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农业推广服务体制
国外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
一、社会化服务与农业发展
➢ 随着农业现代化和商品经济不断向高度化推进 ✓ 不仅仅是农业家庭经营已离不开社会化服务体系 ✓ 即使是规模巨大的私人公司农场或国营、集体农场
等的经营与发展, ✓ 越来越依赖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 可以提供农产品的收购、加工服务, 生产中的技术服务, 土 镶准备服务, 作物服务, 兽医服务, 农场劳动与管理服务等。
一、社会化服务与农业发展
➢ 目前, 在美国、日本、西欧等发达国家已经基本形 成了比较完善的产前、产中、产后农业社会化服务 体系。
✓ 在很多国家从事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劳动者人数都超 过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人数
一、社会化服务与农业发展
• 以法国为例
❖ 20世纪50年代中期,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推动“土地集 中”,实行规模经营,减少农民。
❖ 1955年,法国10公顷以下的小农场有127万个,20年后减少到 53万个,50公顷以上的大农场增加了4万多。
❖ 农业劳动力占总人口数的比例,50年代初近40%,到现在只有 2.2%,农民平均占有土地达到10公顷以上。
(一)以合作社为主体的社会化服务
➢ 合作社及合作社所提供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所以能得到迅速发 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 农民需要购买大量的生产资料, 要求 提供各种生产服务, 需要在科技和经济活动等方面进行咨询, 还得解决一家一户无力购买大型机器设备和公共设施的问题, 因而通过合作社所进行的各种产前服务便发展起来。
❖ 在法国政府的头三个国民计划中,“农业装备现代化”被摆 上突出位置。
❖ 60年代中期以来,法国力图通过“产业化”,把本国农业做 大做强。
美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组织框架、运行机制及对中国的启示
美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组织框架、运行机制及对中国的启示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农业发展必须依靠科学技术,而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和科研成果的转化又必须依靠农技推广体系。
目前我国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已达到53%,但还是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美国的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率已达85%,其农业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0%,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美国的以大学为核心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协调高效的科技体系对美国农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撵作用,我国农业科技服务水平与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借鉴美国农业科技体制的先进经验和做法,有助于我们选择适合国情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发展之路,对进一步完善农业科研服务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 美国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组织框架美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组织机构是立体结构,是由联邦农业技术推广局、各州农业科技推广站和县推广办公室和农学院四个层次组成。
1.1 联邦农业技术推广局联邦农业技术推广局的主要职能是执行有关农业技术推广的法律和规章,并进行管理,以保证合作推广体系高质量地服务于农业企业,协调全国的农业推广工作顺利进行。
1,2托州农业推广站托州立大学农学院设立的农业推广站居核心地位,实施农业推广的具体工作,制定和实施州农推广计划,对县农技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等,提供技术信息服务等。
州农业推广站既是各州推广工作的组织者、管理者,又是各州农业技术推广计划的具体实施者。
它上对赠地大学农业学院和农业部推广局负责,下对本州农场及公众负责,是美国合作推广体系的真正核心。
1.3县推广办公室县推广办公室是州推广站的派出机构,县级推广员受州立农学院领导,并以联邦农业和州立农学院工作人员的身份,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工作,其大部分时间是访问农场、农户,诊断农场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农民寻求解决办法,向农民提供信息、咨询服务,解决有关农业科技推广方面的问题。
1.4美国的大学农学院农学院内部都设有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各州的农业教育、科研和推广活动都是在州立大学农学院的统一领导下进行的,农学院院长兼任州试验站站长和推广站站长,农学院教授承担教育、科研、推广等多方面的工作,它们直接与若干农场保持联系,随时将自己或者收集到最新科技成果提供给农场,形成科教研一体化的技术推广体系。
美国农业推广体制对我国的启示
利 弗法 》三个法 案通 过 的基础 上 ,以州立 大学 为
依托 , 业教 育 、 农 科研 、 推广 有机结 合 的推广 模式 。
基木 思想 是 “ 通过 把 大学带 给人 民而 实现 帮助 人 民
-
} 全 方位 发展 , 时加 大 政 府 和 非政 府部 门 的 资金 投 入 , 练 农 业 推 广 队 伍 , 高推 广 人 员素 质 。 生、 同 精 提 关 键词 : 国 ; 业 推 广 ; 制 : 示 美 农 体 启 中 图分 类 号 :3 6 F 2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编 号 :6 3— 9 9 2 0 )5— 0 9—0 17 5 1 (0 6 0 0 2 3
Th lg e e En i ht nm e to h r c t a t nso S t m fU S . t u un r n ft e Ag iulur lEx e in yse o A o O r Co t y
GAIYu—Je i
( olg f i l e gne n f otes F rs nv r t,Hari, 0 0 C ia C l eo v — n ier go r at oet U i s y e C i i N h y ei ebn联邦农业 推广局 、州 推广 站、 县推 广办 和县 推广 理事会 三 个层 次组成 , 个层 每 次 的农 业 推 广 机 构 都 有 适 合 其 特 点 的组 织 结 构 模
式。 1 1 1 联 邦 农业推 广局 . .
