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地表形态及演化
3.1 地球的早期演化和地质年代
1.初生的地球
大约在50亿年前,银河系里弥漫着大量的星 云物质。它们因自身引力作用而收缩,在收缩过 程中产生的旋涡使星云破裂成许多“碎片”。其 中,形成太阳系的那些碎片,就称为太阳星云。 太阳星云中含有不易挥发的固体尘粒。这些尘粒 相互结合,形成越来越大的颗粒环状物,并开始 吸附周围一些较小的尘粒,从而使体积日益增大, 于是,原始地球就形成了。
古 生 物 定 年 法
2.化石
化石:保存在岩石中的生物遗体和遗迹称为化石。 标准化石:能够用来确定特定地层时代的化石称为 标准化石。标准化石具有演化快,分布广,特征明显的 特点。
化石的研究意义
• 确定地质年代。 • 研究生物演化规律。 • 建立地质年表进行地层对比。 • 研究古地理、古气候、古环境。
古生代
地壳运动,亚欧 重要的造
大陆形成。
煤时期。
鱼类 演化为两栖类,蕨类为主 的陆生植物 。
元古宙
多次地壳运动, 形成陆地 。
植物界大发展 ,出现高级藻类。
2.关于恐龙灭绝的原因,人们仍在不断地 研究之中。关于恐龙灭绝的主要观点还有以下 几种:
最权威的观点认为,恐龙的灭绝和6500万 年前的一颗大陨星有关。据研究,当时曾有一 颗直径7-10公里的小行星坠落在地球表面,引 起一场大爆炸,把大量的尘埃抛入大气层,形 成遮天蔽日的尘雾,导致植物的光合作用暂时 停止,恐龙因此而灭绝了。
人类活动造成温室效应及产生的影响
大量使用 矿物燃料
温候 升变 高暖
冰川 融化
海水 膨胀
海 平 面 上 升
淹没 沿海 低地
植被
大气
水
全球降水、干湿状况变化
世界各国经济结构变化
高中地理 第三章 地球的演化和地表形态的变化
地质年代地质年代(Geological Time):地壳上不同时期的岩石和地层,(时间表述单位:宙、代、纪、世、期、阶;地层表述单位:宇、界、系、统、组、段)。
在形成过程中的时间(年龄)和顺序.地质年代可分为相对年代和绝对年龄(或同位素年龄)两种.相对地质年代是指岩石和地层之间的相对新老关系和它们的时代顺序。
地质学家和古生物学家根据地层自然形成的先后顺序,将地层分为5代12纪。
即早期的太古代和元古代(元古代在中国含有1个震旦纪),以后的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
古生代分为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和二叠纪,共7个纪;中生代分为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共3个纪;新生代只有第三纪、第四纪两个纪.在各个不同时期的地层里,大都保存有古代动、植物的标准化石.各类动、植物化石出现的早晚是有一定顺序的,越是低等的,出现得越早,越是高等的,出现得越晚.绝对年龄是根据测出岩石中某种放射性元素及其蜕变产物的含量而计算出岩石的生成后距今的实际年数。
越是老的岩石,地层距今的年数越长。
每个地质年代单位应为开始于距今多少年前,结束于距今多少年前,这样便可计算出共延续多少年.例如,中生代始于距今2.3亿年前,止于6700万年前,延续1.2亿年.下页包括生物进化地质年代表大家知道按地层的年龄将地球的年龄划分成一些单位,这样可便于我们进行地球和生命演化的表述。
人们习惯于以生物的情况来划分,这样就把整个46亿年划成两个大的单元,那些看不到或者很难见到生物的时代被称做隐生宙,而将可看到一定量生命以后的时代称做是显生宙。
隐生宙的上限为地球的起源,其下限年代却不是一个绝对准确的数字,一般说来可推至6亿年前,也有推至5。
7亿年前的.从6亿或5。
7亿年以后到现在就被称做是显生宙。
绝对地质年代指通过对岩石中放射性同位素含量的测定,根据其衰变规律而计算出该岩石的年龄。
绝对地质年代是以绝对的天文单位“年”来表达地质时间的方法,绝对地质年代学可以用来确定地质事件发生、延续和结束的时间。
地表形态与地貌演化分析
地表形态与地貌演化分析地表形态和地貌演化是地理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它涉及到地球表面的形状、地形和地貌的变化过程。
通过对地表形态和地貌演化的分析,我们能够深入了解地球表面的变化原因、规律和影响因素,并为环境保护、资源开发、灾害防治等方面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对地表形态与地貌演化进行分析讨论,旨在探索地理学背后的科学奥秘。
一、地表形态的概念与特征地表形态是指地球表面的形状、地形和地貌特征。
它受地质构造、气候、水文过程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而形成。
地表形态可以分为山地、丘陵、平原、高原、盆地、河流、湖泊、沙漠和海洋等不同类型。
在地表形态的分析中,我们需要考虑地形的高低变化、斜度、曲率以及河流、湖泊与降水情况等因素对地貌演化的影响。
二、地貌演化的过程与机制地貌演化是地表形态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的变化过程,它是地球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的结果。
地貌演化可以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两个方面。
1. 内力作用内力作用主要包括地壳运动和地震活动。
当地壳发生隆升或下沉时,地表形态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地壳运动使得地表出现山地、高原和盆地等地形,而地震则会导致地表发生破裂、抬升或塌陷的现象。
2. 外力作用外力作用主要包括风蚀、水蚀和冰蚀等自然力量的作用。
风蚀通过风吹动植被和沙尘的力量,使得地表形成沙丘、露头和正面风蚀等地貌特征。
水蚀是指降水通过径流、冲刷和沉积作用形成溪流、河流、瀑布、洪水平原等地形地貌。
冰蚀则是指冰川作用通过磨蚀和堆积作用形成冰川、冰碛、冰川湖等地貌特征。
三、地表形态与地貌演化的影响因素地形和地貌不仅受内力和外力的作用,还受到气候、水文过程、生物作用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
1. 气候与地表形态气候是地表形态和地貌演化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例如,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有利于水蚀和风蚀的发生,而冰雪覆盖的地区则容易形成冰蚀地貌。
气候的季节性、年际变化和长期变化都会对地表形态产生影响。
2. 水文过程与地貌演化水文过程包括降水、径流、地下水和海洋过程等,它们对地表形态和地貌演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世界地理(第一章1全球地表形态)
教学提纲:
一 世界海陆分布大势 二 大陆和洋底地形 三 地球表面形态的演化
一、世界海陆分布大势
(一)大陆和海洋
地球表面总面积? 地球表面海陆面积比例? 海洋的总面积? 陆地的总面积?
