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嘧啶类药物的发展与肿瘤治疗
氟啶胺的功能主治是什么

氟啶胺的功能主治是什么氟啶胺简介氟啶胺(Fluorouracil,简称5-FU)是一种化学类似于尿嘧啶的药物,属于抗肿瘤药物的一种。
它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被认为是治疗多种癌症类型的有效药物之一。
氟啶胺的功能主治氟啶胺主要用于治疗多种癌症,包括但不限于:1.结直肠癌:氟啶胺是结直肠癌的一线治疗药物。
它通过干扰细胞的DNA合成,抑制癌细胞的增殖,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氟啶胺在结直肠癌的治疗中已被广泛应用。
2.胃癌:氟啶胺也被用于胃癌的治疗。
胃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氟啶胺在胃癌的综合治疗方案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乳腺癌:氟啶胺常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用于乳腺癌的治疗。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氟啶胺通过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和抑制DNA复制等机制,协助实现乳腺癌的治疗效果。
4.头颈部癌:氟啶胺也被用于治疗头颈部癌,特别是颈部淋巴结转移的鳞状细胞癌。
氟啶胺的应用可以减少肿瘤的大小,控制淋巴结转移,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5.皮肤癌:氟啶胺疗法在某些类型的皮肤癌治疗中也具有一定的疗效。
氟啶胺可被用作外用药膏或局部注射,直接作用于皮肤癌病变部位。
这种用法减少了对身体其他部位健康组织的影响,提高了治疗效果。
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氟啶胺的使用方法和剂量应由医生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指导。
•通常,氟啶胺通过静脉输注的方式给药,但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通过口服或者局部涂抹的方式使用。
•在化疗期间,密切监测患者的血液学指标和肝功能等,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氟啶胺可能会引起一些副作用,包括但不限于:恶心、呕吐、腹泻、食欲不振、头痛、口腔溃疡等。
如果出现副作用,应及时告知医生并遵循医生的指导进行处理。
•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和重度肝功能不全的患者在使用氟啶胺时需要特别谨慎,并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使用。
小结氟啶胺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抗肿瘤药物,可用于治疗多种癌症类型。
其主要通过抑制癌细胞的DNA合成和增殖,发挥治疗效果。
5-氟尿嘧啶及其衍生物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

5-氟尿嘧啶及其衍生物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晁艳红;杨广建;齐丽娟;潘静;杨春洁;孙永琨【摘要】5-氟尿嘧啶(5-FU)作为一种细胞周期特异性抗代谢药物,因其抗瘤谱广,有效率高,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实体瘤的治疗.随着现代肿瘤学的不断发展,替加氟、卡莫氟、尿嘧啶替加氟(UFT)、卡培他滨、替吉奥、TAS-102等一系列新型5-FU衍生物被逐渐研发出来,并继续在消化系统肿瘤、肺癌、乳腺癌等多种肿瘤治疗中发挥重要的抗肿瘤作用.目前关于5-FU及其衍生物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尚无全面、详尽的总结,本文对此进行概括与综述,以提高临床肿瘤科医师对经典抗代谢类肿瘤药物的认识.【期刊名称】《癌症进展》【年(卷),期】2019(017)001【总页数】4页(P9-12)【关键词】5-氟尿嘧啶;衍生物;代谢;抗肿瘤【作者】晁艳红;杨广建;齐丽娟;潘静;杨春洁;孙永琨【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密云教学医院肿瘤内科,北京 101500;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内科,北京100021;北京市朝阳区三环肿瘤医院肿瘤科,北京 100021;河南大学附属郑州颐和医院肿瘤科,郑州 450000;赤峰市医院肿瘤内科,内蒙古赤峰 024000;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内科,北京100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0.53氟尿嘧啶合成至今已有60余年历史,抗瘤谱广,目前仍是包括消化系统肿瘤在内的多种恶性肿瘤的基础性治疗药物。
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为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作用于细胞S期,其作用有时间依赖性,持续静脉滴注可提高疗效,联合亚叶酸钙有协同作用。
5-FU一直是治疗大肠癌的主要药物,其单药有效率为20%左右。
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5-FU为核心进行了多方面研究,以期提高疗效,延长生存期。
1 5-氟尿嘧啶的抗肿瘤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1957年,Heidelberger等[1]首次设计并发现将尿嘧啶的第5位氢原子以大小相近的氟原子取代后所得到的氟化物不仅体积与原化合物相似,而且形成的C—F键非常稳定,在代谢过程中不易分解,能在分子水平上干扰正常代谢。
氟尿嘧啶类药物作用机制

5-FU磷酸核糖化
S-1是FT的改进型制剂,由三种成份组成
+
+
1
:
0.4
:
1
S-1是抗肿瘤药替加氟(FT)的一种改进型制剂。其除此活性成份外还含有两种用来调节该药 生物效应的物质吉美嘧啶(CDHP)及(Oxo),三物依次以1:0.4:1的摩尔比组成复方。 由这两种生化调节剂组成的替吉奥胶囊发挥作用使患者体内能够得到较高的5-FU血药浓度, 提高了抗癌活性同时降低了药物的消化道毒性。
FdUMP (骨髓毒性)
5-FU降解
5-FU磷酸核糖化
Hirata K,et al. Clin Cancer Res 1999; 5: 2000-2005.
