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各朝代有关我国民间丝绸生产状况的概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上各朝代有关我国民间丝绸生产状况的概述
一、夏代在甘肃、山东、河北、河南及长江中下游地区就已有丝绸生产,河南亳地(今商丘)就是一个最古老的丝绸集市。到了商代,蚕桑丝绸已较普遍,还出现了以纺织为专业的氏族,如殷民六族中有索氏(编织绳索)、旗氏(织造旗帜)、繁氏(编织马缨)等。从已有丝绸出土的地区来看,河南、河北、福建等地,都有民间蚕织生产。西周和春秋时期,丝绸生产遍及全国各地,山东、河南、陕西等地最早成为丝绸中心。河北、山西、湖北、四川、江苏、浙江、安徽、福建等地,民间蚕织也较发达。镐京(西安)是中央王畿的都城所在地,和齐都临淄、河南襄邑的齐纨鲁缟,以及绫罗绡毂等丝织品,均已闻名全国。楚国出土的锦、绣、罗、绢、纱、绮、绦带、织成等丝织品,质量精美,生产水平很高。吴越地区也生产锦、缟、罗、缯、纱、绢等类织物。桑树已由人工栽培,许多地方出现了大面积的桑园。家蚕饲育也由多化性演变为二化性及一化性,周代已主要饲养一化性的春蚕,每年三月农家就开始养蚕,称为“蚕月”;部分地区还有禁养夏蚕的规定。民间缫丝织绸工具逐步完善,印染和画绩工艺均有发展,周代以青、黄、赤、白、黑定为“五方正色”,红、绿、紫、碧、流黄(金黄)则定为“间色”,色彩应用已有明确区分。民间蚕织已成为农家主要副业,并开始出现了手工作坊,丝绸生产已成为社会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到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制度急剧变革,封建经济持续增长,各国都提倡“男耕女织”,农业和手工业的生产力迅速提高,丝绸生产技术也更趋完善。全国形成了三个丝绸重要产区,一是黄河中下游的陕西、河南和齐鲁地区,二是长江流域的四川地区,三是长江中游的两湖地区,民间蚕织已初具规模。
二、汉代蚕织生产遍及全国,山东淄博、定陶、东阿(今阳谷)、亢父(济宁)等地盛产缟、绨、缣等;河南襄邑、朝歌生产的织锦、织文和罗绮驰名天下;河北清河、房子(今高邑)、巨鹿、中山(定县)、常山(正定)等地,普遍生产缣和绢。四川成都、德阳等地以织锦著称;湖南长沙和湖北江陵一带,生产锦、罗、纱、绢、缟、缦等织物。苏、浙、皖、粤、桂等处的蚕织均有较快发展。远到南方海南岛的儋耳、珠崖两郡,女子也都从事蚕织;云南为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也能掌握染彩文绣工艺。可见汉代蚕织在全国扩展之快。当时民间大户还存在庄园经济的形式,在四川德阳、内蒙和林格尔及甘肃嘉峪关等处,均有庄园图壁画及蚕桑画像砖等问世;汉代帛画和蚕织染整工具的出土也较多。山东、江苏、四川等地出土的纺织画像石共有9块,这些都形象地再现了汉代的生产面貌。
三、两晋南北朝时,北方丝绸产区有所削弱,但仍在曲折中前进;而南方则呈上升趋势,生产区域扩大。在战争灾祸中,城乡生产在受到严重破坏之后,给各地区和各民族之间带来了互相的融合和交流,丝绸生产推向更广泛的边远地区,并形成部分豪强地主以自给自足为主的庄园经济。这使丝绸重点产区在中原、巴蜀、江南和部分边远地区得到扩大。中原如河北冀州、山西太原、陕西、山东、河南等地,蚕织在民间已很普遍,蚕织为农村一家一户经营的主要副业,或在庄园中劳动,但很少有专业的独立手工生产。巴蜀有蜀郡织锦,涪陵、巴郡等地的蚕桑甚为普遍;哀牢(属永昌郡)亦有蚕桑绵绢和彩帛文绣。江南自三国孙权时起就重视蚕桑,全国经济重心开始自北南移后,更促进了江南丝绸产区的日益扩大,南朝各代也大力劝课农桑,在江苏、浙江、安徽、湖北等广大地区,蚕桑均为农家主要副业,生产迅速扩展。边远地区则有辽宁昌黎(今朝阳)、甘肃到新疆的河西走廊、凉州、嘉峪关、酒泉、吐鲁番、尼雅(民丰)、疏勒(喀什)等地,都发展了蚕桑缫织生产。
