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平顶山市土源性线虫病省级监测点监测结果分析论文
土源性线虫病工作实施情况报告

土源性线虫病工作实施情况报告概述土源性线虫病,简称土传病,是由土壤中寄生的微小线虫引起的寄生虫病。
该病主要通过皮肤接触感染,引起宿主的肌肉、淋巴系统和皮肤等多系统的症状,通常可表现为皮下结节和疼痛肿胀等症状。
该病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和热带地区,对广大人民的健康造成了威胁。
为了保护人民的健康,各级卫生机构一直在积极开展土源性线虫病防控工作。
本报告主要介绍土源性线虫病防控工作的实施情况,包括工作目标、工作方案、实施情况、防控措施、宣传教育等方面。
工作目标为了降低土源性线虫病的发病率,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我国卫生部门明确土源性线虫病防控工作的工作目标,即:1.提高对土源性线虫病的认识和了解程度,增强防控意识;2.降低土源性线虫病的发病率,减轻疾病的危害;3.加强土源性线虫病疫情监测和预警,做好疫情处置和突发事件应对工作。
为实现以上目标,制定了相应的工作方案。
工作方案1.完善区域化防控体系。
建立土源性线虫病的疫情监测、预警体系和防控体系,明确工作分工责任,加强对流行病学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全面掌握疫情动态。
2.采取多种途径开展宣传教育。
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多种途径,开展土源性线虫病防控知识宣传,提高公众对病因、病程、症状、防控措施等方面的了解和认识。
3.整治环境,消灭感染源。
对病人住所周围的环境、房间卫生和个人卫生进行全面疏导整治,消灭患者和可能传染昆虫的栖息场所,控制传染源的产生和传播,有效地减少传染的可能。
4.推广化学药物防治。
采用专业化药品,如吡马酮和多灭杀菌酯等药物进行灭杀,增强防治效果,将防治工作做到位、精准落实。
实施情况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土源性线虫病防控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截至2022年底,全国土源性线虫病年发病人数较2010年下降了50%左右,疫情呈逐年下降趋势。
下面具体介绍各方面的实施情况:1.完善区域化防控体系为了实现对土源性线虫病疫情动态的全面掌握,我国建立了以县为单位的防控机构,明确工作分工责任,并确立了疫情监测和预警的制度,开展了统计工作并成立专业监测队伍,采取了政府和群众相结合的方法,保障了防控体系的贯彻执行和完善稳步推进。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土源性线虫病监测方案》(试行)的通知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土源性线虫病监测方案》(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卫生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06.06.28•【文号】•【施行日期】2006.06.2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血吸虫与地方病防控正文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土源性线虫病监测方案》(试行)的通知为了解我国土源性线虫病疫情动态,掌握流行规律和影响因素,为制定防治对策、考核防治效果和评价卫生城市(城镇)创建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我部组织制定了《全国土源性线虫病监测方案》(试行),现予印发。
请各地严格按照本方案的要求,明确工作职责,做好各项监测工作,实施过程中如发现问题,请及时反馈我部疾病预防控制局。
二○○六年六月二十八日附件:全国土源性线虫病监测方案(试行)一、背景土源性线虫(钩虫、蛔虫、鞭虫和蛲虫等)在我国分布广泛,感染人数众多,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阻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2005年卫生部公布的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结果显示,全国土源性线虫感染率为19.56%,推算感染人数达1.29亿,表明我国土源性线虫感染率仍处于较高水平,这与我国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不相适应。
为及时掌握我国土源性线虫病的流行动态和流行规律,为制定土源性线虫病防治策略与措施、评价防治效果提供科学依据,有必要在全国范围内有计划、连续、系统地开展土源性线虫病监测。
根据《2006-2015年全国重点寄生虫病防治规划》,特制订《全国土源性线虫病监测方案》。
二、监测目的(一)了解土源性线虫病流行动态及影响因素,掌握流行规律,预测流行趋势。
(二)为制订防治对策和评价防治效果提供科学依据。
(三)为国家和地方卫生城市(城镇)创建工作提供相关评价依据。
三、监测病例定义本方案的监测病例是指在人群中开展土源性线虫病原学检查时,发现钩虫、蛔虫、鞭虫和蛲虫等虫卵或虫体者即为土源性线虫病病例。
四、监测内容(一)监测点监测1.确定原则(1)根据全国土源性线虫感染率分类布点;(2)监测点人群土源性线虫感染率应相当于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群的平均感染水平;(3)监测点所在县(市、区)具有一定的工作基础,能够主动配合并承担一定的监测任务。
线虫病监测普查工作总结_慢病监测工作总结

