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鼻与原理解析
电子鼻电子舌
电子鼻电子舌概述电子鼻和电子舌是两种基于传感技术的人工感官设备,它们模仿了人类的嗅觉和味觉系统,可以用于检测和识别气味和味道。
电子鼻和电子舌在食品、医疗、环境监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介绍电子鼻和电子舌的原理、应用以及发展趋势。
电子鼻电子鼻是一种模拟人类嗅觉系统的传感器装置,可以用于检测和识别气体的成分和浓度。
它由气体传感器阵列、信号处理电路和模式识别算法等组成。
原理电子鼻的气体传感器阵列通过吸附或吸收气体分子来获取气体的信息。
常用的气体传感器有金属氧化物半导体传感器、电化学传感器、光纤传感器等。
气体分子的吸附或吸收会引起传感器的电阻、电流或光信号的变化,通过测量这些变化可以确定气体的成分和浓度。
应用电子鼻在食品、医疗、环境监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食品行业中,电子鼻可以用于检测食品的新鲜度、品质和真实性。
在医疗领域,电子鼻可以用于检测呼出气体中的特定化合物,从而帮助医生进行疾病的早期诊断。
在环境监测中,电子鼻可以用于检测空气中的污染物。
随着传感技术的发展和进步,电子鼻的灵敏度和准确性不断提高。
目前的电子鼻主要是通过模式识别算法来识别气体,但未来可以结合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等技术,进一步提高识别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此外,对于特定行业的需求也将推动电子鼻的发展,例如在食品行业中,对于食品安全和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对持续监测和检测手段的需求也在增加。
电子舌电子舌是一种模拟人类味觉系统的传感器装置,可以用于检测和识别溶液中的味道和成分。
电子舌由化学传感器阵列、信号处理电路和模式识别算法等组成。
原理电子舌的化学传感器阵列通过吸附或反应溶液中的化学物质来获取味道的信息。
常用的化学传感器有离子选择电极、光化学传感器、电化学传感器等。
化学物质的吸附或反应会引起传感器的电阻、电流或光信号的变化,通过测量这些变化可以确定溶液中的成分和味道。
应用电子舌在食品、饮料、药品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食品行业中,电子舌可以用于检测食品的口感、甜度和酸度等。
电子鼻的实验原理
电子鼻的实验原理电子鼻是一种模拟人类嗅觉系统的仪器,它能够通过感知和辨认气体成分,实现气味的检测和分类。
电子鼻的实验原理主要包括气体传感器的选择和电子鼻模型的建立。
1. 气体传感器的选择电子鼻中常用的气体传感器包括半导体传感器、石英晶体微天平、金属氧化物传感器和电化学传感器等。
每种传感器都有其自身的灵敏度范围、选择性和耐久性等特点,因此在实验中需要根据需要的气体检测范围和要求来选择合适的传感器。
半导体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表面吸附和电导率变化来检测气体。
半导体传感器的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价格较低,但是其选择性较差,容易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
石英晶体微天平是一种基于微重量及其薄膜的吸附质量变化原理的传感器,通过检测气体吸附在薄膜上的质量变化来判断气体成分。
石英晶体微天平具有高精度、高选择性和较低的功耗,但价格较高。
金属氧化物传感器基于半导体氧化物材料表面对气体吸附和电学性质的变化来检测气体。
金属氧化物传感器具有高灵敏度、较好的选择性和较低的功耗,但存在响应时间较长的问题。
电化学传感器是通过电极与气体之间的电荷转移反应来检测气体成分的传感器。
电化学传感器具有高选择性和较低的功耗,但是其响应速度较慢,且易受温度和湿度等环境条件的影响。
在实验中,根据需要检测的气体成分和实验条件等,可以选择适合的传感器或利用多个传感器组合来构建电子鼻。
2. 电子鼻模型的建立电子鼻模型的建立是电子鼻实验的重要部分,通过建立合适的模型可以更准确地对气体进行分类识别。
电子鼻模型主要包括数据采集、特征提取和模式识别三个步骤。
数据采集是指利用传感器获取气体样本的数据。
在实验中,通过将气体样本吹入传感器中,在不同的浓度或不同的气体成分下采集传感器的响应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包括电流、电压或阻抗等信息。
特征提取是将从传感器中获得的原始数据转化为能够反映气体特征的特征向量。
常用的特征提取方法包括主成分分析、小波变换和时域统计等。
通过提取气体样本中的有用信息,可以减少数据的冗余性并提高分类的准确性。
电子行业电子鼻课件
电子行业电子鼻课件一、介绍1.1 电子鼻的概念电子鼻是一种模拟人类嗅觉系统的电子装置,通过感知和识别气味,可以在电子行业中发挥重要作用。
它通过使用化学传感器、模式识别算法和数据处理技术,可以对不同气味进行分析和识别,实现气味的检测和辨别。
1.2 电子鼻在电子行业中的应用电子鼻在电子行业中有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用于检测电子产品中的有害气体,如甲醛、苯等,保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此外,电子鼻还可以用于检测电子设备的故障,提供及时的预警和维修。
在生产过程中,电子鼻也可以用于检测空气中的异味,保障生产环境的舒适度。
二、电子鼻的工作原理电子鼻主要由传感器、信号处理器和模式识别算法组成。
2.1 传感器电子鼻中的传感器主要有化学传感器和气敏传感器两种。
化学传感器通过感知气体中的化学成分,识别出气体的种类和浓度。
它们可以根据气体分子与传感器表面发生的化学反应,输出电信号。
气敏传感器则是通过感知气体中的电子特性或热学特性,来检测气体的存在和浓度。
气敏传感器的原理包括电阻、电容、热电等效应。
2.2 信号处理器电子鼻中的信号处理器用于将传感器输出的电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同时进行信号滤波和放大,提高信号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3 模式识别算法模式识别算法是对传感器输出的信号进行处理和分析,从中提取特征,并通过与数据库中的模式比对,实现气味的识别和分类。
