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十二个前沿性话题

关于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十二个前沿性话题
关于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十二个前沿性话题

关于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十二个前沿性话题

第一个话题,在追求利润和承担社会责任之间找到平衡

最近几年,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管理实践中所遇到的最大困惑、最大挑战是什么?我认为是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讲关键词的话,我这里把企业目标、企业社会责任、诚信经营、可持续发展这些题目都列在一起了。有一个非常简单的、可能也是非常原始的问题,就是我们办企业目标是什么?目的是什么?按照传统的说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办企业就是要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在历史上,企业管理科学发展过程当中,关于企业的目标都没有特别地提到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我也请教过几位大学教授,是不是应该把企业的社会责任也列入到企业追求的目标中来。他们说,过去经典的管理科学论述中都没有这样讲过。但是90年代中期之后,关于企业的社会责任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越来越显得重要,越来越成为企业实践中难以避免的话题。为什么呢?因为企业有双重属性,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有它的经济属性;作为人类的一种组织形态,同时又具有社会属性。在人本主义思潮对世界影响日益深远的今天,要求企业重视经营行为对社会、对人类的影响是必然的。因此,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已经变成一种全球化的社会意识。我觉得我们中国企业家在这方面还比较欠缺。我讲一个很小的例子,中国企业联合会成立了可持续发展工商委员会,我个人也参加了几次会议,我发现一个现象,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的组成是外国的跨国公司老板占一半的名额,中国的大企业老板占一半的名额,但是开会的时候几乎所有外国的老板都能亲自到会,而中国的老板基本上是派代表参加。所以,我们开玩笑说,看来中国企业家可持续发展的意识还需要有加强。

这个例子说明什么呢?就是说在全球化的条件下,我们中国的企业家要想跟世界交融,全球化的先进的意识、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是不能缺少的,这是我们进入世界级企业家俱乐部的基本条件。那么为什么到了上个世纪的90年代中期,关于诚信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变得这么重要?我想有这么几个原因:

第一,人类对自身生存条件和环境恶化的危机感。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巴西开会,发布了一个文件,叫《我们共同的未来》,在这个文件里第一次提到了“可持续发展”这个词。这个词是怎么定义的呢?原话是,“能满足当代的需要,同时不损及未来世代满足其需要的发展模式”。用中国人的话讲,是“既要吃好眼前的饭,又不能断了子孙的粮”。从那以后,可持续发展演化成全球化行动。

第二,人类文明到了20世纪末期以后,有了新的进步。市场经济在竞争的本质没有变化的情况下,人本的思想对于市场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血淋淋的特征,逐步地被具有人本主义思想的一些竞争概念所替代。

第三,经济全球化需要世界各地的企业家遵守一体化的游戏规则和伦理语言。否则

的话,我们的企业家走到一起就没有世界性的共同语言了。

第四,最近这几年特别是去年、前年,发达国家的一些大公司,如安然、安达信、世通等,他们在诚信危机方面所引发的地震,引起了全世界的震撼和反思。

第五,企业自身健康的生存和成长,要求企业必须走诚信的道路,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最近有一个新的SA8000社会责任国际标准,正在一些国家和企业中进行推广。我们的一些媒体也对此进行了报道,有褒有贬。更多是持一种观望甚至否定的态度。有些媒体说,SA8000增添了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阻力和难度,因为SA8000里规定很多关于社会责任、劳工基本条件的一些制约。确实,从企业的生产成本来说,你要实行SA8000必须增大成本,但是如果没有这个,中国企业“走出去”会遇到更多的抵制。有一个报道说,原来中山一个做鞋的企业,美国的定单很多,但是后来定单突然没有了,因为美国的贸易商说,这家企业没有制定劳工的最低工资标准。欧洲也有一些消费者抵制耐克鞋,因为耐克鞋在印度和巴基斯坦生产的时候雇佣了童工。这些对我们的企业“走出去”确实有一些束缚,但是我们反过来想一想,我们的企业如果不遵循这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原则,不遵守这种诚信经营的原则,那直接受害者是谁呢?是我们国家的劳动者,是我们国家的声望。我们不能够把农村的劳动力转移到城市以后,用极低的工资,让他们仅仅有一个温饱。我们的目标是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社会各个人群、各个阶层的人共享繁荣。因此,制定最低的劳动标准,确保休息的时间,保证劳动条件和解决安全问题等等,都应该是我们企业理所当然应该做的事情。

中国企业联合会最近代表中国的企业加入了联合国所倡导的“全球协议”,中国企业联合会从定位来说是一个雇主组织,我们为雇主服务,同时我们也提倡雇主自律,维权的同时要自律。

这些年的管理创新成果里,有一些企业成果开始反映怎么样贯彻执行新的标准,怎么样贯彻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但是非常遗憾,就整体来说,这类成果还比较少。我们非常提倡今年的成果申报单位,能够在这方面给其他企业提供经验。

第二个话题,战略管理成为企业管理的第一要务

在这方面,我们企业这些年有很大进步,我们成果里1/5到1/4都是关于企业战略管理的。也就是说,现在战略管理已经不是明星企业的专利,不是跨国公司、大企业的专利。所有的企业,包括中小企业都开始非常重视战略管理问题。最近这几年,战略管理的优秀成果反映出多样化和高层次化的趋势。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企业战略管理内容更多的是关于营销、品牌宣传、企业文化、多元化经营等等。但是最近,战略管理在内容上已经趋向涉及到企业的一些核心问题,首先是关于企业产权制度的变革和设计、多元化持股、混合所有制建设、民营化改造、自然人持股、管理层持股、科技人员持股等等。其次,企业规模化过程中的产业转型,也是我们最近这几年战略成果中非常

突出的一个内容。中国的很多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已经完成了原始积累,完成原始积累以后,面临着规模化发展的问题,此时,企业的“产业进入战略”就至关重要,很多企业非常谨慎地进行论证,寻找最适合自己发展的产业领域。第三是关于企业核心能力的塑造,关于企业资源的重组和运作,包括并购、出售、上市、主辅分离等等,都涉及到企业重大的决策。最后,是关于企业“走出去”的一些经验。这些都是企业战略中涉及到的重大问题,反映了我们企业发展的方向。

我们还注意到,企业在制定战略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视采用外脑进行咨询论证。昨天我们在和百联集团的老总交谈时,他也提到,百联实行的新战略是他们和麦肯锡公司一起做出来的。为什么花这么多钱请麦肯锡公司做战略?就是因为专家们可以提供关于某个领域非常专业的知识和信息,帮助我们至少是补充我们在制定发展战略的过程当中,企业领导人在知识、经验方面所缺欠的东西。最近咨询公司都很忙,业务做不过来,原因就是企业对咨询的需求很旺盛。

第三个话题,有执行力才能确保战略成功

2003年管理科学领域有一个新词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叫做“执行”或者叫“执行力”。我认为就“执行”本身来讲,并没有什么新意,企业没有执行就不可能实现自己的运营目标。但是美国有两位管理专家就企业战略和企业执行之间的关系专门写了一本书,这本书里所反映的一些管理理念、管理思想是非常值得重视的,有一些对于我们中国企业管理科学的发展是有针对性的,有借鉴意义的。那么“执行”或者“执行力”究竟是研究什么事情的呢?我认为有4个特点:

第一,它是研究战略流程和结果之间关系的一种学问。管理界前几年有一个说法,叫“不问过程,只看结果”,我认为这是一个误区。管理本身就是对过程的管理,不问过程的管理是达不到目的的,或者说很容易走入偏差。

第二,它是研究老板的责任和管理团队责任、员工责任之间关系的一种学问。我认为这方面也有一些值得引起我们思考的地方。比如说我们过去有一种说法叫“老板管决策,管理团队管执行”,这个话对不对呢?某种意义上说是对的,因为老板更多的精力可能是用于决策方面的工作,但是不要把决策和管理分开,老板或者企业主要领导人非常多的精力是用在怎样建立一种管理流程;在战略目标制定之后,怎样建立运营流程和人力资源流程以支撑战略的发展。这是执行的问题。

第三,它是研究组织结构中部门和部门之间关系的学问。“我只对我的上级负责”,也是比较流行的一句话,实际上这也值得探讨。因为现代管理更多是强调流程管理的过程。他应该对上级负责,但同时他也应该对客户负责,特别是在组织扁平化的条件下,更应该强调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的关系。

