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管网系统

智慧管网系统
智慧管网系统

附件1:

XXXX基地核心区

地下管线信息系统项目

建设方案

二〇一五年十一月

目录

一、项目概述 (1)

二、建设目标 (2)

三、建设内容 (3)

四、总体设计 (4)

4.1 系统架构 (4)

4.2 技术路线 (5)

五、系统功能设计 (6)

5.1 地下管线数据监理成图系统 (6)

5.2 地下管线数据入库管理系统 (10)

5.3 地下管线综合应用系统 (13)

5.4 地下管线三维应用系统 (17)

5.4 运维管理系统 (30)

六、综合地下管线数据的整理建库 (35)

6.1 数据库建设内容 (36)

6.2 管线数据监理入库流程 (37)

6.3 三维管线数据驱动建模 (39)

6.3 数据库管理模式 (43)

6.3.1 地下管线综合数据库管理模式 (43)

6.3.2 地下管线综合数据库逻辑结构 (44)

6.3.3 数据管理原则 (46)

6.3.4 数据质量规范 (47)

七、运行环境配置 (48)

7.1 软件环境 (48)

7.1.1 操作系统平台 (48)

7.1.2 数据库平台 (48)

7.1.3 地理信息系统平台 (48)

7.1.6 系统开发平台 (49)

7.1.7 其他相关软件 (50)

7.2 硬件环境 (50)

7.2.1 数据库服务器 (50)

7.2.2 GIS图形服务器 (51)

7.2.3 客户机 (51)

7.2.4 其他设备 (51)

7.3 网络环境 (51)

八、实施计划 (52)

九、费用预算 (54)

十、交付成果 (54)

一、项目概述

XX镇被称为XX第一镇,位于XX东部。307国道、银青高速公路、磁马公路、大古铁路横穿而过,成为XX与东部地区沟通的重要经济通道。

近年来,随着XX城市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与建设步伐的加速,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日益繁重,涉及数据量越来越大,现有的管理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和变化的要求。这就需要建立业务流程、应用系统、信息资源整合与服务、网络设施及其安全体系一体化的信息载体,建设集效能、质量、服务保障为一体的数字化、网络化、集成化的数字城市信息管理体系。

同时,地下管线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化城市高质量、高效率运转的重要保证,被称为城市的“生命线”。近期管委会组织开展的对XX核心区范围内约885平方公里地下管线进行探测普查及管线带状图修补测。

城市地下管线现状资料是城市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的重要基础资料;是规划和市政部门审批管线的重要依据;是管线单位进行日常维护和改造的基础资料。但如此重要的资料,却跟不上形势发展需要。主要表现在:一是没有集中统一的保管单位。地下管线竣工资料按时归档措施乏力,管线档案管理没有法规保障。城市主要道路管线资料除各管线单位存档外,居民小区、企事业单位管线资料只存放在各管线单位,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保管单位;二是管线资料严重缺失。

各管线单位档案管理水平高低不一,普遍存在档案资料意识不强,保管措施不力,管线资料缺失严重现象。在城市道路建设改造过程中,一些管线单位甚至无法准确说出自家管线的走向、位置,给道路建设的序时推进造成不少麻烦;三是管线资料质量不高。现有管线竣工资料都未经正规测绘单位严格按三维坐标进行竣工测绘,可信度差。新建的地下管线资料即使绘制了主要道路地下管线平面位置,也没有对管径、长度、埋深及管线中的控制阀门等设施加以标注。因此,这种资料对于管线管理及各管线单位无指导意义,一旦道路拓宽,原来的参照物发生变化,管线平面位置便无法确认。由于没有准确的现状资料可供分析,造成设计施工困难,管线审批工作盲目性大。

XX管委会规划建设土地局作为XX城市规划管理部门,领导对信息化工作十分重视,提出了建立XX基地区地下管线信息系统的建设目标,它的建立将促进政府部门、企业及社会团体的综合管线数据资源的管理,实现自然、社会、经济、人文、环境等多种基础信息的集成,推动经济社会信息化发展。

二、建设目标

XX基地核心区地下管线信息系统是在全面普查XX基地核心区管线空间分布和属性情况并建立XX基地核心区地下管线数据库的基础上,结合XX基地核心区地下管线数据情况、XX基地核心区现状及客户需求建立XX基地核心区地下管线信息系统。该系统将调用XX基地

核心区管线数据库,从而实现XX基地核心区地下管线普查数据的监理、入库、集中管理、管线的三维展示等;为城市管线的规划审批、施工及运行管理提供完整的综合管线基础数据,为城市发展预测及政府各部门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为城市建设、防灾、抢险、环境保护以及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

三、建设内容

本期项目的建设内容包括:地下管线数据监理成图系统、地下管线数据入库管理系统、地下管线综合应用系统、运维管理系统,共4个子系统。

1. 管线数据监理成图系统。本系统采用C/S架构,主要对地下综合管线数据进行监理、检查操作。包括数据载入、监理规则定义、数据监理、辅助纠错、管线成图、查询、统计、工具条等模块。

2. 地下管线数据入库管理系统。系统是为XX管委会规划建设土地局管线数据入库、更新、管理而定制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使用该系统可以方便的对管线信息进行浏览、编辑、输出、更新以及备份与恢复等数据管理操作,主要功能包括:管线数据导入、入库数据检查、数据入现势库、管线数据接边、CAD图形导入、属性编辑、查看入库日志、数据备份、数据恢复等模块。

3. 地下管线综合应用系统。管线综合应用系统采用C/S架构,包括系统调图、地图操作、查询统计、管线分析、管线应急功能。三

维环境下的管线查询、分析、应用功能。系统主要实现管线数据的综合应用。

4. 运维管理系统。运维管理子系统为地下管线信息系统的其他几个子系统提供整体的运行维护支持,本系统由机构管理、业务管理、地图管理、查询统计管理、系统工具五个部分组成。

四、总体设计

4.1 系统架构

XX基地核心区地下管线信息系统架构体系中包括运行支撑层、数据层、应用服务层和用户层。按照设计原则中的“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基本原则。

图1 XX基地核心区地下管线信息系统总体架构

1. 专业应用层是专业管线管理单位依据本专业的应用需求而建

立的专业管线信息系统和专业管线数据库。包括自来水管理信息系统、电力管理信息系统、燃气管理信息系统、电信管理信息系统等各专业管线信息系统。

2. 基础应用层是依据城市综合管线应用需求建立地下管线数据建立成图系统、地下管线数据入库管理系统、地下管线综合应用系统(二、三维)、数据与应用维护系统等基础性应用系统。地下管线信息系统应用专业管线系统的专业管线数据、综合管线数据库或数据服务,并为规划管理、市政管理等应用提供综合管线数据服务。

3. 综合应用层是建立在综合管线数据服务基础之上的各级城市应用。包括规划管理应用、规划设计应用、档案管理应用、市政管理应用、城市应急等应用。

4.2 技术路线

XX基地核心区地下管线信息系统二维GIS部分将采用ArcSDE +Oracle的数据管理方式,数据库平台为Oracle 11g,开发语言选择Microsoft Visual https://www.360docs.net/doc/ca6202878.html, 2010(C#.net ),GIS 平台主要采用ArcGIS Server 10.0。系统运行采用C/S模式。

XX基地核心区地下管线信息系统三维GIS部分将采用 3D GIS平台+ 大数据文件管理方式,开发语言选择Microsoft Visual https://www.360docs.net/doc/ca6202878.html, 2010(C#.net ),系统运行采用单机C/S模式。

五、系统功能设计

XX基地核心区地下管线信息系统是在全面普查XX基地核心区管线空间分布和属性情况并建立XX基地核心区地下管线数据库的基础上,结合XX基地核心区地下管线数据情况、XX基地核心区现状及客户需求建立XX基地核心区地下管线信息系统。该系统将调用XX基地核心区管线数据库,从而实现对全市各类管线数据的管理、分析、查询、输出等功能。

