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科诊疗一郑怀贤方

伤科诊疗一郑怀贤方
伤科诊疗一郑怀贤方

伤科诊疗一郑怀贤方

一号新伤药

组成:黄柏40 延胡索1 5 血通l 5 白芷1 2 羌活8 血竭4 木香1 2 独活8

功用:退烧,消肿,止痛。

主治:凡一切新伤局部疼痛,微肿微烧,活动不能着力者。

桃仁散瘀熏洗剂

组成:桃仁7 红花1 0 川芎1 0 莪术1 0 赤芍1 0 五灵脂1 0 牛膝1 0

当归尾1 0 红泽兰1 5

功用: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主治:软组织损伤2—3周内,患肢肿痛烧热。

用法:水煎,熏洗患部,二日一剂,每日1—2次。

归尾泽兰汤

组成:当归尾1 0 红花1 0 川芎1 0 莪术1 0 血通1 0 红泽兰1 0 香

附1 0 苏木1 0 土牛膝1 0 松节1 5

功用: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主治:陈旧性损伤,患肢肿胀发烧。

用法:水煎,熏洗患部,二日一剂,每日1—2次。

桂枝黄芪熏洗药

组成:归尾10 川红花10 赤芍10 苏木10 血通10 黄芪10 竹七15 桂

枝7

功用:活血化瘀,补气通阳

主治:损伤后期,患肢或局部肿胀,无力,畏寒等证。

用法:水煎,熏洗患部,二日一剂,每日1—2次。

莪术桃仁熏洗药

组成:莪术1 4 桃仁1 4 炙水蛭1 4 当归1 4 威灵仙1 4 蔓荆子1 4 五

灵脂1 4 当归尾1 4 牛膝1 0 乳香1 0 红花7 没药1 0

功用:活血化瘀,止痛散结。

主治:肌肉、韧带损伤日久,局部疼痛发硬,关节屈伸不利。

用法:水煎,熏洗患部,二日一剂,每日2 - 3次。

新伤药水

组成:黄芩5 0 生大黄4 0 血通40 三棱2 5 莪术2 5 黄柏2 0 白芷2

0 羌活2 0 独活2 0 川芎2 0 川红花2 0 延胡索1 0

功用:散瘀,退热,消肿,止痛。

主治:各种闭合性骨折、脱位和软组织损伤初期有肿痛瘀血者。

用法:上药粉碎成粗粉,分装若干纱布袋内,放入坛内,加45%酒精,每用

药5 0g,加4 5%酒精5 0 0m1.,每周翻动药袋一次,浸泡一月左右,即可使

用。用时将药水浸于棉花或纱布上,外敷患处。

外敷新伤提骨药

组成:大黄40 苏木2 0 广木香24 葱白适量

功用:提骨,散瘀。

主治:新伤骨折下陷,用于小儿头部和肋骨骨折凹陷者。

用法:先将葱白(带须)捣烂,加上药粉敷患处

胁伤逐瘀汤

组成:柴胡1 0 当归尾1 0 桃仁1 0 大黄1 0(后下) 厚朴1 0 枳实1 0 天花粉1 0 川红花7 甘草7 炮穿山甲1 5

功用:疏肝通腑,活血化瘀

主治:胁伤蓄瘀,两胁胀痛,大便秘结者。

用法:水煎服,一日一剂,便解即停用。

腹伤蓄瘀汤

组成:当归尾1 0 桃仁1 0 郁金1 0 五灵脂1 0 大黄1 3(后下)甘草7蒲黄1 5

功用:通腑逐瘀

主治:腹伤蓄瘀,脘腹胀痛,便秘不通者。

用法:水煎服,一日一剂,便解即停用。

腰伤蓄瘀汤

组成:桃仁1 0 桂枝1 0 当归尾1 0 地龙1 0 黄柏1 0 甘草7 芒硝7(冲服) 大黄1 3 泽泻1 5

功用:通腑逐瘀,下结热。

主治:腰伤蓄瘀,动则疼痛,大便秘结者。

用法:水煎服,一日一剂,便解即停用。年老体弱、孕妇、小儿、

月经期妇女忌服。

一号旧伤药

组成:续断1 9 土鳖虫1 9 儿茶1 2 檀香8 木香1 2 羌活1 9独活1 9 血通1 9 松节1 9 白芨l 9 紫荆皮1 9 乳香8 官桂8

功用:舒筋,逐寒,止痛。

主治:关节及软组织损伤日久,经常疫痛,不能着力。

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混合均匀,加水调成敷患部。

二号旧伤药

组成:黄芪9 杜仲9 海藻9 续断1 2 土鳖虫1 2 红花9 羌活9 萆解

9 官桂9 合欢皮6 儿茶6 牛膝6 松节6 紫荆皮6。

功用:通经络,散寒湿,续筋强筋。

主治:关节韧带伤后怕冷,疫痛,发硬,乏力。

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混匀,加水调成敷患部。

一号浸剂

组成:生川乌7 生草乌7 赤芍7 川芎7 闹羊花7 生半夏7 生南星1 4 一支蒿1 4 川红花1 4 生马钱子1 4 姜黄2 0

功用:祛痹,活血,散瘀,消肿,止痛,软坚。

主治:新伤瘀血,肿胀疼痛,陈旧性损伤局部发硬,或关节功能障碍。

制法:将上药共研为细末,每3 0克药粉,加7 5%酒精400ml,泡1—2周后,取药酒备用。

用法:用脱脂棉将浸剂浸湿透后,贴于病人患处,待脱脂棉干后,再滴浸剂浸湿,连敷数次。其渣亦可摊成块外用,按局部大小贴于患处,用7_c J'b线照射2 0一3 0分钟后,再将药除去。

二号浸剂

组成:蓖麻叶1 00 女贞子5 0 芙蓉叶5 0 香樟叶5 0 八角枫叶5 0

功用:消肿止痛

主治:新伤局部红肿发硬,疼痛发热。

制法、用法:同一号浸剂。

三号浸剂

组成:红花40 延胡索2 0 大黄2 0 血通2 0 泽泻2 0 生马钱子2 0 一支蒿7 生川乌1 0 生草乌1 0

功用:祛风寒湿痹,活血散瘀,消肿止痛。

主治:新伤瘀血肿胀,陈旧性骨折,软组织损伤,久不消肿,疼痛,微烧。

制法、用法:同一号浸剂

一号熏洗方剂

组成:当归1 4 赤芍1 4 红花1 4 桂枝1 4 生香附2 0 丝瓜络2 0 松节2 0 威灵仙l 0 天南星1 0 竹七1 4

功用:祛痹,活血,化瘀

主治:骨折,脱位,软组织损伤后期,局部或下肢肿胀,知觉迟钝,发凉等症。

用法:水煎,熏洗患部,二日一剂,每日2—3次。

二号熏洗方剂

组成:天南星2 0 川乌2 0 草乌2 0 血余炭2 0 赤芍2 0 穿山甲2 0 海桐皮1 4 白蔹1 4 白硼砂1 4

功用:祛痹,化瘀,通经络,散结软坚。

主治:关节僵硬,骨质增生,骨化性肌炎等证。

用法:同一号熏洗方剂。

按语:本药在熬时,加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的麦醋,以增强其软坚作用。

三号熏洗方剂

组成:海藻20 昆布20 穿山甲20 黄芪22 当归尾22 赤芍1 4 川乌1 4 草乌1 4

功用:祛痹,化瘀,散结软坚,补气。

主治:关节韧带损伤后,局部发硬,活动时关节疼痛,功能障碍。

用法:同一号熏洗方剂。

四号熏洗方剂

组成:陈艾24 千年健24 羌活24 海桐皮24 生香附24 威灵仙24 官桂1 4 细辛1 4 苍术1 4 木瓜2 0 甘松20 丁香4

收藏分享评分

大陆首部董针巨著《董氏针灸注疏》在论坛发行

回复引用

订阅 TOP

波罗蜜

小试牛刀

帖子

90

积分

116

金币

265

威望

1

魅力

11

推广贡献

1

阅读权限

15

在线时间

51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6-18

最后登录

2008-1-25 2楼

发表于 2007-7-1 22:55 | 只看该作者

下载附件金币不够怎么办?来吧,做论坛任务,轻轻松松获得金币......

功用:祛风寒湿痹,通经络。

主治:伤后骨内冷痛,疫胀麻木。

用法:同一号熏洗方剂。

归芪红花熏洗药

组成:当归尾1 4 黄芪1 4 牛膝1 4 骨碎补l 4 透骨消1 4 威灵仙1 4 红花3 赤芍3 川芎3

功用:祛痹化瘀,补气活血。

主治:伤后1—2月,患肢软弱无力,伤部肌肉萎缩。

用法:同一号熏洗方剂。

夜合二香熏洗药

组成:合欢皮l 4 水当归1 4 香巴戟1 4 骨碎补1 4 香通1 4 血通1 4 牛膝1 4 甘松l 4 夜交藤2 0 海桐皮1 0

功用:行气活血,补肾阳,壮筋骨。

主治:骨折后期,夜睡患肢不适,走路过多自感骨折端时而疼痛,患肢无力,肿胀。

温经止痛熏洗药

组成:川红花6 0 血通d 0 合欢皮40 松节4 0 香附4 0 威灵仙4 0 三七根2 0 木瓜2 0 生川乌1 5 生草乌1 5 生南星l 5

功用:活血散瘀,解痉止痛。

主治:陈旧性损伤局部冷痛,疫痛,肌肉萎缩。骨折、脱位后关节功能受限。

一号接骨丸

组成:秦归8 0 白芍8 0 茯苓8 0 莲米8 0 血竭4 0 川红花4 0 儿

茶40 丁香40 广木香4 0 熟大黄4 0 牡丹皮40 甘草8 自然铜 4 0 土鳖虫4 0

功用:生血,活血,接骨。

主治:广泛用于一切骨折和骨质疏松脱钙。

用法:共研为细末,作蜜丸或水丸。每次服4-8克,每日2—3次。开水吞服。因方中有破瘀药物,能动胎动血,故孕妇、月经期妇女、风湿病、胃溃疡禁用。

二号接骨丸

组成:制首乌4 0 月季花40 当归2 0 白芨2 0 合欢皮20 土鳖虫2 0 广木香8 鸡血藤40 骨碎补2 0

功用:行血,活血,补骨,续筋

主治:用于骨折后骨痂久不形成,脱钙,韧带伤后松驰。

用法:炼蜜为丸,每丸重6克,每日2—3次,每次6克,开水送服。

三号接骨丸

组成:鸡蛋壳1 5 0 制首乌7 5 白芨7 5 三七5 0 当归4 0

功用:生血活血,增加钙质。

主治:用于跌打损伤,骨折、脱钙,对于佝偻病及骨折患者合并有泛

酸、嗜杂、胃痛症者尢为适宜。

用法:作蜜丸,每丸重6克,每日2—3次,每次1丸,开水送服,便

秘者慎用。

双龙接骨丸

组成:脆蛇40 广土鳖虫6 0 秦归8 0 血竭4 0 白地龙20 续断40 自然铜40 苏木40 茯苓40 熟大黄40 广木香40 朱砂20龙骨2 0 白芍4 0 牛膝4 0 乳香40 没药40

功用:生血活血,增强骨质,通经络,调气血,安神,镇痛。

主治:骨折后骨痂不易形成,脱钙及半月板损伤。

用法:炼蜜为丸,每粒重6克,用朱砂为衣,每日2—3次,每次6克,

用开水或酒吞服。服药后,勿食生冷。孕妇忌服。

铁霜丸

组成:长瓜仁4 0 续断40 丁香1 8 ,)l I芎1 8 广木香1 8 五加皮l 8 厚朴1 8杜仲1 8海桐皮1 8延胡索1 8血竭7乳香8 木通1 0 当归1 0炙甘草1 0_d iL 4麝香4制首乌1 4制川乌1 4朱砂4自然铜7骨碎补7白芷7没药8

功用:舒筋,活络,活血,消肿,散瘀,镇痛,续筋,接骨。

主治:外伤所引起的关节功能障碍,瘀痛,局部肌肉挛缩,骨折筋断。

用法:作蜜丸或水丸,每日服1—3次,蜜丸每次6克,水丸4克,孕妇、皮肤病患者忌用,忌生冷。

寄生续断汤

组成:桑寄生40续断1 5骨碎补1 5当归1 5赤芍1 5威灵仙1 5自然铜(醋煅)1 0土鳖虫7甘草7

功用:行血,活血,化瘀,养血,祛风通络,接骨续筋,补肝肾,强筋骨。

主治:骨折,肢节不利,疫软疼痛诸症。

用法:水煎服,一日一剂,每日服2—3次。

黄芪续断汤

组成:炙黄芪2 0 熟地黄2 0 当归1 5 白芍1 5 骨碎补1 5 威灵仙1 5 木瓜1 5 续断1 5 天花粉1 5 自然铜1 0(先煎) 土鳖虫l 0 砂仁6(后下)

