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流行用语之现状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2年赣南师范学院学报No.2 第二期Journal of G annan Teachers College Apr.2002城市流行用语之现状分析Ξ
肖 灵
(赣南师范学院中文系,江西赣州 341000)
摘 要:城市流行用语是我国语言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较为特殊的一类言语,是直接反映现实生活,紧跟时代的一类言语。从社会、文化、心理等多个层面对其进行分析与研究,可以了解
当代城市文化的特点及其发展、变异与创新,有助于人们理性地看待这类言语嬗变的历史规律。
关键词:城市流行用语;社会分析;文化分析;心理分析
中图分类号:H13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332(2002)02-0058-03
城市流行用语既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也是一种心理现象。它是我国语言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较为特殊的一类言语,其之所以流行,正在于它所携带的社会文化含义,直接反映了现实生活,顺应或迎合了当时人们的某种社会观念、文化心态、心理需求和审美情趣,体现出都市文化的特点及其发展与创新,是汉语语汇系统中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变化极快的词语层面。
一、社会层面分析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由封闭型向开放型社会转变,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随着人与人之间经济交往的日益增多,信息传播手段的日趋快捷,言语交际的日益频繁,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处世态度以及生活准则发生了很大变化,讲究功利、追求实用的价值观占有相当的分量。经济生活领域词语意义的泛化和使用领域的扩大化正体现着社会的这一深刻变化。
市场经济的实行带来了和市场相关术语的流行。现在人和商品一样,注重形象的“包装”,关注自我的“推销”,为的是适应“买方市场”的需要,提升在“人才市场”的竞争力,最终达到“成交”的目的。市场术语的泛化和使用领域的扩大化,折射出社会经济转型期带来的社会市场化和人的异化,显示出经济在当代社会举足轻重的地位。
投资暗含着付出代价是为了获取收益。在当前的社会经济生活中,这个词使用频率增多,使用范围扩大,已不局限于商业经济活动,出现诸如“智力投资、健康投资、平安投资、人才投资”等。甚至原本情
义无价的情感世界,也存在“感情投资”。与此同时,等价交换的商业基本原则已悄然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在提倡无私奉献的同时,更多地关注自身的物质利益,在付出人力、物力、财力甚至情感时总是或多或少、自觉或不自觉地期待着回报。“套牢本指股票下跌无反弹,无法以购入价抛出,现在可用来表示遇到麻烦难以摆脱,或对事业、家庭等全身心的投入。“解套”本指股票在下跌中出现反弹,行情看涨,现在则常用来表示摆脱困境或解除婚姻关系。人们用功利的眼光去看待世上的人或事,自然就用商业交易中的一些术语来反映某些社会现象,表达他们对社会生活的理解和感受。经济领域词语向社会生活渗透,说明了社会经济的深刻变化,体现了人们思想观念、价值标准的转变,反映出商业社会讲求实用、功利主义甚至利己主义的心态。
2.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财富的增多,使长期处于贫困之中的民众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对物质财富的渴望。纵观人类历史,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随着人们物质财富的增多,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主义反而下降,人们更热衷于追求精神上的东西,而对于物质财富贫乏、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社会,则反而会表现出物欲的膨胀。改革开放之前,人们评价一个人的价值标准主要看其思想政治表现,而改革开放之后,衡量一个人的价值标准出现变化,物质财富的多少成为一个重要标准。人们不再羞于谈钱、耻于谈利,而以致富为荣。“八、发、大款、大发、款爷、恭喜发财”等钱财气息浓厚的词语成为社会流行用语。这既客观地反映了一部分人已先富起来的
Ξ收稿日期:2002-01-28
作者简介:肖灵(1972—),男,江西于都人,赣南师范学院中文系讲师,主要从事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研究。