5.1 地下管线数据监理成图系统

本系统采用C/S架构,主要对地下综合管线数据进行监理、检查操作。包括数据载入、监理规则定义、数据监理、辅助纠错、管线成图、查询、统计、工具条等模块。

该系统的主要目的是对管线点线表入库数据在入库前进行数据检查和数据成图后的图面检查,确保进入系统数据的准确性,服务于管线普查数据入库和竣工测量成果入库。特别是在日后的系统使用过程中,对内业数据检查提供便利的工具。

图2 地下管线数据监理成图系统功能图

功能点说明:

1.数据载入

要求提供管线普查数据文件、竣工测量数据mdb文件,以便进行数据监理导入功能。

2.监理规则定义

主要是实现数据字典、管线数据错误检查规则等的配置。要求实现根据XX基地核心区综合管线数据标准、监理规则配置相应的数据字典及检查规则,同时数据检查功能将根据这些配置完成相应检查功能。我们在系统数据库设计了多个检查规则表,包括【不可为空错误】、【格式错误】、【计算字段错误】、【关系错误】、【标准值错误】、【编码规则错误】、【完整性错误】等错误的规则定义表,明确了不同类型的管线数据的监理规则,例如【格式错误】规则表中规定了某类型管线(点)表中某个字段的值的格式,在数据检查时将会就此检查。

3. 数据监理

根据配置的规则检查数据是否存在错误,生成日志,以报表的方式分类显示所有的错误。检查项目包括:属性完整性检查、属性重叠性检查、接边检查、现势库比对等等。

(1)属性完整性检查

属性完整性检查包括属性结构(含数据表级、字段级)检查、管点类型编码错误检查、编号错误检查、空值错误检查、格式错误检查、标准值错误检查、计算错误检查、关联错误检查、引用完整性错误检查、单表逻辑检查等功能。选择待监理检查的数据,系统即自动根据规则开始进行属性完整性检查,检查完成后,会将监理过程和结果写入日志文件中,同时可详细查看检查出的错误,并可在图上进行定位。属性完整性检查主要针对单幅的普查管线或竣工管线数据内部进行检查。

(2)属性重叠性检查

检查是否有相同属性(主要字段相同)的数据,重叠性检查的对比数据可以是:两个MDB文件代表的管线(管点)数据的比较、MDB 文件和SDE数据的对比以及两个SDE图层数据的对比。例如检查管线信息表中是否存在管点编号一致的管点数据,检查管段信息表中是否存在起点编号和终点编号均相同的管线,如果发现存在问题,则将结果写入日志文件,并可方便查询定位,以便于修改完善。属性重叠性检查主要针对单幅的普查管线或竣工管线数据内部进行检查。

(3)接边检查

针对分幅提交的综合管线普查数据(竣工数据),检查相邻图幅

的管线数据是否符合编号要求、坐标范围是否合理、跨图幅的管点管线数据的连通性是否合理等项目。

(4)重复点校验

对不同修测工程的数据通过设置容差来判断有无重复点的情况存在,如果存在,则可以选择查看详细信息,进行基本的更新操作,可以选择保存检验的日志信息。

4. 辅助纠错

除了针对本次提交的普查或竣工管线数据进行检查之外,还要考虑本次提交的管线数据与现势库中已有的管线数据的比对检查,避免一份数据重复导入多次或是重复导入一些管点和管线。具体检查时,将与现势库中的SDE数据相连,设定一定的采样检查比例,检查提交的数据范围内在现势库中是否有相同的管点数据(包括管点编号、管点类型、平面X/Y坐标、高程值等),避免重复导入。

5. 管线成图

要求在监理过程中可生成管线、管点的矢量图形数据。管线普查或竣工测量提交的管线中间文件一般采用的是MDB 格式,是以属性表形式记录管点、管线的属性信息。为了直观查看本次提交的数据、方便管线监理错误的定位,所以在监理过程中设置了选项,可以选择生成管点、管线图形。由于管线图形生成过程耗时较长,所以一般建议在第一遍监理检查时,可以不选此选项(不选对监理过程不影响,但会大大提高监理速度),待发现某些图幅有监理错误后,则可再次执行监理过程,同时生成管点、管线图形。生成的图形是以ArcGIS 的

GeoDatabase MDB 格式存放,可在查看生成图形功能界面中具体查看。

6. 查询

要求所有监理结果应保存在txt和excel文件中,能够方便打开监理结果文件进行查询。能够查看各类错误的详细内容,并快速定位到各条出现问题的记录;在生成图形的情况下,可实现错误记录在图上的快速定位,做到图文联动,便于修改错误。

7.统计

针对各类监理错误,进行错误数据量的统计,方便查找管线数据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

8.工具条

系统提供了方便快捷的工具条,方便系统操作。

5.2 地下管线数据入库管理系统

管线数据入库管理系统是为XX管委会规划建设土地局管线数据入库、更新、管理而定制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使用该系统可以方便的对管线信息进行浏览、编辑、输出、更新以及备份与恢复等数据管理操作。主要包括:管线数据导入、入库数据检查、数据入现势库、管线数据接边、CAD图形导入、属性编辑、查看入库日志、数据备份、数据恢复等功能。

图3 地下管线数据入库管理系统功能图

功能点说明:

1. 数据导入

要求提供管线普查数据文件、竣工测量数据文件的数据转换、入库功能。要求按照入临时库——>数据检查——>入现势库的流程进行两级数据入库,中间增加数据检查过程。

2. 入库数据检查

提供对入临时库的管线数据的检查功能,其中要求实现数据的重叠性检查,避免数据重复导入,检查结果将有提示信息,不合格的将退回修改、重新导入。

3. 数据入现势库

选择经入库检查合格的临时库数据集,将数据导入到现势库中。入现势库可以是按照增量方式入库;也可以是首先删除待入库的临时库记录所对应空间范围的管线现势库中的数据,这部分数据将转入历史库中;然后将临时库数据导入,实现数据的更新。

4. 管线数据接边

在管线普查和竣工测量过程中,提交的管线数据一般来说是分幅保存的,在入到管线现势库后,为了完成管线的连通性分析、爆管分析等管线网络分析功能,就必须对管线数据进行接边。管线数据接边主要是指针对管线的线要素在指定边界内进行接边处理,以达到管线数据连续无缝存储的目标。管线数据接边功能包括管线的线要素的连接以及拓扑关系和属性信息的处理等、接边报告的输出等。

5. CAD图形导入

提供综合管线数据CAD图形文件的导入功能。由于管线普查或竣工测量时,均需要提供CAD格式的管线综合图,这部分数据有时需要导入作为参考图形。CAD图形导入功能可以读取管线CAD文件的图层、SDE临时库的Dataset 数据集的分层,然后以拖动方式进行匹配,配置方案还可保存起来供下次导入CAD图形时直接使用。CAD图形导入也有增量方式导入和非增量方式导入两种方式。

6.属性编辑

提供管线和管点相关属性数据的编辑功能。选择管线或管线,在属性编辑窗口编辑修改属性信息,确认后保存。

7. 查看入库日志

对整个入库过程将有日志记录下来,并可设置条件进行查询。8.数据备份

将该次修测工程之前的现状数据进行图形和属性的备份。

5.3 地下管线综合应用系统

管线综合应用系统采用C/S架构,包括系统调图、地图操作、查询统计、管线分析、管线应急功能。系统主要实现管线数据的综合应用。

图4 地下管线综合应用系统功能图

功能点说明:

1.系统调图

在系统中提供了七种调图模式可供选择:按图幅调用、按道路调图、当前窗口调图(手动)、当前窗口调图(自动)、划定区域调图、选中面要素调图、全图层加载。系统缺省为全图层加载模式。