四、唐代全国实行租庸调的征调制度,民户缴纳税赋,都能折成绢帛,这种“钱帛并行”的办法,使绢帛起到了实物货币的作用,因此民间家家户户从事蚕桑织造,农村妇女大多以织造作为主要生产副业。在长安、洛阳、范阳郡(今河北房山)等城市,已出现了各类专业丝
绸作坊和商铺,如彩帛行、绢行、丝行、缬染铺等。部分作坊规模已很大,如河北定州何明远家经营的织绫作坊,有绫机500台之多,由此可知,民间丝绸生产已有相当的基础。唐代前期,丝绸重心仍在北方广大地区,河南、河北各州,四川剑南和江南、淮南各州,生产都较集中。到安史之乱后的开元、天宝年间(713~756年),东南地区比安定,丝绸生产重心继续自北南移,江南地区后来居上,渐次超过北方。北方原来以河北定州、山东青州(今益都)为最著,盛产丝织贡品;后期已为江南丝绸产品所取代,如广陵(扬州)锦、丹阳(今镇江)京口绫、吴郡(苏州)方纹绫、越州(绍兴)罗、吴绫等,均闻名于世。其他在陇西、岭南和黔中地区也有丝绸生产。唐代丝织品品种非常丰富,已向纬起花织物发展,技术上有较大提高,绫罗绢帛在国内外市场上,交易十分活跃,到唐末五代时,江浙一带的吴越地区.蚕织生产更为发达,遍地蚕桑,户户织络,民间丝绸出现兴旺景象。
五、宋代北方兵祸连绵,农家蚕桑很多停废,而江南地区则繁荣发展,为宁苏杭一带奠定了以丝绸为中心的基础地位,川蜀亦属重点产区。民间向官府交纳赋税,仍以绢帛类实物为主,促使农村中蚕桑空前发展,城市中独立经营的丝织作坊,数量也逐渐增多,既有专业的机织户,也有雇工织制的工商铺户,还出现了蚕市、丝市、锦市等专业集市。在浙江已有桐乡濮院和湖州双林等知名丝绸集镇,全国丝绸产地已扩大到103个州。成都、南京、镇江、常州、苏州、杭州、嘉兴、湖州等地都是主要丝绸产地,汴京、兖州、婺州、饶州、青州、台州等也很著名,丝织品以宋罗、绫、锦为主,纱、绢、缎类也很多。宋代流行的缂丝产地。已由河北定州转移到苏杭地区。元代初期,江南城乡丝绸生产受到了严重破坏,丝织工匠大批沦落为王公贵族们所奴役的“巧儿”,受尽苦难。到元代以后,蚕桑才有所恢复,长江下游的太湖地区恢复最快,“湖丝”已行销各地,而川、陕、湖、广地区则渐趋衰落。元代统治者曾大力提倡农桑,丝绸工艺也有创新,但以官府生产为主,民间不占主要地位,当时在杭州、金陵、平江、成都、泉州、涿州等地,也有许多民营丝织作坊。
六、明清两代是我国蚕桑丝绸高度繁荣的时期,生产以民间为主,农家以此为重要副业,维持日常生活;丝绸作坊得到蓬勃发展,从专业机户逐步扩大到拥有数百台织机规模的大机户比比皆是。乡村中快速发展的结果,江浙地区相继形成了一大批新兴的丝绸集镇。如盛泽、震泽、唯亭、光福、洞庭东、西山、双林、王江泾、菱湖、乌青、濮院、塘栖等,城乡市场异常活跃。行业内部也出现了贫富两极分化,生产方式成为“放料加工”或“放机加工”,部分大户从中操纵控制,封建行会进行把持,使小机户缺乏资力者难于谋生,沦为出卖劳动力的机匠,苏州、吴江还出现了“立桥”待雇的专业市场。部分城市都开设了一批名称不一的缎庄、机房、绸行、丝帐房等,经营规模甚至达千台织机以上,丝绸行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为资本主义因素的萌芽。到清末,全国丝绸重点产区相对集中,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四川、广东、山东、湖北、湖南、辽宁、新疆等地区。民间丝织手工业的发展,到鸦片战争以后,由于帝国主义入侵等原因,很快由盛转衰,丝绸行业被迫走上了改弦易辙,图谋革新,致力于近代工业的配套创设之路。
更多丝绸文化历史请进中国丝绸网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