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因材施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因材施教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因材施教,增加每个学生参与学习的机会,发展学生的潜能。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而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数学实际能力潜在能力自学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0257-2826 (2018)11-150-01

由于小学生接受数学知识方面有的反应快理解快,有的则反省迟钝理解慢,

因此,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因材施教。让学生成

为学习活动的主体,达到快乐学习的目的。因材施教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将

所任教的学生,按学习能力状况划分为不同的层次,从而展开教学,来提高教学

效率的一种教学方法。下面就谈谈本人在因材施教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一、因材施教的必要性。

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承认人的个性差异。受遗传因素、家庭教

育及社会环境因素影响,每个学生对于数学的理解能力、学习兴趣、感悟能力有

着很大的差异,以及受其基础知识掌握的影响。学生在学数学的过程当中就自然

而然的出现优劣。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就会发现有些学生根本不需要老师多讲,

知识掌握得很好,一节课下来迫于纪律的约束,老老实实陪着读书,浪费了许多

时间。这种学生一般占一个班的四分之一左右。还有一些学生,老师按照正常的

授课他们也只能听到8分懂,学得糊糊涂涂。一个班大概也占四分之一左右。面

对这种“吃不饱”和“吃不了”的现象,如果我们的教学采用一刀切的原则,势必就

会造成好的学生得不到培养,成绩差的学生得不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因此

受到很大的打击。这时,因材施教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课堂教学的因材施教。

要做好因材施教教学,首要任务是对学生要有全面深刻的了解。从学生的智

力因素、学习习惯、基础知识各各方面都要了如指掌。把学生从知识能力方面分

为好中差三类,当然这种分类应该是模糊的,不公开的,只是存在于老师的心目

当中,并不要向学生宣布,更不能以此来安排学生座位。以免伤害了学生的自尊

心和自信心,不利于班级的团结。把学生分好类后,课堂上就可以分槽喂养了。

1.知识结构设计的合理安排。数学课本和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要求都是针对中

等学生而制定的,它要面对绝大部分的学生。如果我们的课堂只是讲了这一点点

东西,部分优秀的学生就会觉得太简单,课堂上很无聊。我们要在数学课堂上设

计一些课外的、富有挑战性的知识补充进来,或者把课本上的一些知识发散开来,以满足部分学生的需要。

2.问题上的优化设计。不同层次的学生,我们要给他们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老师的提问是很有艺术性的,问得太难学生答不上,最后老师自问自答,课堂沉闷,问得太简单,学生得不到提高,也觉得没意思,课堂显得没有深度。要把握

好问题的难易度,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提难易适度的问题,要让他们想一想能够得着,就是我们平常说的“跳一跳,摘到桃子”。还要跟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提他感

兴趣的问题,调动他的积极性。想像力非富的学生多提猜测性的问题,理解力较

强的学生多提逻辑思维性的问题,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多提概括性的问题,胆小腼

腆的学生多提书上能找到答案的问题,成绩较差的学生多提基础知识概念性的问题……等等。好的问题能让全班的孩子都参与到课堂中来,让每一个孩子都体验到成功的感觉,我们的课堂也因此变得生动而活泼。

3.教学上不同的要求。不同层次的学生,对于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掌握程度我

们都要有不同的要求。过高或过低的要求都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如在教学《圆的

面积计算》这个内容时。公式的推导过程复杂而难以理解,字母运算也较多,理

解能力较差的学生根本就不能掌握。这时我只要求这些学生掌握最后的计算公式

就可以了,对于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对于公式推导过程一定要求掌握。邓小平

同志说过,我们教师培养的大部分是普通劳动者。对于学生当中的后进生,我们

教师确实要做到心平气和,课堂上也允许个别学生听不懂课,到了课后我们还可

以用单独辅导来弥补。

三、课后练习的布置。

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我准备了三套作业。一套是全班都要做的,即当天新

授的内容必需巩固的知识。一套是思考题,每日一题,给班上思维能力强的学生做,带有一定的趣味性。一套是根据实际情况对班上部分成绩落后的学生出的基

础题,多数是计算类,文字题或近段时间内他们掌握不太好的知识点,等等。因

为每套题目的量都不大,学生是选择性的做,所以并没有加重学生的作业负担。

知识本是一种积累,一个学期下来,做思考题的同学可以做到60道左右,见多

识广了,思维自然也开阔了。有时我忘记出题目,学生还追着要做,而且做思考

题的同学还越来越多。做计算题、基础题的同学受到长期训练,计算能力也得到

显著提高,基础知识也打牢了。

四、分层评价。

把智力水平不同、基础能力不同的学生用一个标准来评价,很显然是不科学

也是不平等的。这种评价方式会让基础差的学困生永远抬不起头,也让成绩优秀

的学生高高在上,产生优越感。我的方法是分层评价。我把班上成绩接近的学生

按4人或5人分为一组,小组内的同学从作业、平时测验、上课回答问题等方面

来进行竞争。因为同组的同学实力相当,所以竞争也非常激烈。一个月评选一次,加以奖励。这样成绩中下等的学生拥有同样获胜的机会,也能得到奖品,他们的

自信心也能得到极大的提高。成绩非常好的学生,由于同组的实力都很大,也会

失败,更加激起他们的斗志,让他们知道,只有加倍的努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时刻都有紧迫感。

总之,在教学与探索中,我觉得因材施教教学对提高教学质量有着很大的作用。关键在于在平常教学中要坚持,只要做到持之以恒,把细节做好,功到自然成。

【参考文献】

[1]范杰章,《让学生喜欢上数学课的几点体会》;

[2]张艳丽,《浅谈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学周刊;

[3]宋长红,《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教育学院学报;

[4]马欢欢,《时代浅谈小学数学的生活化教学》,教育教学论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