常用的模式识别算法包括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和贝叶斯分类器等。
这些算法结合了统计学、模式匹配和机器学习等技术,能够有效地识别出不同气味。
三、电子鼻的优势3.1 高灵敏度电子鼻可以感知极低浓度的气体,对于一些具有毒性或有害性的气体具有较高的检测灵敏度。
3.2 多功能性电子鼻可以通过更换不同的传感器,实现对多种气味的检测和识别,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扩展性。
3.3 实时性电子鼻能够快速地对气味进行检测和识别,可以在实时监测中提供必要的反馈和预警。
3.4 成本效益高相较于传统的气体检测仪器,电子鼻更加便携、易使用且成本较低。
电子鼻的运作原理
电子鼻的运作原理
电子鼻是通过一系列传感器来模拟人类鼻腔的嗅觉功能,从而能够检测和辨别气味。
其运作原理如下:
1. 传感器阵列:电子鼻通常由多个不同类型的传感器组成,如气敏传感器、光学传感器、折射传感器等。
每个传感器对特定的气体或气味有特异的响应。
2. 气体采集:电子鼻首先需要采集待测试气体的样本。
通常使用气流或泵将空气引入到电子鼻中,使其接触到传感器阵列。
3. 信号检测与分析:传感器阵列对接触到的气体进行检测和测量,产生相应的电信号。
这些信号将被转化为数字信号,并通过算法进行处理和分析。
4. 模式识别:通过与事先建立的数据库进行比对,电子鼻能识别出气体的特定模式或特征。
这些模式或特征与特定气体或气味的相关性已经通过训练或研究确定。
5. 结果输出:根据识别结果,电子鼻可以通过显示器、报警器等方式输出结果,使用户能够判断所检测气体的种类、浓度或其他相关信息。
电子鼻的运作原理基于传感器的集合和模式识别算法的处理,能够模拟人类嗅觉,检测和辨别各种气味。
它在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疾病诊断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
用前景。
电子鼻技术
人工神经网络神经元
input——Mathematical Functions——output
❖ 人工神经网络法是接近人类大脑思维方法的一种算法,它通过 大量简单的处理单元即神经元广泛地互为连接而形成复杂的网络 系统,可以通过训练学习外部环境。
❖ 设神经网络的映射关系为Y=H(R)。显然,要使Y=C,必使H=F-1。 系统的测量精度取决于神经网络的映射能力。
混合气体定量分析理论模型
BP人工神经网络
BP神经网络结构图 ❖ 前馈神经网络是一种基于监督学习(有目标输出)的人工神经网络,
它能够通过学习已知样本而掌握经验,从而对未知样本作出判别。 ❖ 前馈神经网络的学习算法通常采用反向传播算法(Back-
xi Xi / Xi2
适用传感器类型
金属氧化物、化学电阻、声表 面波型
金属氧化物、化学电阻、声表 面波型
金属氧化物、化学电阻、导电 聚合物型
金属氧化物
金属氧化物、化学电阻、压电 晶体型
金属氧化物、化学电阻、压电 晶体型
模式识别处理
❖ 传感器阵列输出的信号经专用软件采集、加 工、处理后,利用多元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神经网络方法和模糊方法将多维响应信号转 换为感官评定指标值或组成成分的浓度值, 得到被测气味定性分析结果的智能解释器。
光刻胶
(b)表面体微加工传感器制造流程
2001 美国《Micromachined polymer-based chemical gas sensor array》
气体传感器阵列
传感器类型 MOS(TGS) MOS MOS(TGS) Polymer Polymer Polymer CPs CPs PolymerCarbon black CPC Phthalocyanine
浅谈电子鼻
浅谈电子鼻一.电子鼻的简介电子鼻是模拟动物嗅觉器官开发出一种高科技产品,目前科学家还没有全部搞清楚动物的嗅觉原理。
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目前世界上较为权威的一些大学已经开发出具有广泛应用的电子鼻,最著名的要数德国的汉堡大学,是当今世界的传感器领域中具有绝对权威。
二.电子鼻的结构及工作原理电子鼻技术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个研究领域,它是一门涉及传感技术、模式识别、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神经生理学和数学等的交叉学科,具有很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因此现在很多国家已经把生物嗅觉敏感机理和对生物嗅觉系统功能的模仿———电子鼻列为重要研究课题。
在过去40多年中,科研人员一直致力于这一领域的研究。
1982年英国Warwick大学的Persand和Dodd提出了电子鼻的概念,他们所研制的电子鼻系统包括气敏传感器阵列和模式识别系统两部分,可以分辨桉树脑、玫瑰油、丁香芽油等21种复杂的挥发性化学物质的气味。
1994 年,英国Warwick大学的Gardner和Southampton大学的Bartlett使用了“电子鼻”这一术语并给出了定义———“电子鼻是一种由具有部分选择性的化学传感器阵列和适当的模式识别系统组成,能识别简单或复杂气味的仪器”。
电子鼻是模拟生物嗅觉系统,由传感器阵列结合模式识别系统构成。
对生物嗅觉系统的神经生理结构和嗅觉的生物化学机理的理解决定了电子鼻系统的基本结构、传感器阵列的组成和模式识别方法的使用。
电子鼻系统主要由气敏传感器阵列、信号预处理和模式识别3部分组成,如下图所示。
人的嗅觉形成过程是电子鼻工作原理的模拟基础,可以简单地从结构上将传感器阵列、信号预处理、模式识别分别与嗅觉膜、嗅小球、神经中枢相类比,更重要的是在功能上电子鼻系统也具有生物嗅觉系统的特点:对多种气体或气味敏感;通过必要的处理,能够识别所感受到的气体。
当待测气体呈现在一种敏感材料的传感器面前,传感器将化学输入转换成电信号,由多个传感器对某种气体的响应便构成了传感器阵列对该气体的响应谱。
《电子鼻技术》PPT课件
电子鼻巧辨食品新鲜度
上海水产大学食品学院专家依靠“电子鼻”辨 识食品“气味指纹”,检测食品新鲜程度的准确 性,较传统培菌检测法有较大提高。 实验室中,专家正进行对虾检测试验——小心 翼翼剥开一只大虾,去头去尾,捣肉成泥,取其 中1克样品放入小瓶密封,再启动“电子鼻”。此 刻,只见长2厘米、比头发丝还细的取样针探入小 瓶,吸取“虾味”源源不断进入集味储存盒。不 久,“电子鼻”显示屏上,就出现了这只虾样品 的气味响应曲线综合图。
