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浮型光催化_膜分离反应器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其它光催化 膜分离反应器
A zrague 等[ 12] 设计一种光催化 渗析膜分离反 应器 ( M PR) , 所用膜由 2 种类型的模块组成, 分 别是由聚丙烯腈或聚砜制成的中空纤维和由赛璐玢 制成的平板框。MP R 不但可以过滤粒子, 还可以 不用跨 膜压 力就将 2, 4 二羟 基苯 甲酸 从污 水中 分离。
( 1) 大部分有机高分子聚合膜在光催化反应过 程中稳定性不高, 还不能满足长期 应用的工艺要 求, 因此一方面要通过优化工艺操作条件来降低对 反应对膜稳定性的不利影响, 另一方面, 更要研发 新的膜材料配方和制膜工艺来合成稳定性更好的高 分子有机聚合膜。
( 2) 在目前光催化 膜分离反应器设计中, 研 究者们对分离膜进行了优选, 确定了分离膜的类型 和孔径。但综合来看, 光催化 膜分离反应体系分 离膜的选择与光催化剂种类、光催化剂浓度、废水 处理目标, 以及分离工艺与光催化剂的结合形式等 条件有关。要实现对耦合分离膜类型和孔径的最佳
图 2 光催化 微滤膜分离反应器示意图 ( 1) F ig 2 photo cata lyt ic micro filt er membr ane separance r eact or ( 1)
图 3 光催化 微滤膜分离反应器示意图 ( 2) F ig 3 photo cata lyt ic micro filt er membr ane separance r eact or ( 2)
崔鹏等[ 10] 设 计 的光 催 化 微 滤膜 分 离反 应 器 ( 如图 2) , 由紫外灯、石英冷阱和陶瓷微滤膜组成, 冷阱与紫外灯置于膜管内, 膜的光反射作用使 T iO2 光催化剂更易吸收紫外光。甲基橙光催化反应结果 表明, 反应一个周期后甲基橙脱色率达到 10% , 高 于圆柱式 反 应器, 体 系 中 T iO2 微粉 的 截留 率 达 99 9% , 催化剂回收率高, 且渗透通量基本稳定。
张爱勇等[ 4] 分别采用悬浮型光催化反应器和悬 浮型光催化 纳滤膜分离反应器进行光催化降解 H 酸溶液试验。纳滤装置采用了聚酰胺复合纳滤膜, 该纳滤膜能抵抗长时间连续操作过程中光催化剂悬 浮体系对其所造成的冲蚀损害, 每次使用后纳滤分 离膜通过用水反冲洗的方式清洗, 直至其清水膜通 量恢复至初始值时止。反应 130 min 可使污染底物 彻底转化, 矿化效率达 70% 以上, 较悬浮型光催 化反应器矿化程度高, 且反应时间缩短了 20m in。
选择, 还要在大量试验基础上, 对有关理论问题进 一步明确、细化和完善, 建立起准确规范、可操作 性强的理论模型。
( 3) 目前, 可以通过一定工艺对纳米 T iO 2 进 行改性, 进而获得各种类型的具有更高催化效率的 光催化剂。但见诸报道的光膜耦合试验的都是选择 单一的纳米 T iO2 作为光催化剂, 且绝大部分均为 P25 型。因此, 在未来研究中, 对光催化剂进行筛 选和改性预处理也是悬浮型光催化反应器发展的重 要研究方向之一。
悬浮型光催化 膜分离反应器研究进展
张永涛1 , 闫 军1 , 杜仕国1 , 郭 毅1 , 崔海萍2*
( 1 军械工程学院 三系实验中心, 石家庄 050003, 2 军械工程学院 基础部理化教研室, 石家庄 050003)
摘 要: 悬浮型光催化反应体系因比表面积大 和传质快 等优点 而具有 较高光 催化效 率, 但催化 剂的分 离回
张爱勇等[ 5] 还以阿特拉津 ( atr azine) 模拟废 水为处理对象, 采用 3 种不同种类和性质的纳滤膜 ( T S- 60、UT C- 20、NT R- 7250) 与悬 浮型光 催化反应器进行耦合试验。结果表明, 由于对目标 污染底物及主要光催化降解中间产物出色的选择性 分离截留效果, 以 T S- 60 为分离膜的反应器处理 目标废水的效果最佳。
[ 5] 张爱勇, 肖羽堂, 吕晓龙, 等 耦合分 离膜对 悬浮 型光催 化纳滤膜 反应器耦合 工艺 特性 的影 响研 究[ J] 现 代化
工, 2007, 27( 8) : 38 44 [ 6] 薛向东, 金奇 庭, 王彩 虹 混凝与 超滤 法分离 水相 T iO2
