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生态城市建设中的几个突出问题

合集下载

浅谈生态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及其建议

浅谈生态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及其建议

一 151—
CHINESE HORTICULTURE ABSTRACTS
造成一 定不必要 的干扰 。所以并没 有把 它们有机地组 化的方式 ,实施责任制度考核 。将每一项任务落到相
合起来进行呈现 ,因而其相 关开发与更新工作处于无 关责任单位 ,如住建局 、园林局 、市政管理处 、环卫
传 统的城市建设模式 违背 了 自然界 的规 律 ,过度 地强调各 个要 素在城市 空间中的聚集与展现 ,不断地 向 自然索取 ,增加 了城市周边生态 系统的压 力。20世 纪 70年 代 以来 ,世界 范 围的环境意 识普遍 提高 ,尤 其是近十 几年 ,生态城 市建设 已成为很 多学者与专家 研究的焦 点与热 点 “ ,也正以其全面 、整体 、持续 、 综 合的服 务功能成 为城 市发展的必然趋势 。但是从整 体对 比来 看 ,多为理论性研 究 ,缺乏从一个实质性的 问题诸如某一特 定空 间的景 观营造或具体的植物配置 视 角展开 来研 究分析生态景观城市建设 中已经存在或 可能存在 的问题 。
(2)城市 建设 中功 能空 间的划分 较为 模糊 ,尤 其 是与人关 系较为 紧密的滨水空 间改造 。例如 ,调查发 现常州滨 水区功能 目前大 多较 为混 杂 (居住区、休 憩 区与工厂 区间等 几大功能 区之 间空 间形态与划分以及 职责的混杂 ),从而造成整个滨水 区的景观效果较 差。
1939年 德国学者 C·Troll首先提 出“景观生态学” (Landscape Ecology)的设计理念 。它是研究在一个相 当大 的区域内 ,由许多不同生态系统所组成的景观空 间结构 、相互 作用、协调 功能及动态变化 ,属于生态 学 的范畴 。美 国生态学家理查德 ·雷吉斯特于 1975年 创建“城市 生态学研 究会”,随后他领导该组织在美 国 西 海岸的伯克利开展一系列的生态城市建设活 动 ,使 其 80年代末 在北美 有 了较 大发展 与应用 。研究 内容 主要包 含 :景观结 构 、景观 功能 与景观动 态 。后来 , 国内学者丁健 (2004)认为生 态城市应该是 一个经济 发 展 、社 会 进步 、生态 保 护三 者保 持高 度和 谐 的城

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刍议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本文分析了生态城市的特点,生态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并对如何做好生态城市规划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生态城市;规划;设计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人口密集、交通拥挤、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问题十分严峻。

因而建设生态城市是全人类在2l世纪努力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

生态城市则是一个新兴的词汇和规划理念。

生态城市建设不仅要高水平、高质量地做好生态城市规划,而且要精心做好生态城市设计。

在规划、设计和实施建设中要充分利用自然生态系统,同时也要保证城市建筑在整体规划设计中的协调及统一。

在最初的生态城市概念提出之前,就有过这个思想的雏形,如钱学森从中国山水画和古园林建筑中得到启发,提出了山水城市,提倡人与自然需在精神和物质的均达到和谐,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城市概念。

城市的用处不只利于人类,还利于同在一片天空下的其他生物。

一、生态城市规划的概念和价值.生态城市规划是基于城市生态学和环境经济学提出的新概念,以环境保护为关键,以城市管理为方法,以可持续发展为中心,以城市规划为背景,建立政府导向、公众参与和市场推进新机制,建设社会和生态保持和谐的新型城市。

由此可以这样概括生态城市规划的目标,即促进城市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以及破甫社会、经济和生态关系的协调发展。

进行生态城市规划所要依据的基本原则如图1。

提出此概念的价值在于:(1)有利于实现社会和自然整体系统的协调,保证城市发展速度和发展的质量同时达标,既满足城市发展对环境的需求,同时也满足居民对环境的需求,达到人、社会和自然的和谐;(2)有利于缓解自然资源及环境问题对城市发展的阻碍;(3)有利于改造传统产业,使之生态化。

逐步形成健康的生态产业结构;(4)有利于形成符合社会经济与生态协调运作的发展模式——利用本地资源条件为基础;(5)有利于加快城乡经济发展,建立良好的人居环境,形成浓厚的生态文化氛围;(6)有利于构建与城乡体系平衡的自然生态体系(以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生态承载力为依托);(7)有利于凸显生态经济的强势地位,保持经济发展的高速运行;(8)有利于解决人地矛盾、污染物排放及生态破坏等重点环境问题,形成良好的生活及创业环境;(9)有利于培育健康文明的生产消费方式,建立健康的自然与社会的生态关系,构造综合传统与现代文明的生态文明体系。

谈谈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谈谈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引言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问题一:环境污染严重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之一,环境污染问题突出。

主要表现在工业污染、水污染和大气污染等方面。

工业污染工业发展过程中,许多企业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忽视环境保护。

大量工业废气、工业废水和固体废物排放未经处理直接排入环境中,导致空气、水体和土壤受到严重破坏。

水污染水污染主要来自于农业、工业和城市生活等方面。

农药、化肥等农业投入品的使用过度造成了农田和水体的富营养化;工业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流和湖泊;城市生活垃圾未经分类处理,也对水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

大气污染大气污染主要来自于工业排放和机动车尾气。

工业排放中的煤烟、尘埃和二氧化硫等物质,以及汽车尾气中的有害气体,导致空气质量下降,严重影响人民健康。

问题二:生态系统退化严重我国生态系统退化现象严重,主要表现在森林覆盖率下降、湿地面积减少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等方面。

