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蝎的研究进展
中药全蝎的研究进展
![中药全蝎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2d2187d0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05a015c.png)
中药全蝎的研究进展张盼盼;马明殊;王集会【摘要】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对中药全蝎有效成分的提取由传统的水提、醇提过渡到半仿生及仿生提取,且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对其药理研究多集中于小分子蛋白。
本文将根据近年来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有关文献,从中药全蝎的提取工艺、化学成分及其药理研究等方面进行综述。
【期刊名称】《药学研究》【年(卷),期】2014(033)007【总页数】4页(P411-414)【关键词】中药全蝎;综述;提取工艺;化学成分;药理研究【作者】张盼盼;马明殊;王集会【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4全蝎为节肢动物门蛛形纲钳蝎科东亚钳蝎的干燥全体,主要产于山东、河南、河北等地,是我国传统中药材,具有通络止痛、攻毒散结等功效,中医应用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传统用药一般入丸剂、散剂,其次入煎剂,加工方式主要有盐蝎、冻干粉、低温冷冻致死风干等,现代对于全蝎的提取主要有传统的水提、醇提及当前较为热门的仿生提取和匀浆提取。
现代研究表明鲜全蝎含有蝎毒、牛磺酸、棕榈酸、三甲胺、甜菜碱、卵磷脂、软硬脂酸等蛋白质及非蛋白质成分[1]。
全蝎的药效部位主要是蝎毒,而蝎毒的主要有效成分为蛋白质类[2],随着国内外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已从全蝎及其制品中分离得到数十种单体,包括蝎毒蛋白、多肽、寡肽,也可能含有核苷、糖肽及其低聚物,并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在临床上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
现对中药全蝎的提取工艺、化学成分及其药理研究等方面进行综述。
孟琳等[3]以可溶性蛋白得率和总提取物得率为指标,比较水回流法、醇回流法、匀浆法、酶解法4种不同的提取方法,并选择最佳工艺,结果显示,12倍量水,高速,匀浆提取2次的提取工艺最佳。
张永清等[4]以出干率、蛋白质含量、氨基酸含量、各种元素含量等,并结合水与乙醇提取液紫外吸收成分差异比较为指标,对比清水煮烘、盐水煮烘、直接烘干、烫死烘干4种全蝎加工方法,结果说明沸水烫死后风干最佳。
王集会等[5]以含水量、含盐量及可溶性蛋白为指标,对比研究沸盐水煮、冰箱快速冷冻常温风干两种产地加工方法,结果显示冰箱快速冷冻常温风干的方法加工全蝎较好。
中药全蝎炮制加工的研究进展
![中药全蝎炮制加工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5a10fd5b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bd.png)
中药全蝎炮制加工的研究进展张群群; 辛义周; 马传江; 魏永利【期刊名称】《《药学研究》》【年(卷),期】2019(038)011【总页数】4页(P644-647)【关键词】全蝎; 全虫; 炮制; 研究进展【作者】张群群; 辛义周; 马传江; 魏永利【作者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省中药临方炮制研究所山东济南2500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3全蝎为钳蝎科动物东亚钳蝎(Buthus martensii Karsch)的干燥全虫[1],始载于宋代《开宝本草》[2],《本草纲目》[3]列于虫部第40卷。
全蝎含有蝎毒、三甲胺、甜菜碱、硫磺酸、棕榈酸、软硬脂酸、胆甾醇及铵盐、卵磷脂等[4]成分,其中蝎毒为主要活性成分[5],全蝎入药始于《蜀本草》[6],具有息风镇痉、通络止痛、攻毒散结的功效,近年来关于全蝎的研究方兴未艾[7-8]。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全蝎具有显著的抗肿瘤[9]、抗哮喘[10]、抗凝[11]、抗血栓[12]、促纤溶[13]、镇痛[14]、抗癫痫[15]、抗惊厥作用[16],临床常用于治疗小儿惊风、抽搐痉挛、中风、半身不遂、破伤风、风湿顽痹、偏正头痛、疮疡、瘰疬[17]。
关于炮制工艺,历代医药学家对全蝎及全蝎的炮制均有不同的论述[18],本草文献记载全蝎的炮制方法有14种之多[19],包括:净制、切制、酒制、醋制、甘草生姜制、盐制、薄荷制等;现代改进及创新的炮制工艺有:盐制、枯矾制、蒸制、远红外辐射干燥制等。
本文就全蝎的相关炮制研究进展进行论述。
1 本草炮制工艺研究1.1 不加辅料制全蝎不加辅料炮制工艺包括净制、切制、炒制、焙法、煅炭。
净制在《圣济总录》“去足,去尾。
”、《纲目》“入药去足焙用”、《世医得效方》“去足翅”、《洪多集验方》“汤浸泡去腹内土”、《朱多集验方》“蝎尾去刺”、《寿世保元》“洗去臊”均有记载;切制在宋代始有“为末”“连血细研”,明代也有“连血细研”等粉碎方法;宋代《本草图经》曰“令人捕得皆火逼干死收之”,《本草述》中有“瓦炒”的记载,《杨氏家藏方》要求“全蝎,去毒炒焦。
全蝎抗癫痫研究进展
![全蝎抗癫痫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587992f9941ea76e58fa0484.png)
壅叁蔓壹:堡垒丝!!塑塑!缝!昼毖照踅塑竺!!:箜:垒坠!菱发生,窭鬟不蒸反瘟秘爨数潦疹德2镶(2/30),发垒率秀6。
7%}对照缰23赞(23/30),发擞攀为76。
7%。
全部不良反应轻微,无需特殊处理,未影响继续治疗,服药期间或疗程结束停药后自行消失。
两组不良成成发熙率经统计分析差异著性(P<O.001)。
两组不良反_陂比较见表3。
裹3两组药物不良腰成比牧(例)组踟n恶心胀气腹痛乳房服瘸水肿合计发生率(%>治疗组301100026.7对熙维301451012376.73。
3讨论穗躯牲子富出盛为撼瓣骧瘩常觅病,戳经量过多、经麓蓬长,痰程在3属戳主秀熏甏凌疼特征,嚣于孛嚣掌“瘸潺”、。
胃经先赣’、。
旁经翘廷燕”,。
经秘耨塞盎”等多种痰静范畴。
其发病辊理复杂,煞、琥、嶷三者可单独象瘸,叉可互为因果,兼夹致病。
妇人以撒为擞,丽血随气行,所为亡血者,多由劳倦过度,耗伤正气,或脾胃旖伤、中气虚弱,以致气虚不能疏摄血液而妄行。
且由崩濑日久.气随血脱而致气衰,固摄无力而致经血淋漓而下。
本方斑用黄芪、当归补气生血。
而使气旺血生;使以川芎、阿胶、甘草、炒艾叶、当归、芍药、地黄养血止血。
调经;其中地黄、芍药、当归、川芎,补血调・综述・・3l・蠢,羚牵凑瀵,耱瓣零洚,获复营盘;芍药、彗摹缓慧斑癀,薅臻羧孛疼纛。
谊叛三七诧淤止盎、贯_众凉蛊正盎,粥莽炭溪血止魍,建骨、牲蛎收敛固涩,配合主药急班治标,缓以靛率,诸药含用,熬凑益气养血,调经止崩之功。
