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知识与能力训练答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知识与能力训练答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知识与能力训练答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知识与能力训练答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在做七年级历史知识与能力训练习题中,能锻炼自己的心志。下面X给大家分享一些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知识与能力训练

的答案,大家快来跟X一起欣赏吧。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知识与能力训练答案(一) 第一课

基础训练

(1)(2)(3)(4)

DBDA

(5)(6)(7)(8)

BBDC

(9)(10)(11)(12)

CDAB

(13)(14)

BB

15、填表.

时间人口垦田粮仓

得出结论人口激增垦田扩大粮仓丰实

体现特征社会经济繁荣

导致因素隋文帝励精图治: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提倡节俭、以身作则。

16、问题一:

(1)中心:洛阳;北端:涿郡;南端:余杭。

(2)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问题二:

胡曾认为:大运河的开凿是隋朝灭亡的重要原因。他对大运河的开凿持否定态度。

皮日休认为:大运河的开凿利大于弊,因为数百年后南北往来仍然依赖它。他对大运河的开凿基本持肯定态度。

问题三:

同意胡曾的观点。理由是:大运河的开凿和隋炀帝巡游江都都役使了大量的民力,消耗了大量的财力,极大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是隋炀帝暴政的体现,也是导致隋朝在农民起义被推翻的原因。

同意皮日休的观点。理由是:隋朝开凿的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强南北的交

通和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大运河的开凿,

《知识与能力训练生物学》八年级下册参考答案

《知识与能力训练?生物学》八年级下册参考答案 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 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第一节植物的生殖 基础练习 单选题: 1.A 2.D 3.B 4.C 5.A 6.D 7.A 8.B 9.B 10.B11.C 12.D 能力提高 双选题 13.BD 14.AD 填空题 15.受精卵分裂霉菌(藻类、苔藓、蕨类等)出芽营养 16.(1)压条、扦插、嫁接无性生殖(营养生殖)能较好地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 (2)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在一起 (3)提示:取一结实的塑料袋装满土,将它挂在距枝条10厘米左右的树干上,环割枝条下部后,将枝条弯下,埋在塑料袋内的土中。注意要在塑料袋上扎几个孔。 拓展练习 17.组织培养的优点:工业化生产(保持原物种的优良性状、繁殖速度快、不受季节影响)有利于诱导变异,培养优良品种。 缺点:使某些珍贵品种泛滥,降低其价格。(合理均可) 第二节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基础练习 单选题 1.B 2.B 3.B 4.B 5.A 6.B 7.B 8.A 9.D 10.D11.C 能力提高 双选题 12.BD 13.AD 填空题 14.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完全变态蚊蝇蜜蜂 15.受精卵、若虫、成虫 16.(1)[2]蛹(2)[4]幼虫储备更多营养以多产蚕丝(3)不科学死→蛹 拓展练习 17.(1)受精卵、若虫、成虫幼虫(2)A 第三节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基础练习 单选题 1.D 2.D 3.D 4.D 5.C 6.D 7.C 8.D 9.D 10.B11.B 能力提高 双选题 12.BC 13.CD

填空题 14.(1)①受精卵③蝌蚪⑥幼蛙⑧成蛙(2)变态发育 (3)鳃肺皮肤 15.(1)水温和水源的问题 (2)①水温对蛙卵的孵化具有重要影响,温度较高,孵化率高 ②水质对蛙卵的孵化也具有重要影响,池塘水促进孵化 ③水温和水源是影响蛙卵孵化的重要因素 (3)表7-2 拓展练习 16.上表说明,两栖动物由繁盛到衰弱,与环境的变迁有关。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都离不开水,而成体需要在潮湿的陆地上生活,随着气候向干燥方向的变化,使得池塘、河流、湖泊等水域环境缩减,这直接影响了两栖动物的分布范围。謀荞抟箧飆鐸怼类蒋薔點鉍杂。 第四节鸟的生殖和发育 基础练习 单选题 1.B 2.A 3.C 4.B 5.A 6.B 7.C 8.C 9.B 10.B 11.D 12.B 能力提高 双选题 13.BD 14.BD 填空题 15.异体体内筑巢求偶交配产卵孵卵育雏求偶交配产卵 16.小孔进行气体交换 拓展练习 17.鸟卵的孵化、胚胎的发育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氧气。放入胶水里的鸽蛋,因蛋壳上的小孔被胶水堵塞,所以胚胎不能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胚胎得不到充足的氧气,不能继续发育,所以18天后,在胶水里泡过的鸽蛋孵不出小鸽子,而另一只能孵出小鸽子。 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第一节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基础练习 单选题 1.C 2.D 3.C 4.B 5.B 6.B 7.A 8.B 9.B 10.B 11.A 能力提高 双选题 12.BC 13.BD 填空题 14.(1)变异(2)相对性状 15.(1)鼠的大小生长激素基因(2)做对照实验(3)基因控制性状 (4)控制性状表达的基因 拓展练习 16.(1)是否有荧光水母荧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基因控制性状(2)白 (3)基因发生改变,属于可遗传变异,能遗传给后代 17.(1)基因(2)转基因(3)青霉素基因控制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小学语文知识与能力训练答案