森林覆盖率下降近年来,由于大规模的森林砍伐和土地开垦,我国森林覆盖率逐渐下降。

这不仅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还加剧了水土流失和沙漠化等问题。

湿地面积减少湿地是重要的生态系统,具有保护水源、调节气候和维持生物多样性等重要功能。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我国湿地面积逐渐减少。

这不仅导致了湿地生态系统的破坏,还威胁到了许多湿地生物的生存。

生物多样性丧失我国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但由于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的破坏和非法捕捞等原因,许多珍稀濒危物种面临着灭绝的危险。

生物多样性的丧失不仅影响到生态系统的平衡,还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威胁。

问题三:环境治理手段不够完善虽然我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但环境治理手段仍然不够完善。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法律法规执行不力尽管我国已经颁布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但在实际执行中存在一些问题。

我国目前生态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建议

我国目前生态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建议

我国目前生态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建议摘要: 目前,随着我过科技和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经济水平和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也越来越舒适和便利。

但与此同时,光鲜耀眼的发展成果后,也有雾霾般灰色的问题的存在,我国也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因此必须正确认识存在的生态问题,运用科学的解决措妥善处理存在的问题。

关键字:目前主要问题解决建议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类社会进入了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高技术蓬勃发展的新时期。

高技术的科研成果不断地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推动了社会经济领域的一场空前革命。

在我国,城市作为政治、经济和人民文化生活的中心,城镇化水平逐渐提升。

但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同时生态环境恶化和城市问题也逐渐凸现,这使得人们意识到建设生态城市的重要性,建设生态城市是城市发展的必由之路。

在生态建设实践方面我国正在经行积极探索以下是我国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建议(一)、环境污染危害人们的健康尤其是空气污染问题。

随着人类活动领域的扩大,生态平衡遭到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极度恶化,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尤其是环境污染,已成为我国人们最严重的危机之一。

垃圾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问题随着工业和科技的发展日趋严重,甚至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

尤其是空气污染,近阶段我国北方地区出现的严重的雾霾问题,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 2013年12月伊始,我国的中东部城市的天空被蒙上一层厚厚“面纱”。

空气质量较差,能见度较低,天气污染较重。

其主要原因人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在增长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多不合理的地方,例如存在资源大量消耗,并且利用效率低等问题。

而这些对资源的不合理消耗以及对环境污染,也使中国大部分地区出现了雾霾天气,尤其是北京,俨然已经成为了中国的“雾都”. 对于这类的空气污染,我的建议是首先制定出台治理雾霾的相关法律。

法律是规范一切行为的最高标准,有了法律制度的约束,人们的行为便会依法而行,效果也会更加显著。

生态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生态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生态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介绍了生态城市的定义以及在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的策略,以期为生态城市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生态城市;生态环境;基础设施;问题;策略人类从渔猎文明发展到农业文明,又从农业文明发展到工业文明,而现在正面临工业文明向一种新文明的转变,这种新文明被称之为生态文明。

每一次文明更替都促进了社会大发展,同时引起人类住区结构和本质的深刻改变。

人类社会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变,昭示着人类住区将进入新的人类聚居模式——生态城市。

1 生态城市的定义目前世界上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城市,生态城市的理论也一直在不断发展之中,关于生态城市一直没有明确的概念界定,生态城市也没有清晰的定义。

在众多的定义之中,黄肇义和杨东援的定义是相对清晰明确的:“生态城市是全球或区域生态系统中分享其公平承载能力份额的可持续子系统,它是基于生态学原理建立的自然和谐、社会公平和经济高效的复合系统,更是具有自身人文特色的自然与人工协调、人与人之间和谐的理想人居环境”。

毫无疑问,生态城市是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它包括高质量的环保系统、高效能的运转系统、高水平的管理系统、完善的绿地生态系统、高度的社会文明和生态环境意识。

2 建设生态城市面临的问题生态城市毕竟是一个新兴的名词,人们在摸索建设生态城市的道路上势必会碰到许多问题。

目前在建设生态城市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2.1 经济和生态发展不协调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将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

一些城市只注重了城市经济的增长,采取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忽略了自然生态的发展,以牺牲城市自然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城市经济的”暂时繁荣”。

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们逐渐认识到城市自然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开始加大对自然生态保护和恢复的投入,但先前长期的破坏对城市造成的影响已经严重制约着城市的健康发展。

2.2 对生态的认识不足20世纪90年代以后,充斥人们脑海的“生态”无非都是开发商和当权者为了自己的私利而炒作的概念,这些滥用的“生态”概念直接影响了人们对“生态城市”的理解,从思想上增加了生态城市建设的难度。

生态城市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

生态城市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

生态城市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由于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使得原有的城市发展模式满足不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要求。

为了创造更好的生态型城市,就需要建设生态城市。

由于我国城市在建设生态城市中起步很晚,所以目前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提出相关对策进行解决。

关键词:生态城市;建设;存在问题;对策1生态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1.1 硬件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1)资源。

1)生态城市建设缺乏生态资源。

由于生态资源不丰富,从而造成生态城市建设和城市生态经济发展不相协调。

总的来说,生态资源中严重不足的湿地资源, 基本上有很多的城市没有湿地资源。

湿地是生态城市中的重要部分, 可以促进其他生态资源的发展, 提高生态经济的发展。

湿地资源的不丰富, 从而生态城市建设的不够顺利。

2)森林及海洋资源的不丰富, 导致生态城市的发展受到一定的约束。

湿地资源、森林及海洋资源的不丰富,不利于生态城市与生态城市经济的发展,这样影响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

3)生态城市建设中不包括城市内部资源的再生。

目前, 部分不发达城市通常成为发达地区的“垃圾站” 和资源供应地,导致不发达城市不仅经济不发达, 还会严重影响当地的环境,而发达城市可以使用不发达城市的低价资源,并且向不发达城市扔放垃圾,还不会替且不发达城市处理环境问题, 导致该城市的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