U拟人的嗅觉对被测气体进行感知、分析 和识别,其过程包含3个部分: (1)气敏传感器阵列与气味分子反应后,通过一 系列物理化学变化产生电信号; (2)电子信号经过电子线路,将信号放大并转换 成数字信号输入计算机中进行数据处理;
(3)处理后的信号通过模式识别系统,最后定性 或定量的输出对气体所含成分的检测结果。
谷物生长分析
空气质量分级及评定
牛奶新鲜度分析
食品腐败变质过程分析
电子鼻在肉制品中的应用
电子鼻不仅可以清晰地区分不同饲养方式的猪肉,也可以评价猪肉加工过程中香气 的变化。 样品室中猪肉样品挥发出的气味被风扇吸入到气体收集箱内,与传感器阵列反应 后产生信号,经信号调理箱调理,通过计算机分析判断得到猪肉新鲜度
结论
• 目前电子鼻技术的应用受到敏感材料、制造工 艺、数据处理方法等方面的限制。随着传感器 技术的进展和人对嗅觉过程的深入了解,电子 鼻的功能必将日益增强,愈来愈多的取代生产 和生活过程中人鼻的作用,取得愈来愈广泛的 应用。电子鼻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有了它, 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方便、安全。
待 测 物 品 气 味
化学成分分析报告 专业人员品评报告
成分分析数据库
知识库
专家品评数据库
电子鼻原理
电子鼻原理
电子鼻是一种模拟人类嗅觉系统的电子设备,它能够对气味进行感知和识别。
电子鼻的原理是通过一系列传感器对气味分子进行检测和分析,然后利用模式识别算法来识别不同的气味。
电子鼻在食品安全、医疗诊断、环境监测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电子鼻的传感器通常包括化学传感器和生物传感器两种类型。
化学传感器是利
用化学反应来检测气味分子,常见的化学传感器包括电化学传感器、压阻传感器和光学传感器等。
生物传感器则是利用生物元件如酵母、细菌等对气味进行检测,生物传感器具有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的优点。
电子鼻的工作原理是将气味分子与传感器表面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电信号或者
光信号,然后利用信号处理系统对这些信号进行分析和处理,最终得到气味的特征信息。
电子鼻的模式识别算法通常包括主成分分析、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等,这些算法能够对气味进行准确的识别和分类。
电子鼻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其中在食品安全领域的应用尤为突出。
电子鼻可
以对食品中的挥发性有机物进行检测,从而实现对食品新鲜度、品质和真伪的快速鉴别。
在医疗诊断领域,电子鼻可以通过检测病人呼出的气体来辅助医生进行疾病诊断,如糖尿病、肺癌等。
此外,电子鼻还可以用于环境监测、化工生产、药物研发等领域。
总的来说,电子鼻作为一种新型的感知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随着传感
器技术和模式识别算法的不断进步,电子鼻将在更多领域展现出其巨大的应用潜力。
电子鼻的发展将为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安全保障。
气味(电子鼻)传感器的检测技术
气味(电子鼻)传感器的检测技术
一,概述.
电子鼻能识别和检测复杂的嗅味和挥发性成分。
电子鼻是指由多个性能彼此重叠的气敏传感器和适当的模式分类方法组成的具有识别单一和复杂气味能力的装置。
二、电子鼻工作原理 .
电子鼻的工作原理是建立在模拟人的嗅觉形成过程基础上的。
人的嗅觉系统由嗅觉细胞、嗅觉神经网络和大脑组成。
嗅感是挥发性物质释放出气体进入鼻腔,被嗅觉小胞中的嗅细胞吸附到表面上,呈负电性的嗅细胞表面的部分电荷发生改变,产生电流,使神经末梢接受刺激而兴奋,最后,兴奋信号传到大脑的嗅区皮层产生嗅感。
三、电子鼻的基本组成
电子鼻系统主要由气敏传感器阵列、信号处理单元和模式识别单元三大部分组成。
图给出了人工嗅觉系统的结构框图。
四、电子鼻的应用
人的嗅感产生过程框图
电子鼻的系统组成
五、电子鼻发展前景
1,存在问题:
(1)有些传感器对测试条件要求苛刻,必须严加控制,或者加以监测并进行参数补偿;
(2)传感器本身的稳定性差,因而易于中毒;
(3)阵列的校正和训练数据无法通用。
2,研究方向:
(1)能对微量分子瞬时敏感的不受环境影响或能对环境变化进行自适应补偿的传感器
阵列装置;
(2)能对信号进行处理的高精度处理器,将信号与噪声分离;
(3)能将人的感官感受相一致的感官评定指标的模式识别方法。
电子鼻实验报告
引言概述:电子鼻是一种基于传感器技术的人工嗅觉系统,能够模拟人类嗅觉能力,识别不同气味的成分和浓度。
本实验旨在研究电子鼻在气体识别、质量检测、环境监测等方面的应用。
本文将从电子鼻原理、实验设计、实验结果、讨论和结论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正文内容:一、电子鼻原理1.传感器选择:选择合适的气体传感器,如电化学传感器、半导体传感器、光纤传感器等。
2.信号的获取与处理:通过气体传感器获取气体样品的特征信号,并对信号进行预处理和分析。
二、实验设计1.实验材料准备:准备气体样品、电子鼻传感器、数据采集和分析系统等。
2.实验流程设计:确定实验流程,包括样品采集、传感器信号的获取、数据分析等步骤。
三、实验结果1.气体识别:通过对不同气体样品进行测试,记录并分析传感器所测得的信号,以达到对气体进行识别的目的。
2.浓度测量:根据电子鼻传感器对气体样品响应的特征,进行浓度测量。
分析传感器输出信号与浓度之间的关系。
四、讨论1.实验误差分析:分析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误差来源,如传感器的灵敏度、环境温度等因素。
2.实验结果的可靠性:评估实验结果的可靠性,讨论实验中可能存在的不确定性和局限性。
五、结论本次实验结果表明,电子鼻作为一种模拟人类嗅觉能力的人工嗅觉系统,在气体识别和浓度测量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尽管在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误差和不确定性,但电子鼻仍然能够在质量检测、环境监测和安全控制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总结:本文对电子鼻实验的相关内容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通过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证明了电子鼻在气体识别和浓度测量方面的有效性和应用潜力。
