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药物研究进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纳米药物研究进展
徐州医学院药学院(徐州 221000) 李岩 (068612077)
[摘要]纳米科学与技术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前沿科技领域 ,并已在各学科的研究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目前 ,纳米科学与技术在医药领域的应用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有力地推动了医药科技的发展;其在医学和药学方面为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开辟了一个崭新的领域。 本文就纳米药物的概念和特点、制备方法和应用等作一综述 ,对相关技术和方法进行评价和展望 ,并简要介绍我国近年来纳米中药的研究与进展。
[关键词] 纳米药物 纳米粒 纳米球 纳米囊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nano drugs
(Liyan, Student in Pharmacy, Xuzhou Medical College)
[ABSTRACTN]Nano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re developed rapidly in recent years, the fronti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eld and in each subject in the study had a huge influence. At present, nano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pplication in medical field also achieved remarkable results, and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medical science, In the medical and pharmaceutical aspects for the diagnosis and therapy of diseases has opened up a whole new area. Based on the concept and features of the preparation methods and application, review of relevant technology and method to evaluate and prospects are briefly introduced, and the Chinese in China in recent years, nanotechnology research and progress.
[KEYWORD] Nano drugs, nanoparticles,Nano ball,Nano sac
1 引言
纳米技术自21世纪80年代被提出之后 ,在材料、冶金、化学化工、医药、卫生、环境及其交叉领域表现出空前的应用潜力。 纳米药物则是医药研究领域的新热点。 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都斥巨资进行研究 ,有的已制成药物并申请专利 ,且开始了药物的临床实验。
纳米药物是以纳米级高分子毫微粒(N P)或微球(N S)、微囊(N C)为载体 ,与药物以一定方式结合在一起后制成的药物。与常规药物相比 ,纳米药物具有颗粒小、比表面积大、表面反应活性高、活性中心多、催化效率高、吸附能力强等特点 ,因此它有许多常规药物所不具有的优点:缓释药物 ,改变药物在体内的半衰期 ,延长药物的作用时间;制成导向药物后作为“生物导弹”达到靶向输药至特定器官的目的;在保证药效的前提下 ,减少药用量 ,减轻或消除毒副作用 ;提高药物的稳定性 ,有利于存储 ;改变膜运转机制 ,增加药物对生物膜的透过性 ,有利于药物透皮吸收及细胞内药效的发挥 ;增加药物溶解度。 正是如此 ,本文对纳米药物的研究进展方面进行了叙述。
2 纳米药物的种类及制备方法
2. 1 纳米脂质体 (nanoliposome)