功用:骨损筋伤,筋骨疼痛,肾虚耳鸣,消渴身热,虚损赢瘦等症。

用法:水煎服,一日一剂。每曰服2~3次,对于腹胀便泻,消化不良者慎用。

碎补萍米汤

组成:骨碎补(去毛)20 钻地风20 土鳖虫1 0 秦归1 0 熟地黄1 0 茯苓1 0 莲米1 0 红花5 广木香5 甘草7

功用:生血,活血,化瘀,养心益脾,接骨续筋。

主治:各种筋骨折断损伤有余瘀者。

接骨片

组成:续断9 赤芍9 骨碎补9 九二0 . 1 5毫克

功用:活血,续筋,接骨。

主治:一切骨折所致疼痛肿胀。

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压成片,一日一剂,每日服3次。

一号接骨外用药

组成:黄柏3 0 续断3 0 大黄1 5 血通1 5 龙骨1 5 红花l 5 延胡索1 5 牛膝1 5

功用:通气活血,消肿止痛散瘀。

主治:骨折后伤处疼痛、肿胀、皮下充血。

用法:共研为细末,用少量蜂蜜和开水调匀,敷患部。

二号接骨外用药

组成:续断3 0 补骨脂3 0 延胡索1 5 秦艽1 5 独活1 5 木香l 5 白芷1 5 自然铜1 5(或蟹粉)血通1 8

功用:行气活血,化瘀通络,接骨续筋。

主治:骨折后3 4周肿痛减退,皮下瘀血基本散尽时,即可用此药。

用法:同一号接骨外用药。

三号接骨外用药

组成:自然铜1 5 蟹粉l 5 血竭(或苏木)1 5 木香1 5 白芷1 5骨碎补3 0 白芨3 0 羌活9 血余炭9 当归1 5 乳香1 5 儿茶3 0

功用:止痛,接骨,强骨。

主治:骨折后3—4周,瘀血肿胀消失,折端骨痂形成少,有时疼痛,不能着力。用法:同一号接骨外用药。

四号接骨外用药

组成:苏木1 5 黄芪1 5 骨碎补1 5 赤芍1 5 儿茶1 5 血余炭1 5 木香1 5 没药1 5 羌活l 5 独活1 5 川芎l 5 何首乌3 0 白芨3 0 丁香9 丹参1 5

功用:补益气血,通气活血,促进骨折愈合。

主治:骨折后瘀血已退,肿己消,可以轻微着力,但有痛感,经X

线检查有脱钙现象。

用法:同一号接骨外用药。

五号接骨外用药

组成:五加皮l 8 海桐皮1 8 防风1 5 骨碎补1 5 苍术l 5 自然

铜l 5 威灵仙l 5 细辛1 4 白芷1 4 秦艽1 4 川芎l 4 草乌1 4

川芎l 4 续断3 0

主治:未伤骨前,即有风湿性关节疼痛,伤后3—4刷,伤处疫胀麻木,或天气变化时伤处即有反应。

用法:同一号接骨外用药。

六号接骨外用药

白芨3 0 苏木3 0 骨碎补3 0 自然铜l 5 蟹粉l 5 何首乌1 5 鱼鳔胶1 5 桑枝l 5 月季花l 5 当归l 8 紫河车1 8 红毛五加皮1 8 合欢皮l 8

功用:生血补气,促进骨痂形成。

主治:骨折5—6周,骨痂不生,折端疼痛,患肢浮肿。最适用于体虚、阴亏,或老年病人使用。

用法:同一号接骨外用药。

外敷接骨药

组成:自然铜l 5 蟹粉1 5 骨碎补3 0 儿茶3 0 白芨3 0 血竭1 5 白芷1 5 当归l 5 血余9 乳香9 羌活1 5

功用:活血,促进骨痂生长,强骨。

主治:治疗骨折后3 4周,瘀肿消失,骨折处已有纤维性粘连,或少量骨痂,尚不能着力者。

用法:同一号接骨外用药。此外,若无蟹粉,可有活螃蟹去大爪,每

次用.2-3个,捣碎入上药。

大力丸

组成:龟板(油酥)60 紫河车60 黄柏(盐酒炒)45 杜仲45 牛膝(酒渍)3 6 天门冬4 5 麦门冬45 五味子2 1 生地黄90 牡蛎1 5 人参3 0(或党参6 0)

功用:补气血,强心肾,提神。

主治:精神衰弱,食欲不振,骨痨,骨痿,气血虚弱,遗精。

按语:本方主要治疗肝。肾两虚,气阴(气血)两损出现的各种症状

加减八珍汤

组成:当归1 5 熟地黄1 5 白芍1 5 白术1 5 茯苓1 5 续断1 5 川芎8 党参1 2 炙甘草6黄芪2 0

功用:行血补血,健脾益气,强筋壮骨。

主治:骨折后期气血两亏,形体消瘦,面色萎黄,以及骨折愈合迟缓者。

回复引用

TOP

波罗蜜

小试牛刀

帖子

90

积分

116

金币

265

威望

1

魅力

11

推广贡献

1

阅读权限

15

在线时间

51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6-18

最后登录

2008-1-25 3楼

发表于 2007-7-1 22:56 | 只看该作者

用法:一日一剂,水煎,分3次服。亦可作蜜丸,每丸重4克,每次服1—2丸,一日2 3次。

按语:本方治疗气血虚弱,肝肾不足的骨折后期病人。

加减补中益气汤

组成:黄芪2 0 党参1 5 白术1 5 菟丝子1 5 炙甘草5 当归l 2 补骨脂1 2 陈皮4 升麻4 柴胡4

功用:益气升阳,调补脾胃,生精明目,补益肝肾。

用法:习惯性脱位,而又症见中气不足,如脱肛、子宫下垂,气虚生热,动则气喘,不思饮食,四肢困倦。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分3次服。亦可作蜜丸或水丸,每次服6克,每日2次。

玉带丸

组成:杜仲1 8 0 续断1 8 0 补骨脂1 5 0 炙香附1 2 木通1 2 0 白术1 20 熟地黄1 20 狗脊1 20 当归1 2 0 黄芪1 20 胡桃仁1 20 延胡索6 0 川芎60 骨碎补60 凤仙花60 炙甘草60

功用:行气,补气,补血,温肾,镇痛。

加减八珍汤

组成:当归1 5 熟地黄1 5 白芍1 5 白术1 5 茯苓1 5 续断1 5 川芎8 党参1 2 炙甘草6黄芪2 0

功用:行血补血,健脾益气,强筋壮骨。

主治:骨折后期气血两亏,形体消瘦,面色萎黄,以及骨折愈合迟缓者。

用法:一日一剂,水煎,分3次服。亦可作蜜丸,每丸重4克,每次服1—2丸,一日2 -3次。

按语:本方治疗气血虚弱,肝肾不足的骨折后期病人。

加减补中益气汤

组成:黄芪2 0 党参1 5 白术1 5 菟丝子1 5 炙甘草5 当归l 2 补骨脂1 2 陈皮4 升麻4 柴胡4

功用:益气升阳,调补脾胃,生精明目,补益肝肾。

用法:习惯性脱位,而又症见中气不足,如脱肛、子宫下垂,气虚生热,动则气喘,不思饮食,四肢困倦。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分3次服。亦可作蜜丸或水丸,每次服6克,每日2次。

玉带丸

组成:杜仲1 8 0 续断1 8 0 补骨脂1 5 0 炙香附1 2 木通1 2 0 白术1 20 熟地黄1 20 狗脊1 20 当归1 2 0 黄芪1 20 胡桃仁1 20 延胡索6 0 川芎60 骨碎补60 凤仙花60 炙甘草60

功用:行气,补气,补血,温肾,镇痛。

白芪丸

组成:白芪1 2 0 白术l 2 0 杜仲3 0 #J~3 0 淮牛膝l 5 甘草l 5 乳香9没药9

功用:益腰肾,通经络,止痛。

主治:体虚气弱,虚证水肿,肾虚腰痛。

用法:作蜜丸,每丸重6克,每次服1丸,每曰2~3次,饭前服。

有严重风寒湿痹者忌用。

人参三七酒

人参4 三七1 0 川芎1 0 当归40 黄芪40 五加皮22 白术22 茯苓1 4 五味子1 4 甘草7

功用:补气血,养心安神,壮筋骨。

主治:身体虚弱,失眠,不思饮食。

用法:上药加白酒l 2 00克,浸泡2周。每次最多服3 0毫升,每日1~2次,胃溃疡及肺结核者忌服。

乌红散

组成:煅乌鸡骨60 煅龟板5 0 血竭1 0 白芨3 0 麝香1克

功用:活血生新,通经络,强筋骨。

主治:张腱末端病,髌腱病及肌肉、肌腱劳损。

用法:上药研为细末,混合均匀,用温开水和少许蜂蜜调匀,外敷患部。

跌打补伤散

组成:当归60 黄芪6 0 土鳖虫60 儿茶3 0 乳香(去油)3 0 没药(去油)30 续断40 骨碎补30 象皮30 接骨木20 合欢皮30 紫河车30 白芨30 脆蛇30

功用:生血活血,强筋壮骨。

主治:陈旧性损伤,慢性劳损,骨折迟缓愈合。

用法:上药研为细末,用温开水调匀,外敷患部。

劳损丸

组成:当归60 黄芪5 0 鸡血藤1 00 白芨50 血竭20 儿茶30 羌活20 独活20 紫河车3 0 阿胶3 0 桑螵蛸3 0 土鳖虫3 0 续断3 0骨碎补3 0象皮1 5

功用:补气血,强筋骨。

主治:各种劳损及陈旧性损伤。

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6克,每次1丸,每日2~3次,淡盐水或黄酒送下。

强筋丸

组成:四制香附l 60 乳香20 没药2 0 甘草2 0 远志20 牛膝20续断6 0

功用:通经络,强筋。

主治:韧带、肌肉陈旧性损伤。

用法:上药研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7克,每次服l丸,每日2~3次,用开水或酒吞服。

冷膝丸

组成:白术1 00 巴戟天2 00 茯苓60 防风20 香附20 牛膝60 石斛60萆解40

功用:祛风湿,强筋骨。

主治:风湿关节痛,坐骨神经痛,鹤膝风或肢冷用之最佳。

用法:炼蜜为丸或作水丸,每次4—7丸,每日2~3次,忌生冷。

补益散结丸

组成:黄芪3 0 丹参2 0 白术2 0 当归3 0 川芎20 白芍2 0 狗脊20 肉桂20 炒鳖甲;7 0 炒龟板3 0

功用:补气补血,软坚散坚。

主治:肌肉、肌腱劳损,局部发硬,疼痛乏力。

用法:每次服2—4克,每日 2—3次。

滑囊炎散

组成:穿山甲1 0 生南星2 0 生半夏2 0 茯苓20 防已2 0 龙骨l 5 牡蛎l 5

功用:软坚散结,利水消肿。

主治:滑囊炎,粘液囊炎等

用法:上药研为细末,混合均匀,用温水、热醋各半,将药粉调匀,外敷患部。

乳香膏

组成:松香40 乳香40 香油8 0

主治:乳疖瘰疬

用法:将松香和香油一起入在耐火瓦罐中熬,直到滴水成珠后,即可加入乳香(火力变小),边搅边熬,使之均匀,变为银灰色时,即可取出。等稍冷后,倒入水中,在水中捏成团,取出反复拉扯(如扯麻糖一样),直扯到从银灰色变为白色,再放入罐内,罐置热水中温化,

摊于皮纸上,即成白膏药,贴敷患部。

利水消肿散

组成:茯苓3 0 防已3 0 龙骨20 牡蛎20 黄芪1 5

功用:利水消肿。

主治:关节损伤后,肿胀积液。

用法:上药研为细末,混合均匀,用冷开水和少许蜂蜜调匀,外敷患部。

一号消结散

组成:三棱3 0 莪术3 0 丹参4.0 赤芍3 0 生南星3 0 生半夏3 0 生川乌20 生草乌20 马钱子1 0 半枝莲3 0 茯苓20 萆解20 甘草1 0

