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及其思考
论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路径与思路
论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路径与思路一、背景新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之后的一个历史阶段。
新时代的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发展阶段,经济建设和科技创新持续发展,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
作为这一时代的文化建设者,如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出应有的贡献成为了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二、新时代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挑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也面临着种种挑战。
这些挑战包括:1.文化多元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视野的不断拓展,文化的多元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框架下建立一种以本土文化为基础,既求本土性又注重开放性、交流性、可持续性的新型社会主义文化就显得尤为重要。
2.题材单一化。
尽管我们建有许多的书店,但是现在各种名著、文化典籍好像都看不到,取而代之的是网络小说和一些娱乐性质的读物。
在这种背景下,如何才能推广优秀的文化作品以及本土文化成为了一项关键工作。
三、新时代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路径与思路1.提倡本土文化。
中国素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传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网文文化甚嚣尘上的时代中我们应该更加推崇和保护本土文化,防止完全被西化。
2.创新思维,开放交流。
在中国的文化建设极其富有开拓性的时期,我们应该不断创新并与异母文化交流,从中汲取有益的元素,以此拓宽文化视野,丰富文化产品。
3.丰富文化生活的方式。
新时代提倡多元化的文化体验和艺术创作,来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自觉性和政治意识,并且加强文化建设与文化产业的深度融合。
4.加强文化的品质管理。
在繁华的市场环境下,我们应该鼓励培育真正优秀的文化产品,同时提高公民审美水平和品味。
从而向大众宣传正确的价值观念,提升文化的品质和质量。
5.扶持文化产业,推动文化建设。
以文化产业为龙头、文化市场为支撑、文化基础为核心,推动文化建设,构建一个以人为本、渗透经济的全新文化体系。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分析与思考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分析与思考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具有重要意义。
1.文化的重要地位。
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灵魂,决定着国家的发展和繁荣。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支撑和保障,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2.文化自信的需要。
面对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等时代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具备自信、自主、独立的精神,通过创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产品,提高中国文化的软实力。
3.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
中国历史悠久,积淀了深厚的传统文化资源,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根基,也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基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求在传承中发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思想资源和文化基础。
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现状1.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文化与经济的深度融合,使得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同时也为人民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文化产品。
2.文化产品丰富多样。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仅注重文化产业的规模扩大,还重视文化产品的质量提升。
电影、电视剧、音乐、美术、书籍等各类文化产品涌现出来,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推动了文化创新。
3.文化软实力提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使得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中国文化产品在国际舞台上受到热烈欢迎。
通过搭建国际文化交流平台、推动文化产业走出去,中国逐渐成为世界重要文化之一。
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对策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推动人民全面发展。
思想汇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思考
思想汇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思考近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党和国家的关怀和引领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深感责任重大,需要不断思考和探索如何更好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积极贡献。
首先,我们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灵魂和基础。
我们要深入学习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各方面的工作和生活中,为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推动社会风尚向上向善。
其次,我们要注重传承和创新。
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深厚的民族传统,我们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和传统美德融入现代社会生活。
同时,我们也要不断创新和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加强对新兴事物和新思潮的引领和培育,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力,促进文化和科技的有机融合。
此外,我们要发挥文化教育的重要作用。
教育是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塑造社会主义新人的重要环节。
我们要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责任感。
同时,要加强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的培训工作,提升员工的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使其成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
最后,我们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文化交流是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相互了解与友谊的桥梁,也是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途径。
我们要加强与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借鉴吸收其他国家的优秀文化成果,同时也要积极宣传和推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让世界更加深入了解和认同中国。
总而言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我们要坚定信念,立足本职工作,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重传承和创新,发挥教育的重要作用,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相信在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一定能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
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及其思考
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及其问题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及生态文明建设共同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整体布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
