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VF数据基础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逻辑独立性 数据的结构化:整体结构化 数据控制能力:由DBMS统一管理和控制
应用程序与数据的对应关系(数据库系统)
应用程序1 应用程序2
DBMS
数据库
…
数据库系统程序例 上例实现
SELECT sum(数据) AS 数据和 FROM 数据表 SELECT max(数据) AS 最大值 FROM 数据表
一、人工管理阶段
时期
40年代中--50年代中
产生的背景
应用需求 科学计算 硬件水平 无直接存取存储设备 软件水平 没有操作系统 处理方式 批处理
人工管理阶段(续)
特点
数据的管理者:应用程序,数据不保存。 数据面向的对象:某一应用程序 数据的共享程度:无共享、冗余度极大 数据的独立性:不独立,完全依赖于程序 数据的结构化:无结构 数据控制能力:应用程序自己控制
应用程序与数据的对应关系(人工管理)
应用程序1 应用程序2
数据集1 数据集2
...… ...…
应用程序n
数据集n
人工管理阶段—程序例
求6个数据之和和最大值
/* 程序1:求6个数之和 */ #include <stdio.h> main() { int i,s=0; int a[6]={66,55,75,42,86,77}; for(i=0;i<6;i++)
软件系统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类。系统 软件主要包括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开发应用 系统的高级语言及其编译系统、应用系统开发 的工具软件等。应用软件是指在数据库管理系 统的基础上由用户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自行开 发的应用程序。
s=s+a[i]; printf(“%d”,s); }
/* 程序2:求6个数中的最大值 */ #include <stdio.h> main() {
int i,s; int a[6]={66,55,75,42,86,77}; s=a[0]; for(i=1;i<6;i++)
if (s<a[i]) s=a[i]; printf(“%d”,s); }
main() {
int a[6] , i,s= a[0] ; FILE * fp; fp=fopen("c:\data.dat","rb"); fread(a,2,6,fp); s=a[0]; for(i=0;i<6;i++)
if (s<a[i]) s=a[i]; printf("%d",s); fclose(fp); }
当模式改变时,数据库管理员修改有关的外 模式/模式映象,使外模式保持不变
应用程序是依据数据的外模式编写的,从而 应用程序不必修改,保证了数据与程序的逻 辑独立性,简称数据的逻辑独立性。
模式/内模式映象
保证数据的物理独立性
当数据库的存储结构改变了(例如选用了另 一种存储结构),数据库管理员修改模式/ 内模式映象,使模式保持不变
#include <stdio.h>
main() { int i,s=0,a[6]; FILE * fp; fp=fopen("c:\data.dat","rb"); fread(a,2,6,fp); /* 读 数 据 * / for(i=0;i<6;i++)
s=s+a[i]; printf(" %d",s); fclose(fp); /* 关闭文件 */ }
应用程序不受影响。保证了数据与程序的物 理独立性,简称数据的物理独立性。
1.2.3 数据库管理系统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 数据库管理系统: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
统一管理、控制和维护的数据库管理软件。用 户通过它可以使用数据库中的数据,实现对数 据的存储和检索工作。
数据库管理系统通常由三个部分组成: 数据描述语言(DDL)及其编译程序,数 据操纵语言(DML)或查询语言及其编译、解 释程序,数据库管理例行程序。
( 预习、复习 ) 作业 实验报告
考试成绩
平时成绩 (书面作业、上机练习、综合练习)
期末考试
目录
第一章数据库基础知识 第八章项目管理器
第二章VF系统初步
第九章结构化程序设计
第三章VF数据与数据运算 第十章面向对象编程基础
第四章表的基本操作
第十一章表单设计及运行
第五章数据库的基本操作 第十二章菜单设计
信息Information是被加工成特定形式的 数据,具有知识性并对人类活动产生决策作 用。信息是以某种数据形式表现的。
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也称为信息处理。所谓数据
处理,实际上就是利用计算机对各种类型的 数据进行处理。它包括对数据的采集、整理、 存储、分类、排序、检索、维护、加工、统 计和传输等一系列操作过程。
数据来自同一个文件C:\ data.dat
文件管理阶段把有关的数据组织成一 种文件,这种数据文件可以脱离程序而独立 存在,由一个专门的文件管理系统实施统一 管理。