功用:软坚散结,温筋镇痛,活血散瘀。

主治:损伤后期局部软组织肿硬,关节功能受限,骨化性肌炎,骨质增生等。

用法:上药研为细末,混合均匀,用时将药粉用水、醋各半调成糊状,外敷患部。

二号消结散

组成:当归尾30 川芎15 生南星3 0 牙皂3 0 海藻4-0 荔枝核3 0

功用:软略散结,消瘀。

主治:足球踝,网球肘等。

用法:同一号消结散。

南星豆根汤

组成:生南星1 2 豆根1 2 白蔹1 2 海藻9 川芎9 归尾9 茯苓9

功用:软坚散结。

主治:肌腱、关节韧带损伤后遗症,功能受限等。

用法:上药加醋、水各半煎煮,熏洗患部。

加减海藻汤

组成:海藻7 昆布1 0 川乌1 0 草乌1 0 黄芪1 5 川芎1 0 穿山甲1 0 功用:软坚散结

主治:符关节损伤后,关节囊及韧带发硬,功能受限。

用法:上药加醋、水各半煎煮,熏沈患部。

艾叶暖筋汤

组成:陈艾20 官桂1 4 细辛1 0 川芎1 0 羌活1 0 红花1 0 I血通1 5 甘松1 5 藁爿1 5 防风1 0 独活1 0

功用:活血散寒,温经止痛。

用法:水煎,熏洗患部。

按语:病在上肢者,加桂枝7 ,病在关节者,加松节2 0 ,病在下肢者,加牛膝1 5。

祛风寒透骨方

防风1 5 透骨消1 5 骨碎补1 5 羌活1 0 独活l 0 白芷1 0 当归尾l 0 陈艾7 威灵仙7

功用:祛风,散寒,通络。

主治:伤后风寒入筋骨,发凉,发麻,痉挛,疼痛者。

用法:水煎,熏洗患部。

完成论坛推广任务,快速获得论坛金币

回复引用

TOP

波罗蜜

小试牛刀

帖子

90

积分

116

金币

265

威望

1

魅力

11

推广贡献

1

阅读权限

15

在线时间

51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6-18

最后登录

2008-1-25 4楼

发表于 2007-7-1 22:57 | 只看该作者

祛风湿熏洗药

组成:海风藤20 络石藤1 5 刺五加1 5 稀莶草1 5 水芹菜l 0 尿珠根

1株土茯苓2 0

功用:祛风,除湿。

主治:风湿痠胀,筋骨不利,疼痛等症。

用法:水煎,熏洗患部。

二活香通洗剂

组成:羌活24 防风24 独活24 川芎1 5 威灵仙1 5 桑枝l 5 牛膝1 5甘松1 5 香通l 5

功用:祛风,除湿,通络。

主治:风湿关节痛,功能受限,肢节痠胀。

用法:水煎,熏洗患部。

羌活甘松冼剂

组成:羌活2 0 防风20 桑枝20 川芎1 5 威灵仙1 5 白芷1 5 甘松1 8 海风藤40

功用:祛风通络

主治:上肢或关节游走性疼痛,局部畏风。

用法:水煎,熏洗患部。

苍术藁本洗剂

苍术20 藁本20 海桐皮20 羌活1 4 秦艽1 4 防已10 木通1 0 细辛

1 0 桑枝40 松节40 冬瓜皮40 ‘

功用:除湿,消肿,止痛。

主治:湿著,下肢肿胀,疼痛不利。

豨莶草洗剂

组成:豨莶草40 刺五加20 石菖蒲20 水皂角20 石楠藤20

功用:除湿利水。

主治:湿著,下肢关切疫胀,微肿。

用法:水煎,熏洗总部。

陈艾麻黄洗剂

组成:陈艾40 小茴香20 松节20 千年健15 川芎15 官桂15 麻黄l 5 丁香7 藁本l 0

功用:祛寒止痛。

主治:寒积关节,筋骨疼痛。

用法:水煎,熏洗患部。

桂枝五加皮洗剂

组成:陈艾40 桂枝20 五加皮20 当归尾20 透骨草l 5 陈皮l 5 松节22大葱须l把

功用:散寒止痛。

主治:寒积关节,关节、筋骨麻木等症。

祛风湿营养剂

组成:海风藤2 0 络石藤2 0 千年健2 0 鸡血藤1 5 透骨草1 5 骨碎补1 5 牛膝1 0 川芎1 0 甘松2 5

功用:祛风,活血,健骨。

主治:陈旧性损伤筋骨疼痛,伸屈不利。尢对陈旧性骨折后遗症及手术后遗症,肌腱萎缩,效果甚佳。

用法:水煎,熏洗患部。

滋阴活血剂

组成:黄芪1 5 川芎1 5 骨碎补1 5 透骨草1 5 合欢皮1 5 乌药l 5 姜黄1 5 当归尾2 0红花7 桑寄生1 4

功用:滋阴活血,强壮筋骨。

主治:陈旧骨折1—2月后,患肢进肿,软弱无力,步行困难,骨痂形

成少,夜晚局部肿痛等症。

用法:水煎,熏洗患部。

按语:本方亦可列入补益剂类,运用时应灵活掌握。

二号熏洗药

组成:通桂4 5 吴茱萸4 5 甘松4 5 独活4 5 土茯苓4 5 威灵仙45陈皮3 0 血通3 0 川芎3 0 藁本3 0 骨碎补3 0 钻地风3 0 苍术1 5 细辛1 5

功用:行气,通经络,散寒,暖筋骨。

主治:筋骨疼痛,腿脚麻木,胀痛,风湿性关节痛。

用法:水煎,熏洗患部。

三号熏洗药

组成:生南星4 5 白蔹4 5 赤芍4 5 川红花30 川芎30 王不留行3 0 木鳖子3 0 泽兰3 0 川木香3 0 海桐皮3 0 土茯苓3 0 鸡血藤l 5 三棱3 0 莪术3 0 生川乌2 0 木瓜2 0 穿山甲1 5

功用:活血通经,软坚散结,解痉止痛。

主治:陈旧性软组织损伤,局部肿胀发硬,关节功能受限,骨化性肌炎及骨折、脱位后遗症。

疏肝宣肺汤

组成:柴胡1 0 丹参2 0 瓜蒌2 0 当归1 5 赤芍1 5 郁金1 5 延胡索1 0 杏仁1 0 枳壳1 0甘草7

功用:疏气宣肺

主治:胸胁损伤,疼痛等症。

用法:一日一剂,水煎,分2次服。

芙蓉膏

组成:紫荆皮3 0 天南星3 0 芙蓉叶6 0 独活1 5 白芷1 5 赤芍药1 5 功用:通气活血,化结散滞。

主治:跌打损伤,肿痛发硬久不消退者。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用牛姜汁、茶清(茶叶泡的水)调温贴敷,伤损紫黑色久不退者,加肉桂2 0

按语:此方能通气活血,化结散滞。其紫黑色久不退者,加肉桂,协调诸药能起温化开结作用,此方证多属半阴半阳者

五加皮丸

组成:五加皮1 6 0 远志4 0 甘草2 0

功用:强筋,祛湿健脾。

主治:韧带松弛,关节软弱无力。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每粒重6克,每次服l粒,每曰2—3次,饭前开水吞服。

按语:本方主治由于风寒湿痹阻塞经络,肝血不能滋养筋腱,以致筋腱失养,而软弱无力。

五加皮酒

组成:红毛五加皮6 0 远志l 5 甘草l 5 续断3 0 木通6 广木香6 香椽6 羌活6 独活6 巴戟天6 茯苓6 上桂6 天麻8 木瓜3 0 茵陈蒿3 0 威灵仙3 0 牛膝3 0 狗脊6

功用:驱风燥湿,能经活络。

主治:风寒湿痹,关节胀痛或有麻木感者。

用法:按每用药6 0克,加白酒5 00克的比例配制,浸泡l一2周,每次

最多服3 0毫升。每日1—3次。孕妇、月经期慎用。

活络酒

组成::当归9 天麻9 何首乌9 防风9 独活9 牛膝9 牡蛎9 石斛9 金银花9川芎1 5 秦艽1 5 千年健1 5 续断1 2 杜仲1 2 泽泻1 2 桑寄生1 4 松节1 2 狗脊6 川厚朴6 桂枝6 钻地风6 甘草6

功用:祛风,通络,健胃,止痛。

主治:风湿性关节痛,坐骨神经痛,陈旧性损伤。

用法:上药加白酒1 00 0克,浸泡2周,每次服2 0~3 0毫升,每日1—2次。石决明汤

组成:石决明4 0(先煎)钩藤3 0 茯苓3 0 ~t E l 0 木通1 0 菊花l 0当归l 4 蔓荆子1 4 川红花7 川芎7

功用:熄风,宁神,化瘀降逆。

主治:头部损伤复苏期眩晕嗜睡,胸闷恶心等症。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服。

龙齿汤

组成:龙齿40(先煎) 党参l 4 蒺藜l 4 当归l 4 何首乌3 0 白芍1 0 菊

花l 0 川芎7 炙甘草5 茯神2 0

功用:镇静安神,补益调治。

主治:受伤的恢复期眩晕头痛,神疲体倦等症。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服。

回复引用

TOP

波罗蜜

小试牛刀

帖子

90

积分

116

金币

265

威望

1

魅力

11

推广贡献

1

阅读权限

15

在线时间

51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6-18

最后登录

2008-1-25 5楼

发表于 2007-7-1 22:58 | 只看该作者

魏指薪治伤方

安神定魄剂

茯神四钱血琥珀一钱(或五分研末吞服)硃灯芯一钱甘菊花二钱石菖蒲一钱五分山钩藤二钱白蔻壳八分鲜生地一两炒香薷二钱

作用:安神,定魄,活血止痛。

适应症:头部外伤后头痛头晕,不寐,恶心。

用法:煎汤内服,每日一帖。

川芎钩藤汤

南川芎二钱炒枣仁三钱薄荷叶六分(后下) 山钩藤四钱(后下)炙远志一钱半白蔻壳六分硃茯神四钱杭甘菊三钱广陈皮一钱半

作用:固脑,安神,和胃。

适应症:跌打损伤,脑髓震伤,头晕,头痛,呕吐,烦躁不安。

用法:煎汤内服,每日一一帖。

五香调气化瘀汤

广木香一钱苏合香j分胆南星二钱上沉香一钱制乳香六分竹沥油四钱(冲服) 公厂香六分地枯萝三钱

作用:理气,化痰,开窍。

适应症:颈椎受伤,咽喉气滞痰塞。

用法:煎汤内服,每同一剂。

定心安神汤

莲子肉三钱鲜牛地六钱远志肉二钱鲜菖蒲三钱硃茯苓四钱大麦冬四钱黄琥珀_二钱(或五分研末吞服) 生甘草一钱

作用:定心,安神。

适应症:头部外伤后心悸不寐。

头晕片

落得打三斤川芎三斤煨天麻二斤石菖蒲一斤炒白芷二斤参三七一斤广木香一斤钩藤二斤

作用:活血,祛风,止头痛头晕。

适应症:头部外伤,脑髓震伤,头痛头晕等症。

用法:每日2~3次,每次5片,开水送下。

洗头方

甘松三钱蒲公英三钱川芎三钱藁本三钱白芷三钱野菊花三钱细辛二钱夏枯草三钱兔儿伞三钱

作用:理气止痛,祛风通络。

适应症:外伤后头痛,头胀。

用法:放在大锅内煎,水洗头。每日1~2次,每帖药可用2—3天。

下颌洗方

落得打四钱山茨菇三钱伸筋草四钱左秦艽三钱络石藤六钱川桂枝三钱透骨草四钱全当归三钱乳没药各三钱南川芎二钱

作用:舒筋,活血,化瘀、软坚。

适应症:下颌关节外伤,或受外邪,关节疼痛张口不利

用法:将药放在大锅内煎水热敷患处,可用两条毛巾轮流热敷患处,每次20—3 0分钟,每日两次。

伸筋活血汤

伸筋草二钱当归三钱狗脊三钱乳没药各三钱川牛膝三钱白芍三钱木瓜二钱秦艽一钱半甘草一钱杜仲三钱川断三钱桑寄生三钱

作用:舒筋,活血,止痛。

适应症:跌打损伤,或四肢关节疼痛,筋络拘挛动作不利。

用法:煎汤内服,服二汁,或头汁内服,二汁煎水作局部熏洗。

洗浴方

落得打一两伸筋草六钱生葛根一两桑寄生一两徐长卿一两透骨草一两制川草乌各四钱川牛膝四钱老鹳草一两羌独活各六钱

作用:舒筋活血,祛风通络,灵活关节。

适应症:风寒湿痹,软组织损伤和劳损,关节酸痛,胸椎肥大所引起的骨与关

节疼痛。

用法:将药放大锅内煎水煎沸,滤过外洗。

化瘀洗方

川萆解四钱川芎三钱羌独活各四钱红花三钱地蟞虫二钱桑枝三钱刘寄奴四钱大黄二钱大小蓟各四钱

作用:活血,化瘀,止痛。

适应症:跌打损伤,血瘀阻滞,肿胀坚硬,疼痛不止。

用法:煎水熏洗,每日2~3次,每剂可用2—3天。

完成论坛推广任务,快速获得论坛金币

回复引用

TOP

波罗蜜

小试牛刀

帖子

90

积分

116

金币

265

威望

1

魅力

11

推广贡献

1

阅读权限

15

在线时间

51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6-18

最后登录

2008-1-25 6#

发表于 2007-7-1 23:00 | 只看该作者

袖珍中医处方(茹十眉老中医著)

