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文化生活试卷文化生活第三单元单元检测(可直接打印来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姓氏文化在世界上独树一帜,最早可以追溯到母系社会,与女娲传说有关,姬、姜、赢、姒、妊、妘、娮、姚等姓氏,都体现了母系社会的特征。

这体现出()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②文字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③中华文化薪火相传,
一脉相承④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近代中国再创中华文化的辉煌与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奋斗实践证明,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就要做到()
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②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③全面认识传统文化,取其
精华,去其糟粕④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③④
3.春节是我国十几个民族共同的盛大节日,但各民族过春节的形式各有不同,如汉族在除夕夜要合家吃年夜饭,长辈给未成年的孩童“压岁钱”;布依族的除夕夜,全家人围坐在火塘旁,整夜守岁;藏族则在除夕之夜,举行盛大的“跳神会”,人们戴上假面具载歌载舞,以示除旧迎新,祛邪降福等等。

这表明()
①中华文化博大精深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③我国民族文化的多样性④文化的
丰富多彩反映了经济的繁荣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③④4.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得益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

对包容性理解正确的是()
①包容性使中华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和睦相处②包容性使中华文化在文化交流中
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③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实现中外文化的趋同④包容性是指求同存异和
兼收并蓄
A.①②③④B.①③④
C.①②③D.①②④
5.佛山石湾陶塑艺术,起源于唐朝,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和岭南乡土气息,它上承汉代陶塑的传统,又吸收了唐宋以来国画的手法,以及岭南木雕的技巧等特色,创造出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这说明()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②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③文化有鲜明的区域性④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6.2012年3月2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

国共两党首度共同正式确认“两岸同属一中”。

这一共识表明()
①两岸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②加强文化交流实现了两岸文化趋同③两
岸应共同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④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取决于文化认同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2012年5月4日是“五四运动”93周年。

五四运动孕育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伟大五四精神,其核心是爱国主义。

据此回答7~8题。

7.下列对爱国主义的认识错误的是()
A.爱国主义是抽象的,是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感觉
B.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
C.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主题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
D.不同的时代,爱国主义的具体内涵是不同的
8.五四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这就要求我们做到()
①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②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③坚持
西方发达国家的价值观④注入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9.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先驱疾呼的“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践行的“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励”的精神,激励着一代代中国人为振
兴中华而奋斗。

某校学生会组织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学习交流活动,下列最适合本次活动的主题是()
A.继承传统,推陈出新B.弘扬国粹,全面继承
C.民族之魂,薪火相传D.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10.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的文化交流日趋频繁,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强大的经济文化生产力,不断将其文化精神产品向其他地区传播,对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影响力日益增强,一些国家的传统文化、民族精神甚至面临着消亡的威胁。

这表明,发展民族文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
A.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B.增强国际竞争力,应对国际挑战的客观要求
C.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
D.维护国家独立自主的物质基础和重要保障
11.中华文化在世界东方走过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

在其辉煌历程中,促进了统一的民族文化的发展,在中华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是()
A.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蜂起,百家争鸣
B.秦的统一
C.新中国的建立,极大地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
D.鸦片战争后,西方的文化进入了中国
12.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快速的键盘输入取代了手写汉字,汉字的日常书写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光明网做了一个“汉字书写调查”,85.2%的被调查者认为,全民的汉字书写水平在下降。

如果请你撰写论文谈谈书写汉字的重要性,文章的标题可为()
A.书写汉字,传承文化
B.书写汉字,批判继承
C.立足实践,创新汉字
D.普及书法,古为今用
13.孔子崇尚“述而不作”的原则,他的弟子将其主要言论集结编纂成《论语》,从
而将孔子的思想形成文字。

如果不是他的弟子的努力,孔子的思想就可能因为缺少文本而不易广泛传播和发扬,这说明()
A.孔子的言论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
B.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不会消亡
C.汉字和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D.儒家思想应该全盘继承
14.中华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

下列体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是()
①闻名中外的敦煌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等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②今天的汉
字由甲骨文演化而来③《资治通鉴》为后世所传,被统治阶级借鉴④全盘继承中华文化
A.②③B.①②③
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5.两岸人民共同弘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不仅可以凝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也将再度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篇章。

我们要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今天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就必须()
A.加快引进西方文化
B.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全盘肯定中华传统文化
D.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
16.2012年是中国的龙年。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是权势、高贵、成功、幸运的象征。