电子鼻的进一步研究还需解决一些技术难题,如传感器的灵敏度和选择性等。
希望本次实验对电子鼻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食品成分分析中利用电子鼻技术的新方法研究
食品成分分析中利用电子鼻技术的新方法研究食品安全一直备受关注,提高食品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对于保障公众健康至关重要。
而食品成分分析作为关键环节,一直是食品检测的重点之一。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鼻技术作为一种新的食品成分分析方法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本文将介绍食品成分分析中利用电子鼻技术的新方法研究。
一、电子鼻技术的原理和应用电子鼻技术是一种基于模式识别的感知技术,其工作原理类似于人类嗅觉系统。
电子鼻由气体传感器阵列和数据处理模块组成。
气体传感器阵列可以同时感测多种气味成分,不同的气味成分会导致传感器输出信号的变化。
数据处理模块通过分析和比较传感器输出信号,可以判断出食品中成分的类型和浓度。
电子鼻技术在食品成分分析中有广泛的应用。
一方面,它可以用于检测食品中的异味物质,如苯、氨等。
这些异味物质不仅给食品带来不良口感,还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通过电子鼻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到食品中的异味物质,及时采取措施来改善其品质。
另一方面,电子鼻技术还可以用于检测食品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如醛、酮等。
这些有机化合物在食品中的含量和种类也是影响食品品质的重要因素。
通过电子鼻技术,可以实时监测食品中的VOCs含量,为食品生产和储存过程中的控制提供参考。
二、电子鼻技术在食品成分分析中的优势和挑战电子鼻技术相比传统的分析方法具有一些独特的优势。
首先,它可以在非破坏性的情况下进行食品成分分析。
传统的分析方法往往需要取样并进行化学分析,这不仅费时费力,还会对食品的品质产生一定影响。
而电子鼻技术只需要将食品放在传感器阵列旁边,通过感知气味成分来进行分析,无需对食品进行处理,因此可以保持食品的原始性。
其次,电子鼻技术具有快速、高效的特点。
它可以在短时间内同时检测多种气味成分,从而提高分析的效率和准确性。
最后,电子鼻技术操作简单,无需复杂的仪器和技术操作,使得食品生产过程中的成分分析更加便捷。
然而,电子鼻技术在食品成分分析中还存在一些挑战。
基于电子鼻的人体疾病诊断技术研究
基于电子鼻的人体疾病诊断技术研究人体疾病诊断技术一直是医学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传统的诊断方法,基本上都是依靠医生的判断和经验,通过基本的身体检查、医学检验等手段来诊断疾病。
这种方法在疑难杂症的诊断中,因为缺乏定量可比、可重复的指标,往往会出现误诊和漏诊,给病人和医生都带来了巨大的困扰。
近年来,基于电子鼻的疾病诊断技术,成为了一种受到广泛关注的新型方法。
它利用电子鼻技术作为核心,结合了人工智能、生物检测等多种技术手段,通过识别人体呼出的气体,获得疾病指标信息,从而实现对疾病的精准诊断。
那么,什么是电子鼻技术?为什么能够应用于人体疾病的诊断中呢?一、电子鼻技术的原理电子鼻技术,是把一个智能鼻子植入到计算机或者终端电路中,通过舌头、眼睛、耳朵、嗅觉等传感器,模拟人脑嗅觉系统对气味的感知和识别过程,从而实现对不同气体的检测和识别。
核心原理就是化学传感器,它能够将气体的化学成分转化为电信号输出,通过处理和算法,得出气体的成分和含量数据。
电子鼻技术是由瑞典科学家S.Tuffle2 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之后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已经逐渐应用于各个领域,如石油化工、食品安全、环境监测、医学等。
尤其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对改善临床检测的精度、部位、代价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电子鼻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1. 呼吸系统疾病诊断电子鼻技术在呼吸系统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已经得到了广泛关注。
由于呼出气体中含有一些代表性的气味物,如NO、CO2、CH4等物质,所以可以通过电子鼻技术进行检测和识别,从而对呼吸系统的疾病进行快速准确的诊断。
例如,对于肺癌的早期诊断,传统的诊断方法往往需要进行群体筛查、胸部CT、支气管镜等复杂的检查手段,比较费时费力,且存在一定的误诊率。
但是,通过电子鼻技术诊断,能够识别出不同的呼气样品中的气体成分的差异,进而快速准确认识肺癌的出现和发展,大大提高了对肺癌早期诊断的准确性。
2. 实现哮喘诊断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呼吸短促、胸闷、喘息等。
电子鼻的原理应用现状
电子鼻的原理应用现状1. 介绍电子鼻是一种通过集成化电气化学传感器阵列和模式识别技术实现的类人嗅觉系统。
它模拟了人类嗅觉系统的工作原理,可以感知和辨别各种气味,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2. 原理电子鼻的工作原理基于电化学传感器。
传感器阵列由多个电化学传感器组成,每个传感器对特定气体具有选择性响应。
当气体通过传感器时,它会引起传感器的电流或电压变化,这些变化被转化为数字信号进行分析和处理。
3. 应用领域电子鼻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3.1 医疗健康•气味检测:电子鼻可以用于检测疾病的气味标志物,如癌症、糖尿病等。
通过分析气味模式,可以实现早期疾病诊断。
