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著名化学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著名化学家
普利斯特里1733年3月13日出生在英国利兹,
从小家境困难,由亲戚抚养成人。
1751年进入神学院。
毕业后大部分时间是做牧师,化学是他的业余爱好。
他在化学、电学、自然哲学、神学等方面都有很多著
作。
他写了许多自以为得意的神学著作,然而使他名
垂千古的却是他的科学著作。
1764年他31岁时写成
《电学史》。
当时这是一部很有名的书,由于这部书
的出版,1766年他就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
气体化学之父 1722年他39岁时,又写成了一部《光学史》。
也是18世纪后期的一本名著。
当时,他在利兹一方面担任牧师,一方面开始从事化学的研究工作。
他对气体的研究是颇有成效的。
他利用制得的氢气研究该气体对各种金属氧化物的作用。
同年,普利斯特里还将木炭置于密闭的容器中燃烧,发现能使五分之一的空气变成碳酸气,用石灰水吸收后,剩下的气体不助燃也不助呼吸。
由于他虔信燃素说,因此把这种剩下来的气体叫“被燃素饱和了的空气”。
显然他用木炭燃烧和碱液吸收的方法除去空气中的氧和碳酸气,制得了氮气。
此外,他发现了氧化氮(NO),并用于空气的分析上。
还发现或研究了氯化氢、氨气、亚硫酸气体(二氧化碳)、氧化二氮、氧气等多种气体。
1766年,他的《几种气体的实验和观察》三卷本书出版。
该书详细叙述各种气体的制备或性质。
由于他对气体研究的卓著成就,所以他被称为“气体化学之父”。
在气体的研究中最为重要的是氧的发现。
1774年,普利斯特里把汞烟灰(氧化汞)放在玻璃皿中用聚光镜加热,发现它很快就分解出气体来。
他原以为放出的是空气,于是利用集气法收集产生的气体,并进行研究,发现该气体使蜡烛燃烧更旺,呼吸它感到十分轻松舒畅。
他制得了氧气,还用实验证明了氧气有助燃和助呼吸的性质。
但由于他是个顽固的燃素说信徒,仍认为空气是单一的气
体,所以他还把这种气体叫“脱燃素空气”,其性质与前面发现的“被燃素饱和的空气”(氮气)差别只在于燃素的含量不同,因而助燃能力不同。
同年他到欧洲参观旅行,在巴黎与拉瓦锡交换好多化学方面的看法,并把用聚光镜使汞银灰分解的试验告诉拉瓦锡,使拉瓦锡得益匪浅。
拉瓦锡正是重复了普利斯特里有关氧的试验,并与大量精确的实验材料联系起来,进行科学的分析判断,揭示了燃烧和空气的真实联系。
可是直到1783年,拉瓦锡的燃烧与氧化学说已普遍被人们认为是正确的时候,普利斯特里仍不接受拉瓦锡的解释,还坚持错误的燃素说,并且写了许多文章反对拉瓦锡的见解。
这是化学史上很有趣的事实。
一位发现氧气的人,反而成为反对氧化学说的人。
然而普利斯特里所发现的氧气,是后来化学蓬勃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因此各国化学家至今都还很尊敬普利斯特里。
1791年,他由于同情法国大革命,作了好几次为大革命的宣传讲演,而受到一些人的迫害,家被抄,图书及实验设备都被付之一炬。
他只身逃出,躲避在伦敦,但伦敦也难于久居。
1794年他六十一岁时不得不移居美国。
在美国继续从事科学研究。
1804年病故。
英、美两国人民都十分尊敬他,在英国有他的全身塑像。
在美国,他住过的房子已建成纪念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普利斯特里奖章已成为美国化学界的最高荣誉。
卢嘉锡
卢嘉锡,福建厦门市人。
1915年10月26
日生于福建省厦门市,原籍台湾台南,祖籍福
建省永定县。
1934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化学系。
1939年在英国伦敦大学获博士学位,同年到美
国加州理工学院学习和工作。
1944年在马里兰
研究室参加美国国防研究工作时,曾获美国国
防研究委员会颁发的成就奖。
1945年回国后历
任厦门大学化学系教授兼系主任,理学院院长,副教务长,研究部副部长、部长,校长助理、副校长等职。
1955年被聘为中国科学院数理化学部委员(现称院士)。
1960年担任福州大学副校长和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所长,并兼省科委副主任、中国科学院福建分院副院长。
1973年,卢嘉锡在国际上最早提出固氮酶活性中心网兜模型,之后又提出过渡金属原子簇化合物“自兜”合成中的“元件组装”设想等问题,为我国化学模拟生物固氮等研究跻身世界前列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先后在国内外发表多篇重要论文,为我国培养了大批优秀科技人才。
1978年,他以台湾省代表团团长的身份参加了全国科学大会。
