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钢筋混凝土坡屋面渗漏问题的分析与应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8 — 8
长度不当, 形成防水结点缺陷 , 造成渗水 。 2. .5细部结点处理不 当。 4 坡屋面上细部节 点较多, 若是处理不好 , 每一个节点都可能是 防 水 薄弱环节 。 3预防及控制技术 31模板质量控制 . 311模板及 支顶必须有足够的承载力 、 0 .. 冈 度 和稳定性 。 斜面施工极 易失稳 , 要求稳定性更 高, 模板及支顶用料必须符合材质要求 , 并且能 可 靠 地 承 受 新 浇筑 混 凝 土 的 自重 及 在 施 工 过 程 巾所 产 生 的 荷 载 。 31 .. 2模板及其 支架的设计应符 合有关的 专 门规定 , 模板安 装必须牢固平整, 平整度不好 将影响混凝土板的厚度 ,厚度不均则影响板的 自 重及 承载力 , 现行建筑施工规范 大全》 按《 规 定: 表面平 整度允许 偏差 5 m, 邻两板 表面 m 相 高低差允许 值为 2 m 此外板缝 过大漏浆也是 a r 。 降低混凝土板 质量 的原因之一 。 32钢筋质量控制 . 321所用钢材必须符合 图纸设计要求 , .. 具 备 出厂合格证及试验报告。 322钢筋绑孔必须严格按 照质量要求。 .. 与 平面板不同 , 面板不能梅花点式绑孔钢筋 , 斜 必 须每相交点全部扎牢 ,以防浇筑时 因混凝土 自 重下坠产生钢筋位移 ; 绑扎网的允许偏差 , 施工 规范规定 :受力筋 间距 为 1mm,分 布筋 闯距 0 2 rm, 5 a 受力筋还须有 足够 的锚 固及搭接长度。 33 泥质 量 控 制 。 浇 屋 面板 的混 凝 上 选 -水 现 用 的水泥标号不得小于 3 . ,砂子 为中砂 , 2 5级 卵石子粒径 1~ 0 m为宜 , 0 3m 混凝土 的落度不得 大于 1c 砂子 的含泥量不得超过 5 石子的 8m, %, 含泥量不得 大于 3 %。未经复试合格 的水泥 、 砂 子、 石子 、 钢筋不准使用。 3 防水 材料质量控制 。防水 材料应 有出 . 4 厂合格证及使用说 明书。施 工过程 中更要注重 施工工序 , 严格按照规范来施工 。 4 结论 建筑工程 中钢筋混凝 土坡屋面防水质量是 确保工程质量 的一个关键问题 ,要解决好这个 问题 , 除了在材 料上、 设计上 、 施工与管理方 面 互相协调外 ,还需要国家有关部 门的监督和引 导, 才能保证坡屋面不渗漏。
1 钢筋混凝土坡屋面的概述 屋 面因用材不 同 、 造不 同 , 构 其渗漏 的种 类也就不 同, 钢筋混凝土坡屋面一般分为三类 : 即点 漏 、 漏 和 面 漏 。 线 2屋面渗漏原因分析 从结构上看 , 坡屋顶具有 利于排水的先天 优势 , 它主要是依靠“ 的方式 , 导” 通过设置合理 的排水坡度 , 使屋面雨水 因势利导排出屋面。 同 时, 坡屋面防水构造层 次较多 , 既有混凝土结构 层, 又有 隔热层 、 防水层 和屋面瓦 , 真可谓 多道 设防 。 可为什么还会出现渗漏现象呢? 除了坡屋 面防水观念淡薄外 , 还可 以从 以下几方面分析 原 因。 21结构 自身 的原因 。 . 坡屋顶形式多样、 结 构复杂 , 变坡转折处 、 结构交接面和细部节点比
现象 ; 或者瓦片在常年的 日晒雨淋作用下产生 微细裂纹,会使瓦片本身的防水能力下降甚 至 丧失 。此外 , 屋面瓦块体铺设的接缝太多 , 施工 中不能保证 瓦层的整体性 ,尤其在暴风雨 和台 风时易发生渗漏 。
于保持层间干燥 , 木条腐蚀易造成瓦片松动 ; 挂 瓦条使用水泥钉钉在砂浆保护层上 ,水泥钉穿 透防水层 , 引发渗漏 ; 防水层 的厚度达不到 另外 规范要求 ,特别是防水涂膜厚度及其粘结油毡 的基层油脂涂刷厚度不均 、或是防水卷材搭接

柴 东胜建 筑工 程 l源自l l 赵 化 龙 浅谈钢筋混凝土坡屋面渗漏问题的分析与应用
( 尔滨盛恒基建筑工程有限公 司, 哈 黑龙 江 哈 尔滨 10 0 ) 5 0 0
摘 要: 大家都知道 , 钢筋混凝土坡屋 面越来越被 现代人 们所利 用, 一定程度 上改变 了城 市住宅屋 面形式呆板 的状 况, 给城 市建筑风格增i - I ,r  ̄ 亮点 , 而且也改善 了某些建筑功能。 但一些坡屋面在檐 口、 穿过防水层管道 、 天沟、 屋脊、 阴阳角、 墙身泛水处等部位 出 现渗 漏, 给使用者带来不便 , 影 响 了建筑的使 用和 美观。为 了解决这一 问题 , 笔者将 结合 工程 实践并综合 类4 r,. a. i 的施工经验 , -t . 分析 造成钢 筋混凝 土坡屋 面渗漏的原 因, 出了建 提 筑构造、 工管理 、 施 材料使用等方面的技术 改进措施, 绍了坡屋面防水工程施工 工艺和质量控制。 介 关键词: 筋混凝 ; 钢 土坡屋面 ; 漏; 因分析; ' 渗 原 -3 Nr措施
