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文化》1中国汽车发展史
新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史

新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史
新中国成立后,汽车工业成为国家重点发展的领域之一。
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可以分
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9年-1965年):汽车工业处于起步阶段,主要依托于苏联进行技术转移。
1953年,中国生产出了第一辆轿车“红旗”;1956年,中国生产出了第一辆军用越野车“吉普”。
在此期间,汽车产量不高,生产的车辆主要是军用和公共交通工具。
第二阶段(1966年-1978年):文化大革命期间,汽车工业陷入停滞状态。
车辆生产
量不高,质量低下,技术水平也停滞不前。
第三阶段(1979年-1992年):改革开放后,汽车工业开始获得快速发展。
1984年,第一辆由中国自主研制的轿车“桑塔纳”正式投产;1985年,中国生产的汽车达到了100
万辆的里程碑;1990年代初期,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迅速,已经开始向汽车高技术产业转型或升级。
第四阶段(1993年以来):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自主品牌开始崛起,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汽车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1999年,中国产销汽车突破了万辆,成为全球第五大汽车制造国。
21世纪以来,中国汽车工业持续发展,逐步成为全球汽车制造业的重要力量。
随着国内市场的不断扩大,同时出口市场也不断增长,中国汽车工业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具有全球
竞争力的行业。
2018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已经突破了2800万辆,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
场和生产国。
与此同时,中国汽车工业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需要不断推进创新和技
术升级,不断提高产业链和供应链的整体水平,更好地适应市场和产业发展的变化。
讲汽车发展历程

马车本身在技术上也十分成熟,由两轮发展到四轮,具有
制动系统、悬架系统、充气轮胎和相当讲究的车厢,时速 可以达到 30km/h以上。
二、 蒸汽汽车时代
最早的蒸汽汽车是法国人尼古拉斯· 约瑟夫· 居纽在1769
年制造的。时速3.5km/h 到了19世纪中叶,出现了一个蒸汽汽车的全盛时期。
蒸汽汽车时代 1801年,英国的煤矿工程师、后来又是铁路蒸汽机车的 发明者理查德 · 特雷威蒂克( Richard Trevithick )制 造出英国最早的蒸汽汽车。 1825年,英国公爵嘉内又使蒸汽汽车进一步完善,制成 了第一辆蒸汽公共汽车,载客18 人
1881年,法国巴黎出现了第一辆蓄电池三轮车。随后西 欧各国相继生产出各类电动汽车。到 19 世纪末,电动汽 车在欧洲已相当普及。
电动汽车的发明 1890 年 , 美 国 诞 生 了 第 一 辆 蓄 电 池 汽 车 , 时 速 达 23km/h。 1898年,在法国举行的汽车大赛中,电动汽车击败了参 赛的所有蒸汽汽车和内燃机汽车,引起了世界汽车界对电 动汽车的关注。 1899年,法国人考门· 杰纳茨驾驶着蓄电池汽车创造了时 速106 km/h的世界汽车记录。
上海汽车制造厂,上海SH760中级轿车; 北京汽车制造厂,北京BJ212轻型越野汽车; 北京第二汽车制造厂,2t北京BJ130轻型货车; 济南汽车制造厂,8t黄河JN150重型货车。 生产厂:一大(一汽)四小(南京、上海、北京、济南)。 车型:9个品种; 年产量:近6万辆。
增到500万辆。
1970年后,欧洲的汽车产量超过了美国。
四、日本汽车工业崛起腾飞
日本汽车工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1960年的年产 量50万辆;1961年年产量超过意大利;1964年年产量超过 法国; 1967 年年产量超过德国; 1969 年年产量达 467 万辆; 1970 年年产量达 529 万辆; 1980 年达到 1104 万辆,首次超 过美国,登上了汽车王国的宝座,之后年产量稳定在1100 万辆以上。1994年后,美国重新超过日本,成为汽车第一 大生产国,但轿车产量仍比日本低。 三大成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公共汽车运输公司 — 苏格兰蒸汽汽车公司,从而使汽车运输走向社会化和企业 化。下图为伦敦街头最早出现的收费蒸汽公共汽车。
汽车文化课件(完整版)(PPT258页)

• 苦心研究出世界第一辆蒸汽汽车, 这是汽车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里程碑,
也标志着人类以机械力驱动车辆时 代的开始。
•
车长7.3 m,车高2.2m,车架
上放着直径为1.3 m的锅炉,前轮
直径为1.28 m,后轮直径为1.5 m,
前轮用作驱动兼转向,车速为4 km
/h。一次试车时撞到般圣奴兵工
厂的墙上,被认为是世界第一起机
2.简述中国汽车工业形成的过程。 3.为什么说汽车推动了技术进步?
思考题:汽车给社会带来那些问 题?
答案:尾气排污、噪声危害、电 磁波干扰、交通事故、石油资源 紧缺、交通阻塞。
即兴演讲: 你认为21世纪汽车技术的发展趋如何?