1.海陆面积
地球总面积约5.1亿平方公里。 地球表面水陆面积之比大体是7∶3。 海水约占71%,陆地约占29%。 海洋的总面积为3.61亿平方公里,地 球大部分是海洋。 陆地的总面积为1.49亿平方公里(包 括1000万平方公里的岛屿)。
北冰洋占:3.6%
四大洋
平均温度最高: 太平洋 岛屿最多:
图 水量最多:
太平洋
太平洋
渔业最发达: 太平洋(西北渔场和东南渔场) 深度最大:
太平洋
大洋的平均盐度为: 35 ‰ 盐度最高的海区: 红海,盐度40‰ 盐度最低的海区: 波罗的海10‰
世界海洋的分布 太平洋范围:
北界:俄罗斯迭日涅夫角—白令海峡北端—美国阿拉斯加洲的威 尔士太子角。
两大高山带是中生代末以来近期地壳运动(阿尔 卑斯运动)的产物,陆地上最高峻、最宏伟的年 轻山脉几乎都集中于此。 它们也是火山与地震活动最剧烈的地带。地球上 约95%的地震和大多数活火山也分布在这里。 古生代加里东和海西运动形成的山脉,由于年代 已久,历经风化剥蚀,与上述两大高山带相比, 山势大为逊色。
世界地 理
张启慧
世界地理总论
大洲
大洋
第一章 全球地表形态及其演化
教学基本要求 本章主要介绍世界海陆分布的特征, 陆地与海底地貌的类型,并着重分 析地表形成和演化的基本规律,是 学习各大洲地质构造基础的基础。
教学重点:
1、世界海陆分布特征 2、大陆地形的主要特征 3、地表形成和演化的基本规律
如何进行地形地貌测量及地貌演化分析
如何进行地形地貌测量及地貌演化分析地形地貌测量及地貌演化分析是地理学中一项重要的研究内容。
地球的地表形态多种多样,地形地貌的测量和分析对于了解地球表面的变化和演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地形地貌测量的方法和地貌演化分析的步骤。
地形地貌测量的方法多样,常用的有测量仪器和遥感技术。
测量仪器包括全球定位系统(GPS)、地形测绘仪、测量雷达等。
这些仪器能够准确测量地表的高程、坡度等参数,从而获得地形地貌的数据。
遥感技术是利用航空或卫星传感器获取地表信息的技术。
借助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大范围、多时相的地表数据,对地貌特征进行分析。
地貌演化分析是对地貌形成和发展过程的研究。
地球表面的地貌是经历漫长的演化过程形成的,地貌演化分析的目标是通过对地貌特征的观察和分析,揭示地球表面变化的规律。
地貌演化分析一般分为观察、测量、分析和模拟四个步骤。
首先,观察是地貌演化分析的第一步。
通过对地表地貌特征的直接观察,可以了解地貌的形态和特点。
观察包括实地考察和遥感图像分析两种方式。
实地考察是对特定地区的实地勘查,通过观察地貌现象和采集地貌数据来揭示地貌的特点和演化过程。
遥感图像分析是利用卫星或航空影像进行地貌观测,通过分析地表图像来了解地貌现象和变化。
接下来是测量。
测量是地貌演化分析的关键步骤,可以通过实地测量或遥感技术来获取地表地貌数据。
实地测量可以使用地形测绘仪等仪器进行高程和坡度等参数的测量。
遥感技术则可以利用卫星或航空传感器获取大范围的地表地貌数据,包括高程、地貌类别等信息。
然后是分析。
分析是对测量得到的地貌数据进行系统的整理和研究,揭示地貌演化的规律。
分析地貌演化过程可以结合地表地貌特征和其他地球科学领域的知识,如地质学、气候学等。
通过将地貌数据与地质、气候等参数进行对比分析,可以推断地貌演化的原因和过程。
最后是模拟。
模拟是利用计算机模型对地貌演化进行模拟和预测。
通过建立地貌演化的数学模型,并输入地貌数据和其他参数,可以模拟地貌演化过程,并预测未来的变化。
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地球表面形态知识点
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地球表面形态知识点(原创版)目录一、地球表面形态的概念与分类1.地球表面形态的定义2.地球表面形态的分类二、地表形态的成因与演化1.构造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2.侵蚀与沉积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3.气候变化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三、地球表面形态的特征与分布1.地球表面形态的特征2.地球表面形态的分布规律四、地球表面形态与人类活动的关系1.地表形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2.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正文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地球表面形态知识点主要涉及地球表面形态的概念与分类、成因与演化、特征与分布以及地球表面形态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一、地球表面形态的概念与分类地球表面形态指的是地球表面的地貌特征,包括陆地地貌和海洋地貌两大类。
陆地地貌又可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类型;海洋地貌包括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洋盆和大洋中脊等。
二、地表形态的成因与演化地表形态的成因主要归因于地球的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内力作用主要包括构造运动,如地壳板块的碰撞和张裂,造成地表的变形和破裂,形成诸如褶皱山脉和平原等地貌类型。
外力作用主要包括侵蚀与沉积作用和气候变化。
侵蚀与沉积作用通过风、水、冰等自然力量的作用,改变地表形态。
气候变化则主要影响地表植被覆盖和土壤形成,从而改变地表形态。
三、地球表面形态的特征与分布地球表面形态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不同地区的地表形态各异。
例如,我国地貌特征多样,包括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等,其中,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而四川盆地则是我国最大的盆地。
地球表面形态的分布规律主要受地质构造、气候、地形和植被等因素的影响。