第四,它是研究员工行为和组织行为以及组织文化之间关系的一种学问。“执行”不仅仅是落实一种岗位责任制,同时也是要在整个组织体系中形成一种“执行力文化”。

这种文化可能没有在岗位责任制上明确阐述,但每一个人的行为都能体现出来。忠于职守,敬业爱岗,更多地体现在无压力下的自觉行为。

第四个话题,没有核心专长是企业最大的风险

中国的企业总体来讲,在技术方面是处于下游或者是中下游的水平。在国际化产业分工中,大部分企业在整个产业链中,也是处在中下游的水平。前几天我看了一个材料,浙江嵊州是领带生产最有名的基地,一个县大概有1000多家领带生产商,所生产的领带占国内市场的80%,占世界市场的30%。但是基本上没有中国自己的品牌,绝大部分为皮尔〃卡丹、金利来、鳄鱼这些名牌企业进行加工。所以在整个价值链中,它的产值只占到10%,利润只占5%。也就是说产值也好、利润也好,都被品牌所拥有的企业占据了。像这样的情况目前在我国还是非常普遍的。2002年国家知识产权局所受理的发明专利当中,我们国内企业申报成功的只有27.3%,国外的企业占到近73%,而且国内企业的专利大多是实用新型和外观的设计,一些新兴行业、新技术行业,比如信息、生物、医药行业等,90%的专利是国外公司申报的。所以,我们特别希望今年申报成果的企业能够更多地在形成企业核心能力方面提供你们的经验。我们中国确实有一些高新技术和新兴企业做得不错,比如海信高新技术的开发、管理体制,华立集团在国外收购CDMA的核心技术案例,联想集团近几年在核心专长塑造方面所创造的经验等等,我们希望这些企业都能把你们的经验总结出来。问题的严重性决定了成果的推广价值。

第五个话题,超越竞争,才能赢得竞争

超越竞争,实际上就是独辟蹊径,采取一种非常规的竞争办法来避开企业之间残酷的正面厮杀,创造一种优于别人的竞争态势。按照专家们的总结,超越竞争有这样六条通道:

第一,进入“无竞争领域”。这里“无竞争领域”这个词打了一个引号,因为市场经济不允许有无竞争的领域,如果是无竞争的话,那一定是垄断。垄断是不适合市场经济原则的。所谓的“无竞争领域”就是你在某个领域里独占了技术制高点,使追随者难以在短期内追赶,比如微软的视窗、奔腾的芯片等等。

第二,进入所属产业的高利润区域。在产业链里有高利润区有低利润区,一定要想办法进入高利润区域。

第三,进入差别和细分市场。昨天我们在和百联老总座谈的时候,他们也提到,现在市场的细分化越来越明显。比如在零售业里,至少有4种连锁的形式,包括大卖场、购物中心、连锁超市、便利店这样一些已经形成规范的方式,这就是市场细分。

第四,通过战略联盟化敌为友。

第五,通过收购和兼并化敌为己,也就是变成一家人。

第六,创造新的商业盈利模式。我们前年有一个成果是上海东昌西泰克第三方物流的经验,我认为是创造新的盈利模式的一个非常好的案例。这家企业给汽车总装厂提供

零部件,工厂什么时候需要什么样的零部件,数量多少,完全由它负责。物流企业所获得的利润不是从我给你提供产品的价格增加多少来维持,而是你利用我的服务方式后,我从你降低的成本里分享利润。这种赢利方式我认为是创造性的。这就是所谓新的盈利模式。这几年的成果在这方面都有很好的表现,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可喜的现象。

第六个话题,在危机中寻找生机

企业危机或者风险一般是两种情况造成的,一个是企业在它自己的成长过程中潜伏着一些容易产生风险的危机点,如果你不注意,到时候就像病毒一样会爆发。第二种情况,是属于不可预测的突发性的事件。在今年的企业管理创新大会上,刘冀生教授曾经讲了一段很精辟的话,论述企业的发展过程中,生命周期所经历的四个阶段,每一个阶段企业所面临的机遇和风险是独特的,特别是容易发生问题的那些关键点,企业的领导者要特别注意。比如在企业的创业期,要更多地注意市场的开拓、资金的使用、资金的筹措;在企业的发展期,着重规模扩张中的投资安全,以及战略本身的可行性,管理团队的忠诚度,组织变革能不能更快地适应企业的快速发展的规模;在企业的成熟期,由于官僚化的倾向,机构臃肿、重叠造成效率低下,长时间不能对市场的变化产生革命性的应对措施,这些都是一个企业到了三十来岁以后容易产生的危机;企业进入成熟期以后,最大的风险可能是领导人更替的风险。我们认识到企业发展的规律,就可以预先有效地来避免发展过程中的这些风险,就中国的企业来说,现在更多的企业是处在成长期或者是高速发展期,我们要特别注意这些时期应该采取的一些措施。国外有一些企业采取定期进行企业风险评估的方法,每隔一段时间,由风险管理团队来进行风险评估,找出企业最近在市场、技术开发、人员等方面有什么问题。不要等到事情发生以后再去补救。去年我们有两个风险管理的成果都获得了一等奖,一个是刚才刘湘东同志提到的中航油的海外经营的风险管理,它对我们走出去有很好的借鉴意义,还有广州美晨牙膏厂多元化经营中的风险管理。因为大家一听多元化有点害怕,很容易出事,但是美晨公司基本上做一个成一个,没有出现大的振动,它有一套自己的风险管理的办法。今年我们也希望大家在这方面提供你们的经验。

第七个话题,人力资本创造利润

60年代两个美国的经济学家第一次提出“人力资本”的概念。他们当时是对国民经济的增长和教育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两个结论:第一个结论是国民经济的增长快于物质资本和货币资本收益的增长。这说明什么呢?物质资本、货币资本增长的部分,小于国民经济增长,中间有一个差额,他们认为这个差额是科技进步造成的。第二个结论就是在科技投资中,教育投资的收益高于物化投资的收益,而且教育投资的收益在全部劳动投资收益中的比重占到70%,这说明投资到人力方面的收益要大过物化的收益和货币资本的收益。因此,他们提出“人力资本”这个概念,并得出“人力资本”可以创造利润的结论。这是第一个结论。

第二个结论,人力资本既然可以创造利润,那么它就有权分享企业在发展过程当中它所创造的那部分利润。这个结论非常重要。我们想一想,我们的企业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在分配问题上,或者说在激励机制问题设计上往往不到位,我想根源都在这里。我觉得美国企业在上个世纪的二三十年,创造了一些新的东西,值得我们全人类共同借鉴和分享。

美国企业创造的两件东西是值得一提的。一个是他们创立的CEO制度。CEO制度就是在提出“人力资本”的话题以后才设计的。实际上CEO就是一个总经理加半个董事长。在知识经济时代,原来的投资者或者说董事会没有能力进行企业的重大战略决策,所以采用专家决策的方式,那么CEO就代表这样一种身份。第二个是年薪制加期权期股的分配制度,最近听说国家的国有资产管理机构也在为国有企业的领导人设计这种年薪制,我觉得能反映“人力资本”分享利润的最好方式还是期权期股。当然有一个过程,我们不太熟悉这个东西,在技术上还不完善,国民心理也缺乏这方面的准备。我们只能一步步来。但是我认为“人力资本”参与利润分配是一个大趋势。

第三个结论,“人力资本”和其它资本一样,也有一个保值增值、贬值的问题。保持“人力资本”增值的最主要方式就是培训。教育培训能够使人力资本保持一种新鲜的创造力,这是我们企业应该引起重视的问题。我们都知道,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这些国家的企业,他们对人才、员工的培训投资是相当大的。去年日本中小企业局的局长给我们做了一个报告,他说有一段时间日本为了提高中小企业管理水平,中小企业管理培训所用的钱2/3由政府支付,1/3由企业支付。我们今年的千户企业调查显示,中国的企业平均用到每个员工身上的培训费用是60元,这样的数字无论如何不能适应我们现在知识经济发展和企业成长的需要。

第八个话题,信息技术是管理变革的第一推动力

企业的进步特别反应在信息技术的运用上,这是这几年成果的一个普遍的特点。但同时也反应一个问题,就是很多企业在信息技术的应用实践过程中是失败的,包括ERP 的使用等等。我认为,最关键的是不能就信息技术而论信息技术,应该把信息技术的使用和企业的流程再造以及企业的组织变革一并考虑。因为一个企业的信息技术应用成功的时候,它一定有一个互动的过程,至少对原有管理体制会造成三个方面的冲击:第一,信息技术系统的应用引发流程的重组,这是一定的。如果不进行流程再造,信息技术是没有办法推广的。