光催化 超滤膜反应器能够较好实现光催化剂 的分离, 回收的光催化剂活性不受影响, 且反应中 不易在膜表面形成沉 积; 但缺点是 孔径较纳滤膜 大, 对降解反应中间产物的有效分离程度弱, 对光 催化活效率无显著提高。
图 1 光催化 超滤膜分 离反应器示意图 F ig1 pho tocatalytic uhraifltr ation separ ance r eacto r
收稿日期: 2009 09 24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50842054) , 军械工程学院基金项
目( YJ JX M 08008, Y JJX M 08023) 作者简介: 张永涛 ( 1978 - ) , 男, 军械工 程学院 在读硕 士。* 通讯
联系人
44
催化 纳滤膜、超滤膜、微滤膜、渗析膜以及膜蒸 馏分离反应器。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光催化 膜分离 反应器的结构、降解效果及作用特点进行了综述。
中图分类号: T Q 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5624 ( 2009) 06 0044 04
1 引言
纳米 T iO 2 光催化氧化技 术因其氧化能 力强、 无二次污染、耗能低、操作简单等优点在有机废水 处理领域倍受关注[ 1] 。结构简单、效率高、可长期 稳定运行的反应器的设计是该技术大规模工业应用 关键步 骤[ 2] 。在 悬 浮 型 光 催 化 反 应 器 中, 纳 米 T iO2 颗粒被直接加入待处理废水中, 分散均匀后, 催化剂表面积与反应器有效体积比很高, 且无传质 限制, 因而光催化降解效率极高[ 3] 。但出水分离效 果差、费用高且不能实现连续操作是悬浮型光催化 反应器最突出的技术缺陷。基于此, 一些研究者将 悬浮型光催化反应器与膜分离技术进行耦合, 设计 了光催化 膜分离一体反应器, 并进行了有机废水 处理试验, 依据分离单元选取膜的种类可划分为光
参考文献
[ 1] 刘冬妮, 陈健波, 郑铭 半 导体光催化氧化 技术的研究 进 展[ J] 江苏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3, 24( 3) : 40 44
[ 2] 蒲生彦, 王有乐, 高康宁, 李 勃 水处 理中光 催化 反应器 的研究进 展[ J] 环境研究与监测, 2007, 20( 9) : 7 10
2 光催化 纳滤膜分离反应器
纳滤膜孔径范围为 0 001~ 0 005 m, 具有膜 上多带电荷等结构特点, 适宜于分离相对分子质量 在 200~ 1000 之间、大小 约为 lnm 的 溶解 组分。 纳滤膜材料主要有醋酸纤维素 ( CA) 、醋酸纤维素 ―三醋酸 纤维素 ( CA - CT A) 、磺 化聚 砜 ( S PS) 等。
4 光催化 微滤膜分离反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器
微滤膜孔 径范围一般在 0 1~ 10 m, 通常由 特种纤维素酯或高分子聚合物及无机物材质制成。
姚平等[ 9] 用光催化 微滤膜分离反应器处理含 腐殖酸的合成污水, 采用间歇式操作, 4 h 时腐殖 酸的 UV254 和 T OC 去除效率分别为 99% 和 89% , 且操作全过程中无明显的膜污染。
光催化 纳滤膜分离反应器的分离单元具有纳 米孔径, 具有分离效果好、节约催化剂提高光催化 效率等优点; 但分离膜易造成污染沉积, 需增加冲 洗、曝气等工艺流程, 增加了工艺成本。
3 光催化 超滤膜分离反应器
超滤膜孔径范围为 0 001~ 0 1 m , 能截留相 对分子质量约 500 以上的高分子溶质。超滤膜材料 一般 包 括 二 醋 酸 纤 维 ( CA ) , 三 醋 酸 纤 维 ( CT A ) , 氰 乙 基 醋 酸 纤 维 ( CN - CA ) , 聚 砜 ( P S) 等。