线虫病监测普查工作总结_慢病监测工作总结一、工作概述线虫病是一种危害农作物的重要病害,对农业生产造成了较大的损失。
为了及时了解线虫病的发生情况,我们对农田进行了线虫病监测普查工作。
通过对线虫病的监测普查,我们及时了解了线虫病的发生情况,为下一步的线虫病防控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二、工作内容1. 制定监测方案我们首先制定了线虫病监测普查的方案,明确了监测的对象、范围、方法和时间等内容,确保监测工作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2. 田间调查我们利用田间调查的方法,对农田进行了线虫病的监测。
通过观察植株的生长情况、根系的病害情况等,及时了解了线虫病的发生情况和程度。
3. 样品采集在田间调查的基础上,我们进行了样品的采集工作,采集了不同地块、不同品种的作物样品,进行了线虫病的病原菌检测和数量统计。
4. 数据分析我们对采集到的样品数据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得出了线虫病的发生情况、分布情况和发展趋势,并对不同地块、不同品种的作物线虫病发生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5. 报告编制我们编制了线虫病监测普查的工作报告,对监测结果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提出了下一步的线虫病防控工作建议。
四、工作不足在线虫病监测普查工作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1. 对线虫病的监测对象、范围、方法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提高监测工作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2. 在样品采集和数据分析方面,还有一些细节工作需要进一步细化和完善。
3. 报告编制过程中,对监测结果的总结和分析还需进一步深入和具体。
五、工作展望在今后的线虫病监测普查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完善监测方案,提高监测工作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完善样品采集和数据分析工作细节,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加强对线虫病监测工作的宣传和推广,提高农民对线虫病防控的重视和认识。
我们也将把线虫病监测工作与农业生产工作结合起来,为农业生产的健康发展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和服务。
河南省土源性线虫病监测手册

河南省土源性线虫病监测手册第一章病原学监测一、监测对象各监测点年龄在3周岁以上的常住人口和外来人口居住满一年以上者,外出6个月以上者除外。
二、监测时间每年9-11月份进行。
三、检查方法1.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Kato-Katz)进行病原学检查(1粪3检)。
2.3~12周岁儿童加做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测蛲虫卵。
(一)、改良加藤法(Kato-Katz)操作步骤1.材料的准备1.1 塑料定量模板(统一供应):规格为30mm×40mm×1mm的聚苯乙烯模板,中央孔为圆台形,其短径3mm,长径4mm,高1mm,容积为38.75mm3;1.2 软性塑料刮片(统一供应):两头刮片型;1.3 尼龙绢片(统一供应):规格为80~100目,裁剪成8cm×8cm;1.4 透明液的配制:取100ml蒸馏水、100ml纯甘油、3%的孔雀绿(或亚甲蓝)1ml,按此比例混合;1.5 亲水性透明玻璃纸(统一供应):规格为30mm×25mm、厚40µm,使用前需在透明液中浸泡24小时以上,使玻璃纸显示绿色或蓝色;1.6 载玻片:规格为75 mm×25.5mm、厚1.0mm~1.2mm;1.7 其它:原始登记表、镊子、剪刀、记号笔、标本盒、吸水纸、光学显微镜和一次性手套等。
2.操作步骤2.2 打开待检粪样的包装,将尼龙绢片置于待检粪样上,用塑料刮片轻压尼龙绢片并在其上轻刮,使细粪渣透过尼龙绢片的微孔滤出至绢片表面;2.3 将定量板放在载玻片中部,然后用刮片将绢片表面的细粪渣填入定量板的中央孔内,使填满全孔并抹平;2.4 小心移去定量板,使粪样留在载玻片上;2.5 取一张浸泡好的亲水玻璃纸,抖掉多余的浸泡液,盖在粪样上,用橡皮塞或另一块较厚的载玻片覆于玻璃纸上垂直均匀用力压制,使粪便均匀地展开至玻璃纸边缘;2.6 待粪便透明后及时镜检。
3.结果观察3.1将透明后的加藤片置于光学显微镜的载物台上在低倍(10×)镜下进行镜检,镜检时仔细检查每一视野,并特别注意受精蛔虫卵与未受精蛔虫卵的鉴别。
2012年驱虫总结

2012年肠道寄生虫驱治工作总结根据《2012年某区寄生虫病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进一步落实《2006-2015年全国重点寄生虫病防治规划》的要求,加快我区肠道寄生虫病防治工作的进程,有效预防和控制肠道寄生虫病,依据我区于2012年3-4月在全区范围内开展的土源性线虫监测结果,在9-11月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肠道寄生虫病驱治工作。
现将总结如下:一、全面部署、实施驱治首先于2012年9月29日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会议室召开了辖区各社区中心主任、业务骨干等人员参加的会议,并对辖区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业务骨干、防保医生开展了肠道寄生虫病的防治知识、药物驱虫的注意事项及不良反应的处理原则等内容的技术培训。
并对驱虫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要求驱虫人数达辖区人口的30%以上,并做好驱虫记录。
二、土源性线虫监测结果随机抽样法抽取社区为土源性线虫病监测点,共收集粪便标本1000张。
三、落实各个环节确保服药安全1、使用的药物和服药人群:本次我区统一使用的驱虫药为“阿苯达唑颗粒”,由许昌市疾控中心提供的药品,具有安全性高、服用方便、价格低廉等特点。
对全区2岁以上监测结果阴性居民预防服药驱虫,对于监测结果阳性人群,采取加量治疗驱虫,并采取自愿的原则。
2、服药时间:于2012年9-11月份完成服药工作。
3、宣传情况:服药期间,充分利用宣传栏、宣传单、农村广播等形式进行了广泛宣传。
4、督导检查:在服药期间,疾控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分别对学校、社区的宣传发动情况进行了督导检查,最大限度地提高防治知识覆盖率和服药率。
四、完成服药情况:1、居民完成服药情况。
2、学生服药情况。
本次肠道寄生虫病的驱治工作,在各级领导的支持下和协作下,共服驱虫药人份,圆满的完成了驱治工作。
通过这次服药活动,提高了学生和社区居民对寄生虫防治工作的认识,对今后的寄生虫病防治工作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线虫病监测普查工作总结_慢病监测工作总结