是教 育 、 科研 、 广 “ 推 三位 一体 ”的合作 农业 推广 体 制 。合作 推广是 在 《 地学 院法 》 《 赠 、 哈奇法 》 《 密 、史
to in. Att e s me tme r ii g mo e c p tlb t o e m e t la d n n — g v r me tls co s p r h a i , a sn r a ia o h g v r n n a n o o e n n a e t r, e — f c i g a d tan n h x e so tf o i p o e t erwo k n e e . e tn n r i i g t e e tn i n sa ft m r v h i r i g lv 1
日本农业协同组合的农业推广服务体制建设
业务 能够顺 利展开 , 农 协根据实际情 况设 置分部 或是 分店 。农
协 会 员 也 不 仅 仅 停 留在 利 用 农 协 服 务 的 程 度 上 , 还 在 农 协 的 组 织 下成立 了许多不 同的会 员组织 , 开 展 自主 活 动 , 以 配 合 农 协 的各 种 业 务 。比 如 “ 西红柿部会” 、 “ 苹果部会 ” 等, 从 事 同一 专 业 生产 的会员聚集在一起成立专业都会 。 这 些 专 业 部 会 的 会 员 一 起 接受 农 协 营 农 指 导 员 的指 导 , 一起制定 生产 、 销售计划 , 一 起
用会 自动从其农协户头上扣 除( 信用 事业 ) , 扣除后 的余额就成
为农 户 的生 活 费 。而从 生 活 费 中扣 除农 户加 入 农 协保 险事 业 的 保 险金 ( 共济 事业 ) 、 通过 农协所 购买 的生活用 品的 费用 ( 购 买 事业) , 再 付完其 它生活设施 的利用 费 ( 利用事 业 ) 、 医疗费 ( 厚
1 日本农 协 的概况
二战结束后不 久 , 在联 合国军总 司令部 G H Q的指导 下 , 日
本于 1 9 4 7年 颁 布 了《 农 业 协 同组 合 法 》 。经过 6 0多 年 的发 展 。 日本 的农 协 组 织 已 经 形 成 了 一 个 包 括地 方 性 组 织 和 全 国 性 组 织 在 内的 完 整 体 系 。 成 为 了 世 界 上 最 发 达 最 具 代 表 性 的 农 协 组
问题。
[ 关键词 】 日本 ; 农 业 协 同 组合 ; 农 业 推 广 服 务 [ 中图 分 类 号 ] S - 9 [ 文 献标 识 码 】 A 农 户 通 过 农 协 销 售 自己 的农 产 品 ( 销售事业 ) , 销 售 农 产 品 后 所 得 的 资 金 会 自动被 打 入 到 农 户 在 农 协 所 开 的户 头 上 ( 信 用 事业) 。然 后 , 农 户 在 农 协 的 指 导 下 订 立 下 一 步 的营 农 计 划 、 进 行 农业生产 ( 营 农 指 导 事业 ) ,并 通 过 农 协 购 买 所 需 的农 资 材 料、 借贷资金 ( 购 买 事 业 和信 用 事 业 ) 。农 户 购 买 农 资 材 料 的 费
美国的农业推广体系
美国是世界上农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农业技术推广在美国农业发展过程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
农业技术推广是指通过试验、示范、培训、指导以及咨询服务等,把农业技术普及应用于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全部过程的活动。
美国的农业推广体系经百年的发展不断地壮大起来,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模式及特点,为美国现代农业的发展作出了非常大的贡献。
1.美国的农业推广框架美国的农业生产技术服务体体系是农业科研、教学和推广“三位一体”的农业推广体系,该体系由美国农业部、州推广机构与农学院、县推广机构等主体构成。
其中州推广机构居核心地位,各主体密切联系。
1.1美国农业部美国农业部成立于1862年,目前在农业推广工作中负责全国的宏观管理和协调工作。
农业研究局、经济研究局、全国农业统计局与2008年成立的国家食品与农业协会共同构成了美国农业部研究、教育及经济机构。
国家食品与农业协会是协同农业推广体系的联邦政府代表,它向整个体系拨付联邦经费,并负责指导系统发现并解决农业推广中的关键问题。
以先进的知识、良好的教育和实际的项目满足农民的需要,从而体现联邦政府的利益和政策。
国家食品与农业协会设有12个处,雇员达300余人,拥有1000多名专家,他们经常到各州巡视,并就具体问题提供咨询指导,承担州推广机构无法做到或难以做到的工作。
1.2州农业推广机构州农业推广机构一般设立在州立大学农学院,主要职能是制定州农业推广计划,组织推广服务,分配推广资金,评估推广效果,帮助县农业推广机构进行工作,选聘农业推广人员并对他们进行培训和管理,协调农业大学和综合性大学的农学院与县推广机构工通过做。
美国共有州以及农业推广专家4000余名,这些专家大部分具有博士学位,一般本职工作是州立大学的教授,甚至包括很多知名的科学家和经济学家。
1.3县农业推广机构县农业推广机构是州推广站的派出机构,接受州推广站的监督和技术指导。
这些县推广站经过大学培训,一般由拥有硕士以上学历、择优聘用的推广人员组成。
美国农业合作推广服务体系探析
产 等 示 范 性 活 动 进 行 传 播 ,既 涉 技 成 果 推 广 率 已达 8 %左 右 ,农 府 给 予 的 公 有 土 地 ,所 得 资金 用 0
及 农 业 科 研 ,又 涉 及 农 业 生 产 , 业 科 技 对 农 业 总 产 值 的 贡 献 率 达 于 成 立 农 业 学 院 ,开设 农 业 和 机 还 受 到 国家 政 策 、社 会 环 境 、资 到 7 %以上 。 由此 可 见 ,农 业 合 械 课 程 ,负 责 本 州 的 农 业 教 学 、 5 源 条 件 、受 众 素 质 、经 济 水 平 等 作 推 广服 务体 系 的重要 性 。 多 方 面 的影 响… 根据 推 广 服 务 体 。 系 的 主 体 地 位 与 作 用 不 同 ,可 以 将 其 划 分 为 4种 主 要 的模 式 :以 农 业 部 门 为基 础 的行 政 主导 模 式 ; 以大学 为基 础 的教 育 主 导模 式 ; 美 国农 业 技 术 推 广 工 作 始 于
农 业 发 展 的 需 要 。农 业 技 术 推 广 推 广 人 员 同 时 还 是 农 业 教 育 和 农 作 推 广 服 务 体 系 建 立 的 标 志 性 法
致 力 于 将 先 进 技 术 通 过 教 育 、生 业 科 研 人 员 。 目前 ,美 国农 业 科 案 。该 法 案 规 定 各 州 可 以 出售 政
世寥 震业 Wo d g cl r r rute lA i u
英 国农业 合 作推 广 服 务体系探 析
李 哲敏 王 玉庭 刘 宏 李婷 婷
摘 要 :美 国农 业合 作推 广 服务 体 系是 教 育 主 导模 式 的 典 型代 表 , 目前 已形 成较 为 完