第二,流程重组过程中,一定会导致组织的变革,也就是原来的那套组织体系,包括我们传统一直所沿袭的宝塔式的组织体系,一定要进行冲击,变成扁平化的组织结构。

最后,组织的变革催生了管理体制整体的创新。一个信息技术运用得好的企业,一定是管理水平全面提升的企业。

第九个话题,向供应链要效益

由于信息技术使人为的壁垒消失,以及全社会的高度专业化的分工,使企业之间有可能变成牢固的盟友,所以在现代科学技术的条件下,供应链管理的实施才有可能。供应链概念中最重要的一个观点是使管理的边界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管理对象主要是生产过程,后来发展到产供销,再后来向两端延伸,发展到研究开发和客户管理。现在由于供应链管理的使用,企业管理的范围延伸到了企业的物质活动和物理边界之外,由企业内部的资源配臵延伸到内外两种资源的优化配臵,这就创造了一种新的管理理念,它不仅使企业最大限度降低成本,而且能够使企业快速反应市场。

最有力的一个例子就是宝洁公司和沃尔玛零售商的合作。沃尔玛在全世界的连锁店对当天的零售都有详细的记录,宝洁公司可以通过和沃尔玛建立供应链管理,通过沃尔玛的终端知道当天宝洁产品销售的最详细情况。所以,有记者问宝洁公司老板为什么宝洁产品反应速度那么快,他说没有别的诀窍,就因为我对客户最了解,而这种了解,不仅是通过我自己去调研,更主要是通过零售终端所提供的信息。这是供应链管理中很生动的一个案例。

第十个话题,学会“走出去”

现在关于中国的企业在融入全球化的过程中,要不要“走出去”已经不是什么问题了,问题是谁先走出去,走到哪儿去?怎么走出去?具备什么条件才能走出去等。通过我们的历史发展来看,我认为企业“走出去”有初级、中级、高级三种形式、三个阶段。过去我们更多的是“三来一补”的加工方式,境外代理包销的贸易方式,定牌销售和少量的工程承包以及劳务输出,还有政府直接管理和经营的驻外贸易机构等等,这都是过去时,是初级形式,初级阶段。中级形式是现在进行时,比如批量加工OEM的方式,跨国公司在中国建立生产基地,劳动密集型产品和中低端技术产品的“潮水式”外销,重大国际工程项目的竞标施工,少量的境外设厂和境外销售渠道的建设,还有少量的境外收购兼并,少量的企业境外上市等,都是中级形式,中级阶段。我认为高级形式和高级阶段的基本标志应该是一批活跃于世界市场的有活力的跨国公司的建立。另外中国企业的境外设厂、境外销售,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占销售额的比重比较高,全球化资源配臵、跨国兼并、收购上市等成为一种常规运作的方式,这些都是比较高级的形式。

去年的成果里,上海丙烯酸公司进行反倾销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有人说我们对中国在世界范围内所遇到的摩擦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至少需要20年。我认为这个判断是有道理的。上个世纪的最后20年,是“走出去”的准备期,这个时候我们更多的是韬光养晦,企业和外部的接触还处于相对少的时期,贸易摩擦也基本上处于隐性时期。本世纪的前20年,是贸易摩擦显性期,中国有大量的企业要通过“走出去”的方式扩大自己的市场。在这个时候,世界还没有接纳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在全世界销售中国产品的思想准备,因此摩擦会非常多。但是有专家判断,20年以后,中国作为一个大国被世界认同,世界经济力量处于战略均衡期,加上中国企业本身的进步,这个时候的摩擦

会相对地减少。我认为,我们企业领导人应该把握住这种战略性的前瞻分析,有准备地让自己的企业找到一条适合自己“走出去”的道路。

第十一个话题,企业文化需要回归商业伦理

这是我个人的一点想法。我认为企业文化在前些年被炒得有点离谱,离开了其本身的内涵,把企业文化变成了政治化的东西,或者是意识形态化的东西,或者是广告化的东西。有的甚至把企业文化变成了一种老板文化。这些都不对。从内涵上来讲,企业文化还是属于一种商业的伦理文化,它强调的是企业组织行为的规范化。我给大家讲一个很小的例子,我7年前曾担任一家外资企业的总经理,上任前需要去国外培训一个月,培训到最后还有5天,对口培训企业的老板对我说:胡先生,剩下的5天里,你自己去考察吧,我的任何一个部门你都可以去走访,你可以提任何问题,我已经打了招呼,他们会回答你的。我走了一圈,最后问这个总经理,你们的企业文化是什么?企业文化方面的主张是什么?把他问楞了。他说我们没有专门讨论过企业文化的问题,也没有一个专门部门来管这个事,也没有一种特别设计的企业文化。但是像他们这样的跨国公司我明明感到有一种气氛,人人都有一种千方百计要把事情做好的责任感,人人都在无声地遵循着某些行为规范和商业道德,我觉得这就是一种非常好的文化。晚上吃饭的时候,他觉得好像他的回答没能满意我,就给我解释了一下。他说我们认为一个企业不必刻意去追求一种轰轰烈烈写在墙上的这种文化,也不必刻意提一个什么口号,最重要的是企业的员工能够时时刻刻地忠于职守,能够做好自己的事情。如果一定要说企业文化,这就是我们倡导的企业文化。我说我同意他的看法。因此,企业文化应该是融合在人的脑子里、血液里的一种东西,是看不见的。我想这可能是一种需要经过长年陶冶、积累的比较高层次的文化。我讲这个例子是想说明我们不要过多追求口号的东西,不要把企业文化等同于商业宣传或者是广告宣传。

第十二个话题,系统思考、协调发展

去年我陪蒋主任去江淮汽车厂调研,左延安同志讲了一句话我印象非常深刻。他说做企业管理必须系统思考,协调发展。当时我们是去考察他的学习型组织,有的同志就问,你的学习型组织是不是真的有这么大作用,把你们的企业都给振兴起来。他说学习型组织的建设当然是非常重要的事,但是作为决策者,在领导企业的时候必须考虑的是一个协调发展的问题。

企业的发展是一个综合的、全面的过程,必须认真地用系统的观点来考虑企业方方面面的问题。总结前面十一个话题,我认为有这么几个方面必须系统思考:第一个是企业内部生命系统和外部生态环境协调运作的系统思考。内部生命系统是企业本身的人财物、产供销的协调运作,同时也要顾及到外部环境的协调。第二个是企业决策流程、运营流程和人力资源流程相互支撑的系统思考。第三个是企业内部运作流程和供应链咬合的系统思考。第四个是信息系统和流程再造、组织变革、管理创新的互动关系的系统思

考。第五个是企业内部各种资源,包括技术、设备、资金、人力、品牌、文化等优化配臵的系统思考。最后,还有企业实施四大国际标准,ISO9000、ISO14000、健康与安全职业标准、SA8000社会责任管理体系建设的标准,四大国际标准综合实施的系统思考。

公司管理创新实施方案

管理创新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进企业管理创新,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我厂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和管理问题,全面提升执企能力、核心竞争力、盈力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促进企业持续健康科学发展,根据集团公司、四川公司和我厂管理创新工作部署和要求,结合我厂实际,制订本实施。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价值思维,以管理创新为抓手,以创建“星级发电企业”为手段,深刻认识管理创新的重要意义:转变观念、健全制度、完善体系、优化流程、创新方法,培育文化。全面提升执企能力、核心竞争力、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促进企业持续健康科学发展。 二、总体目标 力争用三年时间,围绕企业发展目标和中心工作,深入开展管理创新工作,着力解决机制、制度、流程、方法、队伍建设等方面与市场竞争形势、现代企业要求、企业发展定位不相适应的突出问题。第一年(2009年)起步打基础,第二年(2010年)推进促提升,第三年(2011

年)深化上台阶,推动企业机制更加完善、制度更加健全、管理更加有效、标准更加规范、技术更加先进,努力构建持续创新、不断超越的长效机制,建设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管理模式,推进企业管理标准化、规范化和常态化进程。 三、主要内容 1、以价值思维为统领,树立经济效益为中心的理念 坚持价值思维理念,把创造价值、创造效益作为企业生产经营和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贯穿于企业各项工作。利用党委中心组、党支部、分工会和班组学习和会议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华电集团公司价值思维理念宣教提纲宣传学习、讨论和形势任务教育,编印学习资料,制作宣传展板,开展价值思维知识竞赛活动,营造良好氛围,引导广大干部员工树立价值思维,增强员工责任意识和使命感;牢固树立节约意识,大力倡导“节约即赚钱”理念,坚持厉行节约,严格控制各项成本费用,加强内部成本预算和过程控制,确保各项成本指标可控在控。结合企业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要求,抓好向二滩公司索赔,根据丰枯峰谷电价政策,抓紧与二滩公司谈判,争取合理的最企业利益。 2、创新安全生产管理 (1)安全生产常抓不懈,实现规范化的日常管理。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及其三级安全监督网络,落实安全责任。坚持安全生产例会制度,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安全生产水平,积极开展各类安全生产检查和安全性评价、生产作业前安全“三查”和党员身边无事故、青年安全监督岗等载体活动,不断提