线虫病监测普查工作总结_慢病监测工作总结线虫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作物生长的慢性性病害,对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
为了及时掌握线虫病的发生情况,科学制定预防和治理措施,我单位定期组织开展线虫病的监测普查工作。
通过本次线虫病监测普查工作总结,对以往工作进行梳理和总结,总结经验,查找存在的问题,为今后的慢病监测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工作总结1、本次线虫病监测普查工作,我单位结合实际情况,科学制定了监测计划,明确了监测范围、对象和方法,保证了监测工作的顺利进行。
在监测过程中,我们采取了多种方法,包括野外调查、实验室分析等手段,确保了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监测人员素质较高,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熟练运用各种监测工具和设备,对线虫病的监测工作有着较为深入的了解。
监测人员严肃认真、责任心强,具备较强的团队合作意识,保证了监测工作的高效进行。
3、监测工作中,及时发现了一些线虫病的发生情况,对病情的严重性进行了评估,并制定了相应的处理措施,及时采取了预防和治理措施,有效地减轻了线虫病对农作物的危害,确保了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和产量的稳定。
二、存在的问题1、监测工作中,部分监测人员对线虫病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偏差,对一些病情的判断不够准确,有待进一步加强培训和学习,提高监测人员的专业水平。
2、部分监测人员的工作态度不够端正,存在一定的敷衍和懈怠现象,需要进一步加强管理和监督,确保监测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3、监测工作中,监测设备和工具存在一定的老化和损坏情况,需要及时更换和维修,保证监测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提出建议2、加强对监测工作的管理和监督,建立健全的考核制度和激励机制,调动监测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监测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3、加强对监测设备和工具的管理和维护,确保设备和工具的完好和有效,保证监测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总结通过本次线虫病监测普查工作总结,我们对以往工作进行了梳理和总结,总结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和建议。
高州市2006~2010年土源性线虫病感染情况论文

高州市2006~2010年土源性线虫病感染情况分析【中图分类号】r5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6-0416-01【摘要】目的:分析高州市人群土源性线虫感染情况,为防制土源性线虫病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检查肠道蠕虫卵,3~12周岁儿童加做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查蛲虫卵。
结果:五年间共检查5125人次,共检查出感染者677人次,年平均感染率为13.21%。
12周岁以下儿童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查623人次,蛲虫感染者321人次,感染率为51.52%。
结论:随着农村饮用水和居住条件的明显改善以及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视与防治,我市人群中的土源性线虫感染率呈下降趋势,但感染率仍较高,重点人群土源性线虫病防制亟待进一步重视。
【关键词】土源性线虫病;感染率;防制2006~2010年,根据《全国土源性线虫病监测方案》,国家cdc、广东省cdc及茂名、高州市cdc在高州市长坡镇旧城村委会开展了为期五年的土源性线虫病监测工作。
现将5年监测结果分析如下。
1 监测内容与方法1.1 内容钩虫、蛔虫、鞭虫及蛲虫,检查到其它虫种一并登记。
1.2 对象年龄在3周岁以上的常住居民。
1.3 方法每年9~11月份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一粪三检),3~12周岁儿童加做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测蛲虫卵。
1.4 指标:钩虫、蛔虫、鞭虫分别计算感染率和感染度,蛲虫计算感染率。
2 质量控制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负责对承担监测点工作任务的各级业务骨干进行技术培训,对监测点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并负责组织对监测点镜检结果进行复检,严格控制镜检质量。
3 监测结果3.1 基本情况共检测5125人次,其中男性2555人次,女性2570人次;年龄在3~98岁之间;职业以农民为主,占每年受检人数60%以上,其次为学生和学龄前儿童。
3.2 感染情况共检查出感染者678人次,年平均感染率为13.21%。
各年间感染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62.44,p0.05)。
2016—2022年大连市土源性线虫病监测分析报告