2014年贵州省铜仁市中考数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4分)(2014?铜仁)的相反数是() A.B.C. ﹣D. ﹣ 分析:根据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可得一个数的相反数. 解答: 解:的相反数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相反数,在一个数的前面加上负号就是这个数的相反数. 2.(4分)(2014?铜仁)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4a2+a2=5a4B.3a﹣a=2a C.a6÷a2=a3D.(﹣a3)2=﹣a6 考点:同底数幂的除法;合并同类项;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 分析:根据合并同类项,可判断A、B,根据同底数的除法,可判断C,根据积的乘方,可判断D. 解答:解:A、系数相加字母部分不变,故A错误; B、系数相加字母部分不变,故B正确; C、底数不变指数相减,故C错误; D、负1的平方是1,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同底数幂的除法,同底数幂的除法底数不变指数相减. 3.(4分)(2014?铜仁)有一副扑克牌,共52张(不包括大、小王),其中梅花、方块、红心、黑桃四种花色各有13张,把扑克牌充分洗匀后,随意抽取一张,抽得红心的概率是()A.B.C.D. 考点:概率公式. 分析:由有一副扑克牌,共52张(不包括大、小王),其中梅花、方块、红心、黑桃四种花色各有13张,直接利用概率公式求解即可求得答案. 解答:解:∵有一副扑克牌,共52张(不包括大、小王),其中梅花、方块、红心、黑桃四种花色各有13张, ∴随意抽取一张,抽得红心的概率是:=.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了概率公式的应用.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知识能力与训练答案__配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语文知识与能力能力训练答案(2013-2014年) 出版社标准答案 出版社:海天出版社 课本:人教版 1山中访友 1. 汩汩挺拔清凉飞流湛蓝深深 2. 默默无闻,为大众服务赞美和敬佩鸟儿露珠默契和情谊联想 3. 人朋友 4. 这山中的一切,都是我的朋友 我站立之处成了看雨的好地方,这是天地给我的恩泽 5. 走进山林 C ui ge yin xian chun 歌唱昭告喧闹 热爱 2山雨 1. (1)无字的歌谣远近轻重 (2)琴键无数轻捷柔软的手指一首又一首优雅的小曲 2. (1)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2)对唐王朝博西山的衰巧的无限惋惜 3.草虫的村落 1. 斑(斓)(俏)丽劳(倦)静(谧)寒(暄)(僻)静亲(戚)烘(烤) 2. (1)茂盛的森林游侠拟人作者的想象在纵横驰骋 (2)好奇友好的攀谈略 (3)黑甲虫小圆虫细密的草茎甲虫们 3. (1),。,,。 (2)在池塘这个小小世界里,随处可见各种各样的水生动物忙碌着,生命就是这样生生不息。 (3)他们的泳姿,就像裁缝手中的缝针那样迅速而有力池鳐缝针 那神态,仿佛她是天底下最伟大的游泳好手水蛭游泳好手 4.索溪峪的“野” 1. 2打勾 2. (1)望而生畏浩气长舒怦怦直跳 (2)拔地而起千峰万刃亭亭玉立 3. 惊险的美,磅礴的美,随心所欲的美,不拘一格的美 “水”野 野物“野”索溪的猴子调皮十足 在索溪峪的天然野性中的游客们也返璞归真 4. 怦怦直跳拔地而起亭亭玉立断臂悬崖 5. (1)翠绿欲滴柔韧纷披经冬未凋奇思妙想凝重冬天 (2)B (3)热爱和喜爱最后一段 单元自测1

1. 唱和音韵蕴含陡峭辨认静谧勤勉优雅 2. (1)情意街景苦冥凶恶作为如似 (2)生死天地生死新旧是非信疑 3. 化作春泥更护花虫声新透绿窗纱卧看满天云不动造物无言却有情 4. 无论都不但而且不但而且既也 5. (1)无 (2)无 (3)岑寂肃穆端庄圣洁 5.詹天佑 1. 一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2. 挠毅浆蔑庸崖壁惹 3. 开工重视一定压制平庸粗疏 4. 轻蔑居庸关高山深涧悬崖峭壁清政府腐败无能和帝 国主义的强势下以及帝国主义者的嘲笑和蔑视 5. (1)最新式贫瘠枯瘦缓缓 (2)总分总 (3)第一件:毕业晚会上老师的特别叮嘱 第二件:地理课后回击对中国的嘲笑 6.怀念母亲 1. 生我的母亲祖国母亲崇高的敬意真挚的爱慕 2. 朦胧凄凉斑马一篇爱慕蒙古妻子班级总编开幕 3. (1)屡次我的生母祖国母亲作者远居在外,对生母和祖国母亲的怀念与日俱增。 (2)凄凉故乡沉默朦胧凄惨冷落因为作者身在异国小城,想起了故国的亲朋好友,心里有了忧愁,思念。心中也多了一丝甜蜜,一些宽心,一点安慰 4. (1)白色棕色暗蓝碧蓝 (2)怀念故乡 (3)最后一段爱国,思乡 7彩色的翅膀 1. 碧空如洗水落石出人工授粉 2. 我就相信这些小精灵会爱我们祖国的海岛,会在这里安居乐业 战士们必须给西瓜花进行人工授粉 3. 细细地端详着轻轻地闻着慢慢地咬着心田战士们收获西瓜后的喜悦,激动和自 豪的心情。 4. 1.第一句 2.选第2个第 1个第1个第 1个 3.无 8 中华少年 1. 三 8