2.地图操作

(1)图形浏览

包括地图窗口的放大显示、缩小显示,并可以进行任意方向漫游,改变窗口位置;另外还有无级缩放和局部放大功能。

(2)前一视图/后一视图

系统中将记忆用户操作后地图窗口的显示范围,并可按照前一次/后一次操作的显示范围显示地图。

(3)鹰眼图定位

系统弹出一个比图形窗口范围大的鹰眼窗口,窗口内显示的是相关的索引地图。可以在鹰眼窗口点击需要切换的位置,可以实现在地图上快速移动,同时达到快速定位的目的。

(4)全图查看

按照全区范围显示地图,查看XX范围的地图。

(5)地名定位

在地图操作过程中,除了对图形进行浏览之外,还可提供各种方式的查找定位工具,将地图窗口的位置快速切换到需要查询的地图信息的位置,便于进行进一步的查询。其中地名定位功能是通过输入地名,将地图窗口定位到需要查询的位置;道路定位功能是可以通过输入道路的名称,快速定位到该道路所在的位置。

(6)书签定位

用户可以将自己感兴趣的地图范围保存为书签,然后下次可以直接选择书签,快速定位到该书签对应的地理位置范围。

3.查询统计

(1)属性查询

在地图窗口直接点击管点或管线,可以查看该管点、管线对应的属性信息。

(2)属性的各种组合条件查询

在条件查询框中,可以输入多项属性查询条件,如管线类型、坐标、管径大小、埋藏年代等,然后进行组合查询。

(3)空间查询

空间查询功能主要是在地图窗口提供的GIS 分析功能,包括缓冲区分析、空间关系分析等功能。缓冲区分析是指对图上选中的点要素、线要素、面要素按照设置的距离值生成缓冲区,并进行分析。空间关系分析是指按照图形要素间的空间关系,分析相关的空间对象。分析方式包括相交、包含、穿越等。

(4)图属互查

实现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的相互查询,既可由图形查询到属性,也可由属性定位到图上要素。

(5)管线长度统计

按照管线类型、建设年限、报批年限、材质、管径大小、道路等统计在指定区域内的管线长度,并将结果分类显示。

(6)管点个数统计

按照权属单位、建设年限、报批年限、管点类型等统计在指定区域内的各类管点的个数,并分类。

(7)多媒体查询

用户可以在管线或设施上挂接照片,并通过点击管线或设施加以查看。

(8)空间统计

统计通过矩形或者多边形方式所选择范围内的管线长度、管点个数等信息。

(9)统计结果输出

以统计图表或Excel的形式输出统计结果。

3.管线分析

(1)横剖面分析

通过鼠标拖动形成剖面线,根据剖面线所截到的管线、道路线等要素,按照空间关系绘制出管线横剖面图。在横剖面图上可以直观了解各管线在横断面上的分布位置,从而分析在同一断面内各管线在垂直位置上的相互关系以及与道路中心线、道路边线的关系。生成的横断面图示例如下图所示。

(2)纵剖面分析

通过矩形范围选定单条管线,或是依次选择单条管线的各个管线段,确定后形成该管线的纵剖面图,可以从图上直观分析该管线在不同管段的纵断面上的位置关系。

(3)扯旗标注

包括管线标注、管点标注、各类分析结果标注等,并对标注位置、内容等能修改和删除。

(4)最小水平间距分析

在地图上选择框定区域内的多条管线,分析各管线之间在水平方向的最小间距是否符合国家管线标准规范的要求。

(5)垂直净距分析

在地图上选择框定区域内的多条管线,分析管线交叉点处各管线的埋深及管线之间的垂距是否达到国家管线标准规范的要求。

(6)覆土深度分析

按照规范库中的规范标准检测管段的埋深(覆土深度)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7)连通性分析

在图上找出与选中管线相通的所有同类管线。

4.管线应急

(1)爆管分析

爆管分析功能是指针对燃气、热力和自来水等管线,提供当某段管线出现爆管或故障时,给出合适的关阀方案。该功能正确运行的条件是首先对这些管线数据(燃气或自来水管线等)建立拓扑网络,从而依据管线网络分析功能,在给定爆管点后快速生成整个管网中必关或包含可关阀门的方案,在图上直观显示影响范围图,同时在列表中依次列出可能影响的管线段和管点。

(2)缓冲区分析

对选定的管点或管线,以一定的半径作为缓冲,对缓冲区域内设备的类型及数量进行统计并以某种填充样式填充,最终把统计结果以表单的形式显示出来。

5.4 地下管线三维应用系统

系统提供三维管线模型驱动工具,其能够加载二维GIS格式的管

线数据、数据表格式的管线数据,并自动生成管线、管点、辅助设施的模型等,并叠加到三维场景中,实现三维管线数据、三维地表数据以及城市景观数据的一体化管理,提供全三维形式系统用户界面,实现三维观察、查询功能,实现三维的缩放、任意角度观察、单管追踪、管道漫游,用户可以在一个虚拟真实的全三维环境中,清晰明了观察各管线的具体走向和属性信息,查看管线与建筑、道路和其他管线的相对位置等。

1. 三维视图操作模块

(1)地下管网浏览

系统可以在地下模式对三维管网进行浏览漫游。

利用综合管网的三维空间信息和相关的属性信息,包括位置、方向、角度、直径、接口点等信息为用户提供所需的三维视景环境数据环境信息。在三维场景中,可实现视图任意缩放、平移、视点变换、角度旋转等操作。

智慧教育云平台总体建设项目概述

智慧教育云平台总体建设项目概述 1.1项目背景 (1)国家提升信息化战略,十八大报告明确把“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纳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首次把信息化同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并列为国家战略,促进“四化”同步发展。信息化本身已不再只是一种手段,而成为发展的目标和路径。这充分反映了党中央对信息化的高度重视和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必将对今后十年我国信息化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把“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作为独立一章,并将“教育信息化建设”列为10 个重大项目之一。 (3)教育部于2012 年3 月发布《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对教育信息化做更进一步部署,指出“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建设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信

息化体系,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实现教育思想、理念、方法和手段全方位创新”,“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构建学习型社会”。(4)刘延东同志在2012 年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创新教育模式和学习方式,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和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全面深度融合,加快提升教育信息化整体水平,为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学习型社会和人力资源强国提供坚实支撑。同时她还通知指出“十二五”教育信息化核心目标和标志性工程是“三通两平台”(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云平台、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5)2012 年10 月,教育部、发改委、财政部等九部门下发《关于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当前几项重点工作的通知》,部署教育信息化七项重点工作,具体要求有:尚未接入宽带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的宽带接入及网络条件下的基本教学环境建设;今明两年要使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应用覆

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解决方案

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解决方案 二〇一八年一月二十二日 一、平台建设背景 在经历改革开放 30 年后,中国的城镇化水平已经超过了47%,然而城市建设的速度远远跟不上日益涌入的人口增长速度,由此带来了一系列城市管理者必须面临四个难题:一是如何改变目前以量取胜的城市发展模式,实现以质取胜的城市发展;二是如何更有效地分配城市资源,使之实现公平与效率的平衡;另外如何更有效地管理城市的诸多方面的设施,使之保持活力;最后如何进行产业升级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在我国资源分配不均衡的现状下,需要管理者对城市资源设施进行完整、有效的监控和管理,并在此基础上对资源、设施进行合理的再分配和管理。在新一轮信息技术变革的过程中,基于信息化的良好基础和城市发展定位,依靠信息化的力量,通过城市信息化的手段,充分了解城市的各项设施状况,合理配置资源,减少浪费和重复投资,提升城市的智能化水平和城市建设档次,系统推进“智慧城市”的建设,是城市信息化发展的趋势。 城市地理时空信息平台作为“智慧城市”整体框架中一个重要的、不可缺少的基础设施,以一种更加直观的信息可视化方式表达所有事物天然俱备的位置特征信息,是建设智慧城市的关键性基础信息平台。城市地理时空信息平台通过提供基于位置的信息服务,带动个人消费、

