回顾 随着手机的广泛应用,针对大学生群体的手机使用情况的调查也越来越多。很多调查 结果显示,科技进步使手机功能越来越强大,也使人们对手机的依赖性越来越高,且对手 机的过度依赖,对人们的身体和心理也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大学生群体也不例外。 2、基本概念 手机依赖是指由于某种原因过度地滥用手机而导致手机使用者出现生理或心理上的不 适应的一种现象。有研究者认为界定手机成瘾的标准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手机的滥用,不 该用的时候也频繁使用;二是手机过多地影响生活、工作和学习;三是停机或手机不在身边时,身体会出现一系列的不适反应,包括生理和心理反应。也有专家强调“手机成瘾者”严重时会 出现手脚发麻、心悸、头晕、冒汗、肠胃功能失调等症状。 手机幻听大致表现为担心手机会响,每半小时看一次手机;手机无来电,却能“听”到 手机铃声;无论手机放在哪里,都觉得手机在响铃或振动;手机来电时异常紧张,甚至心 跳加速。 3、研究假设 我校大学生一定程度上患有手机依赖症。 基本依据:一是作为一名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身边的同学们手机使用频率非常 高;二是大量的调查结果已经显示大学生群体患有手机依赖症。 4、研究方法 首先自主设计问卷,然后将其上传至“问卷星”专业的问卷调查网站,并将链接广泛发 送给各位同学,收集数据,并进行深入分析。 5、样本及抽样 以我校全体拥有手机的大学生为研究总体,然后进行随机发放问卷,最后获得30份有效问卷。 三、结果 第1题您常使用的手机功能?(最多选四项)[多选题] 选项小计比例 打电话2893.33%发短信2583.33%

手机依赖调查报告总结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优质的文档,谢谢阅读/双击去除 手机依赖调查报告总结 一)导言: 调查目的:分析在校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性程度及引导大学生对手机的使用有个正确态度。 调查意义: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手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交往中必不可少的通讯工具。手机功能的不断完善使得年轻一代对手机的依赖程度逐年攀升,为什么大学校园中会掀起‘‘手机热”。大学生作为知识水平和能力素养都比较高的群体,为什么依然会出现“手机依赖症”这一社会逐渐热趋化的病症呢同时,手机对他们的生活又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呢通过调查研究,意在指出大学生在手机使用上存在的问题,了解手机依赖症的发生现状及其不良影响,为今后开展相应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更好的了解手机在大学校园中引发的各种问题的原因,达到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

手机,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树立积极进取的精神面貌的目的。 调查对象:华南农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等在校大学生 调查内容:是什么导致大学生会出现手机依赖性;手机依赖性的影响;如何减少对手机的依赖性。 调查人员:xxx (二)问卷调查方法 1.文献回顾 手机改变着你我的生活,在潜移默化中我们是否能意识到手机的问题因此我们小组给大家介绍不同时期关于手机 各个方面的相关文献资料和相关报告。 1937年4月3日,自世界第一部手机诞生以来,于1987年手机在中国大陆出现,由原先的“大哥大”到现在性能多样,样式各异,手机不再是身份和社会地位象征的稀有物,而成为普通百姓的平常物。随着手机的普及,关于手机的研

究也逐渐兴起。 为了能吸引消费者,国内外研究者更多关注于手机的设计、使用和消费者购买手机指导等方面。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人们更多的将关注集中在手机这个物体本身表层上,忽略了手机的使用者、使用手机的影响等方面。 90年代中后期至世纪之交,随着手机的普及,手机的使用率逐渐提高,人们开始关注手机使用对使用者生理的影响。同时期相关的研究详细的分析了手机硬件对人体的伤害,如辐射、燃烧、爆炸等。但是,这些研究忽略了长时间使用手机所引起的非手机硬件上的伤害。如长时间发短信造成手指肌肉损伤等。同时研究也局限在物理影响方面,忽视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影响。 新世纪至今,手机的研究也发展到了从经济学角度、哲学角度、传播学角度、生理角度等层面上。 2.研究假设 我校大学生对手机有一定程度上的依赖性。基本依据: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发现身边的同学们手机使

