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基础理论色彩体系 PPT
设计色彩PPT课件

2019/12/27
3
设计色彩的概念 设计——是一种创造性的
活动。具体来说,设计便是造物 活动进行预先的计划,可以把任 何造物活动的计划技术和计划过 程理解为设计。是对事物一个统 筹规划的一个过程的总称。
尽管我们看到物体 在光线的作用下不断地 改变着它的色彩属性, 但因为对日光下物体的 颜色印象最深,便通常 把物体在白色日光下呈 现的颜色作为它的固有 色。
包装设计通常都 是使用固有色。
2019/12/27
40
(三)有彩色与无彩色
当物体呈现出没有色相和纯度,只有明度的黑、白、灰性质时,就为无彩色。
2019/12/27
2019/12/27
35
2019/12/27
注重表现色彩之 间的和谐关系,侧 重形式美和层次关 系。它不受固有色 、光源色以及环境 色的约束。因此有 单纯、含蓄、夸张 特点的
36
2019/12/27
37
第三节 色彩的基本原理
世界本无色,我们的眼睛是在光的作用下通过色彩的差异感受景物的 存在。光线明亮时,我们看到大自然的万物鲜艳而清晰;光线暗淡时,色 彩变得阴暗而模糊;如果没有了光,在黑暗中我们什么都看不见。
2019/12/27
作品背景是古罗马的建筑 物,它给人以和谐与对称 感,从构图中透视出艺术 家潜心于古典艺术规范的 执着精神。
这五个人组成了一个 稳定的金字塔造型。出于 一种构图的思考,画家普 桑关注的是作品的规范性: 稳定的三角形构图,圣母 的红衣蓝裙、圣安娜的黄 袍,右侧约瑟的黑色法衣, 这些色彩上的鲜明对比, 具有一种庄严的审美价值。
颜色的显色系统表示法 PPT

5.1.3 饱和度(S)
饱和度是指颜色的纯洁性。可见光谱的各 种单色光是最饱和的彩色。当光谱色加入白光 成分时,就变得不饱和。因此光谱色色彩的饱 和度,通常以色彩白度的倒数表示。
颜色引起视觉相对浓淡的特性
5.1.3 饱和度(S)
物体色的饱和度取决于
该物体表面选择性反射光谱辐射能力
5.1.3 饱和度(S)
(3) 孟塞尔明度(Value, 记为V)
(4) 孟塞尔彩度(Chroma,记为C)
彩度表示颜色离开相同明度值灰色的程度。从0-20之间,按等视觉原则划分,用2,4,C表色法)
彩色表示方法:HV/C=色相明度值/彩度 10Y8/12
色相
彩度
明度
中性色表示方法: N5
孟塞尔色相是以 R、Y、G、B、 P五色为基础, 加 上它们的中间色 相 RP、PB、BG、 GY、YR形成十 个主要色相, 再 将十个色相各自 十等分, 总计形 成一百个刻度的 色相环, 叫做国 际照明委员会色 系。
(3) 孟塞尔明度(Value, 记为V)
以色立体的中央轴代表无 彩色(消色)轴,并按等 明度差从0--10共分11个等 级,在0(黑体)和10 (完全漫反射体)之间加 入等明度渐变的9个灰色, 用N0、N1、N2等表示。 对于彩色,用与其等明度 的灰色明度表示其明度, 记为 V=1、 V=2、 V=3 等。
5.1.2 明度(L)
明度不等于亮度。根据光度学的概念,亮度是 可以用光度计测量的、与人视觉无关的客观数值, 而明度则是颜色的亮度在人们视觉上的反映,明度 是从感觉上来说明颜色性质的。
明度是表示物体颜色深浅明暗的特征量,是颜 色的第二种属性。
影响明度的因素:
➢反射率的大小 ➢物体所处环景色的影响
色彩构成课件

