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内涵式发展的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内涵式发展的思考

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走内涵式发展之路,把握概念是前提,文化建设是根本,发展教师是关键,精细化管理是策略,领导班子建设和制度建设是两项基础工程。

一、把握一个概念:内涵式发展

(一)内涵式发展的含义

内涵式发展是发展结构模式的一种类型,是以事物的内部因素作为动力和资源的发展模式。内涵式发展强调的是结构优化、质量提高、实力增强。相对于内涵式发展的外延式发展强调的是数量增长、规模扩大、空间拓展,主要是适应外部的需求表现出的外形扩张。

内涵式发展具体表现为:

一是相对于规模发展的质量发展。与外延式发展过多关注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不同,内涵式发展是一种追求质量的发展。在先进理念的指导下,运用科学的途径、方法,不断提升教师的水平,提高教育质量。

二是相对于粗放发展的精细发展。发展有粗放和精细之分。粗放型的发展主要把关注点汇集在标志性成果上,汇集在外在物体形态的改变上,汇集在最终目标的达成上;精细型发展把教师素质提升作为改革与发展的关注点,在事关教师发展的工作上都力求做精做细。

三是相对于同质发展的特色发展。内涵式发展是一种特色发展。将办学特色放在改革与发展的突出地位,在特色的形成和品牌的培育中使整体工作上升到一个新水平。

四是相对于模仿发展的创新发展。内涵式发展不是靠外力推动的,而是源于内部变革力量推动的一种发展,因而也就有了更多的创新的动力。

注重质量、精细化管理、打造品牌(特色)、不断创新,是内涵式发展的显著特征

(二)内涵式发展的一般模式

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主要通过内部的深入改革,激发活力,增强实力,提高竞争力,在量变引发质变的过程中,实现实质性的跨越式发展。

学校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第一要务是发展教师,根本措施是提高科研实力,根本内容是学校文化建设,根本途径是提高管理水平,硬件支持不可或缺。

二、抓住一个根本:学校文化建设

(一)当前学校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口号盛行,缺乏操作性。词语罗列,大话套话;言行不一,名不副实。

2、相互割裂,缺乏系统性。定位欠妥,缺少特色;表述欠佳,缺少关联。

3、注重形式,缺乏实质性。注重面子,缺少内涵;追求形式,脱离实际。

(二)当前学校文化建设应注意的问题

1、把握本质,体现科学性。

“文化”的含义:

文化是一定民族经过长期的物质活动和实践活动积累起来的为一定民族(或种族或集群)共同认同的活动方式及其产生的物质成果和非物质成果、包括民族心理和价值观念的总体。

学校文化可以定义为:经过长期发展历史积淀而形成的全校师生的教育实践活动方式及其所创造的成果的总和。这里面包含了物质层面(校园建设)、制度层面(各种规章制度)、精神层面和行为层面(师生的行为举止),而其核心是精神层面中的价值观念、办学思想、教育理念、群体的心理意识等。文化的本质就是价值观念、价值取向,它通过物质的、行为(制度)的、精神的(社会意识)等形式表现出来。

“学校文化的表象是学校中大多数人在组织中表现出来的做事方式和处世态度,其核心是这些做事方式和处世态度的‘内隐规矩’和‘内隐概念’”。

在学校文化建设中我们要把握好学校文化的本质与现象的关系。

2、正确定位,凸现创新性。

在学校文化建设中要思考两个问题:“建设什么样的学校文化?”“怎样建设学校文化?”

首先,学校文化应具有鲜明的个性。“一个学校的教育理念就是校长的教育哲学思想。一个成熟的教育理念,往往贯穿办学的始终,经得住历史检验,是历任校长治校育人的总方向、总路线。”

学校文化要体现学校特色。特色就是特长,特色靠创新,创新靠民主。

其次,学校文化建设要有系统性。环境设施建设、制度(行为)建设和思想建设都要体现既定的教育信念和价值取向

顾明远说:“学校文化建设说到底是校风的建设。”校风由领导作风、教师教风和学生学风组成。校风建设要抓住领导作风这个关键,由领导的作风带动教师的教风,由教师的教风带动学生的校风,以“风”带“风”,层层带动。

校风建设离不开校训。校训反映的是治校、做人的指导思想和办学理念。校风既可以是对学校成员当前行为方式和心理状态的描述,也可以是对期望达到的状态的定位。当前的校风有好有坏,对于好的校风要通过校训予以继承和发扬光大;对于坏的校风则通过校训予以校正。

学校文化与校园文化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校园文化是浅层次的学校文化,学校文化是深层次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更多地体现在环境布置和学生的行为习惯上,学校文化更多地体现在校长和教师的教育理念和工作作

风上。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实施过程,学校文化要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来实现和传承。

3、一以贯之,实现传承性。

学校文化建设不能一蹴而就,更不能朝令夕改。文化又具有可塑性,我们完全可以经过努力吸收传统文化的精髓,发展健康向上的先进文化。继承与创新结合,准确定位,持之以恒,这是我们进行学校文化建设应该把握的一个基本原则。在这个原则下,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抓住根本——学校文化内涵。学校文化的根本就是教育理念、办学理念、管理理念及其价值观念。

第二,扭住关键——校长文化引领。“有什么样的校长就会有什么样

的学校”,有什么样的校长文化也就会有什么样的学校文化。

第三,依靠主体——师生文化共建。尊重教师、信任教师、发展教师、依靠教师,是校长工作第一要务。只有校长做到以教师为本,教师才有可能以学生为本;学校有了“和谐”之风,才会有“书香”之气,而“书香”之气才是学校文化的底色。对学生而言,教师的言传身教比其他任何形式的教育都有效;教师的言传身教主要是通过教学实现的。所以,“教师第一”,“教学为主”,乃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主题。

要努力做到:让学习成为需要;让反思成为习惯;让合作成为时尚;让民主成为风格。

三、扭住一个关键:发展教师

(一)发展教师的基本维度:识、心、德、能、风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人的发展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完整发展、和谐发展、多方面发展和自由发展。“完整发展”是“多方面”“自由”、“和谐”发展的结果。作为教师,不但具有一般人的共性特点,同时具有教师的专业特点。根据教师的专业特点,教师的发展维度应包括“识、心、德、能、风”几个方面。

“识”包括知识、学识、见识。知识是认识是经验,学识是学术是修养,见识是思想是智慧。学识水平就是一个人的专业造诣;见识是建立在知识和学识之上的判断力、预见性。作为教师,知识要广泛,否则难以胜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任;学识要专业,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思想、专业技术、专业眼光等,否则难以做好教育工作;见识要独到,既要有专业的思维,又要有独特的智慧,看得远、想得深,不人云亦云,不随波逐流,否则就不可能创新,更不可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学生。教师要有战略家的见识,着眼于长远;还要有艺术家的见识,着手于细节;更要有教育家的见识,着力于引导。

“心”即教师的心理健康。教师健康的心理素质是做好教育教学工作、愉快生活的基础和保障。教师的劳动是崇高的,责任重大;教师劳动也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