关于大学生手机依赖性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手机依赖性的调查报告 (一)导言: 调查目的:分析在校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性程度及引导大学生对手机的使用有个正确态度。 调查意义: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手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交往中必不可少的通讯工具。手机功能的不断完善使得年轻一代对手机的依赖程度逐年攀升,为什么大学校园中会掀起‘‘手机热”。大学生作为知识水平和能力素养都比较高的群体,为什么依然会出现“手机依赖症”这一社会逐渐热趋化的病症呢?同时,手机对他们的生活又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呢?通过调查研究,意在指出大学生在手机使用上存在的问题,了解手机依赖症的发生现状及其不良影响,为今后开展相应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更好的了解手机在大学校园中引发的各种问题的原因,达到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手机,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树立积极进取的精神面貌的目的。 调查对象:华南农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等在校大学生 调查内容:是什么导致大学生会出现手机依赖性;手机依赖性的影响;如何减少对手机的依赖性。 调查人员: (二)问卷调查方法 .文献回顾 手机改变着你我的生活,在潜移默化中我们是否能意识到手机的问题?因此我们小组给大家介绍不同时期关于手机各个方面的相关文献资料和相关报告。 年月日,自世界第一部手机诞生以来,于年手机在中国大陆出现,由原先的“大哥大”到现在性能多样,样式各异,手机不再是身份和社会地位象征的稀有物,而成为普通百姓的平常物。随着手机的普及,关于手机的研究也逐渐兴起。 为了能吸引消费者,国内外研究者更多关注于手机的设计、使用和消费者购买手机指导等方面。在世纪年代中期以前人们更多的将关注集中在手机这个物体本身表层上,忽略了手机的使用者、使用手机的影响等方面。 年代中后期至世纪之交,随着手机的普及,手机的使用率逐渐提高,人们开始关注手机使用对使用者生理的影响。同时期相关的研究详细的分析了手机硬件对人体的伤害,如辐射、燃烧、爆炸等。但是,这些研究忽略了长时间使用手机所引起的非手机硬件上的伤害。如长时间发短信造成手指肌肉损伤等。同时研究也局限在物理影响方面,忽视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影响。 新世纪至今,手机的研究也发展到了从经济学角度、哲学角度、传播学角度、生理角度等层面上。 .研究假设

关于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程度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程度的调查报告 调查小组组长:学号:201104044111 调查小组成员学号:201104044110 调查小组成员:学号:201104044109 执笔者:学号:201104044111

内容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生活水平的大大提高。走进大学的校园随处可见拿着手机听歌聊天的同学们。目前大学生拥有手机的数目迅猛增加。 本文以在校的大学生为对象,在大学生群体中一调查问卷的方式,调查了当前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程度。基于以前学者的研究———大学生已经患上了 “手机依赖症” 的观点,本文通过自制调查问卷,对大学生们使用手机的目的,时长,以及使用心理进行调查,分析其成因以及对学生自身和学校方面提出一些建议。使学生拥有健康的生理及心理素质,更好为社会做出贡献。 关键词:大学生;手机依赖;对策建议

手机依赖症: 基本概念、手机依赖是指由于某种原因过度地滥用手机而导致手机使用者出现生理或心理上的不适应的一种现象。有研究者认为界定手机成瘾的标准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手机的滥用,不该用的时候也频繁使用;二是手机过多地 影响生活、工作和学习;三是停机或手机不在身边时, 身体会出现一系列的不适反应,包括生理和心理反应。也有专家强调“手机成瘾者”严重时会出现手脚发麻、心悸、头晕、冒汗、肠胃功能失调等症状。手机幻听大致表现为担心手机会响,每半小时看一次手机;手机无来电,却能“听”到手机铃声;无论手机放在哪里,都觉得手机在响铃或振动;手机来电时异常紧张,甚至心跳加速。 一、调查的原因及目的。 现在手机成为通讯的工具,集多种功能与一身。除了方便人们之间的联系,并且获取到大量的信息外,还可以通过游戏,音乐等娱乐丰富我们的生活。现在的大学生们几乎人手一台手机,而且是多功能的手机,这对我们带来很多的方便,可是这毕竟跟网络一样对我们来说是一把双刃剑。针对现在的大学生使用手机非常频繁,甚至手机不离手机的情况,做了一个调查,以便分析这种现象的成因并改善。 二、调查时间、地点、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时间:2012年7月----8月。 (二)地点:大学。 (三)对象:在校的大学生。 (四)方法:首先自主设计问卷,然后将其上传至“问卷星”专业的问卷调查网站,并将链接广泛发“问卷星”专业的问卷调查网站送给各位同学,收集数据,并进行深入分析。内容大概为同学们对手机使用的时间,原因,以及使用的心理进行了解。 三、调查内容及分析。 (一)你的性别?

