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十七大报告在文化方面的新亮点有三:一是首次在党的代表大会上向全党发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号召;二是首次明确把文化作为“国家软实力”提出来;三是强调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提高中华文化影响力。
一、推动文化繁荣的重要性
第一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重要支撑。
提到中华文化,你会想到什么?
想到饺子,中国特有的一种饮食,这是饮食方面文化、想到四大名著,中国文学方面的突出成就。
想到京剧、中国书法,长城。
中华文化的内容,博大精深。
包括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还有科技工艺、文学艺术、中国哲学、道德伦理等等。
灿烂的中华文化是我国各族人民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
同创造的。
几千年来,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却绵延不绝,历久弥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例如,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是爱国主义精神把中国人团结起来,人们众志成诚,奋起抗战,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所以,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造在中化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比如:“吃一堑、长一智”这一谚语告诉人们要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
“车到同前必有路”,激发身处困境的人们的勇气与斗志,战胜挫折,看到希望。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让人们用辩证的眼光长远地看待周围的人和事。
再比如:我国自古就有“和为贵”“家和万事兴”等思想,今天我国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可以看出,传统文化对中国的发展道路和人类的进步都有着深刻和深远的影响。
一个民族的复兴必然伴着文化的繁荣,一个国家的强盛,必然离不开文化的支撑。
在古代中国秦朝之所以灭六国迅速崛起,汉唐之所以成为盛世,很重要的一点就因为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文化。
有了强大的文化力量的支撑,中华民族就能百折不挠,迸发出巨大的创造活力,在今天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奋发图强,实现中华民族的振兴。
中华文化影响深刻,不仅影响了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而且对人类的进步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二、文化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强调:“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
要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要使我们的国家在21世纪从文化大国变为文化强国,就要着力构建中华主流文化。
“文化软实力”是近年来风靡国际关系领域的最流行关键词,其概念是美国著名政治学家约瑟夫·奈于上世纪90年代首先提出来的,主要主要包括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对外政策、意识形态和政治价值观的吸引力等。
例如:韩国地电视剧,已经形成了风靡我国和亚洲的“韩流”文化,大家都知道,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韩国和日本的关系,和中
日关系一样,一直有些不那么融合,特别是日本右翼势力不肯对侵略战争深刻反省,引起韩国民众的强烈不满,反过来也影响了一些日本人对韩国人的看法,但韩流登陆日本后,韩国男女明星在日本男女老少中引发了追星狂潮,日本人对韩国人有了进一步了解,印象和感情也有了很大改变。
有的日本媒体哀叹道,韩国没费一枪一炮就征服了日本。
十七大中说文化在综合国力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为什么构建中华主流文化今天显得如此迫切?从根本上说是历史造成的。
1840年到1919年,中国的主导思想是向西方学习,认为只有学习西方才能迎头赶上,我们向西方派遣留学生,搞“洋务运动”,购进国外的先进武器等等都是其表现。
中国主导思潮变化的转折点是1919年凡尔赛和会。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开始时中国宣布中立,因为中国人觉得在欧洲打仗离中国很遥远,跟我们关系不大。
但战争打了两年后,双方伤亡惨重,英国、法等国劳动力严重匮乏。
于是,他们就来找中国人,要求中国向欧洲派遣劳工,并向我们做了许多美妙的许诺,诸如在战后恢复中国的大国地位云云。
中国人相信了他们的话,向欧洲派遣了17万华工,牺牲了2万。
一战结束后,德国被打败,中国出席凡尔赛和会的代表提出要求把战前属于德国势力范围的山东半岛归还给中国,这是理
所当然的。
然而,1919年4月29日,美英法三巨头做出决定,山东半岛不归还中国,给了日本。
消息传来,中国人愤怒了,北京学生走上街头,爆发了著名的“五四运动”。
中国人深切地认识到,唯一的出路就是革命。
要革命必须批判中国当时的主流文化,因为如果还按照孔子所说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革命是不允许的。
批判中国当时的主流文化是革命的需要,是正确的。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由于历史原因,我们继续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实行大批判,这种做法到“文化大革命”时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破“四旧”,彻底地否定过去。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历史性的决策,国门打开了,中国人走出去,外国人走进来,我们看到外部世界有很多好东西,与我们原来的想象不一样。
我们如饥似渴地学习外国的好东西,使我们的经济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
但是,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我们在取得巨大进步的同时,逐渐形成了这样一种观念:洋的好,中国的不好;新的好,旧的不好;现代的好,古代的不好。
这种观念在今天的中国社会有着众多的表现。
上述这一段历史导致了在今天的中国主流文化缺失。
今天的中国社会有很多好东西,成就是毋庸非议的,但是也出现了不少坏事。
把中国的坏事归结为“四失”:失衡、失序、失范和失控,就需要构建中华的主流文化。
这方面的表现是很多的,比如现在的孩子不知道尊重和关心别人,
构建中华主流文化的“两个需要”
构建中华主流文化是中国社会长治久安的需要。
中国的封建社会历时两千多年,是全世界寿命最长的封建社会。
寿命长的根本原因是中华主流文化发挥了关键作用。
在中国封建时期,朝代可以更迭,统治者可以变化,但是中华主流文化却始终一以贯之。
文化规范公众的行为,保持了社会的稳定。
构建中华主流文化从某种意义上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需要。
过去几个世纪,西方文明、欧洲文明对人类的贡献为世界所熟知。
但是,从人类文明的进程来看,中华文明的贡献是巨大的,没有这些贡献,今天的世界文明不会是这个样子。
韩国和日本的道德规范都是从中国传去的,然而,世界对这一点知之甚少,这是不公正的。
在新的世纪里,随着中国的崛起、亚洲的崛起、中华文明一定会对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华主流文化大体上由三部分组成
首先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毛泽东曾经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一文中说过:“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遗产。
要把中华文化的精华发扬出来。
犹太人在世界各地都没有被同化,唯独在中国被“化”掉了,这就是中华文化的力量。
学术界普遍认为,大批犹太人最早是在唐代(约公元8世纪前后)沿着丝绸之路来到中国的,这种看法已从考古发现中获得了比较充分的证明。
历经十多个世纪的岁月沧桑,开封犹太社团最终融入了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中。
在犹太民族大离散的历史上,像开封犹太社团这样在没有任何外界压力的情况下自然同化于客居地文化和社会之中的情况是不多见的
通过“化”,把一些对立的东西逐渐化解了;通过化,实现了和谐,中国需要和谐,世界也需要和谐。
其次、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创造了很多好东西。
中国在革命和建设中包括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都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的,这些成就都是对中华文化宝库的丰富和发展,这也值得总结。
