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细胞信号转导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过程:刺激性激素(配体)→刺激性激素受体→G蛋白 上Gα亚基→受体配体复合物解离→Gα结合并激活腺苷酸 环化酶→cAMP含量增加→激活蛋白激酶A(PKA)的两 个调节亚基→释放催化亚基→酶的迅速活化→调节各种生 命代谢。
在细胞内还有另一种酶即环线甘酸磷酸二酯酶(PDE),可 降解 cAMP,导致细胞内cAMP水平下降,从而终止信号反应。
细胞通讯3种方式: 一、分泌化学信号 分泌化学信号作用方式4种: • 内分泌 • 旁分泌 • 自分泌 • 化学突出传递神经信号
二、细胞间接触性依赖通讯:
①细胞-细胞黏着
②细胞-基质黏着
三、间隙连接或胞间连丝:
• 动物细胞间的间隙连接或植物细胞间的胞 间连丝同属于通讯连接。
• 通讯连接:详见第十七章
信号转导系统及其特性: (一)基本组成及信号蛋白的相互作用 • 细胞表面受体介导的信号通路5个步骤: 受体激活→活化信号蛋白→级联反应→反 应回答→受体脱敏
信号转导系统: • 是由细胞内多种行驶不同功能的信号蛋白 所组成的信号传递连。
• 细胞内信号蛋白的相互作用是靠蛋白质模 式结合域所特异性介导的。
细胞因子与质膜受体特异性结合→细胞因子受体二聚化→JAK活化→ 磷酸化受体胞内段酪氨酸残基→与具有SH2结构域的STAT蛋白结合 →STAT被JAK磷酸化,STAT分子从受体上解离→两个磷酸化的STAT形 成同源二聚体→转位到细胞核内,与 特异基因的调控序列结合,调节相
关基因的表达
第五节 其他细胞表面受体介导的信号通路
二、G蛋白偶联受体所介导的细胞信号通路 按效应器蛋白不同可分为:
①激活离子通道的G蛋白偶联受体。 ②激活或抑制Ac,以CAMP为第二信使的G蛋白偶 联受体。 ③激活PLC,以IP3和DAG作为双信使的G蛋白偶联 受体。
(一)激活离子通道的G蛋白偶联受体所介导的信
号通路
主要过程: 信号分子→GPCR(受体)→与GP(配体) 结合→调控离子通道关闭→膜电位改变→ 产生相关活动。
(三)激活PLC,以IP3和DAG作为双信使的G蛋 白偶联受体。
信号分子→GPCR→GP→PLC→PIP2被水解为DAG和IP3;
IP3→激活Ca2+通道→使得Ca2+与CaM特异结合→多种生理功能改变
DAG→激活PKC→作用于靶蛋白→改变代谢活动
在G蛋白偶联受体介导的信号通路时, 为什么不同的信号(配体)通过类似的机 制会引发不同的细胞反映? 对某一特定配体,其受体可以几种不同 的异构体形式存在,并对配体和特异G蛋白 有不同亲和性。
一、 核受体及其对基因表达的调节
主要过程:
信号分子(激素类)进入靶细胞→跨越质膜→通过 与特异性核
受体结合为复合物→复合物入核→调节基因表达→
产生初级产物→激活其他基因转录→产生次级产物
• 二、NO作为气体信号分子进入靶细胞直接 与酶结合 • NO是一种具有自由基性质的脂溶性气体分 子,可透过细胞膜快速扩散,作用邻近靶 细胞发挥作用。
• 研究蛋白互作的模式结构域——SH2结构域 确定蛋白家族成员: 酶、癌蛋白、锚定蛋白接头蛋白、调节蛋 白、转录因子
(二)信号蛋白复合物的装配3种策略:
①.表面受体和胞内信号蛋白通过支架蛋白结
合预先形成细胞内信号复合物,当受体被激 活后,便激活细胞内信号蛋白并向下游传递。
②.表面受体被激活后胞内段氨基酸残基位点
第九章
细胞信号转导
聂银铃 陈俊洁 钱红飞
第一节 细胞信号转导概述
细胞信号转导是实现细胞间通讯的关键 过程,它是协调细胞间功能,控制细 胞的生长和分裂,组织发生与形态建 成所必需的。
细胞通讯:
指一个信号产生细胞发出的信息通 过介质(配体)传递到另一个靶细胞 并与其相应的受体相互作用,然后通 过细胞信号转导产生靶细胞内一系列 生理变化,最终表现为靶细胞整体的 生物学效应的过程。
TGF-β -Smad 信号通路
TGF-β→ RIII → RII → RI → 磷酸化Smad3并暴露其NLS