我们爿乏用我院研制的宫血停口服液治疗功能性子寓出血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临床总有效率为90%,与对照缀比较无显著差肄,但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仅为6.7%,治疗组月经恢笈的时间及治疗的周期短。
与对照组比较农姓著差募。
该方鼹缝中药制剂。
疗效确切,值得桩床推广藏髑。
参考文献【l】《孛嚣棼蹙}2005莓蒎(一部).≤£寰:恁学工韭窭簸装,8005;辩豪lJ。
[2]王澈粪,炭弼妇辩学,北京:人嚣卫生窭疆社,1991:763,[3]冒容巾麟药管理局.中疰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寓意t擀藏大学出版牡,1994t62.[43高巍.娥气柬宫扬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56例.湖北中暇杂志.2003,25(12)t40.[5]田福云.归缀调冲汤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38例幅睐观察.甘肃中医学院掌掇.2008,25(1):25~27.全蝎抗癫痫研究进展姬涛,田景振(山东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中药全蝎的本草考证及现代研究进展
![中药全蝎的本草考证及现代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63b0a59189eb172ded63b7f4.png)
中药全蝎的本草考证及现代研究进展作者:杨祎辰马存德王二欢常晖安莉党艳妮刘腾恬来源:《安徽农学通报》2018年第08期摘要:全蝎是传统中药材、临床常用药物,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该文对全蝎的本草考证及现代研究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全蝎的深入研究及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全蝎;本草考证;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 R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8)08-0105-03Herbalogical Study and Modern Research Progres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corpioYang Yichen 1,2 et al.(1Shaanxi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Trade & Commerce,Xianyang 712046,China;2Shaanxi Bucha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Xi'an 710075, China)Abstracts:Scorpio is 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often used in clinical.Scorpio has a high medicinal value.This paper reviewed scorpio's herbalogical study and modern research progress in order to provide evidence for scorpio's in-depth research,rational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Key words:Scorpio;Herbalogical study;Research progress全蝎原名“蠍”,始载于宋《开宝本草》[1],《本草纲目》[2]列于虫部第40卷。
全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全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f5aaef720b4e767f5bcfce49.png)
生成;榆直接杀伤;虞增强细胞免疫力[5,6]。刘芬[7]等
采用 MTT 法、异硫氰酸荧光素 FITC 标记、Griess 试
剂和 ELISA 方法观察到全蝎水提物在体外对小鼠
巨噬细胞株 RAW264.7 的活化作用,可明显提高巨
噬细胞吞噬功能和分泌能力。张盼盼[8]等采用 MTT
法得出全蝎蛋白(跃10 kDa 分子量段)对肺腺癌细胞
医学信息 2018 年 9 月第 31 卷第 18 期
Medical Information Sep. 2018 Vol. 31 No.18
综述
窑综述窑
Hale Waihona Puke 全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黄 娟袁张庆莲袁皮凤娟袁邵单炫
渊泸州市中医医院药剂科袁四川 泸州 646000冤
摘 要院全蝎是一味应用广泛的传统中药袁具有多种药理作用袁有丰富的临床应用价值遥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全蝎药理作用的研究
summarizes this,hoping to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its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Key words:Scorpion;Pharmacological action;Scorpion venom
全蝎始载于《开宝本草》,为钳蝎科动物东亚钳
全蝎抗凝的成分主要是蛋白质和多肽物质 。 [14] 赵检英等[15]将 50 只健康新西兰白兔分成 5 组,通过 制备血栓模型,观察全蝎纯化液对其影响,结果显示 全蝎纯化液各剂量组均可明显促进 t-PA 的分泌, 抑制血浆 PAI-1 活性,提示全蝎纯化液抗血栓作用 机制可能与其促纤溶相关。吴萍[16]等研究发现全蝎 纯化液能拮抗凝血酶抑制 TFPI 释放,对凝血酶诱导 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全蝎化学成分及其食用药用价值研究综述
![全蝎化学成分及其食用药用价值研究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b8722294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e2.png)
全蝎化学成分及其食用药用价值研究综述全蝎,又称为蝎子,是一种寒带至热带地区常见的无脊椎动物。
它是一种具有剧毒的动物,但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全蝎被用作药材和食材。
本文将综述全蝎的化学成分以及其在食用和药用领域中的价值。
全蝎主要由蛋白质、多糖、脂质、无机盐和氨基酸组成。
其中,蛋白质是全蝎中主要的有机成分,占总质量的约60%。
全蝎蛋白质主要包括胱氨酸蛋白酶、组织蛋白酶、酪氨酸酶等酶类。
这些蛋白质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抗菌、抗炎等作用,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药物研发和治疗。