应用程序通过文件管理系统对数据文件 中的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应用程序与数据文 件之间具有一定的独立性,比手工管理方式 前进了一步。但数据文件仍高度依赖于其对 应的程序,不能被多个程序所共享。由于数 据文件之间不能建立任何联系,因而数据的 通用性仍然较差,冗余量大。
外模式(续)
外模式的用途
保证数据库安全性的一个有力措施。 每个用户只能看见和访问所对应的外模式
中的数据
内模式(Internal Schema)
内模式(也称存储模式)
是数据物理结构和存储方式的描述 是数据在数据库内部的表示方式
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内模式
外模式/模式映象
保证数据的逻辑独立性
三、数据库系统阶段
时期
60年代末以来
产生的背景
应用背景 大规模管理 硬件背景 大容量磁盘 软件背景 有数据库管理系统 处理方式 联机实时处理,分布处理,批处理
数据库系统阶段(续)
特点
数据的管理者:DBMS 数据面向的对象:现实世界 数据的共享程度:共享性高 数据的独立性:高度的物理独立性和一定的
前言
本课程是根据教育部提出的非计算机专 业计算机基础教学三个层次要求,并配合全 国计算机等级考试“Visual FoxPro 二级” 考试大纲的知识要点,以Visual FoxPro 6.0 为主要内容,介绍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 基础理论及应用系统开发知识。不仅介绍数 据库基础理论与Visual FoxPro 6.0 的基本 操作;而且介绍面向对象可视化编程、应用 系统开发的方法、步骤。
1.2.2 数据库的体系结构
用户A1 用户A2 …… 用户B1 用户B2 ……
外模式A 外视图A …… 外模式B 外视图B ……
概念模式 概念视图
DBMS
存储结构定义 存储数据库 (内模式) (内视图)
由数据 库管理 员建立 和维护 的模式
……
模式(Schema)
模式(也称逻辑模式)
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 所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综合了所有用户
数据处理的目的是从大量的、原始的 数据中获得人们所需要的资料并提取有用的 数据成份,作为行为和决策的依据。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过程
什么是数据管理
对数据进行分类、组织、编码、存储、检索 和维护,是数据处理的中心问题。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过程
人工管理阶段(40年代中--50年代中) 文件系统阶段(50年代末--60年代中) 数据库系统阶段(60年代末--现在)
第一章 数据库基础知识
1.1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 1.2 数据库系统 1.3 数据模型 1.4 关系数据库 1.5 数据库系统的体系结构与开发工具
1.1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
信息与数据 数据Data是存储在某一种媒体上的能够
识别的物理符号。数据不仅包括数字、字母、 文字和其他特殊字符组成的文本形式的数据, 而且还包括图形、图像、动画、影像和声音 等多媒体数据。包括两个方面:描述事物特 性的数据内容;存储在某一种媒体上的数据 形式。
的需求
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模式 模式的地位:数据库系统模式结构的中间层
与数据的物理存储细节和硬件环境无关 与具体的应用程序、开发工具及高级程序设
计语言无关
外模式(External Schema)
外模式(也称子模式或用户模式)
数据库用户(包括应用程序员和最终用户) 使用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
程序和数据放在一起,虽然是处理同一批数据, 但是程序之间没有数据共享
人工管理阶段出现在计算机应用于数据管 理的初期。由于没有必要的软件、硬件环境的 支持,用户只能直接在裸机上操作。应用程序 中不仅要设计数据的逻辑结构,还要阐明数据 在存储器上的存储地址。
在这一管理方式下,应用程序与数据之间 相互结合不可分割,当数据有所变动时程序则 随之改变,独立性差;另外,各程序之间的数 据不能相互传递,缺少共享性,因而这种管理 方式既不灵活,也不安全,编程效率较差。
数据库系统管理阶段对所有的数据实行统一 规划管理,形成一个数据中心,构成一个数据 “仓库”。应用程序不再只与一个孤立的数据文 件相对应,可以取整体数据集的某个子集作为逻 辑文件与其对应,通过数据库管理系统实现逻辑 文件与物理数据之间的映射。
在数据库系统管理的系统环境下,应用程序 对数据的管理和访问灵活方便,数据与应用程序 之间完全独立,程序的编制质量和效率都有所提 高;由于数据文件间可以建立关联关系,数据的 冗余大大减少,数据共享性显著增强。
数据库用户的数据视图,是与某一应用有关 的数据的逻辑表示
外模式(续)
外模式的地位:介于模式与应用之间
模式与外模式的关系:一对多
外模式通常是模式的子集 一个数据库可以有多个外模式 反映了不同的用户的应用需求、看待数据的方式、
对数据保密的要求
外模式与应用的关系:一对多
