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提问技能
《地理教学论》重点名词解释
《地理教学论》重点名词解释整理人:小才啥都有1.地理教学法:地理教学法的名称是由“地理教授法”发展过来的,其正式确立是在这种“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强调“教的法子和学的法子联络”。
2.地理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地理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就是研究地理教学系统,地理教学系统是一个由地理课程、地理教学目标、学生、教师、教学方法、教学媒体、教学评价和教学环境等多种因素组成的复合系统。
3.地理课程:简单而言,地理课程就是指地理课业及其进程。
4.问题课程:问题课程指具有跨学科的特点,以一些重大的社会问题为中心设计课程,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实践,有利于培养学生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地理课程标准:地理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学生接受一定地理教育阶段之后的结果所做的具体描述,是国家教育质量在基础地理教育阶段应达到的具体指标。
它具有法定性质。
6.地理教材:广义的地理教材是由一定的育人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方式分门别类组成的可供学生阅读、视听和借以操作的材料。
7.地理教科书:地理教科书指狭义的地理教材,或称课本。
8.教材的表述结构:教材的表述结构是指呈现教材内容与形式之间的关系和呈现内容与教学活动之间的关系。
按照教材内容的呈现形式之间的关系有文字系统、图像系统和作业系统的三分法。
按照呈现内容与教学活动之间的关系,可分为叙述性课文和活动性课文。
9.三维目标: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
10.地理教学:地理教学是指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的地理学习活动过程。
11.地理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就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
地理教学设计对于增强课堂教学过程的预见性、可操作性,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12.地理课堂教学目标:地理课堂教学目标是对课堂教学预期的学生学习行为的结果,也就是通过地理教学活动后,学生的内在能力或情感的变化所进行的表达。
岗位比赛地理课课堂教学问答
岗位比赛地理课课堂教学问答在地理课堂上,老师通常会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思考和学习。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一场以岗位比赛形式进行的地理课课堂教学问答。
第一道问题:什么是地理学?请简要解释。
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及其上的人类活动、自然环境和地球空间格局的一门学科。
它涉及地球的各个方面,包括地形、气候、人口、资源分布等。
第二道问题: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分别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影响?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围绕自身轴线旋转的运动,公转是指地球围绕太阳运动的轨道。
这两种运动导致了昼夜交替和季节变化。
第三道问题:什么是地理环境?地理环境对人类有什么影响?地理环境是指地球上的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的综合体。
地理环境的不同会影响人类的生活方式、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
第四道问题:请简要介绍地球的地形特征。
地球的地形特征包括山脉、平原、丘陵、河流、湖泊等。
这些地形特征影响了地球上的气候、植被和动植物分布。
第五道问题:什么是气候?气候受什么因素影响?气候是指一定地区长期的天气状况。
气候受地球自转、公转、地形、海洋等因素的影响。
第六道问题:什么是自然资源?请列举几种常见的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是指地球上自然存在并能够被人类利用的资源。
常见的自然资源有水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等。
第七道问题:什么是人口密度?人口密度高低对人类有什么影响?人口密度是指单位面积内的人口数量。
人口密度高低会影响到资源分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通过以上问答环节,学生们对地理学的基本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岗位比赛的形式不仅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还增强了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希望通过这样的地理课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地理知识,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师资格证高中地理学科知识与能力重点全记忆背诵
整理编辑:莉香时间:2016.教师资格考试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复习资料(中公教育版)单选1、地理科学的学科特点(1)综合性;(2)区域性;(3)空间性;(4)动态性。
2、可持续发展内涵:生态可持续(基础)、经济可持续(条件)和社会可持续(目的)。
3、可持续发展基本原则: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原则。
简答/材料分析1、高中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1)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设计具有时代性和基础性的高中地理课程,提供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知识,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