• 1.时间——2~3分钟 • 2.条理清晰,紧扣主题
勇气和胆量是需要锻炼的,经验的获取是需要积累的, 能力的培养是需要个人不断努力与奋斗的!
3.第三次变革—精益求精的生产方式
• 世界汽车工业的第三次变革发生在日本。 日本汽车工业起步较晚,日本第一大汽车 公司及丰田汽车公司和第二大汽车公司即 日产汽车公司均创建于1933年。丰田汽车 公司公司为代表的几家汽车公司,将“全 面质量管理”和“及时生产系统“两种新 型的管理机制应用于汽车生产。 1967年, 汽车产量达到1100万辆“价廉物美”的汽 车,跃居世界第一位,这种方式对现在仍 有影响。
2.第二次变革——汽车产品多样化
•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欧洲人就已经开始 对美国汽车的一统天下不满。
• 形成了汽车产品单一到多样化的变革。针 对美国车型单一、体积庞大、油耗高等弱 点,欧洲开发了多姿多彩的新型车。例如: 严谨规范的奔驰、宝马;轻盈典雅的法拉 力、雪铁龙;雍容华贵的劳斯莱斯、美洲 虎、神奇的甲壳虫。多样化的产品成为最 大优势,规模效益也得以实现。
汽车发展简史

奔驰、宝马等德国品牌的发展历程
奔驰的创立与发展
1886年,卡尔·奔驰发明了世界上第一辆汽车,并创立了 奔驰公司。奔驰以其高质量、高性能的汽车产品赢得了全 球声誉。
宝马的崛起
宝马最初是一家飞机发动机制造商,后转型为汽车制造商 。凭借其卓越的驾驶性能和独特的设计,宝马逐渐在全球 高端汽车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早期汽车设计与制造技术
本茨的三轮汽车
1886年,卡尔·本茨制造了世界上 第一辆三轮汽车“奔驰一号”, 它采用了内燃机驱动,具有现代 汽车的雏形。
戴姆勒的四轮汽车
1885年,戈特利布·戴姆勒制造了 第一辆四轮汽车,该车同样采用 内燃机驱动,具有较高的行驶速 度和稳定性。
汽车工业萌芽期的重要事件
法国巴黎车展的创办
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随着汽车数量的不断增加 ,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日益 严重,给人们的出行和生 活带来了诸多不便。
环境污染问题
汽车尾气排放是造成大气 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对 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 重的影响。
THANKS
感谢观看
01
共享出行和自动驾驶技术的结合
将改变私人车辆拥有模式,提高车辆使用效率并减少城市交通拥堵。
02
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
需要大规模建设充电站和换电站,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电动汽车充电需求
。
03
网络安全和数据隐私保护
随着汽车智能化和网联化程度的提高,网络安全和数据隐私保护成为重
要挑战。需要建立完善的安全防护机制,确保车辆系统和数据的安全。
04
著名汽车品牌及其历史传承
福特T型车及其对美国汽车产业的影响
《汽车文化》课程标准

《汽车文化》教学大纲课程代码:课程名称:汽车文化课程性质: 专业基础课总学时:30适用专业: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一、课程的性质与作用《汽车文化》是汽修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
课程紧密联系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实际,融多学科的知识为一体,实施动态更新,全方位诠释汽车文化对人类文明进程的贡献。
学生在课堂上深切地感受到了国内外汽车工业的风潮涌动,不仅增长了知识,更是一次精神和文化的洗礼。
学生素质教育是校园文化的主题,该课程选取了一个很恰当的角度传播校园文化,不仅顺应了校园文化的主旋律,也为课程自身的建设开创了广阔的天地。
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能学习理论知识,更能切身体会到我校开展汽车文化的系列活动,如知识竞赛、各种社团活动的情况,对学生的示范效果明显。
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获得:1、世界汽车发展史,2、中国汽车发展史,3、世界著名汽车公司与品牌,4、中国主要汽车公司与品牌,5、汽车运动,6、汽车造型,7、汽车基础知识,8、汽车技术的发展,9、汽车产业有关的政策与法规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对汽车的兴趣和爱好,从而提高他们对汽车的鉴赏能力,并学会享受汽车带给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以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