第一章 色彩的构成与学习
第三节 色彩构成与学习目标
一、学习方法与策略
中国古代,把从事设计工作的人称之为“意匠”或“匠人”,将“意匠 ”两个字拆开解读,我们发现“意”字上面是“音”字,下面是“心”字, 即“心声”二字,这就表达出设计是由心而引发的劳动成果,我们可理解为 构思或创意;而“匠”字就不难理解了,“匠”字里面是一个“斤”字,是 指古代的敲凿工具,外面则是一个开放的木框,其含义是“表现”或“实现 ”的意识。
现存观念对学习的影响
最常见的情况是一个人往往把新的知识和概念,同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概念是 人类思维的基本构成,如果把概念只保留在记忆中,就如同把它们塞进了贴有标 签的抽屉里。
学习与理解的差异性
知识的学习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大部分人一生都要靠具体实例来了解和掌握新的 概念,当具体的经验发生在相关概念的背景中,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质量。
第四章 色彩与生理
第三节 视觉生理现象
一、色彩与年龄 二、视错觉 前进与后退视错觉 膨胀与收缩视错觉
三、视觉残像
第五章 色彩与心理
第一节 色彩心理表征 一、象征性色彩
红色是一种具有临近感和扩张感的色彩,极富刺激性。代表着强烈与外露、力量 与热情,给人以活泼、生动和不安的感觉,象征着希望、幸福等。
老年(女)
洁白、神秘 沉默、死灰 阴沉、冷淡 热烈、幼稚 喜欢、华美 光明、明朗 希望、公平 平静、悠久 高贵、消极
第五章 色彩与心理
第二节 色彩与联想 三、联想的作用
联想是连接人脑中的记忆符号和想象力的桥梁。
01
02 四、联想与能力
色彩联想是人类思维活动的一种特殊形 式,色彩联想的天地是广阔的,范围是广泛 的。掌握色彩联想能力,对色彩设计是十分 重要的,不但可以扩展色彩的表现视野,还 能有效地体现出设计思路。
设计色彩-色彩的基础知识

51
• 练习: • 利用元素制作色
彩明度对比九宫 格。
52
53
3.纯度(Chroma)——“彩度” (1)纯度性质 指色彩的饱和度或纯净程度,也就是一种色彩中所含该色素成分的多少,含 的越多,纯度就越高,越少则纯度就越 低。 纯度变化的作用: 纯度变化可以帮助我们在保留色相的同时,使冲突的色彩和平共处。也可以 使色相相同的颜色更多了一些变化,达到丰富而同一的画面的目的。
2.独立色系 金色、银色
11
3.有彩色系 有彩色系是光谱上呈现出的红、橙、黄、绿、 青、蓝、紫,再加上它们之间若干调和出来的 色彩。只有有彩色才具备色彩的三要素:色相、 明度、纯度。
12
(三)色彩的属性
英文 色相 明度 彩度
名称 简写
定义
其他名称
Hue
H 区别色彩相貌的名称
波长、色调
Value V 区别色彩明暗程度的名称 光度、辉度
17
18
19
20
21
(2)类似色相对比:在色相环上的距 离角度在30~60度左右的色彩产生的对 比叫类似色相对比。 特点:色相差别小,但其色相感要比 同类色相对比明显,属于中弱对比, 仍需要靠明度、纯度等方的差别对比 来产生丰富的效果。 视觉情感:统一和谐
22
23
24
25
26
(3)中差色相对比:在色相环上 的距离角度在90度左右的色彩产生的 对比叫中差色相对比。 特点:中差色相对比差别适中,属于 色彩中对比。色彩的差别进一步增强, 画面色彩丰富,同时色彩不是非常对 立,易于做到调和。 视觉情感:形成的对比强烈、鲜明, 更能引起人们的兴奋、激动。
而成。
14
原色 二次色 三次色
色彩分析PPT课件