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以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珍爱地球,善待环境;(2)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建立富有多样性、选择性的高中地理课程,满足学生探索自然奥秘、认识社会生活环境、掌握现代地理科学技术方法等不同学习需要;(3)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4)强调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对地理教学的影响,营造有利于学生形成地理信息意识和能力的教学环境;(5)注重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的结合—重视反映学生发展状况的过程性评价,实现评价目标多样化、评价手段多样化,强调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反思性评价与鼓励性评价相结合。
2、简述高中地理“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课程理念的内涵。
(1)以往的地理课程往往是以教材为核心或者相对忽视学生的学,这种教学理念不利于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形成,不利于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
(2)地理课程标准提出“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除此以外还强调“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这样既可以提高地理学习对学生的吸引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更能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进而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创造力,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七年级地理教学方法及技巧
七年级地理教学方法及技巧为地理教师,肩负着普及地理知识和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艰巨任务,要想完成既定的教育目标就必须革新思想,改进方法,探究新的教学模式,实现有效教学。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地理教学方法及技巧,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七年级地理教学方法一、演示法演示法是教师通过实物展示、直观教具___如模型___、示范性实验等,使学生通过观察而获取感性知识的教学方法。
这种方法可供展示的对象有很多,而且随着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演示的范围越来越大,效果越来越好。
在实际地理教学课堂中,如果教师只用传统的言语讲授,这样的方式会容易导致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地理概念与原理,教学效果会大打折扣。
很显然,演示法有突出的直观性特点,通过形象、逼真、动态的过程演示,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观看,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体验到“有用地理”的真正内涵,加深了学习印象,慢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二、地图法地图法是指在地理教学中,老师运用各种地图,使学生获得地理知识、提高地理技能、发展智力的教学方法。
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地理学习离不开地图,地图成为地理学科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___20_版___中,共有47条标准涉及到“运用地图学习”,它包括“运用地图说出/描述/归纳/概括……”“在___图上识别……”“阅读___图”“在___图上指出……”等具体的标准。
地图教学法在地理教学方法中无可替代,地理教师要多用、常用此方法,来培养学生的使用地图的习惯,慢慢提高学生的综合使用地图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
三、纲要法纲要法,又可以称为“思维导图”法,是一种利用由字母、文字、数字或者其他符号组成的直观性很强的教学辅助工具的教学方法。
这种方法能够简单扼要地把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表现出来。
纲要法能够帮助学生逐步形成地理综合分析的能力,而且对于学生记忆知识点也有很好地促进作用,这种方式比让学生死记硬背大量知识点效果更好,印象更深刻。
地理问答技巧初中教案
地理问答技巧初中教案教学对象:初中学生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地理问答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 提高学生地理知识运用能力和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重点:1. 地理问答技巧的掌握。
2. 地理知识的运用。
教学难点:1. 问答技巧的灵活运用。
2. 地理知识的深入理解。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地理知识材料。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地理图片或地图,引导学生关注地理现象。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地理知识的了解和疑问。
二、问答技巧讲解(10分钟)1. 教师介绍地理问答的基本技巧,如:听题、筛选信息、组织语言等。
2. 教师通过示例,讲解如何运用问答技巧回答地理问题。
三、问答练习(10分钟)1. 教师提出地理问题,学生运用问答技巧进行回答。
2.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指导。
四、地理知识讲解(10分钟)1. 教师讲解与问答相关的地理知识,如: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等。
2. 学生认真听讲,记录重点知识。
五、知识运用(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地理话题,运用问答技巧进行讨论。
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课程的学习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悟。
教学评价:1. 学生问答技巧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地理知识运用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提升。
3. 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本次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效果和不足之处,为下次教学做好准备。
