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不均匀沉降处理方案

主体不均匀沉降处理方案
主体不均匀沉降处理方案

长水航城项目

KCK2011-8号地块

主体不均匀沉降处理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编制单位:云南建工集团第十建筑有限公司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1)

第一节工程简介 (1)

第二节现场施工概况 (1)

第二章编制依据 (3)

第三章施工处理方案 (3)

第一节施工准备及应急 (3)

第二节加固处理措施 (4)

第三节材料与设备及劳动力组织 (8)

第四节质量控制 (8)

第五节特殊工艺、关键控制点控制方法 (10)

第四章安全措施 (11)

第五章环保措施 (11)

第六章施工附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 工程概况

第一节 工程简介

第二节 现场施工概况

本工程基础根据西南有色昆明勘察设计股份有限公司于2013年8月提供的《长水航城项目KCK2011-8 、KCK2011-9号地块拟建场地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进行设计,场地土类别为‖类,地基基础设计为丙类。 地下室部分基础为整体筏板基础,2栋、12栋采用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由于基础开挖过大才能进入持力层,后经设计修改采用6:4土夹石换填进行地基处理,具体作法如下:

1、 基础回填按土夹石垫层的施工方法,每300mm 分层压实,每层压实到位,压实系数≥0.97,垫层深度不同时,基坑底面土挖出斜坡搭接错开0.5m 至1m ,按深到浅顺序施工。土方回填施工期间根据建设单位委托第三方检测,压实度均工程名称

长水航城项目KCK2011-8号地块

建设地点 长水航城项目位于昆明市官渡区大板桥东北侧螺丝湾村附近,处于建设中的空港大道与320国道之间。

建设单位 云南长水航城开发建设有限公司

地勘单位 西南有色昆明勘察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 云南合道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 云南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 云南建工集团第十建筑有限公司

结构形式 框架-剪力墙结构 总建筑面积 57778.66㎡ 设计使用年限 50年,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 混凝土强度等级

建筑层数 4/8/9层(其中4#、5#、6#、7#、8#、9#、10#、11#栋有地下

室,地下1 层,地上4 层; 1#、2#、3#、12#栋为地上4 层;

13#、14#、16#栋为地上8 层;15#栋为地上9层)

基础形式 桩筏板、条形基础(其中1#、2#、3#、12#栋条形基础;4#~11#栋筏板基础;13#~16#栋筏板基础下旋挖桩基础)

建筑高度 1#~12#栋12.2m ;13#、14#、16#栋23.0m ;15#栋25.65m 。 层高 地下室层高为3.6m ;架空

层层高为2.6m ;地上层高

为2.9m 。

满足设计要求。

2、 12栋长50.6m、宽10.8m,基础(1)轴至(12)轴下为土夹石换填土,回填回填深度为7.4米。(12)轴至(19)轴下为原地貌基岩石,回填土层厚度较浅约1.8m,整个基础为长斜坡回填。

3、 2栋长49.2m、宽10.8m,基础土夹石换土回填深度较深,平均回填深度大于约8m左右。

4、地下室所辖范围内上部有8栋塔楼分别是:4~栋、5栋、6栋、7栋、8栋、9栋、10栋、11栋,层数均为4层,建筑高度15.2m。地下室部分筏板底部回填土平均深度3.7m。

本工程于2014年 1月 5日~ 2014年 3月17日完成地基换填施工,并通过验收,基础分部及主体分部验收均为合格。根据建设方委托的云南楚天工程检测有限公司出据的中间检测结果报告,截止2015年7月8日12栋共检测33次,D12-1累计沉降122.40mm,D12-6累计沉降128.61mm,D12-5累计沉降109.76mm,斜率为3.01‰。截止7月8日 2栋共检测26次,D2-2累计沉降42.39mm,D2-3累计沉降46.83mm,斜率为2.39‰。根据检测报告,结合现场实际地况,12栋沉降值大的为回填土软地基部位,2栋为靠地库剪力墙部位。(具体详见附图1、2);截止2015年7月8日,7栋、8栋、10栋、11栋共观测11次,最大沉降量:7栋D7-5点为106.33mm,8栋D8-1点为139.41mm、D8-2点为143.61mm、D8-7点为118.09mm、D8-8点为124.78mm,10栋D10-5点为134.11mm、D10-6点为126.31mm,11栋D11-4点为144.00mm、D11-6点为145.26mm、D11-7点为147.36mm、D11-8点为145.86mm。

2015年 7月份经地勘、设计、建设、监理相关单位对实地现场踏勘分析主要由以下原因引起不均匀沉降:回填料不均匀(块石粒径过大);设计回填厚度不均匀(12栋回填厚度2~7.4m高差)本土所受到的压力不均衡;回填周期过短,未达到自然固结;由于施工现场地势低洼呈现锅底状,周围路面标高高出建筑物室外地坪,无条件实现有组织排水,经历雨季后基础被雨水冲刷、浸泡等原因导致局部不均匀沉降。

综上,考虑经济、技术、工期等因素,我单位建议采用高压注浆加固处理方案。

第二章编制依据

1、西南有色昆明勘察设计股份有限公司于2013年8月提供的《长水航城项目KCK2011-8 、KCK2011-9号地块拟建场地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2、设计单位提供地基处理方案

3、《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J79-2012

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 50007-2011

5、《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06

6、《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

7、云南楚天工程检测有限公司出具建筑沉降观测报告

8、本工程设计施工图纸

9、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10、其他现行相关规范

第三章施工处理方案

第一节施工准备及应急

1、根据检测报告,沉降量变化最大的均为2014年7月、8月份,原因为雨季雨水浸泡而导致,因此必须封堵地表水,把雨水排出建筑物周边,防止雨水渗漏到建筑基础引起基础土层下落。建筑周边排水沟做防水砂浆处理,防止雨水渗漏到建筑基础;做排水管将排水沟雨水引出基础周边。

2、针对12栋地质情况在室内设置水平线,观测外部沉降点的同时,检测主体斜率,并严密观测主体结构的梁、板、柱是否出现裂缝,室外设置轴线控制点,观测主体建筑轴线定位以防建筑物向回填土一侧发生整体水平位移。

3、沉降量大的一侧建筑物周边、建筑物内,禁止堆码建筑材料、杂物从而产生额外荷载加大沉降。

4、在12栋2栋各栋原有6个沉降观测点上,各栋增加6个沉降观测点,由

专人,固定测量仪器,每3天观测一次。并结合楚天检测公司每周检测一次的检测报告,楚天检测公司增加监测次数,如有沉降继续的较大变化,立即上报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

第二节加固处理措施

1、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放线定孔→钻孔→配浆→注浆浆→补孔注浆。

工艺要求:

定孔位:根据施工方案要求,对准孔位,不同入射角度钻进,要求孔位偏差为±3cm,入射角度偏差不大于1°。

钻机就位:钻机按指定位置就位,调整钻杆的垂直度。对准孔位后,钻机不得移位,也不得随意起降。

钻进成孔:第一个孔施工时,要慢速运转,掌握地层对钻机的影响情况,以确定在该地层条件下的钻进参数。密切观察溢水出水情况,出现大量溢水出水时,应立即停钻,分析原因后再进行施工。每钻进一段,检查一段,及时纠偏,孔底位置应小于30cm。钻孔和注浆顺序由外向内,同一圈孔间隔施工;

回抽钻杆:严格控制提升幅度,每步不大于15-20cm,匀速回抽,注意注浆参数变化。

浆液配比:采用经计量准确的计量工具,按照设计配方配料。

注浆:注浆孔开孔直径不小于45mm,严格控制注浆压力,同时密切关注注浆量,当压力突然上升或从孔壁、断面砂层溢浆时,应立即停止注浆,查明原因后采取调整注浆参数或移位等措施重新注浆。土、砂层容易造成坍孔时,采用前进式注浆,否则采用后退式注浆;

2、施工准备

收集分析原始施工记录,现场取土样进行物理力学性能分析,根据试验数据进行注浆设计,确定加固深度、宽度等;注浆管采用Φ48X3.0mm热轧钢管加工而成,钢管前端加工成锥形,以便插打,并防止浆液前冲。小导管中间部位钻Φ8mm溢浆孔,呈梅花形布置(防止注浆出现死角),间距100~150mm,尾部1.0m范围内不钻孔防止漏浆,末端焊Φ6环形箍筋,以便注浆时和注浆胶管连接。小导管长度2.5米。小导管加工成型如:

按照小导管扩散半径0.8米计算,布孔间距为1.5米。注浆深度超过回填料

(土夹石)进入原本土1200mm左右,注浆管自上而下向孔四周喷射注浆液,取代表性的地段钻探取样,准确了解注浆的厚度范围。

3、定位放线

按设计要求进行孔位测放,如设计孔位有障碍物影响可适当调整,钻孔间距横纵方向不大于1500mm,钻机就位时要求平稳,保证钻孔的垂直度。(钻孔布置详见附图3)

4、钻孔

采用YT-1型钻机成孔。根据现场回填土厚度相关资料,2栋、12栋孔深8.5m~9m;浆液喷射范围沿着垂直方向自下而上从本土内进入1200mm范围内连续喷射至条形基础垫层底。地下室部分钻孔进入回填料(土夹石)后仍然是穿入本土层1200mm左右。垂直方向上的注浆范围从本土层内1200mm开始自下而上至筏板底层底部;深度4.5m左右,钻孔间距1500mm布孔,并深浅结合,相间分布。钻孔注浆应严格按分序跳跃成孔施工。注浆管径设计为50mm,先用钻孔将注浆管埋入土中,自下而上分段注浆。注浆孔位置详见平面布置,注浆孔每边超出建筑物轴线2000mm。

5、配浆

以普通硅酸盐水泥(P.O.42.5)和40 Be水玻璃为主要制浆材料,水玻璃作为添加剂调节注浆液的初凝时间。为降低水泥用量可适当掺入粉煤灰,降低水泥用量,掺量不超过水泥用量20%。根据本地结构特性,采用灰水比0.7~1,粉煤灰水泥浆液和稀释后水玻璃液体积比1:0.39,水泥与水玻璃的比例按照1:0.18~0.25根据可注情况进行调配。注浆在达到提高原地层地基承载力到设计

值的同时应尽量控制浆液的注入量,应严密根据实际注入情况控制浆液的浓度以及水玻璃的掺配比。浆液浓度由稀到浓,浆液浓度加大时,适当加入缓凝剂。

6、注浆

(1)注浆采用高压注浆专用泵,采用孔口封闭一次性联合注浆,多孔同时注浆。注浆压力是推动浆液克服各种流动阻力,是浆液运转、扩散、充填、密实的动力,它与浆液浓度及其类型、土层的抗劈裂强度等因素密切相关。压力高、浆液扩散远结石体强度高,充填加固效果好,但压力过大,会使浆液造成超扩散,材料消耗及机械损耗大,甚至会对四周造成危害,因此选择适宜的注浆压力对注浆工程至关重要,根据水文地质条件,结合以往注浆施工经验,本次注浆孔口处最大压力取0.1~0.15MPa,各段具体终压应据注浆的实际情况而调整。注浆目的是提高地层的竖向抗变形能力,不是承受水平地压,因此,不要求在加固周围地层中,形成十分规则的有一定厚度的帷幕,尽量注浓浆挤实充填含水砂层,增强结石体的强度,在浆液可压入地层条件下,根据浆液的可泵性、流动性、胶结性,尽量以浓浆为主。

(2)注浆扩散半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不仅影响注浆的工程质量,而且影响工程的造价,通过计算和类似工程的经验,确定注浆渗透直径为500~800mm,水泥浆体将地基土体劈裂,充填入裂隙和孔隙中形成水泥土混合结实体。

(3)注浆压力与地层的上覆厚度、浆液黏度,注浆速度和注浆量等因素有关,注浆中压力是变化的,注浆压力严格控制,采用分级加压,一次加压不超过0.2~0.4Mpa,注浆最高压力1.0Mpa,要求稳定时间不小于5min。在规定的注浆压力下,孔段吸浆量小于0.6L/min,延续30min即可结束注浆,或孔段单位吸浆量大于理论估算值时也可结束注浆。

(4)注浆量的计算原则

由于浆液的扩散半径与砂层孔隙很难精密确定,为准备注浆材料,本参考图注浆设计根据有关地质、水文条件和注浆方案以及所选择的注浆材料,进行注浆量的估算。

注浆量的估算公式按下式进行:

Q=Anα(1+β)

式中:Q----总注浆量,m3;

A----注浆范围体积,m3;

n----孔隙率,%;

α----浆液填充系数(0.7-0.9)

β----注浆材料损耗系数

设计中, nα(1+β)统称为填充率, 填土填充率一般为3~5%,填石填充率一般为16~20%

(5)注浆压力的选定

注浆压力是注浆施工中的重要参数,它关系到注浆施工的质量以及是否经济。因此,正确确定注浆压力和合理运用注浆压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注浆压力与砂层孔隙发育程度、涌水压力、浆液材料的黏度和凝胶时间长短等有关,目前均按经验确定。通常情况下按如下经验式计算:

A、按已知的地下水静水压力计算,设计的注浆压力(终压值)为静水压力的1-2倍,最大可达到2-3倍,即

P’<P<(3-5) P’

式中:P——设计注浆压力(终压值)(Mpa)

P’ ——注浆处静水压力(Mpa)

B、根据注浆处地层深度计算

P=KH

式中:P——设计注浆压力(终压值)(Mpa)

H——注浆处深度(m)

K——由注浆深度确定的压力系数

压力系数K的取值如表示:

注浆深度

<8 10-12 12-16 16-20 >20

(m)

K 0.023-0.021 0.021-0.020 0.020-0.018 0.018-0.016 0.016

7补孔注浆

对检查孔个别吸水量较大(大于0.4L/min﹒m﹒m)的孔,进行补注浆,利用检查孔或另加布孔补注浆液进行注浆。

8、施工要点

(1)钻机要安装牢固,定位稳妥、固定。各类设备应就近安装固定管线,不宜过长,以防压力和流量消耗。

(2)严格控制注浆配合比,注浆用的浆液应经过搅拌机充分搅拌均匀后才能开始灌注,并应在注浆过程中不停地缓慢搅拌。且搅拌时间应小于浆液初凝时间。浆液在泵送前应经过筛网过滤,防止出现堵管现象。

(3)注浆全过程应做好技术资料和基础数据记录、整理、分析工作。现场

做好试验控制,留好压浆试块。加强巡视,避免环境污染。

第三节材料与设备及劳动力组织

1、工程中所用材料水泥、粉煤灰等须有出厂合格证及复检报告。

2、机械设备一览表

序号机械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单位用途

1 钻孔机 YT—1 l 台钻孔

2 注浆机 BW_-250

BJ.50 1

注浆

3 搅浆机 JBl.5 1 台搅拌水泥浆

3、现场配备施工人员8名,并专职实验人1员监控现场配合比,及

时调整注浆水灰比。

第四节质量控制

1、主控项目

(1)水泥及外掺剂质量检验

进场的水泥及外掺剂必须出具产品合格证,及出厂检验报告,进场的复验报告。

(2)水泥用量检验

水灰比为0.7~1.0较妥,为确保施工质量,施工机具必须配置准确的计量仪表。强度及完整性检验和地基承载力检验要在施工结束28天后进行检测。检测点应布置在下列部位:

1)有代表性的桩位;

2)施工中出现异常情况的部位;

3)地基情况复杂,可能对高压喷射注浆质量产生影响的部位;

4)检测点数量为施工孔数的1%并不应少于3点。

(3)桩体强度检验

桩体强度通过钻孔取芯来判断其固结体性,并将所取岩芯做成标准件进行室内物理力学性质试验,以求得其强度特性。

(4)欠固结土体承载力检验

欠固结土体承载力的载荷试验必须在桩身强度满足试验条件时进行,检验数量为桩总数的0.5%~1%,且每个单体工程不应少于3点。

注浆复合地基承载力的检测应采用复合地基载荷试验。也可选用其它检测方法来判定其地基承载力和标准贯入试验,静力触探及十字板剪切强度等方法。也可用旁压试验测定出高压喷射注浆加固桩间土质量。

2、一般项目

(1)施工前应掌握有关技术文件(注浆点位置、浆液配比、注浆施工技术参数、检测要求等)。浆液组成材料的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注浆设备应确保正常运转。