手机依赖症 论文

依赖手机是种病,得治! 你是否总是把手机放在身上,如果没带就会感到心烦意乱,无法做其他事情? 你是否经常下意识地找手机,不时拿出手机看看? 当手机经常连不上线、收不到讯号时,你会不会产生焦虑和无力感,而且脾气也变得暴躁起来? 如果你的回答是肯定的,那么你很可能已经患有“手机依赖症”。 那么,什么是“手机依赖症”呢? 手机依赖症是一种新型心理疾病,尤其青睐青年白领女性、业务担子重的中年男人和学生三类人。随着手机在中国普及率的快速提高,越来越多的手机持有者发现自己已经无法离开这个“爱物儿”,哪怕只是半天不见,也会魂不守舍,坐卧不宁。高科技在给人们带来沟通便捷的同时,也将这种“新鲜病”——手机依赖症“捆绑销售”给了现代人。 谁都无法否认,手机的“进化”速度,超过了史上任何一种生物。当它从最开始出现时的通信工具变成了集通信、娱乐、交际等为一体的“个人终端”,在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莫大便利的同时,也隐隐暴露出令人不安的一面。“手机依赖症”已经成为社会“流行病”。 拿今年春节期间来说,许多亲戚朋友在串门时,第一句通常是传统拜年的话,而第二句则往往是问:“你们家无线网密码是多少”。而且,无论是在家吃团年饭,还是在餐馆包席团年,菜一上桌,人们先动的不是筷子,而是手机,迅速拍下餐桌上的菜式,随即发到微信朋友圈里。席间也有人不时拿着手机向旁人展示别人从远方发来的照片。春节本应是一家人欢聚一堂,共叙亲情的节日,但时下,这手机仿佛比亲人还要亲,人们对智能手机的依赖已可见一斑。 这种症状更多地表现在青年学生身上,整个生活简直都被手机绑架了。使用手机网聊玩游戏就像是药物成瘾,一旦产生了心理上的依赖,就会沉浸在自己用拇指建造的封闭世界里,从而漠视了周围的亲情,以这样的状态回家,怎会不伤父母的心呢?过年对你是七天假期,对父母而言却是一年的等待。哪个父母不希望儿孙环绕膝前,唠唠家常、说说工作、谈谈亲情,以享受天伦之乐。为了这一刻老人等了一年,而最终的结果却和他们的期望大相径庭,自然会让老人极度失望了。 人们面对面的交流越来越少,而发短信、微信却接连不断;有限的空闲时间都被刷屏填满,我们在逐步失去自主思想的空间。前段时间,网络上的一句调侃语“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刷屏’”,道出了许多人的无奈。 那么,过度依赖手机有什么危害呢? 因为智能手机的功能异常丰富,所以原本应该是睡觉的时间,而很多人可能玩兴正浓,还在不停地刷微博、聊天,打乱了正常的生活规律,导致第二天精神萎靡,如果人体生物钟长期被打乱,则会影响新陈代谢、情绪、免疫力,

总结报告-2019关于手机依赖调查报告总结 精品

2019关于手机依赖调查报告总结 一)导言: 调查目的:分析在校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性程度及引导大学生对手机的使用有个 正确态度。 调查意义: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手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交往中必不可 少的通讯工具。手机功能的不断完善使得年轻一代对手机的依赖程度逐年攀升,为什 么大学校园中会掀起‘‘手机热”。大学生作为知识水平和能力素养都比较高的群体,为什么依然会出现“手机依赖症”这一社会逐渐热趋化的病症呢?同时,手机对他们的 生活又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呢?通过调查研究,意在指出大学生在手机使用上存在的问题,了解手机依赖症的发生现状及其不良影响,为今后开展相应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更好的了解手机在大学校园中引发的各种问题的原因,达到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 手机,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树立积极进取的精神面貌的目的。 调查对象:华南农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等在校 大学生 调查内容:是什么导致大学生会出现手机依赖性;手机依赖性的影响;如何减少对 手机的依赖性。 调查人员:xxx (二)问卷调查方法 1.文献回顾 手机改变着你我的生活,在潜移默化中我们是否能意识到手机的问题?因此我们小 组给大家介绍不同时期关于手机各个方面的相关文献资料和相关报告。 1937年4月3日,自世界第一部手机诞生以来,于1987年手机在中国大陆出现,由原先的“大哥大”到现在性能多样,样式各异,手机不再是身份和社会地位象征的 稀有物,而成为普通百姓的平常物。随着手机的普及,关于手机的研究也逐渐兴起。 为了能吸引消费者,国内外研究者更多关注于手机的设计、使用和消费者购买手 机指导等方面。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人们更多的将关注集中在手机这个物体本 身表层上,忽略了手机的使用者、使用手机的影响等方面。 90年代中后期至世纪之交,随着手机的普及,手机的使用率逐渐提高,人们开始 关注手机使用对使用者生理的影响。同时期相关的研究详细的分析了手机硬件对人体 的伤害,如辐射、燃烧、爆炸等。但是,这些研究忽略了长时间使用手机所引起的非