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和指导,提高学生地理问答能力。
地理答题模板必备术语
地理答题模板必备术语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活动相互关系的学科。
在地理答题中,掌握一些必备的地理术语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就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常见的地理答题模板必备术语,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 经度和纬度。
经度和纬度是地理坐标的基本要素,用来确定地球表面上任何一个点的位置。
经度是指东西方向上的角度,以本初子午线为基准,从0°至180°向东或向西测量;纬度是指南北方向上的角度,以赤道为基准,从0°至90°向南或向北测量。
2. 自然地理要素。
自然地理要素包括地形、气候、水文、土壤和植被等。
地形是地球表面的形态特征,包括山地、平原、高原、盆地等;气候是地球大气长期变化的状态,包括温度、湿度、降水量等;水文是指地球表面的水资源,包括河流、湖泊、海洋等;土壤是地球表面的陆地表层,包括砂土、壤土、黏土等;植被是指地球表面的植物群落,包括森林、草原、沙漠等。
3. 人文地理要素。
人文地理要素包括人口、城市、交通、工业和农业等。
人口是指某一地区内居住的人口总数;城市是指人口聚集、经济文化中心的地区;交通是指人们进行物质和信息交流的活动;工业是指人们利用自然资源进行生产的活动;农业是指人们利用土地进行种植和养殖的活动。
4. 地理分区。
地理分区是根据地球表面的自然和人文特征将地球划分为若干区域。
常见的地理分区包括按经济发展水平划分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按地理位置划分的亚洲、非洲、欧洲、美洲和大洋洲;按气候带划分的寒带、温带和热带等。
5. 地理现象和地理问题。
地理现象是指地球上的自然和人文现象,包括地震、火山、台风、城市化、环境污染等;地理问题是指地球上的自然和人文问题,包括自然灾害、资源匮乏、环境恶化、人口过剩等。
6. 地理学派和地理学理论。
地理学派是指在地理学研究中形成的不同学术流派,包括环境决定论、区域研究学派、景观学派等;地理学理论是指地理学研究中形成的不同理论体系,包括地形学理论、气候学理论、城市地理学理论等。
地理教学论名词解释
地理教学论名词解释1.地理教学目的:是指地理教学活动结束时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
2.地理教学原则:是地理教学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所应遵循的基本准则,亦即指导地理教学实践的基本原理。
3.地理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地理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
4.地理表象:是指过去已感知过的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形象,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
5.地理学习迁移:在地理学习过程中,过去所学的地理知识、技能、方法等与新学习的知识、技能、方法间相互影响。
6.地理探究性学习:在地理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学习方式和过程。
8.课程观:是指人们对有关课程的本质、功能、价值、内容及组织实施等一系列问题的基本看法,是课程编制的指导思想。
9.教学重点:教材内容中主要的、关键性的部分,是教师必须着重指导、学生必须牢固掌握的部分。
10.地理讲述法:是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用口头语言向学生叙述、描绘、讲解地理事物、地理现象、地理规律的方法。
11.地理谈话法:是根据学生已经具备的地理知识、地理能力和生活体验,通过启发提问,师生双方共同积极活动,引导学生理解或掌握地理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13.地理尝试教学法:是指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先试后导”的互动作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一种教学模式。
14.教学模式: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围绕某一主题,形成相对稳定的、系统化的、理论化的教学范型的教学方法。
15.发现法:是指在学生学习概念和原理时,教师只是提供给学生一些相关的事实(或实例)和问题,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独立探究。
从中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相关结论的一种学习方法。
16.地理愉悦法:在地理教学中,设置适宜的教学情境,采取合适的教学手段,使学生产生愉悦的情绪体验,以此促进学生地理学习的一类教学方法。
中学地理教学促进学生提问的对策研究
中学地理教学促进学生提问的对策研究摘要:目前,中学课堂采用的教学模式大多数还是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模式,课堂的主角是老师,提问是老师的专利,老师是问号,频频向学生提问,学生成了句号,成了答题者。
在课堂上教师应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提问,促使学生提问得以实现。
关键词:地理教学;学生提问;对策;问题情境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有问题要问,而且还要促使学生把问题提出来。
要实现学生在课堂上自己提出问题,教师应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促进学生提问,达到学生在课堂上想问、敢问、善问。
一、创造学生提问的良好氛围1.放松学生心态,增强提问自信心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有问题不敢提出来的现象非常普遍。
这就要求教师为学生提问创造一个良好宽松的氛围,放松学生紧张的心理状态,创造一个民主、愉悦的课堂气氛,坚持民主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认识到他们能发言,可以提问,而且有权提问。
同时还应注重对学生的鼓励,对学生而言,老师的鼓励意味着老师对自己的肯定,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而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的内在动力。
对于心理紧张的学生教师应使其心理放松。
2.给予学生提问的机会课堂上一个问题的提出,大致要经历一个过程:学习教材—产生疑难—思考—发问。
由此看来,学生问题的提出要有一定的时间。
时间仓促,学生考虑不全,思考不深,有的学生因为时间短索性不去思考,这是很难发现和提出问题的,即使能够提出问题,也可能质量不高,价值不大。