(2)技术。

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科技投入不够丰富,吸纳、消化和运用科学技术成果的能力不够强,专业技术人员不足,结构不够科学,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份额不大。

而且工业技术水平总体低,技改投入不够,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生产工艺,设备不先进,能耗不低、效益不高、“三废”处理不到位,市场竞争力弱。

生态农业技术尚待普及,农产品加工尚处初级阶段,加工水平低,品质低,不利于我国生态城市的建设。

(3)资金。

生态城市建设不管从技术、设备还是基础设施建设都要很多的资金, 例如水处理,单单建立一座污水处理厂就要很多费用。

我国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及有效治理对策

我国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及有效治理对策

我国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及有效治理对策1. 引言1.1 我国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的现状我国生态环境近年来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土地资源利用问题日益突出。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工业化发展,大量土地被用于建设和开发,导致土地资源的持续减少和破坏,耕地面积减少、土地沙化严重、土地污染日益加剧。

水资源污染问题严重。

工业和农业活动不规范导致水体受到各种有害物质的污染,水质下降,部分水域已经无法饮用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受到威胁。

大气污染问题长期困扰我国。

随着交通运输和工业排放不断增加,大气中的有害气体浓度不断升高,导致雾霾频发,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野生动植物保护问题日益突出。

大规模的森林砍伐和野生动植物非法捕捞导致物种灭绝和生态系统失衡,损害了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

1.2 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整个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和非生物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生态平衡。

保护生态环境对于维护人类健康、促进社会发展、保障国家安全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生态环境的破坏将对人类健康产生直接危害。

空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等环境问题会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严重威胁人民的身体健康。

尤其是工业化程度高的城市,环境污染对居民健康造成的影响更为严重。

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只有保护好生态环境,才能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而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往往会带来经济损失,加重社会成本。

生态环境的保护也关系到国家安全和民族永续发展。

保护生态环境不仅是一项民生工程,更是一项国家战略。

只有建立起健康的生态系统,才能确保国家的长久安全和繁荣。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迫在眉睫。

【字数:237】2. 正文2.1 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分析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是当前我国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持续增长,我国的生态环境面临着严峻的压力。

中国生态城市建设的现状_问题_对策

中国生态城市建设的现状_问题_对策
城市 城市生态 city
中 国 生 现状 态 城 市 建 设 的
问题
对策
潘安敏 郭冬梅
一、引言
环境意识普遍提高, 人们对于城市
生态城市建设是人类文明进 环境的要求标准更高。为此, 一些
步的标志, 是城市发展的方向。回 学者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的设想,
顾世界城市发展的历程, 人类对于 即要求城市环境在物质、能源、水、
坏 ”、“ 边 治 理 、边 污 染 ”的 情 况 发 生, 政府应该强化执法监督, 坚决 制止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获利行 为。不仅如此, 公众参与还应体现 在公众参与环境决策和环境监督, 鼓励公众参与环境投资, 支持个人 保护环境的行为等。
3.提 高 环 保 和 生 态 意 识 , 建 设 有特色的个性化生态城市。环境质 量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基础和条件。 环 境 保 护 是 城 市 生 态 建 设 、生 态 恢 复和生态平衡维持的重要而直接 的手段。提高公众的生态意识, 就 是使人们认识到自己在自然中所 处的位置和应负的环境责任, 尊重 历史文化, 改变传统的消费方式, 增强自我调节能力, 维持城市生态 系统的高质量运行。提高公众的生 态意识除了用各种形式加强宣传 和教育外, 还应让市民亲身感受到
会带来严重污染的生活垃圾, 如电 池 、塑 料 制 品 以 及 其 他 化 学 合 成 制 品等, 往往与普通生活垃圾混装, 给处理工作造成困难。
四 、中 国 如 何 进 行 生 态 城 市 建设
针对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现 状和存在的问题, 我们认为, 中国 进 行 生 态 城 市 建 设 必 须 以“国 情 ” 为基点, 有的放矢, 才能取得良好 效果。中国是发展中国家, 综合国 力 、科 技 水 平 、人 口 素 质 、意 识 观 念 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 城市环 境 基 础 差 、底 子 薄 , 城 市 建 设 资 金 短缺, 城市化率较低、农业人口多。 据此, 我们特提出以下生态城市建 设的对策:

生态城市的特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解决途径

生态城市的特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解决途径

生态城市随着建筑行业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建设取得了飞速的发展。

但是,从生态的角度来说,现代的城市是属于脆弱的,在生态过程上是属于耗竭性的,管理体制也是不课循环的,而发展方式也是不可持续的。

针对这些弊端,未来的城市发展趋势将是生态城市。

本文主要分析了未来城市发展的趋势——生态城市的特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解决途径。

标签生态城市;未来;发展趋势现代城市已经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但是在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提出的今天,现代城市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如资源的耗竭性、管理方式的不循环性与社会生态的不道德性。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未来的城市将朝着以下四个方向转变:第一,物理空间的需求更加上升为满足人的生活质量的需求;第二,污染治理方面的需求上升到满足人的心理健康的需求;第三,城市的绿化水平将达到生态服务功能的需求;第四,城市的形象化美化过程将朝着过程的可持续方向发展。

总之,通过以上四个方面的转变,未来的城市建设将会更加的系统化、自然化、人性化与和谐化。

总的说来,未来的城市发展趋势将是生态城市。

一、生态城市的含义与构成生态城市是一个以人为本,注重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环境保护多方面共同发展的和谐统一体。

通过生态城市的构建,社会中的经济、社会、环境系统将达到较高的和谐性与可持续发展性。

具体说来,生态城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经济系统。

生态城市的建设在经济方面既要能保证经济的持续增长,又要能保证经济增长的质量,形成城市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共同发展,最终形成良性循环。

