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混凝土浇筑质量技术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提高混凝土浇筑质量的技术措施摘要:混凝土是一种非均质的复杂多相混相材料,所以施工质量中的好坏,直接影响建筑物的安全和寿命,在施工中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混凝土的浇筑质量。
本文主要总结了多年来在房屋建筑工程和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整体结构的浇筑经验、施工技术和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措施,分析了影响混凝土的浇筑施工技术,从浇筑前期技术交底、浇筑施工技术以及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措施进行分析。
关键词:浇筑施工方案混凝土温度控制
混凝土浇筑工程是所有工程施工的重中之重,混凝土抗拉强度远低于抗压,当混凝土内部产生拉应力超过其抗拉强度时,就会产生裂缝。
因此,浇筑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工程整体的质量好坏。
在施工中如何确保混凝土工程质量,针对不同施工条件采取不同的技术措施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在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整体结构的浇筑质量是比较难控制的,最为常见的是建筑框架结构混凝土整体结构和大体积混凝土结构。
1.混凝土浇筑前技术交底:
1.1 混凝土原材料及配合比:混凝土生产原材料包括砂石骨料、水、水泥、钢材、掺合料及外加剂,均应有产品合格证、试验报告和使用说明,并按照规范及规定进行抽样检验。
同时控制好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根据工程的特点、组成材料的质量、施工方法等因素,通过理论计算及实验室试配确定,在施工现场还
要根据砂石的含水率调整配合比,特别要严格控制混凝土水灰比。
1.2 混凝土浇筑前对模板、支撑、钢筋、预埋件等进行认真细致检查,合格并做好相关隐蔽验收后,才可浇筑混凝土浇筑。
模板内必须清理干净,特别是墙柱根部模板内和梁柱模板交界处易落入杂物,拆模后会形成孔洞、夹渣等。
混凝土的浇筑应采用平铺法或台阶法施工,严禁采用滚浇法,应按一定厚度、次序、方向、分层进行,且浇筑层面平整,浇筑墙体时应对称均匀上升。
浇筑厚度为30~50cm。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经常观察模板、支架、钢筋、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情况,尤其是浇筑顶板,应设置位移变形观测点.设专人定期观测模板是否变形、移位,设专人检查、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加固处理。
1.3 混凝土浇筑应先平仓后振捣,严禁以振捣代替平仓。
振捣时间以混凝土粗骨料不再显著下沉,并开始泛浆为准,将混凝土内的气泡振捣出,避免振捣时间太短或过长,造成欠振、漏振及过振,振捣完应慢慢拔出,严禁速度过快。
混凝土的振捣半径应不超过振捣器有效半径的1.5倍,应将振捣器插入下层混凝土5 cm左右,不应过深,以免造成下层混凝土的过振。
1.4 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当必须间歇时,其间歇时间宜尽量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为了保证新老混凝土施工缝面结合良好,在浇筑第一层混凝土前,应当铺与混凝土同标号的水泥砂浆20~30mm;在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应在底部填50~100 mm的与混凝土同标号的水泥砂浆。
1.5梁和板宜同时浇筑,有主次梁的楼板家顺着次梁方向浇筑,混凝土浇筑期间,如表面溢水较多,应及时清除,并采取措施减少溢水。
严禁在模板上开孔赶水,以免带走灰浆。
混凝土一次浇筑完成,应立即用手提振捣器或机器振捣器进行振捣,捣密就应该移走,否则就会发生骨料离析。
每一振点的振捣延续时间,应使混凝土不再冒气泡,表面呈现浮浆和不再沉落为止。
1.6为减少混凝土在浇筑后由于运输导致的离析。
混凝土的制备应该尽可能靠近最后浇筑的地方或用泵送混凝土。
混凝土泵或泵车应尽可能靠近浇筑地点,浇筑时由远至近进行。
它应该分层浇筑以使每层可被均匀压实。
每层浇筑间隔的时间应该限制在能够保证新浇筑的混凝土与前面浇筑的有良好的结合。
2.混凝土施工浇筑方案选择
混凝土结构整体性要求较高,混凝土的浇筑工作应当尽可能连续进行,一气呵成。
根据工程实际特点选择合适经济的浇筑方案,房屋建筑工程每层楼混凝土分三次浇筑,第一次浇筑柱混凝土,第二次浇筑柱与梁交界部位节点区混凝土,第三次浇筑梁、板混凝土(第二、三次浇筑应交替进行),楼梯梯段随平台上三步。
为保证结构的整体性和施工的连续性,大体积混凝土结构采用分层浇筑时,应保证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将上层混凝土浇筑完毕。
因此,必须保证混凝土搅拌、运输、浇筑、振捣各工序协调配合,并根据结构大小、钢筋疏密等具体情况,选择如下浇筑方案:
2.1分段(块)分层方案:
2.1.1分段(块)分层:分段分层浇筑方案适用于厚度不太大而面积或长度较大的结构。
当采用全面分层方案时,浇筑强度很大,现场混凝土搅拌机、运输机不能满足施工要求时,可采用分段分层方案。
浇筑混凝土,混凝土从底层开始浇筑,进行一定距离后再浇筑第二层,如此依次向前浇筑以上各层。
2.1.2斜面分层:适用于结构的长度超过厚度三倍的工程,混凝土一次浇筑到顶。
