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利比亚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影响以及我们从中得到的启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利比亚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影响以及我们从中得到的启示
利比亚战争从爆发到现在已近三个月之久了,本来只是一场利比亚国家内部爆发的部族战乱,然后由于西方国家的插手演变成由西方国家主导的战争。

利比亚离中国很遥远,不像在周边发生的事情,对中国的安全利益会带来直接冲击。

然而,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在中国日益广泛的介入国际事务和参与国际经济的形势下,远在北非的利比亚,那里所发生的事情,对中国也会而且已经造成直接或间接影响。

中国在1978年8月9日与利比亚建交以来,在利比亚投资了大量的资金,与利比亚有许多合作项目,但是利比亚战乱发生后,中国展开了前所未有的撤侨行动,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举国为之震动和牵挂。

在利比亚的中资企业,经济利益也已受到严重损害,经济损失高达188亿美元,对于其间接损失更是无可估量。

中国最初包机撤侨行动出动军用运输机、及租用轮船将华人轮渡到希腊对华人展开史上最大规模的撤侨行动。

对于当地华人来说这还是其次的了。

在当地经营的华人其掌握商业方面相关的信息更是用金钱无法估量的。

内乱前中企在利比亚投资情况:
利比亚是中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的重要市场之一。

动乱发生之前,利比亚国内正掀起一轮建设高潮,以弥补其被制裁期间的建设停滞。

为配合2009年利比亚革命胜利40周年,其政府还上马了一大批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

自2005年,利比亚开始大量招募外国公司在其国内投标建设。

中国公司大规模进入利比亚是从2007年开始的。

截至本次动乱发生前,在利比亚有75家中国企业承建了50个工程承包项目,涉及金额188亿美元。

这些企业中包括13家央企,投资主要集中在房屋建设、配套市政、铁路建设、石油和电信领域。

目前,一些央企在利项目实施情况已上报如下: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2007年进入利比亚从事工程承包项目,目前在建工程均为政府国民住宅项目,工程规模为2万套,累计合同额约合176亿元人民币,工期40个月,项目已完成工程量近半。

中国葛洲坝集团公司在利比亚有7300套房建工程施工项目,合同金额约合55.4亿美元。

截至2月18日,累计完成合同工程量16.8%。

中国十五冶建设有限公司在利比亚承建了FWAM水泥厂和NALOUT水泥厂两个工程项目。

中国建筑材料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中建材国际装备有限公司,也于2009年10月28日在利比亚签署了日产4600吨熟料水泥厂土建和安装合同,合同总金额逾1.5亿美元。

中国冶金科工集团下属子公司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在利比亚共有2个工程承包项目,分别为利比亚EAST MELITA地区5000套单元住宅和配套服务设施EPC 工程总承包项目和米苏拉塔水泥厂生产线一期土建工程项目。

其中,住宅项目为利比亚政府项目,约合人民币54.21亿元,目前该项目已完成合同金额人民币3.08亿元;水泥厂项目为工程施工分包项目,合同金额为人民币1.65亿元,目前该项目已完成合同金额人民币1.47亿元。

上述2个项目未完成合同金额约为人民币51.31亿元。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2002年进入利比亚,内乱发生前在那里有5个子公司。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下属的中石油宣布已经暂停在利比亚的开采活动,近400名员工全部撤离,设备封存。

这次利比亚内乱中,中石油在利比亚的设施曾遭袭击,该公司目前还没有公布遭破坏的具体情况。

此外,中交建设、中工集团、中石油公司、中兴通讯、华为在利比亚投资金额分别为:48、40、 3.8、0.927、0.4亿美元,已完成金额尚未统计出。

内乱给中国企业造成的损失:
在此次利比亚国内冲突中,中资企业中有十多人受伤,企业工地、营地遭到袭击抢劫,直接经济损失达15亿元人民币。

随后,中国政府为确保在利华人生命财产安全,出动海陆空力量,撤回3万余名中国员工,耗资约3亿元。

目前13家央企在利比亚的项目已经全部暂停。

从长期看,中国企业将会遭受如下方面的损失:
1、固定资产损失。

虽然大部分中国企业在利比亚承揽的是工程承包项目,不是带资项目,没有直接投资,但中国各大公司在利总部及各项工程的基础设施、设备和原材料都留在了那里,因此会有大量固定资产损失。

2、未收回的应收账款损失。

包括履约保证金、预付款保证金、维修保证金、维持项目正常运行所必须垫付的流动资金以及由于不可抗力产生的损失等。

按照惯例,在利比亚实施的工程项目都是中方企业先垫资。

一旦工程因不可控因素停止,这些尚未收回的应收账款就成为承包商的损失。

3、回国人员安置问题。

国家动用陆海空交通工具将所有在利人员接回,接下来面临他们的安置问题、人工费问题以及由此产生的赔偿问题,这也是中国企业面临的一大难题。

4、三角债问题。

由于利比亚建筑材料缺乏,无法满足工程需要,一般需要承包商从利比亚以外的国家采购。

而中国企业承包工程所需的建筑材料一般从国内采购。

因此,利比亚项目中断后,一些企业无法按期给原材料商支付货款,加上很多工程采用分包模式,也导致三角债问题凸显。

5、利方恶意索赔问题。

3月25日,利比亚撒哈拉银行已向中国的葛洲坝集团、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宏福建工等公司针对预付款保函进行索赔,要求五天之内必须给银行方面答复。