道德与法治,知识与能力训练 ,7年级上答案,PDF

参考答案 第一单元?青春时光? 第一课?青春的邀约 第一课时?悄悄变化的我? 【同步闯关】 一、单项选择题 1.D? 2.C? 3.D? 4.C? 5.B? 6.D? 7.D 二、多项选择题 1.BD? 2.ABD 三、简答题 1.【考点】青春期的烦恼;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学会调控情绪;悦纳自我。 【分析】本题考查青春期的烦恼、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悦纳自己。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青春期的身体发育主要表现在身体外形的变化、身体内部器官的完善、性机能的成熟;青少年要学会悦纳自己的变化;积极情绪有利于身心健康与发展,而消极情绪则相反,青少年要学会调控情绪,做情绪的主人。 【解答】(1)本题考查青春期的少年,情绪变化的原因,结合材料答出小明的变化和反应很正常,进入青春期,身体外形会有明显的变化,我们会更加关注自己的外表;不良的情绪会影响我们的观念和行动,可能会让我们因为某个小小的挫折而止步不前等。 (2)本题考查消除烦恼的方法,结合材料答出悦纳生理的变化;调节情绪,成为情绪的主人;找好的学习方法即可。 故答案为: (1)进入青春期,身体外形会有明显的变化,我们会更加关注自己的外表。不良的情绪会影响我们的观念和行动,可能会让我们因为某个小小的挫折而止步不前。 (2)悦纳生理的变化;寻找正确的方法调节情绪,成为情绪的主人;寻找更好地提高学习成绩的方法。(选择两个不同角度回答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2.(1)①青春期我们的身体变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身体外形的变化,内部器官的完善,性机能的成熟。②青春期有三大生理变化:a.身体迅速长高、长壮;b.运动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不断成熟;c.性器官发育和成熟。

六年级下册语文知识与能力训练答案

第1课文言文两则 1.我发现“之”的意思不一样,我能写出不同的意思。 (1)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的)(2)惟弈秋之为听。(的) (3)一人虽听之。(弈秋的教导)(4)思援弓缴而射之。(它,指天鹅) (5)虽与之俱学。(他,指前一个人)(6)弗若之矣。(他,之前一个人) 2.我发现下列带点字古今意思完全不一样,我能分别写出来。 (1)及其日中如探汤。古义:热水今义: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 (2)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古义:距离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 (3)孰为汝多知乎?古义:智慧今义:知识 3.请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2)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4.请根据课文意思填空。 (1)《学弈》告诉我们(学习或做事情都应该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就像我们听过的《小猫钓鱼》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一样。 (2)两小儿的问题“孔子不能决也”,反而被“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孔子是一个(实事求是、诚实谦虚)(或: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人。(用一两个成语或一句名言表达) 5.解释加点字。 (1)通国之善弈者也。善于(2)使弈秋诲二人弈。教导 (3)思援弓缴而射之。拉、古时指带有丝绳的箭 (4)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认为、离 (5)孔子不能决也。判断(6)孰为汝多知乎。谁、你

6.用自己的话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1.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一个人虽然也听弈秋的教导,心里却总想着有天鹅飞过,想拉开弓箭射下它。 2.孰为汝多知乎? 谁说您多智慧呢? 3.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近,而到了中午时离人远。 4.此不为远者热而近者凉乎? 这不是远的热而近的就凉吗?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一个小孩认为“日始出时去人近”的原因是: 日出初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 (2)另一个小孩认为“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的原因是: 日出初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 (3)两个小孩在认识上产生分歧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当然结论就会大不一样,这就告诉我们对待问题要多角度去观察、思考。 8.读下面的句子,说说它们分别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1)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设问) (2)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比喻) (3)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反问) (4)孰为汝多知乎?(反问)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2课教案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七年级 2、学科:历史 3、课时:1 4、学生课前准备:查阅资料,收集关于成吉思汗、忽必烈的事迹或故事。 【教学课题】 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2 课: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记住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元朝的建立及巩固统治的措施;民族融合的表现。分析元朝在我国历史上的贡献,培养概括、归纳历史知识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的方式探究问题,锻炼归纳、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元朝作为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全国的少数民族政权,疆域辽阔,民族融合加强,对中国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贡献。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七年级下册中国古代史第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中的第12 课,在中国古代史中占有重要地位。从隋唐盛世到五代辽宋夏金,政权由统一走向分裂,少数民族纷纷建立政权与汉族政权并立,而蒙古族建立元朝,统一全国,使政权分立走向统一,顺应了历史的趋势,成为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统一全国的政权,同时开启了元明清的统一政权时代的到来。所以,本节课内容多,知识点碎,但又承上启下,因而十分重要。 【学情分析】 初中阶段的学生求知欲强,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和规范,他们已经掌握了一些学习历史的方法,对古代史的知识也很感兴趣。但是他们对历史朝代的更迭并不清楚,所以,需要给学生构建一个清晰的朝代更迭脉络。 【教学方法】 采用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基础知识通过学生自主学习解决,探究知识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解决,同时配合小组评价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刚刚同学们听到的歌曲叫《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在我国古代,这个美丽的草原曾是哪个少数民族的家呢?对,蒙古族。 当13 世纪的曙光升起的时候,在蒙古高原上勃然兴起了一个雄劲、强悍的民族,这就是蒙古族。这个马背上的民族在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统领下,曾经完成过震惊中国乃至世界的伟业,在中国的历史上写下了辉煌的篇章。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12 课: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二、点明学习目标:

物理八年级下册知识与能力训练答案人教版

物理八年级下册知识与能力训练答案人教 版 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d《知识与能力训练物理》八年级下册参考答案 第七章力 第1节力 自主导学 1.作用,F,牛顿,牛, N 2.形状,运动状态 3.大小,方向,作用点 基础练习 1.球拍,球 2.A 3.(1)受到力的作用,向前,(2)麦秆对刀刃 4.A =20N 提高练习

11. 第2节弹力 自主导学 1.塑性,弹性 2.弹力 基础练习 1. 7.力,拉力与弹簧伸长量成正比 (或拉得越长,弹力越大) 8.弹性,塑性 9.(1)刻度尺, 4 (2)图略(3)正确 提高练习 10.(1)正比,大(2)B, A 第3节重力