选择红色时,以橙色、桔红为主。
春季型人选择自己最适合颜色的要点是:颜色不能太旧,太暗。
春季型人的色彩搭配原则
——用黄基调扮出明亮可爱的形象
春季型人有着明亮的眼睛,桃花般的肤色。春季型人穿上杏黄色或亮黄绿的上装 ,走在朵朵桃红、片片油菜花中,娇容月貌浑然一体,美不胜收。
夏季型人适合乳白色,在夏天穿着乳白色衬衫与天蓝色裤裙 搭配有一种朦胧的美感。
夏季型人穿灰色非常高雅,但注意选择浅至中度的灰;不同 深浅的灰与不同深浅的紫色及粉色搭配最佳。
蓝色系夏季型人非常适合,颜色的深浅程度应在深紫蓝色、 浅绿松石蓝之间把握;深一些的蓝色可作大衣、套装,浅一些的 蓝色可做衬衫、T恤衫、运动装或首饰;但注意夏季型的人不太适 合藏蓝色。
秋季型人选择自己最适合的颜色的要点是: 颜色要温暖、浓郁。
秋季型人的色彩搭配原则
——用浑厚浓郁的金色调扮出成熟高贵的形象
秋季型人的发质黑中泛黄,眼睛为棕色,目光沉稳,有陶瓷般的皮 肤,绝少出现红晕,与秋季原野黄灿灿的丰收景象和谐一致。
秋季型人的服饰基调是暖色系中的沉稳色调。浓郁而华丽的颜色衬 托出秋季型人成熟高贵的气质,越浑厚的颜色也越能衬托秋季型人陶瓷 般的皮肤。
对春季型人来说,黑色将不再“安全”。过深、过重的颜色与春季型人白色的肌 肤、飘逸的黄发间出现不和谐音,使春季型人十分黯淡。如果现在衣橱里还有深色服 装,可以把春季色群中那些漂亮的颜色靠近脸部下方,与之搭配起来穿。
春季型人适合的白色是淡黄色调的象牙白。在淡热的夏天穿上象牙白的连衣裙, 搭配上桔色的时尚凉鞋与包,鲜明的对比会让春季型人俏丽无比。
您是秋季型吗?
秋
浑厚浓郁的颜色群
水粉静物教案ppt课件

•
水
粉
静
物Hale Waihona Puke 欣赏有羊头骨 的静物
目录
一、水粉画基础知识 二、色彩的基本理论 三、色彩的观察方法 四、水粉静物写生的方法和步骤
一、水粉画的基础知识
• 概念 水粉画就是用水调合粉质颜
料来作画的一种绘画形式。
• 特点
水粉画是用不透明的粉制颜料加水调 和后画出的图画,色彩鲜艳明快,颜料 覆盖力强,便于修改。
材料工具
二、色彩的基本理论
干湿结合画法: 是在水粉画中运用最多,也最为 完善的一种画法。 运用: 1、作画铺大体色阶段用湿画法, 深入塑造阶段、刻画细节时用干 画法。 2、画面大面积着色用湿画法, (如背景色)
小面积塑造用干画法。
苹果分析
1、水分的把握上做到暗部略湿, 而灰部和亮部略干;
2、用笔上多使用一些摆的笔触, 特别是在画苹果的灰部和亮部;
摆
简化与概括
2、从暗部入手
3、整体着色
4、深入刻画
5、调整完成
绘画全过程
作品欣赏
(水粉画静物)
作品欣赏
• 水粉静物画欣赏
作品欣赏
• 水粉静物画欣赏
作品欣赏
• 水粉静物画欣赏
有孔雀 羽毛的 静物
作品欣赏 • 水粉静物画欣赏
作品欣赏
• 水粉静物画欣赏
作品欣赏
·强化静物与环境的整体观察与感受的能 力,由感性——理性——感情;
·强调对色彩的理解与运用
四、水粉静物写生的方法和步骤
• 水粉画易于修改,初学者往往思想松懈,缺乏 严格的方法步骤。应当每一步都不马虎潦草。 有了严格的训练,才能进步得快,否则欲速则 不达。
• (1)起稿 • (2)铺大色调 • (3)具体塑造 • (4)细节刻划 • (5)调整、完成
蒙塞尔色彩体系

蒙塞尔色彩体系
蒙塞尔色彩体系是一种基于色轮的色彩系统,由法国艺术家和理论家埃利亚斯·蒙塞尔(Eugène Delacroix)提出。
蒙塞尔色彩体系的本质是将色轮分割成三个基本部分:黄色、红色和蓝色。
这三种颜色被称为“基本”或“原始”色,是混合色的基础。
蒙塞尔色彩体系的基本原则是,可以通过混合三种基本色来创造出一系列新的色彩,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色彩体系。
蒙塞尔色彩体系也是一种“热色”体系,因为它偏重于红色、橙色、黄色和绿色,而不是冷色,如蓝色、紫色和灰色。
室内设计色彩构成色彩构成创意的内容色彩构成创意讲解色构创意基础理论色彩创意构成设计PPT课件