全蝎中还含有多种多糖,如蝎多糖、甘露聚糖等。
这些多糖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和抗氧化等活性。
研究表明,全蝎多糖能够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淋巴细胞的增殖和分泌。
此外,全蝎多糖还具有抗肿瘤作用,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转移。
蝎子体内的脂质主要包括磷脂、三酰甘油和胆固醇等。
这些脂质在全蝎的生理功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调节细胞膜的流动性和稳定性。
研究还发现,全蝎中的胆固醇可以抗炎、抗氧化和降血脂等作用,可以用于治疗高血脂和动脉硬化等疾病。
全蝎还富含多种氨基酸,如丝氨酸、赖氨酸、精氨酸等。
这些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对人体的生理功能至关重要。
研究发现,全蝎的氨基酸组成与人体的氨基酸需求相似,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此外,全蝎中的氨基酸还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对于预防和治疗炎症性疾病具有潜在的药用价值。
在食用方面,全蝎在一些地区被当作食材。
全蝎具有高蛋白、低脂肪和低胆固醇的特点,被认为是一种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的食物。
全蝎肉质鲜嫩,可以炒、煮、烤等多种烹饪方式制作成各种菜肴。
在药用方面,全蝎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
全蝎具有清热解毒、祛风镇痛、消肿止痛等功效,常用于治疗风热感冒、风湿病、外伤肿痛等疾病。
此外,全蝎还具有抗肿瘤、抗癌、保护肝脏等作用,是许多药物的重要成分之一综上所述,全蝎具有丰富的化学成分和广泛的应用价值。
在食用方面,全蝎肉质鲜美,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材。
全蝎养殖的进展研究
![全蝎养殖的进展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71fa8ea9b89680203d82591.png)
全蝎养殖的进展研究(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摘要】对中药材全蝎人工养殖的条件、繁殖、饲养管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养殖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全蝎东亚钳蝎养殖中药材全蝎为钳蝎科动物东亚钳蝎ButhusmartensiiKarsch的干燥体。
具有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的功效;用于小儿惊风,抽搐痉挛,中风口Z,半身不遂,破伤风,风湿顽痹,偏正头痛,疮疡,瘰疬[1]。
其药理作用包括抗凝、抗血栓、促纤溶、镇痛、抗癫痫、抗肿瘤、对心血管系统等方面[2]。
全蝎是我国传统的名贵药材,是许多中成药的重要原料。
蝎的分泌物蝎毒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同时,蝎作为一种高档滋补品和保健品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
蝎还可制成多种美味佳肴,如油炸全蝎、蝎罐头、蝎子滋补汤等,因此市场上对蝎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过去中药材全蝎,主要采集自然生长的东亚钳蝎(以下简称蝎),随着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的需求,野生蝎资源供不应求,于是人工养蝎被提到议事日程。
通过观察、研究与生产实践,人们创造了一些人工养蝎的方法和技术。
现综述如下。
1养殖环境条件1.1自然常温养殖模拟野生蝎的生长环境,顺其在大自然中的生态规律[3]进行的养殖。
由于蝎的生活史较长,从仔蝎到成蝎需要3~4年的时间;蝎是变温动物,温度低于8℃,蝎的生长发育停滞,处于休眠状态。
因此,自然常温养殖的周期较长。
1.2恒温养殖及湿度控制蝎生活区的温度一年四季都保持在适宜蝎生长发育的温度范围内,使蝎一直都处于快速生长发育阶段,从而缩短了蝎子生长周期[4]。
可用建房、盖棚等多种方式保障恒温或接近恒温,还可用计算机调控温度等。
石蕊等设计了一种保持养蝎环境湿度的方法。
1.3生态养蝎根据动植物共有的生长特性和呼吸的互补性进行的人工养蝎[5],蝎与植物混养,如花房养蝎,花园式养蝎等。
1.4无土养殖[6]蝎窝采用天然植物材料制成,而非传统养蝎用泥土、砖石等做蝎窝的养殖方法。
中药全蝎的临床应用研究新进展课程答题测试
![中药全蝎的临床应用研究新进展课程答题测试](https://img.taocdn.com/s3/m/cc5a06c2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da.png)
《中药全蝎的临床应用研究新进展》近年来,中医药在临床应用研究领域取得了许多新的进展。
其中,中药全蝎作为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其临床应用价值也逐渐受到重视。
本文将就中药全蝎的临床应用研究新进展进行探讨,以期为读者提供深入、全面的了解。
一、中药全蝎的起源及概述中药全蝎,又名全蝎、赤蝎,是指蝎科动物全蝎或者醉蝎的干燥品。
全蝎性味辛、苦、微温,具有活血化瘀、祛风止痉、镇痛等功效。
在中医药临床中,全蝎常用于治疗中风、痹痛、瘀血等疾病。
二、中药全蝎的主要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中药全蝎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如蝎毒蛋白、蝎毒氨基酸、蝎甾醇等。
这些成分赋予了全蝎多种药理作用,包括抗菌、消炎、镇痛、扩血管等。
在临床应用研究中,科研人员发现,中药全蝎对多种疾病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成为了中医药临床中的重要药材之一。
三、中药全蝎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中药全蝎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备受关注。
研究发现,中药全蝎可以改善心肌缺血、减轻心肌梗死面积,对心绞痛、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有着显著的治疗效果。
全蝎还可降低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对脑血栓、脑血栓栓塞等疾病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四、中药全蝎在肿瘤及免疫调节中的应用近年来,中药全蝎在肿瘤及免疫调节领域的应用也备受关注。