四、地球表面形态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地表形态对人类活动具有重要影响。
例如,平原地区适合发展农业,高原地区适宜放牧,山地地区则有利于林业和旅游业的发展。
同时,人类活动也对地表形态产生影响。
例如,人类过度开发和破坏地表植被,可能导致土地沙化和侵蚀地貌;而人类兴建水利工程,则可能改变地表水文环境和湿地地貌等。
发现地球的变化地球的地貌和气候变迁
发现地球的变化地球的地貌和气候变迁发现地球的变化——地球的地貌和气候变迁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而地球的地貌和气候变迁是地球演化过程中最为重要的部分。
随着时间的推移,地球的地貌和气候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可以通过研究化石、地质构造、气候数据等手段来揭示这些变迁。
一、地球的地貌变迁地球地貌是指地球表面的形态和特征,包括山脉、河流、湖泊、平原等。
这些地貌特征的形成与地壳运动、气候变化等因素密切相关。
1. 地壳运动的影响地壳运动包括构造运动和地震活动。
构造运动是指地壳板块的相对运动和变形,其结果是形成了大规模的地质构造,如山脉和高原。
例如,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与印度板块与亚欧板块的碰撞有关。
而地震活动则常常导致地表的抬升和变形,如中国的唐山大地震导致了部分地区地表沉降。
2. 气候变化对地貌的影响气候变化是地表形态演化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气候的变化使得地球表面的水文循环、风蚀和冰蚀等作用发生了改变。
例如,冰川的形成和消融会导致地表的剥蚀和堆积,形成冰川地貌特征。
而长期的风蚀则会形成沙漠和沙丘等景观。
二、地球的气候变迁地球的气候是指地球大气系统的长期平均气象状况。
气候变迁可以分为自然气候变迁和人为气候变迁两种。
1. 自然气候变迁自然气候变迁多由地球系统内部的相互作用和自然因素引起。
其中最重要的自然气候变迁事件是冰期和间冰期的交替。
冰期是地球气候发生明显变冷的时期,而间冰期则是气候变暖的时期。
这种变迁是由地球绕太阳公转轨道的周期性变化,以及地球自转轴倾角和地球自转速度的周期性变化所引起的。
2. 人为气候变迁人为气候变迁是指人类活动导致的气候变化。
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温室气体排放造成的全球气候变暖。
工业化和能源的广泛使用导致了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进而引起地球气候的升温。
这种人为气候变迁对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如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事件频发等。
总结起来,地球的地貌和气候的变迁是一个长期演化的过程,受到地壳运动、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
地貌的形成与演变过程
地貌的形成与演变过程我们生活的地球,表面形态丰富多彩,有高山峻岭、广袤平原、幽深峡谷、辽阔海洋等等。
这些千变万化的地貌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中,经过一系列复杂的作用逐渐形成和演变的。
地貌的形成首先离不开内力作用。
内力作用主要来自地球内部的能量,包括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等。
地壳运动是塑造地球表面形态的重要力量,它可以使地壳上升或下沉,形成高山、高原或者盆地、洼地。
比如,著名的喜马拉雅山脉就是由于板块运动,印度洋板块向北俯冲与亚欧板块碰撞挤压,导致地壳抬升而形成的。
这种地壳运动往往规模巨大,对地貌的影响深远而持久。
岩浆活动也能改变地貌。
当岩浆沿着地壳薄弱地带喷出地表时,会形成火山。
火山喷发后,岩浆冷却凝固,可能会堆积成火山锥、火山口等地形。
而在地下深处的岩浆活动,则可能导致岩石发生变质,形成新的岩石类型,从而影响局部地区的地质结构和地貌特征。
与内力作用相比,外力作用同样不可小觑。
外力作用主要包括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等。
风化作用使岩石破碎、崩解,为后续的侵蚀作用提供了物质基础。
侵蚀作用则通过水流、风、冰川等力量,将风化产生的碎屑物质带走。
例如,河流不断地冲刷河岸和河床,能够形成峡谷、河曲等地貌;风的吹拂会塑造出风蚀城堡、风蚀蘑菇等奇特景观;冰川的侵蚀则能形成 U 形谷、角峰等典型的冰川地貌。
搬运作用将侵蚀下来的物质转移到其他地方。
水流、风、冰川等搬运介质的能力各不相同,它们会根据自身的特点和能量大小,选择搬运不同大小和重量的颗粒。
沉积作用则发生在搬运能力减弱的地方,物质逐渐沉积下来,形成各种沉积地貌。
比如,在河流的入海口,由于水流速度减缓,泥沙大量沉积,往往会形成三角洲;在干旱地区,风力减弱时,沙尘会沉积形成沙丘。
固结成岩作用则是将松散的沉积物转变为坚硬的岩石。
经过漫长的时间,这些岩石可能再次受到内力和外力的作用,参与到地貌的形成和演变过程中。
除了上述的地质作用,气候、生物等因素也会对地貌产生影响。
地球表层过程形态演化规律揭示
地球表层过程形态演化规律揭示地球表层过程是指地球上发生的各种物质和能量的转移、转化、储存和留下的自然现象和过程,如地壳运动、地表形态变化、地球化学作用等。
这些过程对地球的演化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于地球科学家来说,了解和揭示地球表层过程的形态演化规律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实践意义。
地球的表层过程形态演化规律有以下几个方面:1. 地壳运动的规律:地壳是地球表层的最外部固态壳层,主要由岩石构成。
地壳的运动主要包括地震、火山活动和地质构造的变化。
地壳运动是地球内部地质作用的表现,其演化规律对于我们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和动力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2. 地表形态变化的规律:地表形态指地球表层的地理特征,如山脉、平原、河流、湖泊等。