划、检查评估的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将学习过程、工作过程与学生的能力和个性发展联系起来。
课程考核遵循过程性持续评价和终期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三、学时分配本课程学时30,课内学时分配如下表:课程内容讲课习题课小计世界汽车发展史 4 4中国汽车发展史 4 4世界著名汽车公司与品牌 4 4中国主要汽车公司与品牌 4 4汽车运动 2 2汽车基础知识10 10汽车产业有关的政策与法规 1 1汽车文化建设 1 1合计30 30四、课程的教学内容、基本要求(一)教学内容1、世界汽车发展史介绍世界汽车百年发展历史。
以“蒸汽汽车——内燃机汽车诞生——汽车‘量产化’时期——汽车产品‘多样化时期’——汽车‘低价格’时期”为线索,介绍世界汽车产业从欧洲到美洲、再到欧洲、到亚洲的发展历程。
《汽车文化》教学计划

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
《汽车文化》教学计划
吴占文
本学期我将担任17秋汽修(1) (2)班《汽车文化》的教学,为了能让学生对汽车专业感兴趣,能对这门课程有一个全面准确了解,我特制定教学计划如下:
一.教学目标:
该课程是汽修专业文化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到汽车和汽车工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了解汽车的基础知识,汽车品牌对汽车文化所起到的直接作用,现代汽车技术的发展如何体现了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从而使学生扩大知识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学情分析:
学生基础水平较差但对汽车文化这门课有较浓厚的兴趣,但是汽车文化这种类型的课程他们的知识面还是比较广的,兴趣较高,主要就是他们的课堂控制能力差,不太愿意上理论课。
三、教材分析:
《汽车文化》是我校汽修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科目。
本教材的编写浅显易懂,学生容易掌握,贴合我们的生活,像汽车文化这种范围
比较广的不仅仅是牵涉到汽车文化还有与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风俗都有关,所以书中的知识点有限,还靠学生通过课外,网络去收集有关汽车的知识,它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三、学时/学分:
总课时64节,总分设计为100分。
四.教学内容与课时分配:
授课进度计划
五.考核形式
平时成绩50%,卷面成绩50%
2017年9月5号。
《汽车文化》PPT课件

精选ppt
18
8.2.6丰田喜一郎
丰田喜一郎(图8-36)出生于1895年,其父亲丰田佐吉 既是日本有名的纺织大王,也是日本大名鼎鼎的“发明狂”。 1933年9月,他着手试制汽车发动机,拉开了汽车生产的序 幕。
1934年,他托人从国外购回一辆德国产的DKW前轮驱 动汽车,经过连续两年的研究,于1935年8月造出了第一辆 “丰田GI”牌汽车。
精选ppt
14
8.2.2 瓦尔特·克莱斯勒
瓦尔特·克莱斯勒1875年4月2日出生于一个铁路工人家 庭 ,18岁时,他制造了一辆微型蒸汽车。 1925年6月6日正 式成立了克莱斯勒公司,自己就任总经理。克来斯勒在 1929年跃升为美国三大汽车公司一。
1935年7月22日,克莱斯勒在过完60周岁生日后,辞掉 了公司总经理职务,董事长,直至1940年7月22日去世。
第8章 汽车文化
精选ppt
1
目录
8.1 车标文化 8.2 名人文化 8.3 车展文化 8.4 汽车竞赛 8.5 汽车娱乐
精选ppt
2
8.1 车标文化
“车标文化”作为汽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成 为彰显自我个性、表达自我声音的重要载体,是汽车公司生 存和发展的缩影,同时也是一种知识产权和无形的财富。
精选ppt
4
精选ppt
5
精选ppt
6
8.1.2美国车标文化
汽车起源于欧洲,但后在美国得到了迅速发展。 在美国汽车文化的形成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世 界著名的汽车品牌,如别克、克莱斯勒、凯迪拉克、 福特、林肯、雪佛兰等。
精选ppt
7
精亚洲汽车工业中,日本和韩国是汽车工业发展较早、 较快的国家,有许多汽车品牌也是世界驰名,如雷克萨斯、 马自达、日产、斯巴鲁、丰田、本田、现代、双龙、起亚等。
汽车发展史.