研究发现,全蝎具有抗肿瘤、抗转移的作用,可以有效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全蝎还可以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机体抵抗肿瘤的能力。
这些发现为全蝎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五、中药全蝎在临床应用中的风险及注意事项尽管中药全蝎在临床中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但其在应用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性。
长期大剂量使用全蝎可能导致肝脏损伤,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过敏反应等。
在应用全蝎时,需严格掌握用药适应症和用药剂量,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六、个人观点及总结作为中药材,全蝎在临床应用中展现出了多种优秀的药理作用。
随着不断的研究和实践,相信全蝎在医学领域中的地位将会更加突出,为更多患者带来健康福祉。
全蝎的炮制与临床应用研究(二)2024
![全蝎的炮制与临床应用研究(二)2024](https://img.taocdn.com/s3/m/bd193584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a9.png)
全蝎的炮制与临床应用研究(二)引言概述:全蝎是一种传统中药材,凭借其独特的药性和丰富的药用价值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全蝎的炮制方法和其在临床上的应用研究成果。
正文:一、全蝎炮制的传统方法1. 火炙炮制:使用开火烘烤的方法,使全蝎发生化学变化。
2. 醋炮炮制:将全蝎泡入醋中进行炮制,以增加其溶解性和稳定性。
3. 白酒炮制:采用传统的以白酒作为溶剂进行炮制的方法,提高全蝎的溶解度和药物活性。
二、全蝎的主要成分和药理作用1. 活性成分分析:探讨全蝎中的主要生物活性成分,如蝎毒素、多肽和生物碱等。
2. 抗肿瘤作用:研究全蝎在抑制肿瘤细胞生长、诱导凋亡和抑制转移方面的作用机制。
3. 心脑血管保护作用:探究全蝎在心脑血管疾病方面的保护作用,如抗心肌缺血、抗脑缺血等。
4. 抗炎作用:研究全蝎在抑制炎症反应和减轻炎症损伤方面的作用机制。
5. 其他药理作用:探讨全蝎在抗氧化、免疫调节、抗凝血等方面的作用。
三、全蝎在临床上的应用1. 肿瘤治疗领域:总结全蝎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进展,如单药疗效和联合用药的研究。
2. 心脑血管疾病领域:归纳全蝎在冠心病、脑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经验。
3. 炎症性疾病领域:总结全蝎在风湿性关节炎、溃疡性结肠炎等炎症性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4. 其他临床领域:探讨全蝎在抗衰老、免疫调节等领域的临床应用研究。
四、临床试验与研究进展1. 临床试验设计:介绍全蝎临床试验的设计原则和方法,如药物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
2. 临床试验结果:总结全蝎临床试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如针对不同疾病的试验结果。
3. 安全性评价:研究全蝎在临床使用中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如药物毒性和副作用的评估。
五、全蝎的临床应用前景1. 发展趋势:展望全蝎在临床上的应用前景,如多学科合作和个体化治疗的发展。
2. 挑战与机遇:探讨全蝎在应用过程中可能面临的挑战和解决方案。
3. 延伸研究方向:提出全蝎未来研究的方向,如药效物质提取和药物创新形式的研发。
中药全蝎治疗白血病研究进展
![中药全蝎治疗白血病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9585b6335a8102d276a22fe6.png)
脉,应诊断为消渴病、呕吐。患者素体脾气亏虚,脾虚湿盛,湿 浊犯胃则恶心呕吐;舌质淡红、苔薄白腻、脉濡数亦为脾虚湿 盛之象。故应辨证为脾虚湿盛,浊邪上犯。可给燥湿健脾泻浊 和胃之汤剂:黄连109,紫苏叶109,制半夏129,陈皮109,苍术 159,竹茹109,茯苓129,自术129。水煎取汁分服。 3 后记
主任医师:同意各位医师对诊断的分析,治疗上应注意以 下几点:(I)补液量要足,记录24h出入量;(2)应用小剂量胰 岛素持续静滴纠正代谢紊乱很重要,应注意血糖不要过低,在 13.9mmol/L左右即可,避免出现低血糖;(3)随着尿量的增 加,尤其应注意补钾;(4)酸中毒的治疗按副主任医师的意见 执行,注意监测血CO:CP、离子及尿分析。中医方面,根据症舌
细胞(即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凋亡及对其相关基因的 影响的研究,观察了全蝎对HL一60细胞增殖、周期分布、凋亡 及其相关基因表达等方面的作用。结果提示,全蝎可提高促凋亡 基因P53和c—myc的表达,同时下调抑制凋亡基因bcl一2的表 达,对HL一60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并可诱导其凋亡,可将 HL一60细胞阻断在GO/G1期,减少s期细胞,降低细胞增殖指 数悖1。该项研究为中医治疗白血病提供了新的思路,为全蝎抗癌 新药的开发打下基础。万增智等/to]应用细胞培养和流式细胞仪 分析技术分析全蝎水煎液对HL一60细胞增殖、细胞形态及细 胞凋亡的影响。结果表明,全蝎水提物对HL一60细胞增殖有一 定的抑制作用,细胞凋亡比例由对照组的7.36%增加至9.47% (4rag/m1),12.56%(8mg/nd)和21.44%(12mg/m1)。细胞形态 表现为细胞增大,核膜皱缩,核固缩或核碎裂,但细胞膜完整。表 明全蝎可诱导HL一60细胞凋亡,并对细胞增殖有一定的抑制 作用。贾莉等…1应用四氮甲唑蓝法观察蝎毒对细胞的抑制作 用,并用光镜、荧光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细胞结构的改变,原 位末端标记1121检测DNA断裂,流式细胞术分析凋亡细胞和
中药全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中药全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211da9fb6294dd88d0d26bdb.png)
高 了新 生儿 的并 发症 发生 率及 病死 率 。因此 , 临 床上 需要 对 妊娠 期 出现 贫血 的孕 妇 给予重 视 。 妇 幼保 健 医生要 加强 孕期 保健 工作 的宣传 和指 导 , 定 期进 行孕 期检 查 。产前 检 查时 , 孕 妇须 在孕 早 、 中、 晚期 检测 血 常规 , 尤其 贫 血后 服 用药 物 治疗 一 段 时 间更 应定 期 复查 , 查 看血 红蛋 白是 否增 加 , 以确定 药物 的疗 效 。 对 孕期 贫血 要 早 发现 、 早治疗 , 以提高 孕 产妇 和胎 ( 婴) 儿 的健 康水 平 。
参考 文献