自主导学 1.重力,G 2. 竖直向下 3. 几何中心 基础练习 3.地球,(或 10),竖直向下,物体的重心 7.(1)G =mg = kg×10N/kg = 5N (2) 提高练习 8.(1)2 (2)图略(3)正比 G=5(4)不能 第七章测试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11.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球对脚有力的作用 12.方向,作用点,三要素 13.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或者力总有施力物与受力物相伴之类意思) 14.作用点 15.(1)(a),(b)(2)(a),(c)(3)(a),(d) 16.降低显微镜的重心,使显微镜不容易翻倒 17.重,地球 18.形不成雨,因为雨失去重力,降不下来(例子合理就行) 19. ,弹力大小与弹簧伸长量成正比(或伸长量越大,弹簧的弹力越大)

20.重心,几何中心,救生圈(回力镖等) 21.(a)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程度有关;(b)形变与力的方向有关;(c)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三、实验题 22.(1)天平,弹簧秤(2) N/kg (3)重力与质量的比值是不变的 23.(1)正比关系(2)40N (3)图略(提示:先标出最大值,再按比例标)(4)N 四、画图题 F支 24. 25.

中考语文基础知识强化训练及答案

基础知识强化训练(十一)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蓓蕾(bèi)毗邻(bǐ)讥诮(qiào)应酬(chóu) B.蛮横(hèng)强劲(jìng)症结(zhēng)连累(lèi) C.忏悔(chàn)谛听(dì)莠草(yòu)谙熟(ān) D.撰稿(zhuǎn)玷辱(diàn)悖逆(bèi)曲解(qǔ)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缄默戎马倥偬得龙望蜀刻鹄类骛B。遐迩瑕不掩瑜应接不暇焚膏继晷 C.锱铢矫柔造作殒身不恤万里平筹D.饿殍追本朔源畏葸不前腾挪叠宕 3.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从学校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并不意味着学习的。 ②由于劳资双方不断的经济纠纷,原来签署的合同协议终于被了。 ③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的耳朵对环境的,和眼睛不同,完全没有休息的时候。 ④在阶级社会里,上层建筑一般都是经济基础的。 A.中止终止反应反映B.终止中止反映反应 C.中止终止反映反应D.终止中止反应反映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山水诗经过长期酝酿,最终能够在诗坛上独占鳌头,开宗立派,千秋之功当属南宋诗人谢灵运。 B.我们对入校新生进行了一次摸底测试,结果成绩悬殊,良莠不齐。 C.在茫茫沙漠中,缺粮少水,我们大家只有休戚与共才能共渡难关。 D.过分的循规蹈矩的人就缺少了创新精神,这并不是新时代所欢迎的人。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他用铁一般的事实和确凿的证据,剥下了这个正人君子的真面目。 B.保护和建设好草原,需要采取建立责任制和加强法制双管齐下,否则,将愧对子孙后代。 C.由服装专家组成的评委会,根据饭店特点和时装特色相结合的原则,对服务员着装进行了评判。 D.要搞好法律监督,检察人员就必须具有熟练的业务知识和不畏权势、敢于斗争的精神。 6.为下面这段文字的画线处,填入恰当的语句: 有些少年朋友说:“我想学好作文,就是太难了,没有信心。其实甲你想不费吹灰之力,轻易地就学会学好作文,那当然是不行的;但你只要乙,那就一定能学会学好。 (1)填入甲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B.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C.铁杵磨成针,功到自然成。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D.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铁杵磨成针,功到自然成。 (2)填入乙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愿意学,有恒心地学,认真学,讲究方法地学 B.愿意学,认真学,讲究方法地学,有恒心地学 C.认真学,愿意学,讲究方法地学,有恒心地学

深圳七下生物知识与能力训练答案

《知识与能力训练?生物学》七年级下册参考答案 (2015年春季) 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 第一章人的由来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基础练习 单选题:1.B 2.A 3.B 4.C 5.C 6.A 7.B 8.B 9.C 10.B 11.B 12.C 能力提高 双选题: 13. BD 14.AD 填空题: 15.达尔文森林古猿非洲、亚洲、欧洲 16.(1)树栖地面地形和气候的变化(2)前大脑制造和使用工具 (3)人类不但会使用还会制造工具 拓展练习 17.(1)①使森林古猿从树栖生活转变为地面生活;②前肢解放并使用工具。 (2)直立行走使人类的前肢解放,双手通过使用和制造工具变得更加灵活,同时促使人 类大脑越来越发达,越来越适应地面环境。 第二节人的生殖 基础练习 单选题:1.D 2.B 3.D 4.C 5.D 6.A 7.B 8.B 9.D 10.B 11.B 12.D 能力提高 双选题:13.AD 14. AC 填空题: 15.(1)B 四肢(2)脐带胎盘物质(3)不对,造成男女比例失调 (4)卵细胞显微镜蝌蚪游动 16.(1)[7]睾丸(2)[1]卵巢雌性激素(3)[3]输精管不会 拓展练习 17.(1)[2]卵巢(2)[1] 输卵管(3)[3]子宫新生命(4)胎盘和脐带(5)分娩 第三节青春期 基础练习 单选题:1.B 2.D 3.B 4.B 5.D 6.C 7.C 8.A 9.C 10.D 11.D 12.C 能力提高 双选题:13.CD 14.AD 填空题: 15.喉结增大长胡须、阴毛腋毛(或月经来潮乳房增大) 16.青春精液子宫内膜脱落,血管破裂出血 17.突增神经系统智力发展 拓展练习 18.(1)缓慢,几乎处于停滞状态(2)青春迅速发育(3)月经遗精 (4)胚胎发育的场所分泌黏液(5)b c d (6)生理心理