UFT:在FT的基础上 增加DPD抑制酶维持全身5-FU浓度
FT:Ura=1:42
口服FT
肝细胞色素P450
肿瘤
FdUMP (抗肿瘤活性↑)
肝脏
与UFT相比, S-1进一步提高疗效,减少毒性
FT : CDHP : Oxo=1 : 0.4 : 1
口服FT
肝细胞色素P450
肿瘤
FdUMP (抗肿瘤活性↑ ↑ )
(↓ ↓ 神经毒性)
(↓ ↓心脏毒性) F-β-Ala
肝脏
DPD 5-FU
CDHP
CDHP是一种强效DPD抑制 剂,其体外抑制DPD的作用较 尿嘧啶高约180倍
肿瘤选择性氟尿嘧啶类药物的发展
第2代 S-1等
1970年 口服给药,模拟静脉
临床 研究
第1代 5-FU
1957年 静脉给药,全身作用
第3代
卡培他滨
1992年 口服给药,肿瘤选择性
第三代氟尿嘧啶卡培他滨 是获得FDA获批上市的口服氟尿嘧啶
氟尿嘧啶类药物在结直肠癌治疗中的地位-2015

5’-DFUR(去氧氟尿苷;氟铁龙)
• 作为氟尿嘧啶(5-FU)的前体药物,服用后在体内被嘧啶 核苷磷酸化酶转换成游离的5-FU,从而发挥其抗肿瘤作用。 • 动物肿瘤实验及临床检测均证明,肿瘤内嘧啶核苷磷酸化 酶含量及活性显著高于正常组织,故本品在肿瘤组织内5FU的转化率亦明显高于各正常组织器官,依次为宫颈癌、 膀胱癌、乳腺癌、大肠癌及胃癌,尤其大肠、胃及乳腺癌 瘤组织内5-FU浓度明显高于正常组织及血浆含量,从而可 选择性地杀死肿瘤细胞,而对正常组织的损伤较小。
FT: 替加氟;CDHP: 吉美嘧啶;Oxo: 奥替拉西钾 FUMP:氟脲嘧啶核苷;F-β-Ala: 氟-β-丙氨酸;OPRT:乳清酸磷酸核糖基转移酶
氟尿嘧啶类药物的5-FU血药浓度
5-FU属于时间依赖性药物,保持足够长的时间接触非常重
250 200
Plasma conc. ng/ml )
(莫尔数比:爱斯万=1)
S1的生物调节机制
如果无DPD酶抑制 剂,将有85-90% 的5-FU被DPD酶代 谢分解 FT 肝P-450 5-FU 肿瘤 OPRT FUMP 抗肿瘤疗效 DPD
F-β-Ala
DPD
F-β-Ala
5-FU CDHP 肝脏
CDHP
神经毒性
神经毒性
消化道 OPRT 5-FU Oxo
FUMP
消化道毒性
2
LV 500mg/m2
×d1,8,15,22,29,36 每8周重复
24h
0h
2h
5-FU / LV 常用方案组成
• De Gramont方案(LV5FU2) LV 200 mg/m2静脉滴注2小时,第1、2天 5-FU 400 mg/m2 静脉推注+5-FU 600 mg/m2持续静脉滴 注22小时,第1、2天, 每2周重复
氟尿嘧啶类药物治疗胃癌的研究进展

氟尿嘧啶类药物治疗胃癌的研究进展李雪嵩;王婧;马妮娜;李琴【期刊名称】《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年(卷),期】2016(016)009【总页数】3页(P1161-1163)【作者】李雪嵩;王婧;马妮娜;李琴【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右前旗人民医院肿瘤科,内蒙古乌兰浩特13740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肿瘤中心,北京10005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肿瘤中心,北京10005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肿瘤中心,北京1000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9.1胃癌是我国第4个最常见的肿瘤,也是全球恶性肿瘤死亡的第2大原因,其患者5年存活率<10%[1]。
由于大部分胃癌早期症状不典型,大多数患者在就诊时已为晚期,无法对其进行手术切除,因此,化疗成为了主要的治疗方法[2]。
随着化疗药的不断更新研发,目前临床上新的化疗药主要有多西他赛、奥沙利铂及伊立替康等,其使进展期胃癌患者的缓解率与生存受益有了大幅度提高[3]。
然而到目前为止,临床上胃癌的化疗方案中最常使用的仍是氟尿嘧啶类药物。
为此,本文通过收集相关资料,就氟尿嘧啶类药物治疗胃癌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近年来,氟尿嘧啶类药物的研制和临床应用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其抗肿瘤活性不断增强,不良反应逐渐减轻。