• 1876年,德国人奥托——研制出第一台往复式 四行程内燃机;
• 1885年德国工程师卡尔·奔驰——发明汽车 卡尔· 奔驰在曼海姆制造成 装有0.85马力汽油机的三轮车。 德国戴姆勒也制造出用1.1 马力汽油发动机的四轮汽 车,——现代意义上的汽车。 他们俩被公认为以内燃机为动力的现代汽车的发明者。
我国汽车产量: • 1998年—162.9万辆,世界第10位; • 2000年—200.85万辆,世界第7位; • 2003年—444.4万辆,世界第4位 (仅次于美.日.德); • 2005年—570.7万辆,世界第3位
(仅次于美、日); • 2006年—728万辆,世界第3位; • 2007年—889.24万辆,世界第3位; • 2008年—934.5万辆,世界第2位(仅次于日本)
世界汽车的发展
●欧美汽车的发展
1901年,在汽车诞生15周年的时候,汽车和汽油发 动机在实用化方面已基本成熟。戴姆勒公司在法国汽车 商埃米尔•杰里克的支持下,开发了以杰里克10岁女儿 的名字命名的“梅赛德斯”牌汽车,成为早期汽车的代 表作。
世界汽车的发展
●欧美汽车的发展
1904年,贵族 子弟赛车手罗尔斯和 工程师罗伊斯联手, 成立了罗尔斯· 罗伊斯 公司。1907年,他 们生产了一辆铝制车 身,金属零部件全部 用高抛镀银,装 35.5kw发动机。
放飞梦想——从轮到车
●
中外古车
孔子列国行
秦始皇陵出土的铜马车
独轮车
放飞梦想——从轮到车
●
中外古车
指南车
记里鼓车
梦想成真——自走式车辆的发展
自从人类发明了车轮并制造出车后,就用驯化了的马、 牛拉车。马车是运输、代步和打仗最主要的工具。 由于没有其他合适的动力取代马,马车时代一直延续了 约3000~4000年。
中国轿车发展史(转载)

中国轿车发展史(转载)中国轿车发展史(转载) 中国汽车业陷入合资模式的轨迹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已经有50年的历史(以1953年开始建设一汽为起点),从整体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以引进苏联东欧国家的技术为起点,在计划体制下的30年发展。
第二个阶段是在改革开放后的20年发展。
前30年:从技术引进转向自主开发在新中国最高领导人的决定下,中国汽车工业诞生于开始大规模工业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1953年7月第一汽车制造厂(以下简称一汽)在长春动工兴建。
1956年7月一汽建成投产,第一个产品是解放牌CA10型4吨载重卡车--它在后来的30年间几乎成为中国汽车工业的象征。
一汽的建设和生产都是在苏联的技术援助下进行的,解放卡车的原型是苏联的吉斯150。
从1953年开始,一汽先后派出500多人到苏联斯大林汽车厂学习。
由于当时中国的工业基础极其薄弱,所以一汽从一开始就是高度纵向一体化的,主要零部件以及凡是跟金属有关的零部件全部由一汽生产。
在技术上,一汽建设和投产过程中就是把苏联的图纸、工艺和整车设计照原样拿过来。
但投产后,一汽的技术干部已经感到完全照搬苏联技术有很多问题:第一,苏联的气候比中国冷得多,而引进的车型太单一,不适合中国南北跨度大造成的温度差异大的环境。
第二,产品不应该停留在原有的设计上,而需要继续改进并开发新产品。
此后,一汽的技术人员对解放卡车进行一些本土化的改进。
中国的技术人员是天生具有创造性的,从来就不会满足于照抄照搬。
但当时国家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工厂的发展由国家决定,产品设计任务书也是由北京的机械部下达,对企业实行“统收统支”的财务体制,等等。
由于工厂没有投资权,所以任何创新的想法都受到制约。
这个体制后来被中国已故的经济学家孙冶芳批评为“复制古董、冻结技术进步”的体制。
[ 转自铁血社区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是对计划体制的一次破坏。
但有意思的是,大跃进对计划体制的破坏反而为中国企业及其技术人员的创造性提供了施展的机会,导致了汽车工业的第一次扩散:(1)1957年,南京汽车制配厂开始仿制苏联嘎斯51型2.5吨载货车,并在1958年试制出3辆样车后改名为南京汽车制造厂,开始小批量生产跃进牌NJ130型轻卡,这是中国最早生产的轻卡。
《汽车文化》全套教案完整版(2024)

环保、节能将成为汽车产业的重要发 展方向,推动新能源汽车和绿色制造 技术的快速发展。
37
谢谢您的聆听
THANKS
2024/1/30
38
消费者需求变化
消费者对汽车的需求从单纯的交通工具向个性化、智 能化、环保化等多元化需求转变。
行业竞争格局
国内外汽车品牌竞争现状,以及新兴汽车品牌对市场 的影响。
2024/1/30
29
营销策略与手段的运用
2024/1/30
产品策略
通过设计创新、技术升级等手段提升产品 竞争力。
价格策略
根据市场定位、消费者需求等因素制定合 理的价格策略。
选择具有专业资质和良好口碑的维修站,确保维修质量和服务水平。
2024/1/30
注意事项
与维修站签订维修合同,明确维修项目和费用;保留好维修发票和维修记录,以便日后 维权。
27
2024/1/30
06
汽车市场与营销
28
汽车市场的现状与趋势
市场规模与增长
全球及国内汽车市场的规模、增长速度以及未来发展 趋势。
人工智能技术在汽车中的应用
介绍人工智能技术在汽车设计、制造、驾驶等方面的应用实例。
2024/1/30
35
轻量化技术在汽车制造中的应用
轻量化材料的应用
如高强度钢、铝合金、镁合金、碳纤维复合材料等。
2024/1/30
轻量化设计技术
包括结构优化、拓扑优化等设计方法,以及仿真技术在轻量化设计 中的应用。
轻量化制造技术
由电源组、发动机起动系和点火系、汽车照 明和信号装置等组成。
2024/1/30
14