•呼吸监测:电子鼻可以监测呼吸气体中的成分,早期发现呼吸疾病或异常情况。
3.2 环境监测•空气质量检测:电子鼻可以检测空气中的污染物,如甲醛、苯等有害气体。
通过实时监测,可以提醒人们关注和改善室内环境。
•水质检测:电子鼻可以检测水中的有害气体和异味,帮助保证水质安全。
3.3 食品安全•食品质量检测:电子鼻可以用于食品的新鲜度检测、质量评估和鉴别。
通过检测食品散发的气味,可以判断食品的新鲜程度和是否受到污染。
•食品鉴别:电子鼻可以辨别不同品种的食品,如水果的种类、肉类的来源等。
3.4 工业生产•有害气体检测:电子鼻可以检测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提前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气味控制:电子鼻可以监测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异味,帮助改善工作环境并保证产品质量。
4. 现状和挑战电子鼻的技术和应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面临一些挑战:•传感器选择性和灵敏度的提高:需要进一步研发更好的传感材料和技术,提高电子鼻对不同气体的选择性和灵敏度。
•模式识别算法的改进:需要改进和优化模式识别算法,提高电子鼻对不同气味的识别和鉴别能力。
•实时监测和大数据处理:需要解决实时监测和大数据处理的问题,使电子鼻能够应对复杂的环境和大规模数据的处理。
•产品成本和可用性:需要进一步降低电子鼻的成本,并提高其可用性,使其更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
电子鼻电子舌的应用及原理
电子鼻电子舌的应用及原理1. 介绍电子鼻和电子舌是集成传感器和数据处理技术的先进仪器,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环境监测等领域。
它们通过模拟人类嗅觉和味觉的感知能力来检测各种气体和物质的特征和浓度。
本文将介绍电子鼻和电子舌的应用领域以及工作原理。
2. 电子鼻的应用电子鼻主要用于气体分析和检测,它能够模拟人类嗅觉系统,并通过传感器获取气体样本的特征和浓度信息,然后通过数据处理系统进行分析和识别。
以下是电子鼻的几个主要应用领域:•食品行业:电子鼻可用于检测食品的新鲜度、腐败程度和添加剂成分,对于保证食品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医疗行业:电子鼻可以帮助识别疾病的特定气味,比如呼吸道感染、肺癌等,提供早期诊断和治疗的依据。
•环境监测:电子鼻可以监测大气中的化学气体、有机挥发物等的浓度,用于环境质量评估和污染监测。
•气体和化学品检测:电子鼻可以用于探测燃气泄漏、有毒化学物质等,保障工业安全和人身安全。
3. 电子鼻的原理电子鼻的工作原理基于传感器阵列和模式识别算法。
传感器阵列由多种不同的传感器组成,每个传感器对应一种特定的气体或化学物质。
当气体样本进入传感器阵列时,不同的传感器会对其产生特定的响应。
模式识别算法通过分析这些传感器响应模式来识别样本中的气体成分和浓度。
传感器阵列中的传感器可以基于不同的原理工作,常见的有:•导电聚合物传感器:该种传感器的电阻会随着被吸附气体的浓度变化而变化,可用于检测挥发性有机物等。
•石英晶体微天平传感器:该传感器将气体吸附在石英晶体上,通过测量质量变化来检测气体成分和浓度。
•半导体气敏传感器:该传感器的电阻会随着被吸附气体的浓度变化而变化,可用于检测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等。
•光学传感器:该传感器利用气体吸收特定波长的光线的原理进行气体浓度测量。
电子鼻的模式识别算法可以采用机器学习和人工神经网络等方法,通过分析传感器阵列的响应模式来识别和分类气体样本。
4. 电子舌的应用电子舌主要用于液体和固体样品的味觉分析和检测,通过模拟人类味觉系统,实现非破坏性、快速的味觉识别。
电子鼻的名词解释
电子鼻的名词解释电子鼻是一种模拟人类嗅觉的技术设备,可以通过检测和分析气味来模拟嗅觉感知能力。
它由传感器阵列、信号处理器和模式识别系统组成,可以广泛应用于食品安全、环境监测、医疗诊断等领域,带来了许多便利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电子鼻的原理和组成电子鼻利用各种化学传感器构成的传感器阵列,模拟人类鼻腔感知某一气味的过程。
传感器阵列可以包括电化学传感器、光学传感器、热敏传感器等不同类型的传感器,每种传感器都对应特定的气体成分。
当气味分子进入传感器阵列时,每个传感器将产生一个特定的电信号,这些信号将传递到信号处理器进行分析和处理,最终通过模式识别系统得出气味的识别结果。
2. 电子鼻的应用领域2.1 食品安全电子鼻在食品安全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它可以快速检测食品中的挥发性化学物质,并依据特定的气味模式进行鉴别。
通过电子鼻技术,可以有效检测食品中是否含有有害物质,如细菌、霉变等,并为食品加工和存储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提供便利。
2.2 环境监测电子鼻可应用于环境监测,对于监测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异味和污染物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电子鼻可以检测工业废气中的有害成分,提供实时监测数据,以帮助环保部门制定相关政策和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2.3 医疗诊断电子鼻在医疗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用于疾病诊断,通过检测人体呼出的气味分子,辅助判断患者的健康状况。
例如,电子鼻可以检测出与某些疾病相关的特定气味模式,如糖尿病、癌症等,提供早期的疾病诊断手段。
3. 电子鼻的发展趋势3.1 多传感器结合目前的电子鼻主要使用传感器阵列完成气味识别,但是单一类型的传感器对于某些气味的识别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因此,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将多种类型的传感器进行结合,利用不同传感器的互补优势,提高气味识别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2 引入人工智能技术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鼻也可以通过引入人工智能算法来提高气味识别的能力。