关于大学生手机依赖症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手机依赖症的调查报告 小组名称:专业野史啤 组长:冯绍均 组员:黎业锋阮杰麟柯文静阮顺敏曾静杨泳筠麦智睿杨志洪陈耀东 前言:最近看到新闻,某女子因走路看手机,没有注意到水井,腿被卡在下水井。这样类似的事件在生活中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因走路看手机险些酿成车祸,因沉迷手机视频而错过开会时间等事件屡见不鲜。这都是“手机依赖症”的表现之一,也是造成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这个原因似乎简单的令人觉得有些许可,却己是社会的一大现象。由此,网上出现这样的言论: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就是“我在你身边,你却在玩手机”。很多人觉得这个现象很正常,毕竟如今手机己经成为了很多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地铁上,公车上,走廊上,甚至是大马路上,都能看到看着手机的低头一族。或是与朋友聊天,或是看视频,或是玩游戏等。大家出门什么都可以不带,唯独手机不能落下。人们会因为没带手机出门而懊恼抱怨,诉说没有它的各种不便,也似乎没有手机就寂寞就被拉开了。 因此,我们小组决定以“手机依赖症”为主题设计一份调查问卷,此问卷调查人群为18一22岁的在校大学生,旨在求得当今在校大学生中有“手机依赖症”的人数比例以及当今大学生对“手机依赖症”的看法。通过对百余名大学生的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发现,当今大学生对手机依赖性较强,且他们主要用手机与亲友进行交流或者查阅新闻。 主体:随着社会和经济发展,手机等电子产品越来越普及,越来越多人们都拥有了手机,有些人甚至不仅仅一台手机。人们利用手机,可以更加方便地进行商业活动、私人社交、博览群书等等,同时,手机游戏也是人们闲暇时放松的方式。可以说,手机在人们的手中有着及其重要的地位。因此,便有了一种奇怪的现象一一低头族,指的是长时间低头使用自己的手机而更容易忽略现实世界的人们。而且,这类群体更多地出

关于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调研报告

关于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调研报告化学与环境学院13化本一班

关于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调研报告 班级:13化本1 指导老师: 【摘要】 在科技和通信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手机早也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普及,成为我们的生活必须品。但随着手机功能的进一步完善、快速的社会节奏、忙碌的日常生活、复杂的人际交往使得人们,尤其是白领、学生等群体越来越依赖手机。今日之手机不仅仅是通信工具这么简单,它正将使用者变成“屏幕奴隶”、“低头族”。人们玩着手机入睡,早上起来的第一件事也是打开手机或是一群人坐在一起却各玩各自的手机的情况越来越多。我们对手机的极大地依赖导致我们开始丧失与人沟通的能力。对于大学生而言,“手机依赖症”的危害更是不言而喻。无论是学习的上课时间,还是课外运动时间,在大学校园里“低头族”随处可见。“手机依赖症”给我们大家带来的生理和心理上的问题刻不容缓!前人的研究结果给与我们很多的启迪。但是尚有不足,为此,我们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最新当代大学生或者同龄人为调查研究对象,做出如下报告,旨在深入了解大学生手机依赖状况,真实地反映机依赖性对当代大学生的危害,从而引起广大学生的关注,从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关键词】 手机依赖症;大学生;低头族 【引言】 大学生活自由自在、随心所欲,就像江湖里的种种传说,大把大