(2)施工中应经常抽查浆液的配比及主要性能指标,注浆的顺序、注浆过程中的压力控制等。

(3)施工结束后,应检查注浆体强度、承载力等。检查孔数为总量的2%-5%,不合格率大于或等于20%时应进行二次注浆。检验应在注浆后15d(砂土、黄土)或60d(粘性土)进行。

3、欠固结注浆固结质量检验标准应符合下表规定。

注浆地基质量检验标准

项序检查项目允许偏差或允许值

检查方法单位数值

主控

项目1

原材料

检验

水泥设计要求

查产品合格证书或抽样

送检

注浆用砂:粒径、细

度模数、含泥量及有

机物含量

mm

%

<2.5

<2.0

<3

试验室试验

注浆用粘土:塑性指

数、粘粒含量、含砂

量、有机物含量

%

%

%

>14

>25

<5

<3

试验室试验

粉煤灰:细度、烧失

不粗于同时使用的

水泥

试验室试验

% <3

水玻璃:模数 2.5-3.3 抽样送检

其他化学浆液设计要求查产品合格证书或抽检送检

2 注浆体强度设计要求取样检验

3 地基承载力设计要求按规定方法

一般项目1 各种注浆材料称量% <3 抽查

2 注浆孔位mm ±20 用钢尺量

3 注浆孔深mm ±100 量测注浆管长度

4 注浆压力(与设计参数比)% ±10 检查压力表读数

第五节特殊工艺、关键控制点控制方法

1、特殊工艺、关键控制点控制方法

序号关键控制

主要控制方法

1 计量注浆施工时,宜采用自动流量和压力记录仪,并应及时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

2 搅拌浆体应经过搅拌机充分搅拌均匀后才能开始压注,并应在注浆过程中不停地缓慢搅拌,搅拌时间应小于浆液初凝时间。浆液在泵送前应经过筛网过滤。

3 注浆顺序注浆顺序应按跳孔间隔注浆方式进行,并宜采用先外围后内部的注浆施工方法。当地下水流速较大时,应从水头高的一端开始注浆。

4 监测当既有建筑地基进行注浆加固,应对既有建筑及其邻近建筑,地下管线和地面的沉降、倾斜、位移和裂缝进行监测。

2、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1)冒浆

浆液沿裂隙或层面往上窜流,主要是由于岩层破碎,注浆段位置较浅,注浆压力过大等因素造成的。发生冒浆采取降低注浆压力,加入速凝剂,限制进浆量,或者是先灌混凝土盖板后注浆。

(2)串孔

注浆孔中的浆液从其它孔中流失。主要是由于岩层横向裂隙发育,贯通注浆钻孔。采取适当延长相邻孔间施工间隔,串浆若为待灌孔,可同时并联注浆。

(3)漏浆

由于地质条件差,或浆液浓度太低,造成漏浆,采取粒状浆液与化学浆液相结合灌注。

(4)成品保护

施工结束后,注浆检验应在注浆后15d(砂土、黄土)或60d(粘性土)进行。

第四章安全措施

1、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条例,结合工程的具体特点,组成专职安全员和班组兼职安全员参加的安全生产管理网络,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抓好工程的安全生产。

2、建立完善的施工安全保证体系,加强施工作业中的安全检查,确保作业规范化、评估化。

3、钻机操作工及相关施工人员必须经考试培训合格,持证上岗。

4、施工区域设置危险警示标志,夜间设警示灯。

第五章环保措施

1、将施工场地和作业限制在工程建设允许范围内,合理布置,规范围挡,做到挂牌清楚、安全,施工场地整洁文明。

2、加强对废水、生产垃圾、弃渣的控制和治理。设立专用排浆沟、集浆坑,经沉淀后流入下水道,从根本上防止施工废浆乱流。

3、优先选用先进的环保机械,降低施工噪音到允许值以下,同时尽可能避免夜间施工。

4、施工原理及目的:水泥注浆地基是将水泥浆,通过压浆泵、灌浆管均匀地注入土体(回填料)中,以填充、渗透和挤密等方式,驱走回填料(土夹石)、岩石裂隙中或土颗粒间的水分和气体,并填充其位置,硬化后将岩土胶结成一个整体,形成一个强度大、压缩性低、渗透性高和稳定性良好的新的岩土体,从而使地基得到加固稳定,可防止或减少渗透和不均匀的沉降,在建筑工程中应用较为广泛。

第六章施工附图附图一(施工机械配置图)

附图二(12栋沉降观测点平面布置图)

附图二

1

附图三(2栋沉降观测点平面布置图)

附图三

2

附图四(2栋注浆管平面布置图)

附图四

3

附图五(12栋注浆管平面布置图)

附图五

4

附图六(地下室注浆管平面布置图)

5

附图七(地下室注浆管平面布置图)

6

建筑物沉降观测专项施工方案

目录 一、工程建设概况 1、建筑设计概况 2、结构设计概况 二、编制依据 三、沉降观测的基本要求 1、仪器设备、人员素质的要求 2、观测时间的要求 3、观测点的要求 4、沉降观测自始至终要遵循“五定”原则 5、施测要求 6、沉降观测精度的要求 7、沉降观测成果整理及计算要求 四、具体施测程序及步骤 1、建立水准控制网 2、建立固定的观测路线 3、沉降观测 4、平差计算 5、统计表汇总 6、观测中的注意事项 五、沉降观测方案 1、基准点埋设 2、沉降观测点埋设 3、精密水准测量 4、资料整理与提交 六、控制点的布置及施测 七、各控制点的放样 八、施工时的各项限差和质量保证措施

1、限差要求 2、放样工作按下述要求进行 3、细部放样应遵循下列原则 九、沉降观测技术要点 十、位移观测技术要点 十一、测量复核措施及资料的整理 十二、施工测量工作的组织与管理 1、主要仪器的配备情况 2、施工测量管理人员组成 十三、仪器保养和使用制度 十四、测量管理制度 十五、建筑物沉降变形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3、应急处置 4、救援物资的储备 5、恢复 6、注意事项 7、建筑物沉降事故预防

一、工程建设概况 经开区江南水岸公租房一组团工程位于重庆市南岸区长生桥镇乐天村、桃花店村,茶涪路南侧地块。一组团建筑面积约18.5万㎡,投资额约3.33亿元。 1、建筑设计概况 (1)工程总体概况: 经开区江南水岸公租房一组团工程由8栋33层一类高层住宅、裙房以及地下车库组成。 地面主要有:砼防水地面、细石砼地面、防滑地砖地面、玻化砖地面、地砖地面。 楼地面主要有:细石砼楼面、防滑地砖楼面、架空保温楼面、保温楼面、防水楼面、毛坯楼面、耐磨地坪楼面。 内墙主要有:水泥砂浆抹灰墙面、涂料墙面、水泥砂浆防水墙面、腻子墙面、瓷砖墙面。 外墙主要有:砼防水外墙、涂料墙面、外墙漆墙面、面砖墙面、干挂

沉降处理方案

路基是路面的基础,路基不均匀沉降必然会引起路面的不平整,导致路面产生许多病害,主要表现为坑凹、起拱、波浪、接缝台阶、碾压车辙、桥头或涵洞两端路面沉降、桥梁伸缩缝的跳车等,不仅难以满足汽车高速行驶的要求,而且还会增加汽车的燃料消耗和轮胎磨损,加大运输成本,增加运输时间,降低社会经济效益甚至危及行车安全。 一、路基不均匀沉降的原因 造成路基不均匀沉降的原因很多,下面笔者从以下几点进行论述: 1. 1路基填土压实度不足 由于压实度不足,往往导致填方路基的不均匀沉降变形,路基两侧出现纵向裂缝,路基土体压实度不足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施工受实际条件的限制。路基施工时,天气太干燥,局部路堤填料粘土土块粉碎不足致使路基压实度不均匀;暗埋式构造物处因构造物长度限制使路基边缘不能超宽碾压,致使路基边缘压实度不够;某些加减速车道与行车道没有同步施工,当拼接处理得不好时,其拼接处也会产生压实度不足的情况。 (2)考虑到施工安全和进度,使得压力或压力作用时间不足,路基压实不充分,致使路基压实度达不到规范要求。 (3)由于填方土体的最佳含水量控制不好,压实效果达不到规范要求。 (4)在填方路堤施工中,当路堤施工到一定高度以后,路堤边缘土体往往存在压实度不足问题,对于较高的填方路基,通常都要做相应的处治。 填方土体压实度不足,其结果是土体前期固结压力小于自重应力和各种附加应力之和,在自重作用下就会发生沉降变形,这些附加应力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①车载,尤其超载情况;②含水量变化造成土体容重的改变;③地下水位升降而导致浮力作用改变;④土体饱和度改变,引起负孔隙水压力改变。这些附加应力引起土体中有效应力改变,从而导致土体发生压缩变形。 土体压实度不足还会导致填土路基的侧向变形。目前采用的地基沉降计算方法是假定侧向完全受限,仅有竖向变形,实际路基土中存在有侧向变形,这种侧向变形会引起沉降。 1.2路堤填料不均匀,控制不当 在路面施工过程中,对填料、级配很难得到有效的控制,填料常常是开挖路

