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分散系统的分类及胶体溶液的性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乳状液分为油包水型以符号W/O表示,水包油 型以符号O/W表示。
因油水互不相溶,要得到比较稳定的乳状液, 必须加入乳化剂(emulsifier)。乳化剂能使乳状液比 较稳定存在的作用,称为乳化作用。
乳状液鉴别
(1)染色法:在乳状液中加入少许油溶性的 染料,通过观察内相和外相的颜色判断乳状液 类型。 (2)稀释法:取少量乳状液滴入水中或油中, 看能否被稀释。 (3)导电法:一般来说,水导电性强,油导 电性差。
§8.5分散系统的分类及胶体溶液的性质
1.分散系统的分类
分散系统是指某种聚集状态的物质分散在另外 一种聚集状态介质中所形成的系统。
被分散的物质称为分散相(dispersed phase), 而另一种呈连续分布的物质称为分散介质 (dispersing medium)。
分散体系通常有三种分类方法: •真溶液
(3)可电离的大分子溶胶,由于大分子本身发生 电离,而使胶粒带电。例如蛋白质分子,有许多羧基 和胺基,在pH较高的溶液中,离解生成P-COO-离 子而负带电;在pH较低的溶液中,生成P-NH3+离子 而带正电。
在某一特定的pH条件下,生成的-COO-和-NH3+ 数量相等,蛋白质分子的净电荷为零,这pH称为蛋 白质的等电点 。
当一定波长的光照射到一粒子时,若粒子直 径远大于入射光的波长,主要发生反射,使体系 呈现混浊;若粒子直径小于可见光波长,主要发 生散射,可以看见乳白色的光柱,即光在绕过粒 子前进时又从该粒子向各个方向传播,使粒子好 象是一个光源。
雷利公式
1871年,Rayleigh研究了大量的光散射现象,导 出了散射光总能量的计算公式,称为Rayleigh公式:
1. 分散相粒子带电 是主要影响溶胶稳定的原因, 由DLVO理论来说明、 解释。 2. 溶剂化作用 若水为分散介质,构成胶团双电层结构的全部离 子都应当是水化的,在分散相粒子的周围,形成 一个具有一定弹性的水化外壳。
3. 布朗运动 布朗运动足够强时,就能够克服重力场的影响。
4.憎液溶胶的聚沉
(1)电解质的聚沉作用
沉降平衡
溶胶是高度分散体系,胶粒一方面受到重力的 吸引而下降,另一方面由于布朗运动促使浓度趋于 均一。
当这两种相反的力相等时,粒子的分布达到平 衡,粒子的浓度随高度不同有一定的梯度。这种平 衡称为沉降平衡(sedimentation equilibrium)。
4.胶体溶液的电学性质
胶粒带电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例如:(1)聚苯乙烯胶乳是球形质点 (2)V2O5 溶胶是带状的质点 (3)Fe(OH)3 溶胶是丝状的质点
3. 憎液溶胶的稳定性理论
DLVO理论 (1)胶团之间既存在斥力势能,也存在着引力势能。 (2)溶胶的相对稳定性或聚沉取决于斥力势能或引 力势能的相对大小。 (3)斥力势能、引力势能以及总势能都随着粒子间 距离的变化而变化,各有占优的情况。 (4)加入电解质时,对引力势能影响不大,但对斥 力势能的影响却十分明显。适当调整电解质的浓度, 可以得到相对稳定的溶胶。
例如,对于给定的溶胶,反离子分别为一、 二、三价,则聚沉值的比例为:
100 1.6 0.14
即为:

1 1
6
:

1 2
6
:

1 3
6
结论: ①与胶粒带相反电荷的离子的价数影响最大,价数 越高,聚沉能力越强。
②与胶粒带相反电荷的离子价数相同,其聚沉能力 也有差异。
2.乳状液的形成与破坏
(1)降低界面张力; (2)形成定向楔的界面; (3)形成扩散双电层; (4)界面层的稳定; (5)固体粉末的稳定作用。
(4)散射光强度与粒子的数密度成正比。
3.胶体溶液的动力性质
布朗运动(Brown motion) 1827 年植物学家布朗(Brown)用显微镜观察到
悬浮在液面上的花粉粒子不断地作无规则的运动。 后来又发现凡是线度小于4μm的粒子,在分散介质 中皆呈现这种运动。人们称微粒的这种运动为布朗 运动。粒子越小,布朗运动越强烈,布朗运动的结 果造成胶体粒子的扩散。但它的扩散比真溶液中溶 质的扩散慢得多。
按分散相粒子的大小分类: •胶体分散体系 •粗分散体系
•液溶胶 按分散相和介质的聚集状态分类: •固溶胶
•气溶胶
按胶体溶液的稳定性分类: •憎液溶胶 •亲液溶胶
分散体系分类:
(1)真溶液
分散相与分散介质以分子或离子形式彼此混溶,没 有界面,是均匀的单相,分散相粒子半径小于1nm 。
(2)胶体分散体系 分散相粒子的半径在1 nm~100nm之间的体系。目
§8.6 憎液浓胶的稳定与破坏
1.扩散双电层理论
亥姆霍兹平板双电层:认为固体的表面电荷与溶 液中带相反电荷的(即反离子)构成平行的两层,如 同一个平板电容器。
整个双电层厚度为0 。
固体表面与液体内部的总的
电位差即等于热力学电势0 , 0
在双电层内,热力学电势呈
直线下降。模型过于简单,
由于离子热运动,不能形成
A.液-固溶胶 如油漆,AgI溶胶
B.液-液溶胶 如牛奶,石油原油等乳状液 C.液-气溶胶 如泡沫
(2)固溶胶 将固体作为分散介质所形成的溶胶。
A.固-固溶胶 如有色玻璃,不完全互溶的合金 B.固-液溶胶 如珍珠,某些宝石 C.固-气溶胶 如泡沫塑料,沸石分子筛
(3)气溶胶 将气体作为分散介质所形成的溶胶。当分散
(1)胶粒在形成过程中,胶核优先吸附某种离子, 使胶粒带电。例如:在AgI溶胶的制备过程中,如果 AgNO3过量,则胶核优先吸附Ag+离子,使胶粒带正 电;如果KI过量,则优先吸附I -离子,胶粒带负电。
(2)离子型固体电解质形成溶胶时,由于正、负离 子溶解量不同,使胶粒带电。 例如:将AgI制备溶胶 时,由于Ag+较小,活动能力强,比I-容易脱离晶格而 进入溶液,使胶粒带负电。
当粒子相距较 大时,主要为吸 力,总势能为负 值;当靠近到一 定距离,双电层 重叠,排斥力起 主要作用, 势能升高。要使 粒子聚结必须克 服这个势垒。
Born排斥 {U}
UR ∝exp{-x} —德拜参量
Umax
势垒
U
0
F
{x}
C
UA∝
1 xn
胶粒间斥力势能、吸力 势能及总势能曲线
影响溶胶稳定性的因素
I