2016—2022年大连市土源性线虫病监测分析报告2016—2022年大连市土源性线虫病监测分析报告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土壤线虫病的监测和分析成为了保障农作物生产和土壤健康的重要环节。
本报告通过对2016年至2022年大连市土源性线虫病的监测和分析,总结了线虫病的发病趋势、主要病原线虫种类及其分布情况,为大连市农业生产提供了重要参考。
一、线虫病的发病趋势从2016年至2022年,大连市土源性线虫病的发病趋势整体呈现上升态势。
尤其是2019年至2020年,线虫病的发病率有所增加,主要是受气候变化和种植结构调整的影响。
气温升高、降雨量增加等因素对线虫病的传播和发病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同时,大连市农业生产的结构调整,如棚室种植、连作随茬等措施的实施,也进一步加剧了线虫病的发病程度。
二、主要病原线虫种类及其分布情况通过对大连市不同农田土壤的采样和检测,发现主要的土源性线虫病病原包括根结线虫、钩头线虫等。
根结线虫主要寄生于禾本科植物的根系,并引起根瘤病,严重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钩头线虫则寄生于蔬菜等作物的根系,引起钩头线虫病,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也具有较大危害。
这两种线虫病病原在大连市的农田中分布广泛,其中以根结线虫感染率较高。
根结线虫主要分布在沙土、轻黏土等砂质土壤中,其发病程度受土壤类型、温度、湿度等因素的影响较大。
钩头线虫则主要分布在黑土和砂质土壤中,对土壤的类型适应性较强。
通过对大连市不同地区不同农田的土壤样本进行分析,发现根结线虫在全市各地均有分布,而钩头线虫主要集中在农田较多的郊区地带。
三、影响因素及防控措施线虫病的发生与土壤质量、作物种植结构、耕作措施等因素密切相关。
土壤质量的改善、种植结构的调整和合理的耕作措施是有效防控线虫病的关键措施。
首先,改善土壤质量。
通过施用有机肥料、矿质肥料和微生物肥料等,调整土壤酸碱性和养分含量。
此外,合理进行土壤翻耕、翻堆和深翻等措施,有效减少线虫的孳生和寄生。
人体重点寄生虫病现状调查方案

XX省人体重点寄生虫病现状调查方案寄生虫病是我国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原卫健委于1988年、2001年组织开展了两次全国人体寄生虫病调查,我省均为调查省份之一。
为了解当前我省重点寄生虫病流行情况,根据《全国人体重点寄生虫病现状调查方案》,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调查目的了解我省人体重点寄生虫病流行现状,掌握流行规律和影响因素,为制定防治对策和评估《2006-2015年XX省重点寄生虫病防治规划》实施情况提供科学依据。
二、调查病种及范围调查病种为土源性线虫病(包括钩虫病、蛔虫病、鞭虫病、蛲虫病)、带绦虫病、华支睾吸虫病和肠道原虫病(结肠内阿米巴、溶组织内阿米巴、人芽囊原虫、蓝氏贾第鞭毛虫病、结肠小袋纤毛虫、布氏嗜碘阿米巴和隐孢子虫等)。
按照《全国人体重点寄生虫病现状调查方案》的抽样方法及样本量,本次调查抽中我省9个设区市和平潭综合实验区的25个县(市、区)为调查县,共设立调查点63个,每个调查点250人,全省抽样人数为15750人。
其中土源性线虫病、带绦虫病1和肠道原虫病调查县13个,每县抽样设立调查点3个,全省共39个调查点;华支睾吸虫病调查县12个(城区调查县7个,镇区调查县5个),每县抽样设立调查点2个,全省共24个调查点。
调查点由省疾控中心按照抽样方法进行确定。
具体划分详见附件。
三、组织管理与经费保障(一)省卫生健康委负责本次调查的组织管理工作,各设区市卫健局(卫生健康委)、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社会事业局和有关县(市、区)卫健局负责组织管理本辖区的调查工作。
(二)省疾控中心负责本次调查专业骨干及调查人员培训、技术指导、质量控制、督导检查,以及全省资料汇总与统计分析,按要求上报相关调查数据和分析报告。
各设区市和有关县(市、区)疾控中心负责本区域调查工作的具体组织实施。
(三)国家卫生健康委将通过中央转移支付的形式下拨经费,经费不足部分由我省统筹解决。
四、调查内容与方法(一)基本情况。
对调查点寄生虫病流行因素(包括自然、社会、经济、人为因素)进行定性、定量描述。
河南省丝虫病净化监测结果与分析