企业应用、行业应用和公共管理等领域的技术创新、业务创新和应用创新,为智慧物流、智慧交通、智能电网、智慧城市安全等各种智慧城市专业领域提供基础信息服务,是智慧城市发展的信息载体。 智慧水利 图1 城市时空信息与智慧城市 地理时空信息系统是一种采集、处理、存储、管理、分析、输出地理空间信息及其属性信息的计算机信息系统。自20世纪60年代诞生以来,系统发展迅速,应用也日趋深入和广泛,逐渐融入信息技术的主流,正成为信息产业新的增长点,是发展潜力巨大的地理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目前,各国已建立了各种地理信息系统,用于测绘制图、资源管理和辅助决策等。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由于不同行业、不同部门之间缺乏信息沟通与合作,原有系统平台之间壁垒分明,数据共享与服

智慧城市视频监控系统云平台整体方案

智慧城市视频监控系统云平台 整体方案 二〇一五年九月

第一章整体技术构架 智慧城市视频监控系统建设方案整体架构基于“信息联网、资源共享、服务实战”的理念,为了完善当地政府(区\市\县)视频监控系统建设,结合当地政府各局委办的实际需求,把握立体化、动态化、信息化、社会化四个着力点建立全覆盖防控、基础设施支撑、实战应用、指挥调度、保障体系五个方面,打造具有当地特点的城市视频监控系统,实现“更高层次、更高起点、群众最满意的智慧安防”的目标。 根据广电针对全省智慧城市建设的战略构想,智慧城市整体建设可以按照“感知、传输、管理、应用”的基本原则,将整个智慧城市的架构分为四个层次,整体结构如下: 图1:智慧城市整体结构图

********在智慧城市视频监控领域,提供了包括前端视频感知设备、网络传输设备、管理平台以及视频业务应用在的端到端的整体解决方案。********视频监控系统总体架构图如下: 图2:整体解决方案 基础支持体系是整个系统的数据中心和传输中心,是其他体系的正常工作桥梁;全覆盖防控体系是整个系统数据信息的源泉,是其他体系的数据采集之源;实战应用体系利用采集的数据信息,结合实际业务应用流程,服务于实战应用,是整个系统的核心体系。通过建立四大体系,加强安防信息化建设应用,助推治安防控提档升级,打造智慧安防的新目标。 视频监控系统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社会治安防控的重要举措。 为了使视频监控系统的建设更加科学、合理,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同时又能紧跟先进技术的前沿,本着顶层设计、统一规划的原则,依据“圈、块、格、点”的规划设计原则对省各地(区\市\县)视频监控系统未来三到五年的建设容进行总体规划设计,在详细调研已建系统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对未来的建设进行指导。 智慧城市视频监控系统建设目标通常分为以下两个阶段实现:第一阶段(两年):本阶段主要是建设当地政府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需要建设的容包含了: 监控资源。主要是图像监控资源,扩充后的监控点要能基本覆盖全市各主要街道、各企业,做到全天候实时监控。主要包含高清视频系统、高清卡口系统、高清电子警察系统等。 传输网络。数字视频专网传输网络计划在原有的网络上基础上进行扩容,将所有监控资源接入。 视频监控管理平台功能。视频监控管理平台是城市视频监控系统的核心部分,通过视频监控管理平台,实现政府视频资源和社会单位视频资源的联网共享。同时基于现有视频监控管理平台功能单一的现状,对功能进行拓展,建成服务于公安实战的业务模块。 运维管理系统。实现对城市视频监控系统及其基础支撑运行环境的可视、可控、可管理,从根本上提高城市视频监控系统的运维管理水平。 对已建成现有资源进行整合,对监控系统部分软硬件进行改造和升级,对各个监控区域进行整合,实现和市局平台的互联对接。 第二阶段(三年):高度整合,深度应用,服务创新,品牌效应

大数据+智慧城市云平台整体方案

智慧城市顶层规划 设 计 方 案 北京XX科技有限公司 2019年X月

目录 第1章基本概况 (1) 1.1 某某市概况(要点) (1) 1.2 某某市管辖区-某某区概况(要点) (1) 第2章创建智慧城市可行性分析 (2) 2.1 需求分析 (2) 2.1.1 推进城镇化建设需要“智慧化” (2) 2.1.2 产业转型升级需要“智慧化” (3) 2.1.3 加强城市管理与运营需要“智慧化” (4) 2.1.4 提高生活品质需要“智慧化” (4) 2.2 现有基础条件和优势分析 (5) 2.2.1 现有基础条件 (5) 2.2.2 优势分析 (9) 2.2.3 可行性分析 (10) 2.3 风险分析及对策 (13) 2.3.1 政策风险 (13) 2.3.2 行为风险 (14) 2.3.3 经济风险 (16) 2.3.4 技术风险 (17) 2.3.5 实施风险 (17) 2.3.6 人才风险 (18) 2.3.7 某某市理性认识智慧城市系统 (18) 2.3.8 某某市确定智慧城市建设策略 (19) 2.3.9 某某市基本现状与建设智慧城市定位 (20) 2.3.10 继承国家课题成果降低风险高起点建设 (20) 2.3.11 某某市创新智慧城市建设机制 (21) 2.3.12 某某市全面梳理智慧城市业务并理清相关互系 (21) 2.3.13 某某市将实行设计与建设分开实施的原则 (24) 2.3.14 某某市将做好智慧城市顶层设计 (24) 2.3.15 某某市将实现政府管理与服务业务一体化改革 (25) 2.3.16 某某市智慧城市技术整合与创新 (26) 2.3.17 确定智慧城市工程同已建系统的关系 (27) 2.3.18 某某市利用智慧城市建设整合国家综合成果 (28) 第3章创建智慧城市的目标和任务 (30) 3.1 创建目标 (30) 3.1.1 “智慧某某市”发展预期 (30) 3.1.2 “智慧某某市”总体目标 (31) 3.1.3 “智慧某某市”创建目标 (32) 3.2 考核指标 (36) 3.2.1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36) 3.2.2 建设与宜居 (38) 3.2.3 管理与服务 (39) 3.2.4 产业与经济 (42)

云智慧公共服务平台框架协议-专用版

云智慧公共平台投资合作协议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 丙方:__________________ 鉴于: 甲方是【】市发展重点区域,是“十二五”期间【】市重点打造的经济开发区,是【】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之一,为尽早形成产业集聚达到产业区域整合和提高产业集群效应的最终目标,拟以一事一议招商引资方式吸引丙方及其关联公司将云智慧公共平台运营公司注册投资到甲方所辖区域。乙方为【】开发区的全资平台公司。 丙方以及丙方的关联公司是拥有电信增值业务、呼叫中心、信用评估高新技术企业、江苏省重点软件企业、技术先进型企业,并且拥有一系列包括品牌、软件著作权知识产权以及国际化经营团队,专业从事服务外包智慧平台(TMT平台)投资建设、销售租赁、运营管理高科技企业。 双方就依托丙方以及丙方的关联公司行业、专业团队优势,以甲方政策、服务、区域优势,共同合作在开发区区投资建设政府云智慧公共平台(IDC数据中心),大力发展服务外包、金融、信息产业、互联网、IT产业、软件解决方案推广,以政府买单服务、以市场换取产业发展,积极引进境内外产业上下游企业快速积聚【】开发区。 据此, 协议各方就以下事项达成一致,签署本协议,以资认真履行。 一、公司设立与奖励 丙方或关联公司在甲方所辖区域内注册项目运营内资公司(以下简称项目公司)。 甲方委托丙方或关联公司在其所辖区域内建设“云智慧服务外包公共平台”。