1979年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他曾任中国化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协副主席。
他于1984年当选为欧洲科学文艺文法学院名誉院士,1987年获伦敦城市大学名誉科学博士学位,同年获比利时皇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称号。
由于在结构化学研究中的杰出成就,1999年获何梁何利科学成就奖。
1981年,卢嘉锡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长,领导中国科学院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
他主要从事结构化学的研究工作并证实了佩内(Penney)和萨瑟兰(Sutherland)根据量子化学理论分析提出的氧化氢分子结构型,罗瑟洛(Lothrop)根据合成化学反应提出的二联苯分子结构,并对这个新型芳羟进行了量子化学理论分析。
他定出了氮化硫及其一些衍生物的非过渡元素原子簇结构。
他提出了固氮酶中钼铁蛋白非朊辅基固氮活性中心的MoFe2S3民网状原子簇结构模型,进一步发展成为孪合重烷型双立方烷的“福州模型”,受到国际上的好评。
他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论文30余篇。
1987年从院长岗位上退下后,任中国科学院特邀顾问、主席团名誉主席。
1985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并曾任第三世界科学院理事会理事、副院长等职。
他还先后担任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第七、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主席、名誉主席,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欧美同学会会长等职。
曾昭抡
曾昭抡,字叔伟,1899年5月25日出生于湖南
省湘乡县一个书香门第之家。
父亲曾广祚是前清举
人,母亲陈季瑛出身名门,兄弟姐妹13人,曾昭抡
排行第二。
1912年曾昭抡考入长沙雅礼中学,1915
年又考入学制为8年的清华留美预备学校,因成绩优
异,插班入四年级。
1920年曾昭抡毕业赴美国留学,
在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化学工程,三年内修完了四年的
课程。
其后曾昭抡又转攻化学,于1926年完成了博
士论文《有选择性的衍生物在醇类、酚类、胺类及硫醇鉴定中的应用》,获科学博士学位。
改革近代教育
1926年,曾昭抡回国后,先在广州兵工试验厂当技师,因决心献身于教育和科学事业,1927年转到南京中央大学化学系任教授,后又兼化工系主任。
1931年后,曾昭伦任北京大学化学系教授兼系主任。
他在中央大学,特别是到北京大学以后,进行了一系列教育改革。
首先,加强实验室建设。
他认为,实验室是教学和科研必备的条件。
在他主持下,北京大学化学系扩建了4个实验室,进行了设备改装和增补,购置了许多新的实验仪器和化学药品,使实验室成为师生从事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基地。
曾昭抡重视图书资料工作。
他为北大化学系图书室订购了许多美国、英国、德国等国的图书、期刊,亲自选定书刊目录,千方百计补齐缺刊,保证师生能接触到学术领域的各个方面及其最新发展。
重新编写教材。
曾昭抡强调教材要反映科学技术的新发展。
他亲自编写讲义,把一些最新动态和成果加进去、介绍给学生。
他曾讲授过普通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有机合成、有机分析、炸药化学和化学工程等多门课程,由于他备课认真,又博学多闻,所以他的讲课很受学生欢迎。
曾昭抡还为改革教学方法做了许多工作。
有时他在课堂上一边讲课,一边做示范实验,或者讲完了所学的内容后,集中一段时间让学生去做实验。
例如有机合成课要求学生用一定数量的原料,在规定时间内完成20个合成实验;又如有机分析课要求学生对10个未知化合物和5个未知混合物进行分离、鉴定并写出报告。
他这样重视实验的教学方法,在当时的中国尚属罕见。
曾昭抡对学生训练十分严格,他要求每个学生在毕业前必须接受科学研究的训练,一定要做毕业论文。
北京大学化学系的学生1934年开始做毕业论文,从此,我国各大学也相继实行毕业论文制度。
张子高
张子高(1886~1976)中国化学教育家和化学
史学家。
名准,字子高。
1886年7月14日生于湖
北省枝江县,1976年12月11日卒于北京。
1907
年毕业于武昌文普通学堂。
1909年考取清华学堂第一届赴美留学生,先入摩欣学院学习,1911年入麻省理工学院专攻化学。