通过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等方法,电子鼻可以不断优化模式识别系统,提高对复杂气味的识别能力,并能够根据实际应用的需要进行自动优化。
《ISENSO电子鼻》课件
ISENSO电子鼻的应用领域
食品工业
ISENSO电子鼻可用于检测食物的新鲜度、质量和安全性,以及检测异味和污染物。
环境监测
ISENSO电子鼻可用于监测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化学物质,提供实时数据和预警。
医疗诊断
ISENSO电子鼻可以辅助医生诊断疾病,例如通过检测呼气中的特定气味来识别呼吸系统疾 病。
ISENSO电子鼻的优势
空气污染监测
医学诊断
ISENSO电子鼻可以用于监测 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化学物质, 提供环境污染的实时数据。
ISENSO电子鼻可以辅助医生 诊断呼吸系统疾病,通过检测 呼气中的特定气味来判断疾病子鼻是一项具有巨大潜力的创新技术,可以在多个领域发挥重要作用。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 和发展,ISENSO电子鼻将在更多应用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ISENSO电子鼻的技术特点
传感器阵列
ISENSO电子鼻内置多个传感 器,可以同时检测多种气体。
数据分析
ISENSO电子鼻通过高级算法 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 解读。
实时监测
ISENSO电子鼻可以实时监测 气味变化,并及时报警或提 供预警信息。
ISENSO电子鼻的案例应用
食品质量控制
ISENSO电子鼻在食品加工行 业被广泛应用,可用于检测食 品的新鲜度、质量和污染物。
《ISENSO电子鼻》PPT课 件
欢迎来到《ISENSO电子鼻》PPT课件,本课件将带您深入了解这项创新技术。
ISENSO电子鼻的介绍
ISENSO电子鼻是一种先进的气体传感器技术,可以模拟和分析气味。它能 够检测不同气味的成分和浓度。
ISENSO电子鼻的工作原理
ISENSO电子鼻通过使用多个传感器阵列来模拟人类嗅觉系统。它可以感知和识别物质的特定“香味指 纹”。
基于电子鼻技术的气味识别及其应用
基于电子鼻技术的气味识别及其应用气味是人类感官中一种非常重要的形式,可以带来情感、记忆和行为改变。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气味不仅影响人类做出正确的决定,还有助于医学领域、安全领域、食品加工和环境监控等方面的应用。
然而,由于人类嗅觉系统的局限性,有必要引入新的气味检测技术进一步推进气味研究的发展。
电子鼻技术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可用于气味检测和识别,在诊断疾病、品质控制和环境监测等许多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一、什么是电子鼻技术?电子鼻技术是以人工智能技术为基础的化学气体传感器,可以模拟人类嗅觉感知系统实现气味检测和识别,其基本原理是使用一组非特异性传感器材料阵列对气味进行检测。
这些传感器材料的选择通常是根据目标检测的气味种类选择的,材料阵列采用SIMOS和ASIC等薄膜技术进行制造,从而构造出具有高度灵敏度和选择性的传感器。
二、电子鼻技术的原理对于电子鼻技术,最核心的是判断不同气味之间的区别。
电子鼻的检测原理是非特异性的,即所选用的嗅觉物质是多种多样的,无法精准的对某一种气味产生反应,因此,电子鼻所采用的宏观原理在检测方法中可能会跟人类嗅觉系统产生不同,但是在气味预处理和数据分析方面,二者仍然有许多相似之处。
从原理上来说,电子鼻是由多个非特异性传感器组成的,每个传感器都可以对所检测的气体进行反应,并产生所对应的电信号。
通过对这些电信号进行处理和分析,即可实现电子鼻对气体的检测和辨识。
三、电子鼻技术应用1. 医疗领域电子鼻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主要是针对医学诊断以及疾病治疗领域等。
医学上,环境味觉是一种很重要的评估方法,例如将电子鼻技术的数据与血液中的生化标记物相关联,可以使医生准确诊断出某些疾病,例如呼吸系统疾病或者癌症等。
2. 食品加工领域电子鼻技术在食品加工领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食品的控制和监测上。
对于食物加工过程,若人眼检查或者人工嗅闻的检测方法可能在精确性和效率上受限,而利用电子鼻技术可以减少潜在问题,保险食品卫生安全质量。
基于电子鼻的物质识别技术研究与应用
基于电子鼻的物质识别技术研究与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传统的物质识别技术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电子鼻作为新兴的物质识别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追捧。
那么,何为电子鼻?电子鼻又是如何实现物质识别的呢?一、电子鼻的定义和原理电子鼻,顾名思义,就是模仿人类嗅觉而设计的。
它由多个传感器组成,可以依据嗅觉记忆对物质进行分类和辨别。
电子鼻与传统的鼻子不同,它可以通过数字化的方式将气味信息转化成人类可以识别的数字信号。
电子鼻的原理就是利用人工感知系统对气味进行分类。
通过嗅探器传感器接受信息,将这些信息转化为需要处理的数字信号,然后,进一步对处理后的信号进行解读和分类,最终得到对应的物质信息。
二、电子鼻的应用电子鼻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比如说,在医疗研究中,电子鼻可以用于糖尿病、癌症、哮喘、呼吸暂停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在烟草行业中,电子鼻可以用来检测和区分各种烟草类型;在食品行业中,电子鼻可以用于检测食品是否过期等。
此外,电子鼻还可以用于环境污染监测、安全检查等领域。