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是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取得了一些进展,但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都难以在短时间得到解决,需要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来不断地完善。
关键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问题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含义与根本任务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做出了十分明确而简洁的概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反映先进生产力发展规律及其成果的文化,是源于人民大众实践又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文化,是继承人类优秀精神成果的文化,具有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
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必然要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就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着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切实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进性特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具有鲜明的科学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持涵养民族精神,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分析与思考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分析与思考近年来,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逐步发展,文化建设也成为了一个新时代的重要任务。
中国的文化建设面临着从历史传承、文化创新和全球视野三个方面的挑战,同时也具备了许多独特的机遇。
本文将就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与思考。
一、新时代的文化特色1.1. 历史传承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家,这为新时代的文化建设提供了厚重而有价值的历史资源。
在传承中华文明的基础上,中国必须尊重历史、承认文化多样性,挖掘历史文化遗产的深层次意义,不断滋养和发展新时代的文化内涵。
1.2. 文化创新创新是文化发展的灵魂。
在新时代,文化创新更是建立在历史和现实的基础上。
新时代的文化创新,必须注重融合、创新,并在现代化与民族传统、世界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共生中寻找新的问题和新的解决方案。
1.3. 全球视野中国的发展成就已经为全世界所瞩目,这个时代让中国有机会推动全球文化发展。
新时代的文化发展必须从国际化的视野出发,吸收和融合世界文化的优秀成果,对外传播中国文化成果,推进全球文化的多元发展。
2.1. 重视人民群众文化需求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紧紧围绕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和文化创造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的文化理念,让广大人民群众在文化领域中积极创造、积极参与、积极享受、积极拥抱。
2.2. 弘扬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支柱,弘扬核心价值观是文化建设的重要方向。
新时代的核心价值观必须是符合中国现实的、可接地气的、有温度的、具有法治精神和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集合体,这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强大的力量和价值。
2.3. 发展现代文化产业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大力发展现代文化产业,尤其是数字文化产业,在创造独特文化产品和推动文化全方位发展上走在前沿。
同时也要坚决打击非法文化活动,保护优秀文化产品和知识产权。
2.4. 多元文化传播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也需要更加注重多元文化传播。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思考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思考李士坤摘要:我们不主张把中华文化仅仅归结为儒学,也不同意简单地认为儒学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但绝不否认儒学对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所起的重大作用,在中华文化中,儒学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现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绝不是简单地恢复儒家文化,也不能以儒学为核心。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和根本任务。
要在全社会进行共同理想的教育;在全社会进行道德教育,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辩证地统一起来;发展教育和科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发展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互联网等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要做好批判和继承的工作。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华文化儒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批判继承作者简介:李士坤,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概念,笼统地讲,人类的一切活动及其成果都是文化。
文化带有人类性,为人这个类所专有,文化是属人的,人以外的其他事物没有文化的问题。
其他事物也可以与“文化”概念相连,但这都是人给予的。
人的活动包括物质活动、精神活动两大类,文化也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大类。
这两种活动既是社会的,也是历史的,所以,文化既是人们社会活动的产物,又是历史的积淀,中华文化就是这种文化的一部分。
一般地说,文化更多的是指精神思维活动及其产物,即指作为观念形态的东西。
本文对于文化的运用也有这种倾向。
中华文化是五千年来居住、活动、繁衍在华夏大地上各个民族所创造的物质的、精神的文明成果的总汇,是各个民族优秀文化的综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则是中华文化的现代发展。
对此,我以为有几个问题应深入研讨,以下是笔者的粗浅认识,不揣冒昧,提出来就教于专家学者。
一儒家文化与中华文化如何对待中华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绕不开的一个问题。
研探这一问题的论著文章不少,焦点集中在儒学和儒家文化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思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思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新时代中国文化事业的重要任务,也是推动国家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必然要求。
当前,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不断推进,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意义和作用越来越凸显。
那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该如何推进呢?第一,倡导优秀文化传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需要弘扬我国深厚的文化传统,尊重历史和文化瑰宝,发扬我国精神文化,建立并发扬中国特色,使其植根于人民内心深处,成为国家的核心气质和文化基因。
如今,我们正在从容的审视过去,反思过去,对过去的文化进行创新,带领新一代人走向未来。
第二,加强文化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还需要加强文化自信,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对外影响力。
当前国际社会也在不断发展变化,加强自身文化的识别度也是其中的一点。
随着国家软实力的提高,中国正在成为合法的文化引领者,传递无法被替代的人、文化和历史。
第三,推动文化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也需要不断推动文化创新,促进文化多元化和创新化。
鼓励文化艺术创作者推陈出新,不断创造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优秀文化作品,满足人民群众进行精神文化享受的需求,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表达力,在创作之前,表达灵感,创新在未来,永远不断死记硬背。
第四,强化文化市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还需要建立强有力的文化市场,促进文化产业健康发展。
随着文化创意行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建立以市场为主导的文化体系,鼓励文化企业做大做强,服务文化需求的同时,注重市场规模和盈利,建立起一个社会和文化艺术经济共赢的良性循环。