暑证是指炎夏不避烈日曝晒,感受暑邪所引起的症候。出于症有轻重,一般可分“冒暑”,“伤暑”。‘‘中暑’’。

(一)冒暑

典型症状:胸闷恶心,头昏肢软,尿短口干,或伴有发热,苔白腻或黄腻,

脉濡滑或濡数。

基本方

鲜藿香1 5克鲜佩兰1 5克鲜荷叶一角块滑石3 0克薄荷3克(后入) 甘草3克

加减法

1.湿重:加苍术6克、厚朴6克。

2.热重:加银花1 2克、黄连3克。

3.发热无汗:加陈香薷

4.5~9克。

方义

基本方用藿佩、荷叶、薄荷解暑清热、和中升清;滑石、甘草即六一散,功能渗湿利水,亦有清暑解热之效。

(二)伤暑

典型症状:高热汗出,口渴引饮,心烦心悸,四肢无力,舌红苔黄,脉洪大而数。

基本方

生石膏30克(打,先煎) 知母12克麦冬l 0克天花粉1 0克粳米20克六一散12克(荷包刺洞)

加减法

1.汗多脉虚:加生晒参6克(另煎冲入)或党参15克。

2.肢冷发麻:加桂枝9克。

方义

基本方用自虎汤辛凉清气;麦冬、花粉清心养胃生津;六一散、荷叶清暑利尿。

(三)中暑

典型症状:在烈日下劳作或行走,自觉一阵胸闷头晕,突然昏倒;神志不清,手足逆冷,身热汗出,牙关微紧,脉洪犬无力,或滑数。

基本方

生晒参6克(另煎兑入)或党参15克竹叶9克生石膏3 0克(打,先煎) 姜半夏9克麦冬10克甘草3克粳米2 0克鲜荷叶梗(各)30克加减法

1.呕吐频繁:加玉枢丹1.5克(温开水调服)。

2.大便泻泄:加煨葛根6~9克、焦六曲 12克,

3.小便不利:如六一散12克或鸡苏散l 2克(均包煎)。

方义

基本方用竹叶石膏汤清热益气,养阴和胃,加荷叶梗透暑宣窍。

如昏迷较深,可先用卧龙丹搐鼻取嚏,随服成药如苏合香丸、飞龙夺命丹、来复丹等(温开水调灌或鼻饲),苏醒后再服煎药。

参考

1.本证为暑证中之‘‘阳暑’’。

2。中暑苏醒后,高热不退,或昏迷时四肢抽搐,即属“暑温”、“暑痉”。3。常用方有王盂英清暑益气汤(清暑益气、养阴生津),李东垣清署益气汤(清暑益气、和中燥湿),六和汤(解暑化湿、和中开胸、益气健脾),藿香正气散(芳香化湿、疏表和中)等。

疰夏

本证有每年夏季呈周期性发作的特点。多由体质较差,阴虚元气不足,或脾胃虚弱,不能适应夏季炎热天气所致,秋凉后一般能自愈。但每年发作,往往致使体质更加衰弱。

典型症状:每逢春夏之交,怠惰嗜卧,午后低热,口干尿少,不思饮食,头晕乏力,烦躁不宁等。

基本方

党参12克或太子参l 5克麦冬1 0克五味子4.5克知母10克生熟谷芽(各)12克甘草3克

加减法

l?脾虚:加白术12克,淮山药12克。

2?湿盛:加苍术9克、生苡仁30克。

3?挟暑:加鲜荷梗一尺、鲜藿佩(各)15克。

4?虚火旺:加炒黄柏9克。

5?不思饮食:加炙鸡金9克、焦山楂12克

6.低热不减:加青蒿9克、地骨皮12克。

7.嗜睡明显:加石菖蒲l0克、绿茶叶一撮。

8.尿短尿黄:加六一散12克(包煎)。

方义

基本方用雷少逸金水相生法加减。以党参益气生津,麦冬、知母清热养阴;生熟谷芽消食和胃;五味子敛肺止汗,配甘草则有酸甘化阴之妙。

参考

1.本证概括现代医学所称之“夏季低热’’。

2.常用方有甘露消毒丹(清热利湿、芳香开窍),藿朴夏苓汤(芳香化浊、益脾和胃),清暑益气汤(见“署证”)。

湿阻

指湿邪阻于脾胃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常见于长夏与霉雨季节。湿邪可由外来,亦可因脾虚而生。治法前者以化湿为主,后者着重于健脾,但两者又.往往相互影响。

典型症状:胸腹胀闷,食少神疲,大便易溏。苔多白腻或黄腻,脉濡或濡数。

基本方

苍术9克厚朴6克干藿香9克干佩兰9克制半夏9克生苡仁18克蔻仁3克(后入)

加减法

1.挟暑:加西瓜翠衣30克,或鲜荷叶一角。

2.挟热:加黄连3克、炒山栀9克。

3.腹胀:加木香9克、大腹皮9克。

4.便溏:加炒白术1 0克、焦六曲12克。

5.发热:加大豆卷9克、青蒿9克。

6.脾阳不振:加干姜6克、熟附片9克(先煎)。

方义、

基本方用藿香正气散、平胃散加减。方中苍术、厚朴燥澎健脾;藿佩、苡仁和中解暑、醒脾渗湿;半夏、蔻仁降逆和胃,行气宽中。

参考

1.本证属现代医学肠胃功能失调。

2。常用方有藿香正气散(芳香化湿、疏表和中),平胃散(苦温燥湿、健脾),甘露消毒丹(清利湿热,芳香化湿),连朴饮(苦化湿热、清热除满),香砂六君子汤(健脾益气、理气化湿)等。

中医外科常用方剂方歌

《中医外科学》常用38首方剂歌决 1.清肝解郁汤: 清肝解郁四物襄,二陈香贝草茯神;青皮苏叶栀远志,桔梗木通气滞行。 2.仙方活命饮: 仙方活命金银花,防芷归陈穿山甲;贝母花粉兼乳没,草芍皂刺酒煎佳。 4.黄连解毒汤: 黄连解毒汤四味,黄芩黄柏栀子备;躁狂大热呕不眠,吐衄发斑均可为。 5.四妙勇安汤: 四妙勇安真受宠,脱疽疼痛红烂肿;甘草玄参全当归,其中银花力最猛。 6.五神汤: 五神汤用紫地丁,车前子在路边生;牛膝银花云茯苓,湿热为病红肿疼。 7.牛蒡解肌汤: 牛蒡解肌丹栀翘,荆薄玄斛夏枯草;疏风清热又散肿,牙痛颈毒俱可消。 8.阳与汤: 阳与汤法解寒凝,色白漫肿阴证情;熟地鹿胶姜碳桂,麻黄白芥草相承。 9.冲与汤: 冲与汤治半阴阳,四君归芪补而散;陈皮皂刺与白芷,乳没银花川芎赞。 10.透脓散《外科正宗》: 透脓散治毒成脓,芪归山甲皂刺芎;程氏又加银蒡芷,更能速奏溃破功。透脓散中山甲炒,川芎归芪针皂角;气虚痈疡不外溃,此方可将脓头咬。 11.托里消毒散: 托里消毒补气血,八珍汤中减熟地;银花白芷好黄芪,桔梗皂刺将刀替。

12.消风散: 消风散中用荆防,胡麻蝉蜕苦参苍;蒡通膏知归草地,风疹湿疹服之康。 13.当归饮子: 当归饮子治血燥,病因皆就是血虚耗;四物荆防与芪草,首乌蒺藜最重要。 14.海藻玉壶汤: 海藻玉壶带昆布,青陈半夏草贝母;川芎独活当归翘,化痰散结瘿瘤除。15四海舒郁丸: 四海舒郁郁平复,蛤粉藻带与昆布;木香陈皮乌贼骨,喉间气结随喜怒。 16.四妙散: 四妙散异四妙丸,神效托里排脓畅,黄芪当归补气血,银花甘草解毒疡。 17.全虫方: 全虫方中两皂刺,蒺藜苦参白藓皮,黄柏槐花枳壳炒,再加灵仙湿毒去。 18、枇杷清肺饮 枇杷清肺枇杷叶,人参甘草连桑皮,黄柏同煎食远服,肺风粉刺尽皆宜。 19.治疣方: 治疣方用板蓝根,青叶紫草齿苋跟,薏米红花香附甲,解毒消疣此方珍。 20.开郁散: 开郁散中郁金开,乳癖乳痨并乳癌,白芥开葵全蝎待,香附逍遥薄荷裁。 21.柴胡清肝汤: 柴胡清肝芎芍归,黄芩栀子生地随;防风牛子天花粉,甘草连翘功独魁。 22.萆薢渗湿汤: 萆薢渗湿湿作怪,赤苓苡米水气败,丹皮滑石川黄柏,泽泻通草渗透快。

伤科外用秘方

伤科外用秘方 三圣散敷药 组成:芙蓉叶50000g 赤小豆16000g 麦屑粉(即洗面筋时所沉淀的粉)5500g。 制作方法:上药共研细末,用冷开水加饴糖(或蜂蜜)调拌成药膏,摊在纸上或纱布上,敷贴患处,每日或隔日更换1次。 功效:活血消肿,清热止痛。 临床应用:主治跌打损伤、软组织损伤,肿胀疼痛或红肿灼热等。主药芙蓉叶苦微辛,能凉血消肿止痛。纲目云:其加赤小豆尤妙,用赤小豆散血消肿,二药相配消肿之力倍增。 碎骨丹 组成:骨碎补2250g 白芨片1000g 红陈皮2250g 五加皮2250g 大梅片250g 元麝香125g 参三七2250g 虎胫骨2双活地龙1000g 血竭2250g 乳香炭2250g 川续断1000g 没药炭2250g 西月石500g 雌、雄活鸡各1只(用时连毛带骨捣烂成泥)。制作方法:将上药研细末,用蜂蜜冷开水调和敷于患处。在使用时,须注意皮肤变化,如出现红、痒等过敏现象,应停止使用,改用油质敷料(即药料加凡士林调成)。 功效:活血止痛,长骨。 临床应用:主治一切跌打损伤,大小骨折、骨碎、骨膜损伤等症。本丹为接骨要药。方中骨碎补、雌鸡、雄鸡、虎胫骨、川续断、白芨以疗伤续骨为主,配合乳香、没药、血竭、三七、地鳖虫、五加皮消肿止痛,更以麝香、梅片、陈皮芳香开窍。使药液漏入断处,断者变续,碎者复完。 伤膏药 组成:落得打(生用)30g 川续断条30g 老紫草18g 桑寄生24g 紫荆皮24g 小生地90g 香白芷18g 黄栀子30g 西红花18g 木鳖子24g 京赤芍18g 西当归60g 海桐皮24g 粉甘葛18g 南川芎24g 大白芍24g 青风藤30g 山地狗10g 川大黄24g 紫丹参24g 大独活30g 红茜草30g 川羌活30g 兔耳酸30g 上肉桂24g 地鳖虫18g 肉苁蓉24g 甘狗脊30g。 制作方法:上药共研细末用真麻油5300g,倒入大锅内熬炼,提出药液再加以下7味药研细末。黄丹(二成药液,一成黄丹) 阿魏(焙用)12g 乳香30g 麝香12g 没药30g 薄荷霜12g 大梅片18g 用木棒调拌烊化,冷却后即成膏药,膏药形成后分成若干小块,捏成一团放入冷水缸内浸泡21日,去其火毒,每日换水1次。用法:将膏药温烊摊在布上,根据伤处大小分成大、中、小3种敷于患处。每日或隔日更换1次。