地表形态变化是地球的一种自然现象,其形成与地貌制作、气候变化、地质构造等因素密切相关。
通过研究地表形态变化规律,可以了解地球地表的演化历程以及环境变化对地表地貌的影响。
3. 地球化学作用的规律:地球化学作用是指地球表层物质元素、同位素的转化、重分布和富集过程。
地球化学作用涉及到水文地球化学、生物地球化学等学科领域。
通过研究地球化学作用的规律,可以了解地球上物质循环的过程、地球化学元素的来源和流向,从而揭示地球表层物质演化的规律。
4.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规律:地球表层的生态系统是由各种生物群落组成的,它与地球表层过程紧密相连。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规律主要包括物种多样性、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等方面。
通过研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规律,可以了解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及地球表层过程的影响,为保护生态环境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总之,地球表层过程形态演化规律的揭示对于我们了解地球的形成和演化历程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地壳运动、地表形态变化、地球化学作用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规律,可以促进地球科学的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实施。
同时,这也为人类认识自然界的奥秘、掌握地球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提供了科学支持。
欧洲地表形态特征及其演化
欧洲地表形态特征及其演化2016年10月28日目录一、欧洲地表形态的基本特征 (1)二、欧洲地表形态的演化过程 (1)1. 前寒武纪古陆台阶段 (1)2. 加里东褶皱构造 (2)3. 欧洲海面褶皱构造 (3)4. 阿尔卑斯褶皱构造 (4)5. 欧洲第四纪冰川对现代地表形态的影响 (5)一、欧洲地表形态的基本特征1.欧洲是世界各洲地势最低的一洲,平均海拔仅300m;200m以下的平原约占全州总面积的60%,居世界各州之首;主要分布在欧洲东部,北部和中部,而2000m以上的高山面积很小,仅占总面积的2%。
2.欧洲的年轻山地,主要分布在南部地中海沿岸一带;古老高地主要分布在北欧西部和大不列颠群岛西北部;中欧则为年青山脉,古老块状山与山间盆地和高原交错分布的地区3.欧洲冰川地形广布,南界可达50°N附近。
第四纪以来,这里曾有两个大冰川中心,一个斯堪的纳威亚半岛上的大陆冰川中心;另一个是阿尔比斯山脉山地冰川中心。
前者影响较大。
北欧台地主要为大陆冰川,冰川地貌,其次为冰碛地貌;南部和中南部主要位山地冰川各类地貌二、欧洲地表形态的演化过程现今的欧洲大陆是在寒武纪古陆的基础上演化而来的,主要分布一下几个演化阶段1.前寒武纪古陆台阶段欧洲的前寒武纪古陆台,位于现今的东欧,中欧东部以及北欧的绝大部分地区。
这是欧洲最古老的部分。
主要由太古代和元古代古老结晶岩变质而成。
在现今的东欧和中欧东部,太古代时,底壳活动非常剧烈,经过一系列的褶皱运动,太古代晚期形成了“原始古陆台”。
元古代又经过卡雷利运动和斯维科芬运动,东欧陆台基底形成。
元古末由于贝加尔褶皱运动的发生,东欧陆台的范围进一步扩大,最终形成东欧古陆台。
因它位于东欧或俄罗斯,所以也叫做东欧或俄罗斯陆台,又因它形成于前寒武纪,又称它前寒武纪古陆台。
当代许多学者认为,欧洲陆台的西界,大致从黑海西北岸的摩尔达维亚南部向西北延伸到波罗的海南岸的博奥瑞地区一线,此线以东地区维古陆台区。
地壳构造与演化
现代板块运动的全球图像就是由板块的扩张、俯
冲、碰撞、错动构成的,他们相互协调,彼此关 联。
板块构造学说
大洋地壳演化
大陆裂谷(胚胎期)→红海型海洋(幼年期 )→
大西洋型海洋(成年期 )→太平洋型海洋(衰退 期 )→地中海型海洋(终了期 ) →地缝合线
(遗痕期)
板块构造学说
岩石圈板块构造的动力学机制仍尚待解决, 大致有几种解释。P14
演化模式
演化模式
演化模式
演化模式
演化模式
演化模式
演化模式
被许多活动带如大洋中脊、海沟、转换断层、地缝合线、 大陆裂谷分成大大小小的块体——板块。
板块构造学说
板块的概念:指的是岩石圈板块,包括整个地壳 和莫霍面以下的上地幔顶部。
全球岩石圈可分为六大板块:亚欧、非洲、美洲、
南极洲、印度洋、太平洋板块。
板块构造学说
板块运动:板块运动,即板块沿地球表面作球面 运移。其中大陆运移速度比海洋板块小。
2. 固定论(垂直论)
代表学说之一——“地槽—地台说”简称槽台说。
认为大陆自形成以来,其基底位置固定不变,没 有经历过大规模的水平运动。 拗陷——地槽——地球收缩,平坦(相对稳 定)——地台。
19世纪末到20世纪一直占主导地世纪50年代,古地磁学研究获得的各大陆极移 曲线表明,各大陆相对于地级位置,在地质历史 中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有规律地变化,这一现 象用大陆固定论无法解释,大陆漂移说因此得以 复活。
地壳构造与演化
活动论 固定论 收缩说
1. 收缩说
较早由法国博蒙1829年提出,受当时太阳系起源 的星云假说影响,认为地球最初是由热气体组成, 由外向内逐步冷缩形成地壳。地壳之下的熔融物 质进一步冷却收缩,地壳为保持平衡,挤压成褶 皱并产生山脉。
《世界地理》课程教学大纲
《世界地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31301016课程名称:世界地理英文名称:World Geography课程性质:专业课程总学时:72学分:4适用对象:地理科学专业四年制本科(师范类)学生先修课程:自然地理专业基础课人文地理专业基础课一、编写说明(一)本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本课程属于地理科学专业必修课程。
它是在地球概论、地图学、地质地貌学、气象气候学、土壤地理学、水文学、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等专业基础课的基础上开设的,主要研究地球表层各个系统(圈层系统)相互作用的地理格局和区域分异现象。