因此,老师要根据学生学习的特点和规律,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让他们认真阅读,精深思考,提出高质量的问题。
地理知识无处不在,一块石头、一处地名,无不包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
教师要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发现问题。
如:观察天文、气象、物候等现象;参加探险、地理摄影、制作标本等活动;激发创造动机,培养创造兴趣,开发创造潜能,形成创新习惯……探索的艰辛、发现的乐趣,无不激发着学生的创新思维活动,从而迸发出灵感的火花。
八下地理答题技巧
八年级下册的地理答题技巧
对于八年级下册的地理答题,可以参考以下技巧:
1.仔细阅读题目,提取关键信息。
在题目中,往往会给出一些关键
的信息,如地理位置、气候特征等。
要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目的要求,并从题目中提取关键信息。
2.联系所学知识,分析问题。
在回答问题时,要联系所学的地理知
识,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例如,对于地理位置的问题,可以根据所学的地理知识,分析该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特征。
3.注意语言表述。
在回答问题时,要注意语言的表述。
要使用专业
术语,表述要准确、简洁、明了。
避免使用过于口语化或含糊不清的语言。
4.检查答案,避免遗漏或错误。
在完成答案后,要仔细检查答案,
确保没有遗漏或错误。
如果有不确定的答案,可以根据第一印象或猜测来填写。
5.多练习,提高答题速度和准确度。
通过大量的练习,可以熟悉地
理考试的题型和难度,提高答题的速度和准确度。
希望这些技巧能够帮助你更好地回答地理问题,取得好成绩!。
地理老师如何进行地理教学的知识与技能
地理老师如何进行地理教学的知识与技能地理教学是培养学生地理意识和地理能力的重要环节。
地理老师在进行地理教学时,应该具备一定的地理知识和教学技能。
本文将从地理知识和教学技能两个方面来探讨地理老师如何进行地理教学。
一、地理知识地理知识是地理教学的基础,地理老师应该具备扎实的地理知识。
具体而言,地理老师应该熟悉地球的构造和地理要素的分布情况,例如:大洲、大洋、山脉、河流等地理要素的形成与分布情况;了解地球的气候和气候带的分布规律;掌握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基本情况;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等。
只有具备丰富的地理知识,地理老师才能够准确地进行讲解和解答学生的问题。
二、教学技能地理教学技能是地理老师进行地理教学的重要保障。
以下是地理老师应该具备的几项教学技能: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地理知识繁多,抽象性强,因此地理老师需要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例如图片、实物模型、视频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地理老师可以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实地考察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地理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地理教学不仅仅是灌输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地理老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和实践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分析,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例如,在学习地理气候带的分布时,地理老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全球的气候图,自己总结气候带的分布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和分析判断能力。
3.注重地理教材的选择和设计地理教材的选择和设计是地理教学的重要环节。
地理老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课程要求,合理选择有针对性的地理教材,并进行适当的设计,使其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教学目标。
地理教材设计应该具有层次性、系统性和灵活性,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并激发学生的思考。
4.能够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地理教学需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以适应不同的教学场景和学生的学习特点。
地理老师可以通过讲解、示范、探究和合作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地理教学的多样性和活跃性。
中学地理教师课堂提问技能研究
中学地理教师课堂提问技能研究1 引言新课改强调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导,关注学生的主动思考,而提出问题是思维的开始,所以教师的提问就是启发学生创造的关键。
目前我国关于课堂教学提问技能的研究比较少,而且过于笼统,专门研究地理课堂提问技能的就更少了。
本文在对提问技能一般性把握的基础上,借鉴其他学科对课堂教学中提问技能的研究方法,来试着探讨地理课堂中的提问技能。
合理安排和有计划的提问,能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的素质教育原则,是课堂教学活动的比较高水平的行为。
地理学科具有很强的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和系统性。
因此,教师只要抓住了地理学科的特点,抓住了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精心设计出恰当的问题,就可以把学生引入到问题情境中,使学生自主地去思考、主动地吸收,从而使地理课堂变得精彩,真正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2课堂提问技能研究综述2.1 课堂提问的内涵课堂提问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的情景,以引导学生积极、定向地思考而提出疑问的一种教学活动的行为方式。
课堂提问是推动课堂教学过程的动力,不仅可以达到反馈的目的,而且还是促进学生思维、巩固知识和运用知识的方法和手段,是课堂教学中贯彻启发式教学原则的最好形式。
2.2 关于课堂提问技能的文献总结目前我国关于课堂教学提问技能的研究比较少,过于笼统,局限与提问的类型、功能、原则几个方面,而且多有重复。
对运用提问技能时存在的问题及提高提问技能的方法这两方面的研究很少。