河南省丝虫病净化监测结果与分析蔺西萌;许汴利;赵旭东;邓艳;李辉;黄倩;王昊;郑学修【期刊名称】《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05(040)004【摘要】目的:分析河南省从基本消灭丝虫病至完全消灭丝虫病阶段的净化监测结果.方法:采取病原学、蚊媒学监测方法,对丝虫病流行区各县每年轮流实施横向监测和对6个省级监测点连续进行纵向监测;同时采取慢性丝虫病患者调查、流动人监测及海群生净化治疗.结果:净化监测阶段病原学横向监测共血检993 027人次,检出残存微丝蚴血症者201人,微丝蚴率0.020%.1991年以后全省未再检出微丝蚴血症者.1988年至1994年6个纵向监测点,人群血检30 520人次;第1 a共血检8 275人,检出微丝蚴血症者8人,微丝蚴率0.097%;1992年以后残存微丝蚴血症者全部阴转,蚊媒监测未再发现幼丝虫阳性蚊.净化监测阶段共治疗14 806 345人,其中对象治疗289 720人,全民服药438 765人,全民服海群生药盐14 077 860人.流动人口监测未发现微丝蚴血症者.结论:净化监测是消灭丝虫病后期的重要防治措施.【总页数】3页(P708-710)【作者】蔺西萌;许汴利;赵旭东;邓艳;李辉;黄倩;王昊;郑学修【作者单位】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蠕虫病科,郑州,450003;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蠕虫病科,郑州,450003;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蠕虫病科,郑州,450003;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蠕虫病科,郑州,450003;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蠕虫病科,郑州,450003;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蠕虫病科,郑州,450003;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蠕虫病科,郑州,450003;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蠕虫病科,郑州,450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32.15【相关文献】1.1986~1998年广州市丝虫病监测结果与分析 [J], 高雨藩;任文锋;郭荣同2.荆门市1984~1998年丝虫病监测结果与分析 [J], 李少华;郑宏山3.1988~1999年河南省丝虫病监测结果与分析 [J], 许汴利;李辉;韩庆霞;蔺西萌;常江;黄倩;赵庆法4.贵港市石卡乡陆村丝虫病净化监测报告 [J], 许富光;梁献树;梁炯明;谢庆敢;卢耀娟;陆运龙5.1989~1996年湖北省丝虫病监测结果与分析 [J], 彭国平;张绍清;张庆军;王莉莉;霍细香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某县2005年至2009年土源性线虫感染分析

献 出版社 , 0 6 1 2 4:8. 0
【] S oaio A ii tsG P p toi A e a Ul ao d g ie 7 k lr s k A, l z o ,a a r , 1 t s u ・ud d b a s s t . r
经皮 肾盂 穿刺是诊 断和治疗尿路和肾脏疾病 的常用方法 。最初是
在x线平 片定位进行穿刺 ,有很大的盲 目性。近年来多采用超声引导下 穿刺 。超声 引导 下肾盂穿刺可 以清楚地显示 肾脏及周 围结构 ,可选择安
全 的路径和部位 ,使操作过程简单、安全。此外 ,在超声引导可清楚地
观察到穿刺针尖 的位置减少并发症发生。本组l个 肾脏穿刺造瘘均一次 9 成 功 ,笳膜扩 张器扩 张后用输 尿管镜再次检查 ,肾造瘘 管位置更 为确 切 ,且 除穿刺针直接损伤 肾组织造成肉眼血尿,无大量 出血及脓毒血症 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穿刺成功率 10 0%,与多篇报道一致 。 盆腔 及腹腔恶性 肿瘤导 致的输尿 管梗 阻性 肾功能衰竭 ,往往 是在
se ti h a a e n fm aina r tr l bsr to p ei tn tem n g me to n l g nt ee a tucin: r lm- u o
i r s l [ . rl y 0 1 86 :1—2 . n y eut J U o g , 0 , () 99 3 a r s] o 2 5 9
欧 阳宏 任 义柱 游 炎 富
[] 梁 馨苓 , 明 , , . 性 ’ 2 叶智 史伟 等 急 肾衰竭 43 病 因 、治疗 与预 后关 5例
平顶山市人体重点寄生虫感染现状调查与分析

County
调查
人数
No.
examined
蛔虫
A.
lumbri ̄
coides
钩虫
Hook
worm
舞钢市 ∗
Wugang
750
2 53
762
新华区
Xinhua
郏县
Jiaxian
卫东区
Weidong
湛河区
Zhanhe
石龙区
Shilong
合计
Total
蛲虫
E. vermicularis
平顶山市人体重点寄生虫感染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ꎬ 河南平顶山 467000)
摘要 为了解平顶山市人体重点寄生虫病的流行现状和规律ꎬ 为本地区肠道寄生虫感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ꎬ
2014—2015 年按照全国第三次人体重点寄生虫病调查方案及河南省的调查方案ꎬ 结合经济和地理条件进行
儿童蛲虫感染要加强防治ꎮ
关键词 人体寄生虫ꎻ 感染ꎻ 调查ꎻ 平顶山市
1988 年全国首次人体寄生虫病调查结果显
1996) ꎮ 3 ~ 6 岁检查儿童加做透明胶纸肛门拭法
58 82% ( 马云祥等ꎬ 2016) ꎮ 近年来ꎬ 随着社会
查肠道原虫ꎮ
示ꎬ 平 顶 山 市 人 体 肠 道 寄 生 虫 总 感 染 率 为
感染率最高 5 6%ꎬ 感染虫种最多ꎬ 且有混合感
染ꎬ 经统计ꎬ 不同地形的感染率存在差异ꎬ 有统
计学意义 ( χ 2 = 24 756ꎬ P<0 05)ꎮ (表 2)ꎮ
表 1 平顶山市不同虫种感染率 ( %)
Tab. 1 Infection rates of human parasites in Pingdingshan city
2012年河南省农作物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及原因分析

