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粮食安全问题研究——以安徽省为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粮食安全问题研究——以安徽省为例

摘要

安徽省在全国粮食生产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对于稳定我国粮食生产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以安徽粮食安全发展状况为背景,通过建立适当的经济模型和数学模型,解决安徽粮食安全相关问题。

首先,利用主成分方法建立粮食安全综合指标。然后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众多影响粮食安全因素进行排序,得出以下结论: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人口数量、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农业劳动人口、乡城收入比、单位面积粮食产量、受灾面积、城市化率、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

其次,通过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各因素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并且进行了协整分析、脉冲响应分析。结果表明: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单位面积粮食产量、乡城收入比、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城市化率对粮食安全起到正向作用,受灾面积、农业劳动人口、人口数量对粮食安全起到反向作用。

接着,结合粮食安全指数及其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建立起的协整方程,从机制设计理论的角度出发,为解决我国粮食安全问题提出关键影响环节,并就关键影响环节展开分析,提出合理的解决粮食安全的机制解决办法。

最后,文章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神经网络预测方法对安徽省2008-2011年的粮食安全状况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显示:2008年和2011年安徽省粮食安全程度较高;2009年和2010年粮食安全程度较低,尤其是2010年不容乐观,文章据此对安徽省粮食安全的发展状况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粮食安全;主成分;VAR模型;脉冲响应;机制设计;神经网络

一、基本现状与问题的提出

民以食为天,国以粮为本。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物资,粮食安全与社会的和谐、政治的稳定、经济的持续发展息息相关。保障粮食安全,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我国粮食安全形势总体是好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食物供给日益丰富,供需基本平衡。但我国人口众多,对粮食的需求量大,粮食安全的基础比较脆弱。从今后发展趋势看,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以及人口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粮食消费需求将呈刚性增长,而耕地减少、水资源短缺、气候变化等对粮食生产的约束日益突出。我国粮食的供需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保障粮食安全面临严峻挑战。

安徽省在全国粮食生产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对于稳定我国粮食生产起着重要作用。一是因为安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省和产量大省,是全国13 个粮食主产省和全国6个粮食调出省份之一,年均调出粮食500 万吨。二是因为安徽是全国农村改革的先行省份,1978年凤阳小岗村率先实行大包干,2001年全国农业税费改革在安徽省全省试点,2005年在全国率先取消了农业税。三是安徽的农业发展状况在全过具有代表性。因此,如何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和符合安徽省省情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对于维持社会稳定与国家自立具有重要意义。安徽省基本概括如下:

1.自然概括

全省耕地面积408万公顷,土地肥沃,适宜各种农作物生长。长江和淮河自西向东横贯全境,其中:淮河流域6.7万平方公里,长江流域6.6万平方公里,新安江流域0.65

万平方公里。

2.粮食生产概括

安徽农业的大发展源于30年前发生在江淮大地上的一场变革。1978年夏天,安徽大旱。夏收后,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签下了分田到户的契约,拉开了大包干的序幕。第二年,粮食产量便达到了66吨,相当于1966年~1970年的总和。大包干的成功为安徽的粮食生产开辟出一片新天地。农村改革30年来,安徽粮食生产的总趋势是上升的(见图1),粮食产量由1482.6万吨增长到3023.3万吨,增幅达103.92%,年平均递增2.40%。安徽实现了由农业省向农业大省、产粮大省的转变,粮食年产量常年居全国第6位。随着粮食生产水平的提升,安徽对全国粮食安全的贡献越来越大,不仅解决了本省人民的吃饭问题,而且每年调出粮食约500万吨。安徽省的粮食生产还是全国粮食增产的助推器,2006年安徽粮食增产255.4万吨,占到了全国总增量的40%。2008年,安徽省夏粮总产1170万吨,创历史最好水平,增量占全国的20%。

但是,在取得这些成就的同时,安徽省的粮食安全也存在一些潜在的威胁。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安徽经济快速发展、人口增长、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耕地资源日益受到工业和城市土地利用的经济竞争,部分耕地非农利用的趋势不可逆转;同时,由于水土流失、工业废物排放、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不合理的灌溉方式及自然灾害等导致耕地质量下降,制约着安徽省的粮食生产与粮食安全。

图1 安徽省1978-2008年粮食年产量

二、理论背景和文献综述

1.粮食安全的定义

在中国,粮食安全是指主要粮食品种的产和销、供与求动态的平衡,及应对突发事件的实力和能力。粮食安全的最终目标是,确保所有的人在任何时候既买得到又买得起他们所需的基本食品。”这个概念包括三个具体目标:⑴确保生产足够数量的粮食;⑵最大限度地稳定粮食供应;⑶确保所有需要粮食的人都能获得粮食。