[浅谈语文知识能力的分层]语文知识能力训练答案

[浅谈语文知识能力的分层]语文知识能力训练答 案 十多年来,语文教学的成绩是不可低估的。自从80年代初,叶 圣陶先生提出建立听、说、读、写的语文训练系统的主张以来,语 文教学便开始了一个新的探索阶段。十多年来,围绕语文能力训练 问题,无论在教材建设还是教法改革上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教学 效果也是显著的。但同时也必须看到,语文教学从以老师讲授为主 改变为以能力训练为主,这是一个十分艰巨的过程。它不仅需要改 变教学方法,而且必须完成某些教学观念的转变,必须解决教学内 容方面的一系列问题。否则,比较严密、比较科学的语文能力训练 系统是不可能真正建立起来的。 在这样一个过程中,产生种种争论,是十分正常的。 我想讲三点意见。 第一,对“语文知识”必须再认识。 过去只重视理论性较强的某些学科知识(如语法、修辞、文体等),而忽视具体指导读写实践的实用性知识,这种情况近年已有 所改变。但问题还很多。把传授大纲所允许涉及的知识与加强语文 能力训练放在同一个平面上看待,这是一种脱离能力训练实际的倾向。这样做,很不利于减轻负担。我认为“语文知识”应当分类处理,区别对待。有些是要反复记忆、反复练习的(比如常用字词等),有些是不必讲多少概念而应重在实际操作的(比如某些实用 性较强的方法,或需要学生形成习惯的某些思维定式),有些是大 致了解即可、临到用时再查书也来得及的,有些是只需要有所感受、不必强调记忆的,有些是需要系统讲的、有些是不必系统讲的等等;只有经过这样的处理,减轻负担、学以致用的目的才有可能实现。 而这实际上是对语文教学内容的某种改造,不是哪位教师个人所能 完成得了的。 第二,必须研究各项语文能力的层级。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检测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 1.581年,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的是 A.王莽B.杨坚C.李渊D.李世民 2.隋朝统一全国是在 A.581年 B.605年 C.589年 D.611年 3、下面对隋朝特点的简短总结中,哪个最为全面且符合实际? A.经济繁荣 B.短暂而繁荣 C.二世而亡 D.节俭盛行 4、隋朝的统治繁荣一时,但很快便因隋炀帝的暴政而被农民起义所覆灭,它类似于下列哪一个朝代? A.秦朝 B.西汉 C.东汉 D.西晋 5.隋朝开凿大运河的重大意义在于 A.满足隋炀帝游江都的愿望 B.南水北调 C.大大加强了南北经济的交流 D.便利对少数民族的战争 6、“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是后世对唐代哪位皇帝的评价。 A.唐太宗B.唐高宗C.武则天D.唐玄宗 7、“开元盛世”的出现,把唐朝推向全盛,它出现的具体时期是 A.唐太宗时期B.武则天时期C.唐玄宗前期D.唐玄宗后期 8、她远嫁吐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的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她是 A.金城公主B.文成公主C.王昭君D.太平公主9、古人诗赞“人生四喜”曰:“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与“金榜题名”相关的制度正式诞生于以下哪个皇帝统治时?

A.隋文帝B.隋炀帝C.唐太宗D.唐玄宗 10、亲历隋末的社会大动荡,亲睹隋朝的覆亡,这对他的政治思想有极大的影响。他即位后,吸取隋亡教训,励精图治。材料中的他是 A、唐玄宗 B、唐太宗 C、隋炀帝 D、武则天 11.在隋朝大运河中,最南面的一段运河称为 A.永济渠B.广通渠C.江南河D.灵渠 12.“2004年10月14日第六届上海国际艺术节开幕,京剧艺术表演家尚长荣出演京剧《贞观盛事》中耿直进谏的名臣……”你知道尚长荣扮演角色是: A.程咬金 B.李世民 C.魏征 D.秦叔宝 13.杜甫的“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的诗句反映了唐朝的 A.经济繁荣 B.政治清明 C.对外开放 D.文化昌盛 14.某历史兴趣小组同学在探究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时提出了以下意见,其中正确的是:①都是在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时出现的②统治者都注意调整统治政策③都在思想文化上实行高压政策④都重视生产技术的改进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5.下列能够准确形容武则天统治的是 A.开皇之治B.贞观之治C.开元盛世D.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16.人们基本上肯定武则天的统治,主要是因为:() A.她是我国历史惟一女皇帝B.她替多病的高宗处理朝政 C.她能重用一些有才能的人D.她统治期间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17.隋唐时期,青年李进是当地远近闻名的骑射好手。一天,他告别父母,满怀信心地赶赴洛阳参加武举考试。这可能发生在下列哪位皇帝统治时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武则天 18.今天藏族的祖先是 A.吐蕃B.南诏C.回纥D.匈奴

初中地理《知识与能力训练》七下(配湘教版)练习参考答案(2020)