(核定位信号) → 与Smad4和Imp-β(I-Smad)结合形成细胞质 复合物并进入细胞核 → Imp-β与NLS解离再与TFE3(核内转录因
子)结合→调控基因转录
JAK-STAT 信号通路
• 主要过程:
• 血管神经末梢释放Ach→作用于GPCR(G蛋白偶联受体)→
• 活化G蛋白→激活PLC(磷脂酶C)→通过对第二信使PIP2
• 水解生成IP3和DAG两个第二信使→IP3开启Ca2+通道
• →Ca2+从内质网进入细胞质基质+CaM→NO合酶→催化
• 精氨酸氧化为瓜氨酸→释放NO→激活GC(鸟苷酸环化酶)→cGMP
三.酶联受体: 一类具有酶活性; 另一类受体胞内段与酶联系。
至少两个功能域:结合配体、产生效应
受体被激活-信号转导-引发两种主要反应: 改变预存蛋白活性 影响特殊蛋白的表达量
•
细胞信号转导过程中的蛋白:
表面受体 第二信使 分子开关
第二信使与分子开关
第二信使:指胞内产生的一类非蛋白分子,通过其 浓度的改变来应答胞外信号与细胞表面受体的结 合,从而调节胞内酶和非酶蛋白活性,从而在细 胞信号转导途径中行驶携带和放大信号的功能。
细胞内受体超家族本质是依赖激素激活的基因调控 蛋白,在细胞内,受体与抑制剂(如Hsp90)结 合为复合物,当信号分子与受体结合后,抑制剂 脱落,使得受体暴露其DNA结合位点而被激活。 这类受体含有3个功能域: C端结构域(激素结合位点) 中部结构域(DNA或HSP90结合位点) N端结构域 (转录激活)
1.缺乏Hh信号时
受体ptc蛋白抑制胞内膜泡上的Smo蛋白,而胞质调节蛋白形成复合
物并与微观结合,在复合物中转录因子Ci被各种激酶磷酸化,磷酸化的 Ci在Slimb的作用下水解形成Ci75片段,进入核内,抑制靶基因表达
2.有Hh信号时
Hh信号与Ptc结合,抑制Ptc的活性并诱发其内吞被溶酶体消化,从而解 除对Smo的抑制,通过膜泡融合移位到质膜,并被CK1和PKA两种激酶 磷酸化,与Smo结合的Cos2和Fu蛋白超磷酸化,致使Fu/Cos2/Ci复合物 从微管上解离下来,从而形成稳定形式的Ci,Ci入核并与CREB结合蛋 白结合,作为靶基因的转录激活子而发挥作用
第四节 酶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5类催化性受体 • 受体酪氨酸激酶受体 • 丝氨酸/ 苏氨酸激酶受体 • 酪氨酸磷酸酯酶 • 受体鸟苷酸环化酶 • 性很低,当接收信号,受体二聚化后,激 活受体的蛋白酪氨酸激酶结构域,进而在二聚体内彼此交叉 磷酸化
胞外信号所介导的细胞通讯6步骤
1.信号细胞合成并释放信号分子 2.转运信号分子至靶细胞 3.信号分子与靶细胞表面受体特异性结合并导致受 体激活 4.活化受体启动靶细胞内一种或多种信号转导途径 5.引发细胞代谢、功能或基因表达的改变 6.信号的解除并导致细胞反应终止
信号分子与受体
信号分子:化学信号、局部介质、神经递质 以及物理信号。 按化学性质分3类: • 气体性信号分子 • 疏水性信号分子 • 亲水性信号分子
PI3K-PKB 信号通路
存活信号分子→RTK→PI3K→PIP2 →PIP3→与含PH结构域的信号蛋白 (AKT/PKB)结合 → PKB转位到质膜上,同时催化位点得以释放 (PKB部分活化) →完全活化PKB(PDK1与PDK2分别磷酸化PKB上苏 氨酸与丝氨酸残基)→ PKB从质膜解离下来,进入细胞质基质和细胞核 →磷酸化多种靶蛋白→抑制细胞凋亡,促进糖原合成和细胞存活
• 上升→抑制肌动肌球蛋白复合物的形成→平滑肌
舒张,降压
第三节:G蛋白偶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一、G蛋白偶联受体的结构与激活
G蛋白:二聚体GTP结合调节蛋白,由Gα和Gβγ锚定在质膜上。 过程:配体与受体结合→活化受体与Gα亚基结合→活化受体使Gα亚基 改变,致使GDP与G蛋白解离→GTP与Gα亚基结合,引发Gα亚基与Gβγ 和受体解离→配体-受体复合物解离,Gα亚基结合并激活效应蛋白 →GTP水解成GDP引发Gα亚基与效应蛋白分离并重新结合Gβγ亚基,恢 复到三聚体G蛋白静息状态