1916年回国,历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东南大学、金陵大学、浙江大学教授,清华大学教授、系主任、副校长。
主要贡献早年在留美期间曾与其导师A.A.诺伊斯进行稀土元素分离的研究工作,是其名著《稀有元素定性分析》一书的参加者。
回国后致力于教育事业,在中国较早地建立起化学基础课教学的实验室,传授最新的化学知识,并注重教学法的研究,为中国培养理科人才作出了贡献。
张子高还从事化学史的教学和研究。
20年代初,即根据《本草纲目》上的记载,进行制备氯化汞的实验,后又对炼丹、造纸、酿酒和中国化学史的分期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著有《中国化学史稿•古代之部》(1964)。
科研精神张子高在教学工作上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努力反映最新的科学成就。
在二三十年代,化学热力学还是一门新兴学科,张子高把它引入国内,传授给学生;另一个特点是严谨治学,他对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认真对待,严格要求,注意培养学生的求实精神和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
他还特别注意教学方法,以利学生接受。
他不仅备课时考虑到如何突出重点,而且在课堂上板书工整,注意教学效果。
他注意辅导学习有困难的同学。
对那些不及格的考卷,无论是谁教的学生,他都要再看一遍,以便了解学生学习中的难点,作为改进教学的参考。
张青莲
张青莲是我国著名的化学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
他1908年出生于江苏常熟支塘镇,193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研究生院,1936年获德国柏林大学博士学位。
后张青莲进入瑞典斯德哥尔摩物理化学研究所作访问学者。
1937年张青莲回国,他历任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副研究员,西南联合大学、清华大学教授,北京大学教授、化学系主任,中国科学院学术秘书、院士、化学部副主任,国家科委稳定同位素专业分组组长,中国质谱学会理事长,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原子量与同位素丰度委员会委员。
张青莲专长是无机化学,他长期从事该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对同位素化学造诣尤深,主要在同位素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动力学效应以同位素的天然丰度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张青莲是我国稳定同位素学科的奠基人和开拓者。
他致力于国防现代化事业,对重水和锂同位素的开发和生产曾起重要作用,他被化工部授予全国国防化工先进工作者称号。
张
青莲发表了《从事同位素化学研究五十年》和《同位素研究又十年》等学术论文百余篇,并曾主编《化学学报》和《无机化学丛书》18卷。
近年来从事同位素质谱法测定原子量的研究。
他主持精密测5种稀有金属元素的原子量,被采用为国际新标准。
这是我国对化学元素的自然常数测定的重要贡献,张青莲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张青莲说:“回顾自己多年来所走的路,要说什么特别出色的成就和贡献,我觉得谈不上。
但是我们总是在不断地努力,甚至也向一些新的领域进取,而且,只要进去,总能有所收获。
当然这一切并非没有个人的努力和作用,但也同时有机遇、环境和周围同志们、研究生们的互相合作和支持,要说荣誉,不仅仅是我个人的。
可以说,祖国壮丽的山川璀璨的文化哺育了我,抗战的艰苦岁月和生活锻炼了我,这是我一生受益不尽的。
至于其他,那就是自己的努力、环境、机遇了。
我是幸运的,因为我的一生看到过屈辱,更看到了胜利,看到过贫穷,更看到了温饱,看到过孱弱,更看到强盛。
我的一生无非是这沧桑巨变的一粟而已。
生活,在我这一生,应该是喜上眉梢的。
”
侯德榜
侯氏制碱法的创造者侯德榜 1、基本情况:侯德榜(1890--1974),福州市闽侯县人。
化学、化工、土建和机械工程专家。
历任重工业部化工局顾问,化工部副部长等职。
曾当选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第一、二、三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常务委员会委员;全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