本文在对提问技能一般性把握的基础上,借鉴其他学科对课堂教学中提问技能的研究方法,来试着探讨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提问技能时存在的问题和提高提问技能的策略。
3 地理课堂提问的功能3.1 提问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有选择的指向和集中,它是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心理过程的共同特性。
一般情况下,我们的心理活动总是集中于某种对象的,因此注意可以使我们的心理活动处于一种积极、兴奋的状态同时具有一定的方向。
初中地理教学问题解析(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地理教学问题解析第一篇范文在当前的初中地理教学中,虽然我们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值得我们深入分析和探讨。
本文旨在梳理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期为提升初中地理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一、教学内容问题1.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脱节:部分地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差较远,导致学生难以理解和接受。
2.知识点过于琐碎:地理学科涉及大量知识点,有些内容过于琐碎,容易使学生产生疲劳和厌学情绪。
3.缺乏地域特色:地理教学内容应充分体现地方特色,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豪感,但目前部分教材未能充分涵盖地域特色。
二、教学方法问题1.单一的教学手段:部分教师过于依赖讲授法,缺乏丰富的教学手段,使课堂显得单调乏味。
2.缺乏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度不高,教师未能有效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思考。
3.忽视实践教学:地理学科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但部分学校未能重视实践教学,导致学生实践能力不足。
三、教师素养问题1.专业素养不足:部分地理教师对专业知识掌握不扎实,难以满足教学需求。
2.教育理念滞后:部分教师仍采用传统的教育理念,缺乏创新意识,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3.教学评价片面:部分教师过于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忽视学生的过程表现,导致学生过分追求分数。
四、学生学习问题1.学习兴趣不足:地理学科地位相对较低,部分学生对地理学科缺乏兴趣,学习积极性不高。
2.自主学习能力差:部分学生习惯于被动学习,缺乏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知识运用能力弱:学生在地理学习中,难以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缺乏地理素养。
五、解决策略1.优化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整合地理知识,突出地域特色,提高教学内容的实用性。
2.创新教学方法: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参与度,注重实践教学。
3.提升教师素养:加强教师培训,提高专业知识水平,更新教育理念,注重教学评价的全面性。
4.培养学习兴趣: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地理素养,增强知识运用能力。
如何应对一年级地理疑难题
如何应对一年级地理疑难题地理是一门涉及我们所居住的地球的科学,它帮助我们了解地球的各个方面,包括自然环境、地形地貌和人文地理等等。
尽管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地理知识可能还相对较浅薄,但他们也会面临一些疑难问题。
作为一名资深教育家,我将在本文中探讨如何应对一年级地理疑难题的方法与策略。
首先,我们需要给学生提供一个积极主动的学习环境。
这包括鼓励学生提问,并且对他们的问题给予重视和耐心的回答。
当一年级学生对地理问题感到困惑时,教师应帮助他们理解问题的本质,并鼓励他们主动寻求答案。
在这个过程中,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机会来思考和探索,以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其次,我们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的方法。
这种教学方法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通过提出问题引发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一年级地理疑难题,教师可以提供一系列与学生生活相关的真实场景,帮助他们观察和思考。
通过观察、比较和总结,学生将能够探索和解决地理问题,从而提高自己的地理素养。
此外,我们还可以使用多媒体教学资源来辅助教学。
现代技术为地理学习提供了许多新的方式和可能性。
通过使用电子教材、互动模拟软件、地图应用等工具,学生可以在视听的刺激下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加深对地理概念的理解。
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展示地球图片、地质物体模型等等来帮助学生更具体、形象地认识地理概念。
另外,针对一年级地理疑难问题,我们也可以进行实地教学。
实地教学是一种将学生带到现实环境中学习的教学方式,它可以让学生亲身感受地理知识。
通过实地考察、野外观察和参观地理景点,学生将能够直接接触和体验到地理现象,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在实地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他们合作解决问题,并为他们提供指导和反馈。
最后,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参与地理相关的课外活动。
这些活动可以是地理竞赛、地理探索研究、地理讲座等等。
通过参与这些活动,学生将能够接触到更广阔的地理知识领域,增加他们对地理的兴趣和热情。
地理提问技能
二、提问教学技能分类
一般认知提问:是靠对知识信息的回忆 或观察即可回答的简单提问,如直接问 “是什么”、“有什么”。 高层次认知提问:可以帮助学生依据感 性材料认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把学 习内容的要素加以重新组合。
一般认知提问的类型
1、回忆提问:使学生靠回忆他们学习过的知识 即可解答的提问。是一种用以检查学生已有知 识、培养学生记忆的课堂教学提问。 关键词“什么是”、“在哪里”、“怎么样”、 说出”、“填出”等。 例如:“日界线”要复习哪两个概念?” “青藏高原平均海拔是多少?” “世界最大平原位于那两个大洲?”