据上述公司内部人士称,预付款保函还有半年才到期,现在银行提前索赔,属于恶意索赔。

利比亚撒哈拉银行向上述公司提供了两个选择,一是赔偿预付款本金和利息,二是将预付款保函期限延至2012年12月31日。

两种选择对中方都不利。

利比亚战争还会持续多长时间,现在很难预料,但这场战争对中国的战略警示,却是需要认真思考的重大问题。

警示之一:后冷战时代并未改变强权的地位,中国要想谋求和平发展,要想维护国家统一和解决好领土争端问题,必须立足于应对强权政治和外部干预的严峻挑战。

和平发展是中国既定的国策,但维护国家统一和捍卫领土主权的斗争,却是在中国发展过程中始终如一的重大任务,突发情况也难以料定。

对于这种可能发生的情况,一是不怕,二是要有足够准备,尤其是不能简单的认为这些都是中国“自己的事情”,要充分考虑外部势力插手和干预的复杂情况,准备应对最困难局面,这是中国未来战略谋划的重要基点,对此必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警示之二:中国对外战略的“短板”显而易见,同时也很难加以改变,这就需要加强政治、外交手段的弥补,并在对外经济交往中做到有所取舍。

中国的“海外利益”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而且这种利益今后还会不断拓展,但中国却缺乏相应的维护手段,特别是军事手段。

西方国家为了“保护”甚至取得海外利益,不仅敢于进行“全球干预”,甚至不惜动用武力,在这方面它们没有任何顾忌。

中国则不然。

中国的社会制度和国家性质,决定了中国一般不可能在海外用兵,即便今后具备了远程投送能力,也不会进行所谓的“国际干预”。

在此情况下,如何保护好中国的海外利益,将成为一个非常严重的现实问题。

这次利比亚大撤侨虽然做得很成功,但也足以暴露出我们对外战略的“短板”,由此造成的损失可能也难以挽回。

以后遇到同样情况,除了“撤”还有别的办法吗?我以为并非完全无能为力,作为大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也要善于运用有限的政治、外交影响力,尽可能维护自己的海外利益。


然,鉴于这次利比亚的教训,今后海外投资也需要通盘考虑,有些事情光靠“钱”是解决不了的,该回避的地方就不要去,以免造成新的损失。

警示之三:中国切不要高估了自己的国际地位,在关键时候国际影响力还是要靠实力特别是军事实力来说话,因为今天的世界还是一个讲实力的世界。

这些年,中国发展了,富足了,有些人以为“财大”就能“气粗”,就能在国际上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和行事权,事实却并非如此,在很多情况下却是要看谁的“拳头”硬。

对于在利比亚发生的事情,中国只能表示“遗憾”,这是对中国真实的国际影响力的检验和反映,但这种态度在处理周边问题上却是绝不可取的。

中国希望靠经济、科技立国,在国防发展方面长期保持低调,有些事想做而不敢做,有些事做了不敢说。

这种状况,如果在大家都一心谋和平,求发展,有话好好说的国际氛围中,或许行得通,也未必会失去话语权。

然而,当今世界远没有达成“和谐”的共识,强权当道是严峻的现实。

在此情况下,用“钱”是换不来国际影响力的,加快发展中国的综合国力特别是军事实力,才是最根本的应对办法。

利比亚局势动荡是对中国企业加大步伐“走出去”后面临的一大严峻考验,未来,我们相关部门和企业在“走出去”之前,对目的国的政治风险等因素必将做出更加充分的考量,尤其会更加重视政治动乱因素。

中国和西亚北非地区有比较完善的经贸合作机制和相应的工作机制,中方会通过这些机制来降低中资企业在利比亚、在西亚北非地区受到的影响。

此次利比亚动乱也反映出中国企业在参与海外项目的过程中,建立一个有效的“走出去”的安全保障体系的重要性。

此外,在中国企业“走出去”目的国发生突发政治或社会动荡事件时,应急机制能否跟上,应收账款的管理、设备的保全维护有没有预案,这些都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问题。

战争再次证明,不是落后就要挨打。

当今世界仍是弱肉强食,大国霸权主义存在,打你不是因为你落后,利比亚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并不落后,但一个非洲小国,列强为何对其动武,如果利比亚没有石油资源,如果当政者听命于大国的摆布,恐怕也就不会有今日战争之苦。

无论从历史还是当今世界,都印证了这一条:软弱才被欺负。

历史和事实证明,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无论是中国还是世界各国,落后和封闭不是人民苦难的根源,战乱、天灾人祸才是真正的原因,挨打不是因为我们落后,而是因为我们太软弱。

所以,中国要发展、要和平,必须要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发展壮大我们的军事实力,只有强大的军事威慑力量,才是和平与发展的有力保障,列强们才不会也不敢再小瞧你,你才能真正的堂堂正正在会谈桌上谈合作、谈发展、谈和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