现状,也反映了人们的价值取向。
时下,相当一部分“称王称霸”的古词语又复活,频频出现于日常生活中,有的已成为商品、酒店、豪宅的名称,如“名人、名仕、皇冠、富豪、豪门”,以及“王”字系列词(帝王、天王、王子、海王、画王、彩电大王、兽王、王中王)、
“霸”字系列词(彩霸、浴霸、视霸、词霸、药霸、小霸王、巨无霸、海霸王)等。这些流行名称,意欲显示出尊贵气派和不凡品味,同时,也暴露出炫耀、卖弄、攀比、浮夸的不良风气。它们通过各种传播媒介进入人们的头脑,往往诱导人们购买某种商品或接受某种消费方式、消费观念,使人们不知不觉中模糊了庸俗与高尚的界限,甚至视庸俗为高尚。
近二十年来,偏处一隅的粤方言出现“北上”的现象。许多人视粤语为最时髦的方言,粤语歌曲和影视剧等文艺作品流行全国,普通话所吸收的现代生活常用词汇,来自粤语的也比其他方言多,如“的士、巴士、饮茶、发廊、麦当劳、肯德基、牛仔裤、大哥大”等。这种现象的出现,一方面在于粤方言区发达的经济,具有大陆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独特地位和影响,另一方面,粤语携带着大量的商业色彩、市民气息浓厚的词语,这对于初入商业社会不久的大陆来说,无疑具有强大的吸引力,自然容易得到其他方言区人们的认同和模仿。
3.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新的职业群体、阶层相继涌现,一些行业或阶层的社会地位随其经济地位的提升而升高,迫使人们调整交际言语以适应变化的人际关系。市民称谓系统的变化既是变化了的人际关系的反映,也是人们对这种变化或认同或抵触的体现。
在正式场合,用“同志、师傅”作为泛尊称呈减少趋势,“先生、太太、小姐”重新流行,而后者之所以流行,主要是改革开放以来受到西方及港澳台的影响,同时,这些词本身强调性别和修养,忽略了工作性质与地位的差别,体现了使用者对对方人格的充分尊重,也反映了使用者自身的道德标准。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老北京话的称谓系统中有称“爷”以示尊敬的传统,这是老北京人的礼貌用语,但当代北京人沿用这种构词方式,创造出一大批称“爷”的流行词语,却被赋予了新的语意功能。如“侃爷、倒爷、息爷(坐吃利息的人)、股爷”等。这类词语极有特色,它们有的表达一种亲切与诙谐,更多的则透出挖苦与嘲讽,丧失了其原有的表示敬意和辈份身分的含义,带有贬义,具有戏谑色彩。[1]它们与其说是称谓,不如说是种调侃,体现着人们对这些社会新生群体既羡又妒、似嘲似讽的复杂感情。而且,随
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相应的新群体称谓语还将不断涌现。
二、文化层面分析
1.伴随着社会的深刻变革,当代的文化潮流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从审美取向来看,传统的崇高、庄严、理性的审美取向正被世俗、实用、感性的审美取向所代替,过去视为神圣的东西现在成为一些人调侃的对象。大众的世俗趣味渐渐的左右着文化的发展方向。当前文化的主流表现为以反映普通人的喜、怒、哀、乐为内容,以大众普通参与为形式,善用滑稽、嘲讽、夸张的手法,形成以消遣娱乐为最终目的的休闲文化潮流。
当今语言的流行也表现出相同的审美趣味。一些词语如“网虫、充电、下海、跳槽、大腕、菜篮子、发烧友、红眼病、侃大山、窝里斗、炒鱿鱼、玩深沉、吃大户、皮包公司”,之所以能在一定区域乃至全国流行开来,并进入影视文学作品,除同词义的形象、生动、简洁有关外。也同这些词语的幽默、诙谐、风趣有关,它们迎合并满足了大众的审美口味。不少方言流行词语都直接反映出当前的审美特点。如京语的“宰(~人)、炒(~股)、杀(~熟儿)、开涮(取笑)、歇菜(歇着,停止做事)、小菜儿(轻而易举的事)、二锅头(第二次结婚的人)”,沪语的“搭脉(试探人的实力)、分挺(有钱)、背米(不花本钱而赚钱)、掏浆糊(把事情搅浑搞乱)”,粤方言的“买单、利市、拍拖、发烧友、靓”等,都是用浅易、直白、通俗的语言来表现某种复杂、抽象、深奥的事物或道理,使其简单化、具体化、形象化,这种表现手法符合大众休闲文化消遣性、直接性、平面性的要求。
2.当前文化消费大众的构成,可分为高、中、低三个层面。处于最高层的人少,难以左右整个文化消费的走势;而处于底层的则人数众多,构成了文化消费的主体,整个消费群体的构成类似金字塔形。因此,当代中国文化重心下移,文化的流行呈现由下向上、由低到高扩散的趋势。城市语言文字生活也表现出相同的趋向:很多流行词语最先都出自社会地位较低层面的群体中,但很快就越来越多地被较高层面的群体所使用,从而逐步流行起来。通常,人们愿意认同社会层次较高群体的语言,而不愿认同社会层次较低群体的语言。当前城市流行语言的变异,则正相反,由层次较低的群体向层次较高的群体逆向流动。这种逆向流动的根本因素在于,原来较低层次的群体,其经济地位有了大大的提高。可见经济竞争力的增强能使其语言竞争力随之增强。
3.异文化的使者———外来词的影响。今天,我们在大量吸收和引进西方发达国家物质文明成果的
95
第2期 肖 灵 城市流行用语之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