城市的经济系统是由很多个子系统经过一定的技术组成而成的,如物流、能流、信息流、价值流、人流的共同运作相互作用起来,构成了一个完善的经济系统。

其中的某一个子系统发生问题,其他的系统和整体系统都会受到影响。

第二,社会系统。

生态城市应该要保证为群众提供充足的粮食、住房、能源消费、营养保证、生活环境等条件,让群众的生活能够得到保证。

社会系统中的各个环节都是人们正常生活的必须,只有生态城市中的社会系统有效构建,才能够保证生态城市中的人们在城市里安心地生活下去,因此是不可缺少的系统。

浅谈生态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及其建议

浅谈生态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及其建议

浅谈生态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及其建议摘要: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也在不断加快,促进了人们的绿色生态理念的形成。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

生态城市是自然和谐、经济高效和社会公平三者互惠共赢、完美融合的人类居住区形式,是城镇化运动中生态文明发展的内在诉求和必然结果。

本文浅析浅谈生态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及其建议。

关键词:生态城市;景观构建;城市生态空间引言传统的城市建设模式违背了自然界的规律,过度地强调各个要素在城市空间中的聚集与展现,不断地向自然索取,增加了城市周边生态系统的压力。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的环境意识普遍提高,尤其是近十几年,生态城市建设已成为很多学者与专家研究的焦点与热点,也正以其全面、整体、持续、综合的服务功能成为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

但是从整体对比来看,多为理论性研究,缺乏从一个实质性的问题诸如某一特定空间的景观营造或具体的植物配置视角展开来研究分析生态景观城市建设中已经存在或可能存在的问题。

1生态城市的定义生态城市的定义可从狭义和广义两方面理解。

广义的生态城市是指社会中的人,通过对于自身与所处自然环境及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的理解和认知建立起的一种不同于前的社会观念。

这种观念将会综合考虑人文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共存关系,并以此为原则而提倡生产生活的新方式与新理念。

而狭义的生态城市则是在城市设计中融入运用生态学的原理和原则,从而构筑一个生态的、宜居的、绿色可持续的城市人居环境。

这样的人居环境将会是一个集合人文社会、经济生产与自然环境等多种要素相辅相成、协调共存,促进和谐系统和具有可持续性的人居生态系统的发展。

2生态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2.1植物景观植物景观的配置模式在很多不同的城市空间(如街道空间、滨水空间、企事业单位等)中,均采用传统制式化的“乔灌草藤”种植模式。

并认为这种强调回归自然的多群落种植就是生态城市的理想建设模式。

生态城市建设中的生态安全问题及对策

生态城市建设中的生态安全问题及对策

生态城市建设中的生态安全问题及对策生态城市建设是当前各国非常重视的一个问题。

然而,在建设生态城市的过程中,往往存在一些生态安全问题,这些问题既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也关系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生态城市建设中的生态安全问题无论是从安全性还是从可持续性考虑,都需要给予足够重视。

一、生态城市建设中的生态安全问题1、水污染城市生态中的水污染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由于城市排放等因素导致的环境污染,另一种是由于基础设施建设中失水导致的环境污染。

例如,城市排水系统完善度不高,雨水容易被混入下水管道,导致污水处理厂超负荷排放,造成环境污染。

又例如,在城市内建设大型水池、人工湖以及水上乐园等设施时,要完善设施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水污染防控措施,避免将污染的废物和工业废水排入水体中。

2、噪声污染城市噪声污染主要来源于道路交通、社区商业活动、工厂设施等,这些地方都存在着各种产生噪声的设备和机器。

因此,在城市设计和建设过程中,要切实采取预防性措施,如设置隔音设施、修建围墙等,来降低噪声对人民群众的危害。

3、大气污染城市大气污染主要来源于车辆尾气、工业排放等因素。

特别是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中,由于政策管理不到位以及环保意识薄弱,大气污染状况更加恶劣。

针对大气污染问题,城市应当加强监管,规范排放标准,加大对污染企业的罚款力度等,努力达到净化空气的目标。

4、土地利用在城市建设中,土地的利用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然而,在兴建建筑物和基础设施时,往往会造成土地的大量消耗,从而导致生态环境的遭受破坏。

特别是在一些生态环境较为敏感的地区,土地利用问题更加突出。

城市应当通过优化土地利用方式,保障生态环境的完整性,并建立相应的法律制度,对违法使用土地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二、生态城市建设中的生态安全对策1、加强智能化管理在城市建设过程中,采用智能化管理系统可以有效解决一些生态安全问题,如水污染、大气污染等。

例如,城市可以采用现代化监测技术,对土壤污染、水污染等环境指标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环境污染隐患。

建设生态城市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建设生态城市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2 1 加 强地 质环境 的管理和 保护 , 进生 态的 自然恢复 . 促
1 太 原在 建设 生态城 市 中所 面 临的 问题 11 资 源的过 度 开发 , 质环 境 问题 突 出 . 地
1 规模越来越 大 的矿 山石 开采 已经 让太 原市 的地层 蓄水 结 )
1认真 落实“ 保护 中开 发 、 ) 在 在开 发 中保护 ” 管理方 针 , 的 贯 彻执行 国家 和太 原市有 关地 质 环境 管理 的法 律 、 法规 , 在此基 础 上 制定太原 市的地质环境管理法规 。
2 继续 开展地 下水 动态监 测 、 ) 评估 和预报 工作 ; 继续做 好 以 构遭到 了严重的破坏 , 其直接结果是 地表塌 陷和地下 水位 的迅 速 控 制地面沉降为重点 的地质灾 害监测和防治工 作。 下降 ; 3  ̄ 强对矿 山资源的合理利 用和开发 管理 , )N J 做好监督 保护工
城市社会 、 基础设施和生态发展不协 调。具体 表现有 :
的资源 。使生产合理 地依托在 自 生态循 环上 ; 可能地 推广新 然 尽 技术 、 新工艺 、 新产品和新设备 。积极推广生态工业 , 洁生产 、 走清
Ra i n ls ti o l o r a r to to a e tng d wn fo ra e a i u d r t e g i nc fs intfc d v l pm e iw n e h uda eo ce ii e eo ntve
2 地表植被破 坏 , ) 水土流失严重 ;
作, 控制人为水土 流失 。
3 地下 水过度 开采造 成水位下降 、 面沉降。 ) 地
22 以调 整 产 业 结构 为核 心发 展 循 环 经 济 , 进 城 市 . 促