第五,加强文化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也需要加强文化教育,提升全体人民的文化素养,让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中都能够接触和接受到有益的文化教育,不仅要注重形式,更要注重内涵,强调以教育培养意识形态人才,同时也要注重文化产品的优化和美化,以提高用户体验感觉。
结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离不开广大民众的支持和积极参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探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探讨随着我国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也逐渐成为我国文化建设的主旋律,成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核心竞争力。
如今,我国文化建设正在不断深入推进,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打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下面将从文化建设的目标、路径、内容和挑战等方面展开探讨。
一、文化建设的目标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根本目标就是在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建设符合现代人们精神需求和价值追求的优秀文化。
具体来说,就是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强大的思想道德阵地,推动文化产业创新,营造良好的文化生态,从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和谐进步的目标。
二、文化建设的路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路径应该是多方面的,如国家、政府、企业、社会各个层面都应该发挥自己的作用。
其中,国家和政府应该加强文化立法,落实文化发展战略,加强文化产业政策支持,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协调发展。
企业则应该积极投入文化建设,开展文化创意产业,丰富文化产品,推动文化市场发展。
社会各界则应该倡导文化自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文化素质,共建和谐社会。
三、文化建设的内容文化建设的内容应该涵盖文化产业发展、文化市场建设、文化软实力塑造、文化自信等方面。
首先,要加强文化产业的发展,通过创新、引导、支持等多种方式,培育文化产业的发展和壮大。
其次,要加强文化市场建设,推进市场化、国际化进程,促进文化的交流、融合。
再次,要加强文化软实力塑造,培育具有中华文化特色的国际品牌,增强海外传播能力。
最后,要加强文化自信,加强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研究和传承,重视对语言文字、文化传统等多方面的保护和传承。
四、文化建设的挑战文化建设也存在着一些困难和挑战。
首先是文化建设过程中的“唯商论”,即文化市场化、商业化倾向过重,导致文化产业理念偏离原有价值取向,忽视了优秀文化传统的保护和挖掘。
另外就是文化传承与现代化之间的矛盾,尤其是在数字化时代下,应如何传承和发展文化传统,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分析与思考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分析与思考1. 引言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在于其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建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和关键支撑。
通过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可以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和认同感,激励全体中国人民团结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文化建设还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和发展中国民族的文化遗产,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稳定。
文化建设可以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必须加强相关工作,不断推动文化事业发展,提高文化产业的质量和效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实的文化支撑和精神动力。
1.2 新时代背景下文化建设的意义在新时代背景下,文化建设的意义变得更加重要和紧迫。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不断提升,文化建设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内容。
面对国际文化格局的深刻变化,我国需要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引领力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文化,促进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独树一帜,展现出更加鲜明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在新时代,文化建设意味着要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构建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文化支撑体系。
文化建设的意义还体现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文化自信、提高人民精神文明素质等方面。
文化建设也是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提高综合国力的重要保障,是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础。
在这个背景下,新时代的文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2. 正文2.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方向,坚持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和重要任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和重要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也面临新的发展要求和挑战。
基于此,本文将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和重要任务。
一、基本思路1.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对于文化建设具有根本性的指导作用。
我们要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断取得新的成就。
2.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个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要坚持充分尊重和发展各个民族的优秀文化,同时注重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相互融合,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独立性、本土性和时代性。
3. 坚持群众性、社会性、创造性原则群众是文化建设的主体,社会是文化建设的舞台,创造是文化建设的动力。
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广泛凝聚全社会力量,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
二、重要任务1.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我们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和普及,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广泛传播和深入人心。
2. 加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中国拥有悠久灿烂的传统文化,对于促进中华民族的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我们要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和宣传,使之在现代社会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3. 增强文化创新能力和影响力文化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动力和保证。
我们要大力推动文化创新,培育一大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优秀文化产品和文化创意人才,提升中国的国际文化影响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国际上的交流与合作。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分析与思考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分析与思考【摘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本文从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展开分析与思考。