同一外模式可以为某一用户的多个应用系统所使用 但一个应用程序只能使用一个外模式
第六章SQL查询语言
第十四章报表与标签
第七章视图与查询
第十五章小型系统开发实例
第一章 数据库基础知识
数据库的地位
数据库技术产生于六十年代末,是数据管理的 最新技术,是计算机科学的重要分支
数据库技术是信息系统的核心和基础,它的出 现极大地促进了计算机应用向各行各业的渗透
数据库的建设规模、数据库信息量的大小和使 用频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信息化程度的重要 标志
教材与参考书
教材
Visual FoxPro 程序设计教程(第二版) 刘卫国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Visual FoxPro 程序设计上机指导与习题选解 刘卫国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教程 Visual FoxPro 程序设计
教育部考试中心
学习方式
听课 读书
1.2.4 数据库应用系统
数据库应用系统根据用户任务需要用 高级语言编写的可以实现对数据库中 的数据进行存取和检索操作的程序。
1.2.5 数据库系统的构成
数据库应用系统 数据库管理系统
操作系统 硬件
数 据 库 系 统 它 是 由有关的硬件、 软件、数据和人 员四个部分组合 而形成的。
硬件环境是数据库系统的物理支撑。
改变必须修改应用程序 数据控制能力:应用程序自己控制
应用程序与数据的对应关系(文件系统)
应用程序1
文件1
应用程序2
文件2
...… ...…
应用程序n
存取 方法
文件n
文件管理阶段—程序例
求6个数据之和和最大值
/* 程序1:求6个数之和 */
/* 程序2:求6个数中最大值 */
#include <stdio.h>
1.2 数据库系统
1.2.1 数据库(DataBase)
数据库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和管理对象。 数据库,就是以一定的组织方式将相关 的数据组织在一起,存放在计算机外存储器 上形成的,能为多个用户共享的,与应用程 序彼此独立的一组相关数据的集合。 数据库不仅包括描述事物的数据本身, 而且还包括相关事物之间的联系。
二、文件系统阶段
时期
50年代末--60年代中
产生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景
应用需求 科学计算、管理 硬件水平 磁盘、磁鼓 软件水平 有文件系统 处理方式 联机实时处理、批处理
文件系统阶段(续)
特点
数据的管理者:文件系统,数据可长期保存 数据面向的对象:某一应用程序 数据的共享程度:共享性差、冗余度大 数据的结构化:记录内有结构,整体无结构 数据的独立性:独立性差,数据的逻辑结构
应用程序与数据的对应关系(数据库系统)
应用程序1 应用程序2
DBMS
数据库
…
数据库系统程序例 上例实现
SELECT sum(数据) AS 数据和 FROM 数据表 SELECT max(数据) AS 最大值 FROM 数据表
一、人工管理阶段
时期
40年代中--50年代中
产生的背景
应用需求 科学计算 硬件水平 无直接存取存储设备 软件水平 没有操作系统 处理方式 批处理
人工管理阶段(续)
特点
数据的管理者:应用程序,数据不保存。 数据面向的对象:某一应用程序 数据的共享程度:无共享、冗余度极大 数据的独立性:不独立,完全依赖于程序 数据的结构化:无结构 数据控制能力:应用程序自己控制
应用程序与数据的对应关系(人工管理)
应用程序1 应用程序2
数据集1 数据集2
...… ...…
应用程序n
数据集n
人工管理阶段—程序例
求6个数据之和和最大值
/* 程序1:求6个数之和 */ #include <stdio.h> main() { int i,s=0; int a[6]={66,55,75,42,86,77}; for(i=0;i<6;i++)
软件系统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类。系统 软件主要包括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开发应用 系统的高级语言及其编译系统、应用系统开发 的工具软件等。应用软件是指在数据库管理系 统的基础上由用户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自行开 发的应用程序。
s=s+a[i]; printf(“%d”,s); }
/* 程序2:求6个数中的最大值 */ #include <stdio.h> main() {
int i,s; int a[6]={66,55,75,42,86,77}; s=a[0]; for(i=1;i<6;i++)
if (s<a[i]) s=a[i]; printf(“%d”,s); }
main() {
int a[6] , i,s= a[0] ; FILE * fp; fp=fopen("c:\data.dat","rb"); fread(a,2,6,fp); s=a[0]; for(i=0;i<6;i++)
if (s<a[i]) s=a[i]; printf("%d",s); fclose(fp); }
当模式改变时,数据库管理员修改有关的外 模式/模式映象,使外模式保持不变
应用程序是依据数据的外模式编写的,从而 应用程序不必修改,保证了数据与程序的逻 辑独立性,简称数据的逻辑独立性。