无论身在何处,炎黄子孙都以“龙的传人”自居、以“龙马精神”激励人们奋发进取。

由此可见()
A.中华传统文化是精华
B.中华文化促进了世界文化的繁荣
C.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
D.中华传统文化瑕瑜互见
17.2012年5月,一条名为《“丨”竟然是个汉字》的微博在网上疯传。

“丨”不但是个字,念“gǔn”,而且还是一个多音字。

下列关于汉字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②汉字是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的文明标志③汉字是
我国现阶段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④汉字是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传媒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18.下列关于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评价不正确的是()
A.历史悠久
B.内涵丰富
C.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创造力
D.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独树一帜,占据首位
19.山东素称“齐鲁之邦,礼仪之乡”。

鲁中平原以农耕文化为特色,散发着浓郁的泥土气息;胶东沿海渔家风情浓郁,粗犷奔放;鲁西地区是孔孟之乡,传统厚重。

这表明()
①一方水土,一方文化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③民族文化具有多样性④中华文
化博大精深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①②④D.②③④
20.维吾尔族的《第七木卡姆朱拉》、蒙古族长调《成吉思汗》、纳西族《嫁女调》、鄂西土家族《神农溪纤夫号子》……各具特色的民族服饰、语言、曲调和歌声,展现在CCTV舞台上。

人们为多姿多彩的民族音乐而激动,更为音乐盛典丰厚广博的文化内涵而感动。

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①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都代表着中华文化的前进方向②中华各民族的文化都是中
华文化的瑰宝③中华文化呈现着多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④各民族传统文化相互融合,形成推动当代中国发展的时代精神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21.如今,圣诞节在中国的地位明显提高了,这从众多酒店提供“圣诞大餐”、一
些旅行社开发“圣诞游线”、部分演出公司推出“圣诞狂欢”等可以看出。

上述现象表明()
①中华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②中华文化博采众家之长③在吸收兼纳外来文
化时要注意保护自己的民族文化④中华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④22.2012年7月1日,来自台湾文化界、教育界、新闻界的近100位知名人士访问山东并参加了“情系齐鲁——两岸文化联谊行”活动。

这体现了
①两岸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②加强文化交流实现两岸文化趋同③两岸
共同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④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取决于文化认同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3.我国民间雕刻、编织、漆具、织锦、陶瓷、年画等各具特色,成为中华文化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进入寻常百姓家的琴棋书画,茶、酒、烹饪,花、鸟、山水、古玩等,显现了中国人热爱生活、享受艺术、乐观豁达的情致;春节的对联,元宵的花灯,端午的龙舟,飞舞的龙凤,欢乐的锣鼓……相同的习俗爱好,甚至使远在异国他乡的同胞永远跳动着一颗赤诚的“中国心”。

这说明()
A.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之中
B.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创造力之中
C.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凝聚力之中
D.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想象力之中
24.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医学是医道之学,西医学是医技之学,医道之学是人学,医技之学是科学。

几千年来,中医学坚持以人为本,处处都有“道”的内涵,“医道”是中国特有的“儒学”、“道学”、“医学”合而为一的结合体,是中医学的灵魂。

这说明()
①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②不同民族、不同国家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③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
动力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25.中华传统文化历来重视人与人之间的伦理教化,认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
如人和”、“协和万邦”等,使“和为贵”的思想渗透在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和价值取向之中,孕育了爱好和平的民族精神。

由此可见伟大的民族精神()
A.形成于辉煌的古代中华文化之中
B.熔炼于近代中国人民救亡图存、前赴后继的奋勇抗争中
C.彰显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中
D.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发展
26.“克勤于邦,克俭于家”“业广唯勤”“天道酬勤”“不畏强御”“勇者不惧”说明()①勤劳是一切事业成功的保证②勤劳勇敢是立国兴邦之本③勤劳是持家立业的传家宝④艰苦奋斗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①③④D.①②④
27.“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

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

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天苍苍,野茫茫。

山之上,国有殇!”
原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在《望大陆》这首诗中对祖国大陆的魂牵梦绕体现了()
A.我国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
B.中华文化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化
C.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D.各民族文化共同形成并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
28.浙江是中国经济最活跃的省份之一。