氟尿嘧啶代谢活化产物三磷酸氟尿嘧啶能够渗入RNA中,对其合成有抑制作用,从而阻断肿瘤细胞的增殖[4-5]。
目前,临床上对氟尿嘧啶类药物的研制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大量研究结果使新型氟尿嘧啶类药物的疗效得到了临床认可,显示出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其中,已陆续上市的氟尿嘧啶类代表药物有5-氟尿嘧啶(5-FU)、替加氟、替吉奥(S-1)、卡培他滨、雷替曲塞、三氟胸苷和Tipiracil盐酸片(TAS-102)等。
目前,氟尿嘧啶类药物被广泛用于治疗消化系统、乳腺、妇科及头颈部等实体肿瘤的治疗,其不良反应包括腹泻、脱水、腹痛、恶心、口腔黏膜炎、手足综合征、心血管毒性等[6]。
口服氟尿嘧啶类制剂治疗进展期胃癌的新进展

老釜I匿酲叠中国临床肿瘤专版口服氟尿嘧啶类制剂南京八~医院全军肿瘤中心王琳教授秦叔逵教授[中图分类号]R73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945X(2009)1-0062-04胃癌是人类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每年全球新发病例人约93.4万,位居所有肿瘤的第2位:死亡约70万人,位列所有肿瘤的第4位。
胃癌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尤其是东业地区(日本、中国和韩国)为高发区,约占伞球总数的2/3。
在我国,每年新确诊患者达30万多,占到全球的1/3;死f26万,占所有肿瘤夕匕亡的23.24%。
由于胃癌早期诊断率较低,确诊时近40%的患者失去手术机会,而且即使i,根治术的患者,术后有将近50%会出现复发转移,所以大多数的患者都要接受化疗。
胃癌的化疗仍然是肿瘤学界的难题和挑战。
54来,尽管积极应川新的化疗药物,包括多西紫杉醇(docetaxel,DTX)、奥沙利铂(oxaliplatin,OXA)和伊立替康(irinotecan,CPT—l1),进展期胃癌的缓解牢和生存受益有所提高,但并无彻底改观。
迄今为止,氟尿嘧啶类药物依然足胃癌化,,的基石。
可是,在临床应用中,5一氟尿嘧啶(5-FU)需要静脉注射,不方便,常有静脉炎、骨髓抑制、其他毒性及静脉置管的并发症,且医疗费用高。
如何在不影响疗效的前提下,积极开发更加便捷、安全性高的口服制剂是人们追求的目标。
到如今,从替加氟(FT207)、优福定(UFT)、卡莫氟(DFUR)到膏培他滨(CaPetabine,Xeloda)、复方替吉奥替(TS—l,S-1),数种氟尿嘧啶类LJ服制剂已陆续上市。
在以往,由于考虑到胃癌患者胃部原发灶的存在、手术后胃大部或全部切除和胃癌转移灶(如腹膜转移)引起肠道运动功能障碍等原冈,对氟尿嘧啶类口服制剂的应用,许多学者都持怀疑态度。
近年来,一系列大型临床研究的结果使得新型氟尿嘧啶类口服制剂在进展期胃癌的治疗中得到认可,越来越显示出其前景广阔。
氟尿嘧啶的功能主治

氟尿嘧啶的功能主治什么是氟尿嘧啶氟尿嘧啶是一种广泛用于临床治疗的药物,属于抗代谢药物。
它主要包含两个成分:氟尿嘧啶和氟脱氨基尿嘧啶。
这两个成分都具有抑制DNA和RNA合成的作用,从而阻断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分裂。
氟尿嘧啶常用于治疗多种肿瘤,特别是消化系统肿瘤。
氟尿嘧啶的主要功能氟尿嘧啶具有多种功能,主要包括:1.抗癌作用:氟尿嘧啶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DNA和RNA合成,阻断其生长和分裂,从而起到治疗肿瘤的作用。
它特别适用于治疗消化系统肿瘤,如胃癌、食管癌和结肠癌等。
2.辅助化疗:氟尿嘧啶常常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以增强其疗效。
例如,与白蛋白结合的氟尿嘧啶可以增加药物在肿瘤组织内的浓度,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3.预防肿瘤复发:氟尿嘧啶可以用于术后辅助化疗,以预防肿瘤的复发和转移。
它通过杀灭术后残留的微小肿瘤细胞,减少肿瘤的复发风险。
氟尿嘧啶的主治疾病氟尿嘧啶可以用于治疗多种肿瘤,特别是以下几种主要疾病:1.胃癌:氟尿嘧啶常用于胃癌的化疗,可以减小肿瘤体积,控制病情并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2.结肠癌:氟尿嘧啶常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用于结肠癌的化疗。