(完整word版)建筑沉降观测方案

石家庄东方环球地理信息工程有限公司沉降观测方案 石家庄东方环球地理信息工程有限公司 2011年10月14日

目录 1 概述 (1) 1.1任务来源及工程内容 (1) 1.2测区概况 (1) 2 测区已有资料分析及评价 (1) 2.1控制资料 (1) 3 作业依据 (1) 4 设计方案 (2) 4.1高程基准 (2) 4.2方案概述 (2) 4.3监控网(基准网)的布设 (2) 4.4沉降观测点的布设 (2) 4.5监控网的观测 (3) 4.6观测点的观测 (3) 4.7监控网观测次数的确定 (4) 4.8沉降观测周期和观测时间要求 (4) 5 沉降观测精度 (4) 5.1其他要求 (5) 5.2内业精度评定与数据处理 (5) 5.3软件要求 (7) 5.4质量控制与检查验收 (8) 5.5 上交成果资料 (8)

1 概述 1.1任务来源及工程内容 河北鼎原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沉降观测工程包括3栋高层。 1.2测区概况 石家庄市地处华北平原东南部,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一月平均气温-3.3℃,七月平均气温27.4℃,年平均气温12.8℃,无霜期215天,年降水量810毫米。由东北到西南层次分明的分为低山、平原、二类地区,海拔高度在60-75米之间。 测区气候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气气爽,冬季寒冷少雪,春、秋季比较适宜外业作业。 2测区已有资料分析及评价 2.1控制资料 建立独立高程系统,也可以联测国家高等级水准点与国家高程接轨。提供1985国家高程基准成果。 3作业依据 1、工程建设标准《建筑物沉降观测方法》(DGJ32/J18-2006); 2、《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标准》DGJ32/J16-2005; 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8-2007);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5、《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1991

基坑沉降观测方案

力帆·红星广场项目一期工程B2组团和 C13组团工程 边坡沉降监测方案 编制单位:力帆·红星广场项目一期工程B2组团和C13组团项目 编制日期:二〇一七年九月

1、工程概况 本项目位于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东北临龙安路、西南侧为金州大道,东南侧为金开大道。总建筑面积约17.16万m2,主要由35栋3F/-1F别墅,1栋30F/-2F高层住宅,1栋23F/-2F酒店,1栋6F/-2F商业,2个地下车库组成,本工程为框架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基础采用旋挖桩、人工挖孔桩、条形基础、独立基础、筏板基础。 2、监测依据 全部观测按照以下标准执行 2-1《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8-97) 2-2《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 50497-2009) 2-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12) 2-4《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7-2006) 2-5《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 3、监测目的 建筑物前期施工期间,基坑在回填之前由于卸除地基土自重或降水等因素而引起的基坑外影响范围内的建筑物及道路的结构应力也在缓慢调整。变形观测的目的就是:通过测量基坑周围预设的工作点和其周围建筑物特征部位之间的不对称变异量,对基坑在回填前及回填过程中的整体稳固趋势作出评估,为建筑质量评价和最

后验收提供参考依据。一般情况下建筑物的变形观测内容为:基坑周围建筑物和道路的水平位移、垂直位移。 4、监测项目 根据业主提供的地质勘查报告、设计支护方案及现场实际情况,具体监测内容为基坑坡顶位移监测。 5、测点布置 按照规范要求,各水准基点的间距应在20-40米范围以内;水准基点与被测建筑物的间距不应大于100米,且不小于30米,现根据场地条件、场地使用性质、地下埋藏物的情况、长期保存条件等,水准基点不应设置在高层建筑附近,本工程考虑设在基坑的东侧。 5.1监测点布设 本次观测的监测点布设沉降点8个,设计方案依据: (1)基坑边坡基坑边坡顶部的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监测点应沿基坑周边布置,基坑周边中部、阳角处应布置监测点。监测点间距不宜大于20m,每边监测点数目不应少于3个。监测点宜设置在基坑边坡坡顶上。 (2)基坑周边地表竖向沉降监测点的布置范围宜为基坑深度的1~3倍,监测剖面宜设在坑边中部或其他有代表性的部位,并与坑边垂直,监测剖面数量视具体情况确定。 下图为沉降观测点布设图:

地基下沉技术处理措施

新疆兰乔圣菲一期B、C区工程地基下沉 技术整改措施 编制人:年月日 审核人:年月日 批准人:年月日 深圳建安(集团)新疆分公司 兰乔圣菲一期项目部

B37、B38地基下沉技术整改措施 一、原因描述 因为B37、B38整个地基是有一半原砾石土层和一半砾石土回填,基础边角在春天融雪后地基出现局部沉陷。 二、质量问题 B37在4轴交A轴角处出现20~30mm的裂缝长2米,沿A轴方向渐无。 B38在13轴外挡土墙的外侧,E~H轴段出现沉陷,沉陷地基内边缘至挡土墙轴地基梁的轴线外侧止。 三、管理机制 发现出现地基沉陷后,及时通知监理业主,邀请地勘单位进行现场查勘,研究提出技术处理补强方法,由项目部制定整改措施汇报监理、业主。 安排好整改班组,认真做好施工技术工艺要求的交底工作,使整改措施能有效到位,避免重复整改。 四、整改措施 (一)、地基处理 1、检查裂缝地基周边是否还有相似的地基裂缝现象出现,确定没有后,再进行裂缝地基处理;如果有,必须连同裂缝地基一同处理。 2、进行裂缝地基的挖除,挖除深度至未经扰动的原土

层。 3、安排有丰富施工经验的师傅进行护壁处理,先用直径不大于6mm的钢筋头进行内壁楔丁,再进行挂网处理,然后进行抹砂浆护壁。 此工作为了不出现地基土边缘再次塌方。 4、进行模板支护。模板支模质量要求同主体标准。 5、模板作业完成自检合格后,清除现场施工废料,做到工完料清。由项目质检验收合格,邀请监理、业主代表进行检查验收。监理、业主代表验收合格,经相关资料签字认可,才能进入下道工序~砼浇筑施工。 (二)、砼浇筑施工(补强) 1、新浇筑砼采用高出原设计砼标号一个等级微膨胀砼;掺入量为3%的膨胀剂。 2、砼浇筑进行有效振捣,确保振捣密实。砼浇筑高度要高出地基土上部100mm,或同垫层上部高度。 3、待振捣密实后,检查砼的密实度是否合格。请现场旁站监理验收确认符合验收合格标准,进行表面收光压实。 4、进行常规保湿薄膜贴盖,做到严密无缝隙,使砼能有效保持润湿。 5、安排好下一道工序~砼凝固后的浇水养护工作。

XXX船闸主体建筑物沉降观测方案

XXX船闸主体建筑物沉降位移观测方案一、工程概况 XXX港疏港航道北接XXX港,南连灌河、通榆河,西接京杭大运河;既是长三角高等级航道网和江苏省规划建设的“两纵四横”内河干线航道网的主要干线—连申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XXX港集疏运系统中重要的内河水运通道,规划航道等级为三级。 XXX船闸工程位于江苏省XXX市灌云县伊芦乡三川村西侧,位于盐河与善后河交汇处,是XXX港疏港航道工程的组成部分。工程所在地通过三川村村级道路与204国道相连,施工用电由三川村高压线接入,施工用水由盐河接入。 航道规划为III级航道标准,底宽45m,设计水深3.2m,最小转弯半径480m。 XXX船闸为III级,建设规模为23m×230m×4m(口门宽×闸室长×门槛水深),设计船型为1顶2*1000t级驳船队。 闸首采用钢筋混凝土实体底板和箱型边墩构成的整体坞式结构。闸门门型采用三角门,闸首采用大门库的空箱边墩型式。船闸采用门缝输水,闸首不设输水廊道。 闸室采用C25钢筋混凝土整体式结构,沿长度方向设沉降-伸缩缝,间距布置为(10+14×15+10)m。闸室墙口宽为23.2m,净宽23m,迎水面布置100mm厚钢护木。 二、观测的目的和内容 沉降位移观测是船闸建设不可忽视的工作之一,通过沉降位移观测,可以监测建筑物的变位情况,不但为今后的船闸底板内力计算提供数据,提高了准确性,而且能便于及时发现异常情况,采取措施,保证