生态城市中环境工程存在的问题

生态城市中环境工程存在的问题

大陆桥视野·2016年第16期 303生态城市中环境工程存在的问题张 慧 / 甘肃省陇南市辐射监控中心【摘 要】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我国的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全国多地出现 “十面霾伏”、地下水污染、 固体垃圾堆放污染土壤等诸多环境污染现象。

在这样的背景下, 环境工程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我国提出科学发展观及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战略方针,使得环境工程建设成为城市建设中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举措,深受广大人民的关注和重视。

基于此,本文对生态城市的环境工程存在问题以及解决措施进行了详实的阐释与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生态城市;环境工程;问题;对策 前言20 世纪中期提出了环境工程这一论述,其初期的特征主要是防治局部污染和末端治理。

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突出和影响范围的扩大,环境工程领域也在不断扩展。

呈现出整体化、高度分化和生态化的趋势,其体现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性以及人类工业文明的绿色化。

当前,作为环保科技发展的核心和源泉,环境工程促进了人类从工业文明向绿色文明的过渡,对我国实施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促进作用,经过多年的努力,环境工程学科涉及到了大量民用、化工及农业工程领域。

1.环境工程概述维基百科中环境工程的定义是:环境工程(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是研究和从事防治环境污染和提高环境质量的科学技术。

属于一种交叉学科,与生物学中的生态学、医学中的环境卫生学和环境医学,以及环境物理学和环境化学都息息相关。

目前环境科学的核心工作就是污染源的处理。

从某种角度上来讲,环境工程建设主要包括以下等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大气污染防治工程;二是水污染防治工程;三是固体废弃物处理及再利用工程,以及与环境污染防治有关的一系列建设工程都可以被定义为环境工程。

2.生态城市环境工程问题分析2.1空气污染该污染是建筑施工中的突出问题,在施工过程中,在旧的建筑物摧毁或者爆破中,在建筑材料运输过程中,都会有泥土撒落在城市道路上,粉尘飘散在空气中,尤其是在气候条件相对干燥的地区,如遇大风天气,粉尘的危害会变得更加猖獗,给城市的空气带来污染。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

2008年11月总第60期第6期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THE J O UR NA L OF H AR BIN C OMMITTEE S CHOO L OF THE C CPN ov.,2008Ser ial N o.60N o.6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胡术阁(中共哈尔滨市委党校,哈尔滨150080) 摘 要:在当前形势下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意义非常重大。

由于我国的生态、环境恶化全面而深重,有些区域已带有毁灭性,因此必须积极应对严峻的环境形势,修复生态、优化环境,建设生态文明,以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良性循环。

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环境;科学发展观;中图分类号:X 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8520(2008)06-0084-03 收稿日期:2008-09-05 作者简介胡术阁(6),女,黑龙江哈尔滨人,经济(工商)管理教研部副教授。

一、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天然林锐减,功能明显弱化。

据国家林业局提供的资料,尽管我国林木覆盖率已达18.21%,但天然林仅占国土面积不到10%,人工林占很大比重,同原始天然林相比,人工林的生态防护功能相当低下,很难形成生态防护功能的大气候。

而且2005年我国人均森林面积只有0.1公顷,仅为世界平均水平0.6公顷的1Π6。

2.草原大面积退化,功能减弱,土地沙化严重。

我国现有草原3.93亿公顷,占国土面积41.7%,是世界上第二草原大国。

但是,由于人们对草原的功能价值认识不足,长期实行毁草垦荒、超载放牧以及乱采滥挖等非理性开发,致使草原面积减少,质量下降,处于退化状态。

90%的可利用天然草原程度不同地退化,天然草地还以每年六七十万公顷的速度减少。

农业部有关资料显示,自1950年以来,经过四次大垦荒,全国近2000万公顷的草甸、草地被开垦为耕地,其中近50%已被撂荒成为裸地或沙地。

当前生态城市建设实践中所面临的问题探讨和建议

当前生态城市建设实践中所面临的问题探讨和建议

当前生态城市建设实践中所面临的问题探讨和建议摘要:现今很多城市都在进行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和建设,虽然建设正热火朝天地进行,然而却收效甚微,这成为阻碍生态城市持续发展的大问题。

本文结合广西南宁生态城市建设实践情况,分析当前生态城市建设实践中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若干建议。

关键词:生态城市;问题;建设策略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生态城市这个概念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它是人类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而造成的城市不可持续发展的深刻反思,是人类对自我生存方式、生活方式、城市建设发展模式的一次重新选择,是城市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自然生态发展到一定阶段时期的必然。

建设生态城市强调的是自然、城市和人有机融为一体,形成一个互惠共生结构的复合体的过程。

它是以生态经济学、系统工程学等为理论基础,通过改变思维方式、生产方式、消费方式等,实现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环境的优化整合的过程。

其最终目标是实现人——自然的和谐,包含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自然系统和谐,其中追求自然系统和谐、人与自然和谐是基础和条件,实现人与人和谐才是生态城市的目的和根本所在,即生态城市不仅能“供养”自然,而且能够满足人类自身进化、发展的需求,达到“人和”。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许多城市都围绕着“生态城市”这个主题展开。