中医皮肤科方剂方歌

1.八珍汤《正体类要》 四君四物八珍汤,气血双补就是名方。 2.白虎汤《伤寒论》 白虎汤治气分热,石膏知母草米协。 3.保元汤《》 保元汤方性甘温,参草术芪四味存,男妇劳倦幼科痘,补肺健脾显奇效。 4.半夏泻心汤《伤寒论》 半夏泻心芩连配,干姜草枣人参行,辛苦甘温消虚痞,治在调阳与与阴。 5.半夏厚朴汤《金匮要略》 半夏厚朴与紫苏,茯苓生姜共煎服,痰凝气滞成梅核,降逆开郁气自舒。 6.萆薢渗湿汤《疡科心得集》 萆薢渗湿湿作怪,赤苓薏苡水气败,丹皮滑石川黄柏,泽泻通草渗湿快。 7.萆薢化毒汤《疡科心得集》 萆薢归尾艽丹皮,木瓜防已苡牛膝,湿热下注丹毒用,袪风清热利湿宜。 8.补中益气汤《脾胃论》 补中参草术归陈,芪得升柴用更神,劳倦内伤功独擅,气虚下陷亦堪珍。 9.八正散《太平惠民与剂局方》 八正木通与车前,扁蓄大黄栀滑研,草梢瞿麦灯心草,湿热诸淋宜服煎。 10.除湿胃苓汤《医宗金鉴》 除湿胃苓火丹疮,脾肺湿热皰白黄,胃苓汤用通栀子,滑石防风共作汤。 11.柴胡疏肝散《景兵全书》 四逆散加芎香陈,枳实易壳行气良,方名柴胡疏肝散,气闷肋痛皆可畅。 12.川芎茶调散《太平惠民与剂局方》 川芎茶调有荆防,辛芷薄荷甘草羌,目昏鼻塞风上攻,偏正头痛悉能康。 13.大承气汤《伤寒论》 大承气汤用硝黄,配以枳朴泻力强,阳明腑实真阴灼,急下存阴第一方。 14.丹梔逍遥散《内科摘要》 逍遥散用当归芍,柴苓术草加姜薄,更有丹栀逍遥散,解郁调经清热着。 15.导赤散《小儿药证直诀》 导赤生地与木通,草梢竹叶四味同,口糜淋痛小肠火,引热渗入小便中。

16.当归四逆汤《伤寒论》 当归四逆桂芍枣,细辛甘草与通草,血虚肝寒四肢厥,煎服此方乐陶陶。 17.当归饮子《医宗金鉴》 当归饮子脓疥久,痒添血燥不能除,四物黄芪首乌草,荆防藜入风自消。 18.地黄饮子《黄帝素问宣明方论》 地黄饮子山萸斛,麦味菖蒲远志茯,苁蓉桂附巴戟天,少入薄荷姜枣服, 瘖厥风痱能治之,火归水中水生木。 19.独活寄生汤《备急千金要方》 独活寄生艽防辛,归芎地芍桂苓均,杜仲牛膝人参草,冷风顽痹屈能伸。 20.二陈汤《太平惠民与剂局方》 二陈汤用半夏陈,苓草梅姜一并存,利气袪痰兼燥湿,湿痰为患此方珍。 21.二妙丸《丹溪心法》 二妙丸内苍柏兼,湿热得清病自蠲。 22.二至丸《医方集解》 二至女贞与旱莲,桑椹熬膏与成圆,肝肾阴虚得培补,消除眩晕与失眠。 23.防风通圣丸《宣明方论》 防风通圣大黄硝,荆芥麻黄栀芍翘,甘桔归芎膏滑石,薄荷芩术力偏饶, 表里交争阳热盛,外疡疮毒总能消 24.桂枝汤《伤寒论》 桂枝汤治太阳风,芍药甘草姜枣同,解肌发表调营卫,表虚有汗正宜服。 25.桂枝麻黄各半汤《伤寒论》 桂麻各半就是名方,芍药姜枣甘草杏,发汗解表调营卫,外感风寒服之消。 26.甘露消毒丹《温热经纬》 甘露消毒寇藿香,茵陈滑石木通菖,芩翘贝母射干薄,湿热留连正治方。 27.活血散瘀汤《外科正宗》 活血散瘀用归尾,赤芍桃仁大黄配,川芎苏木与丹皮,枳壳瓜蒌槟榔备28.黄连解毒汤《外台秘要》引崔氏方 黄连解毒柏栀芩,三焦火盛就是主因,烦躁火热兼谵妄,吐衄发斑皆可平。 29.化斑汤《温病条辨》 化斑犀玄与白虎,凉血解毒燔热清。

中医骨伤科常用方剂汇总情况

初期: 活血化瘀: 1肢伤一方: 【组成】:当归、芍药、桃仁、红花、黄柏、防风、川木通、生地、甘草 【功效及适应症】:行气活血,祛痰止痛。治跌打损伤,瘀肿疼痛,四肢骨折或软组织损伤初起者【歌诀】肢伤一方当芍桃红柏防通生地草加入乳香活气血用于初期跌打好 2桃红四物汤: 【组成】:当归9g 川芎6g 白芍9g 生地黄12g 桃仁10 g、红花6 g 【功效及适应症】:活血化淤,用于骨折脱位损伤初期之瘀血未消者。 【歌诀】:四物汤中桃红入,活血行血又逐瘀。 3大成汤、 【组成】:木通、枳壳、厚朴、当归、芒硝、大黄、苏木、红花、陈皮、甘草 【功效及适应症】:攻下遂瘀,治跌打损伤后,瘀血内蓄、昏睡、二便秘结,腹胀等症。。 【歌诀】仙授理伤大成汤木通枳朴归硝黄苏木红花陈皮草攻下逐瘀二便畅 4复元活血汤、 【组成】:柴胡15g 、瓜蒌根9g 、当归9 g 、红花6 g 、甘草6 g 、穿山甲6 g 、大黄30 g 、桃仁15 g 【功效及适应症】:活血祛瘀,疏肝通络。跌打损伤,瘀血阻滞证。胁肋瘀肿,痛不可忍。 【歌诀】复元活血主桃红花粉柴胡黄草充益以当归炮山甲损伤瘀血酒煎攻 5鸡鸣散: 【组成】:归尾桃仁大黄 【功效及适应症】:攻下逐瘀。治骨折损伤初期淤血停滞,疼痛难忍,并见大便秘结者。 【歌诀】鸡鸣散中用大黄,归尾桃仁酒煎汤,胸腹挫伤痛难忍,攻下逐瘀是良方。 6大承气汤: 【组成】:大黄12g 厚朴15g 枳实12g 芒硝9g 【功效及适应症】:活血化瘀,行气导滞。治疗脊柱骨折后腹胀痛、便秘,陈伤血瘀、创伤腹膜血肿,脑震荡。 【歌诀】:大承气汤用硝黄,配伍枳朴泻力强,痞满燥实四症见,峻下热结宜此方 7柴胡疏肝散

分型诊断与伤科手法治疗颈椎病

分型诊断与伤科手法治疗颈椎病 发表时间:2012-08-22T09:28:00.593Z 来源:《心理医生》2011年11月总第203期供稿作者:叶森姚萍[导读] 脊神经根型:是颈部的脊神经及其血管受刺激或压迫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叶森姚萍(江苏省扬中市人民医院江苏扬中212200 ) 【中图分类号】R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1-1920-02 颈椎病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年龄在50岁以上者较多见,临床症状繁多,给病人心理造成伤害,病因主要是颈椎神经根、颈段脊神经、颈动脉、交感神经受到刺激、压迫及软组织慢性损伤而引起的一系列综合症状,根据颈椎病的病因、病机及受损部位的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分类分型,运用传统手法按摩点穴与机械牵引,对80例疗效进行临床观察分析,证实了伤科手法按摩点穴和机械牵引疗效好,病人病苦较少,疗程短,取得了满的效果。 1临床资料 本组80例均为门诊治疗病人,其中男性56例,女性24例。最大年龄67岁,最小年龄33岁,平均年龄为48岁。病发时间最长5年零3个月,最短3个月。80例中工人54例,农民2例,干部15例,教师5例,医生4例。X光检查,正位片显示:椎体边缘一般性骨质增生58例;侧位片显示:椎间隙变窄有增生样改变22例。MR检查颈椎间盘突出60例。 临床分类分型 1.1根据颈椎病的病因机理分为 1.1.1退行性颈椎病:椎间盘退变是本病普遍的内因,椎间盘一般从30岁以后退变,椎间盘的退变从软骨板开始,软骨板逐渐骨化,通透性逐渐降低,从而造成髓核逐渐脱水,以致纤维化。加之其周围的软组织退行性改变所引起的颈椎神经、椎动脉和脊髓的病理变化,进而出现错综复杂的病状与体征。 1.1.2迁延性颈椎病:颈椎部有轻度或较明显的外伤史,但即刻不发病,经过一段时间损伤部位周围形成赘生物,或关节松驰错位,从而使脊椎稳定性下降,颈椎发生代偿性增生,因椎间盘厚度下降,椎间孔上下径变窄使各增生部位更易刺激或压迫神经根、椎动脉、脊髓[包括神经、脊髓的血运障碍并引起病理改变而产生症状]。 1.1.3诱发性颈椎病:颈椎正常或已有退行性改变,但尚未发病,当突然受到外界各种间接或直接外力作用下[有轻有重]造成刺激或压迫了颈神经根、椎动脉、脊髓[包括神经或脊髓的血运障碍]外伤诱发而引起的病理改变。 1.2根据颈椎的受损部位及临床表现分为 1.2.1脊神经根型:是颈部的脊神经及其血管受刺激或压迫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颈项疼痛,向枕部或肩及上肢放射,上肢无力,肌力减退伴有麻木感,肌肉萎缩,皮肤感觉障碍。 1.2.2椎动脉型:是椎动脉和其周围附属神经及支配椎动脉的神经受到刺激或压迫而导致。(1)脑部缺血出现:头部转动某一位置时出现头晕、恶心、呕吐、耳鸣、耳聋、视物不清等症状,头部改变位置时症状即可缓解。(3)反射性脑血管痉挛: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影响部分脑组织血运,造成脑组织缺血、缺氧,脑组织功能失调引起头疼、头晕、反应迟钝、畏光、心动过速、胸闷、血压异常。(3)X光片正位可见有骨质增生,椎间隙变窄。 1.2.3脊髓型:是颈部的脊髓血管受损刺激或压迫导致脊髓缺血、缺氧、功能失调,引起感觉和运动方面的机能障碍,中年人以上患者有肢体或躯干麻木无力及上运动神经原损害体征,时好时坏呈波浪式进行性加重。因脊髓受压的程度及位置不同可分单侧及双侧两类。单侧:病变水平以下,同侧肌张力增高,肌力减弱,腱反射亢进,浅反射减弱,病理反射、霍夫曼反射、巴彬斯基反射阳性。双侧:早期出现感觉或运动障碍,晚期有不同程度痉挛性瘫痪。病人往往有束带感,活动不灵便,步态笨拙,走路不稳,以致瘫痪,卧床不起,甚至呼吸困难。 1.2.4交感神经型:交感神经受刺激症状,如眼球胀痛,视物模糊,头昏耳鸣,胸前疼痛,恶心呕吐,咽喉不适,失眠多梦,心情烦燥等。 1.2.5混合型:凡具备上述两种或三种类型同时存在者,均为混合型。事实上,颈椎病是一种综合征,多数患者是同时具有两种以上类型的表现。 2治疗方法 2.1传统手法 推拿、按摩、点穴等法。手法治疗主要是能达到理筋松解颈部软组织痉挛、活血通络,使深部肌肉松驰,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消除无菌性炎症,同时也能达到局部软组织的粘连分离作用,运用手法时要求手力均匀、有力,持久柔和、由轻到重,从而达到深透之目的。 2.2拉宽椎间隙调整内平衡法 用手法或器械进行颈椎牵引[根据分型和病情程度调整牵引量],使颈椎间隙增宽,以扩大椎间孔,同时周围的软组织被动拉长,可使颈椎间关节“微细移位”自然矫正,肌肉牵拉具有缓解痉挛的作用,同时为纠正颈椎脊柱力学平衡创造条件,本法适用于神经根型,牵引时间一般为30分钟,15天为一个疗程。脊髓型及椎动脉型慎用。 2.3压肩拔颈理筋整复法。压肩拔颈:术者站在患者背后,将两前臂侧放在患者两侧肩部、两手虎口叉开,均以拇指置于枕后乳突下,其余四指抚住两侧下颌骨,术者前臂发力向下压肩,手指及手掌向上用力拔伸牵引颈椎,并作过伸过屈动作,反复数次。理筋整复:患者坐位,头部前屈,至适当的角度。术者一手用拇指按住患者棘上,一手用肘部扶住病人额部,向前上方牵引,同时向患侧旋转头部,此时可听到整复的弹响声。 2.4牵搬、点穴松解法。牵搬:坐位,术者位于患者侧后方,一手扶住患者下额,一手抚住患者枕部,作垂直向上牵引,轻轻旋转几次后,将头部仰20°先向健侧旋转至最大限度,在向上牵引下,两手突然交错用力进行搬动,此时可听到响声然后以同法旋于对侧。点穴按摩:患者坐位,取合谷、曲池、缺盆、风池、天柱、玉枕、肩井、肩贞、天宗及痛点等穴用拇指点按。使紧张痉挛的肌肉放松,从而加强局部血气运行,促进新陈代谢,消肿止痛,修复组织。疗效分析疗效评定: 2.4.1临床治愈:自觉症状消失,检查体征阳性,恢复正常工作和劳动。