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发展理念,推动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推进文化事业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
未来展望需要加强党的领导,推动文化建设取得更大成就,不能忽视其重要性。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认真推进,取得更大成就。
【关键词】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人民中心,文化产业,软实力,传统文化,经济社会发展,党的领导,未来展望1. 引言1.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当前,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已经被纳入国家发展大局中,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程中,要不断加强和完善文化建设,提高文化软实力,增强国家文化自信,促进中华文化在世界的独特魅力。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必须要赋予其更多的关注和支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实的文化支撑。
1.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意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意义在于,它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内容和保障。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和精神支柱,只有具有强大的文化软实力,才能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意义还在于,它是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
只有不断推动文化建设,才能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大中国梦。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意义还在于,它是实现人民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发展理念,将文化建设置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推动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推动文化事业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都是为了最终实现人民群众全面发展的愿望。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感悟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感悟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我国面向未来的重要任务,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我对于文化建设的一些感悟:
1. 提升文化自信。
我们要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自觉维护民族文化自尊心和自信心,加强文化软实力的建设。
通过传播中华文明的优秀成果,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增强中国文化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
2.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要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拥护、践行核心价值观,培养社会主义文明新风尚。
3. 加强青少年教育。
青少年是民族的未来和希望,他们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对象。
要重视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培养,加强对青少年的艺术、体育、科技等方面的教育,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4. 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文化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建设的重要支撑。
我们要加强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文化产品,推动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5. 增强文化软实力。
文化软实力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国家形象的重要窗口。
我们要加强文化对外交流合作,积极参与国际文化交流活动,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认同中国价值观。
总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需要我们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努力,继承传统、创新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积极贡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探索和启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探索和启示概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它旨在推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和精神境界。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探索和启示。
突出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探索和启示首先体现在党的领导地位的确立和突出。
党的领导是保证文化建设正确方向和效果的根本保障。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党始终对文化工作进行全面统一领导,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贯彻落实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得到满足。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具有深厚的历史、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精神价值。
在文化建设中,我们要注重挖掘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将其与现代社会主义价值观相结合,实现古为今用,推动中华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
推动文化创新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探索和启示还包括推动文化创新和发展。
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我们需要不断创造符合时代要求的新文化形态和新文化表达方式。
这就要求我们在文化建设中注重培养人们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积极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引进先进的文化技术和理念,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产品。
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还要注重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灵魂和核心,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纽带。
在文化建设过程中,我们要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积极宣传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整个社会的文化质量和道德水平。
结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探索和启示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长期实践探索的结果,也是对世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通过突出党的领导,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化创新和发展,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不断加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软实力,塑造了独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思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思考汇报人:日期:•引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概述目录•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策略与措施•案例分析:成功案例及其启示目录•结论与展望01引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吸收世界优秀文明成果,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的文化。