对于粮食安全,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粮食安全包括宏观安全和微观安全。宏观安全就是从总体、总量上看粮食供求是均衡的微观安全是从局部、个体上看粮食供求是均衡的,任何人都能买得到并且能够买得起为维持生存和健康所必需的足够食品。只有同时实现了宏观安全和微观安全才算实现了粮食安全。

第二,粮食安全包括短期安全和长期安全。即保证不仅在短期内任何人都能买得到又能买得起为维持生存和健康所必需的足够食品,更重要的是在长期内,在任何时候,

任何人都能买得到又能买得起为维持生存和健康所必需的足够粮食。粮食安全的目标应该是实现长期粮食安全。

第三,粮食安全包括量的安全和质的安全。也就是说,粮食安全的目标不仅仅是维持生存还要保证健康不仅仅是从数量上有足够的粮食,还要确保粮食食用卫生、安全。

本文主要是从粮食的长期安全以及粮食量的安全角度出发,研究安徽省的宏观粮食安全问题。

2.国外研究综述

最早对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进行研究的是美国的布朗,1994年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莱斯特·布朗(Lester Brown)在《华盛顿邮报》上发表“中国能使世界挨饿吗?——它的崛起正在消费掉全球粮食供给”。他在1995年又进一步认为,到2030年中国由于耕地面积的减少等因素,粮食将减少20%,如果不考虑膳食结构的改善,中国将进口相当于现在世界粮食贸易总额的粮食,达2.0~3.69亿吨。在这以后,世界上许多组织或个人都对此进行了有针对性的研究评价。美国农业部费里德克·科鲁克认为,布朗博士在长期预测中没有把市场经济的自我矫正机制因素考虑进去,中国政府、生产者和消费者不会对经济环境的变化无动于衷。日本农林水产省白石和良认为,布朗的预测依据不十分明确,过分强调特定条件,因而产生了不符合实际的结论。世界银行专门进行了关于中国长期粮食安全的课题研究,认为中国在2020年粮食进口量约为6000万吨,主要粮食出口国完全可以在不大幅度提价的情况下供应这些粮食。关于世界粮食安全形势的分析研究,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国际谷物理事会(IGC)曾对1997-1998年世界粮食形势作了测算,认为供给形势有所改善,安全系数有所提高。1999 年在英国举办了关于未来世界粮食形势的研讨会,会后出版了一个名为《养活 80 多亿人,对科学的挑战》论文集,其中大量篇目充斥着悲观的论调,只有极少数作者持相反态度。

3.国内研究综述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布朗博士对中国未来粮食供给表示深深的忧虑以来,我国很多学者都对中国粮食安全状况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评估。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⑴关于粮食安全测度基准与方法的研究

朱泽(1998)通过比较中国与世界重要粮食生产与消费国在粮食总产量波动系数、粮食自给率、粮食库存水平、人均粮食占有量与低收入人口粮食供应水平等指标方面的差异性,以及粮食安全系数的计算与比较,得出了中国粮食安全整体水平仅次于加拿大、法国、美国与澳大利亚等四国,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结论。徐奉贤(1999)在四指标中加上了贫困者的粮食保障水平,通过五项指标的简单平均计算了粮食安全系数。马九杰等(2001)则认为粮食安全综合指数是食物和膳食能量供求平衡指数、粮食生产波动指数、粮食储备一需求比率、粮食国际贸易依存度系数、粮食及食物市场稳定性等各指标得分值的加权平均值。刘晓梅(2004)构建了一个四指标加权平均安全系数,认为我国的粮食安全系数是0.70,从世界范围来看是比较高的。吕耀等在《中国食物保障可持续性及其评价》一文中,突破了许多人仅仅或主要从粮食产量与人口这两个因素来考虑粮食供应保障的情况,而着力于从农业生产及其资源生产效率、经济效益、资源利用率以及资源与环境质量等方面来构建中国食物保障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并依据中国自然资源区划的九大农业区内个县市的有关资料进行了具体评价,并得出了中国区际食物保障可持续水平有较大差异、样本间的食物保障可持续指数差异很大与各区域影响食物保障可持续性的主要限制因子不同等重要结论。

⑵对中国粮食供求的研究

在粮食生产与供给方面,1995年莱斯特·布朗指出,由于耕地将被工业和城市用地挤占,中国谷物产量将会从1990年的3.41亿吨下降到2020年的2.72亿吨,而人口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