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区域合作和中国与东盟的关系(新)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宗旨 是以平等和协作精神、共同努力促进本地 区的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遵循正义、 国家关系准则和《联合国宪章》,促进本地区的 和平与稳定;同国际和地区组织进行紧密和互利 的合作。 成员 10个(截至2000年底):原有泰国、马来 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印度尼西亚五国,后吸 收文莱、越南、老挝、缅甸、柬埔寨参加。总面 积约450万平方公里,人口约5.12亿,2003年建成 自由贸易区。
(4)为建立更大范围的区域经济合作做好准备。
B、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符合东盟的根本利益
(1)中国能够为东盟企业提供广阔的经贸合作空间。 (2)中国成为东盟的第四大贸易伙伴。 (3)中国为东盟农业带来发展机遇。
(4)中国会给东盟国家带来更多的贸易机遇。
谋求和平、稳定、发展的目标和共同愿望,是中国 与东盟友好合作的前提。中国与东盟各国在涉及双边关
2、东亚峰会(东亚首脑会议)
“东亚峰会”的构想可以追溯到1990年12月关贸 总协定(“世界贸易组织”的前身)乌拉圭回合谈判 破裂。时任马来西亚总理的马哈蒂尔提出了建立包括
东盟和中、日、韩在内的“东亚经济共同体”构想,
但终因内外阻力胎死腹中。
随着全球和地区经济自由化带来的竞争日益激烈,
1995年,东盟第五次首脑会议决定,今后每年举行一 次首脑会议,欢迎其他亚洲国家的首脑参加。
(3).加强政治上的相互信任与支持。
在不断拓展中国—东盟经济合作的同时,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双方 的政治对话与合作,增进相互了解与信任。这是中国与东盟关系全面 发展的重要内容。我们注意到,《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已开放签署。
中国赞同《条约》的宗旨和原则,对加入《条约》持积极态度。我们
将继续支持东盟建立东南亚无核区的努力,愿意尽早签署《东南亚无 核武器区条约》议定书。为使南海局势更加稳定,中国愿与东盟早日
(2).推动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目前,中国—东盟经济合作专家组已经提出报告,建议中国与东
盟国家在10年内建成自由贸易区。这是促进中国与东盟关系长远发展 的一件大事,中国政府对此予以积极支持。中方愿与东盟共同努力,
尽早启动自由贸易区的谈判。
为促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并支持东盟缩小内部发展 差距,中方将适时向东盟中的三个不发达成员——老挝、柬埔寨和缅 甸提供特殊优惠关税待遇。有关安排可通过双边渠道商谈。
1997年年底,亚洲金融危机后,东盟与中、日、韩领 为继续深化东亚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1年,参加“10+3”会议的东亚13国26位专家组成 的“东亚展望小组”提出了建立“东亚共同体”报告,为 东亚地区合作提出了发展蓝图。2004年,东盟万象峰会上,
导人聚首吉隆坡,“10+3”合作机制正式启动。“10+3”
影响力。
3、日本出于占据东亚主导权的目的, 担心中国在该地区
起主导作用,希望别的国家多参加一些多一些平衡
二、东亚区域合作的基本框架、 方向及面临的问题
(一)东亚区域合作的基本框架(三大圈)
1、东亚国家继续支持东盟国家实现共同体
2、10+3 的定位——实现经济一体化 主要内涵:(1)建立自由贸易区 (2)发展金融货币合作 3、东亚峰会——10+3+n n: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俄罗斯,巴基斯坦等