2 _ 3设计原 因。 如设计钢筋 的布置 , 一般仅 考虑结构承重 , 而不考虑屋面的温度变形 , 这样 的屋 面结构 层在混凝 土 浇筑并 相隔一 段时 问 后, 必然会发生有规律 的温度裂缝。 若施工时振 捣养护不好 , 则还会发生众多不规律的收缩裂 缝, 如此附着基层 的水泥沙浆与涂膜 防水材料 , 随之发生开裂 , 形成渗漏隐患。 如为了片面追求 建筑形式 , 将泛水高度过于降低造成其 防水高 度低于暴雨下 的瞬时积水高度 , 在上述渗漏 巾, 防水 处理不 当, 也是造成渗漏的原 因。 另外有些 防水措施如外檐沟段面尺寸的大小 ,雨水 口的 设置间距等值得探讨 。 2 . 4施工方面的原因。实际施工中 , 我们发 现施工单位 为了施工方便 , 通常采用单面支模 法施工 , 即在 支底模 、 绑钢筋后 , 将坍 落度较小 用振动棒稍加振捣后 , 再 较多 。对屋面板来说 , 这些都是支座部位 , 实 的混凝 土拍 到模板上 , 其 际受力情况 因该处构造 的不 同而 复杂多样 , 结 将滑移下附 的混凝土刮到上部去 ,待混凝土初 构设计计算 时假定 的约束形式与实际存在一 定 凝再用手提小型平板振 动器稍加振捣并 刮平 。 的差异 , 而且 , 各面受力变形情 况不一致 , 导 该方法受到屋面坡度大小 、模板光滑程度和混 会 致交接处的应力集 中,设计配置的构造钢筋 往 凝土坍 落度等影响 ,从而无法保证混凝土浇筑 往不能抵抗该处板块受力产生的弯矩而发 生了 质量 。 241结构层施工方法不 当。 屋面 的坡度 . . 坡 裂缝。同时 , 这些部位 的防水设防施工困难 , 不 同防水材料 的性能差异使交接处的节点处理 难 在 30以上时 , 0 仍采用板底单面支模法 ; 或者屋 度加大 , 大屋 面渗水 的可能性。 增 面板 混凝土浇筑顺序错误 , 未采用双面对称 、 从 22材料方面 的原因 。现浇混凝土坡屋 面 下往 上同时进行的方法 ;又或是钢筋配置不到 . 构造层次较 多 , 层与层之间使用不同的结合 层 位 , 混凝土板浇捣不密实、 后期养护不到位等等 来粘结 , 使用的材料品种多样 , 所 因此 , 任何 一 引发 不规则 的收缩裂缝 ,给坡屋面 的渗漏埋下 个层次和环节的疏忽 , 都可能影响到防水效果 。 隐 患 。 就功能而言 , 起到防水作用的材料 主要是钢 筋 2. . 2屋面板混凝土坍落度选择不当。 4 除了 混凝土结构层 、 防水材料 、 防水砂浆及屋面瓦 。 施工中容易下滑、 振捣不便外 , 因为含水量过 还 混凝土在凝 固水化过程 中体积收缩 , 同时内 混凝土是一种非均匀材料 , 内部分布着 大 多 , 在混凝土 中形成微小缝隙 。 量的微小孑 隙 ; L 材性上其抗拉强度较低 , 受拉 时 部多余 的水分蒸发 , 易出现裂缝 ; 面露天受气候影响大 , 屋 易热胀 冷 这些空 隙在一起便形成具有虹吸作用的毛细孔 缩产生温度裂缝 ;屋面板在长期使用 中发生徐 隙 , 成为雨水渗人的通道 , 从而诱发雨水通过这 L 变, 也会 引起结构裂缝。这些都易形成渗水通 些孑 隙渗入屋面板 下造成渗漏 。 243施工缝位置 留设不当 。 .- 例如将施工缝 道。 防水材料 的选择也至关重要 。当屋面坡度 留在屋面变坡处或屋面和屋 面的交接处 ,这些 较大时 , 使用 防水卷材施工不方便 , 容易下滑 ; 都是结构 内力转换的部位 ,容易产生裂缝而导 节点细部采用卷材防水块材较小 、 面多 , 搭接 无 致屋面渗漏 。 2. . 4防水 施工工艺不到位 。 4 主要表现在屋 法保证枯贴质量 。而在一些屋面板交接面变形 较大 , 局部需要增设防水加强层 , 而此处使用 防 面瓦上下接缝搭接尺寸不足 ,造成屋面雨水渗 贴瓦砂浆未挤满 瓦缝 , 砂浆和板面基层 水涂膜施工层次较多 ,湿作业施工 容易造成涂 入基层 ; 料流淌 , 工进度慢 , 施 难以保证加强层厚度 。 结合不密实 , 使波瓦出现 空鼓现象 , 水气通过这 形成渗漏 ; 采用木条做挂瓦的 屋面瓦是直 接与雨水 和大气接触的层面 , 些空 隙渗入板 内, 木条防腐处理不 到位 , 容易吸水 , 不利 若施 工中瓦 的材质不保证 , 在砂 眼裂缝孔洞 挂瓦条 , 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