浙江经济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浙江精神”。

如“千山万水、千难万险、千方百计、千辛万苦、千言万语”的“五千精神”和“既能做老板,又能睡地板”的“两板”精神。

浙江精神体现了________民族精神()
①团结统一②爱好和平③勤劳勇敢④自强不息
A.①③B.②③C.③④D.②④29.2012年8月15日,中国保钓人士冲破日本军警的重重阻拦,登上钓鱼岛并插上
了五星红旗,向全世界宣布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

此举大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中国保钓人士的壮举体现了()
①中华民族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②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
火炬③中华民族在生死存亡时刻保持团结统一④中华民族勤劳勇敢、爱好和平的精神风貌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30.2012年4月10日,菲律宾在黄岩岛海域企图抓扣中国渔船被制止,中菲随之对峙,期间,菲律宾不断发表刺激言论,企图拉拢外部势力介入,将黄岩岛问题国际化。

为此,中国尽最大努力和平解决黄岩岛对峙问题,并建议菲律宾回到外交解决的正确轨道上来。

这说明()
A.中国对任何问题的解决都主张放弃使用武力
B.爱好和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有机组成部分
C.世界各国都是热爱和平的
D.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31.中日钓鱼岛之争让我们再一次感到詹天佑之警句“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的力量,这一名言()
①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②要求青年人爱好和平,提高报效
国家的能力③激励中国人民自强不息,努力增强国家实力④启示我们要艰苦奋斗,切实维护民族统一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中华民族精神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表现,但它们又有共同的内涵,这些表现是中华民族精神在不同历史时期下的彰显,也反映出中华民族精神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的过程。

据此回答32~33题。

32.民族精神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丰富。

这说明民族精神具有() A.时代性B.阶级性C.中断性D.实践性33.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特别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民族精神突出表现为()①长征精神②载人航天精神③大庆精神④抗洪精神⑤抗震救灾精神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
34.当今世界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不仅包括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等方面的竞争,也包括文化实力和民族精神的竞争。

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这表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
A.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必然要求
B.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C.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D.抵制外来腐朽思想文化影响的需要
35.《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文化走向》一文中指出全部的当代文化发展趋势,最终都凝聚到民族精神的跨世纪创新这一基本点上。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
①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②把握时代脉搏,与时代精神相
结合③全盘继承传统文化④全面拒绝外来文化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D.①④36.电视连续剧《沂蒙》是临沂继大型红色水上实景演出《蒙山沂水》、电影《沂蒙六姐妹》后推出的又一部文艺精品,其播出掀起收视热潮,获第四届CCTV电视剧“最佳热播剧奖”和“最高收视率奖”。

《沂蒙》用“红嫂”式的质朴表现“红嫂”
的崇高,真实地展示了“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是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的又一壮歌。

这表明()
①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②对于民族精神要坚持“取其精
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③作为民族精神核心的爱国主义,在不同时期的具体内涵是相同的④中华民族精神是不断丰富和发展的
A.②③B.①④C.①②④D.①③④37.中国共产党成立90多年来,继承了辛亥革命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又超越了辛亥革命的历史局限,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以及改革开放事业的伟大成功,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新的壮丽史诗。

你从材料中获得
的启迪有()
①先进、健康的文化决定了社会发展方向②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
方面③中国共产党不断丰富和完善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④民族文化作为民族精神的结晶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进步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38.“玫瑰”盖过“汤圆”,“元宵节”不敌“情人节”,传统文化遭受尴尬。

当前,我国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热衷于过“洋节”,而中国的传统节日却备受冷落,有识之士对此深表忧虑。

热衷于过“洋节”、冷落本民族传统节日的现()
A.有利于借鉴西方文化以弘扬中国的文化
B.不利于弘扬民族精神与增强民族凝聚力
C.有利于抵制国际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文化侵略
D.反映了西方先进文化逐步代替中国落后文化的趋势
39.民族精神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A.摒弃一切传统思想的束缚,建立起全新的民族精神体系
B.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展示中华民族精神的全新面貌
C.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民族精神
D.中华民族精神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40.在长期的奋斗中我国航人上作者不仅创造了非凡的业绩,而且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大精神。

