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PPT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4.3.5 阅览区不得被过往人流穿行,独立使 用的阅览空间不得设于套间内。 4.3.7 阅览桌椅排列的最小间隔尺寸应符合 表4.3.7的规定
• 4.3.11 集体和个人使用的音像资料视听室 宜自成区域,便于单独使用和管理,与其 他阅览室之间互不干扰。 4.3.12 音像视听室应由视听室、控制室和 工作间组成。视听室的座位数应按使用要 求确定。每座位占使用面积不应小于 1.50m2。当按视、听功能分别布置时,应 采取防止音、像互相干扰的隔离措施。 • 4.3.14 珍善本书、舆图、缩微、音像资料 和电子出版物阅览室的外窗均应有遮光设 施。
• 4.2.12 书库与阅览区的楼、地面宜采用同 一标高。无水平传输设备时,提升设备 (书梯)的位置宜邻近书刊出纳台。设备 井道上传递洞口的下沿距书库楼、地面的 高度不宜大于0.90m。 • 4.3.2 阅览区域应光线充足、照度均匀,防 止阳光直晒。东西向开窗时,应采取有效 的遮阳措施。 • 4.3.4 阅览区应根据工作需要在入口附近设 管理(出纳)台和工作间,并宜设复印机、 计算机终端等信息服务、管理和处理的设 备位置。工作间使用面积不宜小于10m’, 并宜和管理(出纳)台相连通
垂直绿化
• 垂直绿化又叫立体绿化,就是为了充分利 用空间,在墙壁、阳台、窗台、屋顶、棚 架等处栽种攀缘植物,以增加绿化覆盖率, 改善居住环境。
(三)优选项
• 1、合理选用废弃场地进行建设。对已被污 染的废弃地,进行处理并达到有关标准。 • 2、充分利用尚可使用的旧建筑,并纳入规 划项目。
• 3、 室外透水地面面积比大于等于40%。
(二)一般要求
• 1、建筑物周围人行区风速低于5m/s,不 影响室外活动的舒适性和建筑通风。 • 2、 合理采用屋顶绿化、垂直绿化等方式。 • 3、绿化物种选择适宜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 的乡土植物,且采用包含乔、灌木的复层 绿化。 • 4、 场地交通组织合理,到达公共交通站点 的步行距离不超过500m。 • 5、 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
• 3 出纳台宽度不应小于0.60m。出纳台长度 按每一工作岗位平均1.50m计算。出纳台兼 有咨询、监控等多种服务功能时,应按工 作岗位总数计算长度。出纳台的高度:外 侧高度宜为1.10~1.20m;内侧高度应适合 出纳工作的需要。 • 4.5.1 公共活动及辅助服务空间包括门厅、 寄存处、陈列厅、报告厅、读者休息处 (室)、饮水处、读者服务部及厕所等, 可根据图书馆的性质、规模及实际需要确 定。
• 4.3.15 少年儿童阅览室应与成人阅览区分 隔,单独设出人口,并应设儿童活动场地。 • 4.3.16 盲人读书室应设于图书馆底层交通 方便的位置,并和盲文书库相连通。盲人 书桌应便于使用听音设备。 • 4.4.1 目录检索包括卡片目录、书本目录和 计算机终端目录三部分内容组成,各部分 的比例各馆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 4.4.3 目录检索空间内目录柜的排列尺寸不 应小于表4.4.3的规定。如利用过厅、交通 厅或走廊设置目录柜时,查目区应避开人 流主要路线。
• 4.2.8 书库、阅览室藏书区净高不得小于 2.40m。当有梁或管线时,其底面净高不宜 小于2.30m;采用积层书架的书库结构梁 (或管线)底面之净高不得小于4.70m。 4.2.9 书库内工作人员专用楼梯的梯段净宽 不应小于0.80m,坡度不应大于45度,并 应采取防滑措施。书库内不宜采用螺旋扶 梯。 4.2.10 二层及二层以上的书库应至少有一 套书刊提升设备。四层及四层以上不宜少 于两套。六层及六层以上的书库,除应有 提升设备外,宜另设专用货梯。书库的提 升设备在每层均应有层面显示装置。