善 的 上 下 沟 通 渠 道 , 建 立起 集 科 研 、教 育 、推 广 于 一 体 , 由 联 邦 政 府 、 州政 府 、 地 方 政 府 三 级 共 同 合 作 的 推 广 服 务 体 系 . 极 大 地 推 动 了 美 国农 业 科 技 成 果 向现 实 生 产 力 的 转 化 。 本 文 按 照 美 国 农 业 合 作 推 广 服 务 体 系的 发 展 阶 段 , 对 其 发 展 历 史 、 体 制
农业技术推广模式运行机制
新品种、新工艺。
农业技术推广模式的扩散机制
宣传教育
示范展示
通过宣传教育,使农民了解新技术的优势 和特点,提高对新技术的认知和接受程度 。
技术培训
通过示范展示,使农民了解新技术的实际 效果和应用前景,增强对新技术的信任和 接受意愿。
鼓励社会资本投入
积极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农业技术推 广领域,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和个 人参与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建立多元化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构建多元化的推广体系
鼓励科研机构、高校、企业、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参与农 业技术推广,形成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多元 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加强不同主体间的合作
政府应协调好各方利益关系,促进科研机构、高校、企业 、社会组织等之间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
03
上下游之间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导致市场需求与技术推
广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
04
优化农业技术推广模式的对策建 议
加强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
制定扶持政策
政府应制定更加积极的农业技 术推广政策,明确支持方向和 措施,为农业技术推广提供有
力保障。
增加资金投入
加大对农业技术推广的资金支持力 度,通过财政预算、专项资金等方 式,保障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顺利 开展。
加强宣传教育工作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资源,加强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宣传教育力度 ,提高社会各界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认识和支持。
注重培训实效性
针对不同的受众群体,采取不同的培训方式和内容,注重培训实效性,使广大农民真正掌 握现代农业技术和经营理念,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国外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发展趋势及经验启示
2 国 外 农 业 科 技 推 广 的 发 展 趋 势
以及 农 民增 收 致富 的 需要 。 为此 , 鉴 国外农 业 科技 推 广 的 借
先 进 经验 , 一 步 完善 我 国农 业科 技 推 广体 系具 有 重要 的 进 实践 意 义 。
1 国 外 农 业 科 技 推 广 体 系 的 主 要 模 式
11 以政府 部 门为基础 的农 业科 技推 广体 系 . 以政 府部 门 为基 础 的农 业科 技推 广体 系 的机 构 隶属 政
府 农 业部 门 领 导 。 业 部 下属 推 广 局 或推 广 站 ( 心 ) 责 农 中 负
组 织 实施 全 国 的农 业 科技 推 广 工 作 。 各级 地 方政 府 在 农 业
组织 体 系是 当今 农 业科 技 推广 组织 体 系 的主流 阁 政 府 在农 , 业 科技 推 广的职 能将 在 有偿服 务 开展 后被逐 渐 弱化 。 22 政 府财 力支 持是 推 广经 费的 主要 来源 . 世界 上 许 多 国家 通 过 立 法 , 立 农 业 科 技 推 广 事业 和 确
摘 要 总结 了国外农业 科技 推 广体 系的 主要模 式 , 分析 了国外农 业科技 推 广的 发展 趋 势 , 借鉴 国外先 进 经验 的基 础 上 , 出 了进 一 在 提 步加 强和 完善我 国农 业科技 推 广体 系的对策 , 以供 参考 。
关 键 词 农 业 科 技 推 广 体 系 ; 式 ; 展 趋 势 ; 验 启 示 模 发 经 中图分 类号 F2 . 3 43 文献标 识码 A 文 章编 号 10 —7 92 1 )105 —2 0 7 5 3 (0 1 0 — 3 6 0
农村 经济 学
现பைடு நூலகம்代农 业科 技
国外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与经验借鉴
国外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与经验借鉴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国外许多国家在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成功的模式。
借鉴和学习国外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对于中国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文将从农业科技推广、农业产业化、农村发展与农民收入三个方面论述国外现代农业发展的模式及其经验。
首先,农业科技推广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许多发达国家在农业科技方面投入巨大,不断加强科技研发和创新,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例如,美国的农业科技创新体制灵活,大学、研究机构和农业企业之间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
此外,美国建立了先进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包括农业科技展览展示、农业技术转化和农民培训等。