根 本 的原 因并 予 以纠正 ; 减 少 意 外怀 孕 和 生育 次 数 , 因 为每 一 次 f 1 ] 张艳敏 , 苏祖 佑 . 妊娠 期缺铁 性 贫血 f J 1 . 国外 医学妇 幼保 健 分 册 , 流产 、 生育 都有 大量 血 的流失 … 】 。 2 0 0 9, 7 ( 3 ) : 1 2 6 .
缺 铁性 贫血 妊 娠期 最 常见 , 占妊 娠 贫血 的 6 8 . 5 %。尽 管 孕早 炭 工业 医学杂 志 , 2 0 1 0 , 4 : 8 8 0 . 期 贫血 发 生率 仅 为 1 . 5 l %, 但 检 测 显示 , 孕早 期 血 红 蛋 白有 明显 [ 8 】 唐 咏梅 , 周瑞 华 , 宁鸿珍 , 等. 缺铁 性 贫血 对妊 娠 及 其 结 局 的影 降低 趋势 , 晚孕 时 达到 高峰 。所 以有 必要 临床 在孕 期 实施 干 预使 响 『 J ] . 中国公共 卫 生 。 2 0 0 2, 1 8 : 1 5 9 — 1 6 1 . 其 发生 率 降低 l l 3 1 。首先 对 于 已经发 生 贫血 的孕 妇 , 根据 贫 血 的程 【 9 】 黄 少丽 , 陈叙 , 麻 湘, 等. 妊 娠 合 并 贫血 对 妊娠 结局 的影 响 情 况 度 选用 铁 剂治 疗 , 一 般从 妊 娠 2 0 周后 , 开 始 补充 铁 剂 , 这样 可 以 分析 Ⅲ. 中 国初 级卫 生保健 , 2 0 0 5 , 1 9 : 3 6 — 3 7 . 明 显改 善缺 铁 的状 况 。 【 1 0 ] 李雪 波 , 林琳敏 , 吕女 , 等. 奉化 市孕妇 缺铁 性 贫血 患病 率及 影 5 纠正 贫血 的方 法 : 原 则是 去 除病 因及 补 充铁剂 响l J l _ 国外 医学妇 幼保 健 分册 , 2 0 0 o , 7 ( 3 ) : 1 2 6 . 5 . 1 补 充铁 剂是 治疗 贫 血 的主要 方法 , 最 常用硫 酸亚铁 , 每次 0 . 3 ~ 【 l 】 】 宋英 娜 , 刘俊涛, 杨剑秋. 妊娠 期 缺 铁性 贫血 的预 防 和 治 疗『 J I . 0 . 6克 , 每 日3 次. 口服 铁 剂注 意事 项 : 先从 A , N 量开 始 , 逐 渐 达到 协 和 医学 杂志 , 2 0 1 l , 2 ( 2 ) : l 6 0 — 1 6 2 . 足量 。 饭 后服 用 , 可减 少恶 心 、 呕吐 、 上 腹 部不 适等 胃肠 道反 应㈣。 【 1 2 】 丁文 军. 妊娠 期铁 营 养评价 『 J 1 . 中国妇 幼健 康研 究 , 2 0 1 1 , 2 2 ( 5 ) : 同时 , 口服 维生 素 C 1 0 0毫 克 , 每 日3 次, 1 0 %稀 盐 酸 1 0 ~ 2 0 滴 稀 6 98 — 6 99 . 释后, 每 日 3次 , 可促 进 铁 的 吸收 。 服药 前 后 1 小 时左 右禁 饮 茶 【 1 3 】 日炯 , 金 洁. 铁 剂 对 孕妇 和 新 生 儿干 预 作 用的研 究 . 营 养 学 水、 咖啡 等 。 服用 铁 剂后 出现 黑便 不必 担心 。 一般 贫血 可在 2 个月 报 , 2 0 0 1 , 2 3 ( 1 ) : 3 6 — 3 7 . 内恢 复 。在 纠正贫 血后 仍 需继续 服 药 2 ~ 3 个月, 以防 复发 ; 【 1 4 ] 钟 红 秀. 硫 酸 亚铁预 防和 治 疗孕 妇缺 铁 性 贫血 的疗 效观 察 『 J I . 5 . 2对 妊娠 后期 重 度 贫血 或 因严 重 胃肠道 反 应 不能 口服铁 剂 者 , 福 建 医药 杂志 , 2 0 0 9 , 7 8 ( 3 ) : l 5 9 . 可 用 右 旋 糖 酐 铁 或 山梨 醇 铁 。两 种 制 剂 分 别 含 铁 2 5 m g / m l 及 【 1 5 ] 孙淑 珍 . 多糖 铁 胶 囊 治疗 妊娠 期 缺铁 性 贫血 疗 效观 察 l J l _ 临床 5 0 m g / m l , 给药 途 径为 深部 肌 内 注射 。首 次给 药应 从 小剂 量 开始 , 合 理 用药 , 2 0 1 l , 4 ( 4 ) : 5 5 — 5 7 . 第一 日 5 0 a r g , 若无 副反应 , 第 二 日可增至 1 0 0 a r g , 每日1 次肌 注[ 1 5 / 。 【 1 6 】 周瑞 华 , 李 占 山, 唐仪 , 等. 间 隔补铁 对 防 治孕 妇缺 铁性 贫血 效 化 验检测 血红蛋 白达到正 常值后 , 还应继续 用药 物维持 2 个月 。 果的评 价『 J ] . 营养 学报 , 2 0 0 1 , 2 3 ( 4 ) : 3 1 3 — 3 1 5 .
全蝎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
![全蝎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d1ae793710661ed9ad51f387.png)
24文小敏.廖荣鑫,彭胜权。等.脾胃湿热证湿偏重、热偏重大鼠模型 脾脏超微结构观察IJ】.新中医,2008,40(3):93~95
25陈晴清,林培政,黄可儿,等.脾胃湿热证与人类白细胞抗原Ⅱ类基 因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4(4):
有研究认为,蝎毒抗肿瘤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蝎毒如下性质 有关:(1)抑制细胞线粒体脱氢酶活性,导致细胞代谢率降低,细 胞缺氧、生长抑制甚至因代谢紊乱而死亡。(2)SVC与癌细胞 DNA特异结合造成DNA断裂,从而影响DNA复制;阻断G0或 G。期向S期的进程,造成G。期细胞堆积,影响细胞的细胞周期, 从而有效控制肿瘤细胞的增殖。(3)抑制肿瘤细胞5'RNA活性, 降低AgNOR蛋白含量,减慢瘤细胞增牛。(4)抑制端粒酶逆转录 酶基因表达而抑制端粒酶的活性、诱导细胞凋亡15I。
3 蝎毒提取物的抗肿瘤作用及机制 蝎毒粗毒(SVC)经凝胶过滤可获得3个组分:其中SVC l、
Ⅱ、Ul,SVC H、m对Ecal09细胞、人喉癌Hep2细胞和人直肠腺 癌Cl 184细胞具有直接杀伤作用,且该作用随浓度增加和作用 时间延长而增强。田中伟等161研究发现,SVCⅢ能够抑制人皮肤 T淋巴瘤细胞的增殖,并将细胞周期阻止在Gt期,从而诱导其 凋亡提示SVC可能有抗皮肤肿瘤作用。付士波等1 71报道,在一定
·1872·
中周中医急症2009年11月第18卷第1I期 JETCM.Nov.2009,V01.18,No.11
·综述·
全蝎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
陈林江1 莫志贤2
中图分类号:R2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5X(2009)1l一1872—02 【关键词】全蝎抗肿瘤进展
全蝎的研究进展范文
![全蝎的研究进展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1484b757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ec79c5a.png)
全蝎的研究进展范文全蝎(Scorpiones)是一类古老而神秘的节肢动物,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两栖生物之一、它们生活在地球上已有4.2亿年的历史,这使得它们成为生物学和进化学研究的重要对象。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对全蝎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进展,下面将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全蝎的系统分类研究取得了重要的突破。