• 多雨地区,其门厅内应有存放雨具的设备 • 4.5.3 寄存处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位置应在读者出入口附近; 2 可按阅览座位的25%确定存物柜数量,每 个存物柜占使用面积按0.15~0.20m2计算; 3寄存处的出入口宜与读者主出入口分开。 4.5.5 报告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300座位以上规模的报告厅应与阅览区隔 离,独立设置。建筑设计应符合有关厅堂 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 2 报告厅,宜设专用的休息处、接待处及厕 所;
透水地坪
• • • • • • • (1)高透水性:拥有15%-25%的孔隙 。 (2)高承载力:C20-C25混凝土承载标准 (3)良好的装饰效果 (4)易维护性 (5)抗冻融性 (6)耐用性 :优于沥清,接近普通地坪 (7)高散热性
二、建筑节能设计规范
• 建筑节能设计,在保证相同的室内环境参 数条件下,与未采取节能措施前相比,全 年采暖、通风、空气调节和照明的总能耗 应减少50%。 • 为实现建筑节能,建议对照我国《公共建 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05)》中的 4.2.2、4.2.4和4.2.6这三条强制性标准进行 设计。
4.3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权衡判断
• 4.3.1 首先计算参照建筑在规定条件下的全年采暖和空气调节能耗,然后计算 所设计建筑在相同条件下的全年采暖和空气调节能耗,当所设计建筑的采暖 和空气调节能耗不大于参照建筑的采暖和空气调节能耗时,判定围护结构的 总体热工性能符合节能要求。当所设计建筑的采暖和空气调节能耗大于参照 建筑的采暖和空气调节能耗时,应调整设计参数重新计算,直至所设计建筑 的采暖和空气调节能耗不大于参照建筑的采暖和空气调节能耗。 4.3.2 参照建筑的形状、大小、朝向、内部的空间划分和使用功能应与所设计 建筑完全一致。在严寒和寒冷地区,当所设计建筑的体形系数大于本标准第 4.1.2条的规定时,参照建筑的每面外墙均应按比例缩小,使参照建筑的体形 系数符合本标准第4.1.2条的规定。当所设计建筑的窗墙面积比大于本标准第 4.2.4条的规定时,参照建筑的每个窗户(透明幕墙)均应按比例缩小,使参 照建筑的窗墙面积比符合本标准第4.2.4条的规定。当所设计建筑的屋顶透明 部分的面积大于本标准第4.2.6条的规定时,参照建筑的屋顶透明部分的面积 应按比例缩小,使参照建筑的屋顶透明部分的面积符合本标准第4.2.6条的规 定。 4.3.3 参照建筑外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参数取值应完全符合本标准第4.2.2条 的规定。 4.3.4 所设计建筑和参照建筑全年采暖和空气调节能耗的计算必须按照本标准 附录B的规定进行。
•
• •
4.12
• 4.1.2 严寒、寒冷地区建筑的体形系数应小 于或等于0.40。当不能满足本条文的规定 时,必须按本标准第4.3节的规定进行权衡 判断。
三、图书馆设计规范简要
• 3.2.3 设有少年儿童阅览区的图书馆,该区 应有单独的出人口,室外应有设施较完善 的儿童活动场地。 3.2.4 图书馆的室外环境除当地规划部门有 专门的规定外,新建公共图书馆的建筑物 基地覆盖率不宜大于40%。 3.2.5 除当地有统筹建设的停车场或停车库 外,基地内应设置供内部和外部使用的机 动车停车场地和自行车停放设施。
• 4.1.1 图书馆建筑设计应根据馆的性质、规 模和功能,分别设置藏书、借书、阅览、 出纳、检索、公共及辅助空间和行政办公、 业务及技术设备用房。 4.1.2 图书馆的建筑布局应与管理方式和服 务手段相适应,合理安排采编、收藏、外 借、阅览之间的运行路线,使读者、管理 人员和书刊运送路线便捷畅通,互不干扰。 4.1.3 图书馆各空间柱网尺寸、层高、荷载 设计应有较大的适应性和使用的灵活性。 藏、阅空间合一者,宜采取统一柱网尺寸, 统一层高和统一荷载。 4.1.4 图书馆的四层及四层以上设有阅览室 时,宜设乘客电梯或客货两用电梯。
• 4.5.7 公用和专用厕所宜分别设置。公共厕 所卫生洁具按使用人数男女各半计算,并 应符合下列规定: l成人男厕按每60人设大便器一具,每30人 设小便斗一具; 2成人女厕按每30人设大便器一具; 3儿童男厕按每50人设大便器一具,小便器 两具; 4儿童女厕按每25人设大便器一具。 5洗手盆按每60人设一具; 6公用厕所内应设污水池一个; 7公用厕所中应设供残疾人使用的专门设施。