它可以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减小肿瘤体积,控制病情。
3.食管癌:氟尿嘧啶在食管癌的治疗中也具有重要作用。
它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4.乳腺癌:氟尿嘧啶也可以用于乳腺癌的化疗。
它可以减小肿瘤体积,控制疾病进展,并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注意事项与副作用在使用氟尿嘧啶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用药须谨慎:由于氟尿嘧啶是一种强效的抗癌药物,由专业医生根据患者病情合理用药,不可自行用药。
•副作用较多:氟尿嘧啶的副作用主要包括恶心、呕吐、口腔溃疡、腹泻、脱发等。
在使用过程中,患者需密切观察其身体状况,并及时就医咨询。
•用药周期与剂量:氟尿嘧啶的用药周期和剂量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一般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调整。
结论氟尿嘧啶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的抗癌药物,其功能主治涵盖了抗癌作用、辅助化疗和预防肿瘤复发等。
靶向化疗--氟化嘧啶类药物的研究进展

靶向化疗--氟化嘧啶类药物的研究进展
王宝成;毕经旺;李志
【期刊名称】《国际肿瘤学杂志》
【年(卷),期】2001(028)006
【摘要】氟化嘧啶类药物是目前临床常用的抗肿瘤一线药物,在治疗乳腺癌、非小细胞肺癌、胃癌及大肠癌等恶性肿瘤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近些年,氟化嘧啶类药物的研制和临床应用都取得了很大进展,其新颖的设计和特异性的疗效引起了肿瘤化疗界的广泛重视.本文对氟化嘧啶类药物,特别是氟铁龙和新药希罗达的研究和临床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总页数】5页(P447-451)
【作者】王宝成;毕经旺;李志
【作者单位】济南军区总医院肿瘤科,山东,济南,250031;济南军区总医院肿瘤科,山东,济南,250031;济南军区总医院肿瘤科,山东,济南,25003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
【相关文献】
1.奥沙利铂、左亚叶酸钙和氟尿嘧啶化疗方案联合贝伐单抗靶向治疗转移性结肠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J], 桂东
2.铂类和氟化嘧啶类药物对宫颈癌移植瘤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 [J], 罗燕艳;林仲秋;张丙忠;王丽娟
3.中晚期鼻咽癌放疗并分别结合五氟脲嘧啶及替加氟化疗的疗效比较 [J], 李昕蓉;
黄常明
4.我院氟化嘧啶类药物治疗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的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 [J], 蔡乐;朱珠;万希润;杨秀玉
5.口服氟化嘧啶类化疗药的应用进展 [J], 孙燕 ;徐光炜 ;郑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磷酸化
毒性上升成为限制剂量 (疗效)提高的主因素
UFT
两项UFT单一治疗胃癌的II期研究显示,其中位生存期并不令 人鼓舞,分别只有5.8个月和6.9个月 一项III期试验在280名晚期胃癌患者中,对UFT联合丝裂霉素 C与单药5-FU,以及FP进行了比较,未能证实联合疗法的总 生存期比单药5-FU更具优势,UFT治疗组只有16%的患者生存 达1年 未能在日本、中国以外获得适应症
氟尿嘧啶的衍变线路之二
卡培他滨是通过三步酶联反应,选择性肿瘤 活化,实现肿瘤化疗的靶向性。
毒性的问题,主要是5FU代谢产物的作用, 如HFS
卡培他滨在保证疗效的基础上较易耐受