世界地理作为一门区域自然地理和区域人文地理相综合的课程,是高等院校地理科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也是最能体现地理学的综合性和区域性的课程之一。
它以人地关系及其理论为主线,统领世界地理知识,阐释世界地理问题;以全球化及其表现问题为背景,注重地方(国家、地区)与全球化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以具体区域的特性或个性认知为出发点,进行区域内人地关系的系统阐述,运用综合的观点,从自然地理环境和产业分布等方面,认识并理解其地理特征及其形成、发展的规律,以及各地理区相互关联的特征和变化的规律。
(二)教学基本要求通过世界地理教学,应达到如下目的:1.以人地关系及其理论为主线,掌握世界地理知识和地理环境结构的基础理论,阐释世界地理问题;2.以全球化及其问题为背景,了解地方(国家、地区)经济发展的特征及新的世界经济动态;3.以具体区域的特征或个性为出发点,进行区域内人地关系的系统阐述,使学生初步具有研究和分析区域相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采用多媒体教学及多种教学方法如课堂讨论,充分利用地图、教学景观片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四)实践环节无(六)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本课程是在学习了自然地理基础和人文地理基础等先行课程的基础上开设的,以世界不同区域为对象,运用综合的观点研究地理要素的特征及其所形成的地理环境结构的特点、发展规律。
高中地理 第三章 地球的演化和地表形态的变化
3。
2 板块构造学说【学习目标】1.了解大陆漂移学说的主要观点。
2. 知道板块学说的主要内容。
3.学会用两个学说解释世界主要山系和火山、地震带的分布于板块运动的关系。
【重点难点】板块学说的基本观点以及板块运动对地表的影响。
【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填空)1、大西洋两岸特别是非洲()部海岸与南美()部海岸轮廓线十分相似.这一偶然发现,促使()提出了( )假说.2、地球科学研究表明,大陆漂移是由( )引起的。
板块学说认为,全球可分为()大板块,各板块处在不断运动之中。
一般说来,板块内部地壳比较()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 ).3、世界最大的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戴位于()板块与( )板块、()板块、( )板块等的交界地带.4、六大板块的名称是( )其中几乎全部位于海洋的板块是( ),澳大利亚位于的板块是( )二、课堂助学1、引导学生观察图2.14 和2.15 大陆的漂移,明确魏格纳是怎样发现大陆漂移的。
2、学生完成活动1 和活动 2。
(39页)3、学生阅读材料启发科学探究的精神。
4、观察图2。
19 六大板块与主要火山、地震带的分布。
明确六大板块名称和主要火山、地震带的分布.5、完成活动1(42页)板块发生张裂运动时,地表会产生新的海洋和裂谷.活动2(43页)板块发生碰撞积压时,地表会产生新的山脉和海洋的消失。
6、引导学生看图2。
23和2。
24了解喜马拉雅山的形成过程。
【达标训练】1、下列实例中,证明了地球上海陆发生过变迁的是()A 流水堆积成的三角洲B 风力侵蚀成的蘑菇石C 经常发生地震现象D 在喜马拉雅山中发现了海洋生物化石2、首先提出大陆漂移假说的科学家是()A 德国科学家魏格纳B 波兰科学家哥白尼C 苏联宇航员加加林D 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3、下列关于板块学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是一块整体B 全球各大板块都处于相对的稳定之中C 板块内部地壳不稳定D 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4、喜马拉雅山脉位于()A 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B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C 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D 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5、板块构造学说认为,世界上的火山、地震大多发生在( )A 板块内部B 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C 大陆内部D 地壳比较稳定地带6、根据测量,亚洲和非洲之间的红海在不断扩张。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1《第三章 地球的演化和地表形态的变化 第三节 地表形态的变化》_3
三角洲成因分析【概念剖析】
【合作探究】
案例1:世界面积最大的三角洲——恒河三角洲[思维建模]
例1:恒河三角洲是世界最大的三角洲,试分析其
形成过程。
(8分)
案例2:内陆河流三角洲——伊犁河三角洲
例2:巴尔喀什湖位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东南部。
右图为巴尔喀什湖及其附近地区等高线图。
伊犁河(甲河)从南面注入巴尔喀什湖,入湖水量占总入湖水量的80%~90%,并在其河口处形成了一定规模的河口三角洲,河口及沿岸处发育了规模较小的湿地。
与乙河相比,伊犁河湖口三角洲更明显,试解释其原因。
(8分)
【迁移运用】青藏高原纳木错沿岸河
流难以形成河口三角洲
纳木错位于西藏自治区中部(如图
所示),是西藏第二大湖泊,也是中国
第三大咸水湖。
湖面海拔4718米,形
状近似长方形。
流域冬季盛行西风,大
风天气多。
纳木错沿岸虽然河流众多,
但在入湖口处均没有形成河口三角洲。
分析纳木错沿岸河流难以形成河
口三角洲的主要原因(8分)
【链接高考】读图,指出G河没有形成明显
三角洲的原因,并加以分析。
(10分)。
全球地表形态及演化模板
1960~1962 海底扩张学说
Dietz, Hess
1963 海底地磁异常的发现 1965~1966 转形断层和地震的研究