截止2012年,全国已有海南、吉林、黑龙江、广西等15个省份开展了生态省建设,超过1000个县(市、区)开展了生态县的建设,并有38个县(市、区)建成了国家级生态县。

这反映了我国各城市从政府到市民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及重视,以及对改善城市生活质量的迫切愿望,我国城市建设已经迈向了生态建设之路。

本文结合广西南宁生态城市建设实践情况,分析当前南宁生态城市建设实践中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若干建议,对南宁生态城市下一步建设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一、广西南宁市生态城市建设近况南宁位于广西南部偏西,是广西首府及广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中国低碳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存在问题及建议

中国低碳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存在问题及建议

中国低碳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存在问题及建议摘要: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制约城市发展的自然资源短缺与生态环境脆弱等现象日益凸显,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模式成为城市建设的必然趋势。

深刻剖析城市建设现状,总结出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中存在目标不明、实施不力、忽视统筹兼顾、不能因地制宜和指标体系缺失等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低碳生态城市;问题;政策建议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引言随着工业文明高速发展,在物质财富不断积累的同时,一味追求经济增长的城市发展方式带来了环境污染、交通拥挤、人口膨胀等问题,城市自然生态系统的自主恢复和人为治理速度明显低于对城市的破坏速度。

传统城市粗放发展模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城市发展需求,城市功能和运行方式亟待改善,目前正在迈向由低碳化掀起的生态文明时代[1]。

所谓低碳生态城市,是充分融合低碳与生态理念,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城市生态、生产、生活系统功能完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永久可持续发展的复合人居系统。

“低碳生态城市属于生态城市范畴,其对生态城市的追求是从减少碳排放的角度展开并深入的”[2]。

2 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问题低碳生态城市建设在中国火热开展,但正处在实践探索阶段,建设成果与真正生态城市差距还很大,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出现一系列的误区,归结为目标不明、实施不力、忽视统筹兼顾、不能因地制宜和指标体系缺失等问题。

2.1 目标不明作为一个新生概念,目前学术界没有对低碳生态城市有明晰公认的定义,其理论研究和实践成果均缺失。

地方政府提出“生态城市”或“低碳城市”的建设目标,有很大程度为响应中央生态建设的号召而盲从追风,只是空喊口号,过分追求示范效果,不具推广价值,缺乏可实施性。

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目标设置过程中,一味强调通过节能降耗实现低碳经济的高速发展,重视生产性设施的低碳技术改进,忽视人类生活和生态系统功能的完善,城市建设目标不明。

生态城市知识:生态城市建设的难点和挑战

生态城市知识:生态城市建设的难点和挑战

生态城市知识:生态城市建设的难点和挑战近年来,以生态为导向的城市建设已经成为全球城市发展的重要趋势。

生态城市建设旨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弥补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

然而,生态城市建设的难点和挑战不容忽视。

生态城市建设的难点之一是技术难题。

生态城市建设需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建立智慧城市系统,实现城市规划、设计、管理的智能化和信息化。

这需要大规模投入研发,建设城市感知网络、智能交通系统、智慧能源管理等基础设施。

生态城市建设的难点之二是资金难题。

生态城市建设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投入,需要建设生态绿化系统,建设节能环保的公共设施,这些都需要巨额资金投入。

在城市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如何确保资金的来源和管理,成为了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问题。

生态城市建设的难点之三是市场难题。

在市场化的背景下,生态城市建设需要遵守市场规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考虑市场风险和应对策略。

同时,生态城市建设需要思考如何让企业参与生态城市建设,发挥市场主体的作用,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城市建设的挑战之一是城市根基问题。

城市自然条件和历史遗留问题,如地质、环境、水源、交通等,都影响着生态城市建设的可行性和效果。

如何在合理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前提下,提高城市的环保水平和生态价值,是生态城市建设所必须面对的难题。

生态城市建设的挑战之二是社会接受问题。

生态城市建设需要广泛的社会参与,需要公众理解、支持和认可。

在推进生态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如何引导大众进行环保意识的转变,思考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生态城市建设所面临的重要挑战。

总的来说,生态城市建设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市场、企业和社会全方位的参与与合作。

面对生态城市建设的难点和挑战,需要站在全球城市发展的高度,对标国际先进水平,加强综合背景下的城市规划和设计,制定和完善相应的政策和法规,提高城市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完善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体系,探索符合本地特色和实际的生态城市建设路径,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生态城市建设中的问题与措施分析

生态城市建设中的问题与措施分析

生态城市建设中的问题与措施分析现阶段,我国城市普遍面临着环境污染、资源枯竭、人口剧增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障碍,制约着城市的整体发展,使得城市功能难以满足社会公众的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生态城市建设应运而生。

针对生态城市建设中的问题实施有效的解决对策,是推进城市生态化、绿色化建设的有效保障。

1 生态城市建设概述生态城市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计划研究过程中,由原苏联城市生态学家提出的一种理想城市模式。

该理念的追求目标主要包括:技术与自然的协调融合;生产力与创造力得以有效保护;物质、信息、能量的高效率运用;生态良性循环。

生态城市的出发点在于解决环境污染、追求优美环境,并且其内涵融合了社会、经济、文化、历史等各种因素,本质上是一个社会、经济、环境三者和谐共处、协调发展的复合系统,该理念恰如其分地表达了人们对于理想化城市的追求。

1989年,我国江西省宜春市首次开启生态城市建设项目,成为第一个生态城市建设试点,随着生态环境保护理念的逐日普及,从1995年开始,我国成都、天津、扬州等城市先后提出构建生态城市的目标,由此我国生态城市建设全面拉开序幕。