企业管理创新思路

企业管理创新思路 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于不断创新,而管理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永恒主题。深入研究石油企业管理创新的现状,正确处理石油企业管理创新中存在的问题,处理石油企业内部管理创新与其他工作的关系,是目前石油企业管理创新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相关内容的论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一、企业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1、管理创新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企业管理的方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国有企业管理已由单纯生产型管理向生产经营型管理转变。在国民经济市场化进程中,国有企业被推入市场,正在向着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转变,逐步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企业制度。这一切都已表明,市场机制的作用大大加强,我国的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市场体系发育不断完善。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国有企业必须摆脱旧的管理思想的束缚,勇于创新,建立新的管理制度、管理体系与管理方法。 2、管理创新是知识经济的要求 目前,我国正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因此,对于知识型企业来说,必须以知识型人才为基础,以科技为支撑点,以创新为基础内容,把企业建成一个信息密集、人才密集和知识密集的综合体。 3、管理创新是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要求 进入21世纪,随着世界各国的经济传递速度的明显加快,一些

国家的经济运行状况会由某国经济的汇率、利率变动而受到影响。例如,美国的次贷危机和东南亚金融危机就是很好的证明。近年来,随着外商对华投资规模的扩大,投资主体跨国化,投资领域进一步拓宽,投资方式多样化,我国企业面临着国际竞争国内化、国内竞争国际化的复杂态势。这些都要求企业相应地改革那些传统的管理制度、管理方法、管理体系,从而适应瞬息万变的国际市场环境。 二、企业管理创新的发展趋势 从近些年来企业管理变革的历程中不难看出,未来企业管理创新具有以下发展趋势: 1、由追求利润最大化向追求企业可持续成长观转变 作为管理的唯一主题的利润最大化,它严重阻碍着企业的发展,甚至促使企业倒闭,是企业夭折的重要根源之一。在知识、技术、产品等创新速度日益加快的今天,成长的可持续性已经成为现代企业面临的比管理效率更重要的课题。 2、企业间的合作由一般合作模式转向虚拟企业、网络组织、供应链协作、国际战略联盟等形式 现代企业不能仅仅只提供各种产品和服务,还必须懂得如何把自身的技术专长与核心能力恰当地同其他各种有利的竞争资源结合起来,弥补自身的不足和局限性。 3、员工的技能和知识成为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资源 知识将逐渐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它被认为是和资金、人力等并列的资源。企业在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时,需要更多地通过加强协

北京市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评审及奖励办法

北京市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评审及奖励办法 (2016年1月修订) 为进一步推广和应用管理创新成果,鼓励和引导企业积极推进管理创新,探索建立企业管理现代化体系,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并指导做好北京市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的审定工作,参照《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396号)和《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审定发布暂行办法》(国管审〔2009〕1号)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订本办法。 一、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是指运用现代管理科学理论,在企业制度、管理理念、管理方式和手段等方面提出的具有改进、创新特征,对企业提高管理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明显作用和效果的办法和措施。其主要要求:一是具有创新性,即符合管理科学原理,能反映一定管理领域的客观规律,结构、功能明显优于原来采取的管理办法,并达到或超过北京先进水平的创造发明;应用国内已有的成果在实践中确有改进和发展的创新因素;国外先进管理技术与企业实际结合进行创造性应用。二是具有实践性,即符合国家经济技术政策、法规,体现国家指导企业工作的客观需要,具有导向性、可操作性和推广价值。三是具有效益性,即工作效率高,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显著。 二、北京市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申报的内容,要紧紧围绕切实加强企业科学管理的总体要求,结合企业所面临的全球化、市场化、信息化和可持续发展等经营环境的变化,有针对性地选择成果主题。 三、北京市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的创造单位,是在我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册的工业、交通、建筑、商贸、农林、金融、保险、信息、服务、文化创意等各行业企业,包括国有及其控股、集体及其控股、股份合作、有限责任、股份有限、私营和港澳台商投资、外商投资等各种类型的企业。中央在京企业以及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也可作为创造单位申报。 四、北京市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由企业自愿申报。由市国资委监管(双管)企事业单位、各区国资部门、市政府有关部门、市级社会团体、中央在京企业、行业和外

企业管理部门工作总结分析(精选多篇)

企业管理部门工作总结(精选多篇) 2014年是我部门从制度到部门组织构架逐步完善的一年。在公司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我部门的规模不断扩大,综合实力有所增强,较好的完成了全年的各项任务,为2014年划上了一个较~的句号。 (一)2014年所取得的成绩 1.完善管理制度 组织员工认真学习公司的企业文化、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及部门的各项制度,适时组织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培训使员工明确各自的发展方向及前景,组织员工进行先进的企业管理知识的培训,使其了解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增强管理意识;同时针对实际工作中出现的窝工、误工、浪费材料等现象进一步完善工人考勤管理制度,加大奖罚力度,办公室起到监督检查的作用。杜绝报工的弄虚作假现象,在制度执行上做到节约人工费,进而减少成本,提高产品产量。人事工作开展起来,建立较完整的人事档案,完善人员的入职、转正、调岗、调薪等一系手续;根据工作任务制定各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将各项工序工作责任到人,实行流程化管理。 在工人管理方面,为了提高工人劳动极积性,使我部门操作人员能够多劳多得、能够感到技术这种无形资产也能创造财富,从而自觉提高工艺水平,我部门制定、实行了新的《工人薪资调整办法》。

2.填补岗位空白 根据部门工作需要招聘核算员做好部门财务账目和签证工作;招聘懂技术的现场管理人员监督工人工作;招聘有经验的库房管理人员及时准确地做好出入库记录,使账物相符,严把材料出入库关;招聘外保温质检员,着重外墙保温材料节约、质量把关。截止到六月份我部门各岗位人员均已到岗,完成了年初的定编计划。 根据各工序流程要求,工人方面招聘了专职的油漆工、电工、警卫和部分电焊工,提升各工序的质量,从而提高技术含量,降低成本消耗。 3.质量建设初见成效 按岗位职责和制度抓落实,加强执行力度,将工作执行到位,杜绝同事工作衔接不顺畅,将工程管理上存在的诸多问题如工作的计划性不强,制度执行不到位,技术、工艺较陈旧,现场管理不到位等现象在工作中陆续解决,渗透到员工心中,让员工充分了解由于各方面管理意识的薄弱公司要付出几倍的代价来维持客户和解决遗留问题。 4.技术创新方面 根据施工项目的具体情况和工期、质量要求,我部门人员在施工过程中适时运用新方案。如在外墙保温施工工期紧张、施工吊篮短缺的情况下及时提出吊篮作业与大绳作业同时进行的方案,使外保温工程在降低机械费用的同时按时完成;在霸州楼梯加工、安装过程中根