发动机的工作原理与类型
四冲程汽油机工作原理
《汽车文化》教学大纲

《汽车文化》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公共必修课。
属于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课程。
强调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结合,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素质教育的结合。
本课程主要介绍汽车文化的知识、车史文化、汽车厂商文化等,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汽车基础知识的能力,为今后从事实际工作奠定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达到下列基本要求:培养学生对汽车的兴趣和爱好,从而提高他们对汽车的鉴赏能力,并体会汽车带给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能自我学习和查阅学习,同时具有分析和阐述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一)汽车发展史从历史发展的长河,展示人们追求方便、快捷、高效交通的梦想及对梦想的执著追求。
内容包括从轮的发现与发明、中外古车、人畜力车辆、蒸汽汽车、内燃机,到汽车的诞生与汽车工业的早期形成、汽车的批量生产时期、汽车的精益生产时期,直至目前的汽车定制生产时期,以及中国汽车产业解放前、解放后的发展历史。
授课过程中,通过展示各个时代的基本交通面貌,介绍各个时期标志性(具有划时段意义)的产品技术成果和生产管理成果,让学生感受科技进步的伟大力量,感受汽车发展引起的社会变革,感受历史卓著人物不屈不饶的探索精神。
(二)汽车公司与品牌故事介绍世界上主要汽车公司和国内主要汽车公司的发展历史及其现状,展示他们产品品牌的发展历史与现状,介绍各汽车公司及其经营管理者的成败得失及其企业文化的发展轨迹,讲解汽车品牌的文化内涵及其市场价值,让学生感受管理大师、经营大师对企业发展和品牌价值提升的突出作用及他们博大的人格魅力,感受企业管理者敏锐洞察能力和稳定政治环境对企业发展的极端重要性。
(三)汽车娱乐在现代社会,汽车不仅仅是一种代步工具,它已远远超越了知识索具有的物质属性,已经演变成社会文化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延伸出来的精神产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本章主要介绍汽车文化的延伸表现形式,包括汽车俱乐部文化、汽车会展、赛车运动、汽车广告的相关内容。
汽车发展史及演变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汽车产业也呈现出全球化的趋势,各国 汽车制造商纷纷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开发新技术和市场。
市场竞争加剧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汽车市场的竞争也日趋激烈,汽车制造 商需要不断提升自身实力,以应对来自国内外竞争对手的挑 战。
04 现代汽车科技与 设计演变
智能化驾驶辅助系统发展
01
共享经济对汽车产业影响分析
01
共享经济改变汽车 使用方式
共享汽车、拼车等新型出行方式 将逐渐普及,降低个人拥有汽车 的需求。
02
共享经济推动汽车 产业转型
汽车制造商将逐渐从单纯的产品 销售向提供出行服务转变,探索 新的商业模式。
03
共享经济对汽车产 业链的影响
共享经济的发展将带动汽车后市 场、智能交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
06 课堂互动环节
小组讨论:你最喜欢的汽车品牌是什么?
小组内成员分别阐述 自己喜欢的汽车品牌 及原因。
探讨汽车品牌在市场 中的竞争地位及未来 发展趋势。
讨论各品牌汽车的特 点、优势与不足。
提问:你认为未来哪种类型汽车会最受欢迎?
分析当前市场趋势和技术发展方 向。
探讨电动汽车、智能汽车、共享 汽车等新型汽车的发展前景。
多元化市场竞争
随着韩国、中国等新兴市场的快 速发展,全球汽车市场呈现出多 元化竞争格局。
豪华品牌与性能车型崛起
1 2
豪华品牌发展
奔驰、宝马、奥迪等豪华品牌以其卓越的品质、 性能和品牌影响力,成为汽车市场中的重要力量 。
性能车型多样化
随着消费者对驾驶体验的追求升级,各种性能车 型如跑车、越野车等逐渐受到市场追捧。
自动驾驶技术逐步成熟
随着传感器、雷达、摄像头等设备的不断升级,自动驾驶技术在现代汽
中外汽车发展简史

中外汽车发展简史汽车作为现代化社会的交通工具,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汽车产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并对全球经济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个发展的过程中,中外汽车产业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发展历史。
下面将分别对中外汽车的发展历史进行简要介绍。
一、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历史1.20世纪初期至1949年: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始于20世纪初期,当时很多国家都在开始尝试汽车制造。