三、电子鼻在食品行业的应用如今的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电子鼻可以在食品行业中发挥其强大的功能。
一些生产商已开始利用电子鼻的高精度和灵敏度来对食品进行非常规检测。
目前,国内外的生产商已经采用电子鼻检测技术来探测新鲜和变质食品中的有害气体,比如甲苯、乙烯、酚、异丙酚等,这些物质都会危害到人的健康。
通过使用电子鼻设备,可以在食品加工过程的各个阶段及时及早检测出任何异常情况,有效维护食品的质量与安全,避免食品中毒等事故。
四、电子鼻的优点和不足相比传统的物质检测技术,电子鼻的优点在于其高精确度、高效性和无需接触被检测物等特点。
由于电子鼻能发出警告信息,检测范围更为广泛,因此也能提高物质检测的全面性和准确程度。
不足之处在于,由于许多气体有着弱的挥发性,因此在电子鼻需要更大的灵敏度和更好的分辨率。
同时,电子鼻需要对检测样本进行恰当的处理和分析,这也需要投入额外的时间和人力成本。
电子鼻在生物识别中的应用探讨
电子鼻在生物识别中的应用探讨随着计算机技术与生物学的深入结合,生物识别技术应用的领域也随之扩大,电子鼻作为一种新的识别技术,可在生物医学、食品安全、环境检测等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探讨电子鼻在生物识别中的应用,以及其技术特点和未来发展方向。
一、电子鼻的基本原理电子鼻是模拟人的嗅觉系统,通过化学传感器、信号处理器和模式识别算法等元件组成,能够对气体、液体甚至固体的气味和成分进行检测和识别。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相应的化学传感器,将气体样品的成分信息转化为电信号,再通过模式识别算法进行分析和识别,最终得出样品的成分信息。
不同的化学传感器能够对不同的物质有所响应,通过传感器的组合可以实现对多种物质的检测。
二、电子鼻在生物识别中的应用1. 生物医学领域电子鼻可用于肺癌、肝癌、肠癌、乳腺癌等多种癌症的早期诊断。
根据肿瘤细胞代谢活动释放的挥发性有机物,电子鼻可以检测出存在于患者呼出气体中的某些有害成分并进行识别。
另外,电子鼻还可用于检测疾病呼出气体中的有害成分,如氨、硫化氢、二氧化碳等。
通过测量气味变化来预测身体健康状况。
2. 食品安全领域电子鼻可用于食品质量安全监测。
利用电子鼻进行饮料、奶制品、肉制品等食品的快速检测,只需将样品装入气密容器中,电子鼻即可快速检测其气味特征,判断是否符合标准,从而保证食品质量与安全。
3. 环境检测领域电子鼻可用于环境污染物检测。
通过电子鼻检测区域内的气味成分,可以快速定量测量环境中的气体成分和浓度,准确判断环境的污染程度。
三、电子鼻的技术特点1. 高灵敏度电子鼻通过一组化学传感器对样品进行检测,可以达到非常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识别能力极强。
2. 高效快速电子鼻采用直接测量气味信息的方法,并通过模式识别算法进行分析和识别,可快速、准确地识别气体成分。
3. 低成本与传统的分析仪器相比,电子鼻显著降低了设备成本和维护费用,具有更为优越的经济性。
四、电子鼻的未来发展方向随着电子鼻技术的发展,未来其在生物识别领域中的应用将愈发广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了解决人工嗅觉在实际应用中遇到的问题,才有了电子鼻的诞生。电子鼻是一种能够模拟动物嗅觉的电子装置,它包括气体采样器、气体传感器阵列和模式识别系统三大功能部件,能够识别单一和复杂的气味或气体。在过去的几十年内,电子鼻已被应用到许多领域,例如食品质量控制、饮料及香料工业、环境监测、医疗诊断以及航天项目等等。电子鼻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市场价值。自第一台商用电子鼻于1994年在国外诞生起,世界上从事电子鼻产品研究与开发的科研机构逐年增多。但是目前国内对电子鼻的研究及开发还刚起步,鲜有商用化的电子鼻产品。针对这一现状,本文开发了一套低成本的、便携化的电子鼻系统。
关键词:电子鼻
摘要: 为了解决人工嗅觉在实际应用中遇到的问题,才有了电子鼻的诞生。电子鼻是一种能够模拟动物嗅觉的电子装置,它包括气体采样器、气体传感器阵列和模式识别系统三大功能部件,能够识别单一和复杂的气味或气体。在过去的几十年内,电子鼻已被应用到许多领域,例如食品质量控制、饮料及香料工业、环境监测、医疗诊断以及航天项目等等。电子鼻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市场价值。自第一台商用电子鼻于1994年在国外诞生起,世界上从事电子鼻产品研究与开发的科研机构逐年增多。但是目前国内对电子鼻的研究及开发还刚起步,鲜有商用化的电子鼻产品。针对这一现状,本文开发了一套低成本的、便携化的电子鼻系统。
在开始测试前,须先在PDA上设定测试过程4个阶段的时间值:基态时间、采样时间、保持时间及恢复时间。然后由PDA发出“开始”指令,系统开始测试。采集终端在收到该指令后,内部的单片机会按照指令,通过定时器来控制好4个阶段的时间。首先单片机会控制DAC调理模块输出加热电压用来加热传感器阵列,然后再控制ADC模块采集传感器阵列的信号电压,并选择将获取的数据存到存储模块中,或者直接由无线模块反馈给接收端的PDA做分析与处理。待数据采集完毕,PDA发出“结束”指令,系统停止工作。
1 工作原理
电子鼻是利用气体传感器阵列的响应图案来识别气味的电子系统,其识别气味的主要机理是在阵列中的每个传感器对被测气体都有不同的灵敏度,以及不同的响应曲线。例如,气体甲可在某个传感器上产生高响应的电压信号,而在其他传感器上产生低响应。同样地,对气体乙产生高响应的传感器,对气体甲则不敏感,产生低响应电压信号。因此整个传感器阵列对不同气体的响应图案是不同的,正是这种区别,才使得系统能根据传感器阵列的响应图案来识别气味。
5)无线模块,用于发送与接收数据或指令;
6)微型气泵,三通电磁阀的开关与切换的控制。
2.2.1 单片机管脚设置
本文所采用的单片机型号是STC89C516RD+,封装形式为POFP。它具有36个可操作的I/O口,I/O分配见图4。由于单片机外围电路涉及的模块与电子元件较多,I/O资源不够分配,故需要扩展I/O口。本文采用8个型号为MAX4634的四路模拟多路复用器/开关对单片机的P0口进行扩展。MAX4634共用4个通道可选择:N01、N02、N03和N04。可通过单片机的2个I/O来控制MAX4634的选择管脚A0与A1的电平状态,从而切换该开关的通
0 引言