Went信号与受体FZ结合,引发LRP被GSK3和其它激酶磷酸化,从而 使Axin与LRP结合,致使Axin/APC/GSK3/β -catenin复合物解离,避免 β -catenin被GSK3磷酸化而免于降解并在细胞中富集,转位到核内与 TCF结合,激活靶基因转录
(二)Hedgehog 信号通路
分子开关:在细胞内一系列信号转导过程中,有正 负反馈作用的蛋白,一类是GTPase分子开关调 控蛋白构成的GTPase超家族;另一类是通过蛋 白激酶使靶蛋白磷酸化,通过蛋白磷酸水解酶使 靶蛋白去磷酸化,从而调节靶蛋白活性;还有一 类是CaM通过与Ca2+结合或解离而分别处于活化 或失活的开启或关闭状态。
2.Camp-PKA信号通路对真核细胞基因的表达
这类反应属于慢反应
主要过程:激素→G蛋白偶联受体→G蛋白→腺苷酸环化酶→cAMP →cAMP依赖的蛋白激酶A(PKA) →PKA上催化亚基释放进入细胞核 →使得基因调控蛋白(CREB)磷酸化→磷酸化的基因调控蛋白与核 内结合蛋白特异结合形成复合物→复合物与靶基因调控序列结合→激 活靶基因的表达
(一) Wnt-β -catenin 信号通路
1 .缺乏Wnt信号时
β -catenin与Axin介导的胞质蛋白复合物结合,利于β -catenin被
GSK3磷酸化,磷酸化的β -catenin泛素化后被蛋白酶体识别和降解,转 录因子TCF与抑制因子结合在核内作为阻遏物抑制靶基因转录
2.有Wnt信号时
1.cAMP—PKA信号通路对肝细胞和肌细胞糖原代谢的调节
PKA磷酸化糖原磷酸化酶激酶(GPK) →GP被激活→刺激糖原降解
PKA使糖原合酶(GS)磷酸化→抑制糖原合成 • cAMP →PKA
PKA使磷蛋白磷酸酶抑制蛋白(IP)活化→活化的IP与磷蛋白磷(PP) 结合并使其磷酸化而失活;当PP被活化时→可使糖原代谢中GPK与 GP去磷酸化→刺激糖原降解
↓
激活的RTK 胞内的磷酸酪氨酸残基可被含SH2 结构域的胞 内信号蛋白所识别, 启动信号传导
RTK-Ras 蛋白信号通路
信号分子(二聚体)→RTK二聚化→进而二聚体内彼此交叉磷酸化受体 胞内肽段的一个或多个酪氨酸残基 → 与含SH2结构域的蛋白(可与Sos 结合)结合→结合 Ras蛋白(由非活性的Ras—GDP转化为有活性的 Ras—GTP)→ 结合Raf(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 → MAPKK ( 丝氨 酸、苏氨酸残基磷酸化而活化)→ MAPK ( 苏氨酸和酪氨酸残基磷酸化 而活化)→进入细胞核,使底物蛋白丝氨酸/苏氨酸残基磷酸化,修饰 它们的活性,进而调节基因表达
(二)激活或抑制腺苷酸环化酶的G蛋白偶联受体
在与G蛋白偶联受体相联系的效应蛋白的激活机制中,通过腺苷酸环化 酶活性的变化调节靶细胞内第二信使cAMP的水平,进而影响信号通 路的下游事件。 不同的受体-配体复合物或者刺激或者抑制腺苷酸环化酶活性。包括5种 蛋白组分:①刺激性激素的受体,②抑制性激素的受体,③刺激性G 蛋白,④抑制性G蛋白,⑤腺苷酸环化酶 例: 刺激性受体作用机制 :刺激性激素与相应刺激性受体(Rs)结合,偶联 刺激性三聚体G蛋白,刺激腺苷酸环化酶活性,提高靶细胞cAMP水 平;抑制性激素作用机制与之相反。
受体:
• 绝大多数蛋白质(多为糖蛋白) • 少数糖脂 • 有的是糖蛋白和糖脂组成的复合物
按存在部位分类: • 细胞内受体——脂溶性信号分子
分泌信号分子
• 细胞表面受体——亲水性信号分子
膜结合分子
按转导机制和受体蛋白类型分3类:
一.离子通道偶联蛋白(配体门离子通道)
包括:结合位点+离子通道 二.G蛋白偶联受体(最大家族) 普遍存在真核细胞表面
发生自磷酸化作用,为胞内信号蛋白提供锚 定位点,从而介导下游事件。
③.表面受体被激活后,在临近质膜上形成肌
醇磷脂分子,从而募集具有PH结构域的信号 蛋白,形成复合物,参与下游事件。
(三)信号转导系统的4个主要特性:
• • • •
特异性 放大效应 网络化与反馈 整合作用
第二节 细胞内受体介导的信号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