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2020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适应性测试讲评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时,审题立意时,还必须结合任务指令。任务指令虚拟了写作场 景——刚参加过成人 仪式,暗含参加活动感想的要求;界定了写作者的 身份——刚满18岁的年轻人,规定了写作 的内容——面对新的十年的感 悟和思考。这些任务指令给写作带来了限定性,审题立意时必 须要将材 料和任务指令结合:写刚成年的年轻人,面对眼前新十年的思考和感悟。
⑥在我将右手捏成拳头,口中念着誓词时,我感到了十 八岁的肩头,那份属于新十年的重任。受恩于国,自当涌泉 相报;前人引路,亦应追随前行。作为新十年的栋梁,我有 幸站上历史的塔尖、巨人的肩膀瞭望,眼中定当揽过家国的 山川。我手中握有拼搏做的船桨,信念制的风帆,我愿以下 一个十年为期,不负芳华,不负重托,于这“百年未有之大 变局”之际奋勇航行,为我的祖国开拓一片更广阔的全新海 域——这是我的誓词。
• 1.“请根据下列情景选择其中一项,完成任务”,一些学生未做选择, 两小题都写,只能给第(1)答案评分。还有几个学生把21题答案写 在20题的答题区域,给0分。
• 2.选择写邀请函的学生,能正确书写格式的极少,大多没有题头,称 谓语未顶格写,署名不全,日期遗漏。
• 3.大多数正文内容无序,连贯性欠缺,或要点如邀请目的、举行讲座 的具体时间欠缺,或语言重复罗嗦欠简洁,或语言欠得体(如“希 望你一定要抽出时间来参加”“希望你有空闲时间与我联系”等)。
①身处人声鼎沸的会场,望着舞台上方“2020届成人仪式”的 鲜红横幅,看着曾经艳羡的学长学姐们拥有的学士服穿在了自己的 身上,我还有些恍惚:十年前,我还是在港口的庇祐下,胆怯而懵 懂地张望未知海域的稚童,而十年后的今天,我竟已褪尽稚嫩迈向 成人,要向更广阔的蔚蓝,向下一个崭新的十年,扬帆起航。
(文章开篇,作者便将写作置于“20届成人仪式”的现实情境中,既关注到写 作主体又关照了写作任务。考场作文写作追求入题的简明,更况作者还巧妙地 关联了过去、当下、未来的写作对象。同时开篇还预示了作者后文的行文思路, 即立足当下,回首过去,展望未来。在对过去的回忆,未来的展望中转换思路, 展开对未来十年的感悟与思考,从中可见作者谋篇布局的匠心。)
(本段作者思绪再次从对过去追思回归到现实,既总结前文“受恩于 国,自当涌泉相报;前人引路,亦应追随前行”,又通过自己的誓词 强调通过奋斗塑造自己未来十年时代印记的主旨。思路清晰,情感强 烈。)
⑦我走出会场,身后《我和我的祖国》的乐声依然回荡, 我深知,成人仪式是催我奋楫中流的号角,祖国的下一个十年, 由我扬帆。
(本段承接上文的“民族英雄和时代楷模”展开具体论证,强调正是因 为每个十年里的“最勇敢的人”通过爱国之心、报国之志为我们引路, 才让我们更明确了未来十年的奋斗方向。而引用的运用,更增强了文章 的说服力。本段的精彩之处还体现在作者通过“无论……,还是……, 抑或是……”的关联词将素材巧妙地串联起来,体现了作者素材运用的 娴熟。)
切题的立意必须要把“青年”“年代” “过往”“未来”等要素紧 密联系起来,回答“新青年怎么在新的年代里创造属于自己的时代风景” 等问题’例如:①新时代,新青年,薪火相传,与时俱进 ②回首过去, 展望未来,创造属于我们的时代风采 ③崭新的时代在召唤,奋斗的青 春不虚度……
如果学生完全不顾及任务指令,泛泛评论年代感,或特意选择几个
【立意提示】本次作文需要结合材料和任务指令来进 行审题立意。材料主要介绍了“年代感” 的相关内容。
年代感不是单纯的怀旧,也不等同于过时,而是特定时间 段铭刻在心中的特殊 印记。这可以从小的方面来思考,逝 去的岁月里承载了个人的生活历程和拼搏经历。也可以
从大的方面来思考,中国现在的繁荣是一个年代接一个年 代的奋斗逐渐形成的。同为未来储蓄经验智慧、信 心决心和筑梦力 量,也指引着我们为未来奋斗,创造新 的风景,书写新的奋斗史诗。材料部分的关键词是:回 首过往、储蓄经验、吸取力量,不负韶华、开创未来。
