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和谐精神”推进高校图书馆和谐管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和谐精神”推进高校图书馆和谐管理

高校图书馆作为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和谐校院建设起着重要作用,如何用“和谐”精神,实现图书馆的和谐管理,是高校工作者应关注和探索的重要课题。要准确地对和谐社会中高校图书馆的定位,实事求是地分析目前高校图书馆管理存在的问题,探索实现高校图书馆和谐管理的方法和途径。应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营造和谐的人文环境,培养员工的创新能力,运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建设网络图书馆等,大力推进高校图书馆的和谐管理。

标签:和谐精神;高校图书馆;和谐管理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1]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将成为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摆在中国人民面前。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工作都应以是否有利于社会和谐这一点出发重新审视与评价。高校图书馆作为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和谐社会建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理应受到高度重视。如何用“和谐”精神,实现图书馆的和谐管理,是高校工作者应该关注和探索的重要课题。

一、对和谐社会中高校图书馆的重要作用认识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提出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它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对“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胡锦涛同志曾经作过精辟的论述:“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2]。高等学校作为国家各类高级人才培养基地,是构建和谐社会大系统中一个子系统,而高校图书馆则作为这个子系统中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方式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首先,高校图书馆是师生学习交流信息的平台。和谐社会是学习型社会,因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现代化建设进程“必须拥有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必须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3]。完成如此艰巨的人才培养任务,单靠学校教育是不可能实现的,必须在办好各级各类教育的同时,努力办好各类图书馆,为公民终身自学搭建平台。高校师生是现在和未来我国科研队伍的主力军,担负着为高校师生提供知识和信息服务的高校图书馆,在为广大教师教学科研提供服务的同时,也为促进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其次,高校图书馆是展示和谐人际关系的窗口。高校图书馆既是知识信息交流的平台,也是重要的精神文明教育场所。在这里,馆员应以热情的态度、文明的举止,高质量的服务、人性化的管理,为读者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读者则应以文明谦和的态度,尊重馆员的劳动,爱护图书资料,在礼貌和谐中享受文明知识和服务,使图书馆成为大学校园中一个美好精神家园。

再次,高校图书馆是和谐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图书馆以其自身丰

富的文化内涵,使它成为高校和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一般建在校园中心位置,且自然通风,采光效果好,安静幽雅,与其他建筑物构成校园的和谐美;图书馆内部装饰和谐,干净整洁,能体现现代图书馆的文化内涵和教育特色;图书馆有浓厚的学习气氛,催人求索向上,使读者不仅在图书馆求知学习,而且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理想人格的塑造,达到养成教育的目的。

二、高校图书馆管理现状的不和谐问题分析

和谐社会要求其各领域以其和谐的工作与之相匹配。尽管高校图书馆在和谐社会构建中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由于历史及系统本身的原因,目前高校图书馆管理却不尽人意,存在许多与时代发展不和谐现象。

1.图书馆发展与高校本身发展不和谐。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推进和高等教育改革力度的加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逐步扩大,大学大众化格局基本形成。然而,除了为数不多的一些著名高校外,一般高校图书馆的建设不能跟上学校发展的步伐,存在许多方面的不和谐问题,主要表现在图书馆资源的数量与学校师生人数的增加不和谐;图书资料的品种和质量与学校的专业更新及课程设置不和谐;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与高校发展要求不和谐等。产生此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经费投入不足。尽管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政府对学校的投入有所增加,但与学校发展的需要相比缺口很大,因而使得学校每年投入图书馆的建设经费非常有限,导致高校图书馆无论硬件建设方面还是软件建设方面都显得捉襟见肘。

2.图书馆馆员队伍素质与形势发展不和谐。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高校的教师队伍逐步实现了聘任制、引进制,而与之相匹配的图书馆工作人员队伍,仍然不能改变“安置所”与“家属院”的状况。人员结构层次复杂,团队素质不高,服务不到位,与高等教育发展要求不和谐。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是学校领导对图书馆对于高等教育与科研的作用认识不清,因而导致对其队伍素质重视不够。其次也由于学校产业的发展不足,造成教师家属就业安置上发生困难,使图书馆成了安置富余人员的“收容所”。