过去,全蝎的分类主要基于形态特征,这在其中一种程度上限制了分类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然而,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研究者开始使用分子标记来重新研究全蝎的系统分类。
通过对全蝎基因组的研究,研究者发现了一些新的分类单元,同时也确认了一些既有的分类单元。
这些成果使得全蝎的分类更加准确和可靠。
其次,全蝎的基因组研究成果丰富多样。
全蝎基因组的测序工作已经完成,使得对全蝎的基因表达和调控机制有了深入的了解。
通过对全蝎基因组中有关毒液合成、体节发育和免疫系统等关键基因的研究,研究者们揭示了全蝎的适应性进化机制以及毒液对其捕食和防御机制的重要性。
此外,还有一些研究集中在全蝎免疫应答和基因家族扩张等基因组学方面,为全蝎进化和适应性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另外,对全蝎生态学和行为学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全蝎广泛分布于各种地理环境中,从沙漠到森林,从高山到草原,它们展现了极强的生态适应能力。
通过对不同环境中全蝎的数量、分布和行为习性的观察,研究者们开始揭示全蝎与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以及全蝎在生境中的生态功能。
此外,全蝎的社会行为也是研究的热点之一,特别是对于一些具有社会行为的全蝎种类,研究揭示了它们的社会结构和合作行为对其生存和繁衍的重要性。
最后,全蝎的毒液研究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之一、全蝎的毒液是由多种生物活性物质组成的,其中包括毒素、酶和蛋白质等。
通过研究全蝎毒液中的单个成分以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者们已经发现了一些具有生物医学潜力的活性成分。
例如,全蝎毒液中的一些成分具有抗癌、抗炎和抗菌等作用,这些发现为新药物的研发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和资源。
全蝎的研究进展
![全蝎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c8f78d1410a6f524ccbf852f.png)
全蝎的研究进展赖秀平暨南大学附属清远医院,广东,清远【摘要】:全蝎为常用的息风止痉中药,通过介绍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等研究进展,建立其安全有效的治疗窗口,最终为其安全有效用药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关键字】:全蝎;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全蝎为钳蝎科动物东亚钳蝎Buthus martensi karsch 的干燥全体,又名全虫、虿、茯背虫、主簿虫、杜伯等。
如单用尾,名为蝎尾(蝎梢)。
产于我国各地,长江以北较多。
春、秋均可捕捉。
捕得后,投入沸水中烫死,晒干者,称淡全蝎;加盐煮,晒干者,称咸全蝎。
由于其功效显著,用量小,使用不当易产生不良反应。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全蝎的研究日渐深入。
现将其在化学成分、药理、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方面的研究概况综述如下。
一化学成分全蝎的主要活性成分为蝎毒(Scorpion venom),由蛋白质和非蛋白质两部分组成[1],是一类类似蛇毒神经毒的多肽物质,一般含30~70个氨基酸残基及3~4对二硫键,蛋白质部分按作用不同又分为蝎毒素和酶。
酶主要有透明质酸酶、磷脂酶A2、明胶酶和乙酰胆碱脂酶;蝎毒素按作用机理又分为神经毒素和细胞毒素;在非蛋白质部分中各种蝎毒大部分都含有游离氨基酸、脂类、有机酸、组织胺等。
蝎子油中含有棕榈酸甲酸(C17H34O2,35.1%)、硬脂酸甲酸(C19H38O2,26.6%)、油酸甲酯(C19H36O2,25.3%)等脂肪酸,是以饱和脂肪酸为主的酸性成分。
边六交等[2]自蝎毒中分离出纯化抗癫痫肽(AEP分子量为8 300道尔顿)、镇痛肽和抗肿瘤肽。
此外,全蝎还含有Ca、Mg 及Fe、Cu、Zn、Mn 、Pb等多种微量元素[3]。
二药理作用2.1 抗凝、抗血栓、促纤溶正常机体内凝血与抗凝血系统保持动态平衡。
当血小板或凝血因子增多或纤溶活性降低时,血液呈高凝状态,使凝血机制较正常更易受到触发,从而有血栓形成倾向。
实验证明[4]:全蝎提取液可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纤维蛋白含量和促进纤溶系统活性(优降蛋白溶解时间缩短)等因素抑制血栓形成。
全蝎的炮制与临床应用研究
![全蝎的炮制与临床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fbedf73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80.png)
全蝎的炮制与临床应用研究全蝎,又称蝎安,是一种中草药材,具有祛风、祛湿、解痉和镇痛等作用。
在中医药理论中,全蝎属于动物类药物,具有温通经脉、破血行淤的特点。
全蝎的炮制与临床应用研究是对其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的一种探索和总结,有助于进一步挖掘和发展其药用潜力。
炮制是指中药材经过炙烤、烘焙、炒制等加工方法,使其质地、气味、药性和疗效等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
全蝎的炮制主要包括轻度炙烤、中度炖煮和重度炒制等处理过程。
炮制过程对全蝎的化学成分具有一定影响,主要表现为提高了药物活性成分的含量以及增强了药物的溶解度和稳定性。
全蝎的临床应用主要有神经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和肿瘤等领域。
神经系统疾病方面,全蝎可以用于治疗中风后遗症、帕金森病、脑血栓等疾病,主要通过改善血液循环和抑制炎症反应等途径发挥作用。
心血管系统疾病方面,全蝎可以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高血压等疾病,主要通过扩张血管、改善冠脉供血和抗氧化等作用发挥疗效。
肿瘤方面,全蝎可以用于治疗肝癌、胃癌、肺癌等恶性肿瘤,主要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来达到治疗的目的。
全蝎的临床应用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针对全蝎的药理作用进行研究,明确全蝎的物质基础和药理机制。
通过对全蝎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揭示其中的活性成分及药理作用。
例如,对全蝎中的多糖、甾体类和生物碱等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和活性筛选,进一步明确其抗肿瘤、抗炎和镇痛等作用的机制。