工程的安全运行。 观测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布设控制网,按相关精度要求,根据施工分级加载实况,定期定点对底板封铰前后每块底板、闸首边墩和每节闸室墙在建设过程中的沉降位移情况进行观测,直至工程竣工验收,移交业主。 三、沉降位移观测方案 3.1测量等级与观测仪器的选择 根据设计要求和现行国家《工程测量规范》及交通部《水运工程水工建筑物原型观测技术规范》、《水运工程测量规范》中各项规定,本工程沉降观测网按三等水准技术要求布设成闭合水准路线的形式。 采用的仪器为苏光DSZ2水准仪配光学测微器和铟钢水准尺进行作业,尼康DTM532全站仪作为配合使用,仪器经鉴定合格后方能使用。 3.2观测线路的布设 3.2.1、水准基点、工作基点的设置 水准基点设置在地基稳固、远离受基坑降水影响和便于监测处,与控制网高程相校核,且不少于3个(点位见附图1),由水准基点至工作基点路线基本沿船闸塘外围原状土上设置,中间转点全部埋设测桩。基点采用100~150c mΦ12螺纹钢埋设于土中,并浇筑80cm厚砼。工作基点与水准基点之间形成一个闭合环,检测起始数据的正确性。水平位移的工作基点尽量与沉降观测相同。 3.2.2观测点的布设 沉降位移观测点的布设必须严格按图纸设计要求并结合工程特点布设在下列位置: 1)沉降或伸缩缝两侧; 2)不同结构分界处; 3)不同基础或地基交结处;

地基不均匀沉降分析及解决方法

一、前言 随着房改政策的推行和人们对工程质量的关注,在群众在关于建设工程质量的投诉中,常常举报砖混结构建筑物出现裂缝并询问建筑物的安全状态。在砖混结构中墙体裂缝是建筑工程质量中的老大难问题。分析一下引起问题的原因,有些地基不均匀沉降、温度应力、地震力、荷载和施工质量等。其中地基不均匀沉降和温度应力造成的裂缝所占比例大,是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在砖混结构中地震力、荷载和施工质量引起的墙体裂缝有时可以影响建筑物的结构,同样是不可忽视的,本文重点谈谈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墙体开裂。 二、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裂缝分析 地基不均匀沉降和地基土层的均匀性、地基土的压缩性及荷载差异等有关。根据我国国情,《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中允许砖混结构有沉降,并允许有沉降差。虽然规范要求控制沉降差,但在砖混凝土结构设计中不太被人们注意。此沉降差反映到地基上的砖混结构上,有时可引起墙体裂缝。 2.1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墙体裂缝的特征 1、裂缝向沉降较大的方向倾斜,沿着门窗洞口约成45 度,呈正八字形。 2、在房屋高差较大或荷载差异较大的情况下,裂缝位于层数低的,荷载轻的部分,并向上朝着层数高的荷载重的部分倾斜。 3、当房屋的沉降分布曲线呈凸形时,往往除了在纵墙两端出现倒八字形倾斜裂缝处,也常在纵墙顶部出现竖向裂缝。在多层砖混结构中,也有在窗口下坎墙上出现竖向裂缝的。 2.2地基不均匀沉降原因分析 1.房屋地基土层分布不均匀,土质差别较大是发生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客观原因。 2.主观原因造成地基不均匀沉降多与设计有关,例如:①地基处理方案和基础设计不协调或在同一建筑物基础下采用多种地基处理方法。②由于建筑立面的错层,平面的变化引起荷载不均匀,如处理不好,可以引起地基不均匀沉降。③当房屋纵墙刚度较差时,由土壤的应力扩散作用,房屋两端应力逐渐减小,可以引起地基不均匀沉降。④还有的设计不符合规范的规定,实际中有的筏板从横墙轴线算起挑出长达 2100mm 远远超出规范的“不宜超出1500mm”的规定。结果

围墙基础沉降处理方案

场地塌陷处理专项 施工方案 山西潞安工程有限公司 2016年8月

目录 第一章编制说明与依据 (1) 第二章工程概况 (1) 第三章地基塌陷处理方案 (1) 第四章质量保证措施 (2) 第五章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3)

第一章编制说明与依据 1.1编制说明 为了尽快处理围墙地基塌陷问题,项目技术人员在深入、细致地现场勘查,结合本企业同类工程施工经验、技术资料和行业内已妥善处理的类似案例,编制本施工方案。 1.2编制依据 1)现行规范: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建筑施工规范大全》2002版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924-2014 第二章工程概况 2.1工程现状 1)机械、设备、施工人员已到位。 2)对处理塌陷所需施工材料进行采购。 第三章地基塌陷处理方案 3.1施工部署 3.1.1施工组织机构:由工长负责组织实施,其他人员配合。施工所需材料、劳动力计划均由工长负责编制,材料员负责组织进场。技术交底由工长负责。 3.1.2劳动力准备:施工需要泥瓦工3名,技术人员1名,质量员1名。上述人员均必须持有相应操作上岗证。(以上为基本配备人员,视裂缝修补工作量的大小,操作人员可做增减)。

3.1.3材料准备:所用材料一次备齐。各项材料应有出厂合格证、检验报告等质量证明文件。 3.1.4施工条件: 1)项目技术负责人、施工员、质量员、测量员、专业安全员等管理人员必须全部到岗;所有施工人员需经过专项安全操作教育。 3.2处理步骤 场地塌陷质量问题,要根据检查情况,判断其严重程度,对症下药,才能起到最佳的解决效果。经过技术人员、业主现场查看,确认本工程塌陷是由于地基软弱大雨浸泡后造成的。因此,现场主要采取对塌陷区域地基换填方案。换填范围为塌陷区域外扩一米,回填采用素土分层夯填,厚度为每步300mm厚,压实遍数3-4遍。地基处理完成后,恢复地面原有建筑。 第四章质量保证措施 1、处理专项方案需经监理单位的专业工程师审批同意后,报建设单位同意后,工程才能实施。 2、施工过程中,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教育,在质量事故处理中,全体施工人员树立起“质量第一”的意识,并落实到到各个施工环节及日常管理中去,确保整改过后,排除围墙沉降及开裂带来的安全隐患,做到质量达标,验收合格。 3、认真实施本项目的质量保证体系,严格执行技术标准、规范要求。实行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负责制,施工技术人员岗位责任制,并根据现场整改进度情况,实行严格的监督检查措施。