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主题介绍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背景与意义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文化交流与融合成为时代潮流。
同时,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时期,文化建设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
意义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有助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同时,也有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贡献。
0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概述定义与内涵定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指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过程。
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包括思想道德建设、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旨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经历了多个阶段,从最初的社会主义文化大革命到改革开放后的文化体制改革,再到现在的文化强国建设,不断探索和发展符合中国国情的文化发展道路。
发展历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吸收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以人民为中心,推动文化创新发展。
特点发展历程与特点核心价值观与指导思想•核心价值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
新时代中 国特色社 会主 义文化建设的思考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思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它不仅是推动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强大动力,也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这种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反映着中国人民的价值取向,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
在新时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为文化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文化的传播方式和表现形式发生了深刻变化。
一方面,这些新技术极大地拓展了文化传播的渠道和范围,让优秀的文化作品能够更快速、更广泛地触达受众;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信息过载、文化低俗化等问题。
因此,我们要善于运用新技术,推动文化创新,同时加强对网络文化的管理,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教育在文化建设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
通过教育,我们能够传承和弘扬优秀文化,培养具有高度文化素养和创新精神的人才。
要加强学校教育中的文化教育,让学生从小就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增强文化自信。
同时,也要重视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全方位的文化教育体系,让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文化产业的繁荣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
文化产业不仅能够创造经济价值,还能够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要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支持力度,培育一批有实力、有影响力的文化企业,推动文化与科技、旅游等产业的深度融合,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品牌。
同时,要注重文化产业的社会效益,确保文化产品和服务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传递正能量。
文艺创作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创作出更多反映时代风貌、展现人民奋斗精神的优秀作品。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理解认识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认识与思考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本文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道路的提出、内涵及主要方面、原则等基本问题进行了阐述,并对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全球化下西方文化价值观念冲击的面对、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科学发展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道路中的重要问题进行了思考与建议。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发展;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道路提出的历史背景新中国成立后,中华民族的文化事业翻开了崭新的一页,我围社会主义文化呈现出发展繁荣的景象。
但十年“文化大革命”是一场大灾难,文化建设走了弯路,其发展受到重创。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最新文化理论成果的形成奠定了思想前提和基础,为文化的发展繁荣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彻底否定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理论和实践,实现了思想路线和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
[1]对于文化领域而言,主要实现了由“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文化范式进入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范式。
冲破禁铜,解放思想,把文化从仅仅依附于政治的桎梏下解放出来,带来了文化的新思维,不仅强有力地推动文化建设走向正轨,引起文化的新发展和新变化,也推动了文化理论的新探索。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作出了科学的、实事求是的评价,澄清了人们思想上的混乱。
同时,在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过程中,确立了“四项基本原则”作为立国之本,为思想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提供了根本的指南[1]。
在推进思想解放的过程中,我们党坚决破除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理解,抛弃那些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重新解释马克思主义关于科技、文化、教育的一些观点。
1978年,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重申“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把发展科学技术摆到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随后,提出文艺界指导性的总方针,以“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代替过去“文艺为政治服务”的口号;强调“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突出教育、科学、文化以及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极大提升了文化的地位[1]。
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郭建宁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
当前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特别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历史方位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国内外局势发生了空前剧烈的变化。
要在新的形势下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历史方位,必须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是对全球化的狭义理解,主要指世界经济的一体化,世界市场的一体化,国际金融的一体化等等。
广义的全球化的理解则是指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一体化,指人类克服自然地理因素的限制,在世界范围内全方位的联系、沟通、交流和互动。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早就说过,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
“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替代了。
