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登世界第一高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5、攀登世界第一高峰
[教材分析]:
《攀登世界第一高峰》这篇课文是对我国登山健儿攀登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真实记录。
文章按时间顺序记叙我国登山健儿1960年攀登珠穆朗玛峰最后登顶的时刻。
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13米,为世界第一高峰。
这里气压变化不稳定,没有植被,空气中氧气含量少。
攀登珠峰是一项挑战身体极限的运动,需要勇气、毅力和充分的准备。
我国登山健儿登顶的成功,向世界展示了中华儿女不凡的气概。
文章脉络清晰,所述的中国登山队员攀登珠穆朗玛峰的经过,着实让人感动。
但是,那个年代离现代的孩子们太远;孩子们对登山运动也不太熟悉。
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缩短孩子与文本之间的距离,让他们能真真切切地去感受,去体验,从而能真正体会文章的主旨。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1、能在阅读过程中独立认识课文10个生字“逾、阶、抠、蹬、斩、钉、噙、骤、
惫、堪”,积累词语10个,用学过的方法理解:“不可逾越、斩钉截铁、骤然”等词语。
2、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边读边思,学习提出问题。
4、了解中国登山健儿攀登世界第一高峰的故事,体会登山这一极限运动的艰辛。
感
悟攀登世界第一高峰带给我们的启示。
[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培养学生具有边读边思,以及提出问题的能力。
3、能通过学习课文了解中国登山健儿攀登世界第一高峰的故事,体会登山这一极限
运动的艰辛。
感悟攀登世界第一高峰带给我们的启示。
[教学准备]:
1、教师方面的准备:多媒体课件、课外阅读资料。
2、学生方面的准备:搜集有关珠穆朗玛峰的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师:(板书:世界第一高峰)(出示喜马拉雅山脉的地图,简介珠穆朗玛峰)。
同学们,这就是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它是喜马拉雅山的主峰,海拔8848米,相当于21座金茂大厦那么高。
高山上终年积雪、空气稀薄,地形陡峭险峻,也是世界各国登山运动员最向往的地方,他们把能登上珠穆朗玛峰作为自己运动生涯的最高荣誉。
2、补齐课题“攀登”,(指导书写)齐读课题,鼓励质疑:
(预设:谁攀登世界第一高峰?为什么要攀登世界第一高峰?他们是怎样攀登世界第一高峰的?结果怎样?)
3、师:1960年,正是我国最困难的时期。
【时代背景是“三年自然灾害”:在1959年7月,华东地区长江发洪水。
洪水直接带来的死亡人数估计达两百万,这场灾害被列为20世纪死亡人数最多的灾害的第七名。
在1960年,55%的耕地或多或少遭受到干旱或者其它恶劣天气,其中60%的耕地根本就没有降雨。
所有这些因素导致1959年中国粮食产量较1958年下降15%,而1960年产量又在此基础上再下降15%。
】中国登山队的勇士们肩负着党和人民的重托,从北路首次成功登上了珠穆朗玛峰。
这一壮举
..................。
(出示..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同时向全世界证明了中国人可以战胜任何困难
上述文字)
4、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重温这令人振奋的历史瞬间。
[设计意图]:
此环节,让学生在还没学习课文之前,就先对珠穆朗玛峰的知识有所了解,这样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老师还对于课文发生的时代历史背景作了简介,也是为了帮助学生能更好地走进文本,学习课文。
二、课内预习,交流预习(会读生字;词语理解;课文朗读)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轻声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
2、指名分节读课文,并注意正音:“蹬、斩、钉、噙、骤”
3、找出表示时间的词,说说在这些时间里,登山队员在干什么?
用“(什么时间)中国登山队队员(干什么)”句式来说一说。
4、帮助学生梳理中国登山队登山的过程。
[设计意图]:
在这个环节中,让学生通过看登山的路线图,再根据时间的变化,将登山队员们登山的过程连起来说说,既是帮助学生对课文的内容有了整体的感知,也是对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这一能力的巩固练习。
四、小结,存疑
1、师:课文重点写了登山队员最后那一天一夜24小时的登山过程。
四人组成的突击队由突击营地海拔8500米出发,经过5小时来到“不可逾越的第二台阶”是在海拔8680米的地方,5个小时攀登了168米,而在剩下的19小时里他们继续向峰顶进发,爬了164.43米,从所花的时间及路程上你有什么问题提出吗?
(预设:164.43米为什么要花19小时?他们究竟遇到了怎样的困难险阻?)
[设计意图]:
“学贵有疑”,问题是思维的摇篮,教师通过这样的一段叙述,启发学生提问,同时也是在指导学生如何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提出恰当、合适的问题。
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下节课中一起去探究!
第二教时
一、检查回顾:
1、分节朗读课文,要求:不加字、不漏字、不读错字、不读破句。
2、根据表格提示,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投影)
3、回忆上节课提出的问题:
164.43米为什么要花19小时?他们究竟遇到了怎样的困难险阻?
4、让我们来读读课文的3—5小节,从中找找答案吧!