初中地理《知识与能力训练》(七下)(配湘教版)2020版 参考答案 第六章认识大洲 第一节亚洲及欧洲 预习要求 1.课文预习 (1)东半球北半球北极圈赤道以南太平洋北冰洋印度洋 欧洲非洲白令海峡一36oN 71oN 北半球东半球亚洲 北冰洋大西洋地中海 (2)高原山地高第二高大中间四周低小平原南北冰川 (3)复杂多样温带海洋性大大大陆性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温带海洋性地中海气候 2.动脑思考 奥地利、俄罗斯等国实行夏令时,便于充分利用夏季的白昼时间和日照。 基础题 1.C 2.A 3.B 4.A 5.A 6.C 7.A 8.A 9.D 10.B 11.C 12.A 13.B 14.B 提高题 1.CD 2.CD 3.D 4.B 5.A乌拉尔亚洲欧洲 B苏伊士亚洲非洲 C白令海峡亚洲北美洲 6.(1)欧地中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 (2)距海越来越近,降水越来越多 (3)印度交界 (4)C 7.C 第二节非洲 预习要求 1.课文预习 (1)东半球赤道印度洋大西洋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苏伊士(2)高原面积高原大陆东南西北刚果盆地东非大裂谷撒哈拉沙漠 (3)炎热热带大陆很不均衡刚果盆地几内亚湾沿岸南、北回归线两侧南北对称 2.动脑思考 通风散热,便于搬运携带 基础题

1.D 2.B 3.B 4.A 5.C 6.A 7.A 提高题 1.AD 2.BC 3.(1)A热带雨林B热带草原C热带沙漠D地中海 (2)略 第三节美洲 预习要求 1.课文预习 (1)巴拿马新大陆拉丁 (2)西较高较大三大南北纵列带山系平原山地高原 格陵兰岛五大湖安第斯山脉平原高原 (3)复杂多样温带大陆性热带雨林热带草原湿润 2.动脑思考 北美洲:平原面积广阔,地形平坦,便于机械化生产。南美洲:热量充足,雨水充沛,气候条件优越,适宜发展热带作物生长。 基础题 1.B 2.B 3.A 4.A 5.C 6.B 7.C 8.D 9.B 10.A 11.C 12.D 提高题 1.CD 2.BC 3.(1)大西 (2)d (3)降水量先逐渐减少后增加 (4)西北迎风水汽含量 第七章了解地区 第一节东南亚 预习要求 1.课文预习 (1)印度洋太平洋亚洲大洋洲中南马来 (2)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北南水力冲积平原热带季风气候 高旱雨 (3)崎岖很多较少湍急印度尼西亚火山国热带雨林气候 高温多雨 (4)马六甲印度太平 (5)热带天然橡胶棕油椰子椰油蕉麻石油天然气 锡 (6)广东福建 2.动脑思考 地处亚洲与欧洲、印度洋与太平洋的“十字路口”,是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天然水道,也是连接欧洲,印度洋沿岸港口与太平洋西岸港口的重要航道。

六年级下册 语文知识与能力训练全部答案

六年级下册语文知识与能力训练全部答案第1课文言文两则 1.我发现“之”的意思不一样,我能写出不同的意思。 (1)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的)(2)惟弈秋之为听。(的) (3)一人虽听之。(弈秋的教导)(4)思援弓缴而射之。(它,指天鹅)(5)虽与之俱学。(他,指前一个人)(6)弗若之矣。(他,之前一个人)2.我发现下列带点字古今意思完全不一样,我能分别写出来。 (1)及其日中如探汤。古义:热水 今义: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 (2)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古义:距离 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

(3)孰为汝多知乎?古义:智慧 今义:知识 3.请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2)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4.请根据课文意思填空。 (1)《学弈》告诉我们(学习或做事情都应该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 的道理,就像我们听过的《小猫钓鱼》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一样。 (2)两小儿的问题“孔子不能决也”,反而被“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孔子是一个(实事求是、诚实谦虚)(或: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人。(用一两个成语或一句名言表达)

5.解释加点字。 (1)通国之善弈者也。善于(2)使弈秋诲二人弈。教导 (3)思援弓缴而射之。拉、古时指带有丝绳的箭 (4)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认为、离 (5)孔子不能决也。判断(6)孰为汝多知乎。谁、你 6.用自己的话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1.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一个人虽然也听弈秋的教导,心里却总想着有天鹅飞过,想拉开弓箭射下它。 2.孰为汝多知乎? 谁说您多智慧呢?

知识能力训练六年级上册答案(2012)

第一单元 工具和机械 1.使用工具 我们使用过的工具记录表 答:(略) 用什么工具最省力实验记录表 答:(略) 一、填空题 1.机械是能使我们 省力和方便 的装置。螺丝刀、钉锤、剪子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 简单机械 。 2、我所知道的简单机械还有: 螺丝钉 、 钉锤 、 剪刀 等。 三、简答题: 1、答:螺丝钉省力。螺丝钉上有罗纹。 2、答:略 2 杠杆的科学 分析实验记录表中的数据,我们发现什么规律? (1)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2)在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3)在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一、填空题 1.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 杠杆 。 2.杠杆上有 1个 很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 支点 ;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 用力点;杠杆上克服阻力的位置叫 阻力点 。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 “√”,错误的的打“×” ) 1.用钉锤向木头里钉钉子,钉锤就是一个杠杆。 ( √ ) 2.用镊子夹取东西时,镊子就是一个杠杆。( √ ) 三、下面的工具是不是杠杆,请标出杠杆的三个重要位置点。(略) 3 杠杆类工具的研究 1.用箭头分别指出铁片、开瓶器、夹子的支点、用力点和阻力点。 杠杆类工具记录表 时间: 手向下压 的位置 靠在铁桶边缘的位置 插入盖子底下的位置