Vine, Mathews Wilson, Sykes
板块构造学说的进展经过
年份主要事项ຫໍສະໝຸດ 1967~1968由大陆漂移及海底扩张两学说演化成板块构 造学说
有关科学家
Mckenzie, Parker Morgan, Le Pichon
Isacks, Oliver
1968~1970 格罗玛挑战者探勘船的深海钻探
Sykes, Maxwell等
1970
板块构造说由地质上的假想变为多数学者所 接受的全球构造学说
大陆漂移(魏格纳)
海底扩张(赫斯和迪茨)
板块构造
赫斯在思考山顶为什么那么平
板块构造学说的根本思想:
1、在固体地球的上层,存在比较 刚性的岩石圈及其下伏的较塑性的软流 圈;
目前,一般认为全球共有十二个板块〔见以下图〕
北美板块
欧亚板块
加勒比 科科斯 板块 板块
纳兹卡 板块
南美板块
阿拉伯 板块
非洲板块
菲律宾海 板块
印度-澳大利亚板块
2.板块的运动
岩石圈板块构造的动力学机制的解释:
〔1〕早期主见的地幔对流的“传送带模式”。
〔2〕近20年来,有些学者认为板块的扩张作 用不是主要的,而“冷”板块俯冲时下沉拖拉 力才是板块运移的主要驱动。
〔3〕由地球自转速度变化而促使岩石圈板块 的运动。
岩石圈板块构造的动力学机制的解释:
〔4〕也有的学者想用地球周期性的膨胀、收缩或有 限膨胀来解释板块运动。
〔5〕近年来,依据大洋钻探的成果,觉察大洋中有 两次巨大的陨石撞击大事,有的学者推想,巨大的陨 击作用使岩石圈表层物质发生显著的亏损,在岩石圈 均衡补偿作用的影响下,诱发深部地幔物质上涌,造 成海洋板块的张裂、扩张,从而使周边板块沿着不同 的方向运移。
地球的演化过程PPT课件
课堂小结
一、地球早期演化 1、初生地球 2、大气圈的早期演化和水圈的形成。 3、生命的起源和大气圈的继续演化。 二、地质年代表 1、冥古宙与太古宙 2、元古宙 3、显生宙
(1)古生代 (2)中生代 (3)新生代
课后拓展练习 13
在晚古生代,在地球上形成了相当繁茂的以蕨类植物为代
表的陆生植物群,出现了万木参天,密林成海的郁郁葱葱
的景象。在这些古植物中,大羽羊齿是其中的代表。所以
如果在某地层中含有大量的大羽羊齿化石,反映了当时茂
密的森林环境,而要形成茂密的森林环境,必须要有湿热
的气候条件。
9
课堂探究 3.煤是地质历史上的陆地植物在沼泽中大量沉积而成的。 在冰雪覆盖的南极洲,人们发现了丰富的煤炭。请推测煤 形成时南极洲的地理环境 煤是在地质历史上的陆生植物在沼泽中大量沉积而成的。 在冰雪覆盖的南极洲,人们发现了丰富的煤资源,反映了 南极当时曾经出现过气候湿热、森林茂密以及地势低洼的 地理环境。
甲烷、氨、水及氢在雷电和紫外线 的作用下在原始海洋合成有机物。
有机物在原始海洋中经过长期演化和 聚合,行成原始生命(原核生物)。5
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 藻类生物 制造氧气 无脊椎动物 地壳运动, 陆地形成
元古宙
生命进化 地质年代表
小行星撞击及地球寒冷时期, (
爬行动物和裸子植物衰退,被 新
子植物和哺乳动物盛繁,并出 现古猿灵长类。
假设说明:小行星撞击地球与地球寒冷时期的相关性?11
课堂探究
5.有学者提出,将至18世纪晚期开始的“人类世”列为最 新的地质时期。这是因为这是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已 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地质营力,需要从新的角度来考察今天 的地球系统,也就是“人类世”。说说你的看法。
地表形态ppt
–风的作用以干旱地区最为活跃, 因此那里的风沙地貌最为普遍。
–风沙地貌:风沙作用形成的地貌称 为风沙地貌或风成地貌。包括风蚀 地貌和风积地貌两种类型。
–风蚀地貌:风蚀柱,风蚀蘑菇,风 蚀谷,风蚀残丘,风蚀城堡,风蚀 坑,风蚀垄槽等,
(岩脊滩)
海蚀(洞)穴
秦皇岛
海 蚀
——
岩
北 戴 河
垛 ( 柱 )
海积地形
二、外营力地貌
• 外营力
–对地貌构架不断进行风化、侵蚀、剥蚀, 并把破坏了的物质搬运到低处堆积起来, 总的 趋势是夷平高处,填平低处。
–外营力和内营力相互交叉、循环往复,呈 现出一定的地貌轮回。
–地貌的变化发展受地球内营力作用、外营 力作用和时间三个因素的影响。还受到人 类的影响(第三个地貌营力)
• 冻融作用是寒冷气候条件下特有 的地貌营力,它使岩石遭受破坏 ,松散堆积物受到分选和干扰, 冻土层发生变形,从而塑造出各 种类型的冻土地貌。
–冻土地貌:亦称冰缘地貌。图 8-17
五台山的冻融地貌
五台山的冻融地貌
五台山的冻融地貌
8.海岸地貌
–包括海蚀地貌(图8-18)和海积地貌。
海岸带地貌营力包括波浪、潮汐、海流等。
–风积地貌:主要指各种类型的沙丘 。
风沙作用与风沙地貌
风沙作用与风沙地貌
月牙湖
新月形沙丘
风沙作用与风沙地貌
风城
5.黄土地貌
–黄土:第四纪不同时期形成的 土状堆积物,主要是由于风力搬 运堆积而成。主要分布与比较干 燥的中纬地带,面积达100万平 方千米。
黄土地貌
黄土地貌
全球地表形态及演化
地形结构因洲而异
亚洲:地形中高周低,高大的山脉和较高的高原位 于中南部,较低的高原和平原镶嵌在四周; 欧洲:山脉分布在边缘地区,中部为广大连绵的平原;
非洲:是个古老高原大陆,山脉分布在西北部和南部
边缘地区;
南北美和澳大利亚:形成南北纵列的三大地形单元,
即大陆中部是平原,其东西两侧为山地或高原。
(二)洋底地形的主要特征
洲
亚洲4 400
非洲3 000
北美洲2 400
南美洲 1 800
南极洲 1 400
欧洲 1 000
大洋洲 900
七大洲面积的比较(单位:万平方千米)
各大洲分布示意图
海 洋 ——地球表面广阔连续的水域,它包括洋、海和海 峡。根据其地理位置及被大陆分开的情况,全球大洋分为太 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北 冰 洋 太 大 太 平 洋 西 洋 印 度 洋 平 洋
1960~1962 海底扩张学说
1963 海底地磁异常的发现
Dietz, Hess
Vine, Mathews Wilson, Sykes
1965~1966 转形断层和地震的研究
板块构造学说的发展经过
年份
1967~1968
主要事项
由大陆漂移及海底扩张两学说演化成板 块构造学说
有关科学家
Mckenzie, Parker Morgan, Le Pichon Isacks, Oliver Sykes, Maxwell等
风化
内 力
地 表 形 态
崎 岖 不 平
外 力
流水 冰川
波浪等
(一)板块的划分和板块运动
1.板块的划分
板块——指的是岩石圈板块,包括整个地壳和莫霍面以