外科方剂51方歌诀

外科方剂40方歌诀 1. 五神汤《外科真诠》五神汤治疖疮疔,车前牛膝云茯苓;银花地丁相为配,红肿疼痛湿热病。 2. 牛蒡解肌汤《疡科心得集》牛蒡解肌丹栀翘,荆薄玄斛夏枯草;疏风清热又散肿,牙痛颈毒俱可消。 3. 竹叶黄芪汤《医宗金鉴》竹叶石膏汤四物,熟地易生去粳米,黄芩生姜灯心草,滋阴生津清热高。 4. 柴胡清肝汤《医宗金鉴》柴胡清肝芎芍归,黄芩栀子连翘随;防风牛子天花粉,生地甘草功独魁。 5. 化斑解毒汤《温病条辨》牛蒡黄连翘升膏,知母玄竹人中黄,内发丹毒火热盛,化斑解毒功效好。 6. 开郁散《外科秘录》开郁散中郁金开,乳癖乳痨并乳癌,白芥天葵全蝎待,香附逍遥薄荷裁。 7. 香贝养营汤《医宗金鉴》八珍姜枣气血补,陈皮桔梗贝香附,瘰疬乳岩与石疽,养营化痰病自除。 8. 托里消毒散《医宗金鉴》托里消毒补血气,八珍汤中减熟地;银花白芷好黄芪,桔梗皂刺将刀替。 9. 四物消风饮《医宗金鉴》当归生地赤芍川,荆防柴胡白鲜蝉,薄荷独活加红枣,养血祛风疹自安。 10. 消风导赤汤(验方)牛蒡银花薄白鲜,生地赤芍木通连,甘草和中调诸药,清热利湿祛风解。 11. 麻黄桂枝各半汤(验方)麻桂芍药杏仁草。 12. 枇杷清肺饮《医宗金鉴》枇杷清肺枇杷柏,黄连桑皮参草裁,枇杷清肺金鉴出,清宣肺热粉刺摘。 13. 五虎汤《霉疮秘录》斑蝥蜈蚣蚕全虫,大黄山甲有奇功,杨梅毒疮结筋骨,活血解毒通止痛。 14. 化坚二陈丸《医宗金鉴》夏苓陈草黄连僵,薄荷煎汤泛为丸,体表各部痰核结,清热化痰散结消。 15. 散肿溃坚汤《薛氏医案》升麻柴胡龙胆知,葛根花翘芩连柏,香棱归芍布甘桔,肾岩瘰疬散溃败。 16. 四海舒郁丸《疡医大全》四海舒郁郁平复,蛤粉藻带和昆布;木香陈皮乌贼骨,喉间气结随喜怒。 17. 海藻玉壶汤《医宗金鉴》海藻玉壶带昆布,青陈半夏草贝母;当归独活川芎翘,化痰散结瘿瘤除。 18. 瓜蒌牛蒡汤《医宗金鉴》乳痈初起需金银,连翘花草山栀芩,青陈柴胡皂角刺,瓜蒌牛蒡汤最神。 19. 透脓散《外科正宗》川芎山甲皂角刺,黄芪当归气血补,内脓已成不易溃,可去黄芪免助火。 20. 逍遥蒌贝散(验方)术苓芍归蒌贝母,牡蛎星夏山慈姑,瘰疬乳癖乳癌初,疏肝化痰水煎服。 21. 神效瓜蒌散《外科大成》神效瓜蒌散当归,乳香没药甘草加,黄酒2碗煎温服,和营化痰散结消。 2 肛肠疾病方剂 22. 脏连丸《证治准绳》黄连半斤肠尺二,蒸干黄酒2斤半,捣烂晒干制成丸,便血坠痛

中医骨伤重点

中医骨伤科学 第一章 内经—肝主筋,肾主骨,肺主皮毛,脾主肌肉,心主血脉及气伤痛,形伤肿等基础理论,指导伤科临床经验。伤科诊疗成就 1. 晋?葛洪《肘后救卒方》——世界上第一本记载下颌关节脱臼手法整复方法 2. 唐?蔺道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我国现存第一部伤科专著,首次记载髋关节脱臼 3. 元?危亦林《世医得效方》在世界上最早施用——“悬吊复位法” 治疗脊柱骨折 4. 明?薛己《正体类要》“肢体损与外,则气血伤于内,营卫有所不贯,脏腑由之不和” 强调突出八纲、脏腑、气血辨证论治,用药主张以补气血、补肝肾为主,行气活血次之。 5. 清·吴谦《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将正骨手法归纳为八法︰摸、接、端、提、推、 拿、按、摩 第二章 按损伤的性质和特点分为七种︰ 1)部位(外伤/内伤) 2)发生过程中外力作用的性质(急/慢) 3)受伤的时间(新/陈) 4)受伤部位的皮肤或黏膜完整性与否(闭合性/开放性) 5)受伤的程度(轻/重) 6)致伤因素的职业特点(生活性、工业性、农业性、交通性、运动性) 7)致伤因素的理化性质分类(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 损伤的病因 外因︰外力伤害(直接暴力、间接暴力、肌肉过度强烈收缩、持续劳损);外感六淫;邪毒感染 内因:年龄、体质、解剖结构、病理因素、先天因素、职业工种、七情内伤 损伤的病机:损伤与皮肉筋骨的关系: 久行伤筋,久立伤骨。 损伤与气血的关系:伤气(气滞、气虚、气闭、气脱),伤血(血瘀、血虚、血脱、血热) 第三章 损伤的*局部的体征:一般症状体征----疼痛、肿胀青紫、功能障碍 特殊症状体征︰畸形、骨擦音、异常活动、关节盂空虚、*弹性固定 骨病症状体征︰一般症状——疼痛、肿胀、功能障碍; 特殊症状体征—畸形、肌肉萎缩,筋肉挛缩,肿块,疮口与窦道 四诊: 望︰局部(畸形;肿胀、瘀斑;创口;肢体功能) 闻︰骨擦音、骨传导音、入臼声、筋弹响声(关节摩擦音、肌腱弹响声与捻发音、关节弹响声)、啼哭声、创伤皮下气肿的捻发音(因厌氧菌感染)、闻气味 骨关节检查法**肢体长度测量法 (掌握) 上肢长度︰肩峰—桡茎突(or中指尖) 上臂长度︰肩峰—肱骨外上踝 前臂长度︰肱骨外上髁—桡骨茎突or 尺骨鹰嘴-尺骨茎突、 下肢长度︰髂前上棘—内髁下缘 or 肚脐—内髁下缘(骨盆骨折/髋病变) 大腿长度︰髂前上棘—膝关节内缘 小腿长度︰膝关节内缘—内踝 or 腓骨头-外踝下缘 周径测量方法 (掌握) 两肢骨取相应同一水平;肿胀:取最肿处;肌萎:取肌腹部 大腿:髌上10-15cm;小腿:最粗处. 可以了解其肿胀程度或有无肌肉萎缩.

自学伤科推拿技巧手法(范本)

自学伤科推拿技巧手法(范本) 一、慢性腰部劳损 治疗原则:温经通络、活血散瘀、剥离粘连、舒筋止痛。 施术部位:以伤侧腰骶部为主,下肢为辅。 施术手法:推、揉、?、拿、拨等法。 主要穴位:命门、肾俞、环跳、委中、阳陵泉及腰、臀部痛点等。 时间与刺激量:每次治疗25分钟左右,以中等刺激量为宜。 (一)手法操作 (1)推揉?挤腰部法 患者俯卧位。医者立于左侧,双手掌交叉放于脊柱及其两侧,作上下纵行分推5~7遍。继之,用双手大鱼际或掌根部由上而下揉、掌指关节?、两掌根对挤两侧骶棘肌数遍(挤压用力方向,应向脊柱中线)。 (2)分拨推理痛点法 患者俯卧位。医者立于左侧,用双手拇指由上而下左右分拨腰部骶棘肌3~5遍,再用拇指由上而下推理数遍。然后用拇指重点分拨、推理结索之痛点2分钟左右。 (3)捏拿脊柱两侧法 患者俯卧位。医者立于左侧,用多指纵、横捏拿脊柱及其两侧背伸肌数遍8(自下而上或由上至下均可)。 (4)晃拨摇摆推理法 患者俯卧位。医者立于左侧,用双手多指捏拿腰部(掌压紧脊柱)左右晃拨数十次,使腰部有温热感。继之,以双手掌重叠放于腰4、5脊柱背侧,用力左右摇摆,并上下推理2~3分钟。 (5)脊柱背伸?叩法 患者俯卧位。医者立于左侧,嘱患者将脊柱尽力背伸。医者用一手小鱼际?叩腰骶部及臀部两侧数分钟,以舒松腰臀部筋肉。 (6)按揉腧穴痛点法

患者俯卧位。医者立于左侧,双手拇指轻力揉压两侧肾俞1分钟,重揉压腰臀部的痛点及大肠俞、关元俞、秩边、环跳、委中等穴各半分钟。 (7)?叩下肢后侧法 患者俯卧位。医者立于左侧,用一手小鱼际由上而下?下肢后侧3~5遍。用双手空拳或侧掌上下往返交替叩击下肢数遍。 (8)屈伸回旋腰部法 患者仰卧位。医者立其右侧,用双手托扶下肢适宜部位,将两侧髋膝关节屈曲,先屈伸再左右回旋活动腰部数次。 (9)直腿屈髋动腰法 患者仰卧位。医者立其右侧,用一手托足跟,另一手扶膝部,将下肢保持直立,屈髋(使骶部离开床面),使腰部有一定的弹跳动作,(此法可与屈伸回旋腰部法结合应用)。而后揉拨阳陵泉,压放气冲穴。最后,患者取坐位。医者双手多指捏肩井、拿肩部结束。 辨证加减: 如系腰背筋膜损伤,可于患者侧卧位加施“按压痛点顿拉法”数次,并在腰部施推、?手法数分钟。 附:按压痛点顿拉法: 患者健侧卧位。医者立其后方,用双手拇指重叠按压腰部痛点,嘱一助手握下肢踝部,先尽力屈曲膝髋关节,而后快速顿拉下肢,重复3~5次。继之,医者用双手拇指由下而上推理伤部数次,单手小鱼际在伤处施?法2分钟。 一、退行性脊柱炎 治疗原则:舒筋通络,行气活血。 施术部位:病变段脊柱及其两侧与相关肢体。 主要穴位:中枢、命门、腰阳关、腰俞、夹脊、肝俞、肾俞、脾俞、大肠俞、关元俞、环跳、殷门、委中、承山、昆仑、太溪、风市、阳陵泉、解溪及其它相关腧穴。 施术手法:推、揉、按、拨、?、叩、擦、动。 时间与刺激量:每次治疗30分钟左右,每日1~2次,手法刺激宜重。 (一)手法操作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外科47病方剂歌诀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外科47病方剂歌诀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外科部分的方剂也比较多,为了帮助中医执业医师考生更快速、方便的记忆,现整理了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外科47病方剂歌诀,希望能对广大中医执业医师考生有所帮助。 1.疖:热毒蕴结暑热淫,阴虚内热脾胃虚,五味黄连清暑汤,阴虚仙液五神苓。 2.痈:毒凝肉腐气血虚,仙方五味托里消。 3.颈痈:疏风清热解毒痰,牛蒡解肌银翘散。 4.有头疽:火毒湿热气阴虚,黄连解毒仙方饮,竹叶黄耆虚火炽,气虚毒滞八珍仙。 5.丹毒:风湿胎毒湿火蕴,风毒普济湿火柴,湿毒五神萆薢解,胎毒犀角合黄连。 6.瘰疬:痰凝虚火气血虚,开郁六味清骨散,气血两虚香养营。 7.褥疮:气滞血瘀蕴毒腐,气血两虚褥疮发,血府逐瘀生脉透,托里消毒褥疮疗。 8.蛇串疮:肝经郁热湿蕴脾,气滞血瘀痛不停,龙胆紫草胃苓除,桃红四物柴胡疏。 9.癣:风湿毒聚消风散,湿热兼淤五神化,湿热并重龙胆泻,湿重于热萆薢解。 10.湿疮:湿热蕴肤龙胆泻,浸淫龙胆五味消,脾虚胃苓苓白术,血虚当归四物消。 11.婴儿湿疹:消风导赤胎火湿,小儿化湿脾虚湿。 12.接触性皮炎:风热湿毒虚风燥,风热消风加荆蚕,湿毒龙胆化斑解,消风散合当归饮。 13.药毒:热毒湿毒气阴伤,清热利湿解毒主,萆薢湿毒清营毒,增液益胃气阴伤。 14.隐疹:风寒风热各半消,湿热通圣血归饮。 15.牛皮癣:肝火风湿虚风燥,龙胆消风当归饮。 16.猫眼疮:风寒风热湿热结,火毒炽盛证型全,当归四逆消风散。龙胆泻肝清瘟导。 17.白疕:血热火毒湿毒蕴,气血淤滞血虚风,犀角清瘟萆薢渗,桃红四物当归饮。 18.粉刺:风热湿热痰湿淤,枇杷茵陈二陈桃。 19.酒渣鼻:肺胃热用枇杷清,黄连解毒凉血四,气滞血瘀通窍活。 20.瓜藤缠:桃红萆薢湿热清,阳和能温寒湿络。 21.红蝴蝶疮:毒炽犀角黄连解,气滞逍遥血府逐,脾虚肝旺四君逍,六味补阴清虚火,附桂八味真武阳。 22.淋病:湿热毒蕴阴虚恋,龙胆泻肝知柏地。 23.梅毒:龙胆清肝清营血,筋毒五虎肝肾地,心肾亏虚苓桂术。