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
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
”[1]一个社会系统,主要由经济、政治、文化三大要素构成,三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密不可分的。
经济全球化不是孤立的,必然对政治、特别是文化发生重要影响,其后果必然反映在政治和文化领域。
二是信息化。
电子计算机和全球互联网的发展,跨越了民族和国家的界限,把世界连成一体,极大地促进了文化传播和文化交往,影响和改变了人们的文化消费观念和文化消费模式。
如果说,农业时代以犁和手推磨为特征,工业时代以蒸汽机和发动机为特征,信息时代则是以计算机和网络为特征。
以互联网为标志的信息革命,使人们可以通过网络实现信息的交流与共享。
交往的网络化和虚拟化,使人的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全球互联与沟通,是人类交往活动的一次伟大革命。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任何国家和地区在封闭的状态中都无法实现现代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思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思考我们党准确把握时代的发展变化,积极回应各族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要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成为了每一个中国人应该担当的历史使命。
本文分别从紧迫性、时代性、创新性、原则性四个方面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和重要意义,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有利于实现中国华民族伟大复兴,始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标签:文化;建设;教育;问题;复兴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这就为新一轮的文化建设吹响了号角,指出了道路。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为文化建设提供了明确目标和直接方向。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紧迫性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并作为重大战略目标,是一项高瞻远瞩的文化强国战略决策,具有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增速长期高于世界经济增速,经济规模不断增大,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国际影响力明显提高。
但从国际形势还是从国内发展看,相对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规模,文化繁荣程度不够,整体文化实力与我国经济实力及国际影响力不相适应。
21世纪,世界进入到了一个多元化的时代,每一个国家的竞争也发展到了各个方面,尤其是在文化方面,强大国家拥有丰厚的精神家园,有强大的精神支撑。
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忽视了发展生产力,所以我们特别注意建设物质文明。
”〔1〕正是由于邓小平同志及其领导集体的努力,中国在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迎来了大发展的黄金时期,我们的GDP总量在一直稳步快速上升,超越了日本成为了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实体,然而我们的文化建设依旧相形见拙,虽然在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对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规律认识不断深化。
国内文化产业日趋发展完善,但随着“微”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文化产业的繁荣,使人类交流交往日益普遍化,从而带来的思想文化交流碰撞交锋日益增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和理论思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和理论思考刘云山当今时代是大发展大变革的时代,世界格局加速演变,国际关系深刻调整,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地位作用日益凸显,文化的影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广泛而深刻。
现在,各国都把文化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纷纷制定实施文化发展战略,着力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
这次中越两党理论研讨会以“对外开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文化建设”为主题,深入研讨交流、相互学习借鉴,对更好地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政治、社会建设协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
中共十六大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中共十七大进一步提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战略任务,就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
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中央要求,把文化建设作为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加以推进,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进行了深入探索,开创了文化建设的新局面。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取得一些理论和实践成果,主要集中在这样几个方面:一、文化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精神旗帜,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始终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文化体现着一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积淀,反映着一个政党的理想追求。
坚持什么样的方向,建设什么样的文化,不仅决定着文化自身的发展前途,更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成败。
作为有着崇高追求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要走在时代前列,就必须始终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高扬自己的文化理想,把握文化发展主动权,充分发挥文化引领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重要作用。
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思想文化史上最伟大的成果,是社会主义文化的灵魂,是确保文化沿着正确方向健康发展的根本。
综观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奋斗历程,正是有了马克思主义,中华文化注入了先进的思想内涵,中国人民获得了科学的思想武器,焕发出创造新的历史、推动社会进步的精神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及其问题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及生态文明建设共同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整体布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
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是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取得了一些进展,但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都难以在短时间得到解决,需要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来不断地完善。
关键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问题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含义与根本任务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做出了十分明确而简洁的概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反映先进生产力发展规律及其成果的文化,是源于人民大众实践又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文化,是继承人类优秀精神成果的文化,具有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
