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维新运动中的报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去塞求通,厥道非一,而报馆其导端也。无耳目,无喉舌,是曰废疾。 今夫万国并立,犹比邻也,齐州以内,犹同室也。比邻之事,而吾不知, 甚乃同室所为,不相闻问,则有耳目而无耳目;上有所措置,不能喻之 民,下有所苦患,不能告之君,则有喉舌而无喉舌。其有助耳目、喉舌 之用,而起天下之废疾者,则报馆之为也。 —— 梁启超 《论报馆有益于国事》




《湘学新报》:湖南维新派创办的第一份报刊,也是湖南第一份近代报 刊。 1897年4月22日在长沙创刊、旬刊,以“倡新学、开民智、育人才、图 富强”为宗旨,呼吁变法,赞美君主立宪制度,宣传资产阶级民权平等 思想,公开声言“天下非一人之天下”,君主专制是“私之至也”。 《湘学新报》第21期改名为 《湘学报》。唐才常、陈为镒先后主编。
以政治宣传为目的。梁启超、麦孟华主编,双日刊。这是中国第一份免 费赠送的报刊。因与上海《万国公报》重名,四个月后改名为《中外纪 闻》。该报没有自己的印刷和发行机构,而是托《京报》报房代为排印, 并随《京报》免费分送北京官绅。该报形式同于《京报》,雕版印刷, 但其内容迥异,以讲论洋务为主,每期必有梁启超撰写的论说,宣传维 新变法,受到具有维新思想的士大夫的欢迎。该报为改良派政治团体的 建立和改良运动的进一步开展作了舆论上的准备。
1897年10月26日由严复和友人创办于天津租界。该报主张“通上下之 情,通中外之故”,并仿照《泰晤士报》“日报之后,继以旬刊”之例, 创办《国闻汇编》旬刊,著文立说,介绍西学,批评时政,积极宣传变 法维新,成为与《时务报》南北齐名的影响最大的报纸。 百日维新期间,该报刊发了光绪皇帝的全部变法上谕以及维新人士的变 法条呈,并以按语、评论的形式为维新运动呼号。这在当时的报界是绝 无仅有的。 戊戌变法失败后第7天,《国闻报》就赫然登出《视死如归》一文,赞 扬六君子舍生取义的精神,对他们惨遭杀害表示深切哀悼。


二 梁启超的报刊思想
1.关于报刊功能与作用的论述 第一,报馆有益于国事 第二,去塞求通。

2.关于报刊性质与任务的论述
第一,报刊的性质的多样性。 “有一人之报,有一党之报,有一国之报,有世界之报”,“若前之时 务报、知新报者,殆脱一人报之范围,而进入于一党报之范围也。”这 是有关党报的最早论述。





三 梁启超倡导的“新文体”
新文体,又叫时务体、新民体 新文体的基本特征: 平易畅达、语言丰富、笔调自由、条理明晰、笔锋常带感情。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广东新会人,著名维新派政 治思想家、政论家。先后创办10多种报刊,提出了“耳目喉舌论”,创 造了“时务文体” ,从事报刊宣传活动27年,人们称之为“舆论界的骄 子”。有丰富的报刊实践经验。 一生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 视频资料
《万国公报》:维新派办的第一份报刊,中国资产阶级政党报刊的萌芽,


1896年1月12日,康有为等又在上海创办了强学会上海分会的机关报 《强学报》,康门弟子徐勤和何树龄主编。该报铅印,五日刊,免费派 送。以“广人才,保疆土,助变法,增学问,除舞弊,达民隐”为其宗 旨,“专录中国时务,兼译外洋新闻,凡于学术治术有关切要者,巨细 毕登”,成为维新派在南方的喉舌。该报政治色彩更为浓厚。旗帜鲜明 地倡导变法维新,发出了“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不变则不能久矣” 的警告,明确提出了“明定国是”、“开设议院”等政治主张。《强学 报》只存在14天,出版3期。


第二,报馆的两大天职。他说:“某以为报馆有两大天职:一曰,对其 政府而为其监督者;二曰,对于国民而为其向导者是也。”
3.关于办报报章的条件的论述

第一,宗旨定而高

第二,思想新而正
第三,材料富而当


第四,报事速而确


4.关于舆论的论述
梁启超认为,舆论是“国民多数之意见”,它是无形的,报刊成为他的 代表。 可以造舆论 健全的舆论应具备五本:常识、真诚、直道、公心、节制。前三个是 “成全舆论的要素”,后两个是“保健舆论的要素”。 造舆论要具备八德: 忠告、向导、浸润、强聒、见大、主一、旁通、下逮。
第三章 维新运动中国人办报热潮
第一节 办报是维新派的主要活动方式
第二节 国人办报热潮的出现
第三节 梁启超的报刊活动与报刊思想
第一节 办报是维新派的主要活动方式