这种模式可以借鉴,加强科研机构与农业生产主体之间的合作,建立科技推广服务网络,提高农民的科技水平。
其次,农业产业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路径。
发达国家在农业产业化方面有很多成功经验。
例如,荷兰以其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形成了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的农业生产体系,实现了高效益和可持续发展。
此外,荷兰的农业产业还与农产品加工、物流运输和市场销售等环节紧密结合,形成了完整的农业产业链。
此种模式可以向中国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借鉴,通过加强农业产业链的完善和优化,培育一批具备竞争力的农业企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最后,农村发展与农民收入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目标。
发达国家在农村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方面有一些成功的经验。
例如,欧洲国家通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转型发展计划,改善农村基础条件,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
此外,欧洲国家还通过农业社会保障、农村金融支持等政策手段,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这种模式可以借鉴,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民的生活品质,同时通过建立健全的农村金融体系,发展农村金融,提供更多的金融支持,帮助农民增加收入。
综上所述,国外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和经验对于中国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我们可以借鉴发达国家在农业科技推广、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发展与农民收入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全面提升中国农业的科技水平、产业水平和经济水平,推动中国农业的现代化进程。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中国与美国的发展对比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中国与美国的发展对比农业是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构建对于农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中国和美国作为世界上两大农业大国,其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差异。
本文将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概念、发展趋势、政策支持和特点等方面对中国与美国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进行对比分析。
一、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概念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指利用市场机制和社会化服务途径,为农民提供农业生产相关的技术、信息、培训、销售等服务,提高农民的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的一种机制体系。
二、发展趋势中国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较晚,起步相对滞后。
近年来,随着农业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对农业现代化的需求不断提高,中国政府开始重视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
通过多方合作,推动农村综合服务站的建设,搭建起服务农民的平台,提供技术指导、科学种植、农资供应等服务。
美国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相对完善,早在20世纪初就已经建立起来。
美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以农业合作社为主力军,通过农民自组织、互助合作的方式,为农民提供技术支持和市场信息等服务,推动着农业的发展。
三、政策支持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
比如加大对农业技术推广的投入,提供财政资金支持;鼓励农村综合服务站的建设,提供土地、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技术含量等。
美国政府通过设立农业合作社有利于农民互助、互利,在法律、税收等方面给予合作社一定的优惠政策。
此外,美国政府还鼓励农业科技创新,支持农业研究机构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资金扶持。
四、特点对比中国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的特点是政府主导,推动力度较大。
政府通过财政资金的投入和政策的支持,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上的难题,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但是由于农村区域发展的差异较大,服务水平和质量存在一定的差距。
美国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特点是农民自主,自组织性较强。
农民通过合作社等形式自发组织起来,相互连结,共同推动农业发展。
美国农业推广体系的形成发展以及现状
农业科技推广:是指通过试验、示范、培训、指导以及咨询和服务等,把农业技术普及应用于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活动。