2、在讲述新疆时,让学生观察《中国政 区图》和《中国民族图》提问学生: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青藏高原地区,由于 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因而具有独 特的高寒气候。高原上有个矿产极丰富 的“聚宝盆”——柴达木盆地,需要有 志青年去开发建设。今天我们学习另一 个边疆省区,请大家阅读《中国政区图》 找出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评注:靠查 找地图点明课题,巧!)
生:新疆。 师:对!进一步想一想,新疆位于我国的哪一部 分? 生:西北边疆。 师:答得很好。新疆不仅位于我国的西北部,还 要注意它是我国的边疆省区。谁能以最快的速 度找出新疆的邻国?(评注:利用游戏调动学 生学习的积极性) 生:(纷纷查图,紧张、迅速,教师请最先举手 的学生到黑板前指挂图回答) 师:××同学不仅读图速度最快,而且回答、指 图都很正确。请量算一下,乌鲁木齐到渤海边 的直线距离?(评注:量距离,变换活动方式) 生:2700千米。
高层次认知提问类型
判断提问:教师提供新的地理情境,让学 生依据概念、原理或规律的内涵和外延 进行判断,以加深对地理概念、原理、 规律的理解。 关键词:“是不是”、“哪一种”、“怎 样的”等等。
高中地理提问技能教案模板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地理提问的基本方法,提高地理学习中的问题意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提问技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地理、关注社会发展的情感。
教学重点:1. 地理提问的基本方法。
2. 提问技巧在实际地理学习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 如何在地理学习中发现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2. 如何运用提问技巧提高地理学习效果。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案例资料、小组讨论话题等。
2. 学生准备:预习相关地理知识,准备参与小组讨论。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地理提问技能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地理知识,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让学生体会提问的乐趣。
二、新课讲授1. 讲解地理提问的基本方法:a. 提问前要充分准备,对所学知识有深入了解。
b. 提问要具体、明确,避免含糊不清。
c. 提问要有针对性,紧扣地理知识点。
d. 提问要考虑问题的难易程度,既不超出学生认知范围,又不失挑战性。
2. 分析提问技巧在实际地理学习中的应用:a. 通过提问,帮助学生梳理地理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b.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地理思维能力。
c. 通过提问,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关注,提高地理素养。
三、案例分析1. 教师提供案例资料,让学生分组讨论,提出相关问题。
2.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小组讨论1. 教师提出讨论话题,如:“如何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
3. 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总结与作业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地理提问的重要性。
2.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提出一个问题,并简要阐述解决问题的思路。
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提问过程,引导他们掌握地理提问的基本方法。
2. 教师要善于运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地理提问技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提问教学技能分类
一般认知提问:是靠对知识信息的回忆 或观察即可回答的简单提问,如直接问 “是什么”、“有什么”。 高层次认知提问:可以帮助学生依据感 性材料认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把学 习内容的要素加以重新组合。
一般认知提问的类型
1、回忆提问:使学生靠回忆他们学习过的知识 即可解答的提问。是一种用以检查学生已有知 识、培养学生记忆的课堂教学提问。 关键词“什么是”、“在哪里”、“怎么样”、 说出”、“填出”等。 例如:“日界线”要复习哪两个概念?” “青藏高原平均海拔是多少?” “世界最大平原位于那两个大洲?”
③提出问题,将不同地区的地理事物相比较。 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同一个国家和地区内的 各地存在着差异,这是因为自然环境存在着 差异;人们利用自然环境提供的条件,因地 制宜地发展生产,繁衍生息,形成了各具特 色的经济。以及民族、语言、宗教、艺术和 风俗习惯。让学生认识区域特征,掌握区域 差异,常常用比较设问和提问的方法。 例如:提问让学生比较我国南方和北方外流 河的水文特征;比较美国东北部、西部、南 部的地理差异;比较英国和法国经济特点等 等。
高层次认知提问类型
判断提问:教师提供新的地理情境,让学 生依据概念、原理或规律的内涵和外延 进行判断,以加深对地理概念、原理、 规律的理解。 关键词:“是不是”、“哪一种”、“怎 样的”等等。
举例
1、在初中学习了季风概念以后,立即向学 生提出以下问题: “在海边,白天经常从海上刮来凉爽的 海风,夜晚风又从陆地吹向海洋,这是 不是季风?为什么?”