维新派办报概述:
维新派在维新时期的报刊活动以1896年8月为界,分为前后两个阶段: 前一个阶段,从1895年8月到1896年8月,维新派通过办报进行运动的 发动和准备,使统治阶级的上层对维新变法的主张从知之甚少到知之渐 多,由敌视到同情甚至支持。 这一时期的报刊主要有:《万国公报》《中外纪闻》《强学报》; 后一个阶段,从1896年8月到1898年9月。维新运动已形成高潮,维新 派将办报作为组织运动、领导运动、指导运动的主要手段。 这一阶段的报刊主要以上海、天津、长沙为中心,有《时务报》《国闻 报》《湘学报》《湘报》等。




一 维新早期的三家报刊 康有为(1858-1927):著名维新派政治思想家、文学家。原名祖治, 字广厦,号长素,广东南海(今广州)人。出身于士宦家庭。早孤,幼 年受教于祖父。他先后7次上书,请求变法图强,其中以“公车上书” 最为有名。 康有为与梁启超等人一起创办《万国公报》,成立强学会,发行《强学 报》,为维新变法制造舆论。1898年与梁启超等人发动戊戍变法运动, 变法失败后,逃亡国外。后来他思想日趋保守,反对孙中山领导的民主 革命。 视频资料


3、梁、汪矛盾过程
首先,维新派所发表的变法文章,为顽固派所恼怒,尤其张之洞对这些 文章不满。 其次,汪康年是张之洞的幕僚,在很多方面受制于张之洞。尤其是他擅 自更改梁启超的文章,直接干预原本不属于他的文字工作,对此梁启超 比较愤慨。 再次,汪康年公布矛盾。指出该报是他在上海创办,请梁启超做主笔。 之后,黄遵宪与吴德潇联名发表《上海时务报馆告白》澄清事实。 最后,1897年8月17日,汪康年将《时务报》改名《昌言报》,梁写 3600字《创办时务报原委》批驳汪的说法。 但随后就发生了争辩,这一争论由现实转化成立了历史。



第三节 梁启超的报刊活动与报刊思想




一 作为报人的梁启超 1.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师从康 有为,是政治活动家、学者、政论家、报人。 2.报业活动 1895年,主持《万国公报》、《中外纪闻》 1896年,参与创办《时务报》 1897年,兼任《知新报》撰述 1898年,在日本横滨创办《清议报》(失火停刊) 1902年,又在日本横滨创办《新民丛报》半月刊 1910年,上海《国风报》总撰稿人 1912年,任《庸言》半月刊的主编 1915年,在上海创办与主编《大中华》月刊,反对袁世凯的《异哉所谓 国体问题者》一文即发表在这一刊物上 1918年-1920年,游历欧洲。 1920年,将研究系的《解放与改造》改组为《改造》,并任主编。 1929年,在北京病逝,其著作编为《饮冰室合集》。
第二节 国人办报热潮的出现


一 《时务报》——梁启超、汪康年的合作与争论
1.创办概况 1896年黄遵宪带头捐款,张之洞让汪康年将强学会停办后的余款1200元 用于筹办《时务报》,随后黄遵宪、吴德潇、汪康年、梁启超、邹凌瀚 5人发起创办《时务报》。 总主笔:梁启超,负责文字工作 总理:汪康年,负责馆内事物和外边应酬 康有为的学生麦孟华、徐琴等参与编辑和撰稿,章太炎和王国维也参与 其间。 2.发表的内容 第一册发表了梁启超的《论报馆有益于国事》和《变法通议自序》,指 出该报作为“耳目喉舌”,要大声疾呼“变法”,还发表多篇“伸民 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的文章。
唐才常:戊戌时期著名的政治活动家、杰出报人、富有斗争精神的维新 派政论家。在武汉组织自立军武装勤王起义,事前暴露,被张之洞逮捕 并立即杀害,年仅33岁,株连数百人。



四 维新派办报热潮的特征与意义
国人自办报刊的意义明显,提出了中国人的办报理念,革新了文风,为 我国的报刊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一,实现了两个突破:既突破了外报在华的垄断地位,又突破了封建 王朝的言禁。 第二,实现了两个开端:我国的政治家办报和政党办报由此发端。 第三,两个创新:在新闻思想和报刊文风上出现新面貌。





二 维新派的其他报刊与报人
《知新报》(1897、2、22- 1901、1、20) 维新派在华南的重要舆论阵地。康广仁任总经理。宗旨:介绍西学、宣 传新政、鼓吹变法图强。因在澳门 ,言论大胆,戊戌变法后仍在出版, 是维新派在国内出版时间最长的报纸。


《国闻报》:维新派创办的第一份日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