(三)东亚峰会的的成立和发展对于各国的影响
1、美国态度的转变
随着东亚峰会的层次的提高,影响范围的扩大,美国
对其的态度由任其发展到关注,在无法加入的情形下转向干 预。
2、与东亚存在主要利益关系的一些国家想加入
* 澳大利亚,新西兰出于贸易上的主要利益关系
* 印度由于西向战略的受挫,急想东进,扩大自己的
思路一:金融资金互助
困境:资金的来源和管理
各国集资,利益不好权衡
发行地区债券(债券市场),体制不健全,风险高
思路二:货币和汇率的合作
合作原因:货币汇兑的成本很高
合作的措施(条件):
①协调汇率 ②若要大变动汇率需预先协调
合作的障碍:各国缺乏相互信任
3、东亚经济一体化前景分析
首先,东亚各国在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尚需“磨合”。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地理位置相连的国家相互之间采 取比区域外国家更加开放、更为自由的政策,并在体制框 架上结成经济联合组织以致国家集团的进程。 形式: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货币联盟,共同市场,
完全经济一体化等。
2、国际上典型的区域合作组织
(1) 欧盟 (2)北美自由贸易区 (3)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1)欧盟
(二) 东亚区域合作的方向及面临的问题
1、东亚区域合作的方向——发展经济一体化 2、发展经济一体化所面临的问题 3、东亚经济一体化前景分析
2、发展经济一体化所面临的问题
(1)建立自由贸易区 问题:各国自发的双边条约的签定导致各国贸易规定
的不统一(意大利面条效应)
各国措施:原产地规定
(2)货币金融合作
利时首都布鲁塞尔。2004年,欧盟经济总量(国内生
产总值)95000亿欧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27%,与美
国不相上下。
(2)北美自由贸易区
以美国为中心的拉美集团
成员国: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人口3.93亿,面
积2028.9万平方公里。
(3)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亚太经合组织(APEC)成立于1989年,是亚洲和太平
现多赢局面。
中国加入WTO 后,中国政府对外承 诺的贸易与投资自由化目标,为东盟国家 工商界提供了无限商机。
2、中国如何与东盟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
(1).确定新世纪初的重点合作领域。 领域合作方面,双方确定了农业、信息通讯、人
力资源开发、相互投资、湄公河开发、交通、能源、
文化、旅游和公共卫生等十大重点领域合作。
总部
东盟秘书处设在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
主要机构 包括首脑会议、外长会议、常务委员会、 经济部长会议、其他部长会议、秘书处、专门委员会 以及民间和半官方机构。首脑会议是东盟最高决策机 构,自1995年召开首次会议以来每年举行一次,已成 为东盟国家商讨区域合作大计的最主要机制。外长会 议是制定东盟基本政策的机构,每年轮流在成员国举 行。常务委员会主要讨论东盟外交政策,并落实具体 合作项目。
东亚区域合作和中国与东盟的关系
一、东亚区域合作的背景 二、东亚区域合作的基本框架、方向及 面临的问题 三、中国和东盟的关系
一、东亚区域合作的背景
(一)区域合作现状,国际典型的区域合作
1、 区域合作是区域成员通过区域经济组织,在成员之间 进行分工协作,其目的是更有效地利用资源,获取国际分 工的利益,促进成员经济的共同发展和繁荣。其中区域经 济一体化组织是区域合作的主要形式
中国与东盟合作是东亚一体化进程中的重
要一环,它的成功推进对东亚一体化的发展具有 良好的示范效应,所带来的合作收益诱导着相关 国家积极加入到东亚一体化进程中来。
谢 谢!