模式/内模式映象
保证数据的物理独立性
当数据库的存储结构改变了(例如选用了另 一种存储结构),数据库管理员修改模式/ 内模式映象,使模式保持不变
#include <stdio.h>
main() { int i,s=0,a[6]; FILE * fp; fp=fopen("c:\data.dat","rb"); fread(a,2,6,fp); /* 读 数 据 * / for(i=0;i<6;i++)
s=s+a[i]; printf(" %d",s); fclose(fp); /* 关闭文件 */ }
应用程序不受影响。保证了数据与程序的物 理独立性,简称数据的物理独立性。
1.2.3 数据库管理系统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 数据库管理系统: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
统一管理、控制和维护的数据库管理软件。用 户通过它可以使用数据库中的数据,实现对数 据的存储和检索工作。
数据库管理系统通常由三个部分组成: 数据描述语言(DDL)及其编译程序,数 据操纵语言(DML)或查询语言及其编译、解 释程序,数据库管理例行程序。
( 预习、复习 ) 作业 实验报告
考试成绩
平时成绩 (书面作业、上机练习、综合练习)
期末考试
目录
第一章数据库基础知识 第八章项目管理器
第二章VF系统初步
第九章结构化程序设计
第三章VF数据与数据运算 第十章面向对象编程基础
第四章表的基本操作
第十一章表单设计及运行
第五章数据库的基本操作 第十二章菜单设计
信息Information是被加工成特定形式的 数据,具有知识性并对人类活动产生决策作 用。信息是以某种数据形式表现的。
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也称为信息处理。所谓数据
处理,实际上就是利用计算机对各种类型的 数据进行处理。它包括对数据的采集、整理、 存储、分类、排序、检索、维护、加工、统 计和传输等一系列操作过程。
数据来自同一个文件C:\ data.dat
文件管理阶段把有关的数据组织成一 种文件,这种数据文件可以脱离程序而独立 存在,由一个专门的文件管理系统实施统一 管理。
应用程序通过文件管理系统对数据文件 中的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应用程序与数据文 件之间具有一定的独立性,比手工管理方式 前进了一步。但数据文件仍高度依赖于其对 应的程序,不能被多个程序所共享。由于数 据文件之间不能建立任何联系,因而数据的 通用性仍然较差,冗余量大。
外模式(续)
外模式的用途
保证数据库安全性的一个有力措施。 每个用户只能看见和访问所对应的外模式
中的数据
内模式(Internal Schema)
内模式(也称存储模式)
是数据物理结构和存储方式的描述 是数据在数据库内部的表示方式
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内模式
外模式/模式映象
保证数据的逻辑独立性
三、数据库系统阶段
时期
60年代末以来
产生的背景
应用背景 大规模管理 硬件背景 大容量磁盘 软件背景 有数据库管理系统 处理方式 联机实时处理,分布处理,批处理
数据库系统阶段(续)
特点
数据的管理者:DBMS 数据面向的对象:现实世界 数据的共享程度:共享性高 数据的独立性:高度的物理独立性和一定的
前言
本课程是根据教育部提出的非计算机专 业计算机基础教学三个层次要求,并配合全 国计算机等级考试“Visual FoxPro 二级” 考试大纲的知识要点,以Visual FoxPro 6.0 为主要内容,介绍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 基础理论及应用系统开发知识。不仅介绍数 据库基础理论与Visual FoxPro 6.0 的基本 操作;而且介绍面向对象可视化编程、应用 系统开发的方法、步骤。
1.2.2 数据库的体系结构
用户A1 用户A2 …… 用户B1 用户B2 ……
外模式A 外视图A …… 外模式B 外视图B ……
概念模式 概念视图
DBMS
存储结构定义 存储数据库 (内模式) (内视图)
由数据 库管理 员建立 和维护 的模式
……
模式(Schema)
模式(也称逻辑模式)
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 所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综合了所有用户
数据处理的目的是从大量的、原始的 数据中获得人们所需要的资料并提取有用的 数据成份,作为行为和决策的依据。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过程
什么是数据管理
对数据进行分类、组织、编码、存储、检索 和维护,是数据处理的中心问题。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过程
人工管理阶段(40年代中--50年代中) 文件系统阶段(50年代末--60年代中) 数据库系统阶段(60年代末--现在)
第一章 数据库基础知识