④提出问题,将处于一个统一体但又相互对 立的不同地理事物相比较。自然界和人类社 会存在着许多同处于一个统一体而又互相对 立的地理事物,如气旋与反气旋,寒流与暖 流,高气压与低气压,内流河与外流河,可 更新与非可更新的自然资源,生态的良性循 环与恶性循环,地带性因素与非地带性因 素……等等。学习这些知识用比较提问的方 法,可以一举两得。 例如:学习了气旋与反气旋之后,教师可做如 下的提问: 师:从成因、等压线形状、气流运动、形成 的天气等方面比较气旋与反气旋有什么不同? 生:(略)
⑤提出问题,将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地理事物相 比较。地理事物不仅占有一定的空间,形成一 定的空间组合,而且自身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着, 这种演变往往带有阶段性,并有其一定的自然 社会背景。用比较设问和提问的方式学习地理 演变知识,有助于掌握各发展阶段地理事物的 特性,认识地理演变的规律。 例如:学习世界人口迁移时,教师可这样提问: 师:请大家列出表格,从人口迁移方向、成因 等方面比较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世界人口迁移 有什么特点。
举例
义务教育初中人教社版第一册第十章第二节 “印度”有个“读一读”小栏目,栏目中写道: “印度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全国有几百个民 族,其中人数最多的是印度斯坦族(占45%), 印地语和英语是官方语言。 印度人很讲究礼节,到友家作客,进门以后要 脱鞋,然后双手合十向主人问好。主人答礼后, 双方才坐下来交谈。 印度妇女喜欢穿一种叫“纱丽”的服装。整个 服装由一长条色彩鲜艳的织物组成,非常美观。
1.设计的问题要有利于构建教学的结构框架 教学的结构框架,是教材的知识结构、学生的 认知结构和教师教学的组织结构三者的有机结 合,其中教材的知识结构是核心。实材料及其联系。 地理教学过程就是不断地让学生在头脑中编织 地理知识之网,不断地认识、充实、完善地理 知识结构的过程。
②提出问题,将同纬度的地理事物相比较。因为 地球表面相同纬度的地方接受的太阳辐射能量 是相同的,为什么会出现差异呢?容易引起学 生的新奇。这样设问和提问,可以揭示海陆位 置、地形、洋流等非地带性因素对地理环境的 影响。 比如:在学习我国季风气候的时候,可以这样设 置悬念导入新课: 师:我国江南一带与非洲的撒哈拉沙漠处在同一 个纬度上,为什么那里是一片荒芜,而这里却 是终年翠绿呢?
生:新疆。 师:对!进一步想一想,新疆位于我国的哪一部 分? 生:西北边疆。 师:答得很好。新疆不仅位于我国的西北部,还 要注意它是我国的边疆省区。谁能以最快的速 度找出新疆的邻国?(评注:利用游戏调动学 生学习的积极性) 生:(纷纷查图,紧张、迅速,教师请最先举手 的学生到黑板前指挂图回答) 师:××同学不仅读图速度最快,而且回答、指 图都很正确。请量算一下,乌鲁木齐到渤海边 的直线距离?(评注:量距离,变换活动方式) 生:2700千米。
2、学习了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 100米,气温下降0.6℃这个地理规律以 后提问学生: 师: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一首诗《大林寺 桃花》中写到: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 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 入此中来。 请同学们用你所学过的知识解释这种现象。
3、在我国江淮流域,每年的6月中旬到7 月上旬会发生连绵不断的降雨,我们把 它称为梅雨,那么梅雨是前面讲的三种 锋面雨中的那一种?为什么?
联想提问:为了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路, 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在掌握了基础知识 以后,教师常提问让学生去联想。 例如:在学过了澳大利亚自然环境之后, 教师可提问: 师:假如澳大利亚大陆漂移至南纬 40°~60°,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将会 发生什么变化?
三、怎样设计问题
1.设计的问题要有利于构建教学的结构框架 2.设计的问题要新颖 3.设计的问题要有一定的难度 4.设计的问题要明确
气温分布的这一规律是怎样形成的呢?(因果 关系提问) 生:因为太阳辐射能量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师:好!大家再看,南北半球的等温线是否一 样平直?(比较提问) 生:不是,南半球等温线较平直,北半球等温 线弯曲! 师:这又是为什么呢?(因果关系设问)这说明 影响气温的因素除太阳辐射以外,还有其他因 素,看一看,南北半球海陆分布有什么不同? (比较提问) 生:南半球以海洋为主,北半球海陆相间分布。
评价提问:让学生用所掌握的地理原理去评价 地理事物的价值,评价地理事物对人类的生产 和生活,对社会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是比分析、 比较、综合更高的认知层次。用设问和提问的 方式可以提高这种能力。 例如:当学习了河流的径流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 以后,教师挂出某条河流的径流量图问学生: 师:这是某条河流在修筑大坝前后的流量变化 曲线,请指出哪条曲线是表示修筑大坝后的流 量的,并评价修筑大坝对改变不稳定径流所起 的作用?
