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环境下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实施方案实施计划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省“十二五”教育信息技术科研项目《信息技术环境下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实
施
方
案
富顺县实验小学校课题组
时间:2012年11月
《信息技术环境下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实施方案
提要:
一、问题的提出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容及方法
五、课题研究的步骤及措施
六、预期研究成果及表现形式
七、课题研究的组织与保障
一、问题的提出
(一)本课题研究的背景
﹤Ⅰ﹥国外研究现状及水平
1、20世纪80年代末出版的《自主学习和学习理论、研究和实践》一书中也系统总结了维果斯基学派、操作主义、现象学派、社会学派、意志理论、信息加工心理学等不同角度对自主学习做过的一些探讨。但是,由于研究者的理论立场和视角不同,对于什么是自主学习至今尚未形成统一的看法。
2、在众多西方学者对自主学习的界定中,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美国自主学习研究的著名专家、华盛顿城市大学的齐莫曼教授。齐莫曼在广泛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具有代表性的自主学习理论。齐莫曼认为,当前学生在元认知、动机、行为三个方面都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时,其学习就是自主的。他认为,自主学习的动机应该是在的或自我激发的,学习的方法应该是有计划的或已经熟练到自动化程度,自主学习者对时间安排是定时而有效
的,他们能意识到学习的结果,并对学习的物质和社会环境保持高度的敏感和随机应变能力。
3、虽然研究者们的出发点不同,具体的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也千差万别,但总有些大体相同的容,如注重教师的引导;注重给学生创设主动、积极求知的氛围;强调学生自己获得知识;教给学生具体的策略,让学生不断尝试;让学生学会自我监控;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反思与自我强化等等。
4、在我国,育才中学段力佩等人总结的“读读、议议、练练、讲讲”八字教学法;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卢仲衡主持的“自学辅导教学”实验研究;二中书生实施的“六步教学法”实验;嘉定中学钱梦龙进行的“导学教学法”研究等。所有这些教学实验都把“自主阅读”作为教学的主要环节,明确把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和发展学生的智力作为主要追求目标。在实践界,北师大裴娣娜等人主持了学习主体性研究,省的王勇等开展了指导——自主学习的研究,董奇等人还开展了自主学习的心理学研究,庞国维对中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模式进行了研究。2000年9月至2003年4月,省义乌市绣湖中学在初中各学科全面进行了基于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引导策略的研究。对有关自主学习的所有重要问题一一进行系统、全面论述的是华东师大的庞国维,主要体现在其专著——《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一书中。他认为,对自主学习的研究可以通过理论、试验、测验、观察和行动研究等方法展开。
5、大多的国外研究偏重理论,没有对自主学习过程进行详细的描述,没有从动态角度阐述自主学习的在机制,已有的研究成果还不能很好的为基础教育提供切实的理论指导和支持。国的研究多数是在自主教育改革实验中,从教学模式、教学结构等方面探讨自主学习,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方面缺乏比较全面深入的研究,许多小学教师对如何在教学中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仍然存在认识以及实践操作上的不少误区与困惑,针对小学阅读教学学生自主学习的实证研究还很少。
因此,第一,从总体上说,自主阅读的意识没有完全被一线教师化为自觉行为.这可能与我国旧的教育传统、教育历史有关。课堂上,多数学生还处于“被动的自主阅读”状态,即看似老师在引导、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实则学生并没有产生积极主动阅读的欲望,他们在阅读中没动脑筋或极少动脑筋,是一种唯老师之命是从的阅读。
第二,理论研究多,实践研究少。自主学习的大量研究是高校里的教育理论家对自主学习进行了大胆的思考与构想,也引进了一些国外的自主学习理论。但一线教师引导学生自主阅读的实践研究却显得比较薄弱。
第三,即便在提高自主阅读能力的实践研究中,也是片断、零散的研究比较多,系统研究少,尤其针对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更显得相对薄弱。
第四,在基础教育中,中学研究多,小学研究少;在小学段的研究更是高段研究的多,低段研究少。
﹤Ⅱ﹥本校阅读教学现状
在我校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大多缺乏对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关注。
有的教师总是担心孩子的理解能力弱,自主学习能力差,不敢放手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来获得新知,该阅读的时候不是老师“问问相逼”就是课件代替,学生读的机会少,课堂上往往是学生被动听的多,而自主阅读的少。教师整堂课一讲到底,还常常抱怨学生萎靡不振、接受能力差。结果适得其反,学生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口”的日子,自然不会“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了,这类教师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学生在阅读中没有自己的独特体验,限制了学生真实情感的自然流露,阻碍了学生思维的灵动发展。
有的教师在课上虽有明显的自主阅读环节,但只是流于形式,为了自主而“自主”,在学生自主阅读前,或缺乏阅读方法的指导或缺乏明确的阅读要求,
或即便在让学生自主阅读,教师却“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充当旁观者的角色。这样放任的“自主”、学生处于盲目地阅读——无目的地重复阅读。对所读容反复阅读,只是眼到、口到、心却不到,学生该背的还是不会背,该理解的还是不会理解。更甚者,重复阅读多遍后导致大脑常常处于惰性状态,读书效果远远不及预期目标。
﹤Ⅲ﹥发展趋势
当今对学生进行基础教育的重要任务很多,其中之一就是培养会阅读、爱阅读的一代新人。延东在今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谈到,要强化能力培养,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不仅教会学生知识,更要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引导学生大胆提问、讨论、交流,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学生阅读,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和科学的思考方法,拓宽知识面,冶情操,培养自学能力,是促进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渠道。对小学语文教学来说,要力求使学生“得法于课,得益于课外”,从而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必须从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年龄特点出发,研究、探讨、激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在强烈的兴趣引导下,让学生“课精耕细作,课外跃马平川”,不断求得发展。教师的责任在于引导学生自主阅读,不但要提高阅读能力,还要能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从而培养良好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