一、填空题 1.像开瓶器那样能绕着一个固定支点将物体撬起的简单机械也是_杠杆 。 2.杆秤是 杠杆 类工具,提绳是 支点 ,秤盘是 阻力点 ,秤砣是 用力点 。 3.杠杆有 省力 杠杆,费力 杠杆, 不省力不费力 杠杆。 4.“四两”拨千斤,称为 省力 杠杆。 5.杠杆省力与否与杠杆的三个点的位置有关,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是__省力__;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是_费力_。 二、选择题 1.杠杆上,用力点到支点1米,支点到阻力点0.5米,那么它( B )。 A 、费力 B 、省力 C 、既不费力,也不省力 2.以下工具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A 、C ),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B ),属于既不费力,也不省力的杠杆是( D )。 A 、钳子 B 、镊子 C 、钉锤 D 、翘翘板 三、判断题(正确的打 “√”,错误的的打“×” ) 1.使用杠杆时,不论支点在什么位置都能省力。( × ) 2.凡是杠杆都是用来省力的。( × ) 四:简答题 1.说一说,为什么有些杠杆类工具要设计成费力的呢? 答:如:镊子 属于费力杠杆,主要用来取轻小物体,使用镊子是利用了方便。 2.提绳的位置对称的最大称重有什么影响? 答:设计提绳的位置越靠近所称的重物,所称量的重物越多。 4.多观察一些工具,是不是所有杠杆的三个重要点都一定在一条直线上? 答:不是,如使用钉锤起钉子时,三个重要点不在一条直线上。 4.轮轴的秘密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知识与能力训练答案(部分)

一、《山中访友》 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我热切地跟他们打招呼: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你好,(汩汩)的溪流!你吟诵着一首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你好,(飞流)的瀑布!你天生的金嗓子,雄浑的男高音多么有气势。你好,(陡峭)的悬崖!深深的峡谷衬托着你挺拔的身躯,你高高的额头上仿佛刻满了智慧。你好,(悠悠)的白云!你洁白的身影,让天空充满宁静,变得更加湛蓝。喂,(淘气)的云雀,叽叽喳喳地在谈些什么呢?我猜你们津津乐道的,是飞行中看到的好风景。 1.按原文在括号中填入恰当的形容词。 2、(1)清晨,我来到人民公园,看到那翩翩起舞的蝴蝶,情不自禁地说:你 好,可爱的蝴蝶!你扑闪着你彩色的翅膀,是邀我一起共 舞吗? (2)按格式再仿写一句: 早上我来到花园,看到盛开的花朵,情不自禁地说:“你好,可爱的花儿,你绽放着笑脸,是邀我与你合影吗?” 早上,我来到公园,看到蜜蜂在忙个不停,情不自禁地说:“你好,勤劳的蜜蜂!你酿造这么多蜂蜜,是要与我一起分享吗?” 清晨,我来到树林,看见活泼的松鼠,说:“你好,可爱的松鼠!你跑这么快,是要和我一起赛跑吗?” 早上,我来到溜冰场,看到冰上挺立的雕塑,情不自禁地说:“你好,英俊的绅士,你伸出修长的手,是邀我与你一起跳舞吗?” 清晨,我打开窗户,看见天上的白云,忍不住和他们打招呼: “你好,悠悠的白云,你填天空变得湛蓝,是你用调色板调出来的吧。” 傍晚,我来到池塘边,看见一群群的小蝌蚪,情不自禁地说:“你好,可爱的小蝌蚪!你朝我点点头,是邀我与你遨游 吗?” 3.本段文字采用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依次写了山泉、溪流、瀑布、悬崖、白云、云雀等景物,表达了作者对山中“朋友”的那份深厚的感情。 4.文中划线的句子是(反问)句,请将它变为陈述句。 这山中的一切,每一个都是我的朋友。 5.文段中的人称有什么变化,这样的变化有什么好处? 作者先用第一人称叙述,再用第二人称叙述,读来倍感亲切、热情。把“我”和山里“朋友”之间的那种深厚情谊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 三、《詹天佑》 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马上开始勘测线路。哪里要开山,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陡坡铲平,哪里要把弯度改小,都要经过勘测,进行周密计算。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

七年级上册知识与能力训练答案

知识与能力训练?生物学》七年级上册参考答案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认识生物 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基础练习 1.D 2 .B 3 .C 4 .A 5 .B 6 .D 7 .A 8 .B 9 .B 10 .B 能力提高 11.C 12 .C 13. (1)生长与发育现象。(2)生殖现象。(3)遗传现象。(4) 变异现象。(5)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14. (1)生物能生长和繁殖。(2)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3)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15 .生物有:老树、昏鸦、瘦马、人;非生物有: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夕阳、天涯。 拓展练习16.是生物。证据是能够吸收人们排除的二氧化碳,利用阳光,使自身产生大量营养物质并且排出氧气,净化太空飞船中的空气。它还能利用一分为二的方式进行繁殖,一昼夜产生 2?3代。 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基础练习 1.A 2 .A 3 .B 4 .B 5 .C 6 .D 7 .A 8 .B 9 .A 10 .A 能力提高 11.D 12 .C 13 .A—b,B—c,C—a 14. (1)植物:银杏树、海带、白菜;动物:鲫鱼、奶牛、蚂蚁;其他生物:木耳、大 肠杆菌。(2)水生生物:海带、鲫鱼;陆生生物:银杏树、木耳、奶牛、蚂蚁、白菜、 大肠杆菌。15.答案提示:近视率=近视人数十班级人数X 100% 拓展练习 16.( 1 )调查目的:调查清楚宠物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及如何防止宠物向人类传播疾病。 (2)调查方式:采用访谈法、查阅资料等。(3)调查对象:饲养的宠物。 (4) 调查范围:所有的宠物。 (5)调查方案:①制订调查计划; ③设计合理的调查路线; ⑤归类、整理分析。