管理前沿:大型国有企业“管理提升”四大思路解读

管理前沿:大型国有企业“管理提升”四大思路解读 3月23日,国务院国资委主任王勇在中央企业管理提升工作会议上,提出中央企业面向"做强做优、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利用两年时间,进行管理提升工作,并重点在投资决策管理、全面预算管理、全面风险管理、科技创新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产权管理、法律管理、采购管理、安全生产管理、管理信息化、社会责任管理、党建管理和反腐倡廉等十三个专项上进行提升。 会议后,中央企业纷纷迅速响应,召开集团内的管理提升工作会议,成立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结合自身情况,制定本公司的管理提升思路和计划。但央企的管理提升也面临一些难题和调整。比如,管理提升如何更紧密地结合行业和公司的发展要求?管理提升如何形成一个整体思路和整体抓手,而不是就事论事,做成单点局部提升?管理提升如何实现全面提升与专项提升的结合?管理提升如何真正能解决公司发展中的突出管理问题,如在多元化、国际化、多层集团架构下发展的管理问题?管理提升如何真正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提升精细化运作能力?等等。 xx结合多年中央企业管理提升服务经验和配合国务院国资委管理提升的相关工作成果,提出在当前背景下,中央企业的管理提升,一般可以结合行业和企业发展实际,通过深度的调研诊断,在四大备选模式--集团管控驱动模式、战略引领模式、绩效导向模式和全面风险覆盖模式中,选择最合适的提升模式,形成整体思路,明确提升重点,扎实推动。 xx建议,中央企业要做好管理提升工作,如王勇主任所要求,要花半年时间做一个深度的调研和内部诊断,诊断的结论将是选择管理提升模式和重点的重要依据和基础。对于做好管理提升工作的诊断工作,xx有如下建议。 1、本次管理提升的专项诊断,必须要建立一个系统的管理提升评价模型和评价标准,形成一个管理成熟度模型,对集团整体和各子集团、孙公司的管理现状进行分级评定。xx目前结合在集团管理成熟度模型的优势和积累,正在配合中央企业大力推进该项工作。 2、本次管理提升的诊断工作,中央企业可以通过要组建多元诊断团队,进一步提高诊断质量。诊断团队建议由集团分管高层亲自挂帅,主要相关部门负责人,国资委相关领导和专家,外部管理专家和管理提升咨询专家等组成,形成多元组合,建立最广泛的诊断视角和意见基础。第二,本次诊断必须对标国际标杆企业管理水准,提升本次诊断的价值。第三,本次诊断必须对集团总部、子集团和孙公司全方位诊断,突出重点,不留死角。 3、本次管理提升要有机结合整体诊断和专项诊断,即梳理集团管理提升面临的系统问题,又要着力分析、诊断管理现状中的薄弱环节。 基于管理提升系统诊断,中央企业就可以结合主要诊断结论,选择最合适的模式。

现代化企业管理的基本要求

现代化企业管理的基本要求: (一)什么是企业现代化管理? 一,产权清晰: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和基础。 二,权责明确: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 三,管理科学: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组织保证。 第一,产权关系明晰。 企业中的资产所有权按照股份划分,并吸纳员工与社会股东,形成社会化公司,财务、管理等重大事务透明,老板可以作为企业的出资者占大股东,形成企业管理的核心,从而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真正的核心管理层团队。 第二,权责明确,制度健全。 企业机构设置、岗位设置、工艺流程等要清晰明确,制度健全,并且有监督考核体系;级别管理,充分发挥各级管理职能作用;老板不直接隔级管理。奖罚体系完善,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衡量标准明确,企业内部人事与机构是按照外部市场竞争规律而优胜劣汰;不能人为搞人事矛盾; 第三,管理科学、环境友好。 企业建立科学的企业领导体制和组织管理制度,调节所有者、经营者和职工之间的关系,形成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经营机制。企业内部关系融洽、外部关系友好; (二)家庭式管理公司会带来什么影响 1.家族式管理制约了用人机制。企业内部的家族式管理和唯亲是用的用人机制,严重地影响了企业素质的提高。企业的运作需要多方面的人才,而且人才的素质高低、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发展潜力。民营企业家族式管理建立在特定的人际关系基础之上,如家族、朋友、亲属,这种人际关系对一些人群具有凝聚力,相对地,也意味着对另外一些人群的排斥力,而且,这种凝聚力并非以现代化、知识经济所需要的整合力为准则。企业的封闭性和不规范性,使得民营企业对人力资源的引进具有排他性,那些具备管理与技术才能却游离于信任圈子以外的人无法被任用。 2.企业决策者素质不高。在民营企业初创阶段,企业处于小规模,客观上对企业主要决策者的文化素质要求不高。但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张、产品技术含量的增大以及市场竞争的日趋复杂化,决策者仅靠对市场的感性了解和经验来驾驭企业必然会感到力不从心,由此导致经营决策“见识短浅”问题的凸现,这种见识短浅可能阻碍民营企业达到效益最大化的目的,甚至使企业破产。中华全国工商联合

企业工会创新工作总结

公司工会2014年工作总结 2014年是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公司经济社会发展承前启后的关键之年。公司工会在xxx党委及公司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及中国工会十六大会议精神,坚持以服务大局、服务基层、服务职工为目标,公司上下围绕“夯实基础抓建设、创新发展求实效”的工作主线,全力推进各项重点工作。全体职工共同努力,新的施工领域有所突破,各方面工作稳中有进,在强化企业管理,加速工程建设,重视科教兴企、人才培养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具体工作开展如下: 一、根据形势需要,调整完善了工会组织 2014年3月1日召开了一届七次工会代表大会,选举了工会主席1名,改选了工会委员会成员4名,选举了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主任及委员。目前,公司工会委员会由9人组成,专职工会干部3人,8个基层独立单位均设有基层工会委员会或工会小组并设有兼职工会主席。截止2014年11月底,xxx现有在职工会会员268人,新职工入会数52人,其中女职工125人。入会率达100%。公司调整充实后的工会组织,围绕中心工作和基本职责开展了一系列活动,给公司的生产经营工作以有利的支持,同时,对新形势下如何实现民主管理,更好地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二、强化民主管理,构建“民主之家” (1)公司每年召开一次职工代表大会。职代会充分发挥民主管理的重要作用,坚持听取和审议企业改革发展方案、长远规划,坚持听取和讨论年度生产计划和工作总结,听取和讨论公司工作报告、工会工作报告和工会经费审查报告,并提出意见和建议;听取和审议生产、销售情况、企业管理制度、职工合法权益维护等情况的报告。审议通过公司2014年十件惠民实事。充分行使了职代会的各项职权,发挥了职代会作用。会后,基层工会还组织职工认真学习、贯彻职代会精神,统一思想,明确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为实现公司生产经营目标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2)逐步建立健全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为努力提高职工收入,促进企业健康发展,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兵团六部门联合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了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目标要求和主要任务。我们公司成立不久,在用工制度管理、合同签订、工资协商等都在不断完善和改进,在今年职代会上,工会主席代表职工与公司领导签订了《职工集体合同》、《工资集体协商合同》、《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三项集体合同,在此方面我们还需要不断学习提高,完善我们的工作,力求做的更好。 (3)企务公开工作得到了深入开展。公司人事变动,评先选优,各项大政方针通过各种形式进行公开,各项公示 引起广大职工重视,及时反馈意见为公司上层决策提供参考,增强了企业管理的透明度,为职工知情参政创造了条件,加强了企业民主管理,密切了企业与职工的关系。 三、劳动竞赛与安全文化交织,建设“安康之家” 2014年,公司工会围绕公司中心工作,党政工团积极组织参与开展各项有益于企业发展的活动。为圆满完成公司2014年的各项经济指标任务,公司投入资金近20万元在全公司范围内开展以“比安全、比质量、比进度、比效益”为主题内容的“大干150天”劳动竞赛活动,为各基层单位分别下达了经济指标,公布了考核办法,竞赛活动于6月1日正式开始进行,10月31日结束,历时5个月,每月均有工作组考核参赛单位的生产经营指标、利润指标完成情况,思想政治工作考评组负责到各个参赛单位现场考核党建、安全、工会等台账情况。做到月月有考评、有总结、有表彰,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起到了积极作用。公司工会还结合劳动竞赛,积极开展向劳模、向岗位技术能手、向先进工作者学习活动以及“导师带徒”活动,掀起创先争优热潮。为实现公司全年无重大伤亡事故和设备机械事故的目标,公司工会还将“安康杯”竞赛活动内容融入劳动竞赛中,坚持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并

中国XXX公司创新工作管理办法(试行)

中国XX福建省分公司创新工作管理办法 (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完善中国XXXX通信有限公司福建省分公司(以下简称“福建XX”)创新体制机制建设,激发各单位和全省员工开展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企业发展活力,促进公司从良好迈向卓越,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指创新包括三种:一是创新金点子,即公司员工的创新设想或建议。二是创新项目,即企业内部各单位(或生产班组)开展的各领域的创新实践活动。三是创业团队,即企业内部若干员工以专职或兼职形式组成团队开展某项新型业务运营推广的新机制。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福建XX及所属各单位、员工。 第二章管理体制 第四条公司设立创新领导小组,小组成员由公司领导、省公司各部门(中心)主要负责人构成。 创新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由省公司企业发展部负责。 第五条公司设立创新成果评审小组和省公司支撑服