从狭义层次来讲,农业推广的主要特征是技术指导;从广义层次来讲,农业推广的主要特征是教育;从现代时期来看,农业推广的主要特征是信息传播与咨询。
美国农业推广体系的形成和发展:19世纪60年代,议会成立农业部,并通过”莫里尔赠地法”和“哈奇试验站法”,从而为美国农业推广体系的形成提供了一定的先决条件;1914年通过了“史密斯莱佛联邦推广法”奠定了农业推广体系的基础;美国通过以上的三个法案,形成了以州立大学为依托,农业教育、科研、推广有机结合的三位一体的推广方式。
随后,美国农业部建立中央机构,联邦推广局,其职能是审核各州的农业推广计划,指导联邦农业推广经费的分配,协调各部门的力量;而州推广机构设立在州立大学农学院,它是合作推广机构最重要的机构;县推广站则负责开展具体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2002年美国出台的新农业法,对农业研究推广体系加大了资金投入的力度,重点是加强设施的建设和人才的开发,全面调动公共资源,更好的适应美国农业未来发展的需求。
美国的农业推广体系的现状:1.“科研—教育—推广”三位一体模式2.推广机构:美国农业推广体系包括联邦政府农业局、州立大学农学院和县或地区推广组三个部分构成。
联邦政府农业局作为美国农业推广体系中最高级的管理机构,在美国农业推广事业中起着领导作用,并不用直接从事具体的农业推广工作。
而州立大学的农学院则是整个体系的中心。
在州立农业大学下设立州农技推广站,承担各州农业领域的教学,科研及推广,其工作人员享受国家公务员待遇,他们的主要工作是通过访问农场主和农户,发现农场经营中的问题,并提供农业技术支持,帮助解决问题。
县或地区推广组织是作为前两个级别在地方上的代理机构。
在美国,同时实行网络推广,建立起全美推广网站(/)。
网络推广的目标是形成一个协调的基于互联网的信息系统,进行推广服务。
中外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比较浅析
内在 质 量 是 其本 身 的 生 命 力 所 在 ,是
3 、发挥 品 牌 效应。 一是 不 断加 持 、项 目支 持 、吸 引 “ 资 ” 三 、优 质 服
市 场 竞 争 的 立足 之 本 ,要 坚持 严 格 强主导产 品的培育壮大 ,通过 品牌 的 务等 多种途 径,来扶 持、培 育和发展
借鉴 农业发达 国家 的经验 ,从农 业科 州农技推广站 ( 中心 ) ,在各县设立办 及 中心 一>农户 ,支援组织 是 国家 与 技 创 新与推 广应 用体 制上 实现 突破 。 公室 ,负责技术与项 目宣传、社 区资 都道府县农业教 育和研究机 构 ,农 业
丰 富 农 业 科 技 推 广 服 务 主 体 ,提 高 劳 源 的开发利用等 ,促进 了美 国农业部 试验研究机构和农业 大学院校 ,普及
动 力水平与效率 ,提高我 国农业 科技 与赠地大学在农技推广 中的紧密合作 , 协 力 委员会 和市 町村 农业 土地组 合、
的 贡 献 率 ,增 强 科 技 创 新 对 农 业 现 代 标 志 农 业 技 术 推 广 正 式 化 与 制 度 化 。 农 业 委 员会 、保健 所 、教 育委 员会 等 。 化 的推动 作 用 。
品、畜产 品、水产 品三个 检测 中心 的 多种媒体 、多种形 式 ,提 高地方产 品
5 引入竞争机制。在 “ 、 农超对接 ”
美国农业推广文献综述
美国农业推广体制研究文献综述美国大学的农业合作推广服务体制从19世纪中叶的理论探索和立法努力开始,经历了创立“土地赠与大学”和发展教育、设立大学实验基地并开创农业科学研究,建设和完善县推广体系等3个重要发展阶段。
于20世纪初叶基本形成美国今天的农业推广服务制度的雏形。
以赠地大学为中心,联邦政府、州政府及郡政府相联合,集农业科研、教育和推广于一体的农业合作推广服务体系,在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升农民素质、促进农业生产、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美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一、国外研究现状(一)从联邦立法的观点出发研究美国农业高校“教学、科研、推广”体系的建立及发展历程卡伯莱 (EllwoodP.Cubberley)在其所著《美国公共教育》Public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一书中,对美国政府通过立法、拨款兴办农工学院,促进农业教育发展作了阐述[e]。
克尔和诺伍德(Kerr与Norwood)合著的《遗产:农业试验站1887~1987的百年历史》(The Legacy: A Centennial History of the State Agricultural Experiment Stations1887— 1987)一书中,介绍了在这一历史时期,政府投入大量资金,促成农业高校“教学、科研、推广”体系的建立,以及由此对美国农业发展产生的巨大推动作用[f]。
斯丁浩斯(Stenhouse)在《启蒙研究标准的问题》(The Problem of Standards in Illmuminative Research)一书中,论述了内战后美国农业在深度和广度上获得巨大发展得益于“莫雷尔法案”的颁布以及据此建立起来的农工学院,为美国农业培养了大批实用技术人才。
(二)对美国农业高校“教学、科研、推广”体系运行机制的研究目前国外对美国农业高校“教学、科研、推广”体系运行机制进行研究的著作不多,笔者搜索到的有美国学者 Shirley Wood 著的Agricultural and Agricultural Education in the U.S.[g]。
美国的农业技术推广
’( 届 国 会 通 过 " 汉 奇 法 案 #$ 在 赠 地 大 学 建 立 了 农 业 试 验 站
& 类 似 农 科 院 ’$ 开 展 对 动 植 物 病 虫 害 防 治 措 施 ( 作 物 栽 培 技 术 ( 家禽饲养 ( 食品 加 工 等 方 面 的 研 究 %%)%* 年 美 国 +, 届 国 会通过 " 史密斯和勒沃尔法 #$ 规定美国农业部在州立大学建 立农业推广站 ! 通过田间示范 ( 出版科技读物等形式 $ 向农民 提供农业和家政方面的知识和信息! 美国经过以上三个法 案 $形 成 了 以 州 立 大 学 为 依 托 $农 业 教 育 (科 研 (推 广 有 机 结 合的 " 三位一体 # 的推广模式 ! 美 国 州 立 大 学 推 广 站 的 教 授 $一 般 兼 有 教 学 (科 研 或 推 广二重或三重职务 ! 这种 " 三位一体 # 模式 $ 有利于科技成果 及时转化为生产力 $ 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科研人才和推广人 才!
国外农业博览
美国的农业技术推广
一 ! 美国的农技推广工作 人 $"-" 是硕士 $.-" 为博士 !