在中国,第一批汽车是由外国引进的,主要用于外交和军事用途。
到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开始出现了一些本土的汽车制造厂。
然而,受制于战乱和经济困难,中国汽车产业并没有取得太大的发展。
2.1949年至1978年:新中国成立后,汽车产业开始逐渐发展起来。
1953年,中国成立了第一家汽车制造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现长春一汽),标志着中国汽车工业正式起步。
之后,中国陆续建立了一些汽车制造厂,开始实现国产汽车的规模化生产。
然而,由于技术水平和市场需求等方面的限制,中国汽车产业在这一时期还比较落后。
3.1978年至2000年:开放以后,中国汽车产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消费升级,中国人民对汽车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外资企业纷纷进入中国市场,与国内企业合作生产,推动了中国汽车产业的现代化进程。
19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中国汽车产业实现了快速增长,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之一4.2000年至今: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汽车产业继续向前发展。
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汽车产业发展的政策,鼓励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
中国汽车制造商开始走向国际市场,与外国汽车公司竞争。
同时,中国也逐步推进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的发展,努力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的领头羊。
二、外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历史1.19世纪末期至20世纪初期:汽车产业的发展始于19世纪末期,最早的汽车是由欧洲各国的工程师和发明家发明的。
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国家是汽车产业的发源地,他们的汽车制造商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汽车生产商。
(整理)汽车文化试题库1-

第一章汽车发展简史一、填空题(每空0.5分)1、世界上第一辆汽车诞生于年国,是由发明的,该人还创办了汽车公司的前身。
该公司与年与另一位汽车发明人创办的公司合并,称为今天我们看到的汽车公司。
并且该公司的另一位创办人是,创办了汽车品牌。
2、世界上的五大汽车城是、、、和。
3、世界上的五大国际车展是、、、和。
4、汽车的颜色中,从视觉角度上看最不安全的颜色是。
最安全的颜色是。
二、选择题(每题1分)1、被认为是现代第一辆四轮汽车发明者的是()。
A、卡尔.本茨B、保时捷C、戴姆勒D、迈巴赫2、下列不是卡布奥雷意义的是()。
A、第一辆蒸汽机车B、发明蒸汽机车的人C、引起大马车商人的反感D、第一起交通事故的制造者3、下列是发明摩托车的是()。
A、卡尔.本茨B、保时捷C、戴姆勒D、迈巴赫4、第一辆蒸汽机车的是()制造的。
A、古诺B、卡诺C、本茨D、奥托5、我国标准中将汽车分为()两种。
A、乘用车、商用车B、轿车、卡车C、乘用车、专用车D、民用车、商用车6、在设计上和技术特性上主要用于载运乘客和随身行李或临时物品的不超过9座的汽车是()。
A、商用车B、普通乘用车C、旅行车D、多用途乘用车7、世界上最早执行排放法规的是()。
A、欧洲B、日本C、中国D、美国8、汽车诞生于()。
A、德国B、日本C、中国D、美国9、以大规模生产为标志的汽车工业形成在()。
A、欧洲B、日本C、中国D、美国10、()的问世将世界置于车轮之上。
A、美国奥兹莫比尔B、德国奔驰汽车C、法国标致D、福特T型车三、判断题(每题1分)()1、汽车的出现得益于一代一代的汽车人的集体功劳,而不能说是哪一个人的成果,只能说某个人集合了大家的集体智慧,设计出了汽车。
()2、并不是所有的概念车都会进入市场流通的,目前典型的由概念车转为量产车的是日本丰田公司旗下的凯美瑞汽车。
()3、世界汽车工业经历的三次变革使世界汽车工业业的发展重心发生了从欧洲—日本,日本—美国,美国—欧洲的转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汽车发展史 一、旧中国的汽车 1901年,一个叫李恩思的匈牙利人将两辆美国生产的奥兹莫比尔汽车从香港运到上海从此中国开始出现汽车。 我国现在保存最早的汽车——存放在颐和园的慈禧太后的座驾(图1),被人冠以“中国第一车”的美名。这是袁世凯1902年从香港购买赠给慈禧的厚礼。
图1 袁世凯送给慈禧的奔驰第二代汽车 其时, 慈禧经历了庚子年间八国联军之乱,偕同光绪皇帝微服逃窜至西安避乱,直至签订了屈辱的“辛丑条约”,才回到北京。此次,慈禧对袁世凯护驾有功甚为欣赏,晋升他为直吏总督。袁世凯更是感恩戴德,为取悦慈禧,就进贡了这辆时髦的名牌洋车。
该车是德国本茨公司1898年的产品,设有4个座位,发动机在前排底座下方,通过链条驱动后轮。汽车的造型还算气派,但谈不上豪华,采用开式车身,6根垂直的杆子支起一个精美的顶棚,车头还挂着两盏精美的黄铜煤油灯,更为出色的是钢板弹簧悬架和4只充满气体的轮胎大大提高了汽车的平顺性.