• 4.6.2 图书馆的业务用房包括采编、典藏、 辅导、咨询、研究、信息处理、美工等用 房;技术设备用房包括电子计算机、缩微、 照像、静电复印、音像控制、装裱维修、 消毒等用房。 4.6.3 采编用房应符合下列规定: • 3 拆包间应邻近工作人员入口或专设的书刊 人口。进书量大者,人口处应设卸货平台; 4 每一工作人员的使用面积不宜小于 10.00m2;
• 4.6.4 典藏用房应符合下列规定: l 当单独设置时,应位于基本书库的人口附 近; 2 典藏室的使用面积,每一工作人员不宜小 于6.00m2,房间的最小使用面积不宜小于 15.00m2; 3 内部目录总量可按每种藏书两张卡片计算, 每万张卡片占使用面积不宜小于0.38m2, 房间的最小使用面积不宜小于15.002; 4 待分配上架书刊的存放量,可按每1000 册图书或300种资料为一周转基数。其所占 使用面积不应小于 12.00m2。
• 4.4.8 出纳空间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出纳台内工作人员所占使用面积,每一工 作岗位不应小于6.00m2,工作区的进深当无 水平传送设备时,不宜小于 4.00m;当有 水平传送设备时,应满足设备安装的技术 要求。 • 2 出纳台外读者活动面积,按出纳台内每 一工作岗位所占使 用面积的1.20倍计算, 并不得小于18.00m2;出纳台前应保持宽度 不小于3.00m的读者活动区。
一、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 评价绿色建筑时,应统筹考虑建筑全 寿命周期内,节能、节地、节水、节 材、保护环境、满足建筑功能之间的 辩证关系。 • 评价绿色建筑时,应依据因地制宜的 原则,结合建筑所在地域的气候、资 源、自然环境、经济、文化等特点进 行评价。
(一)节地与室外环境
• 1、场地建设不破坏当地文物、自然水 系、湿地、基本农田、森林和其他保 护区。 • 2、不对周边建筑物带来光污染,不影 响周围居住建筑的日照要求。 • 3、场地内无排放超标的污染源。
• 4.4.4 目录柜组合高度:成人使用者,不宜 大于1.50m少年儿童使用者,不宜大于 1.30m. 4.4.5 目录检索空间内采用计算机检索时, 每台微机所占用的使用面积按2.00m2计 算。计算机检索台的高度宜为0.78~0.80m • 4.4.7 中心(总)出纳台应毗邻基本书库设 置。出纳台与基本书库之间的通道不应设 置踏步;当高差不可避免时,应采用坡度 不大于1:8的坡道。出纳台通往库房的门, 净宽不应小于1.40m,并不得设置门坎,门 外1.40m范围内应平坦无障碍物。平开防火 门应向出纳台方向开启。
• 3 与阅览区毗邻独立设置时,应单独设出人 口,避免人流对阅览区的干扰; 4 报告厅应满足幻灯、录像、电影、投影和 扩声等使用功能的要求; 5 300座以下规模的报告厅,厅堂使用面积 每座位不应小于0.80m2,放映室的进深和 面积应根据采用的机型确定。 • 4.5.6 读者休息处的使用面积可按每个阅览 座位不小于 0.10m2 计算。设专用读者休息 处时,房间最小面积不宜小于15.00m2。规 模较大的馆,读者休息处宜分散设置。
• 4.2.2 基本书库的结构形式和柱网尺寸应适 合所采用的管理方式和所选书架的排列要 求。框架结构的柱网宜采用1.20m或1.25m 的整数倍模数。 4.2.5 书架宜垂直于开窗的外墙布置。书库 采用竖向条形窗时,应对正行道并允许书 架档头靠墙,书架连续档数应符合本规范 第4.2.4条及表4.2.4-1的规定。书库采用横 向条形窗,其窗宽大于书架之间的行道宽 度时,书架档头不得靠墙,书(报刊)架 与外墙之间应留有通道,其尺寸应符合本 规范表4.2.4-2的规定。
• 4.2.4 建筑每个朝向的窗(包括透明幕墙) 墙面积比均不应大于0.70。当窗(包括透 明幕墙)墙面积比小于0.40时,玻璃(或 其他透明材料)的可见光透射比不应小于 0.4。当不能满足本条文的规定时,必须按 本标准第4.3节的规定进行权衡判断。
• 4.2.6 屋顶透明部分的面积不应大于屋顶总 面积的20%,当不能满足本条文的规定时, 必须按本标准第4.3节的规定进行权衡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