乙方委托丙方或关联公司以服务外包方式就“云智慧服务外包公共平台”(以下简称:云平台)进行10年运营管理。 为推动甲方地区的IT互联网信息产业和服务外包业的发展,提升区域竞争力,发展当地商品市场及产业,协议各方确认:本协议完成签署后的十个工作日内,甲方以一事一议招商引资方式指定乙方与丙方或其关联公司完成签署不低于800万元合同金额委托建设符合项目公司运营的【】开发区云平台分包建设及运营协议。 该云平台建设使用以后,乙方将进一步委托丙方或项目公司不低于10年运营管理,运营管理人员、市场推广、等全部费用以及经营风险由丙方或项目公司承担;云智慧公共平台(IDC数据中心)所需要场地租赁费用由乙方承担;电费、水费、网络费用由项目公司承担。项目经营获得税后利润双方各50%分成,每年2月份依据项目公司年度审计报告结算上年度利润。 云平台建设投入使用以后,丙方或其关联公司将引进境内外行业解决方案接入该平台服务【】商品市场,乙方将采用购买服务方式委托运营公司推广【】开发区政务办公、商务区、科创园、公共设施信息化、旅游、金融服务、信用评估以及服务园区企业和当地商品市场,提升园区档次提高服务外包、信息产业招商引资软实力加快产业积聚。 当乙方分成所得收回所有投资金额及相应的银行同期利息后,丙方或其关联公司有权以人民币1元的价格回购云平台;或者在运营满三年后的任何时间,丙方有权以乙方扣除分成所得后未收回的所有投资金额连同银行同期利息差额回购云智慧平台。 甲方按丙方提出的行业规范要求装修约平方米云平台及办公场地,并且给予年免租金; 甲方提供云平台场地基础装修包括吊顶、地面、墙面、空调、柴油发电机,按行业要求隔断,提供双回路电源、供电量不少于300KW,负责协调保证3家运营商(电信、移动、联通)光缆设备接入机房。 二、政策支持与奖励 甲方将制订专门适用于新公司的支持措施,包括但不限于新公司前期知识产权申报资金支持以及后续的国家、江苏省以及【】市高科技专项资金支持等。

云智慧服务外包平台运营合同

【】云智慧服务外包平台运营合同 甲方:_____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 住所: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 住所:_________________ 背景: 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加快发展云计算产业,是园区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经济转型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产城融合”的重要途径。随着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深入,从本地化转向云计算是中国城市发展将要面临的一个重大的改变,而各种云平台的出现是该转变的最重要环节之一。园区可通过公共云计算平台(数据中心)的集中管理,提升园区信息服务现代化进程,为园区将来的招商引资打下基础。 因此,乙方与【】经过周密的市场与技术调研,对于云计算平台项目在中国的发展进行了详细的了解。甲方委托乙方就【】云智慧服务外包平台(以下简称“云平台”)进行市场化运营,整合双方社会与行业资源,进一步推进云平台的发展。 鉴于: 甲方是拥有先进理念的【】全资公司,拟在其辖区内推进信息化、云服务平台的规划建设运营工作,且已通过合法的(政府采购)相关程序获得了云平台的建设运营承包权和分包权。 乙方专属于接受甲方委托运营分布云平台而设立的项目公司,通过云平台集成先进的行业解决方案以及基础软硬件设备以承载IT、互联网、信息产业的企业入驻以及产业发展需要。 甲方得到部门上级主管的批准将全权委托乙方对其云平台进行运营。 据此: 合同双方本着诚实信用、平等自愿的原则,就合作共同运营云平台相关事宜,达成以下一致意见并签署本合同以资共同遵守:

合作内容 合同双方确认: 甲方负责提供(无需向乙方收取任何费用): 园区内符合运营需要的云平台1000㎡的办公场地、300㎡底层机房场地(五年免租); 符合云智慧平台装修标准要求并根据乙方个性化设计方案及行业标准按图施工,包括隔断、吊顶、地毯、防静电地板、空调、消防、隔热保温、新风系统、强弱电、机房基础建设(精密空调、UPS、柴油发电机、门禁及设备、背景音乐及设备、监控及设备、wifi线路及设备等); UPS(不间断供电),标准为支持2N冗余并具备旁路功能的双母线UPS输入配电柜,分励脱扣UPS输入开关(消防联动用),模块化200KVA UPS一台(运营初期),支持半载30分钟的电池柜组,并且预留第二套UPS及电池组的场地空间,以及双路输入的机柜工业配电系统(IEC309、C13-C14、C19-C20);; 三家运营商入光缆接入机房; 能够满足云平台运营所需的机房专用双回路市电输入电缆(从不同市电局变压器输出),每路最大300KW,以及提供在弱电设计单位定稿中指定的IDC总配电间一台总配电柜和市电双切开关、市电与油机专用双切开关; 柴油发电机一台(连配套室外机柜外箱); 乙方负责(无需向甲方收取任何费用): 提供与云平台技术相关的所有运营方案; 提供专业技术人员及提供相关技术支持; 提供后续运营服务; 提供能满足当地需求的行业解决方案; 提供运营所需所有资金(电费、水费及、讯费用及所有人力成本); 其应负担的项目运营税收成本部分; 项目所需市场拓展费用。 合同双方确认:甲方确保乙方申请获得运营所需资质。 合同双方确认:甲方确保其接受【】的委托,有权授权乙方运营该平台的,并且甲方据此不可撤销地授权乙方独占该云平台10年经营权,运营的起始日期

云计算数据中心与智慧城市建设

云计算数据中心与智慧城市建设 导读:云计算是一种基于网络的支持异构设施和资源流转的服务供给模型,它提供给客户可自治的服务。云计算支持异构的基础资源和异构的多任务体系,可以实现资源的按需分配、按量计费,达到按需索取的目标,最终促进资源规模化,促使分工专业化,有利于降低单位资源成本,促进网络业务创新。 一、前言 云计算是一种基于网络的支持异构设施和资源流转的服务供给模型,它提供给客户可自治的服务。云计算支持异构的基础资源和异构的多任务体系,可以实现资源的按需分配、按量计费,达到按需索取的目标,最终促进资源规模化,促使分工专业化,有利于降低单位资源成本,促进网络业务创新。 智慧城市是以多应用、多行业、复杂系统组成的综合体。多个应用系统之间存在信息共享、交互的需求。各个不同的应用系统需要共同抽取数据综合计算和呈现综合结果。如此众多繁复的系统需要多个强大的信息处理中心进行各种信息的处理。 要从根本上支撑庞大系统的安全运行,需要考虑基于云计算的网络架构,建设智慧城市云计算数据中心。在满足上述需求的同时,云计算数据中心具备传统数据中心、单应用系统建设无法比拟的优势:

随需应变的动态伸缩能力(基于云计算基础架构平台,动态添加应用系统)以及极高的性能投资比(相对传统的数据中心,硬件投资至少下降30%以上)。 二、云计算应用于智慧城市的优势 (一)平台层的统一和高效能 通过架构即服务(Iaas)的构建模式,将传统数据中心不同架构、不同品牌、不同型号的服务器进行整合,通过云操作系统的调度,向应用系统提供一个统一的运行支撑平台。 同时,借助于云计算平台的虚拟化基础架构,可以有效地进行资源切割、资源调配和资源整合,按照应用需求来合理分配计算能力和存储资源,实现效能最优化。 (二)大规模基础软硬件管理 基础软硬件管理,主要负责大规模基础软件、硬件资源的监控和管理,为云计算中心操作系统的资源调度等高级应用提供决策信息,是云计算中心操作系统资源管理的基础。基础软件资源,包括单机操作系统、中间件、数据库等。基础硬件资源,则包括网络环境下的三大主要设备:计算(服务器)、存储(存储设备)和网络(交换机、路由器等设备)。基础软硬件管理中心,可以对基础软件、硬件资源进行资产管理;可以实现基础硬件的状态监控和性能监控;能够对异常情况触发报警,提醒用户及时维护问题设备;能够对基础软硬件资