全球地表形态与全球气候
第一章 全球地表形态与全球气候第一节 内力作用下的全球地表形态一、全球海陆分布大势(一)七大洲和四大洋地球上的陆地和海洋总称为地表,即地球表面。
地球表面的总面积有5.1×108km2,其中陆地面积1.49×108km2,约占总面积的29%;海洋面积3.61×108km2,约占71%。
因此,海陆面积之比大约是7:3。
地球表面陆地按照面积大小的不同,大体分为大陆和岛屿。
面积广大的陆地称为大陆,面积小且散布的海洋、河流或湖泊中的小块陆地称为岛屿。
全球有六块大陆,按面积大小依次为亚欧大陆、非洲大陆、北美大陆、南美大陆、南极大陆和澳大利亚大陆。
大陆和岛屿之间没有严格的区分界限,习惯上把澳大利亚大陆(面积763×104km2)作为最小的大陆,把格陵兰岛(面积217.5×104km2)作为世界面积最大的岛屿。
亚洲与欧洲地体相连,习惯上西北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海峡(土耳其海峡)作为二者的分界线。
亚洲西南隔苏伊士地峡(后开凿了运河)、红海与非洲相望。
北美洲和南美洲一般以巴拿马地峡(运河)为界。
目前经常使用的拉西美洲一词是指美国以南所有美洲地区的通称,包括墨西哥、中美地峡、西印度群岛和南美洲,因这里长期沦为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现有国家中绝大多数通用属于拉丁语族的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故人们从语言系统角度称这一具有基本相同社会经济政治特点的人文地理单元为拉丁美洲,国际上通常称“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
南极洲位于地球的最南端,土地几乎都在南极圈内,四周全被大洋所包围。
大洋洲位于太平洋西南部和南部、赤道南北的广大海域中。
其狭义范围是指东部的波利尼西亚、中部的密克罗尼西亚和西部的美拉尼西亚三大岛屿;广义范围则指除上述三大岛群外,还包括澳大利亚、新西兰和新几内亚岛(伊里安岛)等。
地球表面广阔连续的水域称为海洋,它包括洋、海和海峡。
地球上的海洋互相连通,构成统一的世界大洋。
地球表面形态与地貌演化过程
地球表面形态与地貌演化过程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其表面形态和地貌的演化过程在地质学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地球的地貌是由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和影响而形成的,例如地质构造、气候、水文、生物等因素。
这些因素使得地球表面形态多样且独特。
首先,地质构造是地球表面形态和地貌演化的主要因素之一。
地质构造是地球内部的构造运动造成的地壳变形现象,它可以是水平的或是垂直的。
地震、火山喷发等现象都是地质构造所引发的。
地球地壳的垂直变动形成了山脉、高原和山谷等地貌特征,如喜马拉雅山脉和珠穆朗玛峰是由印度板块和亚洲板块的碰撞所形成的。
此外,气候也是地球表面形态和地貌演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气候主要指一定地区长期以来的天气现象统计。
不同的气候条件对地貌形成和演变起着深远的影响。
例如,沙漠地区由于长期缺乏水分,形成了特有的沙丘地貌和风化现象。
热带雨林地区由于降雨较为充分,山地形态丰富多样,瀑布和瀑布遗迹等地貌特征相对较多。
水文条件也是地貌演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水文是指水的存在和运动的条件和特点。
水对地貌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侵蚀、沉积和溶蚀等方面。
水的侵蚀能力很强,可以改变地球表面的形态。
例如海岸线的形成和河流的侵蚀作用,都是水文条件对地貌的影响。
同时,沉积也是地貌形成的重要途径之一。
河流、湖泊和海洋的沉积物在长期的堆积作用下,形成了平原和丘陵地貌。
最后,生物也对地球表面形态和地貌演化起着重要的影响。
生物因素包括植被和动物对地貌的改造和演变。
植被通过根系和枝叶的保护作用,可以防止水和风的侵蚀,保护土壤和地表形态的稳定。
动物活动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地球表面的形态。
例如,在北极地区,冻土的融化导致了陆地表面的沉陷,形成了湖泊和沼泽。
综上所述,地球表面形态和地貌演化过程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地质构造、气候、水文和生物等因素共同塑造了地球的独特之美。
了解这些因素和过程对于研究地球的演化历史和环境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板块构造学说面临的部分挑战
1、板块运动的动力来源是什么?
2、板块内部是否存在运动? 3、板块边界的距离问题?
岩石圈板块构造的动力学机制的解释:
(4)也有的学者想用地球周期性的膨胀、收缩或有限
膨胀来解释板块运动。 ( 5 )近年来,根据大洋钻探的成果,发现大洋中有两 次巨大的陨石撞击事件,有的学者推测,巨大的陨击作用 使岩石圈表层物质发生显著的亏损,在岩石圈均衡补偿作
用的影响下,诱发深部地幔物质上涌,造成海洋板块的张
目前,一般认为全球共有十二个板块(见下图)
北 美 板 块
欧 亚 板 块
加勒比 科科斯 板块 板块
阿拉伯 板块
菲律宾海 板块
非 洲 板 块
纳兹卡 板块
南美板块
印度-澳大利亚板块
2.板块的运动
岩石圈板块构造的动力学机制的解释:
(1)早期主张的地幔对流的“传送带模式”。 (2)近20年来,有些学者认为板块的扩张作用不是主要 的,而“冷”板块俯冲时下沉拖拉力才是板块运移的主要 驱动。 (3)由地球自转速度变化而促使岩石圈板块的运动。
深度大、高差大
世界大洋的平均深度为3
800 m 。最深处(马里亚纳海
沟)深11 034 m,最高处(夏 威夷群岛上的冒纳罗亚山)海 拔4 170 m,高差为15 204 m。
可分为大陆架、大陆坡和大洋底
大陆架——大陆周围的浅水地带,从低潮线开始以极缓 的倾斜延伸至海底坡度显著增大的地方。 大陆坡——大陆架外缘向洋底过渡的斜坡。
(二)全球海陆分布特点——分布不均
陆地主要集中于北半球
南极上空看地球
北极上空看地球
多数大陆南北成对分布
多数大陆通过狭窄的海峡 或地峡(运河)断续相连
直布罗陀海峡 苏伊士运河