建筑物沉降观测方案及规范

建筑物沉降观测方案及规范 高层建筑沉降观测的规范要求 变形控制测量 5.1 一般规定 5.1.1 各类沉降观测的等级和精度要求,应视工程的规模、性质及沉降量的大小及速度进行设计而确定。同一测区或同一建筑物随着沉降量和速度的变化,可以采用不同的观测精度。 5.1.2 布置和埋设沉降观测点(变形点)时,应考虑观测方便、易于保存、稳固和美观。 5.1.3 沉降观测宜采用几何水准测量方法,也可采用静力水准测量方法。 5.1.4 观测记录和成果应清晰完整、准确无误,并符合本规程9.1节的规定。每一周期观测完后,可提供周期或阶段性成果。整个工程结束后,应提供综合性成果资料。 5.1.5 对于深基础建筑或高层、超高层建筑,沉降观测应从基础施工开始,以获取基础和主体荷载的全部沉降量(该建筑的总沉降量)。 5.5 建筑物沉降观测 5.5.1 建筑物沉降观测应测定建筑物及地基的沉降量、沉降差及沉降速度并计算基础倾斜、局部倾斜、相对弯曲及构件倾斜。 5.5.2 沉降观测点的布设应能全面反映建筑物及地基变形特征,并顾及地质情况及建筑结构特点。点位宜选设在下列位置: 1 建筑物的四角、大转角处及沿外墙每10~15m处或每隔2~3根柱基上。 2 高低层建筑物、新旧建筑物、纵横墙等交接处的两侧。 3 建筑物裂缝和沉降缝两侧、基础埋深相差悬殊处、人工地基与天然地基接壤处、不同结构的分界处及填挖方分界处。 4 宽度大于等于15m或小于15m而地质复杂以及膨胀土地区的建筑物,在承重内隔墙中部设内墙点,在室内地面中心及四周设地面点。 5 邻近堆置重物处、受振动有显著影响的部位及基础下的暗浜(沟)处。 6 框架结构建筑物的每个或部分柱基上或沿纵横轴线设点。 7 片筏基础、箱形基础底板或接近基础的结构部分之四角处及其中部位置。 8 重型设备基础和动力设置基础的四角、基础型式或埋深改变处以及地质条件变化处两侧。 9 电视塔、烟囱、水塔、油罐、炼油塔、高炉等高耸建筑物,沿周边在与基础轴线相交的对称位置上布点,点数不少于4个。 5.5.3 沉降观测的标志可根据不同的建筑结构类型和建筑材料,采用墙(柱)标志、基础标志和隐蔽式标志等形式。各类标志的立尺部位应加工成半球形或有明显的突出点,并涂上防腐剂。标志的埋设位置应避开如雨水管、窗台线、暖气片、暖水管、电气开关等有碍设标与观测的障碍物,并应视立尺需要离开墙(柱)面和地面一定距离。隐蔽式沉降观测点标志的型式可按本规程附录D规定执行。当应用静力水准测量方法进行沉降观测,观测标志的型式及其埋设,应根据采用的静力水准仪的型号、结构、读数方式以及现场条件确定。标志的规格尺寸设计,应符合仪器安置的要求。 5.5.4 沉降观测点的施测精度应按本规程第3.0.4条的规定确定。未包括在水准线路上的观测点,应以所选定的测站高差中误差作为精度要求施测。 5.5.5 沉降观测的周期和观测时间应按下列要求并结合实际情况确定: 1 建筑物施工阶段的观测,应随施工进度及时进行。一般建筑可在基础完工后或地下室砌完后开始观测,大型、高层建筑可在基础垫层或基础底部完成后开始观测。观测次数与间隔时间应视地基与加荷情况而定,民用建筑可每加高1~5层观测一次,工业建筑可按不同施工阶段(如回填基坑、安装柱子和屋架、砌筑墙体、

xx厂房沉降观测方案

xx厂房 沉降观测方案 编写: 审核: 审批: xx有限责任公司 2013年4月22日 xx厂房 沉降观测方案 xx发展有限公司拟在xx路其用地范围内兴建xx厂房3期工程,该项目主要包括1栋23层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厂房(A区)、1栋7层框架结构的厂房(B区)及1层框架结构的连体地下室。现受委

托,我公司对该建筑物进行沉降观测。 根据上述工程特点,我公司特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沉降观测点的布置 以能全面反映建筑物地基变形特征并结合地质情况及建筑结构特点确定。此次测量点位布设在下列位置: 1、建筑物的四角、大转角及外墙适当部位。 2、建筑物沉降缝两侧、基础埋深相差悬殊处、不同结构的分界处。 3、框架结构建筑物的部分柱基上或沿纵横轴线设点。 本次沉降观测按设计图纸要求的点位进行布置。 二、沉降观测点设置 根据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本次沉降观测在A区厂房上布设内置式观测点8个,在B区厂房上布设内置式观测点12个,场区外围设置3个观测基准点。沉降观测点采用专门加工的带有球形立尺点的不锈钢螺栓式装置固定于建筑物上,具体位置见沉降观测点平面布置示意图。 三、沉降观测周期和观测时间 在第一层柱结构完成后待砼柱达到一定强度后开始布点观测,以后每施工完二~三层观测一次,砌体工程施工期间观测二次,粉刷期间观测一次,工程竣工验收前观测一次,竣工验收后观测四次,直到建筑物进入稳定状态为止。建筑物沉降是否进入稳定阶段,由沉降量与时间关系判定。根据规范规定,若沉降速度小于0.01~0.04mm/d,可以认为建筑物已进入稳定阶段。 A区厂房:在1、4、7、10、13、16、19、21层及封顶期间观测9次,砌体工程施工期间观测2次,粉刷期间观测1次,工程竣工验收前观测1次,竣工验收后观测4次,预计总观测次数为17次。如竣工验收后第二次观测建筑物未进入稳定状态,则继续按委托方要求增加观测次数。 B区厂房:在1、4、6层及封顶期间观测4次,砌体工程施工期间观测2次,粉刷期间观测1次,工程竣工验收前观测1次,竣工验收后观测4次,预计总观测次数为12次。如竣工验收后第二次观测建筑物未进入稳定状态,则继续按委托方要求增加观测次数。 在每次外业观测结束后及时提交中间临时报告,全部测量工作

主体沉降观测方案

***项目 (2#商业、社区卫生服务站、1~16栋)主体沉降观测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广东省***建筑质量检测站有限公司 2018年5月3日

目录 一、工程概况 (3) 二、观测方案设计依据 (3) 三、观测实施方案 (3) 3.1观测项目及精度要求 (3) 3.2观测频率 (3) 3.3基准点、沉降点的埋设及观测 (4) 3.3.1基准点及观测点埋设 (4) 3.3.2观测点的埋设 (5) 3.3.3观测方法 (5) 3.4数据记录及处理 (6) 3.5观测项目组主要职责 (6) 3.6质量安全保证措施 (7) 四、观测工作设备汇总 (8) 五、成果提交方式 (8)

一、工程概况 ***项目位于增城**镇麻车村、横岭村青年农场,由广州**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兴建,广州市**城市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设计。**项目(1~16栋)楼层均为地上33层、2#商业楼层地上3层。为了解在建设过程中及竣工后一段时间的沉降情况,受建设单位委托。我公司对其进行沉降观测工作。基准点布置3个、**每栋均布置8个观测点、16栋布置13个观测点、2#商业布置7个观测点、社区卫生服务站布置9个观测点,共布置149个观测点。拟2018年5月开始对进行观测至2021年5月最后一次观测期间约三年,精度按二级沉降变形进行。当发现建筑物变形超过警戒值或建筑物出现危险征兆时立即发出预警,并及时通知业主、监理、设计、勘察有关各方。必要时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 二、观测方案设计依据 1、《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 2、《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2016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 4、《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7-2006 5、甲方及设计单位提出的观测要求 三、观测实施方案 3.1观测项目及精度要求 按有关规范及设计要求,根据本工程的结构形式、地质特点及周边环境,本项目观测内容为二项:基准点埋设、建筑物主体沉降观测。具体内容及数量如下所示。 3.2观测频率 根据设计说明及相关规范,待基准点、观测点埋好稳固后,即可进行首次观测(首次观测应尽量在二层楼板浇灌前进行)连测两次取平均值。观测频率如下

解析路基不均匀沉降的形成原因危害及处理措施

路基不均匀沉降形成原因危害及处理措施09土木(交通)赵鑫龙0919011011 【关键词】:路基纵向不均匀沉降,路基横向不均匀沉降,形成原因,造成危害,处理措施。 【摘要】:近年来,科学技术发展的为我国的交通事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原动力。我 国的交通状况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交通的高速发展已成为我国的经济版图中最引人注目的心篇章,数字化交通征打造着我国交通的新理念。然而路基的不均匀沉降这一难题始终困扰着我们的工程技术人员,阻扰在公路工程的发展和完善。 一,路基不均匀沉降的类型 1)纵向不均匀沉降 路基纵向不均匀沉降主要表现为桥头跳车和纵向填挖交界处不均匀沉降,致使路、桥过渡段出现不同程度的台阶,且路面平整性受损,严重影响了公路的使用功能。 2)横向不均匀沉降 由于车载、地下水及自重等作用,路基横向不均匀沉降引起的公路工程病害已成为公路工程质量通病之一。 二,路基横向不均匀沉降的原因分析 路基横向不均匀沉降的发生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内因在于地基及路基本身;外因是车载、地下水及自重等作用。 1.地基对路基横向不均匀沉降的影响 (1)路堤地基处理不当 ①伐树除根及表土处理不彻底或是路基基底的压实度不够,致使路堤形成后,一旦杂质腐烂变质,地基将会发生松软和不均匀沉降。 ②地面横坡大于1:5的路段,路堤填筑前地基未按规定要求挖成台阶,填料与地基结合不良,在荷载作用下填料极易失稳而沿坡面发生滑移,从而产生横向不均匀沉降。 (2)特殊地基地段 ①软土地基对路基横向不均匀沉降的影响 当路基修筑在软土地段时,软土层本身力学性能差,在附加应力作用下,会发生固结沉降、次固结沉降和侧向塑性挤出,导致明显的沉降变形。有些河谷、水塘地段虽作了清淤处理,但是处理不彻底或回填材料控制得不好,从而形成人为的相对软土层,造成路基的不均匀沉降。在高填方填筑后,地基出现不均匀沉降,甚至路面开裂。在一些地表水和地下水自然排泄困难的地方,地基土中的软土层在固结过程中的较大沉降变形,也是产生过大沉降和沉降差的重要原因。有些路段所处地基不属于软土地基,但处于低洼、河谷处,长期受水冲蚀,