把的空余时间,无数的比赛活动,浪漫的恋爱,日上三竿的懒觉,大家似乎只看到大学课外生活的“逍遥多彩”,却忽视了最重要的是学习。然而,原本应该是学习的上课时间,玩手机,却成为了学生认真听课的一大杀手。“手机依赖症”使得大学生忽略了学业的重要性。在课外,原本应当是朋友间相互交谈,相互关心的场景,如今却是被越来越多的沉默不语低头玩手机的现象所代替。大学生的“手机依赖症”越来越严重,也越来越多的人“患病”。因此,本调研小组试图通过问卷调查、数据分析、资料查询,来探究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程度和原因。 【调查目的】 一、大学生依赖手机的程度与原因; 二、针对大学生“手机依赖症”的现象提出防预对策。 【调查时间】 2015年8月1日—8月31日 【成员任务分配】 由26名调查人员组成,分为四组,分别进行:制作问卷及数据分析、问卷线上工作、背景资料的查找与整理以及总结并制成报告【调查计划】

2019关于手机依赖症调查报告-最新范文

2019关于手机依赖症调查报告 一、导言 调查目的:分析在校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程度 调查意义:在生活中我们发现,手机的使用在大学生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为进一步了解该现象,分析其对大学生生活的影响,我们进行了这次调查,希望能够通过本次调查给予大学生适当的引导。 调查对象:在校大学生 存在问题:由于时间和个人精力的限制,问卷发放范围过窄,数量过少,调查对象主要集中于大三在校学生,其他年级学生只占少数,且参与人数有限,收集到的有效问卷30份,得到的结果说服力不强,只适用于类似的小群体。 二、方法 1、文献回顾 随着手机的广泛应用,针对大学生群体的手机使用情况的调查也越来越多。很多调查结果显示,科技进步使手机功能越来越强大,也使人们对手机的依赖性越来越高,且对手机的过度依赖,对人们的身体和心理也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大学生群体也不例外。 2、基本概念 手机依赖是指由于某种原因过度地滥用手机而导致手机使用者出现生理或心理上的不适应的一种现象。有研究者认为界定手机成瘾的标准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手机的滥用,不该用的时候也频繁使用;二是手机过多地影响生活、工作和学习;三是停机或手机不在身边

时,身体会出现一系列的不适反应,包括生理和心理反应。也有专家强调“手机成瘾者”严重时会出现手脚发麻、心悸、头晕、冒汗、肠胃功能失调等症状。 手机幻听大致表现为担心手机会响,每半小时看一次手机;手机无来电,却能“听”到手机铃声;无论手机放在哪里,都觉得手机在响铃或振动;手机来电时异常紧张,甚至心跳加速。 3、研究假设我校大学生一定程度上患有手机依赖症。 基本依据:一是作为一名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身边的同学们手机使用频率非常高;二是大量的调查结果已经显示大学生群体患有手机依赖症。 4、研究方法 首先自主设计问卷,然后将其上传至“问卷星”专业的问卷调查网站,并将链接广泛发送给各位同学,收集数据,并进行深入分析。 5、样本及抽样 以我校全体拥有手机的大学生为研究总体,然后进行随机发放问卷,最后获得30份有效问卷。 三、结果 现象分析:根据数据显示,几乎每个同学都有在课堂上玩手机的经历。课堂是同学们学习的场所,然而仍有80%的同学因为感到课程无聊而选择玩手机,20%的同学迷恋手机游戏或小说,13.33%的同学沉迷于网络聊天,只有36.67%的同学偶尔将其做学习之用。 有50%的同学在忘记带手机时,63.33%的同学在手机无信号或信号较差时都会产生焦虑感,同时有高达80%的同学表示出现过“铃声

大学生手机依赖情况调查报告

大学生手机依赖情况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手机依赖性的调查报告 (一)导言: 调查目的:分析在校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性程度及引导大学生对手机的使用有个正确态度。 调查意义: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手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交往中必不可少的通讯工具。手机功能的不断完善使得年轻一代对手机的依赖程度逐年攀升,为什么大学校园中会掀起‘‘手机热”。大学生作为知识水平和能力素养都比较高的群体,为什么依然会出现“手机依赖症”这一社会逐渐热趋化的病症呢?同时,手机对他们的生活又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呢?通过调查研究,意在指出大学生在手机使用上存在的问题,了解手机依赖症的发生现状及其不良影响,为今后开展相应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更好的了解手机在大学校园中引发的各种问题的原因,达到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手机,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树立积极进取的精神面貌的目的。 调查对象:华南农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等在校大学生