尽管袁世凯为这件供品费尽心思,但慈禧并不喜欢这件供品,黑色的车身在西方人眼里威严庄重,但比不上她心目中象征至高无上皇权的金黄色,汽车座位的式样和侧面的线条很容易使人联想起当时在中国已逐渐盛行的黄包车,汽车后面的座位较高。慈禧穿着3寸高底的旗鞋实在无法爬上去,侍从好不容易才把他抬上去,在宫廷内到处是高大的门槛使汽车无法行驶,而在宫廷外这辆车也远不如前呼后拥的十六抬大轿显得威风凛凛。更令“老佛爷”不能容忍的是驾驶员竟然大模大样的坐在她前面,感到有失体面,于是她下令驾驶员孙长富跪着给她开车……这辆车虽然是文物,但也反映了当时历史的一面镜子。
1903年以后,上海已陆续出现了从事汽车或零部件销售、汽车出租的洋行。1929年汽车进口量已达8781辆,世界各国汽车蜂拥而入,1930年中国汽车保有量为38484辆,却没有一辆国产汽车,不少有知之士都想制造中国的汽车,可是限于当时的情况,都没能实现。 孙中山先生1912年在江阴视察江防工作时,曾作了“关于道路与自动车建设”的专题报告,阐明了修筑公路、开办长途客货汽车运输对货物流畅、便利交通、发展经济的重要作用。
在孙中山先生1920年发表的《建国方略》一书中讲到:“……最初用小规模,而后用大规模,以供四万万人需要。所造之车当用于各种用途,为农用车、商用车、旅行用车、运输用车等。一切车以大规模制造,实可较今更廉,欲用者皆可得之。”
1928年,张学良在东北易帜后,要化兵为工,在辽宁迫击炮厂成立了民用工业制造处,后改称为辽宁民生工厂,试制汽车。中国人当时还没有生产汽车的经验,于是聘请了美国人为总工程师。1929年3月,民生工厂引进了一辆美国“瑞雷号”汽车进行装配实验,并以该车为样板,于1931年试制成功了一辆命名为“民生牌”75型汽车,它开辟了中国人试制汽车的先河。可惜第二辆汽车还没制造出来,“九一八”事件爆发,东北三省被日本占领。
继“民生牌”汽车以后,20世纪30年代国产汽车试制工作在国内许多地方进行,但均以失败告终。
旧中国的造车梦毁于统治者的腐败无能,毁于帝国主义的硝烟战火。新中国成立后,才建立和发展了中国的汽车工业。
二、新中国的汽车工业 新中国的汽车工业,与共和国共命运,经过半个世纪的努力,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从一个曾经是“只有卡车没有轿车”、“只有公车没有私车”、“只有计划没有市场”的汽车工业,终于形成了一个种类比较齐全、生产能力不断增长、产品水平日益提高的汽车工业体系。回顾中国汽车工业50年来走过的路程,一步一个脚印,处处印证着各个历史时期的时代特色,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创建、成长和全面发展三个历史阶段。
1、创建阶段(1953~1965年) 1953年7月15日在长春打下了第一根桩,从而拉开了新中国汽车工业筹建工作的帷幕(图2)。国产第一辆汽车于1956年7月13日驶下总装配生产线。这是由长春一汽生产的“解放牌”载货汽车(图3、图4),结束了中国不能制造汽车的历史,圆了中国人自己生产国产汽车之梦。 图2 第一汽车制造厂外景 图3 解放CA10型载货汽车 图4 中国第一辆载货汽车出厂情景 一汽是我国第一个汽车工业生产基地。同时,也决定了中国汽车业自诞生之日起就重点选择以中型载货车、军用车以及其它改装车(如民用救护车、消防车等)为主的发展战略,因此使得中国汽车工业的产业结构从开始就形成了“缺重少轻”的特点。
1957年5月,一汽开始仿照国外样车自行设计轿车;1958年先后试制成功CA71型“东风牌”小轿车(图5、图6)和CA72型红旗牌高级轿车(图7)。同年9月,又一辆国产“凤凰牌”轿车在上海诞生。“红旗牌”高级轿车被列为国家礼宾用车,并用作国家领导人乘坐的庆典检阅车。“凤凰牌”小轿车参加了1959年国庆十周年的献礼活动。
图5 东风CA71型轿车 图6 毛泽东主席在中南海观看中国第一辆轿车 图7 红旗CA72型轿车 1958年以后,中国汽车工业出现了新的情况,由于国家实行企业下放,各省市纷纷利用汽车配件厂和修理厂仿制和拼装汽车,形成了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史上第一次“热潮”,形成了一批汽车制造厂、汽车制配厂和改装车厂,汽车制造厂由当初(1953年)的1家发展为16家(1960年),维修改装车厂由16家发展为28家。其中,南京、上海、北京和济南共4个较有基础的汽车制配厂,经过技术改造成为继一汽之后第一批地方汽车制造厂,发展汽车品种,相应建立了专业化生产模式的总成和零部件配套厂。
图8为南京汽车制造厂生产的跃进NJ130型轻型载货汽车。 图9为上海汽车制造厂生产的上海SH760型轿车。