白 令 海 峡 巴拿马地峡
某些海陆分布具有鲜明的特点
欧洲、非洲与南、北美洲拼合示意图
二、大陆和洋底地形
(一)大陆地形的主要特征 (二)洋底地形的主要特征
地形结构因洲而异
亚洲:地形中高周低,高大的山脉和较高的高原位 于中南部,较低的高原和平原镶嵌在四周; 欧洲:山脉分布在边缘地区,中部为广大连绵的平原;
非洲:是个古老高原大陆,山脉分布在西北部和南部
边缘地区;
南北美和澳大利亚:形成南北纵列的三大地形单元,
即大陆中部是平原,其东西两侧为山地或高原。
(二)洋底地形的主要特征
过程,大陆相继发展演变,同时产生各地质时期的褶皱带。
前寒武纪
.寒武纪
上二叠纪
中生代早期
泥盆纪
上石炭纪
上白垩纪
新生代
世界海陆演化模式(所绘缝合线表示陆地板块的合成)
(三)板块构造学说研究的新进展
板块构造学说对于地球表层的运动有两点基本的假定: ①板块的内部是刚性的,是没有相对运动的。 ②运动集中发生在板块的边界,而板块的边界是狭窄的。 未来构造活动的研究应突出两个内容: (1)关注大陆。大陆是记录地球全部历史的档案馆; 主要的自然灾害多发生在大陆,且破坏性大。 (2)关注大陆当前的活动。
1968~1970
格罗玛挑战者探勘船的深海钻探 板块构造说由地质上的假想变为多数学 者所接受的全球构造学说
1970
大陆漂移(魏格纳)
海底扩张(赫斯和迪茨)
板块构造
赫斯在思考山顶为什么那么平
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思想:
1、在固体地球的上层,存在比较刚性的岩石圈及其下 伏的较塑性的软流圈; 2、地表附近较刚性的岩石圈可划分为若干大小不一的 板块,它们可在塑性较强的软流圈上进行大规模的运移; 3、海洋板块不断新生,不断俯冲、消亡到大陆板块之
风化
内 力
地 表 形 态
崎 岖 不 平
外 力
流水 冰川
波浪等
(一)板块的划分和板块运动
1.板块的划分
板块——指的是岩石圈板块,包括整个地壳和莫霍面以
下的上地幔顶部。
岩石圈板块的划分是以构造活动强烈的板块边界为界线 的。按照板块之间相对运动方式的不同,板块边界可分为以 下三种类型: 离散型板块边界(增生边界)、汇聚型板块 边界(消亡边界)、平错型板块边界
洲
亚洲4 400
非洲3 000
北美洲2 400
南美洲 1 800
南极洲 1 400
欧洲 1 000
大洋洲 900
七大洲面积的比较(单位:万平方千米)
各大洲分布示意图
海 洋 ——地球表面广阔连续的水域,它包括洋、海和海 峡。根据其地理位置及被大陆分开的情况,全球大洋分为太 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北 冰 洋 太 大 太 平 洋 西 洋 印 度 洋 平 洋
大洋底——大洋的主体,约占海洋总面积的82.7%。
洋底地形与陆地一样类型众多,包括洋脊、海岭、海台、
洋盆,海沟等。
示意图见下页
海 岸 大 陆 架 大 陆 坡 大 洋 底
洋脊贯通四大洋
大 洋 中
脊
第二讲
地表形态的演化
趋 于 平 缓
夷平高山、充填洼地
放射性元 素蜕变能 地幔物质 的热对流 地球自转 产生动能 褶皱、断裂、火山、地震等
全球地表形态及演化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王 勇
如果我们对过去的一无所知,那么现在就 会显的迷茫而未来会变得可怕。
——L.S.斯塔夫里阿诺斯(L.s.stavrianos)
全球通史(1500年以前的世界)
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地理大发现
达.伽马(1497)
克里斯托夫.哥伦布(1492)
麦哲伦(1521)
下;
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思想:
4、板块内部相对稳定,板块边缘则由于相邻板块的相 互作用而成为构造活动强烈的地带; 5、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控制了岩石圈表层和内部的各 种地质作用过程,同时也决定了全球岩石圈运动和演化的 基本格局。
据勒皮雄等人的观点,全球岩石圈可分为六大板块:亚 欧、非洲、美洲、南极洲、印度洋和太平洋板块。
离散型板块边界
汇聚型板块边界
平错型板块边界
板块构造学说的发展经过
年份 主要事项 有关科学家 Wegener Du Toit, Holmes Ewing, Heezen Blackett, Runcorn
1912~1915 大陆漂移说的创立 1915~1950 大陆漂移说的争辩,多数科学家并不赞同 海底地质研讨和探勘,中洋脊的发现;古地 1950~1960 磁和磁极移动路线研究
(一)大陆地形的主要特征
地形高低起伏悬殊
陆地平均海拔为840 m。最高点为珠穆朗玛峰, 海拔8844.43 m,最低点在死海,海拔为-392 m, 高差约为9240 m。
地形类型多种多样
常态地形:山地、高原、盆地、丘陵与平原; 特殊地貌类型:冰川地貌、冻土地貌、风沙地 貌、黄土地貌、岩溶地貌、流水地貌、火山地貌、 海岸地貌等; 两条高山带:一条是环太平洋褶皱带;另一条 是阿尔卑斯-喜马拉雅褶皱带
裂、扩张,从而使周边板块沿着不同的方向运移。
(二)大洋的发展与大陆的分合
岩石圈表面是由若干变动着的洋盆和漂移着的大陆组成 的。 1.大洋的发展可分为胚胎期、幼年期、成年期、衰退期、 终了期、遗痕(地缝合线)等阶段。 2.大陆的分合(见下图:世界海陆演化模式图)大陆自
距今7亿年的前寒武纪以来,经历了合、分、再合、再分的
弗朗西斯.德雷克(1577)
第一讲 内力作用下的全球地表形态
一、全球海陆分布大势
(一)七大洲和四大洋
——大陆及其附近的岛屿。全球共有七大洲,按面 积大小依次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 和大洋洲。 习惯上把澳大利亚大陆(面积763×104 km² )作为最小 的大陆,格陵兰岛(面积217.5×104 km² )作为世界面积最大 的岛屿。
1960~1962 海底扩张学说
1963 海底地磁异常的发现
Dietz, Hess
Vine, Mathews Wilson, Sykes
1965~1966 转形断层和地震的研究
板块构造学说的发展经过
年份
1967~1968
主要事项
由大陆漂移及海底扩张两学说演化成板 块构造学说
有关科学家
Mckenzie, Parker Morgan, Le Pichon Isacks, Oliver Sykes, Maxwell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