调查内容:是什么导致大学生会出现手机依赖性;手机依赖性的影响;如何减少对手机的依赖性。调查人员:XXX (二)问卷调查方法 1.文献回顾 手机改变着你我的生活,在潜移默化中我们是否能意识到手机的问题?因此我们小组给大家介绍不同时期关于手机各个方面的相关文献资料和相关报告。 1937年4月3日,自世界第一部手机诞生以来,于1987年手机在 __出现,由原先的“大哥大”到现在性能多样,样式各异,手机不再是身份和社会地位象征的稀有物,而成为普通百姓的平常物。随着手机的普及,关于手机的研究也逐渐兴起。 为了能吸引消费者,国内外研究者更多关注于手机的设计、使用和消费者购买手机指导等方面。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人们更多的将关注集中在手机这个物体本身表层上,忽略了手机的使用者、使用手机的影响等方面。

《手机依赖症》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近日,一项调查显示,46%的人认为出门不带手机比出门下雨没带伞的情况更槽糕,而手机未带或被偷就感到紧张的人则高达90%。这些数据表明,手机在日常生活中正扮演着愈发不可或缺的角色。 与此同时,有关“手机使用依赖症”的说法甚器尘上,认为频繁使用手机是一种新的心理疾病,并与孤僻、自卑等性格画像联系起来。这些把手机使用与心理健康相对立的观点,反映着现代医学对身体话语权的争夺,而现象背后的时代变化,却往往被搁置一边。 其实,“手机依赖”不一定是人们“离不开”手机,比如有的人出于工作需要需实时关注讯息;有的人因消费支付不得不“机不离手”;有时候,手机还承担着某种象征性功能——如果在社交场合中,你不太想和别人说话,那装作玩手机不失为一个避免尴尬的借口。 (摘编自《别把“手机依赖症”太当回事儿》《广州日报》2018年9月26日) 材料二: 图一:消费者对各类手机应用的使用频率 图二:智能手机使用轻度使用者与重度使用者占比

图三:智能手机重度使用者年龄段分布 (资料来源于“德勤咨询”)材料三: 近年来,呼吁警惕“手机依赖”的声音似乎越来越大。这种呼吁的初衷不难理解,但“手机依赖”真的有那么可怕,值得如此忧心忡忡吗?到底何为“手机依赖”,从来就缺乏一种准确的定义。在今天这样一个移动互联网时代,智能手机对日常生活的介入越来越深,与人的紧密性越来越强。 当然,当“手机依赖”被作为一种问题看待时,它往往被默认为是一种需要干预的“心理疾病”,比如使用手机在一些人那里成了下意识的行为,空闲时间被完全用手机来打发。这种倾向确实不值得提倡,也就是我们通常讲的要防“沉迷”。它对应的可能是时间的浪费,甚至是生活方式、人际交往的“异化”。