南宁市2020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适应性测试 语文试卷讲评
( 5月26日周测)
第6题
• 1、平均分4.9分。参考要点:减少国际间交往、降低疫情 扩散。各国加强抗疫科研。团结互助,分享抗疫经验,向 薄弱国家提供援助。其他答案,如:加强疫情防控,加大 信息公开度,分享科学数据等,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 2、部分学生漏掉要点,忽视材料内容中减少国际间交往、 降低疫情扩散的部分。
第9题
• 3.要点重复。绝大部分学生都能分点答题,但所分的要点多有重 复,如“能在恶劣环境中生长”“不屈不挠”“顽强的生命力” 本就属于同类信息,却被强行拆分为多点。将“学会隐忍”和 “淡泊名利”分作两点来答,亦是如此。其实“苔藓具有超强的 修复能力”“有一个伟大的梦想”都可以归入苔藓的“价值与功 用”这一大点之下。 4.答题步骤不规范,参考答案提供了标准的答题范式,即“启示 +文本依据”,不少考生的答案作答结构混乱,术语使用不准确。 5.要点遗漏,不少考生漏掉了参考答案中的第③点“谦逊不张扬, 不骄不躁”,这说明学生在阅读时缺乏对敏感信息的感知力。 6.臆测,脱离文本。如“不忘初心”等。
③我忆起,这片历尽坎坷又奇迹般再现繁盛的热土,是
我步向成人这十年来,最为安稳的港湾。自从南海边的渔村地 覆天翻以来,她早已踢碎东亚病夫的招牌,以她不断高崛的姿 态傲立在世界的东方。抬望眼,她已能“上九天揽月,下五洋 捉鳖”,她的“中国高铁”名片已递往世界,她的“中国芯” 正同全球一起律动。从粮票到纸币到电子支付,她一回眸,不 过百年。即便经受了汶川的痛哭,塘沽的血色,武汉的哀鸣, 她依旧凭着雄厚的实力,人文的关怀,成为每一个我最坚强的 后盾,予我体健安全,予我云端教育的资源,让我背倚山河, 感到安稳无比,力量无穷。
②主持人甜美的嗓音打断了我的思绪:“我们的成人仪 式现在开始。请全体起立,奏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我 赶忙随着人群一同起身,在耳畔那庄严的旋律里,在虔诚的 跟唱声中,我仿佛又触碰到了我的祖国——那副庞大身躯的, 浓缩在无数个十年里的苦难与荣光,血泪与辉煌。
(该段承上启下,思绪再次回到20届成人仪式的情境中,又通过在此 情境中的个人感受引出下文对过去的回顾。而拟人的运用,生动形象, 为文章增色。)
(本段作者紧承过去,点明是祖国这片热土给予18岁的我们以安稳的港 湾。通过素材运用,串联起改革开放以来的重大事件,突出背倚强大的 国家,是我们向下一个崭新十年扬帆起航的基础,突出受恩于国,自当 涌泉相报。思路清楚,情感真挚。)
④“这是我们国家的民族英雄和时代楷模们,他们热爱祖 国,无私奉献,在自己的年代为国家发光发热……”回过神来, 眼前的大屏上更迭的一张张人物照片,又让我顿生倾慕与敬畏。
(本段思绪再次从对过去的感恩回归现实,并通过“眼前的大屏上更迭 的一张张人物照片”将过去与现实巧妙的联系起来。点明身处18岁的历 史节点,未来十年时代印记的塑造,不仅需要背倚国家,还要从那一位 位民族英雄和时代楷模们中汲取精神养料。)
⑤基辛格曾写道:“中国人总是被他们最勇敢的人保护得 很好。”在中国跋涉的每个十年里,都有各自“最勇敢的人”。 无论是致力科研铸起核盾的开国元勋钱学森、邓稼先,还是改 革开放年代的华西村带头人吴仁宝,抑或是新冠疫情中挺身而 出的钟南山,都是中国的脊梁,是各个十年的护盾与利刃,亦 将凭着那份爱国之心、报国之志,成为我们新十年的引路人。
第13(2)题
• 原句:天复初,贼臣用事,朝政不纲,拜章请罢。
• 翻译:天复初年,贼臣当权,朝政没有法度,牛徽递上表 章请求辞职。
• 得分点:“用事”“纲”“罢”1处1分,句意2分。 • 评卷反馈:大部分同学都能翻译出得分点且翻译正确,但
不少同学把“天复初”翻译成“天气刚刚回复”,“贼臣” 翻译成“做贼的大臣”,“纲”没有翻译出来或者翻译成 “正确”,“罢”翻译成“罢免”,还有把“拜章”翻译 成“拜见姓章的人的”。
第13题
• 13(1)赋分情况:句首主语补充“牛徽”、句意“击徽破 首”、被、舆、辍,各一分。