主体建筑沉降观测方案

华尔街中心---写字楼主体建筑 监测方案 湖南省勘测设计院 二〇一二年七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3) 二、执行规范、标准 (3) 三、测量仪器型号 (3) 四、测量人员组成及素质要求 (4) 五、基准点、观测点布设原则及平面位置 (4) 六、沉降观测方法 (5) 七、沉降观测精度的要求和数据处理方法 (6) 八、沉降观测阶段性资料整理及成果提交 (7) 九、观测中的注意事项 (8)

一、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华尔街中心---写字楼 工程地点:长沙市开福区芙蓉中路与湘雅路交汇区西北部 建设单位:湖南金色地标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工程规模:主体建筑地下室三层,地上38层,现浇钢筋混泥土框架筒体结构。 二、执行规范、标准 1、《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2006) 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3、《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 4、《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JGJ/T 185-2009 三、测量仪器型号 根据沉降观测精度要求高的特点,为能精确地反映出建构筑物在不断加荷载下的沉降情况,一般规定测量的误差应小于变形值的1/10——1/20,为此要求沉降观测应使用精密水准仪(S1或S05级),水准尺也应使用受环境及温差变化影响小的高精度铟合金水准尺。 本次沉降观测使用瑞士莱卡SPRINTER型电子水准仪,测量精度达±0.7mm/km,精确读数至0.01mm,估读至0.001mm。水准尺使用瑞士莱卡产2.0m铟钢尺。沉降观测所使用的水准仪、标尺要经过法定检测机构标定,并有有效期内的标定证书。

四、测量人员组成及素质要求 人员组成:成立观测组,成员包括技术负责人一人,项目负责人一人,观测人员二人,技术负责人及观测人员均具有从业资格。 人员素质的要求,必须接受专业学习及技能培训,熟练掌握仪器的操作规程,熟悉测量理论能针对不同工程特点、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观测方法及观测程序,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能够会分析原因并正确的运用误差理论进行平差计算,做到按时、快速、精确地完成每次观测任务 五、基准点、观测点布设原则及平面位置 1、基准点的布设 1.1根据测量场地范围,在场外地基稳定处埋设3个水准基准点,编号为JZ1、JZ2、JZ3,基准点间距50-100m,并准确测定其高程,采用分时间段往返观测,往返观测高差之差满足M A≤±0.3n mm。 1.2各水准基准点要设在建筑物开挖、地面沉降和震动区范围之外,水准点的埋深要符合二等水准测量的要求。 根据工程特点,建立合理的水准控制网,与基准点联测,平差计算出各水准点的高程。 2、沉降观测点的布设原则及要求 2.1布设原则 2.1.1建筑物四角、核心筒四角、大转角及沿外墙每10-20m处或每隔2-3根柱基上。

建筑物沉降观测方法

永平花园北区B标段工程 沉 降 观 测 方 案 施工单位;昆山市盛新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永平花园北区B标项目部 目录 一、编制依据 (2) 二、工程概况 (2) 三、控制点的布置及施测 (3) 四、各控制点的放样 (5) 五、施工时的各项限差和质量保证措施 (5) 六、沉降观测 (6) 七、位移观测 (8) 八、测量复核措施及资料的整理 (11) 九、施工测量工作的组织与管理 (11) 一、编制依据

1、《城市测量规范》CJJ8-89 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3、《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范》 4、《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DBJ01-51-2003 二、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永平花园北区B标段7-9#楼、地下车库、1#门卫、物管社区用房工 程 工程地点:昆山市周市镇城北路与白塔路交叉口西南侧 建设单位:昆山蔚洲房产开发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苏州越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昆山市鼎森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昆山市盛新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勘察单位:昆山华一岩土勘察工程有限公司 工程规模:建筑面积: 结构类型/层次:2/-1+18+1框架、剪力 7#楼:㎡8#楼:㎡9#楼:㎡ 物管社区用房楼:㎡车下车库:㎡。 三、控制点的布置及施测 1、监测项目:建筑物沉降观测,建筑场地沉降观测,建筑物主体倾斜、水平位移、 裂缝观测,支架沉降、位移和变形,以及支撑地基稳定性沉降观测。 2、从场地的实际情况看,场地四周离建筑物在10M以上,故对布设控制点无影响。 3、布设的控制点均引向四周永久建筑物或马路上,且要求通视,采用正倒镜分中法 投测点时或后视时均在观测范围之内。 4、根据建设单位要求和测绘院提供的红线点形成四边形进行控制。 5、高程控制网的布设要求:

解决地基不均匀沉降的设计及施工措施

解决地基不均匀沉降的设计及施工措施地基的不均匀沉降会造成建筑物的开裂,在影响建筑使用功能的同时对人们的生活也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因此,在设计与施工时应采取多重措施以减少沉降对建筑物的影响,今天我们对其进行了总结,一起来看吧。 设计措施 (1)减小基础底面附加压力。可采用轻型结构或设置地下室、半地下室等措施来减小基底附加应力。 (2)调整各部分的荷载分布,基础宽度或埋置深度;当基础不均匀超过允许值时,可适当调整住宅各部分的荷载分布或采用不同的基础宽度和埋深,以达到均匀沉降的目的。对于持力层软弱且厚度变化较大,且下卧层为坚硬的土层,可将基础在软土厚度较厚的区域适当加宽,降低基底压力或将该基础适当加深,使之与其它区段的软持力层厚度接近,尽量达到均匀沉降。 (3)调整基底的附加压力。设计软弱地基上的排架或框架结构柱基础时,通常要求控制基础之间的沉降差,以调整基础底面积的方法来解决,但针对工程的具体情况要做到既行之有效,又经济合理。 (4)增加基础和上部结构的整体刚度和强度。对于住宅结构体形复杂,荷载差异较大的框架结构,可采用加强基础整体的方法减少不均匀沉降。对于砌体结构,可在墙体设置钢筋混凝土圈梁,圈梁应在同一平面上贯通且封闭。 (5)采用对不均匀沉降欠敏感的结构,如排架、铰接结构,支座发生相对位移时也不会引起很大的附加应力,故也可以起到避免不均匀沉降危

害的效果。 施工措施 (1)多层砌体房屋的施工,应符合砌体工程施工验收规范的要求。蒸养制品的上房龄期不应小于28d,砌筑前砖应浇水。小砌块只能提前少量浇水,小砌块表面有浮水时,不得施工。砌筑砂浆应饱满等,并注意养护,这些对于提高砌体的抗剪和抗拉强度作用很大。 (2)注意选择屋面板的施工温度,在夏季施工注意降温,使屋面板的最高和最低温度差幅度缩小,这样有助于降低温度应力。 (3)地基处理应根据软弱地基的构成、特性以及上部结构的设计要求,选用适宜的处理方法对软弱地基进行处理,达到提高地基承载力和减小变形、减小不均匀沉降的目的。 (4)对已选定的地基处理方法,宜按建筑等级和场地复杂程度,在有代表性的场地上,进行相应的现场试验或试验性的施工,并进行必要的测试,以检验设计参数和处理效果。若达不到设计要求时,应查明原因,修改设计参数或调整地基处理方法。 (5)天然地基、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当按相对变形值确定地基承载力时,同一场地、同一建筑物的各点试验所取的沉降量与荷载板宽度之比,必须是在规范要求的允许范围中的同一数值。 (6)天然地基和人工处理地基的建筑及按规范规定需进行变形观测的建筑,必须进行沉降监测。当基础施工至±0.000部位时,必须按规范规定的位置、数量设置沉降观测点,并在主体施工阶段,每一结构层沉降观测一次,主体封顶后进行百日观测。根据百日平均沉降值确定后续观测周期,直