大学生手机依赖症的干预研究

大学生手机依赖症的干预研究 发表时间:2017-12-08T14:55:37.497Z 来源:《心理医生》2017年30期作者:李洋1,2 王福顺2 [导读] 大学生作为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未来,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问题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 (1南京森林警察学院心里健康中心江苏南京 210023) (2南京中医药大学心理学院江苏南京 210023) 【摘要】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即将踏入社会,各种嘈杂的信息纷至沓来,尤其是互联网的广泛普及,人们可以在网络中快速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在无形中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尤其是近些年来智能手机终端的广泛普及,人们可以更加自由的沟通和交流,实现信息的大范围传播,展现自我,自我娱乐。但同时,由于智能手机的快速普及,当今社会出现了一种很奇怪的群体——低头族,主要是指这部分群体对于手机依赖性较高,手机甚至比吃饭、休息和工作更重要。这部分群体主要是青少年,由于长期的手机依赖,导致心理上出现不同程度上的疾病,严重影响到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长。本文就大学生手机依赖症进行分析,客观阐述如何能够对其进行有效干预,养成良好的道德素养。 【关键词】大学生;手机;依赖症;干预 【中图分类号】R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30-0286-02 大学生作为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未来,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问题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在移动互联网大范围普及背景下,互联网已经全面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在不同程度上推动着社会进步和发展。但同时,由于大学生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价值观和个性素养正处于形成阶段,对于网络上充斥的信息好奇心较重,手机的依赖性较强,长期沉迷于网络,严重影响到大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对于手机的依赖性变得越来越大。如何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对于大学生未来学习和发展影响较为深远。现综述如下。 1.大学生手机依赖症的产生原因 手机依赖症的产生原因较为多样,主要可以从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1.1 客观原因 在科学技术创新和发展下,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手机逐渐成为一种新的身份辨识进入到人们的视野中,不仅仅是青年人,连很多老年人和小学生都配备了手机。手机带给人们的便利是不置可否的,有助于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实现信息的高效和便捷沟通,摆脱时间和空间的束缚自由联系。在科学技术创新和发展下,手机的大范围普及,手机也不断被赋予了通讯传播、阅读视听、网络浏览、商务信息传送等新的功能,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显得越来越重要。人们将手机称为继报纸、杂志等纸质媒介、广播、电视、网络之后的“第五媒介”,人类快速进入“第五媒介时代”,也叫手机媒介、移动网络媒介时代或“拇指时代”[1]。 大学生的手机依赖症同我国的高校教育存在密切关联,高校教育更多的局限于学生的智慧教育,忽视学生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教育,学生除了学习其他兴趣爱好缺失,在繁重的学习压力下只能通过手机上的QQ、Wechat和微博与好友交流,打发枯燥的生活。 家庭方面的因素,多数家长让学生将升学考试作为主要目标,为了能够将全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不让学生看电视、打篮球、学音乐和学画画等业余兴趣,致使原本充满活力的学生变得异常沉闷,只有在手机上同他人交流和看电视才能感到身心上的放松。进入大学后,由于缺少业余爱好,所以一时间难以有效适应新环境,只能通过收集来娱乐消遣。此外,大学的学生管理主要是依靠学生自主性,缺少班主任强制性管理,很多自律性较差的学生全身心投入到手机中,对手机产生依赖性。 1.2 主观原因 在大学期间,大学生由于长期处于紧张学习状态,一进入大学身心放松,多年的努力获得了回报,思想上也开始放松自我管理,开始弥补以往没有玩的游戏、没有做的事情,以此来满足自身的心理需求。究其根本,同学生自身的思想和性格存在密切关联,内向的人在学校难以更好的适应新环境,人际交往障碍较大,所以只能通过网络上寻找朋友,感受心灵上的慰藉。 2.大学生手机依赖症的干预方法 2.1 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丰富校园多彩生活 对于大学生依赖症的干预,主要是从精神角度着手,满足大学生的精神上的需求,降低对手机的依赖程度。高校应该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方面的教育,帮助广大大学生了解到进入校园并非是休息和娱乐的,而是学习本领为后续社会发展奠定基础的[2]。只有提升大学生的学习意识和忧患意识,才能重新重视学习的重要性,摆脱对手机的依赖性。在学习的同时,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引导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同时,培养业余爱好,养成良好的学习兴趣,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2.2 加强家长和学生的联系 绝大多数的大学生是在外地读书,从小受到父母和亲戚朋友的宠爱,一旦离开家心理上会感到难以适应。故此,学校应该从家庭角度着手,加强家长和学校的沟通,建立完善的联系制度,促使家长可以通过网络和学生定期交流,在对学生教育的同时,还可以缓解学生在外求学的压力,更加积极主动的学习,降低对手机的依赖。 2.3 道德教育,加强自主能力培养 广大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身职责,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同高校辅导员密切沟通和联系,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发展情况[3]。很多大学生即便在生理上发展成熟,但是心理却并不成熟,所以通过道德教育,有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养成良好的自律能力和自控能力,避免学生将大量时间和精力放在手机上,从而忽视了学习[4]。 3.结论 综上所述,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未来发展的希望,为了能够引导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通过道德教育,提升学生的自主能力,降低对手机的依赖性,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中受到熏陶,为后续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劲松,胡荣康,徐银钰. 户外拓展运动对大学生手机依赖症干预研究[J]. 科技视界,2016,31(09):321+324. [2]文浩. 大学生手机依赖症成因危害分析及干预对策研究[J]. 经营管理者,2016,23(23):404. [3]陆润泽,孔青,薛晓嘉,郑路路,张慧,尹贻蒙,张钦凤. 泰安市大学生手机依赖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J]. 泰山医学院学报,20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