脂质体(脂质小囊)是近年研究较多的一种剂型 ,它制备简单 ,应用方便 ,可多用途给药 ,是一种具有同生物膜性质类似的磷脂双分子层结构载体。 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有其独特的优势 ,包括可保护药物免受降解、达到靶向部位和减少毒副作用。但是它也存在许多缺陷,如包封率低、脂质体膜易破裂、药物易渗漏、重复性差、体内不稳定和释药快等。 纳
米脂质体的制备方法主要有超声分散法、逆相蒸发法等 ,张磊等[1]用逆相蒸发-超声法制备了胰岛素纳米脂质体,平均粒径为83.3nm ,包封率78.5% 。
2. 2 固体脂质纳米粒(solid lipid nanoparticles,SLN)
SLN是以多种类脂材料如脂肪酸、脂肪醇及磷脂等为载体 ,将药物包裹于类脂材料中制成固体颗粒。SLN具有一定的缓释作用 ,主要适合于难溶性药物的包裹 ,被用作静脉注射或局部给药达到靶向定位和控释作用的载体 ,能避免药物的降解和泄漏。SLN 主要适用于亲脂性药物 ,用于亲水性药物时存在包封率较低的缺陷。
2. 3 纳米囊和纳米球
主要由聚乳酸、聚丙交酯- 乙交酯、壳聚糖和明胶等能够生物降解的高分子材料制备 ,可用于包裹亲水性或疏水性药物。 不同材料的性能适合于不同的给药途径 ,如静脉注射的靶向作用、肌内或皮下注射的缓控释作用 ,口服给药的纳米囊和纳米球也可用非降解性材料 ,如乙基纤维素、丙烯酸树脂等[2]。 此类载体的制备方法主要有沉淀法、乳化-溶剂挥发法等[3]。
2. 4 聚合物胶束
这是近几年正在发展的一类新型的纳米载体 ,它同时具有亲水性基团及疏水性基团 ,在水中溶解后自发形成高分子胶束 ,并完成对药物的增溶和包裹。 它具有亲水性外壳及疏水性内核 ,适合于携带不同性质的药物 ,且可使药物能逃避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 ,即具有“隐形”性[4]。
3 纳米药物的应用
纳米药物的粒径使它具有特殊的表面效应和小尺寸效应等 ,与常规药物相比,它颗粒小、表面反应活性高、活性中心多、催化效率高、吸附能力强 ,因此它具有许多常规药物不具备的优点 ,它的应用主要在如下方面。
3. 1作为生物大分子的载体 ,改善难溶性药物的口服吸收
纳米技术的应用则更好地解决了口服吸收的问题 ,如将VitB12或叶酸修饰过的纳米粒再与药物结合[5] ,不仅能避免药物在肠道中发生蛋白水解 ,还能使药物在体内循环时间增加 ,从而大大增加了药物的吸收度。 纳米载体可携带各种大分子药物 ,可有口服、注射、吸入等多种给药途径。
3. 2提高生物利用度 ,减少用药量 ,减轻或消除毒副作用
当药物颗粒粒径达到纳米水平时 ,药物的总表面积大大增加 ,药物的溶出速率随之提高 ,与给药部位接触面积增大 ,提高了单位面积药物浓度。 同时由于载药纳米粒较好的黏附性及小粒径 ,药物与吸收部位的接触时间延长 ,增加了药物在吸收部位上皮组织黏液层中的浓度 ,并延长了药物的半衰期 ,因此提高了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载药纳米粒子还可以改变膜运转机制,增加药物对生物膜的通透性 ,药物有可能通过简单扩散或渗透形式进入生物膜 ,使溶解度增加。此外 ,可对药物进行靶向引导 ,目标攻击效率的提高会使用药量减少,有可能使得人体对药物的副反应减少到忽略不计的程度 ,从而在保证药效的条件下有效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 众所周知,阿霉素(DXR) 作为一常用抗肿瘤药因其较大的心脏毒性和骨髓抑制作用而限制了其应用。 为了减轻这种毒副作用 ,常将其与一些大分子物质如右旋糖酐(DEX) 相偶联 ,但又因这种偶联剂半衰期很短而使疗效大为降低。Mitra等[6]用微乳液法制备了DEX-DXR壳聚糖纳米粒 ,直径约为(100 ±10)nm ,壳聚糖纳米粒在体内具有较好的长循环特征 ,利用EPR 效应(enhanced permeability and retention effect)可提高药物对肿瘤组织的选择性。将此纳米粒对J774A.1 鼠巨噬细胞移植瘤鼠进行体外实验 ,结果显示DEX - DXR 壳聚糖纳米粒的毒副作用明显小于单纯的DXR(鼠最大耐受剂量为16mg·kg– 1 ,单纯DEX为8 mg·kg - 1) ,且有效增加了DXR的抗肿瘤效应[肿瘤大小由(514 ±6)mm3 减小到(170±7. 3) mm3 ,而单纯DEX-DXR仅从(453.6±19. 99)mm3 减小到(284±11.5) mm3 ] ,存活率升高(移植 90d 后为 50 % ,单纯DEX-DXR为 25% )。
3. 3靶向和定位释药(targeting drug system ,TDS)
药物靶向性是指药物能高选择地分布于作用对象 ,从而增强疗效,减少副作用。 根据靶向机制的不同 ,靶向制剂包括被动靶向、主动靶向、物理化学靶向三大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