刘氏伤科手法治疗“筋出槽,骨错缝”的体会

刘氏伤科手法治疗“筋出槽,骨错缝”的体会刘氏伤科手法治疗“筋出槽,骨错缝”的体会 关键词:伤科;手法治疗;刘氏;经验 中图分类号:R24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09)06-0011-01 刘氏伤科是为全国中药临床重点专科创建单位,省临床重点示范科室。它是由刘氏伤科前辈刘济川,刘秉夫父子创始,再由后人周时良,苏中和,邹文浩,王心支等继承和发展,手法治疗“筋出槽,骨错缝”的理论是他们几代人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摸索总结出的一套治疗软组织损伤和小关节紊乱的手法。现介绍如下。 1 筋出槽 所谓“筋出槽”,是指人体软组织受到外力的作用,软组织损伤后,出现的筋络移位损伤和扭曲,而软组织损伤的病变部位则以韧带和关节囊为主。典型的部位有肩关节,肘关节,膝关节,踝关节。治疗原则早期以制动固定为主,后期以手法理筋调理为主,病人配合治疗为辅。 1.1 肩关节“筋出槽” 主要是指肩部因外伤而出现的症状,肩部外伤有肩关节脱位,肩部骨折,以及肩部软组织的损伤,经x线和MRI明确诊断骨折或关节脱位。肩关节“筋出槽”治疗的原则是,早期以制动为主,一般10,15天,此期间轻轻的用顺筋手法,外加包扎固定;中期,加大顺筋手法,稍微活动肩关节,轻轻的用食指和拇指作弹拨;后期,加大食指和拇指作弹拨的手法,顺着肌腱的方向按摸,使肌腱和肌肉能够活动,同时加大活动肩关节,嘱患者加强主动活动肩关节范围。

1.2 肘关节“筋出槽” 主要是指肘部因外伤而出现的症状,肘部外伤有肘关节脱位,肘部骨折,以及肘部软组织的损伤,经x线和MRI明确诊断骨折或关节脱位。骨折或关节脱位应按常规处理。肘关节“筋出槽”治疗的原则是,早期以制动为主,功能位固定,悬吊患肢,一般10,15天,此期间轻轻的用顺筋手法,外加包扎固定,中期,加大顺筋手法,稍微活动肘关节,轻轻的用食指和拇指作弹拨,在后期,可以加大食指和拇指作弹拨的手法,加大活动肘关节,使肘关节囊能够舒展,嘱患者加强主动活动肘关节伸曲范围。值得提醒大家的是肘部的骨折和关节脱位在后期并发关节僵硬的机会很多,应该引起重视。 1.3 膝关节“筋出槽” 主要是指膝部因外伤而出现的症状,膝部外伤主要有膝部骨折,以及膝部软组织的损伤,经x线和MRI明确诊断骨折。膝关节“筋出槽”治疗的原则是,早期以制动为主,一般10,15天,此期间轻轻的用顺筋手法,外加包扎固定,中期,加大顺筋手法,稍微活动膝关节,轻轻的用食指和拇指作弹拨,后期,加大食指和拇指作弹拨的手法,加大活动膝关节,嘱患者加强主动活动膝关节伸曲范围。 2 骨错缝 所谓“骨错缝”,是指脊柱小关节的错位,导致的局部疼痛,活动时牵痛,常见于颈椎小关节,胸椎小关节,腰骶椎小关节,共同点是脊柱两侧或单侧的小关节发生了微小的错位,导致了小关节功能紊乱,“骨错缝”,发病有时很急,疼痛剧烈,病人难以忍受,有时连绵不断,长达几年,病人痛苦不堪,X线和MRI确诊有一定难度,有些混淆于其他脊柱疾病中,临床主要根据患者的发病情况、症状等综合诊断,只要明确诊断,及时给予手法复位,纠正“骨错缝”,可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2.1 颈椎小关节紊乱症该症可与颈椎病、落枕等并发,常被病人忽视,发病原因主要是长期使用电脑和伏案工作,或颈部的扭伤,晚上睡觉姿势不当。主要症

皮肤科常用方剂方歌

1.八珍汤《正体类要》 四君四物八珍汤,气血双补是名方。 2.白虎汤《伤寒论》 白虎汤治气分热,石膏知母草米协。 3.保元汤《》 保元汤方性甘温,参草术芪四味存, 男妇劳倦幼科痘,补肺健脾显奇效。 4.半夏泻心汤《伤寒论》 半夏泻心芩连配,干姜草枣人参行, 辛苦甘温消虚痞,治在调阳与和阴。 5.半夏厚朴汤《金匮要略》 半夏厚朴与紫苏,茯苓生姜共煎服, 痰凝气滞成梅核,降逆开郁气自舒。 6.萆薢渗湿汤《疡科心得集》 萆薢渗湿湿作怪,赤苓薏苡水气败,丹皮滑石川黄柏,泽泻通草渗湿快。 7.萆薢化毒汤《疡科心得集》 萆薢归尾艽丹皮,木瓜防已苡牛膝, 湿热下注丹毒用,袪风清热利湿宜。 8.补中益气汤《脾胃论》 补中参草术归陈,芪得升柴用更神, 劳倦内伤功独擅,气虚下陷亦堪珍。 9.八正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八正木通与车前,扁蓄大黄栀滑研, 草梢瞿麦灯心草,湿热诸淋宜服煎。 10.除湿胃苓汤《医宗金鉴》 除湿胃苓火丹疮,脾肺湿热疱白黄, 胃苓汤用通栀子,滑石防风共作汤。 11.柴胡疏肝散《景兵全书》 四逆散加芎香陈,枳实易壳行气良,

方名柴胡疏肝散,气闷肋痛皆可畅。 12.川芎茶调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川芎茶调有荆防,辛芷薄荷甘草羌, 目昏鼻塞风上攻,偏正头痛悉能康。 13.大承气汤《伤寒论》 大承气汤用硝黄,配以枳朴泻力强, 阳明腑实真阴灼,急下存阴第一方。 14.丹栀逍遥散《内科摘要》 逍遥散用当归芍,柴苓术草加姜薄, 更有丹栀逍遥散,解郁调经清热着。 15.导赤散《小儿药证直诀》 导赤生地与木通,草梢竹叶四味同, 口糜淋痛小肠火,引热渗入小便中。 16.当归四逆汤《伤寒论》 当归四逆桂芍枣,细辛甘草与通草,血虚肝寒四肢厥,煎服此方乐陶陶。 17.当归饮子《医宗金鉴》 当归饮子脓疥久,痒添血燥不能除, 四物黄芪首乌草,荆防藜入风自消。 18.地黄饮子《黄帝素问宣明方论》 地黄饮子山萸斛,麦味菖蒲远志茯, 苁蓉桂附巴戟天,少入薄荷姜枣服, 瘖厥风痱能治之,火归水中水生木。 19.独活寄生汤《备急千金要方》 独活寄生艽防辛,归芎地芍桂苓均, 杜仲牛膝人参草,冷风顽痹屈能伸。 20.二陈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二陈汤用半夏陈,苓草梅姜一并存, 利气袪痰兼燥湿,湿痰为患此方珍。 21.二妙丸《丹溪心法》

中医外科常用方剂方歌

《中医外科学》常用38首方剂歌决 1.清肝解郁汤: 清肝解郁四物襄,二陈香贝草茯神;青皮苏叶栀远志,桔梗木通气滞行。2.仙方活命饮: 仙方活命金银花,防芷归陈穿山甲;贝母花粉兼乳没,草芍皂刺酒煎佳。4.黄连解毒汤: 黄连解毒汤四味,黄芩黄柏栀子备;躁狂大热呕不眠,吐衄发斑均可为。5.四妙勇安汤: 四妙勇安真受宠,脱疽疼痛红烂肿;甘草玄参全当归,其中银花力最猛。6.五神汤: 五神汤用紫地丁,车前子在路边生;牛膝银花云茯苓,湿热为病红肿疼。7.牛蒡解肌汤: 牛蒡解肌丹栀翘,荆薄玄斛夏枯草;疏风清热又散肿,牙痛颈毒俱可消。8.阳和汤: 阳和汤法解寒凝,色白漫肿阴证情;熟地鹿胶姜碳桂,麻黄白芥草相承。9.冲和汤: 冲和汤治半阴阳,四君归芪补而散;陈皮皂刺与白芷,乳没银花川芎赞。10.透脓散《外科正宗》: 透脓散治毒成脓,芪归山甲皂刺芎;程氏又加银蒡芷,更能速奏溃破功。透脓散中山甲炒,川芎归芪针皂角;气虚痈疡不外溃,此方可将脓头咬。 11.托里消毒散: 托里消毒补气血,八珍汤中减熟地;银花白芷好黄芪,桔梗皂刺将刀替。

12.消风散: 消风散中用荆防,胡麻蝉蜕苦参苍;蒡通膏知归草地,风疹湿疹服之康。13.当归饮子: 当归饮子治血燥,病因皆是血虚耗;四物荆防与芪草,首乌蒺藜最重要。14.海藻玉壶汤: 海藻玉壶带昆布,青陈半夏草贝母;川芎独活当归翘,化痰散结瘿瘤除。15四海舒郁丸: 四海舒郁郁平复,蛤粉藻带和昆布;木香陈皮乌贼骨,喉间气结随喜怒。16.四妙散: 四妙散异四妙丸,神效托里排脓畅,黄芪当归补气血,银花甘草解毒疡。17.全虫方: 全虫方中两皂刺,蒺藜苦参白藓皮,黄柏槐花枳壳炒,再加灵仙湿毒去。 18. 枇杷清肺饮 枇杷清肺枇杷叶,人参甘草连桑皮,黄柏同煎食远服,肺风粉刺尽皆宜。19.治疣方: 治疣方用板蓝根,青叶紫草齿苋跟,薏米红花香附甲,解毒消疣此方珍。20.开郁散: 开郁散中郁金开,乳癖乳痨并乳癌,白芥开葵全蝎待,香附逍遥薄荷裁。21.柴胡清肝汤: 柴胡清肝芎芍归,黄芩栀子生地随;防风牛子天花粉,甘草连翘功独魁。22.萆薢渗湿汤: 萆薢渗湿湿作怪,赤苓苡米水气败,丹皮滑石川黄柏,泽泻通草渗透快。