9 2V 2C 2 4l 2
(
n2 n02 n2 2n02
)2 (1 cos2 )I0
式中: I0 入射光强度,
入射光波长,
n 分散相折射率,
C 单位体积中粒子数
V 每个粒子的体积 n0 分散介质的折射率
从Rayleigh公式可得出如下结论: (1)单位体积的散射光强度与每个粒子体积的平方 成正比。 (2) 散射光强度与入射光波长的四次方成反比。入 射光波长愈短,散射愈显著。所以可见光中,蓝、 紫色光散射作用强。 (3)分散相与分散介质的折射率相差愈大,则散射 光愈强。
粒粘附在大分子上,大分子起了一个桥梁作用,把胶 粒联系在一起,使之更容易聚沉。
②保护作用 当憎液溶胶中加入足量大分子溶液后,大分子吸附
在胶粒周围起到保护溶胶的作用。
§8.7 乳状液
1.乳状液的分类与鉴别
一种或几种液体以液珠形式分散于另一种与其 不互溶(或部分互溶)液体中所形成的分散系统称之 为乳状液(emulsion)。
(4)晶格取代:比如Al3+或Si4+取代Mg2+,使溶 胶带正电。
胶体溶液的电动现象 由于胶粒带电,而溶胶是电中性的,则介质带
与胶粒相反的电荷。在外电场作用下,胶粒和介质 分别向带相反电荷的电极移动,就产生了电泳和电 渗的电动现象。
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胶体粒子在分散介质中定 向移动的现象称为电泳。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带电 的介质通过多孔膜或半径为1~10 nm的毛细管做定向 移动,这种现象称为电渗。胶粒在重力场作用下发 生沉降,而产生沉降电势;带电的介质发生流动, 则产生流动电势。
过剩的反离子一部分分布在滑动面以内,另一部 分呈扩散状态分布于介质中。滑动面所包围的带电体, 称为胶体粒子;
整个扩散层及其所包围的胶体粒子,则够成电中 性的胶团(micelle)。
胶核吸附离子是有选择性的,优先吸附与胶核中相
同的某种离子。
例1:AgNO3 + KI→KNO3 + AgI↓
过量的 KI 作稳定剂
测是均匀的,但实际是多相不均匀体系。也有的将1 nm ~ 1000 nm之间的粒子归入胶体范畴。 (3)粗分散体系
当分散相粒子的半径大于1000 nm,目测是不均匀 体系,放置后会沉淀或分层。
溶胶的种类
按分散相和分散介质聚集状态的不同,溶胶可分 为以下三大类(八个小类):
(1)液溶胶 将液体作为分散介质所形成的溶胶。
聚沉值 使一定量的溶胶在一定时间内完全聚沉
(coagulation 所需电解质的最小浓度。从已知的表值
value)
可见,对同一溶胶,外加电解质的离子
价数越低,其聚沉值越大。
聚沉能力 是聚沉值的倒数。聚沉值越大的电解 质,聚沉能力越小;反之,聚沉值越小 的电解质,其聚沉能力越强。
聚沉能力主要决定于胶粒带相反电荷的离子的 数。反离子价数愈高,聚沉能力愈大,这就是舒采哈迪 (Schulze-Hardy)规则。
胶团的图示式:
[(AgI)m n I – (n-x)K+]x– xK+
胶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胶核 胶粒
胶团
|___胶__粒__(__带 ___负__电__)________________|
胶团(电中性)
例2:AgNO3 + KI→KNO3 + AgI↓
过量的 AgNO3 作稳定剂 胶团的结构表达式:
相为固体或液体时,形成气-固或气-液溶胶,但 没有气-气溶胶,因为不同的气体混合后是单相均 一体系,不属于胶体范围。
A.气-固溶胶 如烟,含尘的空气
B.气-液溶胶 如雾,云
2.胶体溶液的光学性质
丁铎尔效应(Tyndall effect)
当一束光照射胶体溶液,在与光垂直的方向 上(侧面)观察,就能见到在光前进的途径上显 示一条光柱,这种现象称为Tyndall效应。丁铎尔 效应是由于光散射造成的。
胶团的图示式:
[(AgI)m n Ag+ (n-x)NO3–]x+ x NO3–
胶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胶___粒__(__带__正 ___电__)_________________|
AgI
胶团(电中性)
胶核 胶粒 胶团
作为憎液溶胶基本质点的胶粒并非都是球形, 而胶粒的形状对胶体性质有重要影响。
平板电容器。

亥姆霍兹平板双电层模型
斯特恩(Stern)扩散双电层:
他对扩散双电层模型 作进一步修正。认为吸附 在固体表面的紧密层约有 一、二个分子层的厚度, 后被称为Stern层;
由反号离子电性中心 构成的平面称为Stern面。
双电层的stern模型
2. 憎液溶胶的胶团结构
由分子、原子或离子形成的固态微粒,称为胶核;
一价阳离子硝酸盐的聚沉能力次序为: H+>Cs+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Rb+>NH4+>K+>Na+>Li+
一价阴离子的钾盐的聚沉能力次序为: F->Cl->Br->NO3->I-
(2)正、负溶胶的相互聚沉
(3)高分子化合物的聚沉作用 在憎液溶胶中加入某些大分子溶液,加入的量不同,
会出现两种情况:
①搭桥效应 当加入的大分子物质的量不足时,憎液溶胶的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