!" 农业科研 ! 教育 ! 推广 " 三位一体 #
美国农业经过了 一 个 漫 长 的 发 展 过 程 ! !"#$ 年 美 国 国 会通过 " 赠地法 #$ 根据该法案 $ 每个州设立赠地大学 $ 密歇根 州 立 大 学 即 是 全 国 第 一 所 根 据 赠 地 法 成 立 的 大 学 %%""& 年
0--! 年 预 算 ’$ 其 来 源 $ 联 邦 政 府 占 !$" $ 州 政 府 占 *!" $ 县
国内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比较
国内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比较自农业推广在西欧兴起至今已有 100 余年,一百年里各国成功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对农业发展所做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国外有很多国家成功地实行了推广工作,对各自国家的农村建设、农民素质提高、农业技术成果转化、推广和农业综合能力的提高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一、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历史、现状简介建国初期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全党全民抓农业。
1952 年农业部提出“以农场为中心,互助组为基础,劳模、技术员为骨干,组成技术推广网络”以及“以县为单位,照顾经济区划,每万亩耕地设置一个综合试验站”。
1954 年,农业部发布《农业技术推广站工作条例》,全国建立了农业技术推广站 4594 个,职工32740人。
1956年,毛泽东提出农业“八字宪法”即上、肥、水、种、密、保、工、管,基层乡镇政府建立了一支农业技术队伍,包括农技员、种子员、植保员、兽医员、水利员、林业员、农机员等。
1963 年,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发展到 11938 个,职工 71469 人。
其中,县级推广站 1661 个,乡级推广站 10166 个。
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是人民公社承担的重要工作之一,所有公社干部都要抓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采用行政手段,把推广任务包括配套物资,如种子、肥料、苗木等层层分解,县分到乡,乡分到村,并以此作为考核各级干部政绩的重要依据之一。
20 世纪 80 年代,随着全国各行各业的恢复和发展,原农牧渔业部组建了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总站,分级组建省、市、县农业技术推广站中心。
据农业部统计,一年全国共推广农业新技术项次,推广面积亿亩,增加经济效益亿元。
农业试验示范项目项次,其中获得县以上成果奖项次。
有些地区总结出“通过乡、村两级技术服务体系实施农村社会化服务”经验,在乡级建立农业技术推广站,在村级建立农技、水利、农机、植保、种子“五统一”的综合服务队,解决分田到户后出现的田块过小不利技术推广的难题。
这一阶段相对来说被认为是全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获取一定成绩的时期。
国外农业推广的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国外农业推广的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摘要本文通过对于国际上农业发达国家的农业推广体系的介绍和分析,从其优点和特点研究其农业推广体系对于该国农业的发展所起作用,并结合我国的国情特点对于我国的农业推广体系提出建议【关键词】:农业推广体系农业发达国家符合国情目录摘要 (1)1.引言 (4)2.他国农业推广体系及模式的发展 (4)2.1加拿大的农业推广体系 (4)2.1.1加拿大的农推体系组成 (5)2.1.2加拿大农业推广体系的优点 (5)2.2美国的农业推广体系 (6)2.2.1美国农业推广体系组成 (6)2.2.2美国农业推广体系的优点 (7)3.外国农业推广模式的启示 (7)3.1农业推广机构要分工明确,适当竞争 (8)3.2积极培训农业推广人才高素质人才 (8)3.3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推广体系 (8)参考文献 (9)1.引言农业推广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对于一个国家的农业产业的发展和进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包括农业技术进步推广、农业机械更新换代、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农业产业效率提高等等都需要有一个优秀的具有符合国情的农业推广体系的支撑和保障。
所谓农业推广是农业推广人员所从事的,以沟通干预为特征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和知识系统管理工作。
农业推广人员根据发展目标和农民的需要,通过对农民开展动员、组织、培训、技术支持、咨询等活动与农民进行信息沟通。
农业推广的目的是帮助农民提高自我决策与自我发展的能力,改变了自愿行为,促进农业和农村发展。
我国的农业推广体系建立时间较短,又随着对于农业政策的不断改进,农业推广也不断的改变着其本身的工作范围和内容。
不可否认,我国的农业水平较原来有着极大的进步,但是“三农”问题的存在和不断加深仍说明我国的农业推广体系有更多可以改进的地方。
我国现在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总体国力位居世界前列,但是我国的农业却只是“农业大国”而非“农业强国”。
我国有三分之一农业人口,而农业产值却只占总GDP的10.17%(2010年),相较世界上农业强盛的美欧国家,我国还有很大差距。
美国的农业服务体系及其特点
信贷 服务
。
目前
,
合作社 性质 的
(2 )
易得到最新最 好的作 物品种
。
,
从
而且保证农场主对农场 进行
,
农业信贷体系大约为农场主提供 所需资金 的 l / 3 , 种技木性服务 询
,
,
而大 大加速了作 物品种 的更 新换 代 再次
,
现 代化管理
6
.