皮肤科常用方剂方歌之欧阳家百创编

1.八珍汤《正体类要》 欧阳家百(2021.03.07)四君四物八珍汤,气血双补是名方。 2.白虎汤《伤寒论》 白虎汤治气分热,石膏知母草米协。 3.保元汤《》 保元汤方性甘温,参草术芪四味存, 男妇劳倦幼科痘,补肺健脾显奇效。 4.半夏泻心汤《伤寒论》 半夏泻心芩连配,干姜草枣人参行, 辛苦甘温消虚痞,治在调阳与和阴。 5.半夏厚朴汤《金匮要略》 半夏厚朴与紫苏,茯苓生姜共煎服, 痰凝气滞成梅核,降逆开郁气自舒。 6.萆薢渗湿汤《疡科心得集》萆薢渗湿湿作怪,赤苓薏苡水气败, 丹皮滑石川黄柏,泽泻通草渗湿快。 7.萆薢化毒汤《疡科心得集》 萆薢归尾艽丹皮,木瓜防已苡牛膝, 湿热下注丹毒用,袪风清热利湿宜。 8.补中益气汤《脾胃论》 补中参草术归陈,芪得升柴用更神, 劳倦内伤功独擅,气虚下陷亦堪珍。 9.八正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八正木通与车前,扁蓄大黄栀滑研, 草梢瞿麦灯心草,湿热诸淋宜服煎。 10.除湿胃苓汤《医宗金鉴》 除湿胃苓火丹疮,脾肺湿热皰白黄, 胃苓汤用通栀子,滑石防风共作汤。 11.柴胡疏肝散《景兵全书》

四逆散加芎香陈,枳实易壳行气良, 方名柴胡疏肝散,气闷肋痛皆可畅。 12.川芎茶调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川芎茶调有荆防,辛芷薄荷甘草羌, 目昏鼻塞风上攻,偏正头痛悉能康。 13.大承气汤《伤寒论》 大承气汤用硝黄,配以枳朴泻力强, 阳明腑实真阴灼,急下存阴第一方。 14.丹梔逍遥散《内科摘要》 逍遥散用当归芍,柴苓术草加姜薄, 更有丹栀逍遥散,解郁调经清热着。 15.导赤散《小儿药证直诀》 导赤生地与木通,草梢竹叶四味同, 口糜淋痛小肠火,引热渗入小便中。 16.当归四逆汤《伤寒论》当归四逆桂芍枣,细辛甘草与通草, 血虚肝寒四肢厥,煎服此方乐陶陶。 17.当归饮子《医宗金鉴》 当归饮子脓疥久,痒添血燥不能除, 四物黄芪首乌草,荆防藜入风自消。 18.地黄饮子《黄帝素问宣明方论》 地黄饮子山萸斛,麦味菖蒲远志茯, 苁蓉桂附巴戟天,少入薄荷姜枣服, 瘖厥风痱能治之,火归水中水生木。 19.独活寄生汤《备急千金要方》 独活寄生艽防辛,归芎地芍桂苓均, 杜仲牛膝人参草,冷风顽痹屈能伸。 20.二陈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二陈汤用半夏陈,苓草梅姜一并存,

肺病科常用方剂趣味方歌

趣味方歌(仅供参考) 止嗽散: 组成:陈庚借钱去百草园——陈梗芥前(去)百草菀 陈皮,桔梗,荆芥,白前,百部,甘草,紫菀 功效:宣肺疏风,止咳化痰。 主治:外感咳嗽,症见咳而咽痒,咯痰不爽,或微有恶风发热,舌苔薄白,脉浮缓。 小青龙汤: 组成:少将为嘛甘心下跪?——芍姜味麻甘辛夏桂? 白芍,干姜,五味子,麻黄,甘草,细辛,半夏,桂枝 功效: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主治:外寒里饮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喘咳,痰涎清稀而量多,胸痞,或干呕,或痰饮喘咳,不得平卧,或身体疼重,头面四肢浮肿,舌苔白滑,脉浮。 清金化痰汤: 组成:桑芩栀二母卖瓜梗与红苓草 桑白皮,黄芩,栀子,浙贝母,知母,瓜蒌皮,桔梗,橘红,茯苓,甘草 功效:清肺化痰 主治:热痰壅肺,咳嗽,咯痰黄稠,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黄芩泻白散: 组成:白骨精就是草包+黄芩——桑白皮,地骨皮,粳米,甘草,黄芩 功效:泻肺热,利小便。 主治:肺经有热,喘咳面肿,气逆胸满,小便不利。 沙参麦冬汤: 组成:沙麦炒桑竹豆粉——沙麦草桑竹豆粉 沙参,麦冬,甘草,桑叶,玉竹,扁豆,天花粉 功效:甘寒生津,清养肺胃 主治:用于燥伤肺胃,津液亏损而见口渴咽干、或干咳少痰,舌红少苔,脉细数者。 竹叶石膏汤: 组成:厦门人煮食干净米——夏门人(煮食)甘粳米—半夏,麦门冬,人参,甘草,粳米 功效:清热生津,益气与胃。

主治:伤寒、温病、暑病余热未清,气津两伤证。身热多汗,心胸烦闷,气逆欲呕,口干喜饮,或虚烦不寐,舌红苔少,脉虚数。 桑杏汤: 组成:傻贝母只吃桑杏梨皮——沙贝母栀豉桑杏梨皮 沙参,贝母,栀子,香豆豉,桑叶,杏仁,梨皮 功效:清宣燥热,润肺止咳。 主治:秋感温燥,灼伤肺津,身不甚热,干咳无痰,咽干口渴,舌红,苔薄白而燥, 右脉数大者。杏苏散: 组成:苏杏姐将找二陈支钱——苏杏桔姜枣二陈(汤)枳前 苏叶,杏仁,桔梗,生姜,大枣,二陈汤,止咳,前胡 功效:轻宣凉燥,化痰止咳。 主治:外感凉燥,头微痛,恶寒无汗,咳嗽痰稀,鼻塞嗌塞,苔白脉弦。 越婢加半夏汤: 组成:麻石半夏姜草枣 越婢加夏金匮方,麻黄石膏配生姜,半夏甘草大枣与,痰热郁肺表邪伤。 功效:宣肺泄热,止咳平喘。 主治 桑白皮汤: 组成:桑白皮汤夏苏子,贝母杏仁芩连栀 桑白皮,半夏,苏子,贝母,杏仁,黄芩,黄连,栀子 功效:清肺降气,化痰止嗽。 主治:肺经热甚,喘嗽痰多。 真武汤: 组成:珠江少妇灵——术姜芍附苓——白术,生姜,芍药,附子,茯苓 功效:温阳利水。 主治:阳虚水泛证。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不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 五苓散: 组成:领贵妇择白猪——苓桂茯泽白术——猪苓,桂枝,茯苓,泽泻,白术 功效:利水渗湿,温阳化气。

肺病科常用方剂趣味方歌(干货)

肺病科常用方剂趣味方歌 趣味方歌(仅供参考) 止嗽散: 组成:陈庚借钱去百草园——陈梗芥前(去)百草菀 陈皮,桔梗,荆芥,白前,百部,甘草,紫菀 功效:宣肺疏风,止咳化痰。 主治:外感咳嗽,症见咳而咽痒,咯痰不爽,或微有恶风发热,舌苔薄白,脉浮缓。 小青龙汤: 组成:少将为嘛甘心下跪?-—芍姜味麻甘辛夏桂? 白芍,干姜,五味子,麻黄,甘草,细辛,半夏,桂枝 功效: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主治:外寒里饮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喘咳,痰涎清稀而量多,胸痞,或干呕,或痰饮喘咳,不得平卧,或身体疼重,头面四肢浮肿,舌苔白滑,脉浮。 清金化痰汤:

组成:桑芩栀二母卖瓜梗和红苓草 桑白皮,黄芩,栀子,浙贝母,知母,瓜蒌皮,桔梗,橘红,茯苓,甘草 功效:清肺化痰 主治:热痰壅肺,咳嗽,咯痰黄稠,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黄芩泻白散: 组成:白骨精是草包+黄芩——桑白皮,地骨皮,粳米,甘草,黄芩 功效:泻肺热,利小便. 主治:肺经有热,喘咳面肿,气逆胸满,小便不利。 沙参麦冬汤: 组成:沙麦炒桑竹豆粉——沙麦草桑竹豆粉 沙参,麦冬,甘草,桑叶,玉竹,扁豆,天花粉 功效:甘寒生津,清养肺胃 主治:用于燥伤肺胃,津液亏损而见口渴咽干、或干咳少痰,舌红少苔,脉细数者。 竹叶石膏汤: 组成:厦门人煮食干净米——夏门人(煮食)甘粳米—半夏,麦门冬,人参,甘草,粳米

功效:清热生津,益气和胃. 主治:伤寒、温病、暑病余热未清,气津两伤证。身热多汗,心胸烦闷,气逆欲呕,口干喜饮,或虚烦不寐,舌红苔少,脉虚数。 桑杏汤: 组成:傻贝母只吃桑杏梨皮——沙贝母栀豉桑杏梨皮 沙参,贝母,栀子,香豆豉,桑叶,杏仁,梨皮 功效:清宣燥热,润肺止咳。 主治:秋感温燥,灼伤肺津,身不甚热,干咳无痰,咽干口渴,舌红,苔薄白而燥,右脉数大者。 杏苏散: 组成:苏杏姐将找二陈支钱——苏杏桔姜枣二陈(汤)枳前 苏叶,杏仁,桔梗,生姜,大枣,二陈汤,止咳,前胡 功效:轻宣凉燥,化痰止咳。 主治:外感凉燥,头微痛,恶寒无汗,咳嗽痰稀,鼻塞嗌塞,苔白脉弦。 越婢加半夏汤: 组成:麻石半夏姜草枣

中医骨伤科正骨手法(图文)

中医骨伤科正骨手法(图文) 手法在伤科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伤科四大治疗方法(手法、固定、药物、练功)之一。《医宗金鉴.正骨心法旨要》说:“关手法者,谓以两手安置所伤之筋骨,使仍复于旧也”。该书还首次把“摸、接端提,推拿按摩”归纳为正骨八法。并详细阐述了手法的适应症、作用及其操作要领。一、正骨手法的注意事项(一)明确诊断复位之前,医者对病情要有充分了解,根据病史、受伤机制和X易查结果作出明确诊断,同时分析骨折、脱位发生移位的机制,选择有效的整复手法。(二)密切注意全身情况变化对多发性骨折气血虚弱,严重骨盆骨折发生出血性休。以及脑外伤重症等,均需暂缓整复,可采用I临时固定或持续牵引等法,待危重病情好转后,再考虑骨折整复。(三)掌握复位标准骨骼是人体支架,它以关节为枢纽,通过肌肉收缩活动而进行运:当肢体受到外力或肌肉强烈收缩造成骨折后,骨折断端发生移位,肢体就失去了骨骼的支架作用,而不能正常活动。因此,在治疗骨折时,首先要进行骨折复位,以恢复骨骼的支架作用.折对位越好,支架越稳定,固定也越稳当,骨折才能顺利愈合,功能亦恢复满意。对每一个骨折都应复,争取达到解剖和接近堡型堂垂婆—若某些骨折不能达到解剖对位,也应根据病人年龄、职业及骨折部位的不同,达到功能

对位。所袒功盛菇啦,即骨折在整复后无重叠移位,旋转、成角畸形得到纠正,肢体的力线正常,长度相等,骨折愈合后肢体的功能可以恢复到满意程度,不影响病人在工作或生活上的要求。如老年患者,虽骨折对位稍差,肢体有轻度畸形,只要关节活动不受影响,自理生活无困难,疗效还算满意。儿童骨折治疗时要注意肢体外形,不能遗留旋转及成角畸形,轻度的重叠及侧方移位,在发育过程中可自行矫正。 (四)抓住整复时机只要周身情况允许,整复时fl磁呈胁骨折后半小时内,局部疼痛、肿胀较轻,肌肉尚未发生痉挛,最易复位。伤后4~6小时内局部瘀血尚未凝结,复位也较易。一般成人伤后7。10天内可考虑手法复位,但时间越久复位困难越大。(五)选择适当底醉根据病人具体情况,选择有效的止痛或麻醉,伤后时间不长,骨折又不复杂,可用0.5%一2%普鲁卡因局部浸润麻醉,如果伤后时间较长,局部肿硬,骨折较为复杂,估计复位有一定困难者,上肢采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肢采用腰麻或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尽量不采用全身麻醉。(六)作好整复前的准备1.人员准备确定主治者与助手,并作好分工。参加整复者应对伤员全身情况、受伤机理、骨折类型、移位情况等,作全面的了解与复习,将X线片的显示与病人实体联系起来,仔细分析,确立整复手法及助手的配合等,做到认识一致,动作协调。2.器材准备根据骨折的需要,准备好一切所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