图8 跃进NJ130型轻型载货汽车 各地方发挥自己的力量,在修理厂和配件厂的基础上进行扩建和改建所形成的这些地方汽车制造企业,一方面丰富了中国汽车产品的构成,使中国汽车不但有了中型车,而且有了轻型车和重型车,还有各种改装车,满足了国民经济的需要,为今后发展大批量、多品种生产协作配套体系打下了初步基础。另一方面,这些地方汽车制造企业从自身利益出发,片面追求自成体系,从而造成整个行业投资严重分散和浪费,布局混乱,重复生产的“小而全”畸形发展格局,为以后汽车工业发展留下了隐患。 图9 上海SH760型轿车 进入20世纪60年代,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在国家和省市支持下,力求探索汽车工业管理的改革,国家决定试办汽车工业托拉斯,实施了促进汽车工业发展的多项举措,60年代中期工业托拉斯停办。与此同时,汽车改装业起步,重点发展了一批军用改装车。民用消防车、救护车、自卸车和牵引车相继问世,并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城市、长途和团体这三大类客车。 1966年以前,汽车工业共投资11亿元,主要格局是形成一大四小5个汽车制造厂及一批小型制造厂,年生产能力近6万辆、9个车型品种。1965年底,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近29万辆,国产汽车17万辆(其中一汽累计生产15万辆)。
2、成长阶段(1966~1980年) 1964年,国家确定在三线建设以生产越野汽车为主的第二汽车制造厂,二汽是我国汽车工业第二个生产基地,与一汽不同,二汽是依靠我国自己的力量创建起来的工厂(由国内自行设计、自己提供装备),采取了“包建”(专业对口老厂包建新厂、小厂包建大厂)和“聚宝”(国内的先进成果移植到二汽)的方法,同时在湖北省内外安排新建、扩建26个重点协作配套厂。一个崭新的大型汽车制造厂在湖北省十堰市兴建和投产,当时主要生产中型载货汽车和越野汽车。二汽拥有约2万台设备,100多条自动生产线,只有1%的关键设备是引进的。二汽的建成,开创了中国汽车工业以自己的力量设计产品、确定工艺、制造设备、兴建工厂的纪录,检验了整个中国汽车工业和相关工业的水平,标志着中国汽车工业上了一个新台阶。
与此同时,四川和陕西汽车制造厂和与陕汽生产配套的陕西汽车齿轮厂,分别在重庆市大足县和陕西省宝鸡市(现已迁西安)兴建和投产,主要生产重型载货汽车和越野汽车。60年代中后期,国家提出“大打矿山之仗”的决策,矿用自卸车成为其重点装备,上海32吨(图10)试制成功投产之后,天津15吨、常州15吨、北京20吨、一汽60吨(后转本溪)和甘肃白银42吨电动轮矿用自卸车也相继试制成功投产,缓解了冶金行业采矿生产装备需要。为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对重型载货汽车的需求,济南汽车制造厂扩建“黄河牌”8吨重型载货汽车的生产能力,安徽淝河、南阳、丹东、黑龙江和湖南等地方汽车也投入同类车型生产。邢台长征牌12吨重型载货汽车(源于北京新都厂迁建)、上海15吨重型载货汽车投产问世。 图10 1969年10月,我国第一台32吨矿用自卸车在沪问世。 在此期间,一汽、南汽、上汽、北汽和济汽5个老厂分别承担了包建和支援三线汽车厂(二汽、川汽、陕汽和陕齿)的建设任务,其自身投入技术改造扩大生产能力。地方发展汽车工业,几乎全部仿制国产车型重复生产。据粗略统计,解放牌车型20多家,北京130车型20多家,跃进车型近20家,北京越野车近10家。改装零产件品种增多,厂家增加到2100家。
这一时期,由于当时全国汽车供不应求,再加上国家再次将企业下放给地方,因此造成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第二次热潮,1976年,全国汽车生产厂家增加到53家,专用改装厂增加到166家,但每个厂平均产量不足千辆,大多数在低水平上重复。从1964年起,上海汽车厂批量生产了上海牌(原凤凰牌)轿车,逐渐形成5000辆的年产水平,同时,上海一批零部件厂和附配件厂也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而相继成长。
汽车工业经过这一阶段的摸索成长,1980年生产22.2万辆,是1965年产量的5.48倍;1966~1980年生产中类汽车累计163.9万辆;汽车生产向多品种、专业化发展,生产厂点近200家;1980年大中轻型客车生产1.34万辆,其中长途客车6000多辆;1980年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169万辆,其中载货汽车148万辆。
3、全面发展阶段(1981~2003年) 在改革开放方针指引下,汽车工业进入全面发展阶段。汽车老产品(解放、跃进、黄河车型)升级换代,结束30年一贯制的历史;调整商用车产品结构,改变“缺重少轻”的生产格局;引进技术和资金,建设轿车工业,形成生产规模;行业管理体制和企业经营机制改革,汽车车型品种、质量和生产能力大幅增长。在这20年中,中国汽车工业发生了大变革,成为中国汽车工业的一个旧时代的结束和一个新时代开始的分水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