最后,外国先进文化的精华。
中华文化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古老文明。
这种现象的出现不是偶然的,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它的开放性和包容性。
中华文化在前进过程中不断吸取各种文化的营养。
我们改革开放以来成就巨大,其根本原因是吸收了人类文明的先进成果。
人类文明成果是丰富多彩的,发达国家有,发展中国家也有。
以上三部分是相互联系的,也是一个整体。
这就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当然,构建中华主流文化是很不容易做的事情,需要几代人的努力。
因此,中国的文化软实力提升也必定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提升中国的软实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不能搞运动。
因为那样宣传意味太浓,容易引起对方的怀疑和反感。
这样做,又恰恰违背软实力的基本特点。
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要像杜甫那首题为《春夜喜雨》诗中所说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这是最好的办法,也是最有效的办法。
可见,在当今综合国力的竞争中,文化软实力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各国纷纷调整发展思路,把提升文化软实力作为重要发展战略。
第三、. 文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文化已经成为衡量社会文明程度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显著标志。
文化的进步反映着社会的文明进步,文化的发展推动着人的全面发展。
我们所要实现的现代化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发展的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既需要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也需要丰富健康的文化生活。
现在,人们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全社会求知求乐求美的愿望更加强烈。
与之相比,我国文化发展的总体水平还不高,同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不相适应,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相适应。
这就迫切要求我们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大文化建设力度,加快文化发展步伐,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体系的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一个新的概念,它作为一种软实力,对维护社会基本制度及其重要,它既对人民有精神凝聚力,同时又为国家制度提供法理性和伦理性的支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社会意识的本质体现,决定着社会意识的性质和方向。
古人说: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以夺志,志,就是对核心价值的认同。
一个国家可能很穷,遭到天灾人祸,被强大外敌重重包围,只要民众对其核心价值的普遍认同,民族精神便是强健的,这个国家的制度就不会垮台。
伊朗被美国封锁十余年,经济衰退,危机深重,但至今没有垮,为何?
因为它实施的是伊斯兰政教合一体制,伊斯兰教意识形态的凝聚力使人们团结在一起。
一度雄居世界第二的苏联为什么会顷刻瓦解。
原因很多,但最根本的恐怕就是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瓦解。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听起来好像很深奥、很玄妙。
其实,它的内容很明确、很具体,就体现在社会成员的具体行为中,体现在现实生活里,和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
它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第一、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
它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决定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
作为一个产生于150多年前的理论,今天为什么还要坚持呢?坚持马克思主义,是因为它是科学真理,它把严格的科学性和高度的革命性有机结合起来,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综观当今世界,各种理论思潮、流派纷呈林立,但不容否认,马克思主义仍然处于人类社会思想史的高峰,仍然是指引人类前进的一盏明灯。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开放的理论体系,它始终以客观事实为根据,吸收、借鉴和融合各种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在实践中不断前进、不断发展。
8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先后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三大理论成果,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勃勃生机。
正是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把一个贫穷落后的中国,变成为一个初步繁荣昌盛、欣欣向荣的中国。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这一共同理想,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回顾近代以来一百多年的历史,实现民族复兴是中华儿女世世代代的追求和梦想。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在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找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这条道路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
色,赋予民族复兴新的强大生机。
改革开放29年来,社会主义制度又在除弊创新中自我完善和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更加坚定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共同理想的信念。
第三、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时代精神是时代发展的潮流和方向。
在五千年历史演进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华民族形成了勇于改革、敢于创新的时代精神。
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交融,已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共同构成中华民族自立自强的精神品格,成为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
第四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鲜明地指出了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以何为荣、以何为耻,为人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判断行为得失、作出道德选择、确定价值取向,提供了基本规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很明确、很具体,就体现在社会成员的具体行为中,体现在现实生活里,和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主题,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基础。
中央电视台每年推出的“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还有2007年道德模范的评选,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从人民公仆郑培民、航天英雄杨利伟、独臂英雄丁晓兵、爱心歌手丛飞等等,虽然他们的身份不同,经历不同,但他们的故事都让人热泪盈眶,震撼人们的心灵。
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一种理想,一种信念,一种精神,一种力量,他们以自己的行动从不同角度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