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立意、构思与概念辨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作文:立意、构思与概念辨析

高考作文:立意、构思与概念辨析

以2015年高考题为例说明辨析概念的重要性(海城)

例子1: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人的心中总有一些坚硬的东西,也有一些柔软的东西。如何对待它们,将关系到能否造就和谐的自我。

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理解简洁的文字背后所蕴含的的深邃事理与本质要义,但是抓住关键概念(关键词)、理解它们的基本含义是升华的基础。这些概念有坚硬柔软和谐自我等。坚硬的涵义,可以代表坚持、坚守、坚定、坚强、坚固、执著、结实等等;柔软与坚硬相对,有软和、不坚硬、柔和、软弱、细软、不刚强、处事随和、凡事不多计较等等含义。(知识链接1)

如何看待和理解坚硬与柔软的关系?有些时候需要坚硬,有的时候则应该柔软,这在考验着每一个人的智慧回合定力;而许多情况下,是对立统一的,二者兼而有之,坚硬至极则易折,柔软至极则易屈,两者并济方可无坚不摧,完美无瑕,坚硬与柔弱是大千世界与人类社会最为和谐的统一体。两概念作文题,必须讨论关系,这是定式。(知识链接3)从材料的组合方式上看,字面逻辑上互相矛盾的文字,在一定范畴下都存在充分的合理性:内心柔软的东西在主观精神层面讲,体现了敏感、诗意、怜悯、同情、脆弱、善良等心态;内心坚硬的东西在主观精神层面讲,体现了执着、责任、抗争、自信,甚至也可以指人性的弱点,如自私、冷漠等意义。这样的相对散点分布给考生的思维以较多的落脚点。当考生在某一点上站稳,却仍需要将眼光涉及另一点,将两点结合,逼迫考生深入思考:如何对待,才能造就和谐人生。如何根据自己的人生境遇去平衡柔软与坚硬,造就和谐自我。挖掘矛盾背后的逻辑合理性,体现对学生思辨能力的考查。至此,什么是和谐人生呢?健康、快乐、幸福、自适等就是一种和谐人生。故而,无论是柔软,还是坚硬以适度为好,适度才能造就一种幸福、自适的人生。

只有在这样理解的基础上,才能写出大气的观点、态度、见地与思想,写出富有创新意义和价值好文章,给人以感悟、深思与启迪。()

例子2:2015年四川高考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在一次班会课上,同学们围绕学会做人:我看老实和聪明展开了讨论。

甲:老实是实诚、忠厚,聪明是机智、敏锐。

乙:老实和聪明能为一个人兼而有之。

丙:老实是另一种聪明,聪明未必是真聪明。

请根据上述材料,现实生活,结合自己的思考,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得抄袭,不得套作;用规范汉字书写。

分析:四川题是一则关系型的材料作文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当今社会的价值观、人生观的认识,认识到做人的标准,如何做人。这类关系型的作文对于材料关键概念的理解和把握是关键,只要围绕老实和聪明来写都属于基本符合题意,但要写好很难。怎么办?首先要清晰准确理解老实和聪明的深刻内涵。老实不应该是懦弱、愚笨的体现,应该是奉献、诚信、吃亏、勤奋、负责、有担当、讲原则、淡泊名利、坚守做人底线等等精神和品质;聪明,那些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急功近利、损人利己的做法,为一己之私而损害集体、国家利益的做法等都不能称之为聪明,反之是聪明,是社会的正能量。(知识链接5)

在此基础上,才能谈到两者的关系问题,现实,写出思辨性,落脚点是做人。

例子3:福建2015年高考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70分)

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也成了路。

有时,走错路也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如果没有走错了路,就不会发现新的路。

世上没有走不通的路,只有不敢走的人。

上面三则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和联想?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3)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分析:材料的关键概念非常明显:路。路有很多引申义、比喻义,可以是人生之路、文化之路、生命之路、情感之路、文明之路、使命之路等等。(知识链接72)三则材料的路,分别是探索之路、创新之路、勇气之路。第一则材料,应抓住路之有无与走的人之多寡的关系立意;第二则材料,应抓住走错路与发现新路的关系立意;第三则材料,应该抓住走不通与不敢走这两个概念,讨论路与人的关系。总之,共同点是:路是靠人走出来的。即三则材料的共同本质特点。(知识链接1)

把路错误理解为道,记叙生活中的某一次经历;将错路理解为挫折、失败、困难等都是偏离题意的。路的内涵和外延都很丰富,但是材料作文是命域作文,都受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的限制,理解定义概念都必须在规定的范围之内。(知识链接74)

例子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看天光云影,能测阴晴雨雪,但难逾目力所及;打开电视,可知全球天气,缺少了静观云卷云舒的乐趣。

漫步林间,常看草长莺飞、枝叶枯荣,但未必能细说花鸟之名、树木之性;轻点鼠标,可知生物的纲目属种、迁徙演化,却无法嗅到花果清香、丛林气息。

从不同的途径去感知自然,自然似乎很近,又似乎很远。

要求:1,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

2,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

3,不少于800字

4,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分析:材料的关键概念是感知自然:感知的对象是自然;感知的途径有直接感知、间接感知;感知的结果是既近又远。

感知的含意:愿意是感觉和知觉的合称,是一种感性认识活动。可广义理解,包括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也包括直接感知和间接了解等。

自然的含意:除了材料讲到的天光云影等天象、花草树木等植物、飞禽等动物外,还包括自然界的一切无机物和有机物。

途径的含意:有直接和间接。直接感知,既包括材料中所提及的视觉、嗅觉,也应包括听觉、味觉、触觉等感觉。间接感知主要是通过媒体感知,不仅包括电视、电脑网络,还包括其他电子媒介、纸质媒介、实验工具等。(知识链接4)

直接感知自然,感受自然美,体验到自然带给人们的乐趣,这是近;但是亲身感知,无法看到自然的全貌,无法掌握自然的系统、属性即变化的规律,还不能即刻达到理性认识,这是远。

间接感知自然,难以直接感受到自然的气息,难以直接体验到自然的乐趣恶,这是远;但通过间接感知,可以超越人们自身的局限,掌握关于自然的系统、属性即变化规律的理性知识,这是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