2 生态城市建设中存在的問题2.1 经济与生态发展不协调在改革开放之初,受总体经济政策的影响,我国将主要精力置于发展经济之上,片面追求经济的复苏与增长,实施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忽视了生态环境的保持与保护,甚至以牺牲城市自然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增长。

受这种传统发展思想理念的遗留影响,在我国后续城市建设中,依然不能对自然生态的保护提起应有的重视,城市发展规划中依然将经济发展置于首要位置,对于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没有及时采取治理措施。

此外,直到20世纪90年代,我国才逐渐意识到城市自然环境的重要性,从而开始强化生态环境的保护,然而先前的遗留影响依旧严重制约着城市的健康发展。

2.2 城市生态资源较差城市生态资源较差会在根本上拉低生态城市建设的起点,使生态城市建设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

生态城市建设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生态城市建设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生态城市建设的问题与对策研究第一章绪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如空气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生态城市建设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生态城市通过合理规划和设计,运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改善城市环境,提高绿化水平,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然而,在目前生态城市建设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对策。

第二章生态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2.1 规划设计不合理很多城市在进行生态城市规划时,缺乏系统性,规划和设计存在缺陷,造成了园林绿化面积和绿地率低、交通容量不足、城市公共服务不完善等问题,难以提高城市生态环境水平。

2.2 城市空间布局不合理在生态城市建设中,很多城市没有考虑到原有城市布局的特点和城市发展的方向,新的城市空间布局与旧城市的衔接不够紧密,缺乏良好的尺度平衡,导致市场少、不好适应城市的发展。

2.3 投入不充分生态城市建设需要大量投入,然而在实际建设中却发现投入不足,往往存在建设资金不足、建设工作不到位等问题。

第三章生态城市建设的对策3.1 加强规划设计城市在进行生态城市规划时,要根据城市的特点,制定规划方案,并加强规划的实施力度,确保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规划的更加结合实际。

3.2 设计城市合理空间布局城市在建设生态城市时,应该遵循城市尺度平衡原则,设计出合理的空间布局,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要注重保护原有的城市文化遗产和人文景观。

3.3 加大项目投入生态城市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社会各个方面,应该共同努力,进行资金支持. 政府应该大力支持生态城市建设,鼓励社会资本投入,构建生态城市的经济、金融和法律环境。