智慧城市云平台系统使用手册

1.平台概述 共享交换云平台是依托地理信息数据,通过在线方式满足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公众对地理信息和空间定位、分析的基本需求,具备个性化 应用的二次开发接口和可扩展空间,是实现地理空间框架应用服务功能的数 据、软件及其支撑环境的总称。 共享交换云平台主要面向国家级主节点、省级分节点、市(区/县)信息基地三级构成三层网络架构,以SOA架构设计实现,并集成GEO-ESB服务总线的模式以实现空间信息的共享、交换、运维、管理和服务。遵循OGC标准,支持各种不同GIS平台服务的聚合再发布,支持二次开发能力,为政府部门提供统一的、高效的地理信息服务,同时也可以支撑各部门业务系统的建设。 2.平台总体架构

●基础设施服务层(IaaS层) IaaS层由网络和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设备、安全设备构成的硬件设施作为共享交换云平台长期运行的基础支撑保障。 ●数据服务层(DaaS层) DaaS层是本平台的核心,可实现多源、多类数据的集中管理,并支持按照时间、空间、业务专题等不同纬度进行数据分发和数据服务。 ●平台服务层(PaaS层) PaaS层除了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等平台软件外,还集成了SuperMap GIS基础平台产品,支持共享交换行业分平台和区域分平台的分发,并支持两级平台间数据按区域和专题进行数据双向交换。 ●服务层(SaaS层) 共享交换云平台提供了API、控件、模版不同级别的服务接口,可快速构建智慧城市政府部门应用、行业部门应用、企事业单位应用和公众服务应用。 3.平台功能设计

1)云平台门户 云平台门户是智慧城市建设各类应用提供在线使用平台的入口和统一登录认证。门户既提供各子系统的入口,同时也作为一个对外的窗口,为用户呈现平台动态、平台向导、热点服务、最新发布数据、政策法规、平台知识、服务热线等信息。 资源展示与应用子系统 资源展示与应用系统提供各类信息资源的统一展示,以及基于特定资源提供各类应用分析,它主要通过在线网络地图、影像图等方式为用户提供平台信息资源的直观展示和信息资源的查询、统计、分析、标注等信息应用服务,为用户提供了解平台基础数据资源和各单位共享专题资源的通道。

智慧城市云平台和大数据运营打造经济倍增引擎

智慧城市云平台和大数据运营打造经济倍增引擎 智慧城市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主体众多,所需资金巨大,涵盖了投融资、建设、运营、监管等过程。传统的政府自建自营的模式已远不能满足投资需求,将市场机制引入城市信息化建设中已成为必然选择。 一、我国智慧城市运营现状 运营(Operation)是一个投入、转换、产出的过程。所谓智慧城市运营,就是把城市中的可经营的信息资源,通过对其相关权益的市场运作,广泛利用社会资金进行建设,以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和效益的最大化的城市信息化建设和管理模式。 (一)运营主体 智慧城市的运营主体包括政府、企事业单位和广大社会公众等在内的多元主体,其建设投资已经由政府作为投资主体转变为市场多元化投资。

在城市信息化过程中,运营商正在成为国内智慧城市建设热潮中的主力军。据统计,截至2012年6月底,移动、电信、联通三大运营商已在全国300多个城市,与当地政府合作建设智慧城市。从已披露的数据看,“十二五”期间上述300多个城市在建设智慧城市上的直接投资合计超过3000亿元。随着更多智慧城市的建设以及相关服务的推出,初步估算,“十二五”期间各地智慧城市建设将带动约2万亿元的产业机会。 (二)运营客体 城市运营的客体就是城市的各种资源,包括一切可以由城市政府直接运用市场和政策手段进行整合、有利于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各种资源。就智慧城市运营的客体而言,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智慧城市运营客体包括:城市土地,公用设施如供水、供气、供热、供电、道路、桥梁、公共交通、污水处理、广场、公园等,以及生态环境、城市品牌、历史文化、未来资源等,狭义的智慧城市运营客体主要是指城市的信息化相关资源。 城市信息资源是由自然资源、基础设施资源、人文资源等派生而来的。因而,对城市信息资源的运营管理,与信息资源的载体属性密切相关,即:除了纯粹的公共产品必须由政府提供,纯粹的私人物品由企业或个人提供外,其他属于准公共产品或公共资源两大类的混合类公共物品或服务都可以由政府主导和监督,通过市场运作,引进社会的力量进行经营,而智慧城市可经营性资源都属于后两类公共物品范畴。 从我国城市实践来看,对信息资源的运营管理仍处于探索阶段,目前主要集中在无线城市以及交通、医疗、旅游行业的智能卡领域。 (三)运营资金 智慧城市建设实际上是一种信息技术研究与开发(R&D)及其应用的过程,因此,通过分析我国城市研发经费的投入情况,大体可以反映出信息化建设和运营

智慧教育云平台建设内容

智慧教育云平台建设内容 1.1 综述 智慧教育云平台将充分吸取国内教育领域其他相关项目建设中的经验,发挥别人之所长,创造性地融入自身的设计思想,同时,充分考虑与当前主流的云计算技术相结合。尽可能避免无规划、无管理、重复投资、条块分割等问题的出现。 在平台的应用领域方面主要面向教育主管领导、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四类涉众群体,涵盖:课程管理、邮件、即时对话、论坛、团体协作、文件共享、写作工具、在线考试系统、学生成长记录、个人桌面、添加/安装应用(与学生学习相关的)等。一改以往教学的模式,提升教师、学生之间的课堂内外互动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在体系架构方面遵循“平台先行、应用紧跟、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建设原则,智慧教育云平台体系以支撑平台+应用(面向学生、教师的终端应用软件,如:手机应用等) 作为基本模式,在提供核心功能和服务的应用支撑平台之上构建课程管理系统、教学资源库系统、在线考试系统、门户网站系统以及与课堂教学相关的多样化的应用服务(主要是手机应用软件之类的)。所有智慧教育云平台的核心功能和服务都通过应用支撑平台获取,各应用系统保持相对独立,业务逻辑间松散耦合,信息资源互联互通,使智慧教育云平

台体系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采用“热插拔”的方式定制系统的规模和功能。 在系统总体设计方面,智慧教育云平台提供了“一站式”教育领域应用渠道,将教育门户网站作为集信息、交互、服务、管理于一体的统一会聚点,将不同的栏目辐射到信息发布、内容管理、交互式服务、公示和检索等各领域,统一了智慧教育云平台的入口,屏蔽了系统组成的复杂性,方便了最终用户的功能服务使用。通过统一的安全身份认证和权限管理体系,使统一的入口面向不同层面、不同需求、不同的用户,并且提供了相应于其特定需求的功能和服务展现。智慧教育云平台的管理、维护、服务供给以及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交换,均通过统一的应用支撑平台实现。 1.2 教育云基础设施与平台层组成 智慧教育云平台基础层主要包括:网络组建、数据存储

智慧教育云平台解决方案样本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智慧教育云平台解决方案 01月

目录 第一部分智慧教育云平台整体解决方案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1章建设背景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背景......................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1基础教育信息化政策背景............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2 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1 主要任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2建设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2章方案概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方案简介与应用架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功能特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1 设计原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2 技术架构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3章建设内容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高效教学子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1 在线备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2 翻转课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3 微课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4 在线作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智慧城市视频监控系统云平台整体方案