2、主要贡献:侯德榜一生在化工技术上有三大贡献。
第一,揭开了苏尔维法的秘密。
第二,创立了中国人自己的制碱工艺——侯氏制碱法。
第三,就是他为发展小化肥工业所做的贡献。
3、主要感人事迹选摘/科研精神:侯德榜, 1890年8月9日生于福建闽侯农村。
少年时他学习1分刻苦,就是伏在水车上双脚不停地车水时,仍能捧着书本认真读书。
后来在姑母的资助下,他单身来到福州英华书院和闽皖路矿学堂读书。
毕业后曾在津浦铁路符离集车站做过工程练习生。
在工作之余,他抓紧时间学习,1911年考人清华留美预备学校。
经过3年的努力,他以10门功课1000分的优异成绩被保送到美国留学。
8年中,他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柏拉图学院、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化学工程,1921年取得博士学位。
在国外留学时,他时刻怀念祖国,惦记着处于水深火热中的苦难同胞。
这时候,在纽约他遇到了赴美考察的陈
调甫先生。
陈受爱国实业家范旭东委托,为在中国兴办碱业特地到美国来物色人才。
魏伯阳
魏伯阳(约100~约170),中国东汉后期的著名
炼丹家。
会稽上虞(今浙江省上虞县)人。
他是公认
为留有遗作的最早的炼丹家。
后人称他为云牙子。
他
出身于封建社会的上层家庭,喜欢神仙道术。
他著有
《周易参同契》,是世界上最古的炼丹术理论性著作,
对中国的炼丹术有重大的影响。
书中记录当时炼丹所
使用的化学药品,如汞、硫黄、铅、胡粉(即碱式碳
酸铅)、砂(即氯化铵)、铜、金、云母、丹砂(即硫化汞)等。
还可看出,他在炼丹过程中已掌握不少化学知识。
例如,他认识到下列的化学事实:
①水银容易蒸发,并容易与硫黄化合。
《周易参同契》中载有“河上姹女,灵而最神,得火则飞,不见埃尘……将欲制之,黄芽为根”(“河上姹女”指汞、“黄芽”指硫黄)。
这几句话表示出下列反应:Hg+S─→HgS另有一种解释:“黄芽”为铅,产物为铅汞齐。
②碱式碳酸铅能被炭还原成铅。
《周易参同契》中载有“胡粉投火中,色坏还为铅”。
③黄金很不容易氧化。
《周易参同契》中有“金入于猛火,色不夺精光”。
④几种物质起化学变化时的比例很重要,否则反应操作会失败。
《周易参同契》中有“分剂参差,失其纪纲”。
⑤当时的炼丹术已使用升华方法。
《周易参同契》中有“丹鼎歌”。
丹鼎就是炼丹所用的鼎炉,它是升华过程的重要工具。
葛洪
葛洪(284~364),中国晋代著名的炼丹家和医药
学家。
丹阳句容(今江苏省句容县)人。
字稚川,自号
抱朴子。
葛洪少年时家道贫困,以砍柴所得买纸抄书,
刻苦攻读诸子百家,杂学旁收,十年如一日。
葛洪的从祖
葛玄是一个方士,精于炼丹术,号称葛仙翁,他传授过一个弟子,叫郑隐。
葛洪起初跟郑隐学炼丹,后来又拜鲍玄为师。
葛洪做京官时听说交趾郡(今越南)出产仙丹的原料朱砂,请求到勾漏县当县令,以便就近采料炼丹。
晋朝皇帝同意后,他带了一家人到南方去。
到广州后,受到朋友劝阻,就留在附近罗浮山上修炼,过他的“丹鼎神仙”生涯,直到老死。
罗浮山有他的炼丹遗址。
葛洪学识丰富,著作很多,大多散佚。
《正统道藏》收入归于葛洪的著作有十几种,大部分是托名的。
现存的足以代表他的学术思想的是:《抱朴子内篇》、《抱朴子外篇》、《肘后备急方》。
葛洪收集了很多丹方秘籍。
《抱朴子内篇》概略地介绍了这些内容,可说是集各家炼丹术的大成,在炼丹史上有重大影响。
《抱朴子外篇》是儒家应世之术。
《肘后备急方》中,详细记录了天花、伤寒、痢疾、结核病等传染病,还介绍了中药常山治疟疾、麻黄治哮喘、松节油治关节痛等单方,与现代应用大致相符,在医学史上有很大价值。
(见彩图中国古代炼丹家葛洪(号抱朴子)。
拓自杭州西湖葛岭石碑)
陶弘景
陶弘景(456~536),中国南朝齐梁时期著名的
医药学家和炼丹家,字通明,晚号华阳隐居,丹阳秣
陵(今江苏省句容县)人。
他的祖父善解药术;陶弘景
的父亲也深解药术,对他都有影响。
陶弘景少年时读
葛洪《神仙传》后,便有养生之志,15岁就倾慕隐
逸生活。
由于他读书很多,还不到20岁,就被齐高
帝(肖道成,479~482)任为诸王侍读。
37岁辞朝归隐。
后来梁武帝(肖衍,502~549)每有吉凶征讨大事,还向他咨询。
陶弘景在医药、炼丹、天文历算、地理、兵学、铸剑、经学、文学艺术、道教仪典等方面都有深入的研究,而以对于药物学的贡献为最大,这又和炼丹有关。
他对当时的《神农本草经》加以整理校订,又补充了365种药物收在《名医别录》内,撰成《本草经集注》。
陶弘景对化学的贡献之一是记载了硝酸钾的火焰分析法:“先时有人得一种物,其色理与朴硝大同小异,如握雪不冰。
强烧之,紫青烟起,仍成灰,不停沸,如朴硝,云是真消石也。
”所谓“紫青烟起”是钾盐所特有的性质。
陶弘景这一记载,是世界化学史上钾盐鉴定的最早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