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必然要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就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着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切实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进性特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具有鲜明的科学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持涵养民族精神,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持面向大众、服务人民、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具有鲜明的群众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持立足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具有鲜明的开放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持批判基础上的吸收借鉴超越,具有鲜明的建设性。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地位与意义
先进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独立的重要基石,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国家要独
立,不仅政治上、经济上要独立,思想文化上也要独立;先进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当今世界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不仅包括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等方面的竞争,也包括文化方面的竞争;先进文化是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先进文化的建设必须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中向前推进;先进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振兴中华的重要力量,先进文化的核心是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这个民族精神,积千年之精华,博大精深,根深蒂固,是中华民族生命肌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成分。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
文化对现代化建设的巨大作用,表现在它能够提高劳动者的思想道德素质,激发劳动者的生产热情,从而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为现代化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能够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开发人的智力资源。
先进的教育、科学、文化,给人以知识武器,成为一种智慧的力量,推动人们有效地建设现代化事业。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保证现代化建设朝着正确方向发展。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作为正确的思想价值导向,从思想上保证现代化建设沿着正确方向发展。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为建设现代化事业创造安定的社会环境。
在创造安定的社会环境方面,文化具有不容忽视、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的实现路径
第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方针不动摇。
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双百”方针,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推进文化创新;坚持立足当代又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立足本国又充分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
第二,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提升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科学化水平。
我们要确立文化科学发展的理念,其中包括加快发展、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理念,积极转变文化发展方式,构建科学合理的文化发展格局。
第三,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保证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
在加强引导、营造氛围中扩大社会认同,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中有效引领社会思潮,在建设积累、持之以恒中壮大主流意识形态。
第四,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握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根本目的。
深入研究当前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现状及发展态势,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加强对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积极引导。
第五,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增强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活力。
打好文化体制改革攻坚战,不断创新文化内容形式和方法手段,营造鼓励改革创新的良好社会环境。
第六,以对外交流为平台,扩大社会主义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突出对外文化
交流的主题,积极探索文化走出去的新模式,提高我国文化产品走出去的实力。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需要重视的问题
第一,国民教育问题。
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建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最根本的方法是发展教育事业。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教育事业取得的进步是有目共睹的,但是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还是不能适应现代化建设的要求。
我们国家教育经费投入仍存在不足,一些偏远贫困的地方,辍学率较高,教育资金对他们来说负担过大,虽然国家已经实现了九年义务制教育,但是也存在一些学校乱收费的现象,教育始终没有的得到解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很落后,并且教育资金的投入见效甚慢。
国民教育问题不是短期能立刻得到解决的,不过我们应该重视,国家需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基本普及高中阶段的教育,扫除文盲,完善相关制度,让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
第二,学术文化问题。
在文化革命期间,压抑了许多创造性的思想成长,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认识到了学术文化建设的重要性,重新执行“双百”方针,使学术文化出现了生机,有了好的发展,但是,目前我们的学术文化尚未繁荣,所以,我们必须真正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使学术文化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第三,大众文化问题。
大众文化是指广大人民群众经常进行的文化娱乐活动,它有两方面的功能,一是娱乐功能,二是教化功能。
随着党中央大力倡导精神文明建设以来,我国的大众文化对人们的思想观念、审美情趣、风俗习惯等,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是,大众文化随时都存在畸变的可能,实际上,已经产生了一定程度的畸变。
比如,有的娱乐场所成黄、赌、毒聚集的场所。
整顿文化市场的任务相当艰巨,当然,大众文化绝对纯净几乎是不可能,但大体做到应该也是可能的,这还亟需努力。
第四,道德文化问题。
目前,大多数党员用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但是还存在一部分党员干部贪污受贿,不过,随着党中央的监督越来越严,这种现象也在不断减少。
还存在一部分犯罪分子,他们坑蒙拐骗,道德素质极低,好吃懒做,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损害别人的利益。
同时也存在盗窃、抢劫、杀人等丑恶现象,即使是校园里,也存在盗窃的现象,像手机、钱包等,如果不加以注意,很容易被一些不法分子所偷,就连我们的图书馆,一个充满文化的地方,有时候如果把手机和钱包放在桌子上,当人离开一会儿,也有可能被别人顺手牵羊,这种现象也是时常出现的,这就说明我们整体的道德素养还不够高。
我们道德建设的任务是非常艰巨的,所谓“百年树人”也就是反映的是道德建设的艰难性,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第五,法制文化问题。
人民缺乏法制意识,法制观念普遍淡薄。
目前,我们社会的犯罪率还是处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经常在新闻里看到各种犯罪现象,我们缺乏法制文化的教育,在学校里,接受的法制教育也比较少,所以,应加强法制的教育,让人民意识到哪些行为构成了犯罪,又会有怎
样的危害。
很多人对一些犯罪行为都不是很了解,像猎杀一些珍贵动物,有些人并不知道这一行为是在犯罪,他们也可能不了解他们所猎杀的动物是保护动物。
而且也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问题。
所以,我们需要健全法制法规,要在全民中培养起法制意识和守法观念,前者不容易,后者更困难。
所以,我们需做长期不懈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