智慧城市视频监控系统云平台整体方案

智慧城市视频监控系统云平台 整体方案 二〇一五年九月

第一章整体技术构架 智慧城市视频监控系统建设方案整体架构基于“信息联网、资源共享、服务实战”的理念,为了完善当地政府(区\市\县)视频监控系统建设,结合当地政府各局委办的实际需求,把握立体化、动态化、信息化、社会化四个着力点建立全覆盖防控、基础设施支撑、实战应用、指挥调度、保障体系五个方面,打造具有当地特点的城市视频监控系统,实现“更高层次、更高起点、群众最满意的智慧安防”的目标。 根据湖南广电针对湖南全省智慧城市建设的战略构想,智慧城市整体建设可以按照“感知、传输、管理、应用”的基本原则,将整个智慧城市的架构分为四个层次,整体结构如下: 图1:智慧城市整体结构图

********在智慧城市视频监控领域,提供了包括前端视频感知设备、网络传输设备、管理平台以及视频业务应用在内的端到端的整体解决方案。********视频监控系统总体架构图如下: 图2:整体解决方案 基础支持体系是整个系统的数据中心和传输中心,是其他体系的正常工作桥梁;全覆盖防控体系是整个系统数据信息的源泉,是其他体系的数据采集之源;实战应用体系利用采集的数据信息,结合实际业务应用流程,服务于实战应用,是整个系统的核心体系。通过建立四大体系,加强安防信息化建设应用,助推治安防控提档升级,打造智慧安防的新目标。 视频监控系统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社会治安防控的重要举措。 为了使视频监控系统的建设更加科学、合理,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同时又能紧跟先进技术的前沿,本着顶层设计、统一规划的原则,依据“圈、块、格、点”的规划设计原则对湖南省各地(区\市\县)视频监控系统未来三到五年的建设内容进行总体规划设计,在详细调研已建系统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对未来的建设进行指导。 智慧城市视频监控系统建设目标通常分为以下两个阶段实现: 第一阶段(两年):本阶段主要是建设当地政府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需要建设的内容包含了: 监控资源。主要是图像监控资源,扩充后的监控点要能基本覆盖全市各主要街道、各企业,做到全天候实时监控。主要包含高清视频系统、高清卡口系统、高清电子警察系统等。 传输网络。数字视频专网传输网络计划在原有的网络上基础上进行扩容,将所有监控资源接入。 视频监控管理平台功能。视频监控管理平台是城市视频监控系统的核心部分,通过视频监控管理平台,实现政府视频资源和社会单位视频资源的联网共享。同时基于现有视频监控管理平台功能单一的现状,对功能进行拓展,建成服务于公安实战的业务模块。 运维管理系统。实现对城市视频监控系统及其基础支撑运行环境的可视、可控、可管理,从根本上提高城市视频监控系统的运维管理水平。 对已建成现有资源进行整合,对监控系统部分软硬件进行改造和升级,对各个监控区域进行整合,实现和常德市局平台的互联对接。 第二阶段(三年):高度整合,深度应用,服务创新,品牌效应期. 智慧公共安全继续按照“滚动发展、迭代促进”的思路,在湖南

智慧城市云数据中心建设技术方案

第一章、智慧城市云数据中心建设目标 根据《国家电子政务“十二五”规划》(中办发〔2006〕18号)等文件,以智慧城市建设总体思路为指导,建设智慧城市云数据中心,实现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使用,为智慧城市和全市(县、区)各部门的业务应用系统提供统一的机房空间、网络资源、存储灾备、安全保障和运维服务,实现信息基础资源互通共享,从底层来联系整个政府机构内外的异构系统、应用、数据库资源等,打通各个职能部门间的“信息孤岛”,满足社会服务与管理,共享基础数据库、协同办公、行政审批与处罚、智慧城管、智慧社区等应用以及其他职能部门之间无缝的共享和交换数据的需要,实现相关部门的资源共享,提升政府的行政效率。 1.1、建设统一云数据中心 作为电子政务统一的基础资源平台,包括:网络资源、计算资源、存储资源等,并对基础资源进行池化,使各部门各单位的用户可以灵活的共享和按需分配。 1.2、建设电子政务外网应用的云计算PAAS平台 作为全市(县、区)电子政务统一的基础资源平台,不仅需要提供IAAS层的基础设施,还能够对上层基于SOA架构的电子政务类应用进行一定的能力支撑,包括基本的数据库、中间件等通用的基础软件资源和电子政务类公共组件类的软件资源。各部门各单位不仅可以共享PAAS层资源,而且可以在PAAS平台的基础上,简单、快速的开发不同功能类的电子政务类应用。

1.3、建立统一高效的运维管理平台 建立基础资源平台的统一运维管理体系,对机房基础设施、IT设备、虚拟机、数据库以及上层应用软件等资源进行统一的检测、动态调度和自动化控制管理,简化运维管理的流程和人工操作,提高基础管理平台的运维效率,降低云数据中心运行成本。 1.4、建立统一的安全保障体系 按照国家政务外网统一安全规划,参照等级保护的基本要求,建立统一的政务外网安全保障体系,加强安全管理、统一安全策略、统一标准规范,保障政务外网云数据中心和政务业务系统安全可靠运行。

智慧城市大数据平台项目建议书

智慧城市大数据平台 项目建议书 目前国家高度重视智慧城市规划、建设,云数据中心是推动信息技术能力实现按需供给、促进信息技术和数据资源充分利用的全新业态,是信息化发展的重大变革和必然趋势,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 智慧城市实现资源整合,城市管理涉及城建、交通、医疗、环保、文化、教育、产业发展、社区管理服务等诸多领域,在传统的城市管理模式下,建立多方协调、资源共享的管理机制相对困难,智慧城市通过建立部门协作、全民参与的公共管理模式,促进官民互动、部门协同、信息共享、政务公开,使碎片化的公共管理和服务资源有效整合,既让政府部门及时摸清群众的需求,又让拉百姓实时了解有关政策,有助于提升政府的效率和决策水平。所以,大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是智慧城市成败的核心。 DD州为了提高政府办事效能、提升为民服务水平、跟上时代步伐、创新发展,决定开展智慧城市建设工作。云数据中心和大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核心先行。 一、建设DD州智慧城市云数据中心 (一)建设依据 1.《关于数据中心规划布局的指导意见》(工信部联通[2013]13 号),2013年1月

2.《国家绿色数据中心试点工作方案》,(工信部联节[2015]82 号),2015年3月 3.《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 4.《国务院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 32号) 5.《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 6.《国家电子政务“十二五”规划》(工信部规﹝2011﹞567号) 7.《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顶层设计指南》(工信信函 ﹝2013﹞2号) 8.《智慧城市大数据共享交换平台规划指南(试行)》(住建部 ﹝2013﹞) 9.《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暂行管理办法》 10.《国家智慧城市(区、镇)试点指标体系(试行)》 11.《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务部门信息共享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 (发改高技【2013】733号) (二)建设思路 云数据中心的建设应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节约资源和保障安全为着力点,遵循产业发展规律,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引导市场主体合理选址、长远规划、按需设计、按标建设,逐渐形成技术先进、结构合理、协调发展的数据中心新格局。 规划智慧DD云数据中心的设计、建设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物