提高 经济效益
,
。
农用物资供
;
在把一 些农 活交 由社
,
在典国
,
今 与一 体 化
应 和 农产 品 加 工与销售
4 ) 法律咨询服务 (
。
3 (
)各
会化服务体系来完 成 以后 场管理
。
农场
农 业 服 务的有 不 同 所有 制 的 部 门和企 业 劣沐
。
如 测 土施肥等 咨
,
主可 以 把更多 的精力集 中搞好农 在现代条件下
。
,
所有 部 门和企
,
经营管
业 都 平等 地今 与宽 争
。
地广人稀
_
农业
围绕着
一 坦 9卫 笙第旦 期
-
~
一
,
供应 复合肥料 高效 益 , 低毒
、
,
以 降低成本
提
、
(3 )
研 制 和 供应 高 效
低残 留的农药 ,
、
( 4 ) 根据
不同性畜 份的需要
不 同 生长期对营养成 分别配制配合饲料
,
,
,
农场劳动力历来
提高畜产 品 质 t
( 5 ) 改良
、
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外农业推广服务体制一、日本农协的概况农户通过农协销售自己的农产品(销售事业),销售农产品后所得的资金会自动被打入到农户在农协所开的户头上(信用事业)。
然后,农户在农协的指导下订立下一步的营农计划、进行农业生产(营农指导事业),并通过农协购买所需的农资材料、借贷资金(购买事业和信用事业)。
农户购买农资材料的费用会自动从其农协户头上扣除(信用事业),扣除后的余额就成为农户的生活费。
而从生活费中扣除农户加入农协保险事业的保险金(共济事业)、通过农协所购买的生活用品的费用(购买事业),再付完其它生活设施的利用费(利用事业)、医疗费(厚生事业)之外,余下的就成为农户的定期存款。
农协将农户的定期存款借贷给农业相关企业,从中所获得的利息一部分成为农户的存款利息,剩下的差额就成为了农协的经营费用。
农协内部设置了不同的部署来开展以上的业务,并且为了业务能够顺利展开,农协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分部或是分店。
农协会员也不仅仅停留在利用农协服务的程度上,还在农协的组织下成立了许多不同的会员组织,开展自主活动,以配合农协的各种业务。
比如“西红柿部会”、“苹果部会”等,从事同一专业生产的会员聚集在一起成立专业部会,这些专业部会的会员一起接受农协营农指导员的指导,一起制定生产、销售计划,一起参加农作业以及农产品的发送业务。
除此之外,还有以村落为单位成立的诸如“农家协会”一样的会员组织,召开村落座谈会等讨论有关改善农业经营和生活环境等方面的事宜。
还有很多农协设置了以青年会员为主的“青年部”和以妇女会员为主的“女性部”等。
农协体系还在都道府县和全国层次分别根据业务的不同设置了多种联合会,自下而上形成了紧密的垂直连接关系。
都道府县联合会是以各都道府县内的基层农协为会员,全国联合会则是以都道府县联合会和基层农协为会员。
近年来,农协和其他一般企业的竞争日趋激化,为了加强农协的竞争力以及促进农协经营的合理化,农协系统开始了基层农协的合并运动,甚至出现了如奈良县和冲绳县这样整个县的农协合并成一个大型农协的情况。
与此相应,农协系统也在推进着都道府县联合会和全国联合会的统合,“农协—都道府县联合会—全国联合会”的三级体制正逐步向两级体制转化。
除了以上所述的综合农协以外,日本也存在专门从事畜牧业、园艺、桑蚕等领域的专业化经营、不开展金融业务的专业农协。
在日本,综合农协占据主流地位,综合农协截至2013年3月末共计738个,会员总数(截至2012年3月末)共计为983万人,其中正会员467万人,准会员517万人。
一般在同一地区只能设立1个综合农协,而专业农协的活动不受区域限制,在同一地区可以设置数个相同领域的专业农协。
与综合农协相比,专业农协会员数量要少得多,经营规模通常也较小,至2013年3月末日本共有专业农协1915个。
由于专业农协不从事金融业务,所以,专业农协的会员通常还同时加入同一地区的综合农协。
二、农协营农指导事业的理念和地位正如“没有指导事业就没有合作社事业”、“没有学习活动就没有合作社运动”所言,农协在理念上将营农指导事业和生活指导事业看做是提高会员生活质量必不可少的两个事业。
农协组织是会员为了提高自身的农业经营水平和生活水平而自发结成的组织。
因此,农协的营农指导事业是以支援和指导会员为了改善农业经营水平而自主进行协同活动为宗旨的。
换言之,农协组织需要唤起会员自发地、而不是被动地改善农业经营,并且促进会员从单个的行动转换成协同互助的活动。
农协的营农指导事业不仅仅只是对会员进行特别的教育或研修,更不仅仅是某项技术的推广,而是从教育的角度,通过会员参与与农业经营相关的农协组织的运营活动或是利用农协开展的各项业务而展开的。
因此,从广义上来说,营农指导事业不单单是营农指导部门或营农指导员来实施的,而是由整个农协、农协所有的职员以促进会员农业经营的改善和区域农业的振兴为目标、在推进农协各项事业发展的过程中推进的。
营农指导事业在农协展开的各项业务中占有特殊地位。
因为农协的其他业务,比如农畜产品的共同销售、加工、生产资料的共同购买以及金融、保险业务都是限定在流通过程中,只有营农指导事业是与农户的生产过程直接相联系。
通过营农指导事业使会员的农业经营得到改善,也就意味着有可能使农协的“销售事业”和“购买事业”得到进一步扩大。
并且,通过农业经营指导,会加强农户对农协的信任,从而进一步使农协组织自身和协同活动得到强化。
从这个意义上说,营农指导事业对农协自身以及农协各项事业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另一方面,营农指导事业的重要性虽然被承认,但是它在农协内部究竟应处于何种地位一直未被明确。
直到2001年,日本对《农业协同组合法》进行了修改,将营农指导事业定为农协的第一事业,从法律上承认了营农指导事业为农协开展的众多事业中最基本、最应该重视的事业。
农协试图通过加强营农指导事业的法律地位从而达到强化营农指导的目的。
