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特训专练: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含解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特训专练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选择题

双塔灌区是疏勒河三大灌区之一。该灌区位于河西走廊西端,水资源较丰富。读某年双塔灌区农作物每吨水净产值表,完成第1--3题。

作物类型每吨水净产值/

单位面积净产值

/(元·hm-2)

作物种植面积

/hm2

小麦8 700 0.13 1 164 1 414

玉米8 700 0.70 6 057 246

棉花8 700 3.62 31 493 5 390

油料10 500 0.35 3 630 506

蔬菜12 300 1.81 22 313 604

瓜类 6 500 4.30 23 861 5 393

1、双塔灌区农业得以发展的主导因素是( )

A.土壤肥沃

B.地势平坦

C.昼夜温差大

D.水源充足

2、为了在不对当地社会和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提高经济效益,该地区对农作物种植结构进行如下规划,最合理的是( )

A.减少玉米种植面积

B.增加棉花种植面积

C.增加小麦种植面积

D.增加蔬菜种植面积

3、双塔灌区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主要有( )

①土地荒漠化②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③土地盐碱化④旱涝灾害频繁⑤水资源短缺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③⑤

D.②③⑤

解析:1.D 2.B 3.C第1题,由材料可知,双塔灌区位于河西走廊西端,该地深居内陆,距海遥远,气候干旱,降水少,不能满足农作物生长需要,只有在有灌溉水源的地区才能发展农业生产,该地农业发展的主导因素为水源,故选D项。第2题,读统计表可知,棉花单位用水定额少,经济效益高,为了在不对当地社会和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提高经济效益,该地区应当增加棉花的种植面积,减少单位面积净产值低的小麦面积,故选B项。第3题,双塔灌区地处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土地荒漠化严重,发展农业生产,进行灌溉,容易导致土地盐碱化,该地不易发生洪涝灾害,故选C项。

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自然条件,适合发展不同的农业。下图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第4--5题。

4.M区域发展商品粮生产的不利条件是( )

A.热量条件

B.土壤条件

C.降水条件

D.光照条件

5.对于P地土地资源的开发,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措施是( )

A.抽水排湿,发展耕作业

B.建设现代化的养殖基地

C.设立湿地自然保护区

D.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设现代化工业园区

解析:4.A 5.C第4题,由图中的经纬度可以定位该地为三江平原。三江平原纬度高,热量不足,是制约商品粮生产的不利条件。第5题,P 地为沼泽,属于湿地,生态效益强大,对其开发利用必须以保护为主,因此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下图为我国四个地区各类耕地比重统计图。据此完成第 6 --7题。

6.据图可知( )

A.东部地区有灌溉设施的耕地面积在全国最大

B. 25°以上坡耕地比重小的地区,灌溉设施多

C.耕地比重大的地区,25°以上坡耕地比重大

D.中部地区25°以上坡耕地面积小于东部地区

7.关于四个地区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有( )

A.东部地区人均耕地多,西部地区人均耕地少

B.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旱涝灾害发生频次高于东北部地区

C.西部地区农业基础设施完善,中部地区机械化水平高

D.东北部地区与中部地区耕地面积相等,农业生产差异小

解析:6.C 7.B第6题,设全国耕地面积为S,有灌溉设施的耕地=S×本区耕地占全国比重×有灌溉设施的耕地占本区比重。据此推算,西部地区有灌溉设施的耕地面积在全国最大,A项错;东北地区25°以上坡耕地占全国比重小,而且该区域有灌溉设施耕地占本区比重小,说明灌溉设施较少,B项错;西部地区耕地占全国比重最大,而且该区域25°以上坡耕地占全国比重最大,C项正确;中部地区25°以上坡耕地面积大于东部地区,D项错。第7题,结合我国人口分布可知,东部地区人均耕地少,西部地区人均耕地多,A项错;东北部地区有灌溉设施耕地比重最小,说明本地区农业发展不需大量灌溉,本区农业发展水分较充足,春季有季节性积雪融化,夏季有季风气候带来的降水,所以旱涝灾害发生频次较低,B项正确;西部地区耕地占全国比重大,有灌溉设施的耕地占本区比重小,说明农业基础设施不完善,C项错;

东北部与中部地区水热条件差异显著,故农业生产差异较大,D项错。下图示意我国中部平原地区某村庄的土地利用情况。该村将不同位置的农用地按人口进行均分,图中①②③④分别示意某农户分到的地块。该村主要种植粮食作物和蔬菜。与粮食作物相比,蔬菜种植的劳动投入较多。随着农民进城落户,该村农用地逐步向种田专业户集中。据此完成8~10题。

8、该农户分到的地块中,最便于种植蔬菜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9、该农户不购置大型农用机械种植农作物,主要原因是该农户的地块( )

A.形状规整

B.地形差异小

C.分散细碎

D.距离村庄近

10、农用地向种田专业户集中后,该村( )

A.农产品商品率提高

B.农用地面积减少

C.农产品种类多样化

D.农产品质量下降

解析:(8 B 9C 10 A第8题,通过对比分析农产品的劳动投入(粮与菜),距宅基地距离(远与近),结合关键信息“蔬菜种植的劳动投入较多”,可知②地距离宅基地距离最近,方便农户安排农事活动,故B选项为正确选项。第9题,结合关键信息“我国中部平原地区”“该村主要种植粮食作物”“农民进城落户”可推测该村农业的发展方向为农业的机械化,题干信息“大型农用机械”,与图中图例信息比例尺及估算某农户的地块面积,可知由于该农户的地块面积分散细碎,使用大型农用机械投入大、产出低,操作不便,因此农户不会购置,故C选项为正确选项。第10题,农用地向种田专业户集中后,集中连片;种田专业户,粮食种植技术水平高,熟练使用农业机械,极大的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农产品产量;又因为,该村大量农民进城落户,农产品的消费量减少,该村农产品的剩余量增加,使农产品商品率提高,故A选项为符合题意选项。

我国某省最冷月平均气温大于14 ℃,年降水量约1 400毫米。下图为该省耕地分布状况示意图。据此完成第11--12题。

11.该地的地形( )

A.以平原为主

B.以低山丘陵为主

C.以高原为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