其次,进行全蝎的药物代谢和药动学研究,明确其在体内的代谢途径和消除动力学特征。
药代动力学研究可以揭示全蝎的药物活性成分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为合理使用全蝎提供药理学依据。
再次,开展全蝎的临床观察和对照研究,明确其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和疗效。
通过与对照组进行比较,评价全蝎在不同疾病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例如,对全蝎在治疗中风后遗症中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评估,明确其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临床症状方面的作用。
蝎子的生态学研究进展
![蝎子的生态学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4d2a1b80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10.png)
蝎子的生态学研究进展蝎子是动物界节肢动物门蛛形纲蝎目种类的统称。
作为传统名贵的中药材由于大多取完整干燥的全体入药,故医学上称之为“全蝎”或“全虫”。
近年来,蝎子作为滋补食品,也同样受到人们的青睐。
由于蝎子的药用、食用价值俱佳,造成了当今市场的供不应求。
蝎子的世界年需求量5000吨左右,供药用、食用、保健品、酒类的开发与利用。
而目前世界年产量仅400吨左右,我国只有100吨左右,占世界总产量的1/4。
近年来,随着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使蝎子的野生资源越来越少,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目前的蝎源仅能满足5%-10%的市场需求[1]。
而我国作为产蝎大国,也只有东北等部分省市有野生资源。
严峻的资源现状,迫切需要人们在加强保护野生蝎子资源的同时进行大规模的人工养殖。
笔者根据现有文献资料及调查研究报告,系统综述了蝎子的国内研究进展,旨在为蝎子的人工养殖及深入研究生态学提供参考。
养蝎参考:蝎子生态学研究概况一、蝎子的种类和分布目前,已知蝎子种类有6科,70属,1000余种,世界各地均有分布。
如埃及的五条纹蝎、美国南部的卡罗莱尼蝎、欧洲的意大利蝎、墨西哥蝎及苏夫斯蝎及中国的东亚钳蝎,均属世界著名的蝎子品种。
我国的蝎子资源较为丰富,约有15种,产区分布较广,如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安徽等省均有分布,其中,野生蝎产量最多的是河南、山东两省[2]。
较为重要的有以下几种[2-3]。
1、东亚钳蝎:又名马氏钳蝎、远东蝎,属钳蝎科问荆属,是我国的主要蝎种,其后腹部尾节上的纵沟形状与问荆的茎相似,故有问荆蝎之称。
成年蝎体长60mm左右,具复眼1对,单眼3对,栉装器有16-25枚。
广泛分布于我国北部各省(吉林省目前尚未发现),此外,在江苏、福建、台湾等省也有分布。
2、东全蝎:体形较长,深黑色,喜微酸性土壤,喜食昆虫,产仔多,母性较差,主要产于山东、河北交界一带。
3、十条腿蝎:比一般蝎多2只足,产于豫西浙川及陕西华阴县。
4、会全蝎:体型中等,身体较短,深褐色,喜碱性土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蝎的研究进展赖秀平暨南大学附属清远医院,广东,清远【摘要】:全蝎为常用的息风止痉中药,通过介绍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等研究进展,建立其安全有效的治疗窗口,最终为其安全有效用药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关键字】:全蝎;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全蝎为钳蝎科动物东亚钳蝎Buthus martensi karsch 的干燥全体,又名全虫、虿、茯背虫、主簿虫、杜伯等。
如单用尾,名为蝎尾(蝎梢)。
产于我国各地,长江以北较多。
春、秋均可捕捉。
捕得后,投入沸水中烫死,晒干者,称淡全蝎;加盐煮,晒干者,称咸全蝎。
由于其功效显著,用量小,使用不当易产生不良反应。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全蝎的研究日渐深入。
现将其在化学成分、药理、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方面的研究概况综述如下。
一化学成分全蝎的主要活性成分为蝎毒(Scorpion venom),由蛋白质和非蛋白质两部分组成[1],是一类类似蛇毒神经毒的多肽物质,一般含30~70个氨基酸残基及3~4对二硫键,蛋白质部分按作用不同又分为蝎毒素和酶。
酶主要有透明质酸酶、磷脂酶A2、明胶酶和乙酰胆碱脂酶;蝎毒素按作用机理又分为神经毒素和细胞毒素;在非蛋白质部分中各种蝎毒大部分都含有游离氨基酸、脂类、有机酸、组织胺等。
蝎子油中含有棕榈酸甲酸(C17H34O2,35.1%)、硬脂酸甲酸(C19H38O2,26.6%)、油酸甲酯(C19H36O2,25.3%)等脂肪酸,是以饱和脂肪酸为主的酸性成分。
边六交等[2]自蝎毒中分离出纯化抗癫痫肽(AEP分子量为8 300道尔顿)、镇痛肽和抗肿瘤肽。
此外,全蝎还含有Ca、Mg 及Fe、Cu、Zn、Mn 、Pb等多种微量元素[3]。
二药理作用2.1 抗凝、抗血栓、促纤溶正常机体内凝血与抗凝血系统保持动态平衡。
当血小板或凝血因子增多或纤溶活性降低时,血液呈高凝状态,使凝血机制较正常更易受到触发,从而有血栓形成倾向。
实验证明[4]:全蝎提取液可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纤维蛋白含量和促进纤溶系统活性(优降蛋白溶解时间缩短)等因素抑制血栓形成。
且全蝎提取液对内源性及外源性凝血途径都有影响,使静脉血栓形成模型鼠APTT和PT延长,明显减轻大鼠下腔静脉的血栓质量(P<0.01)[5]。
王巧云[6]研究蝎毒纤溶活性肽SVFAP对血管内皮细胞释放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 和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PAI-I) 的影响,发现SVFAP在用药后10min 及4h各用药浓度大多使t-PA活性增强, PAI-I活性降低,t-PA/PAI-I比值升高,说明SVFAP的纤溶作用与抑制内皮细胞分泌PAI-I和促进t-PA释放有关。
宋益民等[7]亦发现SVFAP通过降低蝎毒而改善兔血液流变性可能是其抗栓溶栓的作用机制之一。
2.2 镇痛无论是外周还是中枢给药,全蝎均有显著的镇痛作用。
黄民等[8]向大鼠侧脑室注射0.01% 2ul蝎毒可明显升高痛阈,该效应可被侧脑室注射10.02% 2ul纳洛酮完全翻转;向隔核内注射10.01% 0.5ul蝎毒;分别对束旁核中的71%(15/21)痛兴奋单位和83%(5/6)痛抑制单位对痛刺激的反应减弱,而对痛无关单位的电活动无明显影响。
提示全蝎的中枢镇痛作用可能是通过吗啡受体实现的,隔核是全蝎产生中枢镇痛作用的重要部位之一。
李宁等[9]证明纳洛酮可部分拮抗全蝎的镇痛作用,这种拮抗作用可能通过拮抗B- 内啡肽作用而实现;但纳洛酮对大剂量的全蝎无翻转作用,提示全蝎的镇痛作用不仅是通过激活内源性阿片系统,还存在其它的镇痛途径。