2012年河南省农作物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及原因分析
彭红;吕国强;赵文新;张国彦;徐永伟
【期刊名称】《农业与技术》
【年(卷),期】2013(000)002
【摘要】作为农业大省,河南省的粮食生产关系到全国的粮食丰收问题。
其中,农作物病虫害是制约粮食丰产和安全的主要因素。
2012年河南省气候异常,对病虫害的发生也有着不同寻常的影响。
现总结出2012年我省农作物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为以后病虫害防治做参考。
【总页数】2页(P94-94,106)
【作者】彭红;吕国强;赵文新;张国彦;徐永伟
【作者单位】河南省植保植检站测防科,河南郑州450002;河南省植保植检站测防科,河南郑州450002;河南省植保植检站测防科,河南郑州450002;河南省植保植检站测防科,河南郑州450002;河南省植保植检站测防科,河南郑州450002【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431
【相关文献】
1.临潭县农作物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及防治对策
2.永昌县农作物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及防治对策
3.安西县农作物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与防治对策
4.内蒙古河套灌区农作物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r及防治对策
5.2019年四川省大春农作物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和原因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土源性线虫病监测工作方案

土源性线虫病监测工作方案一想起土源性线虫病,我就想到了那些生活在贫困地区的人们,他们因为缺乏基本的卫生条件,饱受这种疾病的困扰。
作为一名有10年方案写作经验的大师,我觉得有责任和义务为这些人们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监测工作方案。
我们要明确监测工作的目标。
这次监测工作主要针对我国农村地区,尤其是贫困地区的土源性线虫病疫情,力求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降低患病率,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1.建立健全监测网络为了确保监测工作的顺利进行,我们要建立一个覆盖全国农村地区的监测网络。
这个网络由各级疾控中心、医疗机构和基层卫生组织组成,形成一个严密的信息收集、报告和反馈体系。
2.制定监测计划(1)确定监测点:根据各地疫情情况,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监测点,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3)确定监测内容:主要包括土源性线虫病的病例报告、疫情调查、病原体检测等。
(4)确定监测频率:根据疫情变化,适时调整监测频率,确保及时发现疫情。
3.开展监测工作(1)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多种渠道,普及土源性线虫病的防治知识,提高人民群众的自我防护意识。
(2)病例报告:各级医疗机构要加强对土源性线虫病病例的监测和报告,确保病例信息的准确性。
(3)疫情调查:对报告的病例进行详细调查,了解疫情来源、传播途径和风险因素,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
(4)病原体检测:对疑似病例进行病原体检测,以确认病例类型,指导治疗。
4.数据分析与反馈(1)疫情分布:分析疫情在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分布情况,找出疫情高发区域和高风险人群。
(2)疫情趋势:分析疫情随时间的变化趋势,预测疫情的发展态势。
(3)防控效果:评估防控措施的实施效果,为调整防控策略提供依据。
5.防控措施(1)健康教育:加强对农村地区居民的健康教育,提高他们的防病意识。
(2)改水改厕:改善农村地区的卫生条件,降低土源性线虫病的传播风险。
(3)药物治疗:对确诊病例进行药物治疗,减轻病情,降低传播风险。
(4)环境治理:加强对农村环境的治理,减少病原体的滋生地。
土源性线虫病

04
土源性线虫病的预防和控制策略
提高公众意识
宣传教育
通过各种渠道,如媒体、宣传册、讲 座等,向公众普及土源性线虫病的基 本知识、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提高 公众的认知度和自我保护意识。
培训和指导
对医务人员、教师、社区工作者等提 供培训和指导,使他们能够向公众提 供正确的预防和控制土源性线虫病的 建议和方法。
03
土源性线虫病的治疗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土源性线虫病的主要治疗 方法之一,主要使用抗蠕虫药物来杀 死或驱除肠道内的线虫。
药物治疗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病情等因素 来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
常用的抗蠕虫药物包括阿苯达唑、甲 苯咪唑、噻苯咪唑等,这些药物可以 抑制线虫的繁殖或杀死线虫。
土源性线虫病的传播途径
01
02
03
通过皮肤接触
当人体与含有线虫的土壤 直接接触时,线虫会侵入 皮肤并引起感染。
摄入污染食物或水
当人体摄入被线虫污染的 食物或水时,线虫会进入 消化道并在肠道内繁殖, 引起感染。
接触被污染的物品
当人体接触被线虫污染的 物品,如玩具、工具等时, 也可能感染土源性线虫病。
虫的传播。
消毒灭虫
定期对家庭和周围环境进行消毒 灭虫,消灭可能传播疾病的害虫。
避免接触可能感染的土壤和水源
注意水源安全
避免饮用未经处理的水源,特别是可能受到污染的土壤和水源。
避免接触
尽量避免直接接触可能感染的土壤和水源,特别是在未经处理的野 外环境中。
注意旅游安全
在旅游过程中,特别是在未经开发的地区,要特别注意个人卫生和 环境卫生,避免接触可能感染的土壤和水源。
药物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药物的副作 用和毒性反应,如恶心、呕吐、头痛、 皮疹等,需要及时处理。
农村土源性线虫病综合防制试点效果评价