中调:主要配色在5级以内的组合,明度对比适中。
特点:稳重、适中、也会显得平均、中庸。
长调:主要配色在5级以上的组合,明度对比强。特
点:形象鲜明、清晰并富有光感、体感强、显示活力、 力量,有时候显得生硬空洞。
将明度基调和明度对比结合起来,可以得到明度 九大调
缀色)
3)中差色:90度左右,它们的色相差比较明确,色彩对比效果 既明快又调和,很容易达到好的效果。(注意明度变化)。
4)对比色:120度左右的色相,对比鲜明、强烈、使人兴奋,不 易单调,处理不好易杂乱,强对比,例如:红—蓝、蓝—黄 橙—绿。
5)互补色:180度,最强对比,此对比是最难把握的,尽量少用。
色彩的表现
1. 色彩的分类
1. 无彩色(黑\白\灰) 2. 有彩色(红\黄\蓝…)
色彩的混合(调色方法)
1. 彩色之间的混合
三原色:红\黄\蓝 原色\间色\复色
2。有彩色与无彩色的混 合。
3。有彩色与无彩色分别 和特殊色的混合。
三原色调色实验
色彩属性
色彩三要素: 色相 明度 纯度
色彩对比
色相对比 明度对比 纯度对比 面积对比 冷暖对比
明度九调表
明度九调
明度九调
色相对比
一、色相对比
1.什么是色相对比:
色相之间的差别形成的对比。
2.常见的几种色相之间的对比:
1) 同一色相对比:(15度)最弱的色相对比。(注:
只能构成明度及纯度方面的差别,适当用少量对比色来增加色感变 化,使画面效果更好)。
2) 类似色:(45度)显得统一、和谐、雅致又显变 化。(但是也要注意明度、纯度的变化,也可用少量对比色作点
色彩构成

谢谢大家!
色彩空间的理解
• 光谱色
(见p7)
色彩空间的理解 • 色彩的分类:
色彩是由有彩色和无彩色之分的。
白色、黑色、还有基于它们之间的灰色。
无彩色是用明度来区分的,白色最鲜亮,黑色最灰暗。无彩色 是没有色相来区分的。
有彩色是指无彩色之外的颜色,有彩色是有明度和纯度的差异 的。
有彩度和无彩度
色彩的属性
同一色彩因光源的强弱和投影角度的不同而造成明度强弱的差异, 或因物体的起伏造成的明度差。 同一色相因混入不同的比例的黑白灰等级标准形成不同的明度变化 (如明度的推移构成) 在同等光源下,不同色相间明度的变化和差异。
色彩的属性
3.纯(彩)度(chroma)
纯度,也称彩度。指色彩的鲜浊或纯净程度,取决于色彩波长的单一 程度。可见光谱中各种单色光为极限纯度,是最纯的颜色。当一种色 彩加入黑、灰、白以及其他颜色时,纯度自然会降低,为了研究方便, 孟塞尔色体系中采用了14个步度的纯度变化。纯红色最高为十四级, 黑、白、灰、纯度最低为零,橙、黄、紫居中,纯度最低的是绿色。 纯度变化对人们的心理影响极其微妙,不同年龄、性别、不同职业、 不同文化教育背景的人对纯度的偏爱有较大的差异。
• 色彩的三要素:
1. 色相:(hue)
色彩最明显的特征是色彩的相貌和主要倾向,也指特定的波长的色 光显现出色彩感觉。一幅画、一个设计,主要的色彩倾向往往是色 相起调性的作用。
2. 明度:(value)
明度是辨别色彩明暗的程度。色彩学上称光度、深浅度。我们在前 面谈到的可见光波振幅的宽窄,决定色彩的明亮的程度,振幅宽, 则明亮;振幅窄,则黑暗。 色彩的明度可以从两个角度分析:一种是各种色相之间的明度就有 差别,同样的纯度,黄色的明度最高,兰色的明度最低,红绿居中: 另外一种情况是同一种色相的明度,因光亮量的强弱而产生不同的 变化。
色彩的基础