由于混凝土自然形成斜面,斜面坡度为1:3,施工时混凝土振捣工作应从浇筑层下端开始,逐渐上移,以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截面大,很易使混凝土产生结构裂缝。
结构裂缝的主要原因是降温和收缩。
任一降温差包含水化热引起的温差和收缩当量,又都可以分解为均匀降温差和非均匀降温差两类。
前者产生外约束力,它是成为贯穿性裂缝的主要原因;后者引起自约束力,形成表面裂缝;只有同时控制好这两类降温差,才能减小和避免裂缝的产生。
2.1.3全面分层:整个结构浇筑层分为数层浇筑,要做到第一层全部浇筑完毕,在初凝前再回来浇筑第二层,如此逐层进行,直至浇筑完成。
采用此方案,结构平面尽量不宜过大,施工时从短边开始,沿长边方向进行浇筑。
必要时亦可从中间向两端或从两端向中间同时进行。
2.2混凝土振捣施工工艺的要求:
混凝土自吊斗口下落的自由倾落高度不得超过2m.浇筑高度如超过3m时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用串筒或溜管等。
浇筑混凝土时应
分段分层连续进行,浇筑层高度应根据结构特点、钢筋疏密决定,一般为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最大不超过50cm。
使用插入式振捣器应快插慢拔。
在振捣过程中,宜将振动棒上下略有抽动,以使上下振动均匀。
每点振捣时间一般以20~30s为宜,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
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作用半径的1.5倍(一般为30~40cm)。
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5c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
表面振动器(或称平板振动器)的移动间距,应保证振动器的平板覆盖已振实部分边缘。
3.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一般宜在低温条件下进行,即最高气温≤30度时为宜。
气温大于30度时,应周密分析和计算(包括收缩)应力,并采取相应的降低温度和减少温度应力的措施。
为了避免因温度应力产生裂缝,选用水化热低的水泥、采用拌和材料多重预冷及现场温度控制等方式对混凝土进行温度控制,可取得非常好的施工效果,保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
具体可采取以下措施:
(1) 在拌和系统砂仓设置钢结构遮盖,避免阳光直射,降低原材料的温升。
(2) 在骨料进入拌和楼前设置风冷骨料仓进行骨料的预冷。
(3) 在拌和系统下游侧设置一组冷却系统,确保骨料在拌和系统的骨料仓中可以二次风冷,同时利用冷却系统冷却的冷水进行混凝土的拌制。
(4) 为了避免混凝土运输环节因阳光直射等原因造成温度倒
灌,对混凝土运输车辆进行改造,在车辆上部安装一道遮阳(遮雨)的自动式车棚。
(5) 在大体积混凝土内预埋冷却水管,加强测温与监控,当大体积混凝土内外温差≥25℃时,利用施工现场设置的移动式冷水机组向预埋于混凝土中的冷却水管通冷水,排除混凝土内部热量,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
(6) 在现场布置几台自制的喷雾机械,同时辅助以人工造雾,现场制造人工小气候,减少仓面温度倒灌。
4.混凝土浇筑施工中注意的几个问题
4.1浇筑梁板混凝土时,先浇筑梁混凝土,从梁柱节点部位开始,保证梁柱节点部位的振捣密实,再用赶浆法循环向前和板一起浇筑,但不得出现冷缝;梁柱节点处不同标号(强度等级相差≥10 mpa)的混凝土进行混浇时,先浇筑高标号混凝土,再浇筑低标号混凝土,且始终保持高标号混凝土浇筑高度高于周边低标号混凝土浇筑高度;加强梁柱节点等钢筋密集处的振捣。
4.2混凝土入模时,不得集中倾倒冲击模板或钢筋骨架,当浇筑高度大于2 m时,应采用串筒、溜管下料,出料管口至浇筑层的倾落自由高度不得大于1.5 m。
振捣采用直径30 mm的振捣棒,振捣间距为100 mm~200 mm,避免出现混凝土蜂窝等严重质量问题。
4.3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易产生泌水层和浮浆,采用泵送混凝土时,尤其严重。
应采取措施解决。
4.4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合理的分缝分块,(即后浇缝的留置)
不仅可以减轻约束作用,缩小约束范围;同时也可利用浇筑块的层面进行散热,降低混凝土内部的温度。
4.5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的模板,不能完全用一般常规方法配置,而应根据实际受力进行设计计算,并取足够的安全储备。
5. 结束语
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涉及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材料的质量、配料准确、搅拌、运输、浇筑振实成型、养护拆模等各个施工环节中,浇筑振实成型是主要的环节之一,因此,本文仅就混凝土浇筑环节的质量控制措施作浅析,其他混凝土施工环节同样不可忽视,因本文篇幅所限不能一一细述了。
同时,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既是一个技术问题,又是一个管理问题,人的质量意识更为重要,需要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等相关单位的有关人员共同努力才能实现,我们必须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以规范、规程为标准,加强教育培训,提高操作人员质量意识和技术水平,严格操作、科学管理,用认真的态度控制好每一个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