某项目围墙基础沉降及墙体裂缝处理方案

***市***区“******”二期工程 围墙基础沉降及墙体裂缝处理专项施工方案 ************工程有限公司 2015年8月

目录 第一章编制说明与依据 (1) 1.1编制说明 (1) 1.2编制依据 (1) 第二章工程概况 (1) 2.1 工程概况 (1) 2.2工程现状 (2) 第三章围墙基础沉降及墙体裂缝处理方案 (2) 3.1施工部署 (2) 3.2处理步骤 (3) 3.3 裂缝处理措施 (4) 3.4 基础沉降处理措施 (5) 第四章质量保证措施 (7) 第五章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7) 5.1安全管理措施 (7) 5.2文明施工管理 (8)

第一章编制说明与依据 1.1编制说明 为了尽快处理围墙基础沉降导致的墙体开裂问题,排除其造成的安全隐患,项目技术人员在深入、细致地查看设计图纸,结合本企业同类工程施工经验、技术资料和行业内已妥善处理的类似案例,编制本施工方案。 1.2编制依据 1)本项目的施工蓝图及相关设计方案 2)现行规范: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 《建筑涂饰工程施工验收规范》JGJ/T29--2003 《建筑施工规范大全》2002版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 第二章工程概况 2.1 工程概况 本围墙为************************二期工程的永久性围墙。围墙砖砌主体于2015年5月初完工,围墙长度485米,主体围墙高2.1米;结构形式为砖混结构,钢筋混凝土压顶;断面形式分为240墙和480立柱错缝搭接砌筑。总工程量有钢筋0.17t,M7.5砖砌基础117.71m 3,M7.5砖砌实心砖墙262.66m3,C15混凝土垫层39.84m3。

谈高层房屋建筑基础不均匀沉降的原因分析及措施

谈高层房屋建筑基础不均匀沉降的原因分析及措施 摘要:高层房屋建筑基础产生不均匀沉降,极易引起房屋建筑结构裂缝、导致建筑物的严重下沉以及上部结构的倾斜等,若不及时加以有效控制处理,裂缝会继续延伸,下沉及倾斜程度也会加剧,严重威胁着高层房屋建筑的安全。因此,我们要认清基础不均匀沉降对房屋建筑的危害,认真分析高层房屋建筑不均匀沉降的原因,并制定合理可行的处理方案措施,对保证高层房屋建筑结构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建筑基础;不均匀沉降;控制措施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建设的步伐加快,建筑物功能也逐渐多样化和复杂化。国内城市中涌现出一些由高层主楼与多层裙楼组成的高低不同的住宅楼小区及地下车库或者商住综合楼等建筑物,且由于使用功能的需要,一般不要求在主楼、裙楼与地下车库之间设永久性沉降缝,以确保主楼与裙楼、地下车库连成整体。由于它们之间的高度相差甚大,上部结构的荷载和刚度极不均匀,往往造成不同部位的地基反力与基础内力存在很大的差异,导致基础发生过大的不均匀沉降,轻则引起房屋墙体开裂,重则引起房屋结构整体或局部倾斜甚至倒塌,严重影响建筑物的安全使用。因此,在高层建筑施工中要正确认识不均匀沉降对房屋结构造成的危害,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并提出有效的对策。 一高层房屋建筑基础不均匀沉降的危害 在高层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由于地基软弱,土层在水平方向软硬不一,厚度变化大,建筑物荷载相差较大等原因,容易使地基产生过量的不均匀沉降。而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容易造成建筑物倾斜,引起建筑物上部结构产生附加应力,当不均匀沉降超过建筑物承受的限度时,会造成楼面或墙体开裂,严重时会使整个建筑物结构严重倾斜,危及安全。总的来说,建筑基础不均匀沉降对工程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使建筑物底层层高减小,建筑物总高度减小;二是使上部结构产生过大附加应力。 二高层房屋建筑基础不均匀沉降的成因分析 (1)地质勘察不到位 许多开发商对勘察工作不够重视,勘察人员在地质钻探中勘探点位间距过大或勘探点深度不到位,从而造成地质剖面图的连续性不可靠,工程地质报告未能正确反映土层性质、土工试验以及地下水情况,导致设计人员分析错误。 (2)地基处理方法不当 地基处理方法很多,一般有粉喷桩、旋喷桩、压密注浆、振冲成孔灌注桩及深层搅拌桩等,但同一种地基处理方法对于不同的工程要求处理的效果也不同。在实际工程中,往往采用同一种地基方法来处理不同软弱地基,这为地基差异沉降埋下了隐患。 (3)施工质量较差 由于地基处理方法施工质量控制难度较大,再加上施工队伍技术薄弱、责任心不强,施工中发现基槽与地质勘查报告有出入时,既不通知勘查人员,也不采取相应措施,或错误的认为局部坚实土体的允许承载力超过周围土体可以不做处理等,造成施工时地基处理的不好,因而埋下质量隐患。 三高层房屋建筑基础不均匀沉降的预防措施 (1)确保地质勘察报告的真实性 提高地质勘察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业务水平,加强其责任感,确保勘察报告具有可靠性、真实性,从而为工程设计人员提供设计依据。 (2)地基和基础设计方面措施 当天然地基不能满足高层房屋建筑沉降变形控制要求时,要采用深层搅拌桩、砂井真空预压

地基下沉处理措施

5 万吨/ 年乙丙橡胶装置 基础沉降施工整改措施 施工单位:(盖章) 技术负责人: 年月日设计单位:(盖章) 设计负责人: 年月日总包单位:(盖章) 项目负责人: 年月日监理单位:(盖章)

专业监理工程师: 年月日 乙丙橡胶装置关于基础下沉技术处理措施 一、设备基础下沉原因描述 1、乙丙橡胶装置汽提区域、催化剂区域设备基础在回填土上,基础施工完成后没有及时回填,持续降雨持力层长期雨水浸泡,导致基础出现不均匀沉降。 2、基础土方回填过程中未按设计及规范要求进行分层回填、夯实,密实度达不到设计要求,导致基础出现不均匀沉降。 二、现场管理机制 雨后恢复施工发现基础出现不均匀沉降,及时通知总包、监理单位相关专业负责人到现场查勘,并安排陕西化建负责人对现场沉降基础进行沉降观测,做好记录。乙丙橡胶装置复测情况如下: 1、SJ-0904-E1400东西方向不同程度倾斜。 2、SJ-0906-C0600基础向北倾斜。 3、SJ-0906-V1606基础垫层下有空隙。 4、回填土上无基础处有不同程度下沉、塌陷。 SJ-0904-E1400设备基础填土厚度为,倾斜沉降量约为11mm SJ-0906-C0600设备基础填土厚度,倾斜沉降量为90mm SJ-0906-V1606设备基础填土厚度,倾斜沉降量为15~ 20mm

三、处理措施: 根据现场查勘实际情况确定,基础沉降主要原因是回填土不密实、长期 雨水浸泡导致。处理措施如下: 1、用吊车将倾斜下沉的基础吊起移开,将基础下方回填土全部挖出,采用3:7灰土换填至设计标高以下lOOmn,并分层夯填,每层厚度不大于300mm压实系数不低于,其换填范围为每边宽出基础边400mm。 按设计及规范要求进行检验、试验,经检查合格后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2、在处理合格的持力层上浇筑与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一样的细石混凝土 100mn厚,然后再将基础用吊车移回原位,复位时确保轴线位置、标高符合图纸设计要求。 3、安排专人进行沉降观测并做好记录。 其它上部无基础的下沉部位,将回填土挖出并重新分层回填夯实,按设计及规范要求取样检测。 四、后续施工重点所有回填部位派专人负责跟进、追踪,确保每层回填土厚度、碾压 次数、 取样均按图纸要求施工。在施工过程中,严格筛选回填土材料,对于不符合规范要求的回填土严禁用于回填,并做好检测取样及施工记录,使所有回填部位的回填土具有可追溯性。 陕西化建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