2.3 抗癫痫已有实验证明,全蝎蝎毒是抗癫痫的主要有效药用成分,从中提纯的抗癫痫肽(AEP)作用更强,且AEP不易使人产生依赖性,是一种理想的抗癫痫药物。
杜新鲁[10]采用颞叶癫痫红藻氨酸(KA)模型制备了癫痫发作敏感大鼠,发现其前深裂梨状皮层T区锥体细胞数目明显减少,酸性蛋白(GFAP)免疫反应阳性星形胶质细胞明显增加,但以剂量100mg/kg·d)的蝎毒给予大鼠连续灌胃3w后,发现可明显降低大鼠癫痫发作的敏感性,使脑内梨状皮层T 区锥体细胞缺失减轻,GFAP 免疫反应活性未见明显增强。
周华等[11]在马桑内酯致痫的大鼠模型上,通过侧脑室注射蝎毒素,发现癫痫发生率大大降低,且发作程度也有所减轻,其表现是给予蝎毒素的大鼠无任何大发作的行为,并且小发作的平均持续时间也显著短于对照组,脑电图多呈散在单个痫样波,提示蝎毒素对癫痫发作时的神经细胞同步放电,放电的传播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2.4 抗肿瘤全蝎的抗肿瘤作用主要使通过增强免疫功能和抑制DNA合成及肿瘤生生长来实现的[12]。
将蝎毒抗癌多肽(APB-MV)分离纯化得到单组分的蝎毒抗癌多肽纯化组分III(AP-III),研究它对小鼠肝癌的作用,结果显示它在高浓度时抑制率达46.69%,接近5-氟脲嘧啶(49.69%),而且对机体免疫器官胸腺具有保护作用[13]。
2.5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静脉注射蝎毒60 mg/Kg,能使大鼠血压升高,心肌收缩力增强,显著改善左心室收缩功能,其升压作用与肾上腺素a受体有关,正性肌力作用与肾上腺素b 受体关系不大。
蝎毒和全蝎提取液对离体蛙心收缩和心率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蝎头部和四肢的提取液对心脏收缩也具有抑制作用;尾部对离体心脏收缩则有兴奋作用[14]。
另外蝎毒对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有助于减少斑块形成%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程[15]。
3 临床应用3.1 用于痉挛抽搐本品主人肝经,既平肝息风,又搜风通络,兼具息风止痉及搜风止痉之效,有良好的止痉抽作用。
固可用治各种原因之痉挛抽搐,常与蜈蚣同用,研细末服。
如用治小儿急惊风高热、神昏、抽搐,常用羚羊角、钩藤、天麻等清热、息风药物配伍;用治小儿慢,惊风抽搐,常与党参、白术、天麻等益气健脾、息风止痉药物配伍,用治痰迷癫痫抽搐,可与郁金、白矾等份,研细末服;用治破伤风痉挛抽搐、角弓反张,又与蜈蚣、天南星、蝉蜕等配伍,如五虎追风散,或用蜈蚣、钩藤、朱砂等配伍亦效,如摄风散;用治风中经络,口眼歪斜,可与白僵蚕、白附子同用,如牵正散。
3.2 用于疮疡肿毒,瘰疬结核本品味辛、有毒,故有散结、攻毒之效。
用全蝎、栀子各7个,麻油煎黑去渣,入黄蜡为膏外敷,治疗诸疮肿毒;以本品10枚,焙焦,分两次,黄酒下,消颌下肿硬。
近年报道用全蝎、蜈蚣、地龙、蜇虫各等份,共研细末或水泛为丸服,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淋巴结核、骨关节结核等。
3.3 用于风湿顽痹全蝎善于通络止痛,对风寒湿痹久治不愈,筋脉拘挛,甚至关节变形之顽痹,作用颇佳。
可与川乌、白花蛇、没药等祛风、活血、舒筋活络之品同用。
3.4 用于顽固性偏正头痛本品具有搜风通络止痛之效,常与蜈蚣、白僵蚕、白附子、川芎等同用,或单用研末吞服奏效。
3.5 治疗股骨头坏死用全蝎、水蛭、地龙、红花、威灵仙、牛膝、续断、鹿茸、黄芪、丹参、当归等配制的缀骨散,治疗股骨头坏死。
3.6 治疗百日咳用全蝎、地龙、百部、僵蚕、蝉蜕、甘草等水煎服,治疗百日咳,取得较好效果。
3.7 治疗银屑病用全蝎、荆芥、蜈蚣、僵蚕、蛇床子、地肤子、白鲜皮、苦参等随症加减治疗银屑病。
3.8 治疗癌症全蝎治疗癌症已有许多报道,对各种癌症根据辨证论治,配合其他药物,可收到一定的疗效。
如治疗乳腺癌[16]可用全蝎0.3g,马钱子0.1g,活蜗牛1.5g,蜈蚣1.5g,露蜂房0.5g,乳香0.1g(以上为1日量),研细末,水泛为丸,分3 次口服。
治疗乳腺癌44例,治后存活3年以上有7例,占15.9%[16]。
4 不良反应4.1 呼吸抑制 3例患者服含全蝎汤剂后, 呈嗜睡状, 呼吸浅表,节律不整, 鼻翼煽动, 口唇紫绀, 四肢末端发凉[17]。
4.2 神经中毒患者服含全蝎、蜈蚣散剂后,两腿挛急抽搐,颈部阵发性角弓反张。
鼻音重,左耳听力下降,左眼开合障碍,喝水时卷舌,呛水,似有舌、舌咽、三叉、瞪眼、面、听等多条神经不同程度的病理改变[18]。
4.3 腹痛患者因头痛服含全蝎煎剂治疗,首次服后1小时即觉左腹剧烈疼痛。
2 周后患者再服含全蝎煎剂约50 min 后又出现了上述症状[19] 。
4.4 心血管、泌尿系统损害患者用药后出现心悸,心慌,心动过缓,血压升高, 继之血压突然下降小便涩痛不利,尿少,尿蛋白[20]。
4.5 过敏反应患者用药后奇痒难忍,搔后皮肤起红色团块[21];1例患者四肢伸侧及脐、腹周围皮肤均散在大片丘疱疹, 伴有少许渗出液, 可见红斑、结痂、脱屑[22];1 例患者全身出现皮肤瘙痒严重, 全身疼痛, 头、面、颈、四肢出现弥漫性潮红肿胀, 大片状脱屑,手足呈套状剥脱[ 23] ,1例患者表现为全身皮肤布满大小的斑、片状暗红皮疹, 臂部、四肢见散在的大小不等的松弛样水疱和血疱,次日见大面积表皮坏死松懈呈灰白色皱纹样外观, 最终因病情恶化死亡[24]。
4.6 肾损害患者自行捕捉蝎1只,放入白酒中泡制4d后饮用,结果于次日晨出现足踝部水肿,渐延及双下肢及阴囊,同时伴有尿量减少,每日不足200mL,呈茶色,查血尿素氮18170 mmo l/L,血肌酐119u mol/L。
考虑肾损害与服用毒蝎泡酒有关, 经应用激素治疗后肾功能恢复[25]。
4.7 肝损害73岁女性脑血栓患者,服用蝎毒康口服液( 以蝎毒为主药,配伍制何首乌、枸杞子、龙眼肉、红花等中药制成。
) 10 ml,2 次/d。
服药约2个月后,患者出现尿色加深,皮肤、黏膜及巩膜黄染,停药后肝功能检查显示:ALT 417 U /L,AST 413 U /L,ALP 186 U /L,TBA 112. 8u mol/L,T Bil 238.3 u mol/L。
经保肝治疗,患者黄疸消退,肝功能恢复正常[26]。
张慧芸[27]报道了2例因肝炎、肝硬化进食活蝎,每日8只,最多是每日达19只食用1- 2个月后均出现了高热、下肢疼痛,进而肝功能恶化考虑蝎中毒合并软组织感染,经抗感染保肝治疗后效果不佳,最终死于肝衰竭。
5 结语全蝎作为传统的动物性中药,在镇痛、抗癫痫、抗肿瘤、对机体免疫系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全蝎所含蝎毒是一种类似蛇毒的具有神经毒性的蛋白质, 此外还含有三甲胺、甜菜碱、牛磺酸、软脂酸、硬脂酸、胆甾醇、卵磷脂及胺盐等物质。
蝎毒既是全蝎的有效成分, 也是全蝎的主要有毒成分, 其毒性作用先引起强烈兴奋、肌肉痉挛, 后致四肢麻痹、呼吸停止。
该毒还对骨骼肌有直接兴奋作用, 可引起自发性抽动和强直性痉挛,所以在临床安全使用中应注意以下几点:①临床用药要严格按照200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全蝎入汤剂剂量为3~6g ,对婴幼儿和孕妇用药应慎重;②目前,全蝎野生资源逐年减少,人工养殖量不大,价格不断上涨,致使一些单位或个人为了追求经济效益,用大量食盐或白矾炮制全竭,采购过程中要注意鉴别全蝎及其掺伪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