1.分阶法
这是概括提炼最常用的方法。 即对每一个单体的物象确定亮、灰、暗等阶区的明 暗或色彩。每一阶区的色彩纯度、明度不突破此阶区的 界限,并把此阶区丰富的色彩层次,概括为一个整色。 例如对象中色彩的明度差若为九级的话,九级中包 括着1到9个丰富的多差别的层次。而在画面中,我们只 须用1—5—9三个级数的关系来表现1—9个级数的关系, 这1—5—9的关系就是从九级数中提炼出来的。这种 “以少胜多”、“以一当十”的提炼方法,可使形象主 体突出,更集中,从而增强色彩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改变色彩纯度的方法: ★ 掺合黑色降低纯度
★ 掺合白色降低纯度 ★ 掺合灰色降低纯度
★ 掺合互补色降低纯度
纯度基调
将纯色与同明度的灰色以不同比例相混合,建立 一个9等级的纯度推移,并以此来划分纯度的基调:
★ 低纯度调——由 1—3 级的低纯度色组成的基调, 容易产生脏、灰、含混无力的感觉;
★ 中纯度调——由 4—6 级的中纯度色组成的基调, 具有温和、柔软、沉静的特点;
同类色对比:是色相弱对比, 如改变明度、纯度可构成优美 的关系。
对比色对比:是色相强对比,视觉效果鲜明、饱满、丰富。 达到视觉生理上的平衡。
互补色对比:是最强的色相对比,更丰富、更强烈、更有刺 激性。
色 相 对比
• 同类色对比:一种色相的不同明 度或不同纯度变化的对比。如柠 檬黄与淡黄对比、绿与粉绿对比。 同类色对比感觉统一、文静、稳 重等特点。
★ 高纯度调——由 7—9 级的高纯度色组成的基调, 具有强烈、鲜明欢快、拥挤、忙碌的感觉;
色彩构成课件

物体色
• 自然界的物体五花八门、变化万千,它们本 身虽然大都不会发光,但都具有选择性地吸收、 反射、透射色光的特 性。当然,任何物体对色光 不可能全部吸收或反射,因此,实际上不存在绝 对的黑色或白色。 • 常见的黑、白、灰物体色中,白色的反射率 是64%-92.3%;灰色的反射率是10%-64%; 黑色的吸收率是90%以上。 • 物体对色光的吸收、反射或透射能力,很受 物体表面肌理状态的影响,表面光滑、平整、细 腻的物体,对色光的反射较强,如镜子、磨光石 面、丝绸织物等。表面粗糙、凹凸、疏松的物体, 易使光线产生漫射现象,故对色光的反射较弱, 如毛玻璃、呢绒、海绵等。
•
光的传播 光是以波动的形式进行直线传播的,具有波长 和振幅两个因素。不同的波长长短产生色相差别。 不同的振幅强弱大小产生同一色相的明暗差别。光 在传播时有直射、反射、透射、漫射、折射等多种 形式。光直射时直接传入人眼,视觉感受到的是光 源色。当光源照射物体时,光从物体表面反射出来, 人眼感受到的是物体表面色彩。当光照射时,如遇 玻璃之类的透明物体,人眼看到是透过物体的穿透 色。光在传播过程中,受到物体的干涉时,则产生 漫射,对物体的表面色有一定影响。如通过不同物 体时产生方向变化,称为折射,反映至人眼的色光 与物体色相同。
• 第一节 视觉的生理特征 • 第二节 视觉的生理现象
第一节 视觉的生理特征
角膜
虹膜(又称彩帘)
眼睛的主要组成部分
水晶体
玻璃体
黄斑
视网膜
眼球壁主要分为外、中、内三层。外层由角膜、巩膜 组成,眼球外层起维持眼球形状和保护眼内组织的作用。
• 这年头,“实际年龄” 根本说了不算,说话 算数的是你的“视觉 年龄”,你看上去几 岁就是几岁!如果保 养够巧妙,够精准, 让你“看上去很年 轻”,当真比苦苦寻 求唐僧肉要靠谱多了! (笑话)
PPT颜色搭配技巧