二、研读课文
1、默读课文3-5小节,边读边思,用直线划出登山队员遇到的困难险阻。
2、交流反馈,随机出示词句。
(投影)
(1)这儿的岩壁又陡又滑,连一点可攀援的地方也没有;
(2)夜幕降临了,寒风猛烈地呼啸着,气温骤然下降了许多。
随身携带的氧气越来越少,困难更大了;
(3)夜更深了,远处山下一片漆黑,他们离峰顶越来越近,还剩下最后一段雪坡。
尽管此时他们已经疲惫不堪……
3、再次默读3、
4、5小节
思考:面对这些困难,登山运动员又是如何克服,如何攀登的呢?用“”划出有关词句。
4、同桌交流
5、集体交流反馈,重点指导。
出示句子:
A、这儿的岩壁又陡又滑,连一点儿可攀援的地方也没有。
他们双手抠住岩缝,脚尖蹬着岩面,使出全身力气向上爬。
但是,没上几步又滑落下来。
(补充材料,理解“第二台阶,不可逾越”:“第二台阶”是珠峰北面8680米到8700米之间的一段岩石峭壁,几乎是直立的,就是这4米左右的峭壁是通往山顶的唯一途径。
)(1)你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他们遇到的困难很大?(又陡又滑、连一点儿……也没有、。
),面对那么大的困难,队员们是如何克服苦难的呢?请圈出动作描写,并说说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抠住、蹬着、使出全身力气等)
(2)指导朗读,教师板书:抠住岩缝、蹬着岩面、
B、刘连满看到这个情景,立即蹲下身子,斩钉截铁地说:“快,踩着我的双肩上!”队员们犹豫了.眼下空气十分稀薄,站着不动都感到喘不过气来,怎么能顶得起一个人呢?可是又没有别的办法,队员们只好眼里噙着泪花,一个跟着一个,踩着他的双肩,攀上了绝壁。
(1)刘连满这个人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呢?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圈出,说说为什么?
(一个当机立断,机智果断、互相帮助的一个人:立即、斩钉截铁)(朗读)
(2)你觉得队员们又是怎样的人?从哪些词语或短语中可以看出?圈出,说说为什么?
(一群关爱队友、齐心协力、服从大局的人:犹豫、只好、一个跟着一个、踩着、攀上等词语。
)(朗读:犹豫、反问)
(3)这种团结的精神是多么令人感动啊,让我们不由自主地想再读读这段话。
教师板书:蹲下身子、踩着双肩、攀上绝壁
C、夜幕降临了,寒风猛烈地呼啸着,气温骤然下降了许多。
随身携带的氧气越来越少,困难更大了。
队员们借着雪光继续攀登。
(1)骤然,找一找近义词。
(突然)
(2)困难也越来越大,但是……(学生接着读)
(3)指导朗读,教师板书:继续攀登
D、夜更深了,远处山下一片漆黑,他们离峰顶越来越近了,还剩下最后一段雪坡。
尽管此时他们已经疲惫不堪,但看到峰顶就在眼前,征服世界第一峰的愿望就要实现,心里不由得一阵激动。
他们一个个咬紧牙关,屏住呼吸,一步一步,顽强地向上爬……
(1)交流,读到这里,你有什么体会和感觉?哪些词语,请圈出。
(预设;他们是坚强勇敢的,是令人敬佩的……)
(2)找出一组关联词,体会前后的关系;换一组关联词来说说这句话,保持意思不变。
(3)朗读指导,教师板书:咬紧牙关、屏住呼吸
6.正因为如此,他们终于成功了。
啊,成功了!1960年5月25日凌晨4时20分,他们终于登上了珠穆朗玛峰峰顶,在世界第一高峰上展开了鲜艳的五星红旗。
朗读、质疑、朗读
让我们记住这个伟大的时刻:1960年5月25日凌晨4时20分
7、说话训练:
根据黑板上的这些词语说说他们是攀上绝壁,成功登顶的经过:抠住岩缝、蹬着岩面、蹲下身子、踩着双肩、攀上绝壁、继续攀登、咬紧牙关、屏住呼吸先同桌交流,后集体交流
三、激情抒怀
我们学习了这篇课文,朗读了这篇课文,理解了这篇课文,你此时此刻的心情如何?你知道中国登山队员究竟为什么能战胜那么多不可思议的困难的吗?如果登山队员就站在你的面前,你会对他们说些什么呢?(注意动作神态心情)
四、总结语:
中国登山队的队员,为了让鲜艳的五星红旗高高地飘扬在世界第一高峰,凭着顽强的毅力,历经千险万阻,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征服了世界第一高峰。
他们的形象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他们的意志和毅力将永远在我们中间传诵,他们的精神将永远鼓舞着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地拼搏。
[设计意图]:
设计本练习一是检验本课语言训练效果;一是看看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二是让学生借助文字表达自己学习课文后心灵的感受。
五、布置作业
1、组词:
健()噙()援()骤()
键()禽()缓()聚()
2、写出下面句子中带点词语的近义词:
寒风猛烈地呼啸着,气温骤然
..下降了许多。
()
此时他们已经疲惫
..不堪。
()
队员们只好眼里噙.着泪花。
()
3、扩展题:
(1)、照样子,写句子:
例:这儿的岩壁又陡又滑,连一点儿可攀援的地方也没有。
这儿空气十分稀薄,。
罗丹雕塑女像时十分投入,。
爸爸从不轻易浪费时间,。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中国登山健儿:王富洲、()、()和刘连满在攀登“第二台阶”时,他们双手(),脚尖()向上爬。
几次失败后,他们不灰心,不泄气,眼里(),一个接一个(
)刘连满的()攀上了绝壁。
当他们看到峰顶就在眼前时,一个个(),()。
终于在1960年()月()日登上了()峰顶,为祖国争了光。
5、拓展题:
以“向您致敬,我心中的勇士!”或“这一幕,永远铭刻我心中”为开头,写一段话:向您致敬,我心中的勇士!(这一幕,永远铭刻我心中!)
板书:
35 攀登世界第一高峰
抠住岩缝
蹬着岩面
蹲下身子勇敢顽
强协作
踩着双肩
攀上绝壁
继续攀登
咬紧牙关
屏住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