农村土源性线虫病综合防制试点效果评价土源性线虫中的蛔虫、钩虫、鞭虫、蛲虫是最常见的人体寄生虫。
为探索土源性线虫病综合防制措施,我们于1997年开始,历时8年进行了此项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 综合干预阶段1.1.1 试点选择在设计防制研究工作方案时,考虑到本项工作持续时间较长,且工作有一定难度,因此将研究点选在当地村委会组织管理能力相对较强,又能支持、配合研究工作开展的原城关镇新老周村。
该村地处我区东南平原,人口约1 000人,其中常住人口600人左右。
耕地990亩。
村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近年弃农从工、从商人员较多。
村经济以种植水稻、经济作物和兴办作坊小企业为主。
居民经济收入属中等水平。
1.1.2 研究对象为新老周村全体常住人口。
在防制研究阶段每年连续观察居民土源性线虫病感染率变化,并同时开展土源性线虫病综合防制干预。
1.1.3 查病方法研究工作期间每年集中搞一次常住居民新鲜粪便检查,采用改良加藤氏厚涂片法检查土源性线虫虫卵,凡虫卵阳性者计数作感染度分析。
12岁以下儿童除作粪检外,另加透明胶纸肛拭镜检蛲虫卵。
1.1.4 干预措施1997~1999年,主要采取以下措施:①查病治病,凡土源性线虫感染者(即粪检虫卵阳性),统一服用由省地防所提供的阿苯哒唑驱虫治疗,成人用量每日400 mg顿服,儿童用量每日200 mg顿服。
严格掌握禁忌证并观察不良反应。
②群众中开展卫生知识宣传教育,讲解土源性线虫病的危害及防制知识。
宣传教育形式多样,如送宣传资料上门、召开妇女大会、定期出黑板报及广播宣传等。
③结合农村初保,积极推进包括改厕、粪管在内的综合性环境整治。
1.1.5 质量控制①根据《全国第二次人体寄生虫病现状调查方案和实施细则》和《浙江省控制土源性线虫病防治方案》,制订了本次防制研究工作方案。
②参加研究人员及村协查员均经培训,达到统一方法与标准。
③要求粪检率达到90%以上,驱虫治疗服药覆盖率100%,做到送药到户,看服下肚。
基于GIS的土地生态质量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_以平顶山市为例_张合兵