七下中国历史时间轴

七下中国历史时间轴 581年隋朝建立开国皇帝:隋文帝杨坚都城:长安 589年隋朝灭掉陈国,统一南北 605年起开通大运河全长2700多米三点: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 四段:从北到南分为水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五河:从北到南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开凿的目的:①游玩江都; ②加强南北交通; ③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意义: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叛军杀死,隋灭。唐高祖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626年李世民即位为唐太宗“贞观之治” 七世纪前叶吐蕃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定都逻些 641年文成公主入藏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武则天建立周,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710年金城公主入藏“和同为一家“

755年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 763年叛乱被平定。影响: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破坏,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中央权力衰微,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唐朝后期黄巢起义 907年唐朝灭亡。朱温建立后梁。 10世纪初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辽,都城:上京临潢府 960年宋太祖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夺取后周政权,建立宋,都城:东京史称北宋 1004年檀渊之盟 11世纪前叶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大夏皇帝,定都兴庆府史称西夏。 1115年金太祖阿骨打建立女真政权,在会宁称帝,国号大金 1125年辽被金灭 1127年金灭北宋。赵构(宋高宗)登位,定都临安史称南宋 1206年成吉思汗铁木真统一蒙古草原,建立蒙古国

1227年西夏被蒙古灭亡 1234年金被蒙古灭亡 1260年元世祖忽必烈即位 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次年定都大都 1276年元军攻占临安,南宋灭亡 1279年元统一全国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期的分裂割据局面,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1368年初,朱元璋(明太祖)以应天府(今南京)为都,建立明朝。秋,元灭。 1405-1433年明朝前期,朱棣(明成祖)派郑和七次下西洋。意义:郑和的远航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一次空前壮举。 1421年朱棣迁都北京 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澳门的居住权 明朝中期1561年戚继光抗倭

六年级下册语文知识与能力训练答案

六年级下册语文知识与能力训练答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第1课文言文两则 1.我发现“之”的意思不一样,我能写出不同的意思。 (1)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的)(2)惟弈秋之为听。(的) (3)一人虽听之。(弈秋的教导)(4)思援弓缴而射之。(它,指天鹅) (5)虽与之俱学。(他,指前一个人)(6)弗若之矣。(他,之前一个人) 2.我发现下列带点字古今意思完全不一样,我能分别写出来。 (1)及其日中如探汤。古义:热水今义: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 (2)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古义:距离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 (3)孰为汝多知乎?古义:智慧今义:知识 3.请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 曰:(非然也)。 (2)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4.请根据课文意思填空。 (1)《学弈》告诉我们(学习或做事情都应该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就像我们听过的《小猫钓鱼》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一样。 (2)两小儿的问题“孔子不能决也”,反而被“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孔子是一个(实事求是、诚实谦虚)(或: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人。(用一两个成语或一句名言表达) 5.解释加点字。 (1)通国之善弈者也。善于(2)使弈秋诲二人弈。教导 (3)思援弓缴而射之。拉、古时指带有丝绳的箭 (4)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认为、离

(5)孔子不能决也。判断(6)孰为汝多知乎。谁、你 6.用自己的话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1.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一个人虽然也听弈秋的教导,心里却总想着有天鹅飞过,想拉开弓箭射下它。 2.孰为汝多知乎? 谁说您多智慧呢? 3.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近,而到了中午时离人远。 4.此不为远者热而近者凉乎? 这不是远的热而近的就凉吗?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一个小孩认为“日始出时去人近”的原因是: 日出初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 (2)另一个小孩认为“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的原因是: 日出初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 (3)两个小孩在认识上产生分歧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当然结论就会大不一样,这就告诉我们对待问题要多角度去观察、思考。 8.读下面的句子,说说它们分别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1)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设问)

知识与能力训练八年级上物理答案

《知识与能力训练?物理》八年级上册参考答案 第一章机械运动 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一) 自主导学 1.km m dm cm mm μm nm m 2.量程分度值零刻度线 3.(1)正确放置刻度尺 (2)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线,要估读到最小刻度下一位 (3)记录时,不但要记录数值,还必须要注明单位 4.停表 5.避免错误错误 基础练习 1.(1)1.25 1250 1.25x109 (2)250 2.5x108 (3)75 4500 (4)150 2.5 2.15.31cm 18.22cm 3.对准物体的一端 0~6cm 1cm 3.4 4.C 5.D 提高练习 6.1mm 3.68cm 3.6cm 0.08cm 7.C 8.A 9.B 10.B 11.B 12.C 13.180 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二) 自主导学 1.辅助工具法累积法化曲为直法 2.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基础练习 1.1﹕107 695km 2.85 累积法 3.400m 4.D 5.D 提高练习 6. 7.6m

第2节运动的描述 自主导学 1.位置 2.参照物参照物相对 基础练习 1.运动运动静止运动 2.B 3.C 4.B 5.D 提高练习 6.船山 7.B 8.D 9.A 10.D 第3节运动的快慢(一) 自主导学 1.快慢路程时间 2.m/s km/h 1m/s=3.6km/h 3.直线速度 4.平均速度 基础练习 1.5 72 2.30 3.B 4.C 5.C 提高练习 6.A 7.C 8.D 9.C 第3节运动的快慢(二) 自主导学 2.回声火车过桥爆破 基础练习 1.< 2.A 提高练习 3.甲丙乙 4.加速直线匀速直线 5.15 93.3 6.骑车者与跑步者都做匀速运动骑车者的速度比跑步者的速度要快 7.C 8.B 9.B 10.C 11.24 12.229.5 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 自主导学 1.刻度尺秒表 基础练习 1.0.75 2.0.17 0.25 0.20 哪一段路程 提高练习 3.(1)60.00 (2)20 (3)s/t 0.9 4.(1)质量 (2)在光滑程度相同的情况下,小球在斜面上滚下的平均速度与质量无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