• 评卷发现:拿到满分5分的学生寥寥,主要问题是“舆”、 “辍”二字翻译不对,结合“假舆马者(《劝学》)”、 “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其实可以把这两个词的意思翻 译出来,可大部分学生把“舆”译为“篮子”,“辍”译 为“不放手”,所以这句话译为“抓住篮子不放手”。具 体错例如下图:
不同的年代来分析其中的年代感,这类作文属于“基本符合题意”如果 学生能提到年代感,来谈对迈入成人大门、对未来、对理想的思考和感 悟,也属于“基本符合题意”。
考场佳作赏析
芳华正扬帆,奋楫新十年
(标题紧扣任务指令,观点鲜明,中心突出。“芳华”直指写作主体,即刚刚 参加过成人仪式18岁的“我”;而“新十年”则紧扣“年代感”这一写作对象, 关联未来十年,突出使命感。“扬帆”与“奋楫”点明写作内容——奋斗,即 通过奋斗塑造自己未来十年的时代印记。)
第15题
• 1.空白卷多。 • 2.只有极少数学生能答得出“铺垫”这一点。能回答“实
写、虚写”这一项的考生估计不到一半。 • 3.诗歌写作技巧分析依然是弱项,还需加强训练。
第20题
• 涉及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任务要求清楚明白, 按要求完成即可,但很难看到完全符合要求的答案。
• 主要存在的问题:
• 3、少部分学生只答了作用,未进行分析;而部分学生则分 析过多(题目只要求“简要分析”),可能会耽误完成后续 的题。
第9题
• 1.审题错误。题目问的是“苔藓能带给我们带来哪些人生 启示”,这就要求考生由实而虚,由物及人,抓住苔藓的 生长特点,挖掘其中蕴含的某种品质(精神、思想),并 由此领悟到某些人生哲理,但从答题情况来看,不少考生 将其理解为“苔藓具有哪些特点”“苔藓的特点体现在哪 些方面”,更有些考生将其理解为考查手法、作用的题目 来解答。 2.摘抄原文。不少考生能够找出体现苔藓特点的文句,但 因缺乏提炼和加工信息的能力,只能摘录原文了事。如 “有着超强的修复自然的能力”“无时无刻不在跃进”, 至于其背后所蕴含的精神,却读不透,提炼不出。
第21题
• 此次得分率较高,大多数能拿到满分,均分4.49.一般被扣 分的是字数超出范围或语言表达不通顺或者留空。
22.【题目解析】 本次作文材料取材于《人民日报》,聚焦于“年代感”。今年是
2020年,是21世纪第三个十年的开始,新时代引发了人们的诸多感触和 展望,这个作文材料紧扣了现实,能引导学生回忆过去,思考当下,展 望未来,具有较大的开放性,有利于学生写出自己的感悟的思考。 这则 材料与近年来高考作文强调“新时代”“新一代”的命题趋势保持一致, 有助于学生的备考。任务指令设置了一个虚拟的场景,要求刚刚迈入成 年人行列的学生,思考自己和祖国的未来,谈谈对新的十年的感悟和思 考。这个任务指令将上面的材料进行了一定的限制。既有作者身份,又 有写作内容与写作目的等方面的限制。《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语文课程 要注重综 合性、实践性,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本次的作文题目 也符合课标的要求。同时,这个作文也具有一定的区分度。由于阅历不 同、知识结构、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差异,不同的学生对这个作文题目也 有不同的思考,也能在写作中分辨出水平的高下。
(结尾匠心,首尾呼应,再申主旨。那依然回荡的乐声是抹不去的爱 国之心、报国之志,不仅回荡在作者的耳中,更回荡在每一位国人的 心中,给人以无穷回味。)
• 3、部分学生答案要点重复或交叉。 • 4、个别学生答错位置,答的是散文阅读。
第8题
• 1、大多数学生能按标准角度答题,分析也比较切题,总体 形势较乐观。
• 2、主要的问题是要点的理解和把握还不够准确清楚,体现 为:①一个角度被拆分为两三个点,看似丰满实则骨感;② 写出了标准术语,但在分析时却偏离方向(如答出了深化主 旨,分析说的却是前后如何呼应或苔藓被寄寓的情感);③ 术语被交叉搭配,答题的思路明显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