收稿日期: 2014 - 08 - 12 基金项目: 河南省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 ( 自然科学基金) 项目( 112300410283) ; 国土资源部土地资源调查评价类项目
( 1211410781016) ; 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 2014225) 作者简介: 张合兵( 1975 - ) ,男,河南滑县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国土资源规划与整治管理工作。E - mail: jzitzhb@ hpu. edu. cn
河南农业科学,2015,44( 1) : 62-69 Journal of Henan Agricultural Sciences
doi: 10. 15933 / j. cnki. 1004-3268. 2015. 01. 014
基于 GIS 的土地生态质量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
———以平顶山市为例
张合兵,陈宁丽,孙江锋,刘明远,李 悦,秦伟霞
1 材料和方法
1. 1 研究区概况 平顶山市位于河南省中南部,地处 33°08' ~ 34°
20'N、112°14' ~ 113°45' E。西部为山地,东部为平 原,山地与平原之间分布着丘陵,大部分地区海拔在 300 ~ 700 m,其中山地占 13% ,丘陵占 63% ,平原占 24% 。该市处于暖温带和亚热带气候交错地区,具 有明显的过渡性特征,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年平均 气温 14. 8 ~ 15. 2 ℃ 。无霜期长,历年无霜期 214 ~ 231 d,年均降水量 690 ~ 880 mm。平均有效土层厚 度为 145 cm。全市具有较高的生物多样性,植被覆 盖度最高可达到 0. 75。平顶山市矿产资源丰富,其 中煤田面积较大。
指标( 权重)
无污染高等级耕地面积比例( 0. 296 8) 林地与防护林面积比例( 0. 292 2) 无污染水面面积比例( 0. 031 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平顶山市土源性线虫病省级监测点监测结果分析【摘要】目的分析2012年平顶山市土源性线虫病省级监测点汝州市土源性线虫感染现状,为采取针对性防治措施和调整干预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对年龄3周岁以上的常住居民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检测,3-12周岁儿童加做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测蛲虫卵。
结果共监测1109人,检出土源性线虫阳性139人,感染率12.53%。
其中,蛔虫卵阳性122例,蛔虫感染率11%;蛲虫卵阳性17例,蛲虫感染率1.53%;鞭虫卵阳性1例,鞭虫感染率0.09%;未检出钩虫和其他虫卵。
结论汝州市属于土源性线虫病流行ⅱ类地区,主要以蛔虫感染为主,土源性线虫病防治工作需进一步加强。
【关键词】土源性线虫;监测;分析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6.607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360-02
平顶山市辖四县、四区和两个县级市,曾是河南省土源性线虫流行重点病区之一,20世纪70年代土源性线虫感染率最高达46.2%,广大群众深受其害。
为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土源性线虫病防治长效工作机制,及时掌握土源性线虫感染现状,为采取针对性防治措施和调整干预策略提供依据,平顶山市疾控中心根据《2012年河南省土源性线虫病监测方案》要求,在汝州市设省级监测点,于2012年9-11月进行人群感染情况监测,现将监测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抽样方法按地理方位将汝州市划分为东、西、南、北、中5
个片区,在其中一个片区随机抽取一个乡镇的一个行政村作为监测点,总人口数不少于1500人,受检人数不少于1000人。
在监测点采样的同时,向居民宣传土源性线虫病防治知识,纠正不良卫生习惯,对感染阳性者及时进行驱虫治疗,提升病区人群的防病意识。
1.2 监测方法对年龄在3周岁以上的常住居民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一粪三检,3-12周岁儿童加做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测蛲虫卵;检测钩虫、蛔虫、鞭虫及蛲虫,检查到其它虫种一并登记;钩虫、蛔虫、鞭虫分别计算感染率和感染度,蛲虫计算感染率。
1.3 统计分析采用epi data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检测出的虫种及感染率、感染度汝州市省级监测点共监测1109人,检出土源性线虫阳性139人,感染率12.53%。
其中,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检测1109人,蛔虫卵阳性122例,蛔虫感染率11%,均为轻度感染;鞭虫卵阳性1例,鞭虫感染率0.09%,为轻度感染;未检出钩虫和其他虫卵。
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测3-12周岁儿童107人,蛲虫卵阳性17例,蛲虫感染率15.89%。
在检测出的139名土源性线虫感染者中,感染一种虫种的138人,占感染总人数的99.28%;感染2种虫种(蛔虫,鞭虫)1人,占感染总人数的0.72%;未检测出感染3种及以上虫种的病例。
2.2 土源性线虫感染的人群分布
2.2.1 性别分布本次共监测1109人,其中男性604人,女性505人。
在检测出的139名土源性线虫感染者中,男性88人,感染率
14.57%;女性51人,感染率10.1%,男女不同性别间感染率差异无显著性。
2.2.2 年龄分布各年龄组土源性线虫感染率如下:3-12岁儿童感染率28.97%(31/107);13-19岁青少年感染率2
3.44%(15/64);20-39岁青壮年感染率9.58%(78/814);40-59岁中老年感染率11.97%(14/117);60岁以上老年人感染率1
4.29%(1/7)。
儿童和青少年感染率较高,各年龄组间感染率差异具有显著性。
2.2.3 职业分布在139名土源性线虫感染者中,31名为3-12周岁儿童,占感染总人数的22.3%;108名为农民,占感染总人数的77.7%。
2.2.4 文化程度分布 139名土源性线虫感染者均为高中以下文
化程度。
3 讨论
依据卫生部《土源性线虫病防治技术方案(2010年版)》[1],汝州市人群土源性线虫(蛔虫、鞭虫和钩虫)感染率为11%,属于土源性线虫病流行ⅱ类地区。
20世纪70年代平顶山市土源性线虫感染率曾高达46.2%,是河南省土源性线虫流行重点病区之一。
近年来,全市扎实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和创建卫生城镇等活动,落实改水、改厕、改善环境等综合性防治措施,努力提高农村安全饮用水和无害化厕所覆盖率,改善家庭和公共环境卫生,普及土源性线虫病防治知识,增强病区人群的防病意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纠正不良生活行为和习惯,使土源性线虫感染
率大幅度下降。
本次监测17例蛲虫病例均为3-5岁农村儿童,说明该年龄组儿童饮食卫生习惯较差,农村托幼机构卫生状况不佳,提示今后要加强对农村家庭主妇土源性线虫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防病意识,促进家庭卫生习惯的养成,增强家庭主妇参与查病、驱虫工作的主动性,使其自觉教育引导幼儿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卫生习惯,并对染病幼儿进行规范药物驱虫治疗。
同时,应进一步加大农村公办幼儿园建设力度,力争使适龄儿童全覆盖。
针对成年感染者主要是文化程度较低的青壮年农民且大多是蛔
虫感染的现状,说明与当地农民生吃蔬菜和喝生水的生活习惯密切相关。
提示今后应采取以健康教育为先导、控制传染源为主的综合性防治策略,广泛宣传土源性线虫病防治知识,增强群众自我防病意识,倡导“饭前便后要洗手,生吃蔬菜要洗净,下地耕作要穿鞋,不施新鲜粪便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病区群众查病驱虫的自觉性,进一步提高土源性线虫病区安全饮用水和无害化厕所覆盖率,加强环境整治,改善村容村貌,营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巩固和扩大防治成果。
参考文献
[1]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土源性线虫病防治技术方案(2010年版)》的通知(卫办疾控发〔2010〕98号),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10.6.
[2] 姚党生,刘长军,蔺西萌,等.2008年河南省人体土源性线
虫感染监测结果分析[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09,10:774-776.
[3] 陈伟奇,蔺西萌,颜秋叶,等.2009年河南省土源性线虫病国家级监测点监测结果分析[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0,11:863-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