对载人航天精神的认识正确的是()
A.载人航天精神就足中华民族精神
B.载人航人精神足中华民族精神在当今时代的突出表现
C.载人航灭精神是航天工作者独有的精神财富
D.载人航天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发展的巅峰
41.民族精神在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中的作用表现在()
①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展示民族形象②有利于搞好经济建设,促进经济发展,增强综合国力
③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我国当前的中心任务④民族精神是综合国力的基础,是综合国
力的最重要因素A.①②B.③④ C.①④D.②③
42.面对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实施的西化、分化,我们必须( )
①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②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坚定人们的社会主义信念
③借鉴西方文化中的先进成分④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提高抗侵蚀能力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43.对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是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
发展强基固本 B.人人都应该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C.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
D.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文化工作者特别是英雄模范人物的职责
44.中华民族精神是( )
①中华文化力量的集中表现
②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③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④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45.鲁迅说过:“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折射出( )
A.中华民族精神永不泯灭,贯穿于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全过程
B.中华民族是最优秀的民族
C.中华民族精神是世界}二最可贵的精神
D.不同的民族精神有不同的时代特色
46.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形成了希望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团结统一精神是()
①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在祖国面临危难、生死存亡的关头,方可展示出来
③近代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产物
④使任何征服或分裂中华民族的企图都不能得逞的强大精神力量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47.在解决国际争端问题上,中国政府一贯主张用和平方式解决,坚决反对诉诸武力相威胁,
这说明( )
A.中国对任何问题的解决都放弃使用武力
B.热爱和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有机组成部分
C.世界各国都是热爱和平的
D.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48.勤劳勇敢精神是( )
①中华民族的优良品格
②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③奠定了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
④是为了追求真理,坚持正义,置个人荣辱、贫富、生死于度外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49.“大禹治水”是孺皆知的故事,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精神成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典范。

这说明( )
A.自强不息精神已积淀为中华民族的内在气质,成为鞭策中华儿女不断开拓进取的永恒的精神力量
B.只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中华民族就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C.自强不息精神是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气质
D.自强不息这一概念最早出自《周易)
50.邓小平谈到爱国时曾经说:“难道祖国是抽象的吗?不爱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的新中国,
爱什么呢?”这说明( )
①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②爱国主义不是具体的,而是抽象的
③在当代中国,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
④爱国就是爱社会主义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1.下列对中国文学艺术评价不正确的是( )
A.中华文学艺术历史悠久
B.中华文学艺术内涵丰富,形式绚烂多彩
C.中华文学艺术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创造力
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答案:1-10 CDBDD CACCB 11-20 BACAD CCDCB
21-30 CBCCA BCCAB 31-40 AABBC BBBBB 41-51 ACDDA DBCAB D
52.树无根不活,人无根不立。

只有把民族精神融入到自己的血液中,我们才能与中华
民族同呼吸、共命运,每一个中国人也才有奋斗的激情和动力,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为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引向深入,在做好经常性宣传教育工作的基础上,国家决定从2004年开始,每年9月为“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

2012年9月是全国第九个“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各地的民族精神教育异彩纷呈。

青年学生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有何意义。

答:(1)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有利于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有利于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是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

(2)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是支撑中华民族生
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53.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文学家,他的诗句流传至今几千年,影响了几十代中国人。

为了纪念他,形成了端午节划龙舟、吃粽子、点雄黄、对诗歌等风俗,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多地体现了民族文化的传承。

端午节节俗内涵丰富多彩,粽子包含人们的端午节爱国情怀,赛龙舟体现团结一致、勇于进取的精神,挂艾叶香蒲、佩香囊等体现关爱生命、以人为本的意识。

端午节蕴涵的以爱国为主题的丰富内涵是我国巨大的精神财富,既有政治性、社会性,也有文化性。

同时,屈原一身正气,宁折不阿,是中华民族气节的象征。

过端午节应着重对民族精神的弘扬,然而,现在除了吃粽子,其他的风俗已被风蚀殆尽。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中华传统
文化。

(8分)
答:)①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今天,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中华文化正在续写更加壮丽的篇章。

②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类似端午节这样优
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蕴涵着的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③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得益于它的包容性。

“求同存异”,即能与其他民族
的文化和睦相处;“兼收并蓄”,即能够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

我们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既要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又要抵制西方文化中腐朽、落后思想的危害,警惕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图谋。

(2)结合材料及自己的实际,谈谈你对爱国主义的认识。

(10分)
答:①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

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相辅相成,无不体现爱国主义这个主题。

②无论什么时候,爱国主义都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
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

③爱国主义是具体的。

在当代中国,爱祖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

发展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④爱国主义要表现在实际行动中。

对青少年学生来说,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遵
纪守法,诚实守信,艰苦奋斗,都是爱国主义的表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