1.1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 1.2 数据库系统 1.3 数据模型 1.4 关系数据库 1.5 数据库系统的体系结构与开发工具
1.1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
信息与数据 数据Data是存储在某一种媒体上的能够
识别的物理符号。数据不仅包括数字、字母、 文字和其他特殊字符组成的文本形式的数据, 而且还包括图形、图像、动画、影像和声音 等多媒体数据。包括两个方面:描述事物特 性的数据内容;存储在某一种媒体上的数据 形式。
的需求
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模式 模式的地位:数据库系统模式结构的中间层
与数据的物理存储细节和硬件环境无关 与具体的应用程序、开发工具及高级程序设
计语言无关
外模式(External Schema)
外模式(也称子模式或用户模式)
数据库用户(包括应用程序员和最终用户) 使用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
程序和数据放在一起,虽然是处理同一批数据, 但是程序之间没有数据共享
人工管理阶段出现在计算机应用于数据管 理的初期。由于没有必要的软件、硬件环境的 支持,用户只能直接在裸机上操作。应用程序 中不仅要设计数据的逻辑结构,还要阐明数据 在存储器上的存储地址。
在这一管理方式下,应用程序与数据之间 相互结合不可分割,当数据有所变动时程序则 随之改变,独立性差;另外,各程序之间的数 据不能相互传递,缺少共享性,因而这种管理 方式既不灵活,也不安全,编程效率较差。
数据库系统管理阶段对所有的数据实行统一 规划管理,形成一个数据中心,构成一个数据 “仓库”。应用程序不再只与一个孤立的数据文 件相对应,可以取整体数据集的某个子集作为逻 辑文件与其对应,通过数据库管理系统实现逻辑 文件与物理数据之间的映射。
在数据库系统管理的系统环境下,应用程序 对数据的管理和访问灵活方便,数据与应用程序 之间完全独立,程序的编制质量和效率都有所提 高;由于数据文件间可以建立关联关系,数据的 冗余大大减少,数据共享性显著增强。
数据库用户的数据视图,是与某一应用有关 的数据的逻辑表示
外模式(续)
外模式的地位:介于模式与应用之间
模式与外模式的关系:一对多
外模式通常是模式的子集 一个数据库可以有多个外模式 反映了不同的用户的应用需求、看待数据的方式、
对数据保密的要求
外模式与应用的关系:一对多
同一外模式可以为某一用户的多个应用系统所使用 但一个应用程序只能使用一个外模式
第六章SQL查询语言
第十四章报表与标签
第七章视图与查询
第十五章小型系统开发实例
第一章 数据库基础知识
数据库的地位
数据库技术产生于六十年代末,是数据管理的 最新技术,是计算机科学的重要分支
数据库技术是信息系统的核心和基础,它的出 现极大地促进了计算机应用向各行各业的渗透
数据库的建设规模、数据库信息量的大小和使 用频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信息化程度的重要 标志
教材与参考书
教材
Visual FoxPro 程序设计教程(第二版) 刘卫国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Visual FoxPro 程序设计上机指导与习题选解 刘卫国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教程 Visual FoxPro 程序设计
教育部考试中心
学习方式
听课 读书
1.2.4 数据库应用系统
数据库应用系统根据用户任务需要用 高级语言编写的可以实现对数据库中 的数据进行存取和检索操作的程序。
1.2.5 数据库系统的构成
数据库应用系统 数据库管理系统
操作系统 硬件
数 据 库 系 统 它 是 由有关的硬件、 软件、数据和人 员四个部分组合 而形成的。
硬件环境是数据库系统的物理支撑。
改变必须修改应用程序 数据控制能力:应用程序自己控制
应用程序与数据的对应关系(文件系统)
应用程序1
文件1
应用程序2
文件2
...… ...…
应用程序n
存取 方法
文件n
文件管理阶段—程序例
求6个数据之和和最大值
/* 程序1:求6个数之和 */
/* 程序2:求6个数中最大值 */
#include <stdio.h>
1.2 数据库系统
1.2.1 数据库(DataBase)
数据库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和管理对象。 数据库,就是以一定的组织方式将相关 的数据组织在一起,存放在计算机外存储器 上形成的,能为多个用户共享的,与应用程 序彼此独立的一组相关数据的集合。 数据库不仅包括描述事物的数据本身, 而且还包括相关事物之间的联系。
二、文件系统阶段
时期
50年代末--60年代中
产生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景
应用需求 科学计算、管理 硬件水平 磁盘、磁鼓 软件水平 有文件系统 处理方式 联机实时处理、批处理
文件系统阶段(续)
特点
数据的管理者:文件系统,数据可长期保存 数据面向的对象:某一应用程序 数据的共享程度:共享性差、冗余度大 数据的结构化:记录内有结构,整体无结构 数据的独立性:独立性差,数据的逻辑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