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母戊大方鼎简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司母戊大方鼎简介
司母戊鼎是中国商代后期(约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王室祭祀用的青铜方鼎,1939年3月19日在河南省安阳市一片农地中出土,因其鼎内部铸有“司母戊”三字而得名,是商朝青铜器的代表作,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司母戊鼎器型高大厚重,形制雄伟,气势宏大,纹势华丽,工艺高超,又称司母戊大方鼎,高133厘米、长110厘米、宽78厘米、重约832千克,鼎腹长方形,上竖两只直耳(发现时仅剩一耳,另一耳是后来据另一耳复制补上),下有四根圆柱形鼎足,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
该鼎是商王武丁的儿子为祭祀母亲而铸造的。
中国的鼎文化
鼎为中国古代炊食器。
中国鼎文化的起源可以一直追溯到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早在7000多年前就出现了陶制的鼎。
而其真正的发展最高峰则出现在商朝和西周时期,尤其是商代以鼎为代表的祭祀用容器的制作,盛行于商周时期,延续到汉代。
最早的中国鼎被认为是立国重器,它是中国青铜器的杰出代表。
象征着高大、显赫、尊贵的意思。
鼎的尺寸比生活实际大的多,是由于古人认为它是神的尺寸,这也反映鼎一开始是作为一种祭祀的礼器。
在奴隶制鼎盛时代,被用作“别上下,明贵贱”,是一种标明身份等级的重要礼器。
文献记载:“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又载“铸九鼎,像九州”。
又有成语一言九鼎、问鼎中原、三足鼎立等。
青铜鼎的前身是原始社会的陶鼎,本来是日用的饮食容器,后来发展成祭祀天帝和祖先的“神器”,并被笼罩上一层神秘而威严的色彩。
在古代,鼎是贵族身份的代表。
典籍载有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的用鼎制度。
此外,鼎也是国家政权的象征,《左传》有载:“桀有昏德,鼎迁于商;商纣暴虐,鼎迁于周”。
鼎大多为三足圆形,但也有四足的方鼎。
(司母戊鼎便是最负盛名的四足大方鼎)
司母戊鼎简介
司母戊鼎是商后期(约公元前十四世纪至公元前十一世纪)铸品,原器1939年3月出土于河南安阳侯家庄武官村。
此鼎形制雄伟,832.84千克。
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是迄今为止出土的最大最重的青铜器。
司母戊鼎初为乡人私自挖掘,出土后因过大过重不易搬迁,私掘者又将其重新掩埋。
司母戊鼎在1946年6月重新出土,当年村民锯下一只鼎耳,由于历史原因无法找到,现在看到的是后来补筑上去的,成为了一大遗憾。
新中国成立后,于1959年入藏中国历史博物馆。
鼎身呈长方形,口沿很厚,轮廓方直,显现出不可动摇的气势。
司母戊鼎立耳、方腹、四足中空,除鼎身四面中央是无纹饰的长方形素面外,其余各处皆有纹饰。
在细密的云雷纹之上,各部分主纹饰各具形态。
鼎身四面在方形素面周围以饕餮作为主要纹饰,四面交接处,则饰以扉棱,扉棱之上为牛首,下为饕餮。
鼎耳外廓有两只猛虎,虎口相对,中含人头。
耳侧以鱼纹为饰。
四只鼎足的纹饰也匠心独具,在三道弦纹之上各施以兽面。
据考证,司母戊鼎应是商王室重器,其造型、纹饰、工艺均达到极高的水平。
是商代青铜文化顶峰时期的代表作。
司母戊鼎的提手文饰同样精美。
两只龙虎张开巨口,含着一个人头,后世演变成“二龙戏珠”的吉祥图案。
一般认为,这种艺术表现的是大自然和神的威慑力。
现在却有人推测,那个人是主持占卜的贞人,他主动将头伸入龙虎口中,目的是炫耀自己的胆量和法力,使民众臣服于自己的各种命令,完全是可能的:当时的贞人出场时都牵着两头猛兽,在青铜器和甲骨文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图案。
此鼎器形庞大浑厚,其腹部铸有“司母戊”3字,亦有人释作“后母毋”,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所铸。
司母戊鼎的鼎身和鼎足为整体铸成,鼎耳是在鼎身铸好后再装范浇铸的。
铸造这样高大的铜器,所需金属料当在1000千克以上,且必须有较大的熔炉。
经测定,司母戊戊鼎含铜84.77%、锡11.64%、铅2.79%,其他0.8%。
与古文献记载制鼎的铜锡比例基本相符。
司母戊鼎充分显示出商代青铜铸造业的生产规模和技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