三、农协营农指导事业的主要内容及体制1、主要内容行政系统的农业技术推广事业是以与生产有关的技术指导为中心的,而农协的营农指导活动是农协为会员提供社会化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不仅开展生产上的技术指导,还必须适应农户的各方面要求,开展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的销售和供应活动、土地利用的调整(借贷等)业务、以及指导税务申报等有关经营指导方面的工作。
营农指导事业的主要内容如下:①有关农业技术和农业经营方面的指导。
②制定所管区域农业振兴计划的同时,指导各农户制定与此相应的营农计划。
③对主要的生产手段———土地进行集体整备。
④根据“适地适作”的原则,建立大规模生产体制,使农业生产形成产地化。
⑤指导本地区地域资源的有效利用,以及推进本地区的复合经营。
⑥为了统一农畜产品的品质引进优良品种、统一栽培或饲育的标准。
并根据农户的营农计划,指导农户参加生产资料的共同购买、引进农业经营资金。
⑦为了统一农产品的规格,组织共同选别和共同检查。
⑧指导会员按照各自专业进行组织化生产,相互交换有关栽培或饲育的技术知识,从而提高会员的技术和经营能力。
⑨培养农业继承者等农业、农村的主力军。
⑩支援会员的组织活动,培养农民带头人,养成会员的协同意识,促进农协运动的发展。
2、营农指导事业的体制营农指导的事业经费主要来源于地方公共团体和上级农协的补助金或助成金、向会员征收的会费、农协其他事业的盈利以及大型机械、公共设施等的使用费。
其中,补助金和农协内部的其他部门的盈余为营农指导经费的主要来源。
农协设有营农指导员,营农指导员是活跃在营农指导事业第一线的技术推广员。
营农指导员的能力和水平直接影响到营农指导事业计划的实施效果。
营农指导员的作用是向会员农户提供其所需要的农业经营、农业技术、农产品销售等方面的支持和指导。
近年来,营农指导员的业务范围正在逐年扩大。
日本农协中央会《2003年度营农指导员的活动分析调查报告》中指出营农指导员的业务范围及其比率依次为“营农指导业务”31%,“有关生产部会的业务”12%,“农产品的收发业务”11%,“销售业务”10%,“有关行政方面的业务”8%,“其他”28%,从中可以看出营农指导员业务内容的多样性。
另外,2011年度平均每个农协设置营农指导员19.9人,仍有3%的农协尚未设置营农指导员。
营农指导员的人数从1985年开始持续减少,至2011年为止人数为14414人。
这和近年来伴随农协的合并而产生的人员大幅削减成正比关系。
为了提高营农指导员的专业能力,农协系统实施了《营农指导员资格认证考试制度》。
2000年前是由各都道府县的农协中央会负责实施,2000年以后日本全国农协中央会开始实施全国统一的考试。
但是到2003年参加日本-42-农协中央会统一考试的只有17个县,甚至还有几个县连县级认证考试也并未实施。
因此,营农指导员中考取了资格证的比例只占总数的18%(日本农协中央会《2003年度全日本农协活动统一调查报告》)。
营农指导员的业务也根据农协规模大小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同时营农指导员的编制也并无统一标准,参差不齐。
因为营农指导员的整体人数在逐渐减少,所以为了有效的发挥营农指导事业的功能,农协纷纷对营农指导体制进行了改编。
伴随着农协大规模合并的进行,合并后的农协把所管地区划分成几个区域,在各个区域设置了“营农综合中心”。
这是一种通过对营农指导资源进行集中配置来加强营农指导的整体能力的体制。
在“营农综合中心”,会根据各区域的农业发展情况,配置数名不同专业的营农指导员,并在同一地点集中设置农机中心、育苗中心、选果场等各种基础设施,从而方便会员农户的利用,使之成为本区域营农指导的大本营。
另外,如前所述,为了有效地进行营农指导,并充分地让农业经营者反映自己的意见、发挥生产和销售方面的作用,农协成立了各种作物的专门部会。
在规模大的农协里甚至会设置10个以上的部会。
同样,关于各种基础设施的管理和运营,农协设置了由会员组成的运营委员会,并指导会员来进行自主运作。
农协还选出部分优秀的农业经营者担任营农顾问,辅助营农指导员的工作。
营农指导员负责对这些组织、会员的活动进行指导、提供支持。
除了基层农协的营农指导之外,都道府县的营农指导支援体制包括在47个农协中央会中设置的营农指导部门和在农协全农都府县本部及农协经济连中设置的有关技术指导的部门。
它们对基层农协所进行的营农指导提供支援和指导。
同样,专业农协也对会员进行农业技术指导,专业农协在都道府县的联合会相应地对专业农协的营农指导活动提供支援。
另外,为了促进本地区相关部门的合作,进一步推动本地区的农业技术推广事业,各地设置了由普及指导中心、土地改良协会、农业委员会、行政部门、农协等相关部门构成的“地区农业振兴协议会”。
农协通过这些组织与其他相关部门讨论并协调农业推广事宜。
四、农协营农指导事业所面临的课题目前,农协的营农指导事业所面临的课题,一个是如何确保事业经费的问题。
营农指导事业给农协带来的是间接的、而不是直接的经济效益。
营农指导事业的费用大部分来自农协的其他部门(金融、保险事业)的盈余。
这在其他部门的盈利增长时期也许不成问题,但是一旦其他部门盈利下降,甚至亏损,农协内部对各部门的盈亏实行严格管理时,尽管法律上规定营农指导事业是农协的第一事业,尽管营农指导事业的重要性被无数次强调,营农指导事业依然会成为经费消减的对象。
因此,经费的确保仍然是农协营农指导事业所面临的一大课题。
另外,农业经营不断分化,既有大规模、企业化的农业经营,也有自给自足的农业经营。
农业经营的分化使得对农协营农指导事业的要求也呈现多样化。
同时营农指导员由于业务范围的扩大、业务内容的多样化以及营农指导员资格认证考试制度实施的不彻底等原因,专业水平较低。
今后,农协营农指导员资质、能力的提高,以及如何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实施营农指导事业,都是亟待解决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