务团队。 (一)公司创新成果评审小组(以下简称“评审组”),负责创新项目、创新金点子的评审组织工作。其中,创新项目、创新金点子分别由省公司企业发展部、工会牵头组织评审工作。 为增强评审的专业性,设置经营服务组、网络支撑组、综合管理组等专业评审小组,并分别由市场营销部、运行维护部、企业发展部牵头,根据创新金点子、创新项目的申报情况,确定各评审组参与部门。 (二)公司省公司支撑服务团队,负责对创业团队的业务(项目)选择、目标设定、资源配置、风险评估等方面进行论证和确定,并负责协调解决创业团队运营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 省公司支撑服务团队牵头组织部门是省公司企业发展部,支撑服务团队固定成员由省公司人力资源部、财务部、市场营销部、企业发展部、计划管理部、网络综合部(网络财务部)、信息化事业部、法律与风险管理部构成,其他部门根据需要参加。支撑服务团队各成员负责本部门相关职责范围内的支撑服务工作,具体情况详见附件1。 第三章创新定义与创业试点范围 第六条创新金点子或项目的定义

管理理论前沿

管理理论前沿动态一:管理理论的发展历史 管理是人类社会存在的一种方式,有了组织就出现了管理问题。管理理论来源于管理实践,是对管理经验的概括和总结。一般认为,管理的观念和实践已经存在了数千年,管理理论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才开始形成一门学科。纵观管理理论发展全部历史,大致可以划分为五个阶段: 一、管理理论萌芽阶段 这一阶段发生在18世纪至19世纪末。在管理史上通常把这一阶段的管理称为传统管理,其主要特点可归纳为:强制性,家长式,无标准,凭经验。 18世纪至19世纪末,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厂制度的形成,越来越多的人从事实践中的经济与管理问题研究,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出现了早期的西方管理思想,促成了管理理论的萌芽。 管理思想酝酿诞生阶段的主要代表人物有:亚当·斯密、查尔斯·巴贝奇、罗伯特·欧文,这些人物研究的主要内容在生产管理、人事、工资、成本管理方面。此外这一阶段还有詹姆斯·小瓦特和马修·博尔顿、丹尼尔·麦卡勒姆和亨利·普尔麦卡勒姆、安德鲁·尤尔等人。 二、古典管理理论阶段 这一阶段发生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管理理论最初形成阶段。其间,在美国、法国、德国分别活跃着具有奠基人地位的管理大师,即“科学管理之父”——弗雷克里德·泰罗、“管理理论之父”——亨利·法约尔以及“组织理论之父”——马克斯·韦伯。 泰罗的追随者们有弗兰克·吉尔布雷斯与莉莲·吉尔布雷斯夫妇、亨利·甘特和亨利·福特分别进行了动作与工时等效率问题的研究和实践。 古典管理理论被以后的许多管理学者研究和传播,并加以系统化。其中贡献较为突出的是英国的林德尔·厄威克与美国的卢瑟·古利克。此外还有亨利·路易斯、勒·夏特里尔、詹姆斯·道奇、约瑟夫·刘易斯、汉斯·雷诺、哈林顿·埃默森、安德烈·米什林等人。 古典管理理论的主要特点可归纳为:经济责任制,统一指挥,标准化,科学学习,优质生产。它不仅指明了管理是有组织的社会的一个特殊的要素,而且还确认了管理的领域,职能和原则这样一些重要的问题,为管理理论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由于管理职能与执行职能的分离,企业中开始有一些人专门从事管理的工作,为管理理论发展打下了实践基础。 古典管理理论的局限性在于:(1)“经济人”观点。把人当作机器附属物,忽视了人性的一面。(2)封闭性。只着眼于企业内部工作效率,不能解决企业与外部环境适应问题。因此,它只适合于当时比较简单的企业组织与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 三、行为科学理论阶段 这一阶段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 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世界经济陷入了空前的大危机。在美国罗斯福政府开始对宏观经

大力提升企业管理现代化水平

大力提升企业管理现代化水平 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在中央企业管理创新暨全面风险管理经验交流会议上的讲话 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邵宁 (2011年2月28日) 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在国资委党委提出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的背景下,召开这次企业管理创新暨全面风险管理经验交流会,具有重要意义。会议给大家印发了一些非常有价值的典型经验材料,这些经验都是中央企业自己创造、实践的成果,操作性非常好,值得深入地学习和借鉴。这次会议的中心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总结“十一五”期间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管理工作取得的进展和成效,交流管理创新及全面风险管理经验,探讨与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相适应的科学管理体系,研究部署在“十二五”期间推进国有企业管理再上新台阶的具体措施。今天上午和下午,听了四个典型经验介绍和麦肯锡专家所作国际化专题讲座,感到深受启发。就今天会议主题,我讲三点意见。 一、国有企业管理工作实现了重大转型和升级,企业的市场适应能力和竞争力显著提升 经过30余年的改革开放和国内外市场竞争的洗礼,特别是前几年全球金融风暴的磨炼,国有企业的管理工作已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从国内竞争到实施“走出去”战略、从国外管理方法的学习模仿到消化吸收、融合提炼、自我创新的重大转变。具体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一是经营管理理念发生深刻变化。绝大多数企业牢固树立起市场、效益、质量、成本、品牌、营销、全球化、以人为本等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理念和社会责任意识。二是极大地丰富、拓展了企业管理的领域。战略管控、购并整合、流程再造、精益生产、虚拟联盟、扁平化组织、供应链管理等新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组织已经进入企业管理的视野和范畴。前些年我们还在引进这些概念,现在不少企业已经比较深入地在实践了。三是越来越多的先进管理方法和手段被广大企业所应用。企业资源计划(ERP)、经济增加值(EVA)、平衡计分卡、六西格玛、5S管理等国际流行的管理方法和手段都在国有企业得到广泛应用。四是经营管理人员与职工素质不断提高。涌现出一批批适应市场竞争的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职工使命感、归属感不断增强。五是“软实力”培育越来越受到企业重视。通过构建企业文化、建立学习型组织、加强知识管理、推进管理创新、实施名牌战略、履行社会责任、塑造企业形象等培育企业核心能力,努力保持竞争优势。 国有企业管理工作的转变,对国有企业来讲意义重大而深远。国有企业这几年发展状态较好,应该说与管理水平的提升有直接关系,管理工作的转型、升级对促进企业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外部人士可能很难理解,国有企业怎么会在几年之间突然就变好了?除改革的因素之外,如果深入到企业管理领域就会发现,国有企业一直在学习、在不断地改善自己的管理水平。所以,国有企业现在状态好不是偶然的,有着内在的原因。

企业管理部工作总结

企业管理部工作总结 根据北方公司关于全面开展管理提升活动的总体安排和部署,科技园区认真组织开展管理提升活动,按照北方公司管理提升活动第一阶段自我诊断的要求,现将科技园区管理提升活动第一阶段自我诊断工作总结作以汇报。 一、管理提升活动开展情况。 管理提升活动开展以来,科技园区认真学习贯彻北方公司管理提升活动精神,对管理提升活动进行全面动员部署,扎实做好各项工作。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切实保障活动顺利实施。 科技园区紧紧围绕北方公司管理提升活动总体要求,加强组织领导,及时成立了管理提升活动领导小组和专项活动办公室,按照北方公司两年三个阶段的总体活动规划,认真制定总体实施方案,安排部署各阶段、各环节的具体工作,结合科技园区工作特点,针对现代农业、科技推广、规范运作、组织建设等四个方面,全面开展专项管理提升活动,确保活动扎实有效推进,并结合各专项提升工作深入查找园区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科学制定专项管理提升活动实施方案,努力实现管理短板和瓶颈问题的重点突破,切实找准开展管理提升活动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创造性开展好管理提升活动。 (二)深入动员,广泛宣传,切实保障活动统一思想。 北方公司召开管理提升活动动员大会后,园区迅速组织召开管理提升活动动员大会,贯彻落实北方公司管理提升活动会议精神,对开展管理提升活动进行全面动员和部署,并将公司领导重要讲话和公司会议要求进行认真学习和细致传达,切实加强宣传发动,创办园区《管理提升活动简报》,及时传达公司相关重要文件、领导讲话和公司系统开展活动的动态情况,在公司内网积极投发管理提升活动简报,教育和引导全体员工深刻认识开展管理提升活动的重要意义,切实把全员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公司的部署和要求上来,做到全员参与、全程覆盖、全面提升,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三)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切实保障活动提升效果。 科技园区在开展管理提升活动过程中,尤为注重抓好工作落实,先后制定了第一阶段自我诊断方案,召开第一阶段自我诊断工作安排部署会议,对活动第一阶段工作进行整体安排部署;积极开展领导干部调研活动,紧密结合生产实践进一步对管理提升活动进行宣讲和动员,扎实推进园区管理提升活动开展;根据工作需要,组织召开碰头会和座谈会,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交流工作经验,科学合理地部署并落实好当期活动;建立联系人制度,及时向公司活动办公室汇报活动开展情况;积极开展“找短板,献良策”活动,广泛凝聚全体干部员工的智慧和力量,为公司管理提升献言献策;积极开展管理创新课题研究,逐步建立管理创新长效机制,形成管理创新和科技创新两大推力,推动园区管理水平全面提升。 (四)把握整体,注重创新,努力形成园区管理特色。 在全面推进管理提升活动的过程中,科技园区注重搞好统筹规划、整体推进、创新管理,努力形成园区特色。在管理提升活动过程中积极开展领导干部调研活动,深入开展调研摸底和个别谈心交流活动,扎实推进了园区活动开展;在专项管理提升方面扎实进行自我诊断,积极主动地进行对标自查,注重把握园区科研创新、科技推广、现代农业和窗口服务特色,细致梳理各个环节和各项流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充分发动广大干部员工广泛深入查找管理中存在的短板和不足,并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并落实好改进措施,确保管理提升活动有声有色、成效明显。 二、活动自我诊断情况。 在管理提升活动中,积极开展深入调研活动,紧密结合园区现代农业、科技推广、规范