将所学到的颜色搭配技巧应用到自己的作品中, 不断尝试和改进,提高自己的设计水平。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这些颜色搭配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 力,提高学习兴趣,使学习内容更容 易被接受。
科技主题颜色搭配
科技主题颜色搭配通常选择冷色 系,如蓝色、紫色、绿色等,以
营造未来感、科技感的氛围。
这些颜色搭配也常用于展示数据 和图表,突出重点信息,使观众
更容易关注。
在科技主题的PPT中,可以使用 一些渐变色和透明度效果来增加 视觉效果,但要注意保持整体色
对比度调整
02
适当调整颜色的对比度,使文字和背景形成良好的对比,提高
可读性。
色彩平衡
03
在PPT模板中,注意不同元素之间的色彩平衡,避免过于突兀的
颜色搭配。
个人作品中的颜色搭配
1 2
色彩心理学
了解不同颜色所代表的情感和意义,如红色代表 热情、绿色代表自然等,根据需要表达的内容选 择合适的颜色。
色彩层次感
高观众的注意力。
引导视线
利用动态效果引导观众的视线, 使PPT内容呈现更加流畅、有逻
辑。
创造视觉冲击力
通过独特的动态效果,为PPT增 添创意和趣味性,给观众留下深
刻印象。
06
颜色搭配实践
PPT模板中的颜色搭配
主题色选择
01
选择与PPT主题相关的颜色,如科技主题可选择蓝色、绿色等冷
色调,而自然主题可选择黄色、橙色等暖色调。
在个人作品中,利用不同明度和饱和度的颜色, 营造出色彩的层次感,使PPT更加丰富和立体。
3
色彩统一性
保持作品中的色彩风格统一,避免过多的颜色混 搭,使PPT整体看起来更加协调和美观。
《色彩学》基础理论

色彩的基础原理之一一、光的本质从远古到17世纪以前,人类对色彩的认识还停留在感性认识上。
真正对色彩进行科学的分析,是由英国科学家牛顿于1667年通过三棱镜分解出来开始的,称为可见光谱色,投在垂直的白色立面上呈现一种连续的色带,相互渐次变化,分为红(red)、橙(orange)、黄(yellow)、绿(green)、青(blue-green)、蓝(blue)、紫(purple)七色。
光学上把这种使白光分解的现象称为“光的色散”。
光是属于一定波长范围内的一种电磁辐射,太阳辐射通过大气层吸收照射到地球表面。
而人的视觉对从380~780nm(纳米或者毫微米)这一极小范围内的电磁辐射最为敏感,这叫可见光谱。
二、色光混合的规律蓝、绿、红三原色光的等量混合是色光混合的最基本的规律,当三原色光等量混合的时候,形成白色光。
红光与绿光等量混合的时候,形成黄色光;红光与蓝光等量混合的时候,形成品色光(也叫洋红);绿光与蓝光等量混合时,形成青色光。
若两种色光等量混合时形成白光,这两种色光之间的关系为互补色光。
因为白光是通过这两种色光互相补充形成的,即补成了白光,所以称为互补关系。
色彩的基础原理之二第一节色彩的属性一、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明度和纯度,是色彩的三要素。
几乎每出现一块色彩,都伴随着三要素的不同显现,三者均具有不可或缺的价值。
1、色相色相指色彩的相貌和主要倾向,也指特定波长的色光显现出的色彩感觉。
一个画面,主要的色彩倾向往往是色相起作用。
2、明度明度是指色彩明暗的程度。
色彩明度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种是各种色相之间的明度差别,另外一种情况是同一色相的明度,因为光量的强弱而产生不同的明度变化。
无彩色系有黑白灰三色,最高和最低明度色为白色和黑色,灰色居中。
人眼最大明度辨别力为近200个等级层次。
孟塞尔把明度定为(包括理论的)黑白11级,可视的黑白上下之间为9级不同的梯度。
3、纯度纯度是指色彩的鲜艳度或纯净饱和的程度,也称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