金洛楠等[ 7] 设计的光 催化 超滤膜分离反应器 ( 如图 1) , 由光催化和分离两个单元组成, 其光催 化反应单元混合液出水被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回流 到光催化反应单元中部, 可起到减轻石英套管表面 污染的作用, 保证紫外光的透过率; 另一部分混合 液被泵压至超滤膜分离单元。纳米 T iO2 浓缩液回 流到光催化反应单元, 出水从透过液出口流出。试 验结果表明, 连续光催化超滤反应器既可实现染料 废水的降解, 颗粒状纳米 T iO2 催化剂能够完全被 超滤膜分离, 而且不易在膜表面沉积, 能够有效地 减少凝胶层的形成和减轻膜的污染。
解立平等[ 11] 设计了一种光催化 超滤膜分离反 应器 ( 如图 3) 。反应器的膜组件系 PV DF 中空纤
45
维膜, 反应器下部为光催化氧化区, 上部为膜分离 区, 出水口与膜组件相连, 被降解的废水在曝气气 流裹挟下形成上升水流, 进入膜分离区, 膜组件将 进入该区的光催化剂截留, 处理水由出水口排出。 膜组件底部曝气装置产生的曝气气流使膜丝抖动, 膜丝表面在气泡剪切力的作用下避免光催化剂、污 染物等的附着, 可有效减轻膜污染。
微滤膜较之纳滤、超滤膜的突出优点是有较高 孔隙率, 通量大、过滤效率高。崔鹏和解立平的一 体式光催化 微滤膜分离反应器既可实现对废水的 有效降解, 又能 够较好 地分离回 收光催化 剂, 同 时, 一体式的设计能够连续操作, 曝气等工艺可减 小膜污染, 具有较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46
6 结语
光催化 膜分离的反应体系不但可以对有机物 成功降解, 还可以彻底分离颗粒态光催化剂, 光催 化剂流失少, 且操作 简单, 易 于实现工 艺的模型 化; 同时, 分离膜还可对反应体系中的部分中间产 物和反应物进行选择性分离截留, 减少光催化剂投 加量, 缩短水力停留时间, 显著提高工艺经济性, 为大规模工业化应用奠定了基础。笔者认为光膜耦 合技术在有机废水处理领域工业应用前景可观, 未 来光催化 膜分离反应器的研究应着重突出以下三 个方面:
M ozia 等[ 13] 采用 光催化和 膜蒸馏联 合处理三 种偶氮染料水溶液, 有机物降解和分离同时同地进 行。处理 5 h 以后, 无论 T iO2 用量多少, 不影响 透过通量, 蒸馏液浊度类似于超纯水, T OC 浓度 不超过 1 2 m g C/ L 。由于膜蒸馏不会出现明显 的膜垢, 因此要优于其它加压膜分离 ( 如微滤、超 滤、纳滤等) 过程。
收工艺复杂, 提高了工业成本。利用膜分离技术 与悬浮 型反应 器耦合, 可 较好的 解决固 液分离 问题, 提高 工艺
经济性, 代表了悬浮型光催化反应器的发展方向。本文重点 对国内悬浮 型光催化 膜 分离反应器 的研究进展 进行
综述, 展望了该技术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悬浮型光催化反应器; 膜分离技术; 耦合
黄涛等[ 8] 用光催化 超滤 膜分离反应器处理含 偶氮染料直接耐酸大红 4BS 的模拟废 水, 降解处 理效果理想, 能够实现固液有效分离。分别以 PAN 700 和 PVDF700 为分离膜进行技术耦合, 结
果表明, P AN700 和 PVDF700 两种超滤膜对光催 化剂 的 回 收 率 均 在 99% 以 上, 但 PAN700 比 PVDF 700 通量大, 具有更好的实际应用前景。
[ 3] 曾旭, 秦树林, 徐高 田 纳 米 T iO2 光催 化反应 器研究进 展[ J] 能源环境保护, 2006( 6) : 12 14
[ 4] 张爱勇, 肖羽堂, 吕晓龙, 等 悬浮型 光催化 纳滤 膜反应 器处理 H 酸废水光降解 效率及反 应动力 学[ J] 化工进 展, 2007, 26( 11) : 1610 1615
薛向东等[ 6] 针对纳米 T iO 2 悬浮粒子的混凝与 超滤分离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 探讨了主要参数条 件对分离效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 超滤技术不 仅可实现纳米 T iO 2 粒子与液体的彻底分离, 且分 离后纳米 T iO 2 催化活性与初次使用时相当, 因此 更适宜于悬浮光催化体系的固液分离及催化剂回收 再利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