近期口服氟尿嘧啶治疗晚期胃癌的国际III期临床安全性组 间比较(3/4 度不良事件)
Kang YK,et al. Ann Oncol. 2009 Apr;20(4):666-73 Ajani JA,et al. J Clin Oncol. 2010 Mar 20;28(9):1547-53 Koizumi W, et al. Lancet Oncol. 2008 Mar;9(3):215-21
0.4
FT+CDHP TS-1(FT+CDHP+Oxo)
F-核苷酸量(nmol/g)
0.3
0.2
测定在吉田肉瘤植入的大鼠 里,给予5.7mg/kg(包含 6.4MBq/kg的[6-3H] FT) 的FT+CDHP或是TS-1口服 给予后,经过两小时所取出 的组织被3H摽示的F核苷酸。 取各三支大鼠的肿瘤移植物、 小肠及大肠组织的平均值± 标准偏差,骨髓取样则是取 3支后收集在一起。
抗肿瘤 活性 胃肠道 毒性 毒性
??
成为限制剂量(疗 效)提高的主因素
降解
磷酸化
OPRT:乳清酸磷酸核糖转移酶; DPD:二氢嘧啶脱氢酶
TS-1配合成分的特性
Oxo单次给药的分布特异性(大鼠): 与Oxo并用会抑制 FT形成的 5FU在肠胃道的磷酸化,不抑制5-FU在移植肿瘤跟骨髓 的磷酸化。 FT+CDHP及TS-1单次给药后在组织内的F-核苷酸量(大鼠)
肿瘤
卡培他滨
5´-DFCR
5´-DFUR
肿瘤血管生成因子 (胸苷磷酸化酶, TP)
5-FU
5´-DFCR = 5´脱氧氟胞苷; 5´-DFUR = 5´脱氧氟脲苷; CyD =胞苷脱氨酶; CE = 羧酸酯酶
这一机制使希罗达的肿瘤选择性大大增强
给予Xeloda(po) 和and 5-FU(iv)后肿瘤/血浆的5-FU浓度
FT207 替加氟
— UFT和S1的基本成分
1966年合成5-FU的前体,口服后主要在肝脏内由 P450活化产生5-FU,后分布到全身
替加氟
肝脏P450酶 肿瘤 DPD F-β-Ala 5-FU FdUMP
肝脏毒性 抗肿瘤 活性
胃肠道 毒性 毒性
血浆 胃肠道 FdUMP 组织 5-Fu 骨髓等其他 池 FdUMP
N O CH 3
Approve in 2001 (Breast ca.);2007(GC)
OH
O H
提高5-FU 靶向性 降低毒性
抑制5-FU灭活,维持血浆浓度
替加氟 Tegafur
口 服:
HN O F
优福定 UFT
O F HN O HN O N O O N H
替吉奥 S-1
O F HN O N O HN
国际Ⅲ期临床研究中总生存结果的风险值比较
研究/不同方案的比较
REAL 21 Capecitabine vs. 5-FU
N
1,002
Hazard Ratios (95% CI)
0.86 (0.75-0.99)
ML170322 Capecitabine vs. 5-FU
FLAGS3 S-1 vs. 5-FU REAL2/ML17032 荟萃分析4 Capecitabine vs. 5-FU
希罗达属于前体药物的肿瘤靶向给药系统
和贝伐单抗等抗体介导的肿瘤靶向给药系统药物一样,希 罗达也属于肿瘤靶向给药系统的药物类型
结
论
氟尿嘧啶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替加氟
复方制剂等口服FU是以模拟静脉输注5FU为
基本特征的 希罗达拥有三步酶链反应的靶向内激活机制, 是唯一靶向性口服氟尿嘧啶药物
Dihydropyrimidine Dehydrogenase (DPD) - liver 80-90% Non-active Metabolite Fluoro-- alanine Neurotoxicity Cardiotoxicity Hand-foot syndrome
10% Active Metabolite FUTP, FdUMP, FdUTP Myelosuppression GI toxicity
316
0.85 (0.64-1.13)
1,029
0.92 (0.80-1.05)
1,318
0.87 (0.77-0.98)
1Cunningham
et al. NEJM 2008; 2Kang et al. Ann Oncol 2009; 3Ajani et al. J Clin Oncol 2010; 4Okines et al. Ann Oncol 2009
降解
磷酸化
UFT:利用尿嘧啶抑制DPD酶维持全身 5-FU浓度,模拟静脉输注
尿嘧啶
替加氟
肝脏P450酶 肿瘤 DPD F-β-Ala 血浆 组织 5-Fu 池 浓度 提高 FdUMP 胃肠道 FdUMP FdUMP 骨髓等其他 5-FU 肝脏毒性 抗肿瘤 活性 胃肠道 毒性 毒性
??