公司创新工作管理制度

X X X X X X X X公司 编号: 创新工作管理制度 *年*月*日发布*年*月*日实施 X X X运营支持中心发布

目录 1 目的 (3) 2 适用范围 (3) 3 文件换版说明 (3) 4 工作职责 (3) 4.1 运营支持中心 (3) 4.2 其他各部门 (3) 5 工作标准 (3) 5.1 工作创新 (3) 5.1.1 工作创新定义及分类 (3) 5.2 合理化建议 (5) 5.2.1 合理化建议定义 (5) 5.2.2 合理化建议提报及评审 (6) 6 创新奖励标准 (7) 7 归档、宣传及验证 (9) 8 考核标准 (10)

创新工作管理制度 1 目的 为规范事业部创新管理工作,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鼓励员工自主创新意识,提高公司整体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特制定本制度。 2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事业部各中心、部门、各销售区(以下简称各单位)。 3 文件换版说明 本制度为第一次发布。 4 工作职责 4.1 运营支持中心 负责整体创新工作制度的制订、修改和发布; 负责组织创新工作的开展、评审、批复和落实验证等; 负责整体创新工作宣传和推广。 4.2 其他各部门 负责本单位内部创新的开展、宣传和落实验证等工作; 负责协助进行创新评审、宣传工作。 5 工作标准 本制度中所指的创新主要是指事业部层面的创新工作,包括工作创新和合理化建议,以下统称创新工作。 5.1 工作创新 5.1.1 工作创新定义及分类 工作创新根据其所带来的管理效果及创新出发点,设定两个等级: (1)自主创新:是指在本单位、本部门或本岗位上提出的改进工作的创新,是产生新的思路、方法、措施和工作效果、效益的一种自主创新,业内没有的且节约金额(连续三个月累计)在2万元以上的定为自主创新。另一种是业内没有的,无法衡量节约金额,但其效果调查符合标准的定为自主创新。其关键要素:一是属于自己的;二是创造出来的;三是新的东西。 (2)管理改善:业内已有的或其它单位已用的,但在效果上较其它单位或行业深入到位的,或能改善或提升内部管理,且运行三个月效果卓著定为管理改善。 根据事业部目前各单位工作职责,可从以下工作内容中

企业管理部工作总结

企业管理部工作总结 本学期,在集团“真情服务追求一流”的质量方针指导下,结合12个创新纬度,我部门制定了明确的工作目标,与集团各部门一起,进一步凝练工作理念,联动作战,逐步实现集团“做大、做强”的整体工作目标。 随着后勤管理和服务工作面愈来愈广,我部门围绕集团行政工作和党委的要求,协助各公司深化改革,采取企业标准化运作模式,围绕集团“二次创业”的指导思想,通过整合各公司优势资源,在集团提供的整体客户体验平台上,资源共享,利益均沾,成为各公司项目管理、法律咨询的桥梁,协助集团打造“工大正禾”品牌,建设和谐后勤。 一、在质量管理工作方面 1、制定集团20××年度内部审核计划及内部审核实施计划、监督评审计划等,配合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按照体系要求准备并完成内审及监督评审工作,并对内审和监督审核的结果进行了宣传报道。在本次内审和监督审核中发现的不合格项和专家建议已全部整改或关闭。 2、以深入贯彻“班组工作规范”和“奖惩规定”为基础,不断细化工作流程和规范,对问题多发的环节及班组,进行诊断,完善服务和检查标准。 3、根据集团“关于加强监视和测量的有关规定”,继续按ISO9000标准对各公司进行现场检查,统计和分析记录,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对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结果进行验证。根据《安全环境监督检查制度》的要求,定期对各单位

进行安全环境检查。与集团张宗彪副总一起根据分工逐项检查各公司各项工作,以班组管理为内容,对部分单位进行检查,要求各质管办以班组为单位,做好检查、分析、总结。针对校庆、新生接待、冬防工作、学校省高校饮食工作会议、国防科工委“研究生教育优秀工程”督导组、学校元宵节晚会、CUBA赛事和大羽赛等大型活动,对友谊、长安校区校园环境、设施设备和相关公司工作状态进行了检查,确保各单位现场管理和服务质量。 4、与各公司质管部门对各公司质量管理的总体运行工作进行诊断,督促各质管人员把握工作特点,将本单位计划落实到具体部门和人员。督促各公司质管办制定冬防、两校区运行等服务保障预案。与各公司质管办一起及时总结运行工作,针对特殊情况,对各自服务运行等工作进行总结。与各公司质管部门对自身总体运行工作进行诊断,督促各质管人员把握校庆和两校区运行的特点,将本单位计划落实到具体部门和人员。督促各公司质管办制定新生接待等服务保障预案。加强对各类数据的归类、分类统计和分析,设计集团服务热线信息数据统计分析表。与各公司质管办一起及时总结假期运行工作,针对今年冬季的特殊情况,对各自服务运行等工作进行总结。 5、20××年1-3季度以来,集团共发生不合格服务344例,平均每月38例, 经过集团相关单位对各类不合格项的纠错和严格奖罚,不合格项的出现频次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6、加强对各类数据的归类、分类统计和分析,设计集团服务热线信息数据统计分析表。

给公司管理创新建议书

给公司管理创新建议书 作者:王运光 本建议书共分如下八大项: 一:企业文化建设 二:关于培训 三:关于员工业余文化活动 四:关于创新 五:关于品质检查 六:员工激励与自我激励 七:人才的培养与储备 八:认真对待辞职的员工 一、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对一个企业的成功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一种健康的企业文化能向全体员工提供使其受到鼓舞、激励的共同价值观,会对所有的员工产生吸引力。此时,人们会在内心深处产生一种精神力量,自觉地把这种共同价值观作为自己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来追求,为它的实现而竭尽全力,并从内心感到自豪,从而在企业内部形成一股合力,促进企业不断向前发展。 企业文化包含了企业管理的所有:愿景、经营、战略、创新、精神、管理、用人、道德诚信、质量品牌、服务、团队、学习、竞争、安全、社会责任等等。 因企业文化已包含了本人第二至第九项目的所有,所以本人就不在此引用那些谁都明白的关于企业文化的概念或定义了。 二、培训 世界500强的企业或者任何大型的企业无不重视企业培训。因为培训可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培训是高回报的投资;培训可以塑造完美的企业文化。 培训是保证快出人才、多出人才、出好人才的必由之路,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必由之路。 据美国培训与发展年会统计:投资培训的公司,其利润的提升比其他企业的平均值高37%;人均产值比平均高57%,股票市值的提升比平均值高20%。企业每对培训投入1美元,产出就高达50美元。企业收益与培训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八十年代,世界各国的企业还是将培训化为人力资源中的一部分,进入90年代,西方国家企业、世界知名企业越来越感受到培训对企业的重要性,培训逐渐成为公司或集团的独立部门运作,大型公司都有它自己的培训部或培训中心。