智慧灯杆-智慧城市道路智慧照明云平台综合解决方案

智慧灯杆-智慧城市道路照明云平台 综合解决方案 目录 1. 城市道路智慧照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智能化管理的路灯改造方案迫在眉 睫 (5) 智慧路灯是智慧城市的最佳入口和服务端口.......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我国路灯规模巨大............................. 错误!未定义书签。 路灯存量巨大且稳定增长....................... 错误!未定义书签。 我国城市道路建设推进路灯建设................. 错误!未定义书签。 城镇化的持续推进,加快路灯的基础设施建设.....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智慧照明技术比较和效益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电力载波和ZIGBEE通讯........................ 错误!未定义书签。 城市道路智慧照明建设效益明显................ 错误!未定义书签。 政策频出,大力推广智慧照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解决方案以及产品介绍.........................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产品简介....................................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产品功能及规格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城市道路智慧照明 智能化管理的路灯改造方案迫在眉睫 城市道路照明是城市公共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随着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城市道路照明路灯的数量越来越多,能耗越来越高,供电趋于紧张。此外,城市照明的维护工作和高昂的维护成本(人工控制、路灯巡查等),给城市管理造成了巨大的困难。管理部门需要更有效率的管理和节能方案,从而推进城市照明的科学管理和绿色节能。 根据道路照明专业委员会的统计,在全国811座城市中已有263座城市的道路灯管控采用了“无线三遥(遥控、摇信、遥测)智能化控制系统”。 根据《“十二五”城市绿色照明规纲要》课题组对包括所有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在内的81个重点城市的统计,智能监控仪的总数最多,已达21826点,分别为时控、光控和防盗监控点的3倍、倍和倍。 图表 1:道路照明控制系统情况 目前,国内城市道路照明系统大部分没有采用网络化监控管理,

面向新型智慧城市的开放云服务平台

面向新型智慧城市的开放云服务平台 发表时间:2018-06-01T10:37:28.72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11期作者:于峰 [导读] 摘要:针对智能城市碎片化与智能应用集成需求之间的矛盾,提出了一种面向智能城市的开放服务平台。通过建立一个信息共享和开放安全的新型智能城市开放信息环境,形成了一个通用的智能城市共享融合框架,提供云模式全局发现、异构资源集成调度、海量数据分析挖掘和信息服务按需分发的能力。 江苏黄埔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江苏盐城 214000 摘要:针对智能城市碎片化与智能应用集成需求之间的矛盾,提出了一种面向智能城市的开放服务平台。通过建立一个信息共享和开放安全的新型智能城市开放信息环境,形成了一个通用的智能城市共享融合框架,提供云模式全局发现、异构资源集成调度、海量数据分析挖掘和信息服务按需分发的能力。本文给出了该平台的应用模式,介绍了各行业各部门异构业务系统的业务协同和信息共享支持模式,实现了智慧城市的综合应用。 关键词:新型智慧城市;开放云服务平台;云计算;大数据 引言 智慧城市及其相关技术引领着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和行业的深刻变革,支撑着城市全面可持续和谐运行,推动着城市政务、经济和民生的跨越式发展。在当今智慧城市建设阶段,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需求的快速变化,对空间基础信息共享数据的实时性、多终端适应性、操作经验、应用自主性、管理可控性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福州市是全国首批智慧城市试点城市之一。为了有效支持城市建设和运营,需要进一步完善城市地理空间框架,以新技术迎接智慧城市的新挑战。因此,及时提出智能城市时空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 1开放云服务平台 智慧城市是以物联网、云计算、移动网络和大数据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与城市发展相结合的产物。如何有效整合智慧城市海量异构资源,按需分配和共享信息,快速开发应用系统,是智慧城市的核心问题。开放服务平台面向新一代智能城市信息系统的面向服务、协同共享能力需求,采用先进的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和面向服务的机构,形成智能城市的通用共享融合框架,建立信息共享、开放安全的新型智能城市开放云环境框架,提供云模式全局发现、异构资源集成调度、海量数据分析挖掘、信息服务按需分发等功能,为智能应用提供统一的开发运营环境、计算存储服务、全球服务框架、数据服务和信息服务 1.1应用生态环境 开放服务平台以面向服务的理念为指导,采用集成的资源描述、访问和共享标准,依托城市物联网、互联网等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立资源互联共享环境,支持城市跨行业、跨部门各种异构业务系统的义务协调和信息共享,最终实现城市智慧的综合利用。开放服务平台公开的云服务平台不是基于点和点的体系结构,而是在市、部门两级的行业域级部署多个管理节点,提供网络发现、统一管理、按需分配等服务能力,并可按需访问基础设施资源共享池,构建开放云服务平台的应用生态环境。 1.2体系结构 开放云服务平台面向新型智慧城市领域,具备综合性、集成性和基础性特征,将智慧城市领域业务系统与公共信息服务体系互相融合继无缝对接,整合协同各领域各部门业务资源,实现城市信息资源的全面整合、共享和业务应用的智慧协同。开放云服务平台包括以下三层,一是计算存储层,采用云计算技术,将计算和存储资源虚拟化,形成网络化虚拟计算存储资源空间,提供异构基础设施资源管理和调度能力。实现物理和虚拟资源的统一管理、动态分配与弹性扩展,以解决智慧城市中信息系统对计算和存储资源的无线需求和有限供给间的矛盾。二是数据资源层,集中了各类业务的共享静态数据、业务数据和实时数据,为形成跨领域数据共享体系提供数据支撑。三是支撑服务层:构建于通行网络计算村逐层和数据资源层之上,是开放运服务平台面向上层应用处理的支撑后台。 2.运用模式 开放式云服务平台支持分层部署,可以按需在城市、行业和部门服务节点部署。现有的业务应用系统数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通过集中存储、数据同步、服务封装等方式存储在服务节点大数据存储分析平台中。人眼基于开放云服务平台提供的集成开发环境和应用支持工具,为每个业务系统快速开发定制一系列专业数据服务,并通过信息注册访问本地服务节点。信息服务在本地服务节点注册,各种应用服务和用户可以通过服务节点目录查询使用,实现整个网络的数据共享和融合,用户可以通过浏览、下载和订阅的方式使用该服务。依托共享专业数据服务开展综合数据服务,支持各类数据的综合利用,同时,综合数据服务也可以注册到服务节点,供相关业务系统和政府部门使用。全市各领域各部门通过开放云服务平台实现数据的综合增值利用,同时在各级异构信息系统之间双向传输数据和指令,连接关键服务,按需调用服务,优化组合和有机协作,为城市跨部门规划、总体规划体系和综合应用提供全球城市信息服务,支持城市的智能管理和运营。 3关键技术 3.1异构资源统一管理调度 新智慧城市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建设基础设施和基础设施资源,根据硬件标准不统一和独立建设的系统,对城市各个领域的服务器、网络、内存和存储等物理资源通过抽象的方式进行改造,实现虚拟和物质资源的统一管理。根据需要从计算资源池、存储资源池和网络资源池调配资源,并针对不同的服务需求部署相关的城市服务。异构资源统一管理和调度技术可以实现物理资源和虚拟资源的统一管理和调度。遵循利旧的原则,将基础设施资源虚拟化并购整合成统一的逻辑资源池,集中所有软硬件资源和虚拟化设施,自动发现资源,自动配置和统一监控,实现一键划分和云管理智能调度资源,平衡不同应用系统使用的资源,从而实现动态能源管理。 3.2全局服务框架构建 新智慧城市的核心是通过互补、跨界、合作与合作来实现新智慧。服务化是智慧城市实现应用层功能的基本形式,面向服务的软件技术就是价格系统中不同该应用功能进行相应封装,从而成为不同服务即软件组件,通过消息机制实现服务间送耦合交互。面向城市各领域业务系统服务化自主协同需求,全局服务框架提供各类服务的安装部署、运行支撑、跨域访问、服务编排和监控管理功能,实现服务间松耦合交互,可使智慧应用支持各类业务需求,且能根据需求变化调整和完善。 3.3面向城市级跨部门大数据处理 目前,本地化数据处理已经不能满足新智慧城市各个领域的综合分析需求。针对跨系统、跨领域的数据集成和处理问题,大数据技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