降解
DPD:二氢嘧啶脱氢酶
5-FU
静脉注射 肿瘤 DPD F-β-Ala FdUMP 抗肿瘤 活性 胃肠道 毒性 毒性
血浆 胃肠道 FdUMP 组织 5-Fu 骨髓等其他 池 FdUMP
降解
磷酸化
氟尿嘧啶 — 经历了相当长期的发展
Capecitabine
靶向口服: 高效、低毒
N O NHCO - (CH 2 ) 4CH 3 F
OH
Cl
HO N
O N
提效
O
N O
O
N H
COOK
静 脉: 有效、高毒
1957年#
5-FU
O HN O N H F
改进用药方式iv、bolus、 CIV……
# Jpn j Cancer Chemo 33(suppl 1):4-18, June, 2006
静脉5-FU的体内代谢
Very short half-life : 10-15 min 5-FU Thymidine phosphorylase Uridine phosphorylase
5-FU AUC ratio:Tumor/Plasma Tumor model Cape 5-FU HCT116 127 1.8 CXF280 209 2.7 COLO205 114 1.9 WiDr 37 2.2
血浆的5FU池被毒性更低前体取代
Reigner B, et al. Clin pharmacokinet 2001;40:85
血药浓度与疗效和毒性相关
Jelliffe R.Ther Drug Monit. 2000 Jun;22(3):325-9
由于5-FU稳态血药浓度和不良反应呈正相关
结果表明:
Ⅱ级以上骨髓抑制、口腔粘膜炎和腹泻的发生率随着血药 浓度的增加而增高,差异显著(P<0.005)
董秋美.癌症. 2005;24(4):483-487 Diasio RB,et al. Clin Pharmacokinet. 1989 Apr;16(4):215-37 Fety R,et al. Clin Cancer Res. 1998 Sep;4(9):2039-45
氟尿嘧啶类药物 是晚期胃癌化疗 的基石
奥沙利铂加氟尿嘧啶类( 5-FU或卡培他滨)(2B类)
DCF改良方案(PF/DF/wDCF/DC/DX/PX) (2B类)
依立替康加氟尿嘧啶类( 5-FU或卡培他滨)(2B类) 基于紫杉类化疗方案(2B类)
曲妥珠单抗
5-FU的药物作用
-- 形成血浆组织5-Fu池发挥抗肿瘤g, S.K., Lee, J.D., Park, J.S., Shin, S.W., Kim, J.S. Phase II trial of oral UFT and leucovorin in advanced gastric carcinoma. Am J Clin Oncol 1996, 19(2): 212-6. Kim, Y.H., Shin, S.W., Kim, B.S., Park, Y.T., Kim, J.G., Kim, J.S. A phase II trial. Oral UFT and leucovorin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gastric carcinoma. Oncology 1997, 11(9, Suppl. 10): 119-23. Ohtsu, A., Shimada, Y., Shirao, K. et al. Randomized phase III trial of fluorouracil alone versus fluorouracil plus cisplatin versus uracil and tegafur plus mitomycin in patients with unresectable, advanced gastric cancer: The Japan Clinical Oncology Group Study (JCOG9205). J Clin Oncol 2003, 21(1): 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