4、亚洲面临提高区域合作水平压力
欧盟的东扩、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南扩,对整个亚洲
及世界其它地区发展已产生严重影响
(二)东亚区域合作(东亚峰会)的由来
1、东盟
英文全称 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
(ASEAN)
东盟十国地理方位图
东盟情况简介
成立日期 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的前身是马 来亚(现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于1961年7月31日 在曼谷成立的东南亚联盟。1967年8月7-8日,印尼、 泰国、新加坡、菲律宾四国外长和马来西亚副总理在 曼谷举行会议,发表了《曼谷宣言》,正式宣告东南 亚国家联盟成立。同月28-29日,马、泰、菲三国在吉 隆坡举行部长级会议,决定由东南亚国家联盟取代东 南亚联盟。成立30多年来,东盟已日益成为东南亚地 区以经济合作为基础的政治、经济、安全一体化合作 组织,并建立起一系列合作机制。
系、亚太地区事务和国际问题的重大问题上,也有着众
多的共同点和广泛的共识。从目前发展的实际进程来看, 建立自由贸易区,不仅在经济上对中国和东盟是互惠双 赢的,而且在政治上和安全上也是有利的。双边贸易增 加了,经济技术合作加强了,双边的政治与安全关系也
会随之发展,本地区的局势也会更加稳定。因此,可以
预见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不仅是双赢,还会呈
国建立以后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关系,跟我们的关系长期不好,
反共的前沿阵地,支配东盟与中国关系的主要因素是意识形
态和美国的“遏制政策”。那么后来又发生了一些像中越战
争、南海主权争端等。
2、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冷战结束后),与东盟
关系得到改善和加强中国主动改善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的原因,一是成为大国的需要 ;二是中国经济发展需 要多国的合作。 3、十世纪九十年代末(97亚洲金融危机后)至今,
其次,应该将“亚洲统合”作为东亚经济一体化的 战略理念。
再次,维护和发扬中日经济政策互动的“稳定性”, 对于东亚经济一体化的成败具有关键作用。
三、中国和东盟的关系
(一)中国和东盟的关系进程
(二)入世后的中国与东盟的合作前景
(一)、中国和东盟的关系进程
1、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与东盟存在各种矛盾
在整个这个区域合作里头,中国东盟的关系处在一个很 重要的地位。我们知道,中国东盟的关系就是中华人民共和 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矛盾。东盟在60年代,甚至在70年代还是
洋地区最大的区域性经济组织。 成员(21个国家和地区):美国、加拿大、澳大利 亚、新西兰、日本、韩国、香港、台湾、中国、新加坡、 泰国、亚新几内亚、越南、俄罗斯、秘鲁
我国于1991年汉城会议上加入APEC。
3、区域合作的意义
(1)增强国际竞争力,减少金融、贸易投资等风险。 (2)进一步密切国家间的经济联系,巩固彼此之间业 已建立的政治友好关系,走联合自强的道路。 (3)国家间在互惠互利的原则下开展合作、建立互动 关系,也有利于世界多极化的进程。
完成南海地区行为准则的磋商。我们将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与东盟进
一步加强合作,为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正当权益而共同努力。
加强高层往来,更加有效地发挥各层次对话与合作机制的作
用。加强在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的协调与合作。中国将始终如
一地支持东盟在区域合作中发挥主导作用。 认真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的后续行动,中方愿与东盟举 行特别高官会,成立工作组,尽快启动南海合作。中方愿本着 “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原则,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基础 上,与有关国家积极探讨在南海争议海域开展共同开发的途径与 方式。
与东盟进行全面合作
(二)入世后的中国与东盟的合作前景
1、中国经济发展特别是加入WTO后,与东盟合作将实现“双
赢”。 A、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符合中国的长远战略利益
(1)有利于缓和东南亚国家农民和生产商和紧张情绪及对中国的不满。 (2)有利于缓和“中国威胁论”。
(3)可以给中国的改革开放继续营造一个睦邻友好的周边环境。
东盟与中日韩领导人决定,2005年12月中旬在吉隆坡召开
首届东亚峰会。2007年中国将主办第二届东亚峰会。
2005年4月,东盟10国在菲律宾宿务举行外长会议提出了参加
东亚峰会的条件: 与东盟有实质性的政治和经济关系; 是东盟的对话伙伴; 已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 7月,东盟外长万象会议建议:东亚峰会定期在东盟成员国举 行,由东盟轮值主席国主办。同时举行的“10+3”外长会议决定, 除东盟10国与中日韩外,东亚峰会还邀请澳大利亚、印度和新西兰 3国参加。
欧洲联盟(简称欧盟,European Union -- EU) 是由欧洲共同体 (European communities) 发展而来 的,是一个集政治实体和经济实体于一身、在世界上
具有重要影响的区域一体化组织。
1993年11月1日欧盟正式诞生。欧盟现有25个成员 国,人口约4.55亿,面积450万平方公里,总部设在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