3.馆员与读者之间关系不和谐。人性化服务是图书馆发展永恒的主旋律。如果说图书馆服务是商品,那么读者就是消费者,商品与消费者之间是供求关系。然而一些学校图书馆馆员不能以优质热情的服务满足广大师生的需要,经常导致馆员与读者之间不和谐的现象发生。馆员素质不高是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他们不具备应有的知识和技能,因此服务水平低下让读者失望;部分馆员不思进取,职业道德下降,服务态度生硬,使读者不满意;一些不合理的规章制度,使读者的权利受到侵犯,也导致服务过程中馆员与读者之间矛盾的发生。

三、探索高校图书馆和谐管理的方法与途径

克服不和谐倾向,推进高校图书馆实现和谐管理,需要作方方面面的努力,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和谐管理的重要基础。“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首先要求管理层坚持情、理、法相结合的原则,运用沟通、宽容、激励机制,创造出一种宽松和谐的人文环境。要把握不同馆员的不同需要,因势利导,把个人需要与现代化图书馆的整体目标结合起来,从而使每个馆员人尽其才,才尽其技。

“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还应体现在“以人为中心,服务读者”的服务理念上,图书馆的工作核心就是服务,最高工作目标就是让读者满意,图书馆不仅要以“一切方便读者”为出发点,组织馆员深入调研读者的需要特色,有针对性地提供特色服务;而且图书馆还要力求为读者营造一个平等、自由的阅读空间,使所有读者都感受到人的尊严和做人的权利。

2.营造和谐的人文环境

(1)促使员工团队的和谐。要把图书馆的员工这支队伍建设成为一支和谐相处、同舟共济的团队,首先要讲求分工与合作的和谐。管理者要注意团队分工与合作的协调一致,使馆员在最适当的岗位上发挥出最出色的作用。其次,管理者要注意团队内部人际关系的和谐,大力倡导员工彼此尊重和信任,相互理解与支持的良好风尚,同时管理者要见微知著,及时化解和调解员工中可能出现的矛盾和问题,把全体员工的思想引导到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大局上来,保持团队的团结和谐。

(2)促使馆员与读者的和谐。馆员和读者是构建图书馆和谐人文环境的“两翼”。要使馆员与读者和谐相处,关键在于馆员能否为读者创造和谐的服务环境,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为此,图书馆要坚持“读者第一”的服务宗旨,努力提高馆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服务质量;馆员要为读者积极提供深层次的服务如,导读、咨询、定题、查新等,力求满足各类读者的多方面需求。

(3)培养员工的创新能力。在激烈竞争的时代,高校图书馆要融入社会和谐发展,不断向读者提供知识、信息和服务,就要求馆员必须具有创新的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创新能力就是和谐精神的体现,正如美国学者吉福德·平尚所说:“不能创新就是死亡”[4]。培养员工的创新能力应做到要在现有馆员中选拔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挑大梁;要积极引进具有创新精神,又掌握计算机技术和图书情报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要下大力气培养图书馆工作人员,经常性地派出去、请进来,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使整个团队的战斗力,创新力明显提高。

(4)运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建设网络图书馆。在当前学生人数与馆藏数量比例严重失衡的情况下,要实现高校图书馆的和谐管理,离不开现代技术手段的应用,建设网络图书馆是解决资源不足的有效途径。网络图书馆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读者可利用因特网登陆国际联机检索系统中的有关数据库,可以键接更多的网上数字资源,实现多人能同时多次获取图书馆数字文献资源,从而解决了传统图书馆长期存在的馆藏不足问题,把现在图书馆从单纯一味地扩大馆舍面积和馆藏数量的误区中解脱出来,使高校图书馆的发展更加科学、合理、和谐。

总之,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特别是有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党政部门齐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