嗅觉跟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在日常生活中,包括烟草、食品、化妆品等在内的许多行业仍然需要人的嗅觉来对样品进行识别和判断。而在实际应用的时候,人和动物的嗅觉能力往往受到很多条件的限制,存在着诸多弊端:培养专职嗅觉的人员成本高、周期长;人工鉴别的个体差异性、主观性比较大;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下,如存在有毒气体或刺激性气体的时候,显然不适合长时间的人工作业。
2.2.3 DAC调理模块
DAC调理模块的电路设计。其中的D/A转换芯片TLC5615由单片机的I/O-P15、P16、P17直接控制,在稳压二极管TLC431的作用下,输出模拟电压信号。该电压信号在经过运算放大器芯片LM324处理后,用作传感器阵列的加热电压。
2.2.4 存储模块
2.2.6 控制模块
微型气泵和三通电磁阀的开关与切换由单片机的I/O-P42、P43来控制。通过改变这两个I/O的电平状态,即可实现整个控制电路的通与断。
2.3 处理终端
处理终端由无线模块、单片机、RS232串口转USB接口模块(RS232 to USB)以及PDA组成。无线模块与单片机的接口设计电路与上述采集终端是一样的。因为PDA上只有USB接口,故需设计RS232串口转USB接口电路以完成单片机与PDA之间的数据交换。
中可以看出电子鼻在一轮完整的测试过程中,须经历4个阶段;基态阶段、采样阶段、保持阶段及恢复阶段。在基态阶段,三通电磁阀切换至空气通道,传感器阵列的电压信号为一条水平基线。待三通电磁阀切换至样品气体通道后,系统进入采样阶段,传感器阵列开始响应,数秒后电压信号值上升至峰值再趋于平稳,待接近平衡后,系统进入保持阶段,三通电磁阀保持样品气体通道不变。最后进入恢复阶段,三通电磁阀切换回空气通道,传感器阵列的响应曲线迅速下降,直至恢复到基线位置。
2.2.5 无线模块
无线模块的正常工作电压是3.3V,而电源提供的电压是5V,故需要用到低压差电压调节器LM1117进行降压处理。并且P0口须接10k上拉电阻后,方可连接至无线模块的管脚上。该无线模块的工作频段为433MHz,最高工作速率50kbps,内置125个频道,能满足多点通信和调频通信的需要。
在进行下一轮的测试前,须让PDA发出“复位”指令使系统清零后,方可进行新一轮的测试。此外在测试的过程中,可以通过PDA发出指令来控制微型气泵和三通电子阀的开关。在测试停止后,可以通过“打开”指令来读取之前获取的传感器阵列的数据及响应曲线。
4 结束语
本文针对国内鲜有电子鼻产品开发这一现状,实现了一套基于STC89C516RD+单片机的手持式电子鼻系统。此系统具有低成本、便携化的特点。系统分为采集终端与处理终端两大部分,采集终端负责获取MOS气体传感器阵列的响应信号,处理终端则分析与处理获取的信号。两个终端之间通过无线通信的方式完成数据的交换。最后通过简单的实验初步地验证了系统的性能,表明此电子鼻系统具备一定的市场应用潜力。
3 软件设计
本电子鼻系统的软件分为两大部分。采集终端上的软件是在Keil uVision2开发环境下用C语言编写的,编写好的源程序通过RS232串口烧录到STC89C516KD+单片机中;处理终端上的软件是基于LabVIEW7.1(National Instrumentation,美国)平台在PDA(WindowsXP系统)上开发的。本文对该系统进行了简单的验证试验,测试样品为白酒。通过数轮的测试表明该电子鼻系统及软件运行正常,达到了预期的功能要求。测试的软件界面见图10。从图
2.2 采集终端
采集终端的主要作用是采集及存储MOS气体传感器阵列的响应信息,并通过无线模块发送到处理终端。采集终端的电路设计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模块:
1)单片机的最小电路模块,用于控制其它所有的模块及元件;
2)ADC模块,用于采集MOS气体传感器阵列的信号电压;
3)DAC调理模块,即D/A转换并调理模块,用于输出并调理加热电压的信号;4)存储模块,用于存储ADC模块采集的数据;
存储模块由地址锁存器LS373与Flash存储器AT29C040构成,见图6。AT29C040的容量是512kB,具有2048个扇区。通过单片机的管脚ALE可以控制LS373。
当ALE信号有效时,P0口传送的是低8位地址信号;当ALE信号无效时,P0口传送的是8位数据信号。单片机既能向存储模块写入数据,也能读取数据并发送。
2 硬件设计
2.1 硬件结构
本电子鼻系统由两大部分组成:信息采集终端(采集终端)与信息处理终端(处理终端)。采集终端负责采集MOS气体传感器阵列的信号电压,而处理终端则通过一个掌上电脑(PDA)来完成数据的分析与处理。这两大终端的数据交换通过两个无线模块来完成。
采集终端与处理终端的结构框图。其中采集终端由三大部分构成:采样系统、电路系统以及传感器阵列。采样系统包括气体传感器腔体、微犁气泵和三通电磁阀。电路系统由以下功能模块及电源组成:单片机、ADC模块、DAC调理模块、存储模块、无线模块及锂电池。传感器腔体内放置着由8个商用TGS气体传感器组成的传感器阵列。整个采集终端的工作能耗在6W左右,在容量为3800Amh的锂电池供电的情况下,能够连续地工作3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2h。处理终端的组成为:无线模块、RS232串口转USB接口模块(RS232 to USB)、单片机和PDA。处理终端既能获取并处理来自采集终端的数据,又能发出指令以控制采集终端的所有动作。
2.2.2 ADC模块
ADC模块由A/D转换芯片TLC1549和八路模拟多路复用器/开关MAX4617组成。TLC1549为10位精度单通道A/D芯片,分辨率为4.88mV(1LSB)。通过控制单片机的3个I/O-P32、P33、P34的电平状态,可改变MAX4617的3个选择管脚A、B、C的逻辑状态,从而切换其8路开关。因此该ADC模块能采集由8个MOS气体传感器构成的阵列的响应信号电压。
道。对应关系如下:A0=0,A1=0,选中NO1;A0=1,A1=0,选中NO2;A0=0,A1=1,选中NO3;A0=1,A1=1,选中NO4。因此单通道的P0口可被扩展为四通道的P0口,其中两个通道NO1、NO2分别连接至存储模块和无线模块。
测量金属氧化物半导体(MOS)气体传感器响应电压
信号的原理图。在测试之前MOS气体传感器通常须加热到2500℃(或更高),才能正常地工作。在测试过程中,MOS气体传感器与样品气体/气味发生化学反应后,会改变自身气体敏感膜的电导率及电阻值,从而导致与之串联的取样电阻的端电压发生改变。因取样电阻的阻值固定,故通过即时地提取取样电阻的端电压即信号电压,便可以得到MOS气体传感器的响应曲线。在本文的测试中设定加热电压和测试电压均为5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