第四章结论生态城市建设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才能取得成功。

城市要加强规划设计和城市空间布局,注重投入,增加生态城市建设的项目投入,才能实现生态城市的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设生态城市,关键在于人,在于人们的思想意识。因此,首先要广泛开展保护生态宣传教育,普及环境科学知识,倡导生态文明,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生态城市建设的舆论氛围。其次,要大力倡导绿色生活理念,引领健康生活方式。目前国际上倡导的绿色生活方式要求遵循“5R”原则(“Reduce”节约资源,减少污染;“Reevaluate”绿色消费,环保选购;“Reuse”重复使用,多次利用;“Recycle”分类回收,循环再生;“Rescue”保护自然,万物共存)。生态城市建设必须倡导绿色生活,遵循“5R”原则。目前我国现代化建设正处于快速城镇化时期,并伴随着农业转型和工业化进程,面临着国际金融危机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压力,问题复杂严峻,建设生态城市、走生态文明之路是我国城市科学发展的正确选择。
强制推行建筑节能。在建筑物的规划、设计、建设、改造和使用过程中,严格执行节能标准,采用节能技术、设备和
材料,提高保温隔热性能和供热、制冷效率。对新建筑节能给以政策优惠;对老建筑节能改造给予补贴。此外,完善供热、供水、供电的分户计量,利用经济手段鼓励节能节水。
大力发展绿色高效的公共交通。生态城市的交通系统应以大容量快速公共交通系统为主导,对铁路、地铁、轻轨、快速公交、停车场等系统进行全面规划、科学布置、精心施工,形成方便快捷、高效低碳、人性化的公共交通体系,促进市民选择公共交通出行。同时通过优化城市功能分区和道路交通管理系统,降低交通需求总量,保持交通通畅,减少机动车尾气和噪声污染,降低交通碳排放,鼓励人们在短距离出行中选择自行车和步行方式。
三、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与重视生态保护
城市础设施状况是城市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是城市环境保护
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物质条件。城市基础设施除了传统的交通、能源、饮水、通讯等方面外,还包括环境保护、生态服务、减灾防灾、信息网络等新的领域。当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与环境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是影响生态城市建设的关键因素。城市各项基础设施系统之间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必须整体规划与设计,并适度超前,避免建设的滞后性和盲目性。几乎所有的基础设施系统都与环境相关,生态城市建设规划要保证这些基础设施各系统之间的协调性以及对生态环境的支撑作用。
构建城市清洁能源系统。城市耗能是我国能源消耗的主体,也是造成大气污染、温室气体排放的罪魁祸首。要改变城市原有的能源结构和利用方式,尽快实现城区无原煤直接燃烧,推广天然气、太阳能、电力等清洁能源,实现城市能源清洁化、低碳化。从煤炭开采、洗选及分类供应,到采用清洁燃烧技术要系统考虑、整体推进。包括供电、供热、供气在内的城市能源系统要与城市功能布局、产业结构、交通系统等统筹考虑;通过建设智能电网,为发展分布式能源系统和电动交通系统提供便利;把各行各业节能放到重要位置。此外,注意发展热泵技术,开发地热、风能、余热利用和储能技术等。
构建城市和谐水系。水系是城市重要的功能载体、生态之魂。生态城市的水系既包括各种自然和人工水体,也包括给排水系统。它们承担着蓄雨排洪、分流下渗、补充地下水源、提供生产生活用水、生态绿化用水、废水处理回用、美化景观、缓解热岛效应等多方面的生态功能。在生态城市建设中要着力构建城市区域水循环系统,将污水资源化循环利用和节水、节能紧密结合,实行水环境综合管理,大力提升水环境质量,构建和谐水系。特别要重视增加城市透水地表面积,就地渗蓄,减少地表径流,恢复植被及修建蓄水池塘、洼地等人工湿地。
如何通过规划促进生态城市建设取得成效?瑞典斯德哥尔摩哈马碧生态城建设的经验值得借鉴。作为新城区建设,他们坚持综合规划在前,土地开发在后。首先确定目标,即这个城区要建成生态宜居和环境友好的社区,其整体环境负荷与上世纪90年代建设的小区相比要减少一半。其次,根据确定的总体目标,对城市建设的土地使用、交通、建筑、能耗、给排水、垃圾处理等各个方面制定出严格的、具体的环境指标。第三,城市规划涉及众多部门,而且这些指标需要通过各有关部门的工作去实现。为了形成合力,确保信息及时沟通、决策得以实施,采取了相关部门派人集中办公的方法,共同制定规划。第四,为使严格的环境目标得以实现,注意引进最先进的环境和能源技术,并尽可能做到各种废弃物循环利用。
城市自然生态的保护,包括水、土壤、大气、自然景观、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城市自然生态系统的构建。城市自然保护既是改善城市环境、塑造城市特色、提高城市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生态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城市建设中要充分利用所在区域的自然因子,可以依山傍水,利用自然森林、河流、湿地进行建设,要像保护文化遗产一样保护好这些自然要素,充分发挥其生态功能。丰富的城市生物多样性是生态城市的重要标志,要规划、重建和维护适宜的生物种群或群落结构,恢复其健康的生态过程,提高城市生态系统自我维持、自我更新、抗干扰的能力。
国际气候组织最近完成了一份名为“国际视角的城市低碳发展——国际城市气候变化行动计划综述”的报告,总结了国际上9个城市制定低碳发展规划和方案带有共性的5个步骤,即:确立城市愿景和减排目标;确定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问题和可选择的方法;整合协调现有的相关政策,使其为完成目标形成合力;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和实施措施;建立机制以及时科学地监测和评估计划执行情况。这对于我们编制生态城市规划方案很有借鉴意义。
生态城市是在生态学原理和可持续发展理论支撑下,在城市所处区域自然环境综合约束下的城市发展模式。它是一个环境友好、经济可持续发展、人民健康富裕、社会和谐进步、开放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这个系统内外协调,资源能源高效循环利用,能够公平地满足当代人和后代人生存发展的需要。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已有100多个不同类型的城市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的目标,积极性很高,但要防止两种倾向:一是好高骛远,缺乏脚踏实地的精神。城市发展中许多应该解决又能够解决的环境问题放着不管,却侈谈什么如何使城市生态化,甚至在有些领导的思想中只是要生态城市这块牌子装装门面,并没有真心打算去实施。二是套用相似的战略和政策措施,单一化和简单化。我国各地城市类型、大小、历史、经济以及气候条件千差万别,资源禀赋和文化传统也各不相同,生态城市建设一定要因地制宜。
生态城市建设规划的编制,需要有一套体现生态城市特点的指标体系,各个城市要根据自身特点来制定,先简后繁,先易后难,分步实施,始终注意运用生态学原理和可持续发展理论来指导,始终坚持人与自然和谐这条主线,始终突出环境和资源的保护。规划必须要平衡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三大要素。要控制城市人口规模,统筹城乡发展。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环境是制约城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短板,应给予特别关注。这也是生态城市规划的真谛所在。
当前生态城市建设中的几个突出问题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这只巨轮已经驶入了城市化的快车道。城市化率从1978年的17.4%增长到2009年的46.6%,有6.2亿人口常年生活在城镇。人们在享受城市便利的同时,也遇到了越来越突出的城市问题,如生活拥挤、交通堵塞、环境污染等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人类一直在努力探索。197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中提出了“生态城市”概念,提出要用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来指导城市的研究和发展,在城市化中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城市规划问题
城市规划决定城市未来的发展和布局,是城市发展的蓝图和建设管理的依据。生态城市建设亦应从城市规划入手。当前城市规划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规划的科学性问题,即如何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规划,体现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以及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等重要指导思想;二是规划的权威性问题,即保持规划的稳定性,依法定的程序编制和修改,而不是一任领导一套规划;三是规划的执行力问题,即怎样排除各方面因素干扰,使规划得到有效实施。
一、城市的功能定位问题
城市定位就像一个城市的灵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市发展的方向和成败。一个城市的定位要优先考虑城市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区域位置、历史及文化传承、城市发展的经济条件等内外因素,扬长避短,确定未来发展方向和目标。
城市功能定位要抓住特色,发挥自身优势,切忌大而空、华而不实。前些年有报道称全国有100多个城市提出定位为“国际现代化大都市”,其中有许多是不切实际的,但也有些是可行的。比如,成都按照国家批准的城乡一体化试点,结合自己的自然条件及文化生活传统,提出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唐山曹妃甸提出建成深绿色的国际生态城,为此明确了城市规划的主题。这些都是有先进理念指导、很有特色的城市定位。一般来说,低碳城市、生态城市不应作为城市功能的定位,而是城市发展的模式和努力方向。生态城市的功能定位要特别注重城市的自然条件。城市的功能定位需要有稳定性,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而不断丰富其内涵。
加快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达标的、适应需要的污水和垃圾收集及处理系统是生态城市建设最基本的要求,但过去长期得不到重视,远远落后于城市发展和其他基础设施建设进度。近年来虽然有了巨大进步,但整体水平较低。应按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原则加快污水处理厂建设,并抓好配套管网建设。污水厂选址和管网建设时要统筹考虑中水回用问题。要发展分类、密闭、压缩、资源化的生活垃圾收运系统,加强再生资源回收、综合利用和危险废物安全处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