企业战略管理前沿理论

企业战略管理的几个前沿理论 摘要:20世纪末,国外战略管理学发展迅速,并广泛应用于企业管理.因而对国外战略管理的前沿理论作综述,讨 论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企业再造理论、顾客价值理论,指出我国在战略管理前沿问题上研究的不足,有利于对其 进行更为深入的,具有前瞻性的研究. 关键词:战略管理;核心竞争力;顾客价值 “战略”一词,在20世纪60年代用于企业管理.实践证明:许多企业经营成功与否关键看其是否制定了适合 企业发展的战略.所以企业管理界将战略置于学术研究的前沿地位使其成为企业管理发展的核心问题.[1] 涉 及战略管理的前沿理论主要有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流程再造理论、顾客价值理论等,其发展趋势为:战略重点 —企业外部环境的适应到企业内部能力的关注;战略目标——追求短期利益到寻求长期优势. 1 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 美国学者哈默尔与普哈拉在1990 年提出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这一理论解释了成功企业长期竞争优势 (企业核心竞争力)存在的原因,也指明一条企业发展的成功之路,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风靡全球.企业核心竞 争力(Core Competence of Corporation) 是企业通过对资源的充分利用和有效整合而形成的独有的、支撑企业 保持持续核心竞争力的能力.[2]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优胜劣汰适者生存,企业要想求得生存并得以发展就 必须培育或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得到长足的发展,该理论实际上是一系列具有特定密切联系的

理论的集合体.主要包括“企业资源基础论”(沃纳菲尔特,1984)和“企业能力基础论”(提斯·匹斯安欧和舒 恩,1990; 兰格路易斯,1992) 这两大分支.这些理论的共同之处是:更加强调企业内部条件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 决定性作用,认为企业内部资源、能力和知识的积累,是企业获得超额利润和保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1.1 资源基础理论 该理论把战略管理理论明确地建立在彭罗丝(E.Penrose) 的企业成长极限理论的基础上,接受彭罗丝的 “企业是一个资源集合体,每种资源都有多种不同的用途”的认识.根据研究目的的需要,资源被划分为三类: 有形资源(如厂房、资本金)、无形资源(如专利、商标)和知识资源(存在于个人本身、文件、计算器或其他 类似的存储和交流媒介中). 资源基础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企业建立强有力的资源优势远胜于拥有突出的市场位势,企业的核心竞争 力来源于它所具备的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其使用效率,企业自身的资源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尽管资源 的开发过程倾向于使企业灵活性降低,资源基础理论仍然认为开发过程产生的独特资源乃是企业持续核心 竞争力的潜在源泉,并使企业收益达到较高水平;由于各个企业的发展路径不同,所拥有或控制的资源状况也 就不可能完全一样,从而导致它们运作效率和盈利率的高低和差别. 1.2 企业能力基础论 该理论强调企业的管理实践重点应该由企业的外部条件转向企业的内部条件,认为“核心竞争力”才是

企业管理现代化论文

一、企业管理模式管理现代化的辨析 (一)企业管理模式 从概念上来讲,企业管理模式是企业的运营管理中枢神经,对于企业经营工作起着全局性掌控作用。不同类型企业往往有着不同管理模式,通过优化企业管理,不仅可以提升企业综合效应,同时能够激发企业发展活力。在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下,很多企业因循守旧,企业管理带有很浓重的行政化色彩,带有传统计划经济时代的烙印。基于此,探索有效的企业管理模式,提升企业管理现代化水平,是提高企业发展的重要方式。构建科学的企业管理模式,要不断优化企业管理组织建设,推动信息化、科技化、系统化建设,这是提升企业总体管理水平的必要条件。通过优化管理模式,可以实现企业职能的明确分配,同时界定好责任范围,通过对不同部门和不同人员的有效架构,形成科学化、立体化的管理模式。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与大数据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模式不断优化,企业管理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推动企业不断向前发展,企业活动得到了有效的释放。 (二)企业管理现代化 作为企业管理的一个层级,企业管理现代化是一种较高的企业管理水平。企业的现代化管理不是一个单一性质的工作,而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强化提升企业管理的现代化水平,运用现代技术与现代理念开展企业管理工作,是现代企业向前发展的重要动力。在企业管理过程中,要做到优化组织模式,转变管理思维,构建现代综合管理体系。对于企业外部工作而言,开展现代化建设,可以便于企业与外界进行沟通联系,更好进行商贸往来。在企业内容,推动企业管理现代水平,可以提高企业管理效能,提升管理水平,构建企业内部现代化管理体系,提高企业综合发展实力,进而适应现代企业在经济“新常态”下的发展需求。在企业现代化管理过程中,通过灵活的组织与资源配置,可以打通上下游全产业链条,不管是企业自主经营活动,还是与子公司、母公司及关联企业进行商事贸易行为,都能提升沟通联系的顺畅程度。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下,由于企业管理手段落后,往往存在着管理不善,或者是内耗过高的情况。构建现代高效的企业管理体系,是整合企业内部资源是,适应现代社会竞争的必然需求。通过提高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可以激发企业人才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 二、企业现代化管理模式与原则 创新企业管理模式,提升企业管理现代化水平,需要遵循一定的企业管理规律与原则。企业要想实现提档升级发展,必须坚持以发展为中心,不管是创新管理模式还是完善管理手段,都必须服务于企业主营业务。通过强化企业管理基础性水平与能力,提升工作水平与工作活力。在创新企业管理模式过程中,要坚持“互联网+”思维,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优化企业内容人力、财力、物力的配置方式,通过不同的排列组合,将企业效能提升到最大,权衡多方利益发展目标,不断优化企业管理流程,提升企业发展活力,进而实现现代化管理水平的优化配置。在企业管理过程中,要注重责任与权利的分配,构建权责一体化的现代管理体系,为企业现代化管理与管理模式创新提供基础制度保障。 三、企业现代化管理的优化策略 (一)围绕企业发展中心,创新现代管理模式 优化企业现代化管理工作,必须坚持围绕企业的发展中心。不同企业由于经营性质不同,需要不同的管理模式,“千篇一律”的管理方式,无法满足现代企业经营管理需求,在开展经营管理活动过程中,要遵循经营的一般规律,根据企业经营性质,围绕企业经营工作,充分借鉴和利用现代管理思维,提高企业发展的科学化、现代化水平,适应现代经济发展需求。作为实体经济的中流砥柱,企业发展事关社会发展全局。创新企业发展模式,提升企业的现

公司管理工作总结

公司管理工作总结 篇一:公司管理提升年工作总结 公司管理提升年工作总结 **公司认真贯彻公司管理活动年的文件精神和具体要求,强化生产管理,挖潜增效,节能减排,全面加强我分公司的企业管理,提高企业的生产水平、经营水平、技术水平和服务水平,使分公司达到安全、经济、文明、高效的管理目标。根据海拉尔热电厂的总体要求,为积极组织广大职工开展好提升管理年活动,结合我分公司的实际情况和发展要求,工作总结如下: 一、运行管理: 1、合理组织生产技术活动,充分发挥班组员工的积极主动性,做好工作总结,逐步实现生产技术管理的规范化和程序化。 2、严格执行运行规程、两票三制及设备操控程序,设备运行的各项指标逐步优化。 3、做好设备缺陷管理,各设备主人做好日常巡检工作,及时发现并消除各类缺陷;加强设备维修保养工作,做到设备标识清楚,整洁完好。 4、资料管理规范。按照企业规定,对设备、仪器仪表、材料、备品备件、工器具等建帐建卡,做到帐卡相符,定期试验、检测;及时填写、整理及上报有关设备台帐、技术报

告、图纸、会议记录以及统计分析等资料,做到内容准确,凭证齐全、真实,存放有序。 5、积极开展节约油、煤、电、水等节能降耗和修旧利废、小指标竞赛、QC攻关等活动;管理有创新等活动,加强锅炉的运行管理,合理调整燃烧方式,提高锅炉效率。根据室外气温合理调整锅炉运行启停,保证用户温度的同时,减少燃料及外购电的使用量,降低生产成本。 6、认真执行教育培训计划,结合实际组织安全技术培训工作,员工熟练掌握相关制度规程、岗位作业标准,具备必要的安全防护和自救、他救常识,特种人员做到持证上岗。 8、严格执行“一帮一”、“师带徒”制度,不断提高职工技能水平。 9.组织QC活动,全面提升员工运行操作水平。 10、认真落实反事故技术措施,明确项目、设备、人员及完成时间。 二、设备检修管理: 1、强化设备检修和维护,加强规范化检修,高标准、高质量完成锅炉全年检修任务,切实提高设备健康水平。 2、加快建立设备台账,对主要设备进行动态管理;探索设备管理新方法、新模式。 3、认真做好设备检修工作,严格执行设备检修规程、作业指导书,设备检修质量不断提高;认真执行企业技术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