分析提问:为了掌握复杂地理的特点,常 常要将地理事物分解为若干部分,并探 索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及其结构组合。 关键词:“有哪些”、“怎样”、“哪些 方面”、“什么因素”、“分析”、 “证明”等。
其目的,不仅让学生获得地理知识,更 重要的是从教师分析事物的思路和学生 的实践活动中,掌握分析问题的角度和 方法。分析设问和提问一般包括:要素 分析、关系分析和结构分析。关系分析 又可分为:因果关系、主从关系、递进 关系和并列关系等。
师:对!这说明了什么呢?新疆距海遥 远,位于西北内陆。新疆的面积有160 万平方千米,请同学们算一算占了我国 总面积的多大比例? (评注:算比例,变换活动方式) 生:约占我国总面积的1/6。 师:对!请大家查阅《中国民族图》, 看看新疆有哪些主要民族?少数民族中 分布最广的是哪一个? 生:有汉、维吾尔、哈萨克、回、柯尔 克孜等。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是维吾尔 族。 师:(小结略)
印度人的饮食习惯也很有特色,他们以米饭为主食, 喜欢吃带有辣味、用咖喱做的菜,用餐时,习惯用右 手抓饭吃。” 这部分教材可让学生阅读,读前先提问: 师:分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和风俗习惯应从哪些 方面去考虑? 生:(阅读后回答)应从民族与语言、礼节、服饰、饮 食习惯等方面考虑。 师:对!此外还有宗教、教育以及民间艺术、建筑风 格等。这些都反应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和风俗习惯 的特色
地理课堂教学提问技能
学科教育教研部 董玉芝
一、提问教学技能概念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 励、唤醒、鼓舞。 提问教学技能是教学过程中常用的一种 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的教学技能, 是通过师生相互作用检查学习、引起注 意、促进思维、巩固知识、运用知识、 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行为方式。
2、观察提问:使学生靠观察即可解答的提问, 观察的对象往往是地图、直观的图片等材料中 的地理事实,问题的答案一般是确切而具体的。 关键词“找出”、“看到”、“发现”、“指出” 等。 例如:哪个同学能用最快的速度在地图上找出长 江的发源地、注入的海和流经的省区?
举例
1、日界线是一个较难掌握的问题,而对 这个问题的理解必须建立在熟练掌握地 方时,区时计算的基础上。因此,在讲 日界线前教师应先复习提问地方时、区 时概念,并进行区时计算,当教师问道: “西十二区是零点,东十二区是几点?” 学生回答:“24点”时,自然引出了日 界线的概念,将学生的学习带入了新的 知识领域。
下面是北京化工学院郑文华老师通过设问和提问构建 教学框架的例子: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太阳辐射被地面吸收,地 面以长波辐射将能量传递给近地面大气,大气 因吸收地面辐射而增温。那么,世界气温的分 布有什么规律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导入主题设问) 大家看《世界一月等温线分布图》,气温由高 到低的分布规律是什么?(指南北半球上20℃、 10℃、 0℃等温线的位置)再看《世界七月等 温线分布图》,气温由高到低的分布规律又是 什么?谁能将这里面反映的规律总结出来? (分析综合提问) 生:(经过议论)气温都是由低纬向两极递减。 师:对,我们将这个规律记下来。(板书:)在 南北半球上,无论一月或七月气温都是从低纬 向两极递减。
综合提问:学习地理不仅应具有将整体分解为部 分的分析能力,而且还要将分析的结果联系起 来,对地理事物的特征形成一个完整的印象, 这就是综合。教师提出综合性的问题时,学生 思考问题需要经过比较、抽象、综合和概括等 心理过程。 例如:1、在引导学生阅读了拉丁美洲气温、降 水和气候类型分布图及“拉丁美洲与澳大利亚、 非洲位置的比较”幻灯片以后,教师可提问: 师:谁能用一句最